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学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专业医学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专业医学培训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1

1、国内外发展概况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开始设立学校,培养康复治疗师,逐渐普及至欧洲、澳洲、亚洲许多国家。在美国康复医学专业已成为最热门的专业,并形成培养医生、护士和康复医学技术人才并进的格局,康复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在21世纪将成为最受欢迎的疗法。目前各国培训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如美国医学大学毕业生要在指定的康复医疗机构中进修4年,轮转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科及老年科等科室,并要完成学习规定进修课程,还要为本科生或低年资住院医师讲授课程,经国家专业认证机构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康复医师资格。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设置康复学校或康复专业培养康复治疗师,大部分国家采取4年制本科培养模式,授予理学学位,部分国家是3年制专科,在大学设立物理治疗系(专业)或作业治疗系(专业)。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培养康复治疗师推行本硕连读6年制,美国物理治疗专业(PT)已转向主要培养硕士学位的PT专业人才,分为物理治疗理学硕士(MSPT)和物理治疗硕士学位(MPT)。截至2001年,日本共有131所大学设有物理治疗专业,其中有18所大学设立4年制本科、有26所专门学校和53所3年制专门学校;另外有110所大学设有作业治疗专业,其主要开设课程有: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理疗法研究法、理疗法评价概论、理疗法教育管理学、假肢矫形器学、病态运动学、检查测定法、生活环境学及疾病鉴别治疗学等。此外,许多国家也在大力培养假肢矫形器工程专业人才。截至2006年,美国有15所学校设立假肢矫形技术本专科专业,德国、英国等设立了假肢矫形技术本科教育,中国、日本、韩国等9个亚洲的国家、地区设立了假肢矫形技术专科教育。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现代康复医学。1982年中山医科大学率先设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1984年原卫生部确定在医学本科院校中增设康复医学课程。1992年原卫生部召开康复医学教育研讨会,并颁发了《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制定康复治疗师(士)、康复医师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在高等院校正式开展康复治疗学历教育。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建立康复治疗学(4年制本科)专业,随后全国有近40所高等院校相继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一些中医院校还开设了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专业,目前已有百余所,形成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多层次、全覆盖的康复医学教育体系。2009年,国家颁布新医疗改革方案中肯定了康复的地位,指明了康复的功能,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发展康复医学己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中国内地不同院校康复治疗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及专业分化等方面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之中。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未达到世界物理疗法师联盟(WCPT)和世界作业疗法师联盟(WFOT)要求的最低教育标准,未进行PT、作业治疗专业(OT)亚专业分化。

2、未来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1)骨科疾患和老年疾患是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交通事故、运动竞技导致骨折、脊髓损伤(截瘫)及颅脑损伤等创伤日益增高,其后期功能康复使康复治疗技术成为首选。同时,老年康复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2009年的资料显示,未来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解决认知、行为与精神障碍,实现个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已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

(2)康复医学的信息化和工程化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康复医疗机构,实施远程康复医疗及远程康复技术培训,密切康复机构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康复专业人员与伤残人士的联系,达到康复医疗信息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同时,虚拟技术(VT)、增强技术(AT)、康复机器人技术、人脑-电脑介面技术(BCI)及其他多种实用适用辅助技术和产品-辅助器具。这种康复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结合,将促进康复医疗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康复成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3)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接轨国际标准随着康复医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将进一步完善康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将逐步向以下方向发展:①从设置康复治疗单一专业转为设置PT、OT,并逐步开设言语治疗专业;②逐渐规范PT、OT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③建立开设PT、OT专业评估准入制度;④建立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及准入制度;⑤培养和建立一支胜任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困难

1、基础教育落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四川省近年来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上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康复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康复医学硕博士点大部分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级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大多分布在上海、南京、武汉、广东等东南地区。在四川康复医学各层次办学机构中,有3所学校举办研究生教育,4所学校举办本科教育,4所学校举办专科教育,3所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11所学校举办初中起点中专教育。特别是在康复医学高层次教育中,仅有四川大学开展了康复治疗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及实践。

2、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低中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人,人才缺口达10.09万人。按未来5~10年所需,有待补充康复医师3000~5000名,目前康复医学专业教育还存在着缺乏规范化等问题,影响培养质量。康复医疗机构及服务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县、乡,尤其农村基层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康复服务。我国政府提出,到2015年每个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将得到康复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速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四川省乃至全国康复教育发展都面临着起步较晚,发展不足,康复从业人员数量少,学历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变的问题。康复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

3、缺乏统一的康复医学办学标准及专业评估制度目前四川省乃至全国各院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界定不是很明确。同一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分类不同;课程名称及教材亦无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繁多,名称及学时数都缺乏可参考的标准。康复专业人员临床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薄弱,康复医学师资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有些师资仅经过专业知识的进修或短期培训即上岗,甚至有的院校只能临时聘请从事临床工作的康复医师授课,教学理念和方式陈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部分院校教学基地建设滞后,病种相对单一。

