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例6篇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文1

在院党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信息设备科认真学习19大文件精神,紧跟院党委的工作思路,2020年是我院发展转型、推进医改、拓展市场、大力发展科研的关键年,我们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掌握工作方法积累经验。现就本年度重要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信息系统维护。新增医学影像系统(PACS),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相连,使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调阅诊断图像进行诊断,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继续完善HIS及LIS系统,修正系统中存在的使用不便及错误,实现HIS系统可查询检验结果、微信可查询检验结果、微信可查询第三方检验结果,在方便病人的同时又可以推广我院公众号;改进微信连WIFI系统,在原有扫二维码链接基础上进行升级,实现手机连接我院WIFI信号后自动跳转到我院微信公众号并免费上网,WIFI的应用更加便捷,并有助于宣传我院。

二、网络信息。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是我院文化建设及宣传的重要手段,我们以单位为中心积极编稿发稿,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定向服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栏目,办好微信公众号。针对院领导提出的要求,对版面进行策划重新设置了专栏,有意识的加强了文章和图片的排版制作,力争排版和图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出我院的精神风貌。争取版面灵活、美观,尽可能扩大影响面,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微信公众号粉丝已接近一万人,增长了两倍多。重点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图文并茂的开展宣传报道,开辟了院内动态、精神文明、廉政建设、优生优育知识、科普等专栏进行重点宣传。先后发表院内动态35篇,精神文明20篇,廉政建设6篇,信息公开8篇,对外交流5篇,招聘公告2篇,健康知识20篇等共计92篇。

三、新闻报道及宣传拍摄工作。今年是我院改革调整年,各种活动及宣传任务非常重,我们的相机随时待命,积极主动的完成各种拍摄任务,全年共完成各种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科室宣传等各种拍摄任务96次

四、固定资产管理。依据省财政厅和科技厅要求,顺利完成了2016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年报,在2016年固定资产清查基础上,完成清查核实工作,按时报送资产清查核实工作材料。

五、统计报表报送。协助科技科报送重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资产统计;根据卫计委信息规划处及信息中心要求报送《全名健康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报告、《2016年度部级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网站安全执法检查自查表》及自查报告。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文2

(一)信息科始终以维护HIS系统、LIS系统、体检系统、三智能监管平台系统、病案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重点,及时响应各部门的故障维护,努力减少故障发生率、降低故障等级和故障持续时间,全年累计完成软硬件维护1000余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检查出一次网络安全隐患。我院官网所挂的oa办公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针对上传任意文件漏洞,因为产品集成了2009的金格控件,在(officeserverservlet)中没有对filetype参数进行过滤,可以上传任意文件。信息科对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上传文件进行了限制,只能上传office相关格式的文件。

(三)完成第dip上传接口,配合病案室医保科进行dip数据的上传,完成了发热门诊医疗服务监测数据上传的接口,完善了卫统表病案信息上传的接口。

(四)完成新医保的接口工作,配合收费室,医保科完成新医保系统的转换,配合完成收费项目、药品、耗材、病案诊断、手术诊断的对码工作,完成了两个院区医生护士的赋码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网路安全保护相对薄弱,服务器端只有一台上网行为管理粗框架的过滤掉一些风险网站,缺乏主动防御的功能,终端各电脑也没有专业的企业级杀毒软件的防护,被动被感染的风险较大。

三、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工作思路: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以“巩固、完善、创新”为重点,创建良好的医院网络氛围,,加强信息技术工作,建设及完善现在所运行的系统,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服务好患者和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

目标任务:完善网络安全,完善his、lis、体检病案等系统。

工作措施:

(一)在医共体的计划下,待医院his、lis、电子病历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医院常规流程趋于稳定后,开展互联网医院的建设。

1、打造医院公众号,做到集医院宣传、预约就诊、分级诊疗、诊间支付于一体的快捷自助平台。进一步方便患者的就诊流程,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

2、积极联系银行、his厂家这两家平台,在医院上线自助机系统,实现自助挂号、缴费、清单查询、检验影像结果查询等功能。

(二)网络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医院的安全。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应对防御。

