专业知识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专业知识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专业知识管理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1

(一)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是指教师对包括教育技术、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知识的获取、应用、共享、创新和从隐形到显性转化的反思和学习过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就是要求教师要具备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知道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相互转化,提高工作绩效,助力专业发展。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关注知识的个性化特征,强调个人参与,注重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1.知识的获取

知识的获取是指从专家或其他专门知识来源,如传播媒体、学术活动等汲取知识,并向知识型系统转移的过程。在知识型系统初建时,一般只获取必需的知识,随着系统的调试和运行,逐步积累新的知识,不断对知识库进行扩充和更新。

2.知识的应用

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其方式包括引用、引申、整合、解惑和创新。引用是直接拷贝知识,拿来引用;引申是直接拿来做小批量的修改和编辑,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整合是对多点知识的杂糅和提炼,进行局部重构;解惑是用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创新是在潜移默化基础上通过创意联想等方式产生新的知识价值。

3.知识的共享

知识的价值在于共享。知识共享是指通过各种讨论、会议网络和知识库等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

4.知识的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知识的创新要通过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四个过程完成,也就是从社会化———外化—连接化———内化的过程。

二、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外化隐性知识

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指深植于教师个体的教学和科研方法、教学技能、教育智慧、教育观念、价值观等,是教师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这些能力依附在教师身上,具有不易表达和传递的特征,必须通过教育实践获得。只有通过教师之间的不断交流互动和总结反思,有意识地组织、整理内隐知识,共享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创新知识。

(二)有助于改善教师个人理论知识

教师个人理论是指教师个人构建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经验知识,是“引导教师的一套基于先前生活经验的系统信念,这些生活经验既来自非教学活动能够,又来自作为通过教学的课程设计、实施而发生的经验。”教师个人理论具有私密性、整合性和不断变化的性质。教师个人理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研究、反思、感悟和内化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和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会产生自己的感悟或者对一些观念产生反思,通过一定的形式记录这些感悟或者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生成个人知识和理论,提升专业发展高度。

(三)有助于形成教育智慧

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达到融通共生、自由和美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学智慧来源于教学实践中,是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或前人总结理论的感知、思维、整合和创新。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合理系统化知识结构,帮助教师不断丰富个人知识和教学智慧。

三、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策略

(一)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升华,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人们应当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处理和转换知识,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反映了人作为知识主体的核心价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复杂的,应该重视隐形知识,个人知识管理成为显性和隐形知识转化和互动的必然途径。

2.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管理扥该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过程,可能存在于非人的工具设施中。关联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反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积雪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因此,为促进持续学习,需要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与连接的建立作为学习活动开始将学习理论引入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亲身经历并习得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自于各种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连接的建立。这个时代的学习不再仅仅是个人知识内化的个人活动,而应该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和目的,使用新的学习工具,人们需要有一定的识别新信息的能力,在源源不断的新信息中,区别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保持个人知识网络不落伍。

3.学习生态学理论

学习生态学主要研究学习者所在的学习环境、团体或社区的学科,是关于如何达到帮助人们从其社会情境下的被动观众,转化为主动积极的观众与演员双重角色目的的学科。学习生态学提倡经常性的进化和更新。作为动态的自组织系统,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开放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给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文环境,使得个体之间的知识获取和共享变得方便快捷。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等技术支持,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得以实现,通过行动研究、个案分析等,调整自己的思路,改进自己的方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专业发展。

(二)具体对策

1.建立和维护个人专业知识体系

进入职业领域以后,教师专业发展面临非正式的学习环境,知识点多且零散。如何将这些种类繁多的、不连贯的、不系统的知识点组合成新的知识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建立和维护个人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管理。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普通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知识等。在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通过个人知识的SWOT分析,明晰自己目前的知识构成状况,面临的机会与挑战等。然后按照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核心知识需求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弥补自身的知识“短板”,并将个人知识管理持之以恒,持续培养个人终身学习能力。

2.实现知识的重组,提升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是教师培育职业感情,构建专业思想、改善教学技能的赋权增能过程,从而帮助教师走向自觉、自主与探究的专业发展之路。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生活才有意义,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找到自我。对于已有的隐性知识,应该尽可能将其显性化;对于将获取的隐性知识,应该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重构成为新的知识。在重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将知识转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开展行动研究,论证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和实际教学实践的关系,不断修正和更新知识,促进知识的活化。

3.参与知识交流共享,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

个人知识管理由知识的获取、应用、共享和创新等四部分组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良性循环,有着马太效应。知识越多,其增值机会就越大,只要不断推动知识的使用和交流,知识就会不断得到创新机会,其价值就越来越大。教师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个体之间知识的不同,如果个体之间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他人的隐性知识,或者利用博客、微信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更新,共同解决专业发展过程的难题,可以达到个体的共同发展。通过这种知识管理活动,把自己融入知识加工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递,不断思考,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四、结语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医内科;证候知识管理;综合服务水平;应用

中医证候知识是指中医诊疗过程中发现、不断被使用并传承下来的重要资源[1]。基于证候知识高密集度、强专业实用性及隐性特征显著等特点,导致医务人员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知识难以固化及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从而使证候诊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风险性,在降低中医药治疗效果的同时,也给患者人身安全带来隐患[2-3]。基于此,探讨证候知识管理对中医内科临床医生综合服务水平的影响,通过制定出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帮助医生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型,以提高医生的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中医内科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临床专业科室,年就诊人数约4万余人次,主要治疗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肿瘤、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皮肤科以及疑难杂病等,同时承担医院各科住院患者的中医会诊工作。中医内科目前有医师14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4名;工作时间为1~38年。研究期间中医内科医生人员无变动(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施前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实施后组织并实施证候知识管理。①成立证候知识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和4名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医生组成,科室主任负责小组日常管理,并协助专家进行工作。另外4名医师根据科室主治的疾病的种类,分成四部分,医师根据自己擅长选择调查内容,包括收集病案信息、获取证候数据,基于证候知识理论初步制定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在经过专家评价判断后制定出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如中医高血压病证候知识管理、多囊卵巢综合症证候知识管理、肺炎血液透析等。②证候知识管理的实施。小组组织科内所有医师进行培训,培训班以理论授课、操作演示和考核的方式进行,保证所有医师都能熟练掌握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主要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判断出相应的疾病证候,进而采用合适方式进行治疗。此外,证候知识管理小组的成员根据临床反馈,不断更新证候知识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内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患者满意度、患者疾病好转率。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采用试卷进行考核,专业技能掌握采用现场进行考核,总分均为100分,由相同的专家进行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判标准。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由专家每月随机抽取100份病历进行证候分型的点评,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证候分型正确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患者对医生解答证候知识实时响应程度的满意度及疾病好转率由电话回访方式进行调查,满意度采用Likert5点评分,疾病好转率=疾病好转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GraphPad Prism 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生业务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中医内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评分、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与疾病好转率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对医生解答证候知识实时响应程度的满意度、疾病好转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 讨论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高职院校;知识管理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落下了帷幕,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从“职教20条”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和信心。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场教育变革,关系到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是通过知识传播、生产和创新等重要载体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有效运用到高职院校的管理实践中,探索知识管理在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1],通过知识管理适应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变革。

