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管理范例6篇

企业存货管理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1

1.存货占流动资金的比率过大

有的石油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存在很大的缺失,在石油企业的流动资金中,石油企业存货所占的比例高达85%,这造成了流动资金占用过大的问题,为石油企业的资金正常流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石油企业的正常运营。

2.合理储备量的问题

石油企业为了控制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流动资金占额,将正常存货储备量见底,尽可能地减少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这样的做法影响到了石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当中需要的储备量。

3.管理的缺失

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存货管理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有的石油企业虽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工作人员的素质限制,不能清楚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并不能够将这一套制度很好地执行下去,在制度的理解以及执行上存在着不足。

二、加强石油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

1.建立信息化存货管理系统

石油企业的存货管理是一件较为复杂的管理事务,有着庞大的产业链条。为此,建立信息化管理才能够使存货管理变得简便。在建立过程中,企业应该将存货管理真正地与信息管理平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存货管理系统。在存货管理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避免信息失真、错算漏算的现象发生,将存货核算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上报。

2.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存货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存货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建立了存货管理制度之后,企业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企业的存货管理才能够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使存货管理长期有效地执行下去。

3.存货规划

存货规划主要目的是降低存货在企业流动资金中的占比,使存货管理与成本效益有机地结合。存货规划的实现对于石油企业的存货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4.利用第三方资源,加强物流资源整合

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主要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石油企业的存货量以及仓储成本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内部资源的整合已经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充分利用石油企业的内部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结语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存货的管理。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包装物、在产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企业的竞争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逐渐转变为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存货的存在通常会占据企业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因此,加强存货管理的日常管理,降低存货的管理成本和占用的资金量,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使企业的存货既能适应市场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生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存货管理的目标要求

在现代企业中,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存货管理既要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又要保证尽可能地少占用资金。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生产和销售预算已确定的情况下,存货量的大小取决于采购。采购量太少会使存货不足,影响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进行,无法完成预算。而存货过多则要占用较多的资金,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致使企业的资金成本会上升,效益会下降。企业进行存货管理,就是要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效益之间做出权衡,从而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这就是存货管理的目的。总之,企业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存货种类的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存货管理方法。

三、存货管理的一般方法

从理论角度出发,企业的存货种类很多。并且不同的行业存货的种类和比重也不同,管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企业的意义也不一样。存货的管理方法通常包括一下几种:

1.ABC法

存货管理的ABC分类控制法是将“例外管理”原则运用于对存货控制的一种形式。

这种管理控制方法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9世纪首先创立的,以后经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已广泛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等环节。ABC分类控制法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照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办法。具体地说,A类存货品种少,价值大,占用资金多,应作为库存的重点管理,科学地确定该类存货的经济批量和定额,并经常检查这类存货的库存情况。B类存货则应在定货数量和定货时间上加以控制,不必像A类存货那样经常地进行分析对比。C类存货量大但金额一般都不大,一般可集中采购,并适当加大安全存货量,简化手续,节约定货费用。ABC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效地控制主要品种的存货,提高控制的效率。

2.零存货与即时性管理

零存货是指平常时企业的库存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是没存货,只有当有了客户订单时才进行生产和经营,才进行购置材料和零部件。零存货是适时生产系统对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零存货管理可以达到降低存货储存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仓储费、占用资金的利息开支以及管理人员工资。可以消除产品制造周期中可能存在的停工待料或者是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要达到零存货,就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好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将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适时送达生产现场交企业使用;各生产程序之间也不保存半成品;在销售环节上也要做到没有产成品存货,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企业实现零存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工作的质量和经营业绩。由此可见,零存货是一种较高级的存货管理办法。

3.经济批量规划

经济订货批量规划是根据企业日常的存货用量和相关资金成本,运用数学模型求而得出企业日常的最佳存货持有量的方法。经济订货批量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的,并且它假设只考虑存货的变动性订购成本和变动性储存成本以及允许缺货时的缺货成本。经济订货批量的控制目的就是找到使存货总成本为最小化的订购量。一般而言,这个订货量可以使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总和最低。总成本的计算公式TC=D/Q×K+Q/2×KC,TC—表示存货总成本,D/Q×K—表示订货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总额,Q/2×K—表示一年中储存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总额。其中:D/Q×K和Q/2×K是互为消长的,当两者趋于合理的均衡时,其总成本最低。从而得出经济订货量的公式为:Q=2DK/KC,经济订货量的存货成本=2DK/KC。经济批量规划法因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企业存货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加强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在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都去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保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存货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