1、邀请网络安全公司开展一次等级保护测评,找出安全问题漏洞、降低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购买一些网络安全产品,加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一卡通;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60-04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壮大,本院将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商丘市人民。目前商丘市各医疗结构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重视起来,一些医院已初步建立信息化系统,如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一定的医疗服务区域内,要想提高本院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医院必须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才能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随着本院人事制度改革,为适应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要求,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已列入本院竞聘上岗的重要条件之一,使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加紧计算机学习。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个人技能的提高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使个人技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越来越强烈要求使用计算机办公,要求全院工作信息化。本院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为适应全国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计划按照“整体规划、急用现行、分步实施”的原则[1],在满足目前所急需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赶上同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不断更新,最终完善本院信息化整体建设目标。

1 本院网络结构的总体设计规划

本院网络布局简单落后,经济条件有限,只能先实施目前急需的网络结构(图1)。在考虑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本院网络结构建设的规划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步伐同步进行网络建设。

1.1 网络结构设计的标准

网络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有力保障,网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网络设计要考虑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扩展性,支持系统软件的广泛性;②网络设计应考虑全面,杜绝瓶颈出现,平衡分布网络流量;③网络设计应符合多种网络协议和远程通信规则,实现高效率网络数据交换[1]、大速数据传送、多媒体信息传送;④网络实现高性能可延伸性,方便与国际、国内各信息网络连接,还应具有简单、经济地升级到未来高速网络的能力。任何一个网络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大型网络出现故障的问题更为严重,所以先进的网络管理应能对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网络出现故障时,能立即发现发生故障的节点和引起网络故障的原因,对于恢复网络正常运行具有重大意义[2]。

1.2 全院各科工作站的布局

根据目前业务的需要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本院将设置208个工作站,其中医生工作站74台,包括病区医生工作站和门诊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40台;财务管理工作站15台,包含门诊挂号收费工作站、住院结算工作站、财务核算工作站;药品管理工作站10台,包括门诊药房工作站、住院药房工作站、药品库房工作站;医技科室工作站约20台,包括检验、CT、放射、磁共振、B超、心电图等;物质管理工作站、后勤管理工作站、医保工作站、行政办公工作站、系统管理员工作站、对外信息交换工作站诊和区域卫生工作站等。

2 本院软件的总体规划

本院将分期建设以下子系统:经济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医护质量管理、电子病历、门诊一卡通、物流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查询、组合各类报表系统[3]、病案管理、LIS系统、PACS系统、各类数据接口等系统。通过上述总体规划,本院实现将以下目标:①实现看病过程简便化、快捷化,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全部围绕患者转,不让其走多余的路,着力解决诸如“就诊困难”等传统弊端;②实现医疗质量最佳化利用系统信息及各系统的集成,医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诊疗信息,为快速准确诊断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患者制订最合适的诊疗计划,通过上线医院所需的辅助诊疗系统,提高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可帮助医生护士尽可能减少各种差错的发生,使医疗质量达到最佳化;③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决策科学化,利用强大的管理和诊疗数据仓库等系统,提取、分析医院数据库的数据,为医院管理和诊疗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不断提高管理和诊疗决策水平。按照“总体规划、急用现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本院医院信息系统将分3个时期分步实施。

2.1 完成网络基本框架建设并为二期做好准备

2.1.1 本院网络建设现状 目前本院计算机只有50台,均处于单机操作状态,未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全院各科室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因此,建设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网络主框架的布置和基本系统的上线。

2.1.2 工作站的设置及管理系统 根据本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在保证网络基本框架完整的前提下,本院计划在建设初期增加53个工作站和10个系统管理模块。

2.1.3 设备及相关管理系统的购置清单 服务器、交换机、UPS、磁盘阵列、工作站等硬件设备及数据库、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等软件设备。

2.1.4 一期选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 HIS系统[4]包括门急诊挂号分系统,一卡通应用,住院系统,药品卫材流通系统,综合应用,财务、审计部分,住院医生站,门诊医生站系统,护士质量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模块。

2.1.5 一期投资的预算 一期预计总投资98.3万元。根据本院实际情况,一期可分步完成网络建设和基础管理模块:第一步完成网络基本框架建设,设立103个与临床诊疗、费用管理相关的工作站,添置中心机房的相关设备,同时完善相关医院管理系统模块;第二步添置工作站的相关设备。

2.1.6 目标 通过一期信息化建设,预期实现技术目标是全院网络更新换代,主干网络结构完善,医院3个病房楼网络互通,万兆主干道,千兆到桌面。应用目标是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门诊患者从挂号到就诊完毕,住院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有功能。

