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管理范例

专业知识管理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转型;知识管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已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企业而言,亟需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推动业务增长,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开始数字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企业的IT技术逐渐完善,依靠数据的业务越来越多,为充分利用组织内现有信息和专业知识,知识管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行业领军企业已开展了多年的知识管理工作,但不少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目前少有文献通过科学知识管理框架来研究知识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路径。对此,本文基于欧洲知识管理框架,重视新环境下知识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提升路径。

1知识管理定义与框架

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收集、管理和共享员工知识资本的过程,旨在使组织通过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知识来获取成功。自知识管理出现以来,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知识管理框架,其中典型的有欧洲知识管理标准框架,该框架分为三层,其核心层为商务流程或商务聚焦,表明一切知识管理过程都围绕着以增值为目的的商务流程进行。中间层为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生成、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一层为知识能力层,以确保知识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包括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知识管理能力,其中组织知识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愿景、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知识评估、组织文化、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该层也可以理解为影响组织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1]。

2大数据时代知识管理困境

面对更多对象参与的物联网的兴起,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道德与组织困境。基于欧洲知识管理框架,分别从知识管理过程与组织知识管理能力两方面分析企业遇到的知识管理挑战。

2.1知识管理过程面临的挑战

2.1.1知识识别面临挑战

在全球数字化的格局下,知识管理中可用信息的来源、数量和类型都在增加,导致企业对相关知识背景以及专家知识的需求增加,此外也使得企业面临信息不准确的风险增大,亟需找到可以判断信息可信赖性的方法。

2.1.2知识生成面临挑战

一个组织需要不断地生成并吸收新知识来成长,Cohen和Levinthal在1990年引入了“吸收能力”一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组织中吸收能力是组织定位、学习和利用新知识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但是当生成的新知识进入组织时,可能会与现有的知识产生冲突,组织面临新的挑战便是如何处理该冲突。这也就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只有专家才能有效地指导知识吸收。

2.1.3知识存储面临挑战

由于新技术与云计算的融合、数据来源的丰富,在知识收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使得原有的知识存储系统不再适用。

2.1.4知识应用面临挑战

当下知识管理更加侧重于激励创新,而不仅局限于增量学习[2]。这种将知识转移到适当行动的能力是从知识管理中获得价值的关键成功因素。一些证据表明,技术在知识吸收能力中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3]。

2.1.5知识共享面临挑战

互联网帮助日益国际化的组织突破距离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但知识共享的便捷会加剧知识安全风险。此外,知识共享的普遍性给知识流通性与质量带来了变化,使得组织逐渐失去知识收集核心的基础控制。

2.2组织知识管理能力面临的挑战

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到组织各个方面。此外依前述所知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内容已与传统不同,对于组织而言,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关系发生了改变[4],这给知识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

2.2.1组织结构面临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呈现扁平化、团队化等特点,管理多以业务为导向,因此知识管理是否融入并支撑业务,是知识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组织结构调整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其一,知识管理体系容易流于形式。由于知识管理收效周期长,收益不容易被衡量,同时权责利不匹配,导致知识管理体系被架空,未能与管理体系有机结合,使其发挥不了作用。其二,知识管理组织架构与组织发展情况不匹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知识的集成与应用更为复杂,企业应适时调整各个结点的强度,以增加管理体系的韧性,降低风险。最初知识管理组织架构设计模式总体可分为三种:集中式、分散式与混合式。但面对更为复杂的形势,组织需要具备根据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知识管理模式的应变能力。

2.2.2员工管理面临挑战

新时代员工管理也与传统不同,一方面员工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信息,这对员工吸收有用知识造成挑战,同时知识的应用同样更为复杂,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知识管理中来。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共享、普及,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可以参与知识管理中来,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对内部知识分享过于保守,大多数成员没有权限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这会使得员工参与到知识管理中的积极性减弱,同时削弱了员工们的创造能力。当然过度的公开有价值的知识也会给组织带来风险,这就需要组织把握好限度。

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依据欧洲知识管理框架中知识管理能力层,从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架构、知识评估、技术水平五个方面探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3.1各部门协同合作促进战略落地

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知识管理战略是否能有效地支持和反映整体的组织战略。当知识管理有效时,组织能够更迅速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映,才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这提高了知识管理战略设定的难度,需要组织通过有效的机制来促进知识管理负责人与组织负责人有效地沟通,合作执行管理事宜。