1.很多国有企业领导人受利益驱动,不严格执行存货采购计划,造成存货超储积压,使多余的存货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并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并且很多存货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会计处理,使得企业的很多存货因为技术或者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贬值,无法合理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的真实状况。

2.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使得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着巨大的漏洞,造成存货的帐实不符。许多国有企业在历次固定资产清查中,都会发现部分资产有物无帐,而有一部分资产是有帐无物。造成帐实不符的原因很多,包括工程转资不到位、帐务处理不及时、资产的购置手续不规范等等。

3.对存货管理的控制权缺失。很多企业财产物资已经入库,但财务部门并没有及时的入帐。这样就造成了采购业务与财务信息的处理脱节,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物流信息,造成财务核算信息失真。同时,由于财务部门不能对基层单位的自有存货进行有效控制,很少通过实地盘点来核对账实,所以入库只是账面行为,存货只是以数据形式存在极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等问题,不能对存货实施有效掌控。

针对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上市国有企业的存货管理:

1.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充分运用存货管理理论对存货进行管理。不同的存货种类要求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拥有的不同种类的存货,运用存货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以达到提高存货使用效率、减少存货浪费和占用过多资金等问题。同时,因为存货管理涉及到很多存货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所以要不断提高供销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并定期不定期的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制定岗位人员业绩考评制度,加大考察力度,奖惩分明。

2.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离开了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切管理制度都是空谈。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执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因此,在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存货管理方面,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存货的购进计价方法、发出方法、盘存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设置明确的请购、购进、付款、销售、收款、保管等岗位职责,实行明确的分工,以确保存货管理落到实处。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货成本

1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存货管理的目标

1.1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62年、1988年、1999年和2003年,按照企业规模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做了规定,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范》,按照就业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对中小企业进行了重新划分,新的划分标准将中小企业分为三类,即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例,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但在采购、人力资源、营业收入等方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存货管理方面更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有限,通常依靠企业主个人出资,没有大企业资金雄厚,仓库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其次,中小企业工资薪酬偏低,难以像大公司那样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基层仓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最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通常没有单独的审计部门。

1.2存货管理的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持有必要的原材料和在产品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便于组织均衡生产,以降低产品成本;持有必要的产成品是为了保证销售的需要;留有各种存货保险储备是为了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而给企业造成损失。但是,持有过多的存货要占用企业较多的资金,增加资金占用成本,并且储存存货将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等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以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2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中小企业只重视市场开发,而忽视存货管理,或者存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不当,导致存货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1存货采购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目前,部分中小企业往往凭经验对原材料品种、采购时间、供应商等进行抉择。或者为了取得批量采购的价格优惠,而盲目大批量采购,造成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的发生,影响生产经营。其次,由于资金有限,不能实行采购比价、招标制度等,往往进货只是在有限的几个供应商里选择,势必会造成采购成本偏高、原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给企业造成资金浪费。

2.2存货保管方面的问题

首先,执行存货入库验收程序不仅可以防止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而且可以起到监督供货单位和承运商的作用,也可指导存货的保管和使用。但是由于人员偏少,中小企业在存货验收阶段很难做到严格把关,进而容易造成存货账实不符。中小企业的原辅材料等存货入库时,往往是采购人员说了算。仓库在存货正式入库前,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其进行数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的检查,以验证它是否符合订货合同规定,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使大量不合格、不能使用的原辅材料积压在仓库中,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存货储存成本居高不下。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入库也有很大差距。由于质检员人数少、检验设备落后等原因,中小企业对生产入库的存货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造成大量不合格品入库。这些不合格品销售到市场后,因为质量问题退货,重新退回到仓库中,造成存货积压。其次,与大量的存货积压形成对比的是,中小企业的仓库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中小企业规模小,仓库面积较小,只能存放一些较重要的存货,其他的如不良品、报废品等存货,往往不能分种类、规格等摆放,不同种类堆放在一起,容易出现混淆,很难保证账实相符。

2.3存货发出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企业在存货没有入库的情况下先发出。采购入库或车间生产入库的产品都需要进行检验,验收阶段未完成,因车间或客户急需等原因,先行发出。容易造成车间或客户多领或多收,如果发生了质量问题,还会产生纠纷。其次,由于中小企业人数偏少,配备的仓管人员少,工作量相对大,车间领料人员或销售业务员经常自行搬运存货,多发、错发现象时有发生。

3完善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中小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重视存货管理。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3.1优化仓库使用空间

中小企业仓库面积较小,可以配备大型货架,使用液压车等升降设备,分层摆放存货。同种类型、同种规格的存货摆放在一起,为存货在仓库中寻找最佳储存空间,合理优化使用仓库空间。

