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例6篇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文1

1.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目标的错位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甚至教学模式的填鸭化。无论是考证辅导班式的教学还是《经济法》纯理论教学,都停滞在讲授理论和加强课堂与课后练习的传统教育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期刊网上就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但结果无外乎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图表法[1]、案例教学法或双向提问式教学法[2]等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些学校倒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网络手段,可是却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只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挥出来。[3]因此,都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关于这一问题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表示,《经济法》课程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上课学习、下课背书、考前做题,非常地传统,也非常地无趣。传统的填鸭式与题海式的传授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巩固,教学中的前学后忘成为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就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后果更加明显。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去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4]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理论依据构建。

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指引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形式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么认为的依据是著名的“情境认知理论”。《经济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法》教学的要求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的特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共同体的文化。[5]而要在课堂上去模拟与《经济法》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唯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实现。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应该实现以下几方面创新:(1)教学目标上,应该以实现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试通过率。(2)教学内容上,应该建立在教材基础上,能够为网络所共享的教学课件、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试题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脱离教材。(3)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注意情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网络教学策略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具体的知识点要尽量采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6](4)在考试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考试,实现随机题库制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减少阅卷出错率,同时节约学校的经费资源。

2.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仅仅以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或提升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真正实现素质与技能教育。笔者以为,高职《经济法》教育应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和能力分离、教学和考证分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网络化教学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情景模拟预设,然后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机———机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设的模拟情景去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3.课堂教学创新。

《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关键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一举措必须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考证与就业的需要,从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教学内容创新。可以考虑在保证《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使用教学案例,只不过教学案例要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在合适的案例中可以考虑由学生来扮演案例的主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学效果。第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情景模拟法,《经济法》教学过程非常适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也正是引入网络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可实现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电子元素将教学案例形象的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深刻地理解知识适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手段创新。网络化教学离不开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教学课件、动画软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将其上传到机房或校园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4.考试制度改革。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文2

论文关健词:信息环境影 视文化传播 大学生教育 文化的影响

伴随着影视文化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以一种全新姿态积极地渗透到大学生教育中,已成为当今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媒体,其对教育影响令人瞩目。一是看到众多影视作品丰富校园荧屏,成为延伸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领略诸多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体。大学生们从荧屏上获得很多新知识、新思维、新审美空间,甚至新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了他们文化品质的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另外也发现商业化的影响,使荧屏上出现一些庸俗、暴力、情爱等低级愚昧镜头会带给学生们思想、行为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品德教育、价值观的追求等。问题存在必然引起教育业界和社会共同注意。毫无疑问,采纳相应措施,深层次地探讨新信息环境下影视传播的育人功能,营造好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净化好校园文化的传媒空间,使影视传播成为校园教育人的好课堂,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活好媒体。

一、影视传播的文化教育功能

1.引导熏陶作用。众所周知,影视是一种政治传播工具,它代表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政治教育先锋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机器,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进步中有不可替代作用。多数影视作品不单纯是文化知识的传递,它总是隐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正确性,带有一定主题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从多角度地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近期播出的系列电视专铡大国崛起》.讲述了15世纪以来,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崛起史,客观公正地让我们解读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快速发展历史。同时,也郑重地告诫国民,在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而素有东方醒狮之称的近代中国,要想强国强民富,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打击社会的腐败,抓住发展的机遇,建立起共同繁荣和永久和平的社会和谐环境,去振兴中华民族,实施中华民族的崛起。由此,看到影视的传播是一种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不可替代教育媒体,是大学生们政治思想教育载体,人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媒体,心灵建设和精神塑造的有力工具,日益凸显出引导、示范、熏陶的育人作用。

2.启思益智作用。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工具,全球化的传播令其信息容量之大,涉略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几乎让人匪夷所思,在知识传递和教育上是其它传媒无法比拟。影视无论是基础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可谓是样态灵活,层次多样地渗透在教育各领域中。它一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容量.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对教育影响力令人可信。现今很课程往往在借助影视传播形态,源源不断地涌进校园,从而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方式,使荧屏上展示了大千世界斑斓多姿的科学文化知识,让疲惫、枯燥、抽象和乏味的文化教育变得直观化,形象化,科学化,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教育新方式、新形态。如央测科学历程),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影视栏目,学生们在观看这些节目,有一种不知不觉地手牵着手地被拉进了文化知识殿堂里,使知识获取轻松、随意,知识面见多识广,思维能力活跃,知识的拥有显得更加丰富化。另外,影视传播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知识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激发、知识视野的拓展最有效的教育工具,是知识累积和信息量增加的最有效教育媒体。