3.2重视组织知识文化建设

知识管理中很重要的是确保员工愿意参与知识分享,并且通过学习实现业务成果,这就需要改变员工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原本的知识自享改为知识共享,营造组织氛围便成为关键。应当将知识的价值、学习的价值根植于组织文化中,同时营造信任的氛围,将共享视为员工优秀的衡量标准。此外文化环境的构建需要高层领导的积极支持和认可,应将知识管理设置为组织的战略重点,从而引起组织全员的重视。

3.3合理人员配备来完善组织架构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随着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发展,原组织员工与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作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时有创造力的员工与员工关系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都是有用知识输入的潜在来源。组织应鼓励并要求这些可能是潜在的新兴知识来源的人员或组织积极开展知识管理工作。为保证知识管理工作进展顺利,企业应制定政策、执行原则以及激励机制,使工作开展更规范、明确知识管理地位,并在实施中通过清除员工工作障碍和解决问题来赢得他们的信任,让员工明白知识管理对组织与个人都有利。

3.4技术与人才配合提高知识评估水平

知识评估可能是受互联网发展影响最大的领域。互联网促进了大量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以及普及,数据处理,信息处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传统鸿沟正在转移,组织需要改进评估分析大量数据的方式,以便他们提取、接受有价值的知识。在数字转型背景下,重要的是要考虑有效且适当地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当然能够明确哪些数据、信息是值得被分析更重要,因此知识评估本质上也是知识管理技能,而非纯粹的技术能力。

3.5积极参与探索新技术

通常组织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更多的是人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但在信息化时代,新技术确实能够为知识管理活动提供更大规模的空间,同时给地理位置分散的组织有效运营的机会,例如具有社交功能的平台,使得讨论、分享、学习变得便捷。因此为了从知识管理中获取最大价值,组织应积极参与探索和使用可以支持知识管理的新平台、新技术。

4结语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2

一、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特点

(一)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也就使得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2016年,我国国内景点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26.41亿人次,相比2015年增长了13.2%。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所以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视,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对人员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

在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旅游景点或是旅行社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方向,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现代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忽视。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观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高职高专教学的首要目标。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学习,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另外,企业和学校还可以以订单班的形式进行合作。在“订单班”的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未来发展的需求,指派专门的人员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改变以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对于学校影响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够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高职高专院校首先就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而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现阶段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也就使得其在实践操作教学中存在较多的细节问题。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际的工作体验,让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掌握管理的技巧,进而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职场的需求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加强对校内实训设备的完善

在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训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为了能够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加强对实训设备的完善,为学生的实践练习提供基础的物质条件。只有具有完善的实训设施,才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训练环境中了解到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才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结语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3

在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比较迅速,这主要是由我国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所带动的。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性和实用性的优秀人才。旅游行业的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这对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当前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重视不足

当前,在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也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实践技能教学,并没有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长时间与市场缺乏接触,所以对旅游市场的了解不足,不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岗位需求,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和行业的发展需求根本不相适应,所以完全无法起到应有的实践教学作用。

(二)实践课时比例小

目前,在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师仍然以理论课程的教学为主,课时安排中,理论课程的课时明显要多于实践课程,这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复杂,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不明确,教学模式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作用,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实践课程的安排不科学,学生在参与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实践的效果十分有限。

(三)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让学生去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实习,或者在课堂上设置一系列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践。这些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中,要想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加强院校和教师对实践课程的重视,要使教师深入理解实践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加强教师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使其转变教学工作的中心。此外,职业院校还需要改变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以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岗位需求为依据,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加强实践人才的培养;设置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行业和市场的发展,从而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二)调整实践课程设置

想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职业院校就必须要对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并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的课时,使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能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行系统的提升,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院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其课程应该分为认知训练和实践操作两方面,要让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练习。另外,职业院校在设置实践课程时,要根据行业和岗位的要求,对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实践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加强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每个假期都能够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于岗位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解,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在后期的实践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而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1引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综合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在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专业课程老师的有效引导尤为关键。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需要关注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现代学徒制背景之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老师的恰当引导者显得尤为关键,教师个人必须要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及优化,了解新时代改革背景之下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以此来实现自身的有效反应和提升,真正的掌握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为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科学和环境。

2教师职业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以培养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原则,这一教学目标对学科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课程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除了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之外,还需要着眼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直接以现有的教学大纲为主体。在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强调,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在学科职责范围之内,教师所需要拥有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完成所有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对教师最为重要且最为基础性的要求。