1知识管理与高职院校

20世纪末,知识管理的理论在西方国家众多企业中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效。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一些学者和高校的专家教授开始专注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研究,部分企业逐步将知识管理真正融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渐渐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管理方法。全国各地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职业院校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在生产方面,高等职业院校以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受社会、教育、生产等方面的影响,生产系统和教育系统是相互渗透的,知识管理会影响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高职院校知识结构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及经验性技术训练属于隐性知识[2],而这类的经验型隐性知识一般依靠学徒制培养模式,知识存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头脑里,是各高职院校申办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重要资源。目前,部分院校的技术技能型教师缺口较大,有些专业的技术技能教师没有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学生,导致知识传递出现了真空层。高职院校应树立知识管理的观念,加强专任教师及行政管理教师的知识共享和不断学习的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知识管理的全过程,适应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如今,高职院校也在改变传统的单一办学模式,例如,推进部分专业申办职业教育本科等,很多院校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高职院校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本省还是全国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有效的知识管理手段进行知识创新。

2知识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在国际管理领域,知识管理是一种高效、科学、较为成功的管理方法,包括对与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无形资源、资产等方面的管理,也包括知识管理本身。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应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知识管理的本质主要是由职校性质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所决定[3]。知识经济时代下,技术技能培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创新模式应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内涵相适应。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使学校无法满足知识充分交流的需要,会影响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知识作为校内各行政管理环节运行的资源,构建部门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打造扁平化、柔性化的知识管理模式[4]。这种管理模式可减少决策和行动过程中的时间延迟,降低重复性工作的比率,使校园行政管理人员能够集中精力,高效完成工作。高职院校行政机构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应要求行政部门将经验型行政工作制作成知识流程图,建立行政管理资源库,为校内外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奠定基础。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扭转;(2)学校知识量大,分类标准不统一,各类知识转换方式不规范。这些都需要管理者进行相应研究,不同的管理问题要采取不同的对策,逐步实现分阶段解决。实施知识管理理念离不开知识共享体系的建设,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构建知识共享体系,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5]。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状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对知识共享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知识共享体系建设作用不大,这一观念会影响知识管理理念作用的发挥。行政管理人员在构建知识共享系统时,可以按照网络共享系统和人工共享系统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行政管理人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学校管理信息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反馈,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并完善,从而保证学校管理质量。高职院校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及时将管理情况和分析反馈信息展示到平台上,并要求学校行政管理各部门就这一阶段的管理情况进行交流探讨,这样可以促进显性知识的积累、沟通、传递;二是行政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期召开学术、调研等会议,鼓励参加会议的人发表自己的观点,积累各种教学经验,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传递。两种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有效实施了知识管理理念,显著提高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质量[6]。

3通过知识管理的运用提升专任教师能力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在传播知识、传授技能方面处于最前沿,知识管理可理解为专任教师对知识的管理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现有松散的知识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使其更系统、更科学,通过吸收他人的优点和经验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2)进一步对现有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然后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3)通过交流共享对已获得的知识或他人的观点进行二次加工处理,把隐形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显性知识,并推陈出新,形成自身的知识库,实现个人知识的储存、交流和应用[7]。专任教师在管理自身知识的同时,可以实现知识从容量扩充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进行合理运用,提高专业知识的使用频率和效率,丰富课程教学。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知识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示范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优化知识整合的方法和技巧,构建独立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各教研室应该出台知识管理方案,加强各教研室之间及各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8]。

4培养具备知识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只有学生掌握了知识管理的能力,才能将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非常有必要将知识管理延伸至学生群体。知识管理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最佳手段。知识管理本身是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发展起来的,例如,在技术革新中掌握最新的技术技能就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财富,强调通过提高组织的智慧和个人的素质来提高组织的绩效。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管理应用,使学生能够应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9]。知识管理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管理应用系统。知识管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多很好的辅助知识管理的小工具,如思维导图、心智地图及空间日志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些工具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有用。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知识管理方法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点已被企业界的广泛实践所证明,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10]。

5结语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4

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人(包括团队和组织)、知识(包括信息)、分享和信息技术,其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知识共享,加速知识在人、团队和组织中的储存和流动(信息流),进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升值。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认为知识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知识不只来自于信息,而很重要的一部分静态存在于人脑之中。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在于发掘蛰伏的这部分知识,通过促进知识和加强人际交流的互动,使静态化的个人知识得以充分共享,从而提高组织竞争力。关于知识管理的一个成功案例就是公共知识领域的维基百科。“课程负责人制”就是一种以提高课程质量为目的的课程管理模式,围绕责任人,以课程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课程为最终载体,对以往的教师管理制度(教研室制度等)进行修正和补充,得到成熟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再通过优质课程的构建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模块化必将使课程内容标准化,课程管理制度化,从而制订专业标准,为专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二、理论研究与创新

在本研究中,我们找到将“知识管理”理念应用于教学基层组织和师资分类管理的切入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我院我系实际,创新“课程负责人”制度体系,将“知识管理”理念应用于教学基层组织和师资分类管理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课程负责人”通过教研互动平台和对课程组成员的管理汇集各成员(教学团队)的知识与信息,构建学科专业知识库和教育专业知识库,并对其实施保护、分配、整合、记录、检索等管理,在实现分享的同时促进知识流(信息流)的科学运动,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价值的提升,最终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竞争力。通过知识管理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动态管理,达到及时修改、更新、超前和升华的目的。在核心骨干课程有选择的试点“课程负责人制”,并对具体的课程实施保护、分配、整合、记录、检索等管理,在实现分享的同时促进知识流(信息流)的科学运动,最终实现知识(课程信息)的创新和价值的提升。可以达到教研室作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单元与学术研讨和课程教学相区别,并试点向教研室和课题组核拨管理研究经费的制度,将责、权、利下放,充分调动教研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过程和目标考核。课程负责人制度的实施能更加明确课程建设发展目标,以课程负责人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实现对师资的分类管理的目标。

三、实践应用

1.实践手段

制订以“知识管理”为理念的课程负责人制度和教研室制度,改变原有的教学基层组织和教师分类管理形式,对具体的课程实施保护、分配、整合、记录、检索等管理,在实现分享的同时促进知识流(信息流)的科学运动,最终实现知识(课程信息)的创新和价值的提升,详见图2。(1)改革现有的以教研室和系为主的两级管理模式,以“知识管理”为理论依据,建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中心,适应课程发展体系需要的“课程负责人制度”;以课程负责人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实现对师资的分类管理。(2)改变我系对课程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的管理方式。(3)探索适合我系特点的管理模式,打破教研室壁垒,形成横向联系,探索培养高理论、高技能的综合教师的模式与途径,建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主的课程管理运行模式、交流平台与保障、协调机制,建立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4)探索配套的教学建设。包括系外课程协调、兼职教师协调等。