3.2规范存货采购制度

首先,仓库保管员认真核实库存的原辅材料等存货的现有数量,根据生产计划向采购部门发出请购单,列明需要采购的存货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其次,采购部门收到请购单后,必须核实供应商信息,采取同种质量比价格等方式选择供应商,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最后,存货采购申请、审批、执行各部门相互分离,有效监督,设立专门审计部门有效监管。

3.3规范存货出入库管理制度

第一,合理配备仓管人员,提高仓管人员素质。配备一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仓管人员,并对仓管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职责培训,提高对他们的监管力度。第二,存货出入库严格执行签字审批,依据签批完整的单据,现场验收、发出。原辅材料、库存商品等由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报告,仓库保管员清点数量,查验存货的检验报告、规格型号等办理入库;领料人员必须持主管领导签字的领料单,仓库保管员查验签批手续合格后方可领取。第三,各类材料的发出,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同种规格型号的存货先入库的先发出,后入库的后发出。第四,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销售旺季时,仓库保管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严禁车间领用人员和销售业务员到仓库自行发货。企业管理部门可设立加班制度,奖励仓库保管员加班工作。第五,对存货进行库龄分析管理。存货的库龄越长,说明周转得越慢,占用的资金越多。库龄超过6个月的,可以定为呆滞料。对于呆滞料中的原材料可以退回原供应商或者以旧换新。库存商品可以重新返工,生成另一种新产品。对于不能重新退回或返工的存货,可以变卖的方式将损失降至最低。第六,建立存货清查盘点制度。仓库保管员要每月清点仓库中存货的种类和数量,确保仓库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无误,服务好生产和销售。财务部要对仓库的盘点工作进行复盘。可以采取抽盘的方式,抽取仓库部分存货进行盘点,并出具盘点报告。在存货清查盘点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差错,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以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出现盘盈或者盘亏的存货,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如有存货老化、变质或损坏等,已不能生产或销售,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人,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及时进行报废等账务处理。

3.4存货管理信息化

首先,对存货实行条码管理。目前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处理既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还容易出现错误。采用条码管理,并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可确保库存量的准确性。运用品号条码、数量条码、装箱条码、单据条码等多种条码类型,以条码为媒介,进行业务单据录入以及信息追踪,确保将差错率降至零,并有利于对存货数据的高速采集及大量采集的效率。其次,利用ERP等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存货信息化管理。ERP信息管理系统覆盖了采购、仓库、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可从请购、采购到进货全方位进行管控,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供应商资质,缩减采购成本,降低采购风险。可管理多工厂、多仓库的存货数量与存货成本,充分掌握物料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库存状况,能够提供库存ABC、周转率及呆滞等库存报表,以评价存货管理的绩效。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4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风险;库存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24-02

一、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持有待售的半成品或成品,或者以销售为目的的在产品和为了进行产品生产而在生产过程或者劳务过程中将被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等。从会计核算的意义上来讲,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生产型的企业中,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尤其大。要确定某物资是否属于企业的存货,则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的成本能够进行可靠的计量。存货占用着大量资金,如果经营不善,一方面存货会消耗大量的存储费用,另一方面存货本身在不断的贬值,造成企业资金链的紧张甚至断裂,使得企业陷入困境。如何进行存货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个管理的难题。首先,市场瞬息万变,如果销售部门的预测性降低,库存就容易膨胀,其次,生产部门为了企业不因缺乏原材料而停产,往往制订较高的生产计划,导致存货风险增加。如何在生产和销售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企业的生产既能够满足销售的需要,又不占用过多的资金,是企业提升存货管理水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风险

1.购置风险。企业在采购存货时,可能面临存货价格上涨或下降,由此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购置风险即指由于存货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而形成的风险。

2.储备风险。企业通常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存货,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但储备存货却会给企业带来储备风险。储备风险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存货储备过多造成占用资金过多,从而失去这些资金的机会成本;二是存货破损、过时、陈旧、腐烂变质等导致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3.短缺风险。过多的存货储备会使企业承担储备风险,而储备不足同样会引起风险,这就是短缺风险。短缺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损失。短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由于原材料、燃料等的短缺,造成停工待料和未按期完成生产任务,或紧急采购代用材料所发生额外支出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企业由于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的短缺,造成延迟供货而向客户赔偿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三是企业未能按合同供货形成的商业损失,或丧失销售机会从而丧失获利机会引起的机会损失所形成的风险。