三、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发展对策

1、确立分层次培养目标,着眼康复专业医师和治疗师的培养康复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是在临床医学下设立的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培养模式与临床医学其他专业一致。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了解康复医学发展方向、新进展、新技术及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被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或医学科学学位,毕业后从事临床医师工作或研究工作。康复治疗师: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在2011年3月8日颁布的新学科目录设置,其中医学技术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在我国的医学门类中。该学科主要是培养紧密配合临床医生医疗服务工作中掌握特殊医疗技术与医疗技能的高级治疗师,其中包括康复治疗学。康复治疗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和中专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临床应用型治疗师,康复治疗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临床应用型和学术型治疗师。目前,我国还没有康复治疗师的研究生教育,应探索和建立康复治疗师的研究生教育,尽快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康复治疗学人才。

2、加强“双师型”康复医学师资培训和专业实践教学很多院校实践证明,医校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适应国情的最佳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康复教研室与康复医学科有机结合,康复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康复医学专业教师均为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医生。康复专业理论与康复医疗服务实践结合,发挥“双师型”师资在教学中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要加强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等。同时,在教学培养计划中要侧重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增加其理论和实践教学。

3、发挥各级康复医学专业学会的作用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规范院校康复医学教学提供参考建议。制定《康复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协助审议和认证康复医学专业开办资质;统一规范和指导康复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指导、培训康复专业人员通过国家专业职称考试。

4、实施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建立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龙头、各地市医院为核心的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协作发展,形成了“华西主导、全省参与、院际协作、合作共赢”的联盟模式。根据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对县级以上医院康复人员,进行康复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的在职培训,提高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水平。对省市级以上医院康复业务骨干和社区康复医生、治疗师进行全脱产学习,重点加强康复治疗师培训。建立省级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逐步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全员培训。同时建立制定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培训大纲和教材,逐步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5、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康复医疗协同网络以成都为主导,绵阳、自(贡)泸(州)等地协同,构建三角试点创建示范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知识、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医疗服务、管理咨询及科技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培养师资、搭建培训网络和交流平台,以在位教育和在线教育为手段,搭建起全省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人才的毕业后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发挥华西康复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集合四川各院校康复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探索网络联盟协同发展模式,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不断培养和输送核心适宜技术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改善和提高基层康复医学人力资源配置,带动西部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适应康复医学全球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国内外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追踪和引进世界先进康复医疗技术。引进国内外优秀康复人才来川工作,同时不断提高本地化康复医学人才素质,组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和专家队伍,推动康复医学事业快速发展。

四、结语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2

【关键词】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科研能力;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现阶段采取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虽然是并轨进行,但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要求在临床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科研能力发展,因此,如何将科研意识贯穿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之中,值得我们探索。

1以往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背景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往往为6~12个月的脱产式课程学习,以及1年到1年半的科研实验及论文的撰写。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在临床轮转的时间往往不足1年。多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其临床技能操作、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应变能力等临床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了扭转这种“重科研、轻临床”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文件。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1-2]。正因为这项硬性规定使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启动,这也充分保障了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够具备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对本专业常见疾病的基本处理原则。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试,对于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而言,将会明显提高个人的专科疾病诊疗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使之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会看病、能手术”的名副其实的高级别高层次临床医师,同时对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实力具有积极长远的意义[3]。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本科毕业的规培生的区别

自2015年开始,新入学的所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将参照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统一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这意味着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必须完成为期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需要在硕士研究生的3年学制内完成科研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实验、论文撰写等工作。那么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由于所有的时间都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们又将如何利用非常有限的时间来完成科研论文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与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冲突呢?同样的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毕业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如何在培养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时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科毕业后的住院医师的培养着重于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其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这为其将来能够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是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研究生们还需要最终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因此,“规培”制度下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对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培养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科研能力、教学意识。研究生毕业后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将明显提升,为将来成为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3如何在临床轮科中培养科研意识、完成科研课题

3.1避免临床与科研脱节,科研课题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虽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临床轮科,时间长达33个月,看似没有多余的时间脱离临床去完成科研课题,但如果引导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的灵感,带着科研意识去开展临床工作,例如发现手术技巧的改进、临床药效的评估、临床疾病数据的分析、某些疾病临床进展的机制等等,只有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课题,让科研结果能直接解决或说明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让临床与科研紧密相连,并给科研课题带来许多亮点。要彻底改变“科研就是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想法,就要建立“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的观点。

3.2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机制。通过完善科研专项基金的设立、科室专科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专家科研讲座、提供平台交流科研成果和激励相关科研人员等几个方面的措施[5],使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专项研究基金能够提高临床研究生申请课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科研交流,组织论文阅读,是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径[6];国内外相关专家定期展开的科研专题讲座,能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了解临床科研的前沿知识,激发科研的灵感,建议把听取科研讲座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考核环节;医院也应当积极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除了邀请专家学者来院授课,研究生也可以彼此在台上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旦临床专业研究生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或者协助导师申报了相关课题。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研究生及相关人员给予足够的奖励,彻底去除以往某些“富临床、贫科研”的错误思想,激励研究生们临床科研齐头并进。

3.3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选择一批具备较强临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导师,导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导师开展“双轨培养”模式的宣传和学习,加强指导教师的带教能力。此外学院还可以为研究生配备一到两位副导师,并采取导师及副导师联合培养的机制来强化研究生的培养。传统的高级导师是主导师,他往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指导和督促研究生在临床、教学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副导师可以是医学院或医院中从事科研的老师,主要负责传授科研理论知识和指导科研实践[7]。当然副导师也可以是研究生在轮科期间的带教老师,他们不但能直接教导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也能开拓研究生在跨学科及多学科等方面的科研思路。副导师还可以大胆选用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年轻博士,让他们来带动研究生的科研意识的提高。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定期召开研究生组会,了解研究生的轮转学习情况,并督查学生科研工作完成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此入手来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3