3现代学徒之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尤为关键,不管是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必须要意识到质疑能力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了解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以及价值目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要求,严格按照创造性教学策略落实的现实条件,积极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向和策略,保障该专业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技巧和精髓,真正的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存在许多的不足,无法更好的体现现代学徒制度的作用及优势。

3.1缺少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酒店管理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落实这一学科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实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师必须要着眼于时展的背景以及需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其中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落实这一工作意义重大,老师个人必须要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保障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老师直接以简单的理论知识为主体啊,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过于模糊和传统,还没有树立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过于关注理论教学攻略的实践教学的落实,直接将简单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2缺乏实践经验

与其他学科相比,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对教学实践水平的分析可以了解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现实情况。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许多该专业课程的老师自身实践经验较少,首先缺乏一定的职业经历,有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从教,尽管吱吱声的专业基础技术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经验偏少,在落实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只能够按照学科教材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无法对理论的来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其次,老师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个人的综合实力层次不齐,有一部分老师并非毕业于酒店管理专业,因此无法保证后期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身的职业能力不符合前期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现有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3.3培训缺乏针对性

尽管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不同的教学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师资力量和基础,但是在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在该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学历保障人才的竞争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时,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调整。从目前的时间教学现状分析不难发现,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自身的教师培训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障碍,无法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之前已经接受了相关的技能培训,但是大部分的培训内容主要以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主体,没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实施条件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协调,同时实施的培训时间只能够维持到一周到两周,大部分的培训是一次性的,老师无法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无法体现教师培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另外,学校所采取的培训形式非常的单一和传统,将主体的培训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没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个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在落实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作的过程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关注新时代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质条件及要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背景来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更好地实现师资力量的稳定提升,为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4.1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

意识指导实践,只有保障意识的正确性才能够促进后期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分析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严格按照时展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调整。其中前期的规划尤为关键,首先,教师个人必须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职业能力提升的职业要求,专注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和意识,从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4.2多参与社会实践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该专业课程的老师必须要主动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变动,关注不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体制变革要求,定期在酒店旅行社之中接受相关的实地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跟踪市场发展的动态,掌握最新最全的酒店管理模式以及技巧,从而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鼓励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实践多少能力及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的上级管理部门还需要鼓励该专业的老师主动的利用假期进行实践,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工作,积极丰富个人的实践经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之中检验个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一致用和举一反三,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

4.3制定相关的岗位培训制度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酒店管理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该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需要注重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关注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中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岗位培训制度,针对性的培养优质的教师,落实好前期的岗前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在正式教学实践之前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经验以及实践动手经验,真正的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中学校需要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表达技巧,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方法融入培训环节,给予教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好的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价值,让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既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提供更多的机遇。

5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之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备受关注,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的大力落实,教师个人必须要注重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学校也需要给予教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正实现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聂辉文,贺卫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探究[J].知识经济,2015(15):153.

[2]孟迪云,赵芳.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90.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5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淡薄的表现及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尤其是在酒店中短期实训或者顶岗实习中,主人翁意识不强,常常抱着“事不关己”、“局外人”的态度与想法,工作态度不认真,对待工作凑合、敷衍。

(二)服务意识不强,很难胜任服务者的角色当前90后的高职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被服务的生活,在到酒店实习或者工作后,很难适应服务者的角色,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不能胜任或者经常感到委屈,甚至产生畏难退缩的想法。

(三)自我定位偏高,心浮气躁,工作作风不踏实作为高职学生,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的情况,大多数学生自我定位为酒店的管理者,他们刚到酒店实习或者工作,对被安排在一线服务岗位表现出不理解甚至强烈的不满,因而在工作中心浮气躁,工作作风不踏实,不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学习,而是总想着尽快成为管理者或者草率跳槽。

二、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鉴于以上种种表现,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以及所在的梧州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逐渐重视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基于饭店服务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经验作一介绍。

(一)教学设计

饭店服务技能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将本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来开设。在教学中,笔者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梧州职院第一届(2008级)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率先提出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贯穿教学始终的理念,开创性地把教学设在酒店。将饭店服务技能课程设计成“两段式”教学法。

(二)具体实施做法

“两段式”教学法即将饭店服务技能课程课时分为两段,在学期的1-12周学生在校学习本课程的理论部分,第13周开始,酒店管理专业全体大一学生到酒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校外实训。在此期间其他的校内课程暂停,等学生完成实训后再补上。

