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课程建设范例6篇

专业与课程建设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1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技工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是江苏省交通行业仅有的几所高职院校之一。面对当前形势,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拓宽办学思路,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明显提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前身是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开办于1989年,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地,在江苏省交通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校自升级为高级交通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来,该专业结构陈旧,知识体系老化,中技痕迹明显等问题凸现,某些方面还停留在十年前中技校的水平,专业设置单一,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交通建设和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基础。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是省重点专业、省特色示范专业,目前在校生1,100余人。1997年、1999年分别被评为交通运输部A级专业和重点专业,2006年,本部门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2008年被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公路施工与养护高技能人才工作室”。20多年来,为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

(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按企业生产要求配置实训设备,专业现有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建有13个功能齐全的实训室,系交通工程试验室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试验室。学校注重营造情境化的生产实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配合新校区实训楼建设和落成使用,以学校交通工程检测中心为平台,两年内新增2,000平方米的实训面积,投入300万元新建3个标准实训室,即桥梁结构实训室、路基路面结构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计划两年内新增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中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镇江扬子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市路桥工程总公司、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专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建成可容纳300~50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实体+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校企人员走访、互访,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同时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中交集团二航三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交流,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学校每年组织专业合作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诚邀合作企业来校座谈,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出谋划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校企共建适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为基础,通过与企业广泛交流合作,开展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企业生产要求、适合专业发展的市场调查研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人事主管来校共同商讨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专业招生结构与规模、校企共建实训项目等具体事项,共同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和专业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平台。校企人才互动,与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教师以挂职锻炼、假期生产实践等多种方式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邀请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工程型”教师团队。

3.“专业+实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培养计划,构建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遵循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规律,把学生从掌握专业基础技能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入到掌握专业核心技能阶段;每年由校办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提供不少于20个固定实习岗位及100人次实训机会,通过校办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培养锻炼,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或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从而形成“专业+实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现校企互利双赢。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培养方向、规化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依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从“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订单式”培养的规模逐步扩大,校企合作成效明显,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到30余家,聘请12名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毕业生遍布全省路桥施工、监理企业。

(四)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建设思路。通过引、培并举增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组成一支由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工作顺利开展。依托校办实体和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培养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5%,具有研究生学历26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优秀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一是学校积极培养与引进优质师资,并注重专任教师的培养和锻炼,每年安排教师利用假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使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专兼结合、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团队。

(五)毕业生情况调查。近3年学校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学生高级工合格率95%以上,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遍布省内外交通运输行业,一直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5%以上。调查的方式有如下两种:1.企业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对象是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技术总工、骨干技术人员等,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对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现状、发展认识以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观点。2.毕业生跟踪调查。调研对象是正在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调研内容主要是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

(六)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由于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交通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江苏交通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需要大量的铁路、水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设置单一,目前仅设置公路施工与养护、监理等公路方面的专业,铁路、港口、水利等方面的专业尚未设置,因而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适应江苏省大交通建设的格局,设置符合目前交通形势发展的铁路、港口等方面的专业,为企业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不应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注重工作过程、实践过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突出职业化特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参与,以“模块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主导,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为前瞻,结合实践过程、实践案例制定专业课程新标准,构建“讲、学、做”三位合一的课程新体系。

(二)课程建设。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业的核心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测量、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桥涵施工与养护技术5门课程,突出5门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土质与筑路材料》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全国得到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深入开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核心课程采用分模块、分阶段教学,不同模块、不同阶段分别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在进一步优化原有3门市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两年内再建设市级以上精品课程2门。2012年6月~2014年6月,进一步优化《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三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加强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力争两年内再建设《公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两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进行两门课程的职业功能分析;完成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内容界定、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

四、结语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2

教育部2009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明确提出专业课程体系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被列为精品课程评审的一项主要指标,这充分体现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仅是一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难以使专业建设有长足进步的,难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一个专业的整体提高需要一系列的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建设。应明确各精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工程造价这个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是在设计院或者造价咨询公司从事工程概预算工作,或在招标咨询公司从事标底报价编制工作,也可以在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或者进行工程结算。就业前景好,但是专业知识必须扎实,才能适应这个责任与压力并重的行业。因此,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打破传统课程的局限性,着眼于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按照“分项目、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方针进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工作特点,我们在大量的工程项目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训练的载体。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求即不能太复杂繁琐,也不能太简单。我们选取了校园里的两栋综合教学楼———计算机楼和经管楼来模拟造价任务。所选取建设的多门课程均围绕这两个工程项目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即培养了学生进行概预算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负责的职业素质。

精品课程评估标准主要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课程特色六个方面考察。这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组织教学的方法,刚好符合了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标要求。如教学内容的评审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的评审要求: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专业课程改革内容设计