【关键词】全科医学;医学培训;PBL;教学;医学影像学;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组建一支足够数量、能力较强的全科医生队伍,成为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战略问题。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手段,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中要求医生不仅能够判读不同的图像特征、及时有效的进行控制治疗,还需要准确了解各类医学影像设备的优势,根据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完成对患者的分级诊疗,减少诊疗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节约医疗资源[1-2]。所以针对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以往调查研究,通过结合PBL教学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思考来进行阐述。

1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性

为贯彻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要求[3],规范全科医生轮岗培训工作,提高全科医生轮岗培训质量,各级医院都加强了全科医生的培养,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全科医生培训是住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科医师培训的意义是经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人事部、原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具体要求达到: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3)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医学教育、整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享受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4)基本掌握医学科研的方法,能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5)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并能熟练上机操作。全科医师培训的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健康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培训中,因为全科医学涉及各年龄、性别、各器官系统的各种疾病及预防医学等相关内容,知识范围涵盖广泛,这就要求培训内容广泛实用,能够通过全科医师的培训,缩小基层医院年轻医师与三甲医院年轻医师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安全。

2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工作除了涉及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也涉及康复医学、卫生经济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多个方面,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手段,在全科医生的临床专业培养中尤其不可或缺。在全科医生的培训学习大纲中要求掌握内外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对生活方式指导,这就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影像学基础。一方面在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快速持久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基础影像学表现,做到“不漏诊”及合理建议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是对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在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也要关注进入培训基地培训的学员生源地、学历、工作经历、专业面、年龄等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员是临床方向,有的是科研方向,有的学员来自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甚至中西医结合及基础医学等多个专业,学员里既有本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博士研究生等。所以每位学员所掌握的基本知识面存在差别,书本中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能力也存在差距,因此在对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的难易程度需要控制。这其中的医学影像学科,不仅包括不同的成像设备,来针对不同疾病的病理特征成像,也包括不同的图像特征,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全科医生轮岗培训大纲(2019年修订版)的相关规定,医学影像学在全科医师培训中属于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内容,要求掌握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判读。临床实践中,随着基础医疗设备的更新扩张,医学影像设备CT机也广泛安装应用,所以对全科医生的相关CT培训也需要引起重视。所以在全科医师的医学影像学培训中,全科医生既需要具备基础的影像设备识别、操作及疾病诊断合理设备选择的能力,也要有分析影像图片结果的能力,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科医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过程中最为吃力的部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人才培养体系脱节、继续教育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4]。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工作也普遍存在教学课时短、内容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老套,缺乏有效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评判标准缺乏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岗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5]。一方面,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众多琐碎的知识点中有选择性地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学中忽视学生间的差异;往往是教师没有梳理总结全科医生培训的重点,完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教材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也多采用单一的PPT课件的工具,这样就忽视了学员之间差异,既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更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工作的开展。同时,学生始终停留在“看”多于“做”的阶段,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书本知识的记忆多于实践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应对技能。具体到全科医生培养的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医学影像的老师需要教授的内容涉及影像学设备及成像诊断,老师就不能填鸭式纯理论ppt授课,这样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为全科医师培训中的临床技能培训,医学影像学培训时间短,担任全科医生培养的医学影像老师往往也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考核中的评判标准也不一致。这些专业师资及教材的缺乏,都无法达到统一的教学成果。这样在临床实战中,全科医生必然缺乏对疾病影像诊断的信心,面对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做到“不漏诊”就成了一句空话,对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也必然产生影响。

3PBL教学法在全科医生培训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医学影像学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教学质量及达到统一的教学成果,是我们作为培训基地培训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中的创新提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由于全科医师培训内容覆盖面广,分摊到各个学科的学时就显得相当有限,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强调传授知识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尤其是增加全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影像诊断的信心,真正达到面对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不漏诊”的基础要求。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作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6-7],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医学院提出,其核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辅助与支持的角色,通过合理提问、及时效果评估,不断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在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根据老师提出的临床问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同时,创建真实的临床诊疗过程,强化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本科教学阶段应用较多,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报道较少。在对全科医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是考虑到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在大多数都参加过临床实习,甚至具备一些临床科室工作经验,对医学影像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基层工作中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对疾病进行初筛和对患者进一步诊治进行合理化建议[8]。了解其特殊的需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他们对医学影像学这么感兴趣,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掌握基本的影像学知识,尤其是超声和普通X线检查相关知识,将是学习的重点。所以,通过PBL教学方法中合理的问题设计,一方面可以横向满足B超、X线、CT及MRI等技术诊断等知识回顾,也可以满足纵向包括了全身各器官及系统的知识贯通,体现出医学影像学的综合特性及临床实用性,另一方面,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差异,通过不同的问题导入及回答,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到并掌握与自身水平匹配的知识内容,找到自身学习中的知识缺失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效率。具体实施可以是医学影像教师在教学中以某种疾病为中心,设计相关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全科医师自己思考及解决问题。如一名育龄期女性患者突然腹痛3小时就诊,如何处理?就需要进一步问诊及体格检查,依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中,推荐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筛查,发现问题后进一步采取CT等检查方式。具体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就进一步提问:会有哪些可能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何?会出现呕吐、大便异常,如果是上腹疼痛,要进一步鉴别胃、胆囊、胰腺等脏器疾病,可以查血象了解有无白细胞升高及胰淀粉酶升高等表现。依据临床的初步疾病判断,推荐采用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各有什么利弊?具体怀疑胆囊疾病,下一步影像学检查就要推荐超声筛查,如果超声发现胆囊结石胆囊炎表现,再结合血象升高,就可以进行诊治,如果超声发现是肝脏可疑问题需要定性诊断,更进一步就需要进行CT上腹部增强检查,而不是患者直接采用X线普通摄片检查。这是针对某一系统,甚至某一个疾病开展的PBL教学方法,也可以是纵向的针对某一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提问、总结,比如可以设计问题是消化系统中,消化腺相关各种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图像特点是什么?同样包含了肝脏、胆囊、胰腺等消化腺疾病的基础超声筛查及CT定性检查方法等问题。这些不同问题的设计及回答,会让全科医师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临床症状收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知识回顾、学习记忆医学影像检查选择及结果预判、到完整的疾病诊治流程及合理用药等阶段复习,完成了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具体训练及运用。通过PBL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培训中的运用,是一种医学知识间的交叉、整合,是理论与临床知识的融汇、贯通,能够让全科医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问题背后的医学知识,提高实际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能够完成全科医师的教育的目标,即做到守护居民健康和减少不必要达开支的实际要求。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4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新增附属医院;教学能力;师资培养