1.积极与酒店对接结合梧州市酒店业的实际,从切实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梧州江滨国际大酒店作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梧州江滨国际大酒店由香港海派集团投资发展,是梧州目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设施最齐全、接待能力最强的四星级涉外酒店。规范的管理最切合我们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需求,对学生来讲,较高的起点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酒店宣讲进课堂在与江滨国际大酒店达成合作协议后,酒店派出人力资源总监和各部门总监到梧州职院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宣讲,全方位介绍酒店的管理、酒店发展的成绩以及员工的待遇等。酒店高管的现身说法,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环境以及酒店的文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经过面试定岗位根据本课程“基础篇、房务篇、餐饮篇”的内容构成,并且结合江滨国际大酒店的实际,为学生设计了前厅部、管家部、餐饮部等多个部门的一线服务岗位,并且由酒店各部门总监亲自对学生进行面试,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课教师的意见来给每个学生定下岗位。

4.任课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由于酒店工作的特殊性,学生在为期三个月的酒店实训中,与酒店的员工一起同吃同住。任课教师全程跟踪指导,每天到酒店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训,协调、解决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酒店参与学生实训成绩评定实训结束时,由酒店为每个学生出具实训成绩鉴定,作为本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三、取得的成效

自2008级酒店管理班开始,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始终坚持上述方法开展饭店服务技能教学,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一)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尽早形成

梧州职院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大一就到酒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酒店里,不仅得到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感受现代酒店业的文化气息,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锻炼,逐渐接触、了解酒店运行、服务以及管理的规律与特点,促使他们的职业意识尽早形成。事实证明,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经过大一第二学期三个月的酒店实训后,为今后二、三年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并在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中对工作很快上手,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与肯定。

(二)促进了专业任课教师的锻炼与成长

学生到酒店实训的同时,任课教师必须到酒店带队、指导。这样做有益于帮助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当前酒店管理服务实际的最新动态,有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对教师来讲,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到目前为止,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任课教师全部做过实训带队老师工作,很大程度地避免了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三)促进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经过多年合作,江滨国际大酒店已经成为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主要实训、实习基地之一。每年接收梧州职院学生进行实训以及顶岗实习,在历届选择留在江滨国际酒店工作的毕业生中,经过锻炼、成长,有些毕业生已经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实践证明,饭店服务技能“两段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树立形成职业意识、锻炼掌握职业技能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受到这种方法的启发,梧州职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们正在做更多的尝试,探索走出一条既能最大程度地服务学生成长,又能符合酒店用人实际需求的道路。

四、总结与思考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6

[关键词]“工学交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监控

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身兼双重角色,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应按照学生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在酒店实习实践过程中,则应遵照酒店的规章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工学交替模式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优势

伴随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酒店现阶段对于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质量服务人才具有较高的需求,然而工学交替的酒店人才培育模式,高度契合了酒店专业人才需求。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通常是进行分段式的教学,学生在学校完成为期一年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对岗位技能具备充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回到学校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提升课程学习,最后的半年时间用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企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实现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有利于培育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一)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院校决定管理专业学生,不仅接受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教学,还有机会切实参与酒店工作实践,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了解酒店管理的整体运营程序,并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在酒店工作实践中强化自身服务技能。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深入企业岗位,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责任感,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不仅为其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同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还能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合理的统筹,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率。

(二)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到相关岗位进行实习,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用于缴纳学费或为自己提供生活费,特别是针对贫困学生而言,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在工学交替模式的引导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实践能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的有效平台,借助该途径进行顶岗实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提前体验社会与工作岗位的机会,获取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工学交替模式是促进学生零距离接触就业岗位的最佳途径,学生在经过顶岗实习后,对于岗位和社会均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酒店方面人才引进困难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三方共赢。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良好的职业意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工学交替的理财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企业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但是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大部分均是一线服务型岗位,要求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与能力。然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工学交替的实习环节,是学生第一次有机会步入社会,对于酒店的工作岗位和环境均缺少充分了解,所以实习过程中通常需要一阶段的试用期。由于工学交替的实习同样是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所以学生需要跟随酒店管理的工作时间作息,并且上班时间相对较为忙碌、全天站立工作、节假日无休息等。这些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无法深入认知酒店工作性质,自身抱有较高的期望,所以当理想与实际不符时,则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真正融入到指定管理工作中。

(二)实习时间上的双方冲突。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安排的实习时间,通常在2~4个月,但是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实习,酒店需要对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且学生需要一个适应工作岗位和环境的时间和过程,最少的实习期应维持在6个月左右。然而高职院校所安排的实习时间相对较短,酒店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造成了酒店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当前双方在实际时间上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