3.审美陶冶作用。影视又是一种娱乐文化产品,往往提供了精神食粮和动力,丰富了文化生活。很多优秀影视作品的展播,对增强大学生们审美能力,扩大其视野作用。他们从荧屏上了解到很多社会新事物、新风尚和新生活方式等,更多地认识到社会丑恶现象,明辨社会方方面面的是与非,善与恶,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而理智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启迪,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精神上得到愉悦,形成良好心理承受力,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校电视台曾在《校园连线》栏目中,以每周一档针对校园中公德建设主题展开讨论,讲述身边有悖道德规范、有失文明的事情.学生参与涌跃。通过身边形象教育使公德教育落到实处,校园中出现了食堂买饭排队;教室、图书馆座位相互谦让,关注他人、关注学校、乐于奉献精神到处可见,这表明影视文化传播的育人功能,从而为学生们追求高雅艺术品味、高格调生活方式,树立起良好行为、学风、校风和奋发昂扬精神提供优良土壤,校园中形成新的、浓厚的文明文化氛围格局,影视文化的好像春雨润物般地净化大学生心灵和生活空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影视传播中的负面影晌分析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在今天一个“地球村”传播环

境下,影视文化传播视野已拓展到全球范围,各种影视作品形态异彩纷呈,每个人都置身在这强烈传播环境中。我们应肯定影视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教育积极影响。同时,不回避一片火爆荧屏后面所产生的负面问题,肯定有些不协调的音符不可蔑视。否则会严重地干扰着正常校园文化教育,应给予及时的关注。

1.传播偏移诱发文化教育偏移。影视作为一种教育媒体应定位在教学服务上,宗旨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文化教育。但仔细调研、查看当前荧屏,看到是各类受商业浪潮的影视作品,高雅与庸俗渔目混杂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知识、娱乐信息的万花筒。不难发现荧屏上科学文化教育作品呈现萎缩趋势.低品位的影视剧、港台剧等充满荧屏,荧屏上出现很多无法接受的东西,什么戏说历史、什么情景喜剧等,都已造成对历史误读和生活偏移,甚至有些低劣庸俗的色情、暴力、两性关系等镜头荧屏上频繁出现,势必会造成一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放弃原本崇高理想、道德观和文化知识的追求。而转向影视中行为争相效仿,最终是在没有任何条件地“跟着感觉走,跟着流行走,一步一步地跌入影视传播的温情陷阱中”,迷失于影视作品虚幻的世界中。正如社会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一样:“花香人儿美,我的心已醉,吻吻小嘴唇,再请饮一杯,爱情如流水,管她还爱谁,让她去见鬼,”对影视作品中的男欢女爱镜头念念不忘。校园中出现谈恋爱、帮派、老乡会等不文明现象四周辐射,暴露现今影视传播中文化偏移,而诱发出的文化教育偏移,造成部分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削弱。

2.不健康荧屏带来不良文化。时下你打开电视,荧屏上是别墅、洋房、汽车和明星等高享受的物质生活镜头扑面而来。令人不解是有些明明格调很高的益智娱乐型综艺节目,主持人却刻意去追求一种新奇头型、新装束,表演酸里酸气,打扮怪异,说话怪腔怪调,且无边无际的花边轶事信口开河。这种虚假与矫饰的样态在荧屏上频频地出现,不幸是迎合部分精神空虚,渴望感官享受文化病态的学生心理需求,助长了部分学生私欲的意念扩散,引发部分学生以追求享乐、富贵为目标。他们行为上盲目于追明星、忙于出国、崇拜企业精英、商业巨头等;生活上讲阔气、讲时髦、穿名牌、逛舞厅咖啡屋等膨胀消费的心理。有些农村学生往往把进入大学称之“跳出农门”“摆脱贫困”,导致原本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信念被渐渐弱化,无正确学习追求目标,意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成功”、“财富”、“理想”等都被作为他们生活追求目标,索性模仿起“商品社会当有吃有玩有刺激何乐而不为”的生活方式,但他们是否想到所追求的这种生活目标,确实与中国现实百姓生活相距甚远。由此荧屏的“豪华风”使其有些学生缺失人与人间的关心、容忍、体谅,缺失艰苦创业精神,缺失明辨是非能力,而问题负面效应可能更多是不健康的影视文化荧屏诱发而来。