在学习项目设计上,计算机楼和经管楼这两个工程项目的模拟造价任务,贯穿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始末。结合造价人员的工作任务,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建筑工程(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砼及钢筋砼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照明工程)”3大项11小项学习情景,所选取建设的多门课程均围绕这11个分部分项工程(学习情景)进行训练。比如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结合计算机楼的工程图纸对土石方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清单、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工作。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结合计算机楼的工程图纸对给排水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清单、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工作。当全部专业课程学完,把11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结果汇总,一栋综合楼的计价工作就全部完成了。这种以造价员岗位所需的概预算实务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教学过程设计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是安排学生组建多家公司,学生组建了金城造价咨询公司、聚鑫造价咨询公司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招标)。组建了粤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创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施工单位参与竞标(投标单位)。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为6~8人,学生分别担任公司法人(总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及施工人员等职位,参与到公司的初期组建、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和投标策略的研究)及开标、评标过程中。

四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大量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如: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虚拟企业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案例引导教学法等。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课程中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结合,体现适用性原则。

项目任务教学法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内容为背景”的原则。以上面列举的11个施工中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直接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以第1个学习情境土石方工程的实训为基本项目,以第2个学习情境桩与地基基础工程和第3个学习情境砼与钢筋砼工程为强化提升项目,每个情境按照“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编制”的步骤实施教学,通过真实施工蓝图的算量与计价任务驱动,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不同的情境重复的是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招标文件编制与投标文件编制的过程,不重复的是学习的内容,如图1所示。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了解了造价员职业岗位相关知识,其依据图纸算量与计价的技能也实现了螺旋型上升。

虚拟企业教学法安排学生模拟组建金城造价咨询公司、聚鑫造价咨询公司等多家公司,每家公司的组成人数为6~8人,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法人(总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参与到公司的组建、招投标和项目承接过程中,所有的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都是围绕造价员的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展的。每一个工作任务下达以后,学生争前恐后地去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角色锻炼。当学生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将11个项目任务训练完后,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再也不怕做实际工程了”。学生体验造价员的具体工作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了充分准备。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条件,模拟现实的工作场景,创设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具体情景,将学生分组参加模拟的业务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根据造价员工作的技能要求,模拟了上述的11个工程任务,在这些项目任务中各个公司的学生均完成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投标工作。在最后开标、评标阶段,与教师给出的标底最接近的小组为中标单位,其得分最高,其余小组依次类推。得分较低的小组,在下一个工作项目中就会严肃对待,争取计算的更加准确,获得较好的分数。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相应的工作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对造价员职业岗位有更为具体、全面的了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后续企业实习做好准备。

案例引导教学法通过提供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比较方案的优劣和可行性,从而起到借鉴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工程造价专业是非常适用的,在土建、安装预算课程中,我们提供了新校区在建工程多家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供学生在完成11个工作任务时借鉴和研讨,使学生递交的投标成果更接近于实际工程文件。在合同法规及项目管理类课程中,安排学生根据工程进度组织施工例会,对工程进度款的计算、施工索赔等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各小组讨论分析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把各学生小组的方案与实际工程中的解决办法相对照,学生的成长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从2001年我校开设造价专业开始,经过工程造价教学团队11年的不懈努力,该专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成熟四个阶段。教学过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造价员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遵循现代教育理念,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09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体结构施工》、《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11年初获评院级精品课程。学生多次在部级、省级的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的深入研究学习,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上获得了双赢。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2010(1):57-61.

[2]卢丽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9-62.

[3]马俊.以学生受益为中心开展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89-92.

[4]王燕,王小芳,李靖.高职院校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9):119-120.

[5]陈永跃.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比较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63.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3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158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规划”)专业。开设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论文联盟建筑、工程类院校,还有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专业由地理学、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学科转化而来,而规划专业主要由地理学相关专业转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背景的影响,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各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宽而不专等问题。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论文联盟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体系除了与相应理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课程,还设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地图、遥感、gis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词:运动控制;课程群;教学方法: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陈岚萍(1974-),女,四川内江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马正华(1962-),男,江苏昆山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项目编号:BY20111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12-01

“课程群”是指针对某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几门课程的小集群,将这些具有相关性的课程组合在一起进行整合优化,删除重复过时内容,增加适应社会发展可提高素质培养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为了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需要制定结构优化的目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从多个备选方案的相互比较中做出科学抉择。

一、 课程群的特色与教学目标

课程群建设是基于系统角度,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进行建设的,有了课程群的概念,就可以按“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控制的方式,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并优化运动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运动控制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对运动控制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在调整及规划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时,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对需要保留的原有课程,从新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交叉,内容重组,体现学科的继承性;二是加强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等新兴课程,体现运动控制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三是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加强实践、实习课的教学。