高校新增附属医院在师资储备、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师资培训等教学基础极为薄弱,缺乏系统化教学体系,如何实现附属医院教学职能等问题亟待解决。高校教师除了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开拓创新和合作能力等优秀的个人素质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授课技巧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人格感染力等教学能力[1]。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对大学医学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也为高校进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2]。2018年12月,郑州大学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并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探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1月起隶属于郑州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培育青年教学名师与教学能手,传播先进教学理念,推广现代教学技术,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逐步实现附属医院教学职能。

1严格教师聘任及上岗制度

师资队伍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代表着一个大学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聘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其相对应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具备保障教学效果同质化和教育质量的稳定。随着高校新增附属医院的不断增多,如何加强师资教育教学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临床医学教育水平的发展,影响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3]。

1.1严格教师聘任制度

郑州大学严把教师聘任关,统筹管理全校师资队伍,在附属医院师资遴选条件中着重强调所聘教师需具备“专业、爱岗”精神,即优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技巧,热爱教学工作、乐于奉献和忠于职守的工作精神,以及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

1.2规范新任教师承担理论课教学上岗资格考核制度

实施新任教师承担理论课教学上岗资格考核工作,严格把控新任教师上岗资格,避免重科研轻教学,切实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定期开展“郑州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培育对象选拔工作,遴选优秀青年教师入选“郑州大学骨干师资库”,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平台。

1.3以师资定教学容量

郑州大学根据附属医院师资聘任和上岗资格考核结果,核定教学容量,保障医学本科生拥有规范的临床实习、见习、科研场所和优秀的指导教师,确保临床教学质量。

2多元化开展师资培养

对新增附属医院来讲,校级系统化培训无疑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郑州大学教务处通过四大平台建设,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网络培训”为补充、以“校外专家进校培训”为提升、以“校外进修培训”为强化,形式丰富、相互补充、层次多样的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2.1校本培训

郑州大学为稳步提高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依托大学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遴选一批符合医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培训项目,建设《郑州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库》、教师培训专家库,夯实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各附属医院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从中挑选培训项目,并与大学项目培训专家商定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条件,组织实施本单位教师培训工作,按要求完成年度师资培训计划并提交培训记录和效果分析报告。新增附属医院通过开展有专项性的“校本培训”能够快速提升教学水平,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实现附属医院教学职能。

2.2教师线上学习

郑州大学教学处建立“郑州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以补充校本培训的不足。新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通过“在线学习”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学习和模拟考核,针对性开展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培训。定期参加在线学习和交流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线上学习他人教学技巧和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3校外专家进校培训

郑州大学凭借自身影响力,定期邀请邀请国内外的高等教育教学专家、学者来校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利用外聘专家的智囊优势,为各院系,尤其是新增附属医院师资,提供学习世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机会。

2.4校外进修培训

郑州大学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方式,拓宽国际国内交流的途径,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为教师提供更多与国外先进教育资源交流学习的渠道,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使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建设一流学科的中坚力量[1]。

3创新医学教育方式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4]。如何将最新临床专业知识和学术界正在争辩的论题随时融进教学内容中去,始终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去启发和教育学生,是每一个高校新增附属医院教师所面临的挑战。郑州大学教务处依托综合大学优势,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形成系统化教学理论体系,指导附属医院教学工作开展。

3.1理论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采用引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模式[5],课程计划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整体规划,课程整合综合考虑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融合渗透,授课内容的衔接,以及课堂教师之间的配合等问题。目前已经开展“时空融合、多维互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工程,实现线上视频完成基础知识讲解,线下教学环节进行分组研讨、辩论演讲、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开展过程性考核,合理设置习题、项目和作业挑战难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线上基础知识,线下能力训练”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优质特色课程建设、应用和共享,打造了一批兼顾同识与专业的优秀课程群进行网络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共享,也逐渐形成了多种形式“老中青结合”的课程建设和培训团队。