3.快餐化传播使思维简单化。影视文化传播是教育中主要载体之一,文化教育信息传递的快捷丰富,形象性有替代文字教育之趋势,对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快餐化”传播的背后,也会使部分学生误认为影视中获取知识轻松快捷,省时省力;又可整日坐在荧屏前享受快乐,导致学生看书时间少了,看影视作品时间多,影视传播的形象性、简洁性和快捷性成为他们文化知识接受的基础尺度。看影视为获取喜爱猎奇流行的火爆镜头等,谁还愿钻研思想深邃哲学论著,看千锤百炼的经典名著.读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更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总想快速地获取很多文化知识而一举成名。事实上,文化教育是交叉渗透,信息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趋势更是明显,放弃传统的基础文化教育,而信赖迷恋于影视中获取文化知识显然不对。试想粼红楼梦狱三国演义降文学经典或粼宇宙的奥秘羚科学技术,它不可能仅依靠影视荧屏传播去理解文化内涵,而很多深奥问题更有待通过精细阅读,深层次问题分析和探讨,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影视传播文化知识很多处于浅层表面化、常识化。影视中所获取知识会使自己实际感受少,这恰恰引发大学生们对问题的思维过于简单化、平面化,对文化知识内涵理解过于弱化等现象。

三、影视文化对文化品质教育培养策略

影视文化传播是校园中一个特殊窗口,塑造好形象.营造好文化空间,弘扬好传播个性,扩大好影响力,让这个教育中主流媒体在现代传媒竞争市场下,继续保持好自身独特的优势,发挥其校园文化教育和建设所不可替代作用。可尝试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倡导作品主旋律传播策略。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主旋律唱响了,主动仗打好了,就能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使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良好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媒体,在校园中要弘扬好主旋律,首先是有明确的文化传播宣传向。大学校园要好好地利用影视传播的教育功能,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及时地报道各

类新闻事实等,培养大学生们辨别是非能力,对照真善美与假丑恶能力提供一条便利的信息通道.使校园中形成一种政治方向准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是发挥好影视文化传播优势,积极唱响主旋律,不仅在荧屏上多播出些优秀爱国教育影视作品,且思想上需重塑人文精神,充分发掘当代中华民族文化。事实上,学校经常举办优秀爱国影片展,具有很好教育价值。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英雄故事、民族精神,都能激发起学生们爱国之情,民族凝聚力,自强意识,肩负起建设祖国更加美好明天的重任。只有在荧屏上弘扬好主旋律,才能凝聚好人心,振奋人精神,排除出现今文化教育中各种“噪音”“杂音”的影响。才能抓典型人物、事例和感人事迹,去鼓舞了学生们斗志,增强信心。这样,一定能巩固好校园文化教育的阵地,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准确性。

2.做好荧屏“防火墙”建设策略。大学校园一直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对各种文化的理解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在“全球化”文化信息传播时代,每天荧屏上可看到浩如烟海的国内外各种影视作品,因政治标准不同,道德观念有别,风俗习惯存有差异,审美情趣不尽相同,这些都无疑会冲击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那么,面对一个多样化、开放式、自由的国际文化传播环境,我们只有做好自己荧屏“防火墙”的责任,维护和发展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命,把握好对各种影视作品的选择关,善于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比如美国好莱坞很多作品风靡全球它不仅是美国文化的符号,而更多直接地宣传美国英雄主义和毅权的扩张,体现一种以国家为重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想。但我们从中也可以开阔视野,可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关键问题是在选择那些影视作品时,如何去提升学生鉴别能力。其次是通过相关制度约束,保证有害信息,有意识形态和负面影响的作品,不出现在校园中,强化校园影视作品、vcd等设备的管理。这样,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影视文化传播环境,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净土阵地。