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以培养运动控制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就需要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围绕运动控制专业课程群的相关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开放性的知识技术系统,以往的课程体系规划多具有盲目性,各门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缺乏有效联系,独立性、创新性的实践环节偏少,由于对科学技术发展缺乏深入分析,致使教学内容陈旧,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合社会需要。

二、课程群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

课程体系的改革及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分析课程体系内部的结构,即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或课程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组织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社会需求、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功能最优、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是将MATIAB语言融合到后续的专业课程“控制系统仿真”、“自动控制原理”和“运动控制课程设计”中,不再单独开课,结合专业课讲,学生能学以致用。因为MATLAB语言是一个高效的数学分析与运算软件,可用作动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且能非常简易、形象地验证自动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设计,便于学生对深奥的控制理论的学习与掌握。

二是将运动控制课程群的三门核心课程“电机与拖动”、“DSP电机控制”以及“运动控制”进行无缝衔接,将知识整合,专业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开发一个实际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既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又含有DSP的软件编程工作,可反映学生使用MATLAB以及电路设计软件PROTEI的熟练程度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离散部分及“信号与系统”转移到后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中,既压缩了枯燥难懂的理论部分,又利于通过相对容易的编程学习来掌握现代控制方法及信号分析。

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增强科研能力,取消应用性较强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PLC与电气控制”等课程传统的期末考试,取而代之的是课程设计,将学生分成3~5人一组,每组给予不同的设计题目,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分工协作、集中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同时撰写科研报告,并通过分组答辩评定成绩。

三、课程群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程群体系由“专业型向综合性转变”,形成工程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围绕工程素质、工程科学、工程实践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促进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从原先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逐渐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工程实践课程比例,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强化其应用和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课程群体系的构建考虑“服务地方行业的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面向实际应用制定教学计划,以本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为基础进行合乎实际的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根据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工程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思想,探索和研究适应本专业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

1.探究性教学方法

在专业基础课、实验课中重点探索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

如:PLC与电气控制,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融入教学,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科学思维方法,为大学生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打好基础。

2.项目式教学方法

运动控制专业方向设置贯穿四年的工程实践项目,使学生系统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借助校内外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如:全国、江苏省的机器人大赛、智能小车大赛及仿真大赛,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有效锻炼,参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工程师团队的工程问题处理,结合科研项目、企业实际问题、创新创业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3.改变考核评价方式

在考核评价方面,改变重理论考试、轻实践环节考核的考核方式,专业根据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能力要求,提高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增加小测验、小论文、报告、讲演等环节,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课程群结构优化的指标及评价体系

课程群是一个由众多课程组成的知识、技术系统,通过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是进行这类系统研制优化的可行方法。本着此原则,对运动控制专业所应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及各课程重要性进行调查咨询,然后采用系统方法确定各课程的权重。课程群结构优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时,由于各指标之间是不等权的,每类目标又包括2-4个评价准则。权重分配考虑科学性,可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同时咨询专家意见,通过这两种方法比较来确定。依据以下权重分配原则计算运动控制课程群的各专业课程权重系数,为课程群体系优化及学时分配提供理论支持。

(1)强化基础,权重系数0.15,包括三方面:基础知识的完整性0.4,基础理论的完整性0.4,基础技能的完整性0.2。

(2)加强技能,权重系数0.2,包括三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技能0.4,系统控制方案设计技能 0.4,检测数据分析技能0.2。

(3)结构合理,权重系数0.15,包括两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0.5,知识与技术结合0.3。

(4)增强应用,权重系数0.15,包括三方面:社会发展适应性0.3,经济发展适应性0.3,学科发展适应性0.4。

(5)拓宽专业,权重系数0.2,包括三方面:专业技能宽度0.3,专业理论广度0.3,专业知识宽度0.4。

(6)顺应发展,权重系数0.15,包括三方面:新技术的吸收程度0.2,新理论的吸收程度0.4,新知识的吸收程度0.4。

由于目标体系及评价准则均为模糊概念,各学校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及专业规格互不相同,所涉及的专业课程及课程群也不相同,具体的量的寻找比较困难,考虑通过建立在模糊集合基础上的加权叠加模型来实现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如课程体系反映学科发展现状,可采用专家打分方法,经统计平均可得单一因子满足程度评价值,然后通过单一因子权重×满足程度评价值=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庆军,徐绍芬,韦中利.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632-634.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涉税课程群;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

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群星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x090216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会计专业涉税课程群建设基本情况

会计专业涉税课程群主要包含财政学、税法、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四门课。其中,财政学和税法是必修课,54学时,分别在第三学年的上下学期开设,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是选修课,36学时,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开设。这样的涉税课程群设置使得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涉税的基本知识,然而距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有较大差距。