3.2开展“基础+临床”复合式教学模式

基础理论授课阶段鼓励探索,课程以案例教学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翻转课堂在课下进行临床思维训练,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课下项目作业等凡是提升学生只是使用度,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临床医学课程学习阶段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鼓励采取小组方式,形成临床工作团队,积极利用“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和实训基地,对接真实应用场景开展实习训练,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从深度上实现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临床学习阶段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积累经验。

3.3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思想培养

临床医学是以人为服务对象,涉及生理、心理等专业,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背景下,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就尤为重要。郑州大学实行“新任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为新入职教师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形象,强化实践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研究与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等工作,逐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观念,树立医学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6]。

4医学教育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大学附属医院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了明确和要求,临床医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也相应地扩展到教学和科研两个主要方面,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道路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郑州大学教务处建立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室”,推进教学团队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鼓励跨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实施“以老带新”方法重点培养青年教师,保持教学团体活力,改进教学模式,利用高素质教师队伍来推动教研项目的发展。持续引进高学历教师资源,使教师具备高素质的科研教学能力,开展医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逐步打造适应智能时代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5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临床医学教师教学的效果,需要量化进行考核,郑州大学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实施规范管理与评价[1]。

5.1同行专家互评机制

由专业内教师对相近学科和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开展新教师备课及试讲,同行专家通过集体备课、试讲、听课等方式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互评指导。

5.2教师教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在内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网上评教等方式,综合考评临床教师医学教育效果,为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6制定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和激励机制

高校新增附属医院人事部门对临床科室的绩效评价,往往重医疗和科研指标,对临床教学工作没有建立独立的绩效评价体系,临床医师的教学工作普遍存在“有绩无效”的现象。绩效评价与教学工作利益关联不大,影响了临床医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8]。

6.1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保障机制

郑州大学教务处制定相关文件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度保障,如郑州大学新任教师上岗资格管理规定、郑州大学对拟晋升职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办法(试行)、郑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郑州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实施办法(试行)、郑州大学关于开展网上评教评学实施细则等,促进教师主动提升教学能力成为常态。

6.2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

郑州大学教务处定期举办各种教学比赛或活动,在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中展示骨干师资教学风采,对新聘任青年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定期开展青年骨干教师理论课比赛、PBL教学改革比赛、临床教学查房竞赛、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竞赛等,评选各级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高水平成果奖等,肯定教师工作效果并给予教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7结语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助于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全方位指导新增附属医院确定科学的教学发展规划,健全教学制度和保障体系,助力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新增附属医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探索建立“规范化、具备专业特色”的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教育体系,实现附属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职能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涛,赵燕,鄢文海,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郑州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8,7(1):162-164.

[2]姜志胜,张新华,田英,等.从三个层面把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宗旨与任务——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粗浅体会[J].医学教育管理,2015,1(2):108-112.

[3]刘志晶,王秀春.临床医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183.

[4]康旭,冼沛中,许庆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3(3):223-224.

[5]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进展及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吉林医学院学报,2014,35(2):103-105.

[6]宋宇.从医学教育认证角度探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进展,2016,8(1):2-3.

[7]姚娓,王绍武,刘勇,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46-47.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5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考核;管理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变革,为适应对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自2015年起,各医学院校执行了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双重身份”,其临床实践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要求一致,合格的毕业生可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四证[1]。培养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临床能力训练应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中医药管理部门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实际临床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并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这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重大举措,但如何切实提高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基地医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培训考核是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培训质量与效果、进行人员选拔与淘汰的重要手段,与受训医师执业资格的获取、奖惩、待遇及晋升等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对于培训学员还是培训基地而言,建立科学、有效、规范、全面的考核管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医院自2013年开始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的管理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流程,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和优化培训考核方案,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培训考核管理体系,现把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1实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义

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结合。经过3~4年的培养,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实现其临床能力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同时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这个培养模式是以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为目标,其教育的核心是临床技能的培养。这与既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再进行三年规范化培训相比,大大缩短了培养时间,为解决目前临床医生,尤其是高学位临床医生短缺找到了一个途径,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5-7]。

2实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各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学习的方式,有的院校采用集中授课为主、分散学习为辅和鼓励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有些院校则采用下班后和周末上课,白天上班的方式。后一种方式,学生较为疲倦,知识掌握相对要差些。

2.2临床轮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际临床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并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如何让学生在规定轮转的科室高质量地进行学习,目前是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由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轮转科室带教老师不固定且临床工作繁忙,各临床教研室对此类学生的培养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一、考评制度不严,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等,可能导致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流于成为一般规培生甚至成为实习生转科的尴尬局面。另一个问题,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时,是按照报考的导师的不同,本身有不同的专业,但是,目前仅如内科系统、外科系统这种二级学科的临床轮转和培养的不同,三级学科临床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几乎淡化,毕业时其能力无法界定属于哪个三级学科研究生。

2.3科研思维和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在临床培训不少于33个月时间,毕业论文不允许涉及基础课题研究,临床病案、综述等均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答辩,因此,学生、老师、学校可能在思想上就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和能力训练较为放松。这类学生名之为研究生,因为缺乏相应的科研训练及监管,3年后的结果可能与规培生没有本质区别。