(三)实习岗位较为单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采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在岗位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最好采取轮岗实习的模式。但是酒店方面对此有所顾虑,由于经营和发展的需要酒店,更加注重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所以为实习生安排的工作岗位通常是固定的,且是酒店基层的工作岗位。酒店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通常是进行长时间的重复性工作,例如酒店前台、客房清扫等,学生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身心疲惫,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受挫。主要是由于酒店方面与高职院校定位达成统一意见,所以用人分配过程中,仅仅考虑自身的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并未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危机安排最适合的工作岗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不错得到全面有效的锻炼。

三、“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监控策略

(一)明确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知工学交替模式应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加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力度,促使每个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均能够正确认知工学交替模式的优势和价值。与此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明确毕业前到酒店参与实习工作的重要性,能够提前感受真实的工作岗位与环境,获取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工作岗位的整个流程,形成良好的吃苦耐劳与团结合作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日后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均十分重要,所以,必须从思想层面上加大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引导力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其愿意配合整个人才培养流程以及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除此之外,引导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遵循酒店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考核体系,顺利完成整个顶岗实习阶段。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被自身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精准的定位,结合自身实际能力,避免好高骛远,真正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才能在实践和实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技能,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等实习质量。

(二)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学校与酒店企业方面之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想要促进公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贯彻实施,真正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则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沟通和交流,逐步建立起长效沟通机制。高职院校在选取合作的酒店企业过程中,应提高合作门槛选取,当前在社会和行业内具备良好声誉,且自身具备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的高星级酒店,与这样的酒店企业展开合作,学生才能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真正获取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为了保证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期间校企双方能够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还应进一步促进双方协同合作,建立起学校与酒店共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育模式。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进行工学交替模式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基于学生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争取最佳的工作岗位与薪酬,尽可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得到全面的职业技能锻炼。而不是与企业同流合污,拿实习学生作为免费劳动力,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还会挫败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三)加强学生情商教育。情商指的是个体在情绪、情感、耐受挫折、意志等方面体现出的品质。情商主要包括对自身情绪的正确认知,以及能够妥善调整和处理自身情绪。还包含自我激励,这是帮助个体正确面对生命低谷,整装重新出发,认知他人情绪,则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敏感的感知对方的情绪并与其展开顺利的沟通交流。人际关系管理,指的是对对工作的管理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作为酒店工作人员情商至关重要,特别是酒店基层的服务人员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情商,这是提高工学交替模式实习质量的重要内容。所以得抓住微笑,在进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酒店的工作理念与服务模式贯穿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在校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情商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为人处事与人际交往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优秀毕业生分享实习心得,组织酒店管理的专业人士到校举办讲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团队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应提前为学生做好酒店工作的铺垫,使其正确认知将要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使其在实习过程中尽快转换职业角色,适应酒店工作岗位与环境,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最大程度上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的监控水平。

(四)引导家长了解实习。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工学校体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许多学生家长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过早进入酒店工作对学生不利,所以在缺少对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了解的情况下,则持反对意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其充分认知工学交替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在学生参与酒店实习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能够给予鼓励和支持,与学校方面协同促进工学交替模式的贯彻实施,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的监控效果。

(五)完善实习薪酬体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想要提高人才质量和水平,工学交替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所以高职院校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逐步改革创新传统落后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特别是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仍然认为学生实习则归实习单位管理,是一种转让关系,导致学生进入酒店工作后,充当了廉价劳动力,并没有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所以必须不断完善薪酬体系,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工学交替的实习,与酒店方面共同协商,改革仅给予学生基础工资的薪酬制度,通过教育层次与薪酬和晋升挂钩的制度体系。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习过程中,如果其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均符合正式员工标准,那么酒店方面则应给予奖励的同时,提高实习生的工资水平,特别是在福利待遇上,应与酒店其他员工一致。只有校企双方共同完善薪酬体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督促,为实习生成为优秀毕业生创设有利条件,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优质人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

四、结语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的概念最早由麦克唐纳(1965)提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国外理论界形成了德国的双元制课程结构、美国的社区学院课程结构及澳大利亚代表的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结构等。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在20世纪末,在充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基于“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和“订单式”等模式的课程体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理论研究成果不多,王军(2006)通过行业调研确定了目标岗位群,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李春波(2008)针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培养规格、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践中形成了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深圳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上海模式和复合型的北京模式三种类型。总的来说,基于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成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广泛共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的理论研究明显不能支撑实践发展的需要,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局面。