3.提供多元化传播空间策略。荧屏空间多元化的传播,可进一步拓展校园中影视传播的教育效应,扩大其文化教育的传播范围增强其影视传播在校园中文化教育的影响份额。具体方法是不断加重荧屏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把传播科学新知识、新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作为文化教育中传播重点,从知识层面提升学生们的文化品质修养。二是把中华民族精华作为核心内容传播,加深大学生们的文化底蕴,增强其责任意识,守土意识使影视传播成为校园文化教育的好平台。三是塑造好一个公德的窗口,通过影视传播,运用事实、典型事例,塑造时代精神,展现社会正气.在校园中树立起良好校风、学风和行为的新风尚。四是提供学生们才艺展现空间,比如校园中常举办以辩论大赛),(mtv音乐大赛》遗主持人大赛.)《校园荧屏连线》等各类文艺节目。这些不同的传播方式将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得丰富多彩,荧屏上展现了集体精神风貌或个人天赋、特长和爱好,学生们有在广阔天地里驰骋空间,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成功、失败,感悟到自身差异,激发起自己不断进取。应该说,多元化文化传播空间的提供,会从不同视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高尚文化品质,激发人人向上,奋发昂扬的精神,使校园的影视文化建设走向高雅,学生们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校园中文化传播主旋律愈奏愈响。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文3

有效性资源库的建设非常重要。学校要大力倡导电子备课,把教师从很多繁杂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个别辅导、作业批改、思想工作、进修提高上。笔者认为有效性资源库建设学校应高度重视,特别是领导要彻底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学校有效性资源建设长效机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检查、考核、奖励要落到实处。各年级各学科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力争通过三至六年的建设使本校有效性资源库初具规模并逐步更新完善。欲使学校有效性资源库建设落实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般来说:

(1)各学科必须通过教学研讨确定本学科内容中确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的内容。

(2)通过分工协作进行电子备课,老教师撰写教学设计,青年教师技术过硬主要查找资源及整合制作课件。

(3)学校要结合教材版本有针对性地购买一定量的优秀资源,方便教师查找筛选有效资源。

(4)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取海量教学资源的优势,全方位整合有效信息资源。

(5)充分发挥专网教育资源。

(6)责成专人做好平时各学科有效性资源的收集建库工作。总之,学校要发挥群体智慧和力量,收集和研发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有效性资源,服务于广大师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轻教师负担,真正发挥优质资源的教育效益。

二、教育信息化应用必须深思的几个问题

1.定位问题

多媒体对教育教学只起一个辅助作用,要认真讨论教材内容,对非用不可的必须想方设法用,没必要用的坚决不用。切忌完全依赖媒体,满堂信息化;该让学生书写的重、难点一定要让学生书写;该说的一定要让学生说;该练习的一定要让学生练习,不能用屏幕完全替代,该用传统方法的还要用传统方法。

2.整合问题

资源整合不是媒体堆砌,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做指导,达到有机融合才是最高境界。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我们提倡“拿来主义”,但切忌不做取舍,硬性照搬盲目使用。

3.应用问题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文4

内容提要:

本文选取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二十四个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选题论述,内容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育管理、课程改革、课程整合、电子教材、人才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网络伦理、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政策法规、教育产业等多个方面。文章对关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动态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研究 热点

作者简介:陈海洋教授,原为大学系主任,近年转向基础教育领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电教办电教技术开发专家组成员,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理事,海南省科技教育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海南省中小学计算机教研会副理事长,海口市政府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海口市计算机教研会副理事长,海口市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海口景山学校校长。

世纪之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作出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的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英明决策: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一石击起千层浪,一场全球瞩目的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浩大系统工程,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迅猛速度在神州大地蓬勃展开,方兴未艾。一直作着教育现代化强国之梦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有着数千年教育历史包袱的中国基础教育界,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洗礼既是一场痛快的创新,也是一种痛苦的弃旧(这使人不由得想到了一部畅销书的古怪名字《痛并快乐着》)。这场深刻、广泛的教育大革命所引发出的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问题,令人瞠目结舌。《国际歌》云: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当然也应靠中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力量去解决。为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身体力行地去研究探索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变革,以实现新时代教育的全方位大革命。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很多,本文只着重探讨人们近期关注的部分热点选题,旨在抛砖引玉。