2.应用成果

(1)建立较合理的课程负责人制度,实现对人(教师)和信息(课程档案)的知识化管理。以课程负责人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实现对师资的分类管理,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库和教育专业知识库,获取、传播、共享知识信息,通过教研互动平台进行信息加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达到增强教师内驱力、营造教师专业化和谐环境的目的。(2)搭建教研互动平台,以课程建设为目标,以课程负责人为中心,通过多种交流形式,多种交流渠道,搭建教研互动平台。包括深度交谈、现场观摩、教研互动、教后记、教学实践经验。(3)分阶段逐步构建教育专业知识信息库,通过互动平台,持续积累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经验、技巧。包括教育认知、情感、经验等隐性知识。(4)分阶段逐步构建学科专业知识信息库,形成一套符合我系特点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学科专业知识信息库。包括部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考核标准、考核内容、项目实施情况等显性知识。(5)建立一套科学的多样化的质量评价考核办法,其内容应充分体现过程与目标、综合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多层次的考查。(6)本研究考虑周期及经费情况,分两个阶段完成,本阶段着重理论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课程负责人”制度体系,有机融合课程组管理和师资分类管理,具有较强推广性;依托管理工具和知识信息库等技术手段,具有较强辐射性。本研究以机械工程专业群的课程管理为重点研究实践对象,建立有院系鲜明特色和卓有成效的教学基层组织和师资分类管理方式;通过辐射“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带动机械系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影响全院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标准的建立。

四、总结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5

[关键词]知识管理视角;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

前言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知识管理理论不断成熟,给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现在的高校图书馆要充分的利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服务机制,改变图书馆的运营管理形式,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产量和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提升读者的满意度。

一、知识服务概述

(一)知识服务的内涵

“知识服务”是张晓琳在2000年提出的,其主要内涵为“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依据读者的问题和基本环境,与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相融,衍生出解决知识应用和创新的服务”。在随后的知识服务研究中,国内的学者对于“知识服务”有了新的人资,也有人认为知识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根基的高层次服务,在此过程中,显性信息资源是知识的承载主体,用户将信息传递出去。但是知识服务总体来说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知识服务是以读者和用户为中心,与用户的研发、读书紧密相连;二是知识服务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文字资源、图片资源、数据资源等;三是随着用户的基本需求,知识服务的类型将会多种多样,加具有深度,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四是知识服务是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实现了知识的增值性特点,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作为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员,在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应该发挥自身能力,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多样化的知识服务,根据读者的具体问题,将各类资源进行重组、分析和创新,最终形成读者所学要的显性知识,为科研人员和读者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体系。

(二)知识服务的特征

1.满足与用户的需求。知识服务具有满足与用户需求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贯穿于整个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当用户需要解决问题时,将知识和用户进行紧密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加工、分析和探索,帮助用户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产品,从而解决用户问题,在实际的知识服务过程中,知识服务的基本理念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而造就了基本的知识服务特征,促使知识服务成为有增值价值的服务,从而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在知识服务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了服务理念,就要利用好知识服务工具,结合现代工具和资源为科研人员和读者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环境。2.知识服务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个性化和专业化是知识服务的重要特点,知识服务是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资源和个性化的知识资源,专业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某一个专业的课题或者知识领域中,进行服务,提供专业的知识给用户,帮助读者解决专业化问题,并且对于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保证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为读者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基于用户需求,在知识服务过程中,需要服务每一个个性化需求的用户,帮助用户解决个性化的知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知识资源和数据,从而满足读者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图书馆管理者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善于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为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个性化知识服务。3.知识服务具有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智能化、网络化是知识服务的新特点,在网络环境下,知识服务依托于信息技术,可以为用户和读者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知识服务,改变了传统的知识服务模式,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更加现代化的依据。在知识背景下,图书观看需要强化自身的知识服务功能,紧跟时代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知识服务中,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化、便捷化的知识服务,并且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向用户导向知识检索,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从而优化自身的服务功能,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二、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关联

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两者之间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内在联系,两者有着相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服务于客户,知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用户,优化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功能,从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两者的具体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步调一致

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有着相同的步调,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优化知识管理能够为知识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知识服务更好的运行,知识管理在收集、挖掘、传递信息知识的过程中,将各种知识进行融合管理,再次的进行加工和融合,为知识服务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知识服务又促进了知识管理,促使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提升了图书观的工作效率。知识服务是知识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缺一不可,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优化知识服务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知识管理和服务对于管理者有着同样的需求

知识管理过程中,其主体是人,要取得一定的管理成效,就必须要求管理者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图书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要对图书馆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养,调动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每一位管理员可以发挥自我的力量,在知识管理工作中发光发热。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一样,在服务过程中,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基本的支撑,知识服务人才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读者,作为知识服务者,应该具备多种技能,如获取信息的能力、搜索信息的技能、知识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等。可以得出,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知识服务,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工作落实的主体,因此要重视人才管理。

(三)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依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中,也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依靠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信息的加工,提升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效率,将杂乱无章的信息加工处理成具有高价值的信息资源,然后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和读者解决问题,用户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将知识进行了重新加工,最后成为符合读者思维认知的知识。另外知识的传送、储存、技术、信息挖掘等,都依赖于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和灵活,为读者、图书管理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让信息分享、传送、分析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三、学科服务机制构建的基础———学科知识管理

学科知识管理的对象是学科知识的各种资源,人是管理学科知识的核心和主体力量,在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注重知识管理,才能做好知识服务,也才能构建知识服务机制,因此,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的构建首先是夯实基础,也就是做好学科知识的管理,做好学科知识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科学知识管理的目标建立

学科知识的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学科知识系统,满足现代人们对知识的诉求,所以要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首先要明确目标,做好目标管控。高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科知识库和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便利,即按照管理的实际需求和读者的需要,对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的调整,梳理管理工作,强化管理目标,做好知识管理服务。首先从文献的采访和组织入手,做好馆藏资源的梳理和归纳,按照类别梳理好网上的图书资源,整合线上线下的数据库,对传统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也要对新型的知识资源予以重视,做好梳理和管理;其次,原本的资源和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将与原本资源有关的其他资源进行梳理、挖掘和利用,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知识获取平台,促进线上资源的分享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每一个高校的情况不同,高校应该按照自身的情境,采取差别化的知识管理策略,重视学科人才的管理作用,构建一个动态的、完善的知识查阅平台,方便知识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管理的效率。