1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物业服务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从而对物业服务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教材建设落后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以装修管理课程为例,装修管理工作在物业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新项目入驻阶段,物业管理员大部分时间在处理装修管理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各大出版社却没有相应的教材。原因在于,物业管理属于小众专业,教材编撰成本高、收益低,限制了出版商组织相关教材编写的积极性。从主观的角度来说,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下面具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

1.1课程目标模糊

课程目标从属于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大多将培养定位为“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从高职教育整体来说,这没有问题。但是,具体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而言,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定位过于抽象,不能反应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特征。物业管理要求从业人员更多的是沟通、协调、文案撰写等能力,这显然与理工类专业的技能有很大的区别。二是规格偏低,不能适应行业需求。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浙江全省物业管理人员年均需求超过1万,而同期全省每年毕业生人数不足300人。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毕业生从基层岗位到中层的时间在3~5年。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才培养仅仅定位为服务“一线”,这样势必不利于毕业生长远的发展。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新旧是相对于行业现状而言的,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近五年来,物业服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资本市场开始青睐物业服务行业,先后有彩生活、中海及绿城等物业公司先后上市,物业服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机遇,物业服务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对于物业管理人员来说,必须适应物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传统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而全,涉及建筑、工程、管理等学科,试图涵盖物业服务公司涉及的全部业务范围,在新形势下,物业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置与毕业生的能力结构相对应,传统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筑及制图、物业设备设施、园林绿化等技能方面的课程偏多,而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管理、房屋智能化、电子商务等课程偏少。

1.3课程内容陈旧

与课程设置相对应,课程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课程设置的更新。计算机通信技术及电子商务对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物业管理员的工作越来越多依赖于微信、QQ、APP等手段来完成,电子巡更、网络夜查、网络分配维修单等业务逐步推广,具备保洁和保安功能的机器人开始应用,业主的物业服务体验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给物业公司带来了开展增值服务的机会,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物业服务行业有相应的对策。这些变化对物业从业人员的思维、能力,乃至物业公司管理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常规教学应全面及时关注行业的变化,根据物业服务行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1.4课程评价单一

课程评价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比例等。传统的考核主体以教师为主,缺少学生互评和企业评价,学生互评在考察学生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企业评价则在实训实习环节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考核方式以卷面考核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难以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可以尝试增加项目实施和网络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传统考核内容以物业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缺少反应人员素质的内容,适应物业服务行业的新要求,合理调整考核内容及其比例,以达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要求。

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2.1课程体系的设计目标

课程体系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体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及其发展。下面从这三个方面阐述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目标。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高端物业管理与服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领域,掌握现代物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及其相近工作,且具有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须包括: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信息和专业交流的基本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与专业活动信息资料处理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网络及现代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本专业主要面向浙江各主要城市物业管理行业,重点是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系统及其他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中心、大型企业后勤部门、街道与社区、业主委员会等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服务管理行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课程体系的结构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本文以专业课程为讨论对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专业实务和素质拓展三个模块,包括18门理论课程和3次顶岗实训实习。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设置了电子商务实务、智能建筑概论、物业信息管理和智慧社区管理4门课程,相应的实训项目在顶岗实习中分别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课程结构如表2所示。

2.3课程体系的实施

物业管理专业“三进三出”交替培养模式是对于三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先后三次进入学校学习,三次走出校门参与企业实训实习,从而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次专业认知实训安排在第4学期;第二次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第5学期;第三次毕业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如图1所示。从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来看,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主要在第1、2学期,此阶段还需完成公共课教学,专业实务模块的课程主要在第3、4学期,此阶段还需完成考证培训,素质拓展模块的课程则安排在第5学期,新生始业教育、短期课程实训、专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按照课程进度分别作相应的制度性安排。

3结语

本文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角度,思考物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课程体系优化,推进专业自身建设,提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竞争力的角度展开的。招生冷与就业热并存是影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来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探讨从职业形象、社会认知和专业建设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因此,后续还需要从多方面探讨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从而促进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捷.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体系建设探析[J].育与职业,2007(03).

[2]李春波.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09).

[3]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8.

[4]左文进.现代服务业视角下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代经济,2014(22).