2.2 实现临床管理信息化

此期主要利用一期建立的网络框架,上EMR系统、LIS系统、PACS等系统,从而实现临床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2.2.1 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本院通过实施电子病历,方便医护人员医疗文书的书写,实现患者医疗信息的共享,提高医疗工作效率[5];将各种单病种的诊疗规范和诊治临床路径信息化与智能化,提供全过程的医疗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充分利用临床信息,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服务。

2.2.2 医技科室系统 该系统主要为预约患者进行组织安排、执行登记及返回检查、检验结果的工作平台,为医技科室提供患者的预约登记、接收检查、检验医嘱,根据患者等候情况返回排程信息;根据检查、检验情况及病情需要,增加附加医嘱,自动生成费用信息;填写患者的检查、检验报告单返回医生工作站;同时提供医技工作报表等功能。

2.2.3 各类接口系统 通过接口系统,真正实现医院信息共享,医疗数据及时连贯;通过与区域平台对接,实现医疗数据区域共享。

2.2.4 预期实现的技术目标 ①建立住院患者电子档案,患者的医疗资料电子化,方便患者每次就诊后的病历连续性。②实现院内影像检查数据的共享,医生在第一时间看到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快速作出诊断提供及时数据,尤其对急诊抢救患者。③实现各社区医疗点和上级医院的数据网络传输及数据共享,为进入社会卫生区域规划奠定基础。

2.3 异地机房及容灾系统

伴随事故、人为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风险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威胁日益加强,建设异地机房和数据容灾备份成为必要。医院信息系统用户的数据量较大,工作业务连续性强,在选择数据容灾软件时必须考虑满足以下条件:一旦灾难发生容灾服务器可立即接管生产服务器,不仅保证数据丢失量最小化,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业务系统的恢复,保证业务可持续地向外提供服务,将损失降到最低[6](图2)。

建设异地机房和容灾系统实现以下技术目标:①主机房一旦有灾难发生,异地机房应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整个院网络的正常通信[7],容灾系统以最快速度接管主服务器的业务,保证医院业务不停滞;②主机房灾难发生,异地机房实时备份主机房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极大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3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3.1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领导不够重视,资金不到位;②医务人员计算机基础差,不愿接受改变习惯,配合不积极;③信息科孤立奋战,相关职能科室配合不佳;④系统运行过程中稍微不稳定,系统使用人员抱怨、不理解和不支持;⑤各个相关科室个性化需求高,不考虑医院的全局发展;⑥患者抵触,不愿接受,不理解看病模式的转变。

3.2 采取的对策

①努力解决资金问题,与领导多沟通,转变领导观念:通过学习卫生信息政策,了解目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让领导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如给领导提供类似资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部长王陇德透露,今后3年国家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80多亿元,为了加快完成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明确规定,今后医院必须将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医院HIS系统的建设是一种基础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硬件设施,是医院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有力手段。②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做到手把手地教:通过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基本的电脑应用基础知识;与相关部门协调,把掌握电脑基础知识作为考核医务人员上岗、晋职、晋升的一项重要指标。③加大宣传、推广就医模式的转变:就医模式转变,会给患者带来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排斥的态度,为了让广大患者顺利适应看病新模式,必须加大宣传,且宣传到位,首先利用文字版面,写清就医流程,其次利用电子屏幕和播音器,给患者讲述看病过程,最后门诊导医应耐心、热情陪同患者看病全程。

[参考文献]

[1] 李刚荣,李书章,刘国祥,等.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重庆医学,2004,33(8):1279-1280.

[2] 任增龙.对医院综合布线系统建设的几点意见[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4):62-64.

[3] 周晓庆,陈小荣.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19(1):55-57.

[4] 吴德贻.浅谈医院HIS系统的应用管理和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4(9):88-90.

[5] 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Z].2002:35-36.