(二)学科知识管理的内容

学科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利用者需求为基点,传播新知识,技工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编辑知识,逐渐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学科知识集成系统平台,这是一个过程。首先是对学科知识进行组织,组织是图书知识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对显性知识进行加工、编码、整理、引导等,从而促进知识更加客观化、有序化、系统化,其最终的目标是使得知识更容易检索,通过搜索文献、信息、情报等内容,可以完成知识的分类、整合、合并等,从而使得大学图书馆服务机制更为完善;第二是对学科知识进行导航,仍然是以学科为单元,对图书馆中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进行引导,通过建立学科网站,可以搜索其资源,完成对学科资源的引导,从而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科知识。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即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信息检索和引导,对相对应的学科知识进行检索,完成主观意识的判断、分析、归纳,最终再根据其特点将其重新组织,建立一个适应用户习惯的学科知识平台。

四、注重主体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主体管理者的素养直接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在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的过程中,要重视主体管理,图书馆直接管理者是馆长,因此图书馆馆长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和技能。

(一)管理者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性

学科图书馆馆长是服务高校各个学科专业的人员,在实际的图书馆服务体制构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书馆馆长作为服务的主体,要具有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学科研究人员往往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对口文献资料,对于研究而言,需要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需要构建一批管理能力较强、具有学科知识,同时又通晓教研工作的资深管理员,同时管理员需要掌握较为系统的线上、线下检索能力,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知识服务。因此,建立相应的馆长服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馆内情况,建立相应的服务机制,约束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而提升知识管理服务的质量,学科管理是面向特定的人权,如教师、学生、科研人员等,在这些人主动了解学科知识时,管理人员要组织馆内所有的资料,协调管理线上和线下的资料,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的知识需求咨询,这种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不仅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馆内的服务质量,对于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知识服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建立过程中,必须将教研与科研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才能构建健康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体制。

(二)学科管理人员要具备的素养

要建立健康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体制,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主体就要具备相应的素养和技能,通过不同的渠道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知识管理工作,学科管理员应该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系统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图书馆管理技能,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馆内的丰富资源,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要深入到实践工作中,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敏锐度,察言观色,善于捕捉信息,可以加工和处理各种文献。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科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学习信息技术,掌握新的搜索技术,做好知识导航和挖掘工作,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体验。对于图书管理者而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时候还要接待外国读者,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能力,以应对工作需求,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服务机制要重视学科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和职业素养,鼓励管理人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五、构建学科知识服务

学科知识服务是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机制的核心内容,机制的构建要以学科知识服务为中心来展开,学科知识服务是服务于用户,对于用户的专业需求予以指导,在信息时代,服务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和整理为基础,结合用户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用户的能力和知识,运用各种资源为用户建立搜寻专业知识的渠道,从而实现知识服务。

(一)学科知识服务可以面向客户制定

学科知识服务是面向客户制定的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知识服务体验,以满足用户的基本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图书馆要构建知识管理服务机制,就要完善学科知识服务的机制,注重读者的需要,以读者的需求为核心,广大的读者就是科研人员、教研人员和学生,因此,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读者的专业需要,通过解决具体的读者问题而优化服务。图书馆可以设计个性化的知识产品,满足不同的读者的需求,可以从用户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角度出发,制定为读者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制定解决读者问题的方案,就要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线上信息采集和数据跟踪,分析、剖析数据后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为读者解决问题。

(二)注重隐性资源的挖掘

知识服务是具有价值的,在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知识服务的质量,可以更多地关注隐性知识的挖掘,通过建立隐性知识系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专业知识需求。知识服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已有知识的分析和整理上,更要深度的挖掘更多的隐性知识,从而提升知识服务的品质。图书馆管理者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原有知识进行加工,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应用性加强的知识产品,从而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在实际的知识服务中,可以通过三个层面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帮助读者解决现有问题;二是为读者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为读者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三项知识服务,可以充分说明知识服务是增值的,知识服务是可以帮助读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梳理、重组,使得读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新拓展的知识的理解更有针对性。

(三)提升知识服务的针对性

知识服务是具有针对性的特点的,并不是面向大众的服务,现代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的构建,要注重知识服务的针对性,只有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才能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质,针对不同读者的习惯、需要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不再是一样的,而是适应了读者的需求。要构建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体系,就要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所有资源,搜集、分析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有序的建立知识服务机制。因此,在实际的学科知识服务中应该以读者的世界需求为基点,制定灵活多样的知识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用户的续期,为不同的用户进行服务,才能不断促进学科知识服务实现专业化。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知识服务具有明显的价值,它是一种增值服务,在学科知识管理视角下,要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体制,就要以学科知识管理为根本,注重馆员的主体性,以学科知识服务为中心,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沈小玲.基于学科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J].情报探索,2009(8):119-121.

[2]王海霞.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3]骆红红.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优化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45-46.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6

1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现状调查

1.1问卷设计

问卷中共设计了26个问题,问卷内容大体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被调查教师的个人背景,以便于样本统计分析;二是了解高校教师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与评价;三是调查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四是调查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现状;五是了解教师间知识共享的意愿和困难;六是调查高校教师实施有效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

1.2样本情况

为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有效和调查对象的覆盖面,选取了赤峰学院的13个教学院系和4个行政及教辅部门的教师作为问卷发放对象.共发放问卷501份,回收418份,回收率为83.34%;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为93.78%.根据本研究对象的392个样本,分别依其性别、学历、专业(文理)、教龄等项目。

1.3调查结果

1.3.1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评价

根据问卷中相关问题分析,受调查的392名教师均存在着知识管理行为(包括自觉和不自觉的);而对于“知识管理”为一概念的理解,有12人(3.1%)认为自己“很熟悉”,有36人(9.2%)选择“熟悉”,有184人(46.9%)认为自己“了解”,有116人(29.6%)的人“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有44人(11.2%)“没有听说过”.

1.3.2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

问卷中将此问题设置为多项选择.其中选择从“课堂上”获取专业知识的为166人次,选择“书本中”的为367人次,选择“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讨论”的为228人次,选择“网络中”的为314人次,选择“亲身的教学实践”的为186人次.可以看出利用书本和网络是当前高校教师的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

1.3.3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现状

就知识管理的过程而言,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分为知识获取工具、知识存储工具、知识传递和共享工具及知识转化和创新工具.不论被调查教师自己知道不知道,392个样本全部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知识管理工具;其中对于知识存储工具的使用率已达到100%,知识获取工具的使用率为67%,知识传递和共享工具的使用率为48%,而知识转化和创新工具的使用率仅为1.4%.

1.3.4学习与分享知识的意愿和困难

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或知识与他人分享时”,有269人(68.6%)“非常愿意”,有77人(19.7%)选择“比较愿意”,有20人(5.1%)选择“不太愿意”,有26人(6.6%)的人选择“不愿意”.对于分享知识的困难,有169人(43.1%)“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分享知识”,有126人(32.1%)“不知道谁需要分享我的知识”,有45人(11.5%)“没有意识到需要分享知识”,有31人(7.9%)“不知道自己能给他人分享哪些知识”,有21人(5.4%)认为“别人没有与我分享知识,我也没必要与他人分享”.

1.3.5实施有效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

如果将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划分为获取知识、存储知识、整理知识和反思知识四个步骤,有189人(48.2%)的认为“反思知识”较为困难,有134人(34.2%)认为“整理知识”比较困难,有66人(16.8%)认为“获取知识”较为困难,有3人(0.8%)认为“存储知识”较为困难.