专业知识管理范文8

(一)实习功能的客观性。

从学生认知规律上看,旅游管理专业的部分理论课程若缺少实践环节的支撑,则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从就业需求看,缺乏实习这一载体,学生的职业精神与伦理、职业技能和素养难以形成。对学校而言,实习更是检验教学质量、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尽管在现实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完全取消实习环节的充分理由。实习功能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实习功能的有限性。

实习的目标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最通用的技能,初步适应企业文化,从而比较顺利地实现“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化,完成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当前有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专家都认为,实习阶段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在毕业前成为一个熟练的员工,企业招之即可顺手使用。这种认识并不切合实际。从宏观看,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妥善处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关系的问题。若以熟练员工作为实习的终极目标,实习时间必然要拉长,通才教育将受到影响,二者此长彼消的关系相当明显。当前,旅游高职教育正面临着“高等性”和“职业性”协调的突出矛盾,以“职业性”取向为特征、强调起航能力的实习环节若占用学时过多,则代表毕业生持久发展能力(或曰远航能力)的“高等性”往往无法通过充足的理论课学时落实。我们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结论证实了这点。诧异的是,多数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抱怨的并非专业技能,而是感觉毕业生在发展后劲方面与中职生、高中毕业生相差无几。他们普遍希望学校在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上加大力度。

(三)实习功能的指向性。

从逻辑上讲,高职学生在三年学制期内均为学习者身份,通过校内课程来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校外实习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遗憾的是,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专业的实践表明,实多已异化为就业:譬如企业来学校大张旗鼓地举行招聘见面会,学生上岗后领取一份还算体面的工资,尽管我国的法律及司法解释还并不承认学生的劳动者身份。学生的“学习者”属性淡化的同时,“劳动者”属性日益彰显,学校与学生的联系松散,教育管理职责难以落实,最终“放羊式”实习盛行全国。其直接的后果是,社会各界开始质疑三年学制存在的合理性。学费按照三年来收取是否经得起正义尺子的检验?正如北大的朱苏力先生所言,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情况下,非教学管理期间收取的学费变成了法律上的、实实在在的“不当得利”,学校的公益性形象大打折扣。总之,实习环节的教学本质属性意味着学生实习不应以获得报酬为前提,实习仅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探索,其主旨在于检验所学知识,积累必要的经验。实习环节的这一本质属性还意味着其时长的设置应以技能学习的必要性为限度。超出这一限度的实习将背离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亦难以找到法律依据。从内涵的归属指向性看,实习应界定为教学工作的自然延续。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实习模式的反思

20世纪90年初起,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些过去乐意承担批量实习任务、对经营成本和收益不太敏感的旅游企业渐成为真正的自负盈亏、独立面对市场风险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基于理性人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在接受实习生方面态度发生了变化。据权威媒体调查,70%以上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其主要原因有:担心影响正常工作;担心泄漏商业机密;担心增加额外负担;有可能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担心安全事故;实习生不好管理等。同时,在教育内部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旅游管理学生数量开始大规模增加,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至2013年底,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959所,在校生49.44万人。旅游管理学生的外派实习(尤其是到大、中型旅游企业)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二是学生的就业方面实现了由计划分配向完全自主择业的转变。这也意味着学校再无法通过行政命令为特定的旅游企业输送急需人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惠关系发生了变化;三是实施了学费改革。较之以往的无偿方式,学校与购买教育服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亦发生了变化。作为民事主体身份的学校的任何一举措,都必须首先考虑权利义务是否对等的问题;四是学生的就业领域呈现多元化状态。即在供需机制的制约下,不再强调专业的完全对口。但在上述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高职旅游管理实习模式并未有相应的革新。

(一)实习组织方式的反思。

据我们的调查,在组织方式方面有分散的自主实习和学校指派的集中实习两种模式。前者由学生自己通过应聘、家庭关系介绍等方式与实习单位进行接洽,获得岗位。后者适合于大中型旅游企业的批量式实习,它由学校出面联系外派单位,就实习待遇代表学生进行谈判,并外派随行指导教师。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自主实习是学生个体与单位进行一对一博弈的结果,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双方的意愿。从经济学上看,自愿达成的交易一般属于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故暂抛开学生的“学习者”身份,纯粹就资源配置角度看,这种实习组织方式无疑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其弊端在于: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学校的教师无法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在企业很难结合所学理论课程进行系统训练,从而形成岗位必备的核心能力。学校指派实习模式能使学生获得在当地一流旅游企业锻炼的机会,随行教师的指导工作成本较低。可是,由于学生本人不属于企业谈判的直接对象,因而这种实习安排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例如在某校的实践中,某国有大型旅游公司以整班建制形式一次性接收了实习生40人。然后,按照学生的外貌条件进行了岗位分工,一些面容和体态较好的学生被分配到工作相对轻松的前台接待、检票等岗位,另一些学生则被分配至餐饮等对体力要求较高的部门。未获得期望岗位的学生情绪低落,希望早日结束实习生涯。客观而言,站在企业角度,岗位的安排上让大多数人甚至让是,1/3的人满意,确非易事。学生情绪不稳定,企业要求学校出面维稳。为了省心,多数学校不再组织集中实习,于是自由式实习日渐成风。