2.4就业的问题

由于上述培养过程的种种问题,此类学生毕业时,除了比规培生多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证和毕业证,在临床、科研能力上竞争能力并无优势,与既往研究生毕业后再规培学生相比也失去了较多的竞争力。

3实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3.1优化学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轮转安排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建议采用以集中授课为主、分散学习为辅和鼓励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位课程内容各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优化,但是自然辩证法、医学统计学、临床科研设计、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医学道德和伦理、标书和论文撰写等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不得删减,同时需要下大工夫提高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临床轮转科室的安排,目前全部参考的住院医师轮转要求进行,没有考虑专科研究生的特殊性,基本忽略了三级学科的轮转。建议在参考的住院医师轮转要求的大前提下,要酌情考虑加强研究生在三级学科的轮转,接受三级学科特殊的临床病种、思维、技能的训练,以保证毕业后与专科研究生的称呼相匹配。

3.2优化管理结构、各负其责,通力合作

建议成立各临床教研室(导师及指导小组)、医院科教科、学校研究生处三级管理结构。学校研究生处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各阶段质量监控。医院主要负责监督研究生临床培养质量,临床科室直接负责临床实践教学组织和考核,以规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临床教研室切实加强平时轮转质量的提高。各临床教研室需要制定轮转本科室研究生的教学大纲、考评内容和标准,成立临床轮转研究生带教指导小组,培训并指定专门带教老师,要求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具体负责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带教工作,有研究生学历背景者优先,并保证每位轮转研究生管理足够的病床和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操作机会。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经过科室考核能参与一线值班者,要提供值班机会。学生每转完一个临床科室需要填写《轮转小结表》,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我小结,同时接受指导小组的统一考评。考核内容中,既有对研究生思想品德与素质的考核,也有对其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实际工作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诊疗水平、病历书写、操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几个部分。每个教研室针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该增加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临床病案讨论会,让研究生参与科室临床病案讨论,带教导师要指导学生就病案讨论做书面准备,并现场发言,带教小组老师对研究生发言要进行点评。让研究生在相互交流中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每个教研室应指派临床专业技能好的医生对研究生进行每周一次一对一的临床实践指导,参照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为他们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小结

坚持统一、严格管理是保证考核质量的重中之重。有侧重的在院级管理层面集中组织管理,才能确保管理质量,实现考核的统一规划和规范实施。同时,加强师资与考官培训、切实贯彻考核管理制度,使考核管理工作不因人而异,不因时而变,才能真正保障培训质量。虽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训考核与本院住院医师实行并轨管理,但是,由于两者分属卫生和教育两个部门,在高校和医院不同部门的多头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组织和协调方面的困难,比如完成学位课程期间的日常考核、奖学金的评定、津贴的发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沟通和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同时,由于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必须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因此对并轨模式下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容忽略。但是,在繁重临床工作的情况下,充足的科研训练时间很难保证。在此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必须发挥积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临床科研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以临床病案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等为科研重点,掌握循证医学的科研方法,避免课题与临床培养脱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举措[7-9]。虽然国家层面已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各个基地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管理考核模式和执行方案,以保障培养质量。相信,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住院医师培训与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双向接轨工作一定步入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高继明,吴海呜,赖雁妮.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并轨方案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125-128.

[2]赵嘉芸.影响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141-142.

[3]王增田,梁林,战丽,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21-127.

[4]曹恩凤,刘诗宇,滕达.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8(4):426-42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发展报告(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20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解读(2014).

[8]李真,甘蕾,吴晓华.浅谈并轨模式下专业型研究生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124-125.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6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导向;管理体系

自1991年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推行20余年,对促进卫技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追踪医学科学的进展起到了显著作用[1]。基层疾控机构承担着辖区疾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和技术指导等七大职责[2],因此,不断完善继教管理体系,对于强化专业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培训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现以北京市某城区疾控中心为例,对基层疾控机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与思考。

1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截至2016年,该疾控机构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214人。该机构作为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长期承担着本单位和辖区医疗、社区等机构的继教培训工作。2011获批成为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该疾控机构以业务培训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专项讲座为辅助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继教管理培训模式,年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约65学分,其中区级项目约55学分,市级项目约10学分,年均培训人员达7000余人次。

2管理措施

2.1建立中心主管领导、职能管理部门、业务科室科教联系人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职责明确。学术委员会作为专业技术支撑,科研教学管理科牵头业务科室形成继教体系主体。各业务科室设科教联系人具体负责继教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档案管理等职责,形成由管理到业务的无缝衔接。

2.2根据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完善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培训项目效果评估满意度调查、培训项目实施变更备案登记、自管项目申报和执行情况等工作规范和流程,对继教项目等培训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评估进行了明确规定。

2.3由科教科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和业务骨干访谈,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共知识和业务技能上的需求,进行整理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各相关业务科室,举办与需求相适应的培训项目,以提高针对性和适用性。

2.4在项目授课中,为保证优秀师资进入项目,在教师职称、授课经验、授课内容上给予严格把关。为了拓展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面,更好的把握学科前沿,结合专业热点、交叉学科聘请科研院校、上级技术指导单位师资进行授课。

2.5将继教项目进行分类,对于适合进行公共课培训的内容,进行广覆盖授课。对于一些涉及科研申报、应急管理、信息培训则分别侧重于对科研骨干、应急值守人员和信息员进行专项的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对象学习的积极性。