2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现状分析

2.1肯定知识管理的存在性与重要性

参与调查的392个样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管理行为.在知识的获取、存储、传递和及创新方面有着多年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这说明高校教师充分肯定了知识管理在本职工作中的存在性与重要性.调查显示,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师中不仅存在,而且非常重要,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知识管理的意识性,并着力培养教师积累、提炼与分享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2.2在知识管理应用方法上存在不足

第一,目前高校教师知识积累与分享的途径较单一.调查显示,虽然教师认为知识积累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只是用到了书本学习和网络查询,个别教师提到了同事间的交流讨论.说明教师实际应用的知识管理方法并不丰富.第二,对信息化管理途径的认同度不高.能够主动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积累和分享知识的教师不很多.第三,对知识共享存在疑虑.在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上,很多教师提到担心自己的学科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被分享后自身优势丧失、担心知识对他人无效等,也提出了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氛围、共享的平台和时机等都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意愿,说明目前高校教师对知识的分享还存在很多心理顾虑.

2.3对提高自身知识管理能力表现出积极意愿

首先,愿意学习获取和存储知识的方法.超过95%的教师表示愿意通过学习促进知识获取和存储的方法.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学习、积累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渴望通过对先进的知识管理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教师提出多种促进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的方法.说明高校教师对知识管理有很好的想法,能够积极提出有效对策,为进一步训练和提高教师的知识管理水平提供了前提和心理基础.

3提高高校教师知识管理水平的对策

3.1进一步强调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虽然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对于知识管理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对知识的学习和管理仍然多限于显性层面,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隐性知识管理体系,对知识管理的应用较为简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调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强知识管理上体应用方法的培训,进而使高校教师对于知识管理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解.

3.2提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与表达能力

提高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与表达能力,是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显性化和传播,与教师自身的表达和表现力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尊重知识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自己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意识,循序渐进地训练隐性知识积累与提炼的技巧,进而养成一种善于分享与交流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管理水平.

3.3营造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环境与氛围

一是创设乐于共享的校园文化.应该让每一名教师都认识到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知识组合、叠加、碰撞之后,会发挥很强的积累效应.教师之间的相互分享与交流,会使经验得到加倍提升,是值得推崇的.二是建设良好的群体关系.信任程度是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三是对教师评价标准的组织化.担心知识共享后自身优势丧失是阻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在传统观念中,对教师的评价都是以个体间的相互比较为基础的,要提高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力度,学校需要更新观念,改变评价标准,更注重从组织性(即全体教师共有的经验和技能)和进步性(即教师个人前后的进步与发展)方面进行评价,使教师能够从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待知识,消除内心顾虑.

3.4创建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

通过组织观摩交流、体验实践等活动,创造教师间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传递和共享的机会.鼓励教师多进行教育反思、经验总结、撰写教学日志等思考性活动.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在参加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后,对相关经历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提炼,挖掘其中的隐性经验;学校可以考虑适时开发校园网络分享平台,也可以通过微博、Blog等网络工具进行教师知识管理.

作者:杨晓辉 薛颖 荆雪 张艳明 单位:赤峰学院网络与信息管理处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篇

1教师隐性知识特征

以非结构化非正式的方式存在,相对主观,是零碎的、不明确的、很难规范化、也不易系统地传递给他人。个人的隐性知识,是学校、企业、组织新知识生产的核心。所以教师知识管理不仅仅是管理教师的显性知识,使其条理化和系统化,更要将隐藏于教师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通过转化、分享、运用和创新等,使之显性化并优化利用。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拓展其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增强其专业技能,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其行为。因此,如何挖掘存在于教师个体中的隐性知识,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分享,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现状与调查分析

以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为内容,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教师对隐性知识的知晓程度、教师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影响隐性知识管理的因素、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编写《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98.33%,有效率98.31%。根据对问卷调查做出的统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2.1高校教师对隐性知识的认识程度

设计了4个问题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基础性的调查,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知晓程度、明确程度和积累程度3个方面。通过调查,表明大多数的教师虽然对知识管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隐性知识知之甚少,只有8%的教师能明确和感知自己的隐性知识。在教师自身隐性知识积累方面,有51%的教师表示会经常积累与师生交流中捕获的信息,33%的教师表示会偶尔积累,16%的教师从不积累。但是仅有23%的教师注重隐性知识的记录和转化。由此可见,虽然部分教师积累了一些隐性知识,但是没有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转化,没有发挥出隐性知识的最大价值。

2.2教师隐性知识积累的主要途径

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上,多数教师仅限于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科研和阅读专业书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出的主要原因有:(1)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不强,缺乏知识管理的理念,仅仅满足于完成工作量;(2)教学反思不足,不善于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随机的、情境化的问题进行管理;(3)较少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管理,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态和管理方式;(4)在知识的加工、交流、创新方面比较欠缺,没有充分利用科研机会进行知识创新。

2.3影响隐性知识管理的因素

(1)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教师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态度决定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通过调查,了解到55%的教师认为隐性知识管理非常重要,45%的教师认为重要。这说明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这对其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能关注自己隐性知识的获取,因为由于晋升职称的要求使得自己更加注重科研、教学中的收获等等,并从中受益。所以教师们都要不断努力通过晋升职称来提高自己。(3)教龄。工作年限的不同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影响不同。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更加肯定隐性知识的管理对其有重要作用,认为教学反思、观摩教学、科研活动、团队合作等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工作5年以下的教师多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认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4)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共享的组织文化势必会影响隐性知识习得和转移的速度和质量。调查表明,经常开展教研活动、观摩活动和学术辩论活动多的教师团体总体上比缺乏合作交流的教师更加重视隐性知识的习得。(5)制度。95%的教师认为知识的共享比知识的专有会带来更多的利益时,才会有长久的共享热情。所以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来确保知识管理的长效实施。

2.4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情况

在问题“您经常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传达给别人?”的回答中,仅有1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而且有81%的教师认为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具有更多的隐性知识。在问题“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对象?”的回答中,转移给学生的占52%,转移给同事的仅占5%,不转移的占到了43%。针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出的主要原因有: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认同隐性知识是与他人竞争的优势和个人价值的核心,但是一方面由于有些教师害怕将自己所掌握的隐性技巧、诀窍和经验等传授给别人会使自己丧失竞争优势,另一面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即时实践条件等因素使得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高,因此不能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利用。

3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

3.1提高教师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敏感性

每个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要向教师说明知识管理的目标、愿景、主要内容以及对个人的影响(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等,降低对知识管理的抵触情绪,从而增加知识管理的透明度。

3.2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从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出发,向教师介绍一些“低门槛、零技术”的知识管理软件。现代网络工具如QQ、微博、博客、OneNote、360Doc等使得自己与他人加强了沟通,并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未知知识,为隐性知识的积累和转移提供了工具保障。