[6] 樊小玲,李华才,宁义.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0.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考勤信息上报系统 医院管理 应用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Z2013644)

一、传统手工考勤模式

以某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为例,现有职工3300人,不同岗位人员工作排班制度不同,医院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考勤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2010年以前,一直延用传统的手工考勤汇总方式,科室建立考勤登记本,指定考勤员负责登记本科室人员的出勤情况,于每月末将考勤情况报送人事科,人事科在传统纸质记录方式下采用人工口算法进行汇总。此模式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且给其他需要用考勤结果的部门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建立考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010年1月起,该院开始正式使用“考勤信息上报系统”。该院为此出台了《X医院职工考勤制度》、《X医院考勤信息管理要求》及《岗位纪律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各科室考勤员按时认真上报科室考勤,职工遵守各自的岗位纪律,如不按时上报考勤或错报、漏报、瞒报、虚报考勤信息的,根据情节轻重,施于一定的惩罚措施,并进行全院通报。通过建立制度并严格执行,使科室及职工高度重视考勤管理工作,职工考勤情况不断好转。

三、考勤信息上报系统的建立

2010年下半,在院内网上开始创建“考勤信息上报系统”,由人事科与信息工程部联合开发,各个临床科室通过各自的端口均可登陆使用。

(一)功能菜单

根据医院考勤管理常用功能,考勤信息上报系统整体菜单包括:人员编辑模块:可完成人员进出、人员基本信息的修改;考勤编辑模块:主要完成职工缺、出勤情况登记;查询模块:可查询各个时间段的个人、科室、全院的考勤情况;考勤修改模块:可对误报、漏报的考勤信息进行修改。

(二)报送流程

各个科室考勤员于每月25日至月末登陆“考勤信息上报系统”进行科室考勤上报,人事科于次月1日登陆系统,对全院考勤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及派送。合理的层级报送,可使考勤工作省时提效。见图1。

(三)功能实现

考勤信息上报系统建立起了一套考勤管理数据库,避免了传统手工记录、汇总统计的繁琐流程,实现了考勤信息化。考勤信息上报系统可快速导出各种所需数据汇总:考勤明细汇总:按时间统计导出所需时段全院考勤明细汇总表;缺勤汇总;按时间统计导出所需时段全院缺勤情况汇总表;违纪情况汇总:各个月旷工、迟到、早退人员情况汇总表;各种休假情况汇总:各个月病/事/探亲/婚/产假情况汇总表。

四、考勤信息上报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优势

(一)切合医院服务模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伴随着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发展,考勤管理系统也经历了从手工、卡式打卡机、IC卡管理系统、指纹考勤机到人脸、语音识别以及REID技术的发展过程。实践证明,指纹考勤机、人脸、语音识别以及REID技术并不适用于医院这种特殊的企事业单位,因存在病房、手术科室等临床部门班次复杂,人员手术拖班、出诊等诸多不确定情况,使得很多职工不能亲自按指纹考勤而需要在系统中补签到,反而使考勤工作量增加。该院考勤信息上报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考勤信息管理,同时保留了基本的人性化管理,较好的做到了人机结合,切合医院服务的复杂模式,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二)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过去传统人工考勤,耗费大量纸张,且手工统计汇总时,需专人花费近十天的时间,而使用考勤信息上报系统后,系统自动统计生成月末考勤汇总表,省掉了人工统计的时间,每月人事科考勤管理员只需打印1份考勤报表即可,而考勤数据在系统中可长期存储并可随时查阅。使用考勤信息上报系统,可节省大量的纸张,节约人力成本,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数据统计汇总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考勤工作效率。

(三)严格考勤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该院自2010年应用考勤信息上报系统以来,使得考勤报表时间提前了近十天,以此同时财务科、经管办、统计室等相关部门可通过各自的端口进行考勤信息的查阅或导出,实现了考勤信息的部门间共享。

参考文献:

[1]刘国祯,宫明利,桂建军,等.我院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71-72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文5

1数据为根本,确定医院战略决策

随着北京市医保数据库、医保数据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2013年起北京市医保中心逐步完善了总额预付管理的考评机制。从仅对医疗总费用考核过渡到对定点医疗机构人次人头比、拒付比例、次均费用、药占比、病案上传率及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年终考评。2015年总额额度核算方式再次改变,将以往的结余额全部留用改为按分段计算累加(结余额在本院2014年指标额5%以内的部分全部纳入结余核增额,5%~10%以内的部分按50%纳入结余核增额,10%以上的部分不纳入结余核增额)。医疗保险改革重点已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1]。北京市医保中心总额预付管理方式的细化促使医院应加强自身应对能力才能确保总额预付基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避免总额基金的核减,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链,是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是危机问题应对的根本,及时调整的依据。我院对下达的总额基金进行测算,结合自身数据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核减系数、结余核增额,在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费用结构,鼓励科室先进技术的申报开展,扶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合理分配,确保总额费用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医保数据源的及时获取,充分分析,了解潜在问题,医院决策层及时采取了有效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2深度挖掘数据,建立统计分析体系