4.盗失风险。盗失风险是指存货被盗窃、挪用或因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导致存货在采购、储备、发放使用等各环节被盗窃、挪用造成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非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存货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三、企业加强存货的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采购申请制度。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办理采购申请手续。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应严格审批采购申请。

2.验收入库制度。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各级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批准的合同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务部门。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

3.结算付款。指企业在对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采购合同规定及时向供应商办理支付款项的过程。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对供应商付款条件的商定。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严格按合同协议的约定审核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财务部门依据合同协议、发票、入库手续等对付款进行复核后,提交有关领导审批,选择合理的付款方式付款。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防止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建立健全存货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较好地保证物资供应顺畅,使其与生产和销售等其他环节紧密衔接,还可以有效降低存货采购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5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钢铁企业的采购和销售部门不能准确地预测市场,降低了预测性或者出现失误,一部分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能够提高市场预期,最终采购主观片面认为单价比较经济的物料,或者待价格上涨后才销售库存产品。对于这部分存货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使用经费和损失,加大了企业成本投入,缩小了盈利的空间。老旧存货管理不到位,形成了存货管理的盲点。钢铁是一个连续的产业链,然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信息沟通存在障碍,供销计划缺少可行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另外,由于企业自身规模较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责任模糊,人员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进而无法有效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二、钢铁存货管理的改进措施

1.合理规划存货,坚持精细化管理

在低迷市场情况下,控制合理的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缩减采购成本是钢铁企业获得收益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应充分发挥不同部门年度预算作用,编制科学、科学的库存计划,规避不良库存现象的出现,切实保障生产运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并把对于老、旧货的管理列入钢铁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中,消灭存货管理的盲点,合理制定资金占用比重,降低不必要的筹集经费,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

2.规范验收存货,有效控制入库

钢铁企业在明确最理想的经济订货量后,应进行存货采购工作,并做好质量验收入库工作。同时验收半成品和成品,待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原材料的入库流程为:编制采购计划、采购部门联合采购、取样化验、验收入库。在这个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存货的采购数量满足要求,其质量符合标准,做到正常、有序入库。另外,钢铁企业因自身生产需求,须采大批的原燃料、辅助材料和备用物品、物件,这些会占用较大空间,然而对于有限的库房而言,存在一些物料直接被发往二级单位,这时物料接收员应仔细检查采购数量、类型和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对供货商已经发货却没有定价的存货,物料接收员用和供货商以及采购部门及时联系,明确价值且规范入库。同时在每月月末还应和采购部门核对物料入库单据,避免存货管理环节出现问题。

3.严格控制存货出库

存货出库时,应让有关领料员提前填写相应的出库单,待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在月末库管员参照出库单据输入系统。由于钢铁企业中材料使用量较大,自然相应的出库单据也比较多,因此,财务人员应时常审核出库单据和明细表。确保存货出库手续完整,准确领用。发出材料后,库管员应依照相应单价表,清晰注明发出金额,认真登记材料出库单,待系统发出物料记录账目后,整理出库单和发料汇总表,并将其定期上交给财务部门审核保管。

4.增强对存货盘点的内部控制

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均处在整合状态,产能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吨,如果只在年中和年末分别盘点一次,则不利于存货管理问题的发现,这是企业内部管理中面临的最大困扰。库房压力沉重,每天出入量较大,这增加了盘点工作的难度系数,然而,又因为具有较高的价值,一定要排除所有困难。因此,为进一步控制存货管理,可以增强存货盘点,增加存货盘点频率,可以每月进行以此盘点,这不仅有利于存货问题的发现,还减轻了存货盘点工作量。完成存货盘点后,应制定相应的盘点表,科学对比分析表中的数据,有效提供具体、真实的库存信息。盘点成品时,既要增加盘点频率,还应核实成品出入库表格,整理归纳,形成企业进销存日报表,进而促进每日盘点工作的进行。在钢铁企业中,不仅要注重存货的采购和定额环节,还应加强损坏、磨损、积压、变质存货管理。此种存货在总存货中占有一定比重,既能影响资金运转,长期作用还可能贬值、损坏和磨损。因此,企业应针对呆料和废料编制相应的分析表格,通过检查和分析等方式是将此种物料在库房中显现出来并尽早处理,有效降低损失程度。

三、结语

企业存货管理范文6

一、存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日趋重视,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无穷无尽,它是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成本控制――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两种基本思想,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业务过程,综合工程方法、组织实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而实施的成本控制。