2.6对于年度继教项目举办情况和专业技术人员学分取得情况,按季度进行动态评价和反馈,便于科室根据工作安排项目和科室人员的学习。评价内容包括项目举办状态、实施效果、管理情况,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学分取得情况等。

2.7将继续医学教育的申报实施纳入对科室的考核管理,将个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学分达标情况纳入人员考核标准,并直接与绩效奖励、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挂钩,督促培训和学习的完成。

3建议

3.1自2000年以来,我国认可的远程医学教育服务机构有22家,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逐年增加,学习人数累计超过850万人次[5-6]。2014年以来,北京市卫计委主办开展了网络必修课的全员学习,这些学习平台方便快捷,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借助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并扩大网络必修课和自选课程,保证优秀的项目和师资上线,有利于优秀师资和培训的普及、扩大受众面,有利于专技人员自由安排时间,解决工学矛盾。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逐步具备了开展网络培训的可行性,考虑到解决工学矛盾和学习的便捷性,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网络和新媒体学习形式值得进行探索。继教管理系统中,项目的申报和执行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分别在《CME项目网上申报和反馈系统》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中完成,项目实施的终端管理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项目下载、现场刷卡、学分上传三次操作才能完成一次项目的学分记录,简化优化操作程序对于提高管理效率是必要的。

3.2当前的继续教育项目多以培训班、讲座等面授形式进行,内容侧重于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实践操作性的技能培训较少,而在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这实际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需要在以后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给予重视。一方面,需要提高技能操作培训在继教项目中的比例,另外,也需要提高项目举办者将技能操作培训纳入继教项目的意识。

3.3在管理上,严格落实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分层次针对性开展培训,通过规范化培训、专业进修、外出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发展,促进交流和合作。在培训内容上,以四新为重点,注重与业务工作和岗位职责的一致,分类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对于授课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技能,激发授课积极性,培育教学师资队伍。对于培训对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以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为目标的学习,避免为“分”而学。

参考文献

[1]张文康.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开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新局面———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J].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0l,15(1):3-8.

[2]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M]∥《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10.

[3]王婉颖,李晓烨,周正荣.国外继续教育模式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65-67.

[4]孙正春,李文斌.大型教学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方向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3.

[5]敬蜀青.医学教育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试点工作[M]∥《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7.

[6]毕晓明.中国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3(1):20-22.

[7]廖娜,苏清香,陈晓霞,等.北京市某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基础知识培训需求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922-925.

[8]王冠,曾辉.三级甲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分层次教学和管理模式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2.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7

【关键词】三甲专科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状;需求

继续医学教育是对医学院校毕业后进入医疗卫生实践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终身性知识更新的教育措施,是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阶段[1]。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突出彰显了继续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为继续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本文以福建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为例,调查该院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及需求,通过发现存在问题,了解主观意向,对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提出改进建议,创新管理模式,开拓渠道,优化平台,提高质量[3]。

1问卷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为97%。表1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在年龄分布上,31~40岁的调查对象最多,占比66.44%;在职称分布上,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占比43.15%;在学历分布上,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为98.63%。

2现状

2.1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培训内容。继续医学教育主要形式包括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及培训班、进修学习、科室业务学习、院内业务学习、学历学位教育及参观学习等。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为科室业务学习,共130项,占比89.04%;其次是院内学习,占比82.19%。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技能实践、医学人文、科研能力培训、教学能力提升、院内感染与控制等,共勾选679项(多选),其中选择专业理论的医务人员最多,占94.52%;其次是技能实践,占78.77%[4](见表2)。

2.2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原因。在调查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原因中,共被勾选559项(多选),其中,有141名医务人员选择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所占比例最大(96.58%),而因为政策规定与其他原因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22.60%与4.79%(见表3)。

2.3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中,共勾选了573项,其中时间问题被勾选了125次,所占比例最大(85.62%),由此可见对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时间问题,其次是经费问题,所占比例为65.75%(见表4)。2.4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满意度表5和表6中,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授课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评分最高(3.91±0.70),其次为“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3.86±0.73),而评分最低的项目是时间安排(3.64±0.77)。秩和检验的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不同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需求

3.1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46名福建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医务人员中,认为比较需要继续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有78人,所占比例最大(53.42%);其次是认为自身非常需要继续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有50人,占比34.25%,一般需要约17人,占11.64%;不需要的1人,占0.68%。

3.2医务人员参加培训需求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71.92%的医务人员选择学术会议,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外出参加培训班,占比66.44%,而认为其他(如读书笔记、医学著作、医学译文等)是目前最适合的培训形式仅有29人,所占比例最小(见表7)。

3.3医务人员希望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达到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希望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来更新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占比最大(94.52%);其次希望能提高临床能力与提高科研能力的医务人员分别占89.73%、82.88%。这与其他的关于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认知的研究结果相似(见表8)。

3.4医务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9调查的是医务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勾选417项(多选),结果显示67.12%的医务人员认为培训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导致培训效果较差,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培训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践,占比为48.63%,有45.89%的医务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时间不合理,过长或过短(见表9)。

4讨论与建议

4.1合理利用时间,丰富继续医学教育形式。本研究发现影响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同时,由于时间等限制,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仍以科室及院内的业务学习为主。学习途径单一化则会占据临床医师更多的工作时间,为了解决“工学矛盾”,就需要拓宽学习途径,寓继续医学教育于日常[4],而继续医学教育是多元性、碎片化教育,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知识更新快,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补充[6-7]。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样式教学过程,如自学、远程教育、实际案例教学等[8]。基于此医务人员能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