医保管理数据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统计,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医保的管理方向。通过完善数据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水平。

2.1数据挖掘

数据作为医保管理的切入点,是指标分析、指标制定的基础,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收集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我院医保数据主要来源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及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互动关系[2]HIS系统数据主要为临床医疗活动中采集的未经处理的基础信息,繁杂且分散;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中的数据为医疗保险持卡实时结算中统计的数据,相对HIS数据已完成部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虽使用方便但在特定查询中无法提供详细清单。医疗保险端数据促使医院端数据的规范与整合,医院数据又是北京市医疗保险系统获取医疗信息的源头和费用结算的必要平台。基于两种数据关系,如何在不相互开放数据库的情况下将两项数据有效结合,消除信息孤岛的形成,实现院端与医保中心数据共享与数据资源交换,一直是我院医保数据信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医保办通过政策解读,将政策导向结合临床需求,提出信息数据的关联方式。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HIS开发商、北京市医保系统开发商改造数据接口,将需要匹配的数据,可通过“对接”方式完成医院与医保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这一方法深度挖掘了院内数据,促使数据的使用做到点面结合,即不仅可获取某一特定点的详细数据,也可获取运行中的整体数据,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

2.2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分析是数据应用的基础,是方案制定的依据。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把系统中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集中、萃取和提炼,提取有效数据信息,经过计算、归类、综合分析形成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因此只有进行分析后的数据才拥有价值,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才能运用于管理工作中。

2.2.1拒付费用数据分析。在拒付费用管理中采取对数据点、面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对北京市医保中心反馈的拒付数据进行逐条筛查,通过软件调取当日就诊的HIS数据。根据HIS数据分析出现该笔拒付原因,原因明确后确定责任单位或个人,如为医生操作不当,则将该笔费用进行落实,若为系统错误或政策培训缺失,则向相关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完成阶段数据分析。第二步汇总各科室拒付费用、拒付人次及科室发生的总费用与总人次,通过拒付费用比(科室拒付费用/科室总费用)、拒付人次比(科室拒付人次/科室总人次)、拒付费用构成比(科室拒付费用/全院总拒付费用)、拒付人次构成比(科室拒付人次/全院总拒付人次)四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综合评判分析,根据数据横向比较确定主要拒付问题科室。除此以外,还可对全部数据进行纵向分类汇总,根据各拒付原因的数据占比,明确全院或科室的主要拒付问题。抓住问题科室、主要拒付原因,完成面分析也就是综合分析才能对下一步管理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2.2.2次均费用数据分析。次均费用分析分为全院次均费用数据分析及科室次均费用分析。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的反馈数据,对全院次均费用数据进行纵向比较,计算同比、环比数据的的变化率,同时横向与同级同类医院比较了解兄弟医院指标运行情况,通过对整体数据分析提出医院下一步管理方向。在管理方式确定后,由HIS数据及医疗保险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确定每个科室的次均费用完成情况,分析次均费用的结构,对于科室异常的数据变化,及时测算结构动向,比较多项关联数据指标,确定涨幅所在,分析数据涨幅可能原因,及时与科室沟通,给予恰当的调整或引导。

3建立合理的医保指标考核体系

将数据信息运用于实际医保管理中,把提炼、整理清晰的数据应用于医院指标制定以及绩效考核方式的制定,以数据为基础,保证考核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3.1遵从客观数据,结合科室特色,确定次均费用指标

我院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总额预付制试点工作,作为北京市首批4家试点医院之一,合理测算科室数据制定管理指标是试点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总额费用下达后,医保办以2010年7月12月各科室医保费用数据为基数,结合医保费用增长趋势和医保基金支付增幅等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各科室权重数据分别测算出应下达的科室次均费用、自费比例等指标。另一方面积极听取科室意见,尊重历史,考虑病种、环境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并加强定向激励,测算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按照“公平求实、分科下达、保证特色、促进发展”原则,根据测算出的数据对指标进行动态调控。