3.3将隐性知识纳入对教师能力的综合测评

知识管理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实现所设定的目标,使教师贡献自身的隐性知识时能得到认可,这样教师一般会乐意积极共享自身的隐性知识。没有一定的内在动力,要持续共享自己的所有,是件不容易的事。

3.4共享的文化

要营造一个人人愿意与他人共享隐性知识的氛围和文化。在现实中,教职工之间的知识垄断、互不信任及利己主义等都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学校应根据知识管理的现状,在教师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培育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加强以人际关系为主的组织沟通和以信息技术支持为主的网络沟通,努力塑造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知识文化。

3.5灵活而有效的制度保障

只有当知识管理由外部的约束、刺激、激励变成内部自发地进行知识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最终促进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这就需要使用相关的制度或措施来保证这种转变。如日常管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支持制度等等。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激励动机设计不同的激励补偿机制,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知识主体共享其隐性知识的积极性。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7

 

一、高校档案开发指导理念的新思考

(一)知识管理与高校档案开发的联系

高校档案开发对象是知识管理的资源基础。知识管理的适用范围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针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知识的获取、生产、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创造等流程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除了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外,还包括对与知识相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因此知识管理既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又是管理知识的过程。”“从知识的来源、生产、存储、整理,到知识的流动、传播、交流,以及知识的学习利用、共享、评估,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经济体系。”无论是狭义的知识管理还是广义的知识管理,档案具有的“知识属性”和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的自身价值决定了潜在的待开发的档案信息在这一经济体系中处于源头和基础位置,构成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高校档案开发的目的与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相一致。高校档案开发过程可以看成是对高校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将蕴藏于档案中有价值的、适应高校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挖掘出来,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利用者所利用,以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效率的一种知识信息整序和传递过程”。高校档案开发过程的终点是以知识为呈现方式的提供利用,而知识管理同样是以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利用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因此,高校档案开发与知识管理的目的不谋而合。

(二)知识管理的资本观点对高校档案开发的影响

知识管理的资本观点是指“研究组织量化知识的主要方式和本质是什么”。资本的初始含义是指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应,即“生息金额”,因此,资本的概念含有增值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纳入到了资本的范畴,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本研究学派将“知识资本”认定为“组织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借以取得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组织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从高校角度来看,高校档案资源可以看成是高校当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资本之一,根据知识资本的含义重新评定高校档案内涵,即为高校档案是高校在创造价值(培养人才、教学科研等)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并借以取得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高校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是量化和整合高校知识资本的重要过程,其中凝结了开发者无差别的劳动,可以将档案开发过程看成是一个劳动产品输出的过程。而档案开发“产品”具有知识资本性质,并能带来增值作用,档案信息经过开发重新组织后利用范围增大、次数增多,其效用和价值不断增大,而且在利用过程中档案价值还能再生,在原有价值基础上派生出新价值。另一方面,档案信息经过开发后会挖掘出高校一部分具有知识性的优势资源,这些开发成果会使高校在高等教育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竞争力。从知识管理的资本观点重新审视高校档案开发工作可以恰当的回应知识管理的资本观点问题,高校档案开发过程是量化高校知识资源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高校档案开发结果可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对内可以将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看成是固化的智力资源再生和利用的重要环节,对外为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提供确凿的量化数据和事实材料,即组织(高校)量化知识的本质是增加组织效益,加强竞争力。因此,从知识管理的资本观点重新看待高校档案开发工作,既加深了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意义,又加强了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地位。

二、高校档案开发范围的新思考

(一)拓展高校档案开发的宽度

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要想更加全面的实现高校档案的价值,并且给整个高校的运转带来“效益”,应该扩大高校档案开发客体的范围,更多地从知识层面选择档案开发的客体。在高校机构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件或档案库中,也根植于高校日常管理和教学科研的程序、惯例以及规范之中。高校档案开发工作除了要对显性的带有知识性质的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外,也应该尽可能的对分布在个人或不同部门中的不完全的知识片段式的资源进行开发,能够有意识地去收集对高校知识资源增长有益的信息,扩大高校档案开发客体的来源,避免因单一形式的档案开发客体而流失一些珍贵的知识信息。例如,拓展高校中离职人员个体知识资源的开发范围,对高校来说就尤为重要。在这些离职人员身上隐藏有大量的教学科研经验和高校管理经验可待挖掘,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存储在固化静态的教职工个人档案或教学科研档案中,而更大一部分隐性知识信息则是存在于这些人员的头脑中,需要高校档案开发者有意识的将其纳入到档案开发客体的范围内。高校档案开发人员需要通过各种信息获取、交流和沟通途径,努力发现和挖掘一切与开发主题相关的知识信息,使档案开发成果的知识密集程度更高,知识性更强,从而提高校档案开发成果的知识共享程度和利用率。

(二)延伸高校档案开发的深度

高校档案开发应该深化档案开发的层次,更多地向知识层面挖掘信息资源。目前高校档案的加工层次基本是围绕档案信息资源的第一次开发,亦称第一次整理,即将“档案原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收集、分类、立卷、排列、编目、鉴定、编制检索工具以及统计等等”。档案的第一次整理是档案开发的基础工作,要想获得更加丰富、珍贵、知识性更强的档案信息资源,则需对档案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开发,延伸高校档案开发的深度。高校档案开发的层次性应该从显性知识走向隐性知识,将隐藏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不断加工逐渐外化。将知识纳入到档案开发成果的范围内,需要档案工作者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将档案资料进行更深一步的加工挖掘。对于某个主题或类别的档案开发工作,要从更加深入的层次去思考固化档案信息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分布和加工情况,尽量使相关档案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集结在一起进行整合深度加工,成为系统、全面的知识成果。

三、高校档案开发实施要素的新思考

(一)对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新认识高校档案的开发工作是一项知识工作,所谓“知识工作就是从事信息分析,运用专门的专业或技术去解决问题、提出想法,以及创新产品和服务工作”。从高校档案开发工作内容和性质来看,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符合知识工作的界定,要想将知识管理理念运用到高校档案开发工作中,则要进一步对高校档案开发工作有新的认知。首先,明确高校档案开发工作是一项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不同于机械性和劳动力的工作,在高校档案开发过程中需要投入开发者或称为知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并以获取、挖掘和应用知识为主要活动。其次,高校档案开发工作是一项具有创新性质和项目性质的工作,需要团队密切配合,注重同事之间的协调,尽量避免上级干预。再次,高校档案开发工作是一项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主要以服务利用者为导向进行档案信息开发,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能够及时响应。

(二)制度保障高校档案开发以知识管理为出发点进行信息挖掘,需要得到制度和法理上的保障,才能支撑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便于从更广泛的范围收集、获取与档案开发相关的信息资源,并且能够将高校档案开发成果以合理、合法的形式提供给利用者。高校在现有的《档案法》和《高校档案管理办法》基础上需要制定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满足高校自身特点,符合高校档案开发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在保障高校档案开发信息资源来源的充分完整性的同时还要对档案资料来源的合理、合法性做出要求,对于档案开发成果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避免因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而影响档案开发成果的公布和利用。