4.2创新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结果显示,医务人员认为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形式单一、重表面轻实践。因此建议创新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满足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人体化需求。杨芦思等[9]学者提出以需求为导向,设计管理平台模块;以任务为导向,界定管理平台角色;以导师制为基础,构建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章昊,洪文旭[10]认为采用“管—评—建”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方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参与度,有利于继教管理质量的提升。

专业医学培训范文8

两种教育模式共存的矛盾住院医师培训第一阶段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间、目标、内容及考核与标准很大程度上吻合,但两者却不能互认而导致两个层次的学生必须接受重复教育,造成人力、物力、医学资源的浪费。

1.1医师培训结束后仍需进行研究生教育。

医学专业具有特殊性,随着社会及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需求上要求高学历人才,并要求同时具备研究生学历、学位,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而为选拔优秀一线临床医学人才,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具备良好临床技能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结束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的本科学历的培训医师90%以上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攻读专业学位还需花费2-3年时间进行与医师培训具有一致要求的临床能力训练。

1.2研究生毕业后必须进行规范化医师培训。

基于用人单位对医学生学历的要求,为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崭露头角,65%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第一选择为考研。以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为例,录取的本科学历培训医师从2005年的92.5%下降到2012年的38.9%,而2011年更是达到最低点25.5%(见表1)。然而,按照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规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均需进行住院医师第一、第二阶段培训,国内二甲以上医疗单位招聘医学人才均要求具备住院医师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所以取得研究生学位、学历后必须再进行2年的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

2住院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的实践

整合医学教育资源,提高医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积极探索建立住院医师培养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医学毕业后教育改革的一项有力举措。国家教育部、卫生部2012年颁布《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3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批准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正式确立住院医师培养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模式,这标志着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即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2.1学生的选拔

联合培养模式属于精英医学教育,生源质量要求较高,需在两种学生层次中选拔优秀毕业生,一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二是报考全国研究生统考生;所招学生须为参加统招高考并以一本线录取的生源。同时制定入围条件,其本科期间专业课程平均成绩年级排名、外语水平、特长及获奖情况均应作为入围选拔的评判依据。成立专家考核小组,进行基础知识、英语、面试、临床技能操作等考核,考核形式一般为笔试、口试、技能操作等多方面结合,以确保生源的优质度。确定录取的学生实施学校、医院两级管理,以医院管理为主,学生具有培训医师和硕士研究生双重身份。

2.2课程学分的互认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基础理论及专业课。住院医师需完成医学伦理学、传染病防治、医学统计学等公共科目学习和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实行联合培养模式需实现两类课程的相通及学分互认,可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另外结合所学专业及临床工作需要,再选修至少2门课程,达到课程的学分的并轨和互认。

2.3临床培训及考核的量化统一

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基本一致的临床能力训练。因而联合模式的学生在培训期间,将其临床培训工作量统一标准,轮转时间统一安排为30个月以上。培训实行导师团队指导制,由轮转科室推荐,按照二级学科组成导师团,各轮转科室设专职导师一名,负责该科室轮转期间医学人文教育、临床教学、临床研究指导、出科考核等。实施学生工作量登记制度,将临床轮转期间的工作进行量化统计,通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形成一套合理的培训量化体系,以保障高质量完成临床培训。

2.4科研能力训练的并轨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侧重于从事实际工作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相比科学学位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来说,其科研要求相应较低;而联合培养学生更需确保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轮转以达到医师培训要求,所以对其科研能力要求应酌情降低。将导师配备安排于入学第2-3年,科研训练不脱产,灵活安排于二级学科轮转期间,使其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5学位授予标准的改革

许多专家惯用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专业学位论文不能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所以制定分类型的授位标准侧重临床实践训练是保障联合培养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适当降低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并组织专家组对其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进行述评,论文评价合格、顺利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过课程考试、达到相应学分者,即可同时授予其临床专业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及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证书。

3实施住院医师培训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教育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学教育被纳入到教育部进行统一管理,住院医师管理则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医师培训制度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衔接不够,人才培养内容、目标机制有所重叠,如此造成多重培养模式共存而导致临床教学管理混乱。

3.1政府长效机制的建立

规范的培养机制是中国临床医生培养的发展方向,其培训方案、培养目标、考核制度等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两种身份在相互结合统一的过程中,在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乃至不可预知的矛盾,联合培养的顺利实施,须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牵头指挥下,成立有效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构建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培训医师联合培养有机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认定学生的双重身份,规范和统一各试点单位的改革工作,对改革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及宏观指导,对于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

3.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执业医师法》的衔接

卫生部出台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等制度缺少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通盘考虑,出现与专业学位制度间的不衔接。《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第九条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才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部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规定》也规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已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或公共卫生实践的经历,可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这就意味着,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后不能从事临床工作,缺乏正规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没有处方权,不能独立进行临床活动,毕业时临床能力较难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要求相应的临床能力,即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水平。而国内多数培训医院则将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作为评价第一阶段第一年度考核合格与否的标准,在合同期第一年未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通过,将终止其合同。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职业医师资格证书是医师培训最基本的培训要求,是学员开展医疗活动,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