3.2多层次数据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2012年起我院逐步实现全院岗位管理绩效分配,医保指标作为全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指标的科学性、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3]。医保办以数据为切入点,以次均费用、拒付费用为基本考核指标,以科学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基本考核体系,同时本着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目标,变更绩效考核理念,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医保指标数据和医疗指标数据联动考核方式,将医疗考核数据中的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CMI)作为联动指标,纳入医保考核管理。为了进一步体现不同科室间工作性质及费用结构比例不同的客观差别,实现考核的公平性,考核指标制定按照多项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科室对全院贡献值、科研教学影响力等个性化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力争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指标制定与考核,2012年-2014年我院总额运行平稳,次均费用无显著增长,费用结构得到调整。详见表1。

3.3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完成多部门协同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医院各部门间信息数据的汇总及整理,使数据共享,一方面保证了各科室间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数据的反复采集,减少资源无形中浪费,同时加强了管理科室间的联系,为多部门联合管理提供基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既往依靠医保部门单独管理医保费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考核方式和管理要求,需要医务处、门诊办公室、物价办公室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互制约指标,才能达到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3.3.1共享拒付数据,多维度有效管理。医保办将收到的拒付数据整理归纳,并进行数据共享,门诊办、药剂科、物价办等相关部门通过共享信息对拒付费用进行确认与再核实。并根据各部门的管理方向,即药剂科从药品安全、门诊办从医政管理、物价办从合理收费等不同角度分别入手,多维度进行拒付费用管理,使我院拒付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医院信息科工作总结范文6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医院大都推行了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但医院的领导层都不太不重视这一建设。他们认为医院的重点是临床治疗部门和医技科室,这是医院的硬件部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作为医院软实力的会计信息化并不需要重点发展。要减少医院的经济支出,在工作过程中就只能关注总账和报表,根据医院的阶段性收入和支出情况核算。而缺乏对会计信息化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在会计信息收集、财务管理和决策指导等方面都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高,这严重影响医院的信息化发展。(二)专业人才的缺乏。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应用会计信息化中,会计人员的相关能力更要具备。但现在我国医院的会计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之前手工操作的会计人员,对电算会计还比较陌生,实际操作就容易出现问题。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必须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理,否则故障难以继续。而医院也很少会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就使得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比较缺乏,影响具体工作。(三)系统缺乏规范性。医院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和软件操作还需要规范。一般一部计算机上只有一个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操作人员会受到权限的限制。但现在的医院一般都是一个会计软件设置两名以上操作员,以此方便进程工作,还有的医院不设置操作权限限制,工作人员只需进行账号间的切换就可以操作,这样医院的财务信息就很容易出现缺失错乱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医院的财务核算,更严重会造成医院的经济损失。

二、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处理信息方式的改变,实现了账目整理、核算、记录工作的信息化,对医院财务会计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医院要重视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明确其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在医院财务内部可以设立专门的会计信息化小组,学习落实会计信息化技术,强化财务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会计部门可以加大会计信息化的宣传,推动医院财务会计事业的发展。(二)加大培训力度。医院要加大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现有财会人员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最好可以进行财会岗位工作人员的脱产、长期培训,为其提供系统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知识,提高医院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其他的财会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和窗口人员的培训就可以是短期的,只需具备基本的会计信息化知识即可。而且医院也要加大引进财会人员的力度,对于高等院校高学历的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医院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引进,充实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借助高等院校的优势,培养系统维护和管理的专业型人才,壮大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人才队伍。(三)完善系统功能。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划分要根据不同科室的需求和功能开展,标注科室的功能,并登记其收入支出,再结合科室工作的不同性质将其分类,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医院的科室间是独立的,成本核算方式也不尽相同,要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制定统一的核算方法,通过数据的汇总,医院得到的数据分析就更加准确,从中也可以了解医院的发展情况。建设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要对资金流动的统计分析进行完善,把握资金的流动方向,明确医院资金使用的方向,再根据工作的不同需求改进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资金流动的动态显示,科学控制医院的资金。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也可以制定会计制度报表,实现数据汇总,并严格控制业务的具体收支,汇总交换数据,制定科学的报表,实现医院的财务管理。

三、结束语

现阶段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医院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进程、财会人员的培训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会计信息化的运用实行了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医院财务工作更加方便。因此,要推动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财务会计发展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作者:翟慧敏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住院处

参考文献

[1]王一栋,吴林初,牛伟新.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对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3,(01):82-84

[2]罗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卫生软科学,2014,(02):75-77

[3]陈欣,蒋妍,赵颖.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81-182

[4]金哲子,于润吉.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必须靠信息化建设支撑[J].医院院长论坛,2010,(06):33-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