控制存货成本出于以下原因: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在流动资产甚至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存货影响到当期的损益;减少存货可以有效减少资金占用和降低经营风险,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目前存货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存货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缺陷,并不符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1、存货不是资产。一般企业认为存货是资产,乐观地认为其一定能变现。DELL公司总裁迈克・戴尔认为,“库存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因为拥有过多的存货,必须为之支付大量的储存成本。且当企业的大量资金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2、财务管理的疏漏。只注重存货实物形态的管理,即注重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忽视存货价值形态的管理。

3、存货信息缺乏共享。库存管理谈不上什么技术手段,仓库除了一本账簿记载着存货的收、发、存数量外,货品基本资料的其他方面很不健全。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使得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各部门之间无法共享真实可靠的信息。

4、缺乏对物流管理的整合。存货管理“小而全,大而全”,只注重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而忽视了对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企业负责存货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全过程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

综上所述,各企业应该寻求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存货成本之路,提高企业利润。

三、加强存货成本管理的方法

1、采购环节成本管理,杜绝采购中的高价格和浪费

(1)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加强采购管理。实行必要的招标采购,公开透明;选择好供应商,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所需物料协议,得到缩短提前期、减少物料库存。

(2)利用互联网降低采购成本。①减少人为因素和信息不畅通问题,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②统一从供应商订货,以求获得最大批量折扣。③将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采购系统连接在一起实时订购,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实现“零库存”管理。④实现库存、订购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损失。⑤与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可以帮助供应商按照企业生产的需要进行供应,同时又不影响生产和增加库存产品。⑥求购信息和“实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让全球的供应商报价与竞价,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供应商。

2、存储环节成本管理

存储环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储存空间成本。储存空间成本包括把产品运进和运出仓库所发生的搬运成本以及租金、取暖和照明等仓库成本。这些费用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变化很大,储存空间成本随库存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公司在估算空间成本和资本的时候,不仅要计算固定成本,还包括变动成本。第二,库存服务成本,包括保险和税收带来的成本。第三,库存风险成本,它反映了存货的现金价值下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远远超出公司的控制范围。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存储保管环节可采用ABC管理法,实施有重点的存货管理,降低保管成本;存货优化,指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最低的成本耗费控制存货数量,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合理需要;控制存货水平,要平衡存货采购与生产投入的数量与时间,平衡批量采购成本与存储成本,以形成最低存货成本。

3、物流环节成本管理

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包括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动力资源等。物流资源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仓储成本。

(1)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要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从客户的立场来确定什么创造价值、什么不创造价值;对供应链中的采购、产品设计、制造和分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流的行动方案。及时创造仅由客户驱动的价值,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努力追求完美,实现物流的准时、准确、快速、高效、低耗,同时达到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目的。

(2)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减少推销和采购差旅费用;形成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加快企业产品的流转速度,提升产品服务形象。

(3)企业物流外包。可以减少物流设施投资费和物流人员管理费、减少流通环节、减少在产品质量和货款上的被欺诈行为;使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事业上。

4、把握内控制度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来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处理均经过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

(1)存货采购内部控制。①存货采购审批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业务按计划申报程序进行,由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计划和材料请购单编制采购计划,提出具体的采购目录,经主管计划的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②签订存货采购合同内部控制。保证存货采购在授权下按合同进行,要求主管领导对采购人员进行授权委托,授权的内容一定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内容;采购人员按计划签订合同,无权在授权之外签订合同和变更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副本应送会计和计划部门审核价格与留存。③存货验收和入库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数量、品种、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做到准确、安全入库。④存货采购资金支付结算内部控制。要保证货款支付正确、合法。财会部门接库房通知承付货款,应审核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规定;验收单、入库单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合同一致;进货发票是否合法,是否与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单的品名、数量和价格相符。审核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进行货款支付结算。⑤存货核算内部控制。应通过采购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保证存货采购业务资料准确、真实。采购部门和库房保管部门要对存货的购进、发出和库存进行日常核算,库房应登记材料卡片,采购部门登记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明细账,定期将收料单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验收单、付款通知单、付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存货账簿及有关账簿,月末与采购部门和库房管理部门进行核对。⑥存货内部稽核内部控制。应保证采购业务的记录正确,做到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月末将收料单与材料明细账核对,同时材料明细账还应同财务部门的材料分类账、总账核对,由内部稽核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程序和会计制度。⑦存货内部审计。应保证存货业务合同有效、保管安全、付款正确,会计核算准确,各部门资料反映真实可靠。由内部审计人员抽查存货采购合同,审查合同是否经过授权、是否有效,同时审查在途存货,审核各部门核算是否正确,各部门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的内控措施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