(三)打造系统化的知识库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基础,打造系统化的知识库是运用知识管理方法进行档案开发的前提。在进行档案开发之前,除了要统计量化在高校档案机构内存有的可待开发的知识性档案信息外,还要对可能成为高校档案开发对象的潜在信息进行有意识的跟踪和收集工作。目前部分高校档案管理状况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做不到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集中管理的程度,但至少应该打造目录级的知识库,将分散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以目录形式集中到一起,标明其可能存放的个人、部门和机构信息,以方便对其进行针对性开发时的及时获取。另外,知识库字段还应该附加档案开发者判定潜在待开发信息的鉴定依据,以免在将来实际开发过程中类似的重复工作,并且可以作为实时档案开发价值判断的参考。

(四)档案开发工作者的新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校档案开发人员属于知识工作者的范畴,他们与体力工人不同,获得劳动报酬的原因在于他们懂得档案中隐藏信息的价值所在,并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档案所反映的高校职能活动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高校档案开发的实质是人和档案的辩证关系。高校档案开发者“只有凭借自己博学精专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学习的刻苦努力,才能开发出优质的档案信息,而只有优质的档案信息,才能产生理想的效益”。以知识管理观点看待档案开发人员,则要求档案开发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凸显自身与一般熟练工人的不同,需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自身的价值观念;对自我发展和不断学习具有强烈愿望;加强自身对高校档案信息的知识敏感程度以及对高校组织职能的熟识程度,以便适时获取、挖掘知识信息,对档案价值做出合理判断;档案开发工作者还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配合整个团队的档案开发工作。高校档案开发工作者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档案开发工作者的要求才能开发出质量、价值和知识性较高的档案成果,以满足增值效益,提高高校竞争力。

(五)技术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档案开发的平台、手段和工具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档案开发要有相应的技术人员、设施,才能保障高校档案开发的顺利进行。高校档案部门在人员配置充裕的条件下,最好能够安排专职的技术人员来辅助高校档案开发工作。从知识挖掘的角度来看,档案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人工,以档案开发工作者为主体,运用自身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知识挖掘,这是目前高校最为常用的档案开发模式;另一种是利用支持知识获取的信息技术工具,如知识挖掘技术、模式仿真和智能等辅助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知识的采集和挖掘。人工开发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开发平台和开发结果的方式等对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保障;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档案信息开发则在软硬件配置、升级,以及对于整个开发过程的操控、安全、结果处理上的技术保障是一切开发工作开展的前提,尽管高校档案开发的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所谓智能化的程度,但是随着档案数字化和办公环境网络化的发展,不管是用人工形式还是辅以信息技术形式的高校档案开发工作,技术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

(六)绩效评估知识管理的观点认为“没有评估,就没有管理”。评估是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重要一环,任何具体任务的执行,如果没有对其绩效进行评估就无法产生反馈信息,也就难以了解执行的效果。高校档案开发工作的评估应该是全面和综合的,既要有定性的评估,也要对开发活动中的数据、成效做出定量分析,包括对高校档案开发目标达成度,开发成果利用程度的评判,以及利用者对开发成果满意度的统计。评估的效益指标要将高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高校档案开发的绩效评估是对以往档案开发工作实施的综合评判,和对未来档案开发工作进行调整和规划的前提,总之,是高校档案开发工作实施要素中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荣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二)

一、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现状与调查分析

以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为内容,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教师对隐性知识的知晓程度、教师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影响隐性知识管理的因素、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编写《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98.33%,有效率98.31%。根据对问卷调查做出的统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1、高校教师对隐性知识的认识程度设计了4个问题

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基础性的调查,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知晓程度、明确程度和积累程度3个方面。通过调查,表明大多数的教师虽然对知识管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隐性知识知之甚少,只有8%的教师能明确和感知自己的隐性知识。在教师自身隐性知识积累方面,有51%的教师表示会经常积累与师生交流中捕获的信息,33%的教师表示会偶尔积累,16%的教师从不积累。但是仅有23%的教师注重隐性知识的记录和转化。由此可见,虽然部分教师积累了一些隐性知识,但是没有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转化,没有发挥出隐性知识的最大价值。

2、教师隐性知识积累的主要途径

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上,多数教师仅限于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科研和阅读专业书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出的主要原因有:

(1)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不强,缺乏知识管理的理念,仅仅满足于完成工作量;

(2)教学反思不足,不善于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随机的、情境化的问题进行管理;

(3)较少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管理,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态和管理方式;

(4)在知识的加工、交流、创新方面比较欠缺,没有充分利用科研机会进行知识创新。

3、影响隐性知识管理的因素

(1)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教师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态度决定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通过调查,了解到55%的教师认为隐性知识管理非常重要,45%的教师认为重要。这说明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这对其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能关注自己隐性知识的获取,因为由于晋升职称的要求使得自己更加注重科研、教学中的收获等等,并从中受益。所以教师们都要不断努力通过晋升职称来提高自己。

(3)教龄。工作年限的不同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影响不同。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更加肯定隐性知识的管理对其有重要作用,认为教学反思、观摩教学、科研活动、团队合作等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工作5年以下的教师多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认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4)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共享的组织文化势必会影响隐性知识习得和转移的速度和质量。调查表明,经常开展教研活动、观摩活动和学术辩论活动多的教师团体总体上比缺乏合作交流的教师更加重视隐性知识的习得。

(5)制度。95%的教师认为知识的共享比知识的专有会带来更多的利益时,才会有长久的共享热情。所以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来确保知识管理的长效实施。

4、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情况

在问题“您经常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传达给别人?”的回答中,仅有1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而且有81%的教师认为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具有更多的隐性知识。在问题“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对象?”的回答中,转移给学生的占52%,转移给同事的仅占5%,不转移的占到了43%。针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出的主要原因有: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认同隐性知识是与他人竞争的优势和个人价值的核心,但是一方面由于有些教师害怕将自己所掌握的隐性技巧、诀窍和经验等传授给别人会使自己丧失竞争优势,另一面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即时实践条件等因素使得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高,因此不能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利用。

二、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

1、提高教师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敏感性

每个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要向教师说明知识管理的目标、愿景、主要内容以及对个人的影响(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等,降低对知识管理的抵触情绪,从而增加知识管理的透明度。

2、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从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出发,向教师介绍一些“低门槛、零技术”的知识管理软件。现代网络工具如QQ、微博、博客、OneNote、360Doc等使得自己与他人加强了沟通,并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未知知识,为隐性知识的积累和转移提供了工具保障。

3、将隐性知识纳入对教师能力的综合测评

知识管理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实现所设定的目标,使教师贡献自身的隐性知识时能得到认可,这样教师一般会乐意积极共享自身的隐性知识。没有一定的内在动力,要持续共享自己的所有,是件不容易的事。