(二)实习路径的反思。

笔者在前文论述过,实习的本质是学习而非就业。按照教育心理学家们的定义,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更进一步指出,学习的本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他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已有生活经验的重要意义。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也表明,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效果越好,学习越成功。教育心理学家们要求我们在实习路径设计问题上遵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交替进行的模式。我们研究了各校公布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发现80%以上的学校实行一次性的连续式实习。即将实习时间集中在第三学年度,或第五学期的后半部分与第六学期。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的很多专业课程需要前置的实践,例如《旅行社运行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等。缺乏一定生活经验支撑的课程,学生感到枯燥难学。一种与理论课紧密配合、分段择时进行的实习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已经被一些学校的成功实践所证实。

(三)实习时长的反思。

以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宗旨和存在理由的实习到底需要持续多长时间?笔者认为,第一要考虑支付教育成本的家长及学生的意愿。为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时长的设置有3个选项:1年、1个学期、3个月。三个选项的时长均包含在总学时以内。73%以上的家长和毕业生选择3个月。家长希望孩子坐在校园里面多学点知识,人的一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相当有限,但实践锻炼在毕业后有的是机会,即长时间的实习要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第二要考虑专业技能形成的难度。旅游行业人士给出的答案是最好不要少于6个月;第三要考虑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我们对旅游管理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高达45%的人有意愿学好本专业知识,但却不要求毕业后能对口就业。对他们而言,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一种储备性的资源即可,并非一定要拿出来用。近年来,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也显示,高达70%的人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无关。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信号,意味着不宜在特定的职业技能训练环节上消耗过长的时间,因为相当大的群体在支出这部分成本后无法获得期望的收益。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考虑,学校要认真严肃地考虑实习领域的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在学生实习的边际收益为零,即学生在基本技能训练方面已处于无所收获的状态时,学校应果断终止实习。这是设置实习时长的重要节点。

(四)实习内容的反思。

以《前厅与客房管理》的实习为例,本应包括客房预订、前台接待服务、前厅管理实务、客房卫生服务、客房安全管理、客房劳动管理等多个训练项目。但现实中常常是:甲实习生站了1个月的岗,乙铺了1个月的床……酒店的实习本应是培养学生职业荣耀感、使命感的第一站,事实上却成了学生与旅游职业分道扬镳的节点。他们在实习后对行业大失所望,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专业选择。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由,无视学生通过轮岗提高综合技能的诉求,令其全程在单一操作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在学生抱怨被企业当苦力使时,学校考虑到企业支付了工资报酬,为维护校企合作关系,多数情况下只是派指导教师做一些象征性的心理疏导工作。

三、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重构

基于上述分析,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从平衡学校、学生与企业利益关系出发,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应在以下方面进行革新:

(一)在组织方式上,自主实习与集中实习并行。

这两种实习方式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若学校完全排斥自主实习,意味着寻找实习单位的责任全落在学校身上,学生将很难获得足够的实习机会。若学校废止集中实习制,尽管仍然会有一部分学生会认真进行专业实习,但毕业生在技能方面的统一规格将不复存在。或者说,不符合最低质量标准的“产品”流向社会已在所难免。

(二)在实习路径上,实行螺旋式交替进行式。

建议整个实习划分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为教师监督下的粗放式的认知实习,分别放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假。总时长约3个月。认知实习不占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学时,可由学生在家乡附近自行联系酒店、风景区或旅行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习单位,但学校应为实习接收单位设定一个最低的资质。在有资质单位完成的实践,方被认可为有效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般不需要临场实地指导,但要通过现代的技术性措施加强过程的监督,保证学生的出勤到位,学生实习结束后要提供详实的予以佐证的资料。第三个阶段为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在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完成,为时3个月,可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和第六学期初,或全部安排在第六学期。此阶段的实习应由教师全程带队指导,严格按照事先拟定的实习计划进行。这一阶段的实习主要让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可选择在2~3家企业依次进行。

(三)在实习时长上,坚持适度原则,合理照顾各方主体的关切。

建议总时长为6个月。为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通才教育的实施,其中3个月利用暑期进行,不占用基本学时。

(四)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力戒单调,尽量让学生轮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