二、当前会计专业涉税课程群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涉税课程群课程设置的基础课程。涉税课程群中的财政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结论,因此,财政学要在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为同学们讲授。因为税法除了要用到财政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学知识,所以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学习了初级会计学之后再来学习税法。当前,我校的财政学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同时开设的,显然有悖于一般的学习规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二)忽视了涉税课程群的实践教学

1、纳税实务操作不足。涉税课程群以介绍和操练中国现行税制和税收征管法规及运用为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门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应试财税系统公务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执业资格、企业财务人员招聘等的重要考试科目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充分体现高级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办学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而我校目前几乎没有纳税实务操作的实训。

2、缺少实习时间。涉税课程群是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毕竟是纸上谈兵,他们需要一个演习的练兵场。他们需要通过为纳税人税务登记、代领发票、申报纳税、建账、制作涉外文书的实习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为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但目前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三)涉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单一。由于税法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计划学时少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材内容而多以讲授为主,而没有充足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费时较多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甚微,不能达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三、涉税课程群建设创新

(一)完善涉税课程群课程设置。遵循涉税课程群的教与学规律,考虑涉税课程群的先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相关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表1)

(二)增加涉税课程群实践教学时间。在以上涉税课程群开设时机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实训和实习时间。具体安排如表2所示。(表2)

(三)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最大优化是减少上课学生人数,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少,教师就可以在实验室中授课,并能严格掌控学生,学生上课效率才会提高。当前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引进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学生发言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1.山东科技大学;2.滨州市联通公司)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核心。

建筑工程专业在我国一直是传统专业,在本科院校已有悠久的办学经验。综观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许多方面往往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有时直接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这样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

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适当选择一些应用能力强、对教学质量影响大,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的课程建设体系,加大对教学改革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广大教师开展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2.1基础课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高职教育方针。工科数学课应压缩“高等数学”教学时数,合理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也可选修“数学建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增加现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充实数学新方法、新专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2建筑力学课应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为一门“建筑力学”,这样有助于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着重强化工程应用。

2.3整合“建筑工程制图”和“建筑CAD”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删除对学习后续课程和未来工作无关的内容,加强专业图教学,利用工程实例图纸进行讲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2.4对建筑工程专业结构方面的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结构抗震”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整合、融合和优化。在课程内容上可减少陈旧的砖混结构知识,着重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方面知识,同时,增加平法制图的识图内容。

2.5对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和管理方面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预算)与估价”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在全面开展条件不具备时,首先应使应用性系列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先行一步,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推开。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措施

3.1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要求,多开展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包括:(1)实物、教具、模型;(2)幻灯、投影、录像;(3)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作图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可以将具体的内容半抽象化,使学生学习不再枯燥,有利于课堂理论教学向省时、内容精、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向发展,打破传统的“讲台+黑板”以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改革讲课模式,继承传统的五步教学法,即“备课(预习)――讲课(听课)――总结(复习)――批作业(做作业)――测验(应考)”,逐步推行五步导学法,其特点是以知识骨架为网络,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有关认知规律,讲清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细节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消化,具体为“指出学习目标――划出网络关键――指导自学――引导讨论答疑――建立反馈机制”。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暂保留传统教法经验,逐步改变那种“细嚼慢咽”、“面面俱到”的讲课模式,结合生产实际,大胆去掉课本中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少”、“精”、“活”的效果;同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紧密联系,协调配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教法和学法统一的目的,这也是素质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共同要求。五步导学法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按具体课程、具体阶段灵活运用,逐步引导。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若在课堂五步导学法中教师以实践过的具体工程实例讲课,或以开放式教学取得师生共同的体验,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3增加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练并重。如在“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可以采用教与做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图纸完成制作模型、搭设模板、进行钢筋下料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可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搬进施工现场,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4.教学设施与实践条件建设

4.1适当开发某些课程的教学网站进行试点,教师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录像等上传到网上,并且在网上进行答疑、批改作业,学生通过网站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这样就实现了交互式教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这种形式在某些高职院校已经获得成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所有课程都实现网络化。

4.2实验室建设要立足于发展,保证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实验设备应尽可能与生产一线的设备同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社会需要同步的技能。由于实验室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对实验设备、操作程序、达到的技能目标等相当熟悉,所以还应培训专门人员,本着人员、设备、场地集中的原则,把实验教学当作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统筹安排,制定有关的实验教学大纲,同时还应编写实用的实验教材。

4.3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校内除建立测量实训基地外,还要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应与社会挂钩,多与施工企业、设计院所、造价事务所联合,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校外基地,学生可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校外企业也可吸收优秀毕业生就业,这样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真正做到了双赢。同时,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应多听取来自施工、设计和管理部门专家的意见,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5.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建筑工程专业能否适应时展的需要,能否面向未来办出特色,必须以进行教学改革为保证,抓住专业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把知识、能力和素质调整融合为一体,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样才会使建筑工程高职教育走上与时展相协调的轨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