4、共享的文化要营造一个人人愿意与他人共享隐性知识的氛围和文化。在现实中,教职工之间的知识垄断、互不信任及利己主义等都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学校应根据知识管理的现状,在教师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培育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加强以人际关系为主的组织沟通和以信息技术支持为主的网络沟通,努力塑造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知识文化。

5、灵活而有效的制度保障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8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不仅强调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而且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大学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引擎,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就需要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方面不断发挥更好的作用。而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影响高校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如何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进一步融入知识管理,成为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知识管理的紧迫性

对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已有许多研究和描述,文献[6]很早就已经提出教师知识应包括四种类型: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及文化知识。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决定了高校教师至少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受教育的专业背景以及在某一技术领域不断发展完善的专门知识;二是教育知识。主要是为了胜任教师职业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三是文化知识。教师除了具备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知识、文化、道德的集中体现。文献[7]通过对国内9所重点高校学术道德规范文本的调查分析,充分说明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当前教师知识结构的总体水平来看,其专业知识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博士学位在教师学历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论是人才的引进,还是人才的培养,均以科研项目、发表文章、获得奖项等方式标志专业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教师的教育知识不仅明显地先天不足,而且后天营养不良,目前在教学第一线已很难看到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方法研讨和交流,针对现有的评价和考核指标,许多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教育知识的更新;在文化知识结构方面,近年来,许多大学开展了大学文化的讨论,开始正视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弘扬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但大学文化建设在宏观层面的目标离不开微观层面教师的身体力行。教师要履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还需要踏踏实实从文化知识的不断学习做起。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加强高校人事管理势在必行。

(二)从教师的知识特征看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可以依据知识的特征和知识拥有者的态度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容易表达、而且愿意积极主动表达的显性知识,譬如以学术文章、会议报告、科学公式、著书立说、实验手册等形式在组织中共享或向组织外交流;另一类是通常不易表达、有时也不愿意积极主动表达的隐性知识,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处理复杂事物所积累的感性认识和经验、长期专业训练而形成的判断能力和直觉、实践性操作技巧等等。教师的隐性知识不仅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而且蕴藏于实践活动之中,难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编码和逻辑说明,而“教师实践性知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负着创新知识与应用知识的重任。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如何不断促进所拥有知识的增值,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了实现知识的增值,需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从组织知识的角度,加强对教师群体已有各类显性知识的融合,虽然高校的最大资源是知识,但绝不是分散在各个教师头脑中的固有知识,而是学校发展定位引导下的知识集群,是标志学校特色和水平的知识体系。具有高度交叉、融合、集中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从个体知识的角度,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高校教师所具备的隐性知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许多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共享,严重影响了学校总体的知识水平和学校发展的竞争力。当前,许多理论研究工作从知识管理的技术角度讨论如何挖掘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促进实现其显性化和共享。事实上,如果在人事管理的实践中从政策层面调动知识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可能使事半功倍。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从人事管理融入知识管理的思考

在人才强校发展战略驱动下,高校人事部门比以往面临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从人事管理的工作流程来看,主要经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在具体的工作形式上,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为人事部门工作重点和热点,而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则随着人才到院系之后,人事管理的重心也下放到基层,人事部门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职称的评审和人才项目的申报。从学校整体拥有的人才队伍来看,只要人才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就达到了数量的指标。可是从学校整体的知识体系构建来看,忽视了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很难有质量的保证。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师资队伍质量不仅仅是院士和其它高层次人才数量的多少,而是学校总体上由于知识聚集、知识交叉、知识融合而产生的知识增值多少。人事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关注人、还要关注人所具有的知识,不仅需要关注人与人的协作、还要关注不同知识的交叉和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知识的创新。GB/T23703.1-2009的知识管理模型将知识管理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即知识的鉴别、创造、获取、存储、共享及使用。这六个阶段与高校人事管理的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知识管理推进人事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发高校人力资源、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将知识的鉴别和获取融入高校的人才的引进工作

基于知识鉴别和获取的人才的引进,首先应该立足于知识的引进,对于知识的获取,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考虑学校发展定位最急需的知识是什么,这些知识靠什么途径可以获取。对于知识的鉴别,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衡量拟引进人才的真才实学,拟引进人才是否具有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有利于与学校现有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融合和创新,目前许多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大都是立足于高学历、高层次、高奖项甚至高的科研经费,各种媒体上千篇一律的人才招聘广告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这种注重身份而不注重知识的人才引进,不仅达不到人才引进的预期效果,甚至给少数人提供了造假的机会。

2.将知识的存储和共享融入高校的人才的培养工作

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无论是引进人才还是原有的人才都是高校的宝贵资源,都需要精心呵护和培养。人事管理部门不仅要有这种工作理念,还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知识的存储要考虑结构的合理,知识的共享要促进知识的流动,这些都需要对人才培养工作有的放矢。目前许多高校人事部门的培养工作往往集中在教师的岗前培训,以便取得教师资格。而更多的进修或出国深造等培养工作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个人行为和努力,缺少基于知识存储和共享方面的深谋远虑。

3.将知识的使用和创造融入高校的人才的使用机制

高校对人才的使用其实也是对知识的使用,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科研工作;教师通过知识转移进行服务社会的工作。因此用好人才的关键有两点:第一,人才愿意主动奉献自己的知识;第二,人才能够不断更新和创造知识。这就需要从知识管理的高度营造良好的用人氛围。目前许多高校有关部门或是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指标、或是简单照搬其他行业的考核办法,在评价、考核、奖惩、薪酬等方面出台的一些政策,比较注重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利益,缺乏基于知识使用和创造方面的深层次考虑。

(二)进一步推动知识管理的建议

1.增强知识管理的意识

人才是高校的宝贵资源,人才强校是高校的基本发展战略,这已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但是,更多关注人才的拥有也是许多高校的普遍做法。如何真正把拥有的人才转化为人力资源,许多从事人事工作的学者仍在积极地探索。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文献[10]归纳了三个发展阶段: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1949—1966年)、职称评定制(1978—1985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986年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岗位设置机制不健全、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知识管理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才只有通过使用知识和创新知识才能体现人才的价值,知识才是大学的核心资源。从学校的宏观层面来看,学校需要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学校的人事管理职能来看,人才的引进、培养、晋升、考核都与知识的管理息息相关,忽略了知识管理,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人的身份管理的传统做法。

2.加强知识管理的统筹规划

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并不同于信息管理,不仅存在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而且需要内部与外部知识的交流、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知识的不断增值,使高校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提高对知识经济社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知识管理的统筹规划,把握好两个尺度:一是时间的尺度。针对知识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真正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知识的储备和新的增长点;二是空间的尺度。人才强校需要人事部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这还远远不够。知识需要通过知识转移而流动、通过知识创造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在学校内部需要知识共享,而且还会通过服务社会与外部共享。这将涉及学校的许多部门的积极配合,必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才能顺利实现知识的管理。

3.营造尊重知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