1、 1、 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

释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既承担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中小学必须信息化,中小学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事实所证明的雄辩命题。而如何认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如何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倒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会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无疑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切莫等闲视之。

2、 2、 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其相匹配的新教育观念、思维模式》

释义:

由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所以势必对中小学传统的教育观

念、思维模式形成巨大冲击。可以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观念、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的过程。有专家说得好,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维模式问题,应该运用全新的思维模式,从根本的思维模式转换入手。实践表明,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最大的障碍便是滞后的教育观念、思维模式,换言之,教育观念、思维模式的转变应成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最重要的任务。因而理所当然地要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的时空观、教学的质量观、终身教育观等诸方面作深刻的反思与深入的探讨,从而推陈出新地形成能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的新的教育观念、思维模式。

3、推荐选题:《现代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释义:

传统中小学自发的教改实验、研究,往往既不注重理论的指导,也不注重理论的升华,因而效益不显。其实,任何改革都需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教育改革当然不能例外。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理论指导的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就会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轻视理论, ...错误的思维一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发生恰恰相反的方向去。” 教改实践表明,我国中小学方兴未艾的教育信息化事业,亟需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思想基础与理论武器。这里应强调的是,我们既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也应注意从如火如荼的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果如此,则既能有效指导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又可以为丰富当代国际教育理论的宝库作出咱们特有的贡献。

4、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释义: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从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看来,不少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还存在片面模糊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建设,而对与之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怪圈:一方面在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计算机机房、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却大量闲置,对一线教学改革上起不到多大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参观、炫耀用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要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物理环境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显然,信息化物理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重视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

面临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我国中小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作为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将要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制约我国中小学教改实践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

5、推荐选题:《现代教学设计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释义:

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性学科。它既可看作教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视为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专家们认为,现代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系统整体原理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操作程序。”教学设计包括了三种活动:教学分析活动、教学决策活动和教学设计的结果评价活动。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条件、经验、情境、资源等。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有着科学依据和应用天地。它连接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科学、传播与信息理论、管理与工程理论等多种学科。

不难看出,现代教学设计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尤其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6、推荐选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释义:

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自然无从谈起。因而,为学生创造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具备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功能的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需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演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常规电教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等。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仅指硬件系统,而是硬件、软件、潜件三者有机组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2、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3、促使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

7、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资源的建设、利用》

释义

这里说的教育资源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来进行。换言之,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教育教学活动便难以顺利展开,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中小学赶浪潮斥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网的设备设施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种被形容为“有路无车无货”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已成为制约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瓶颈”。因此,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已迫在眉睫。

8、推荐选题:《中小学现代电子教材研究》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29-01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相辅相成,教育教学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教学对象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也必须顺应这个潮流,不断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笔者认为构建信息化资源平台、开发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优化教学资源,构建信息化资源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纳入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高度,明确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在整个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形成了一批较为完整、有效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使教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指导学生进行拓展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服务对象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原有资源的局限性便显露出来。服务对象的社会化要求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精品化、公开化,同时对学习的自主学习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解决原有课程资源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如原有的习题和试题库主要是面对教师进行学生测试时的资源库,无法实现学生的在线自测,互动性较差,在此基础上开发习题和试题在线自测和评价系统,便是对资源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所以针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服务面向的转型,特别是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开放,必须对传统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升级和改造,构建课程的精品资源平台,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依托网络环境,开发信息化教学手段

当今时代网络的发展和发达程度,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对信息化教学的探索,逐步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教育者与学习者都借助网络环境、教育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来寻求最佳的教与学的交互活动,达成信息时代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基础职业能力等通用能力的重要渠道,作为一门纯理论课程同时具有时效性极强的特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必须充分开发信息化手段引导教学,使得被动接受的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通过学生亲自操作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的信息的单向传递,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和思想碰撞,达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学。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教育部提出“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理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目标有机结合的过程。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可以实现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育理念的顺利转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即在对学科理论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和有效地利用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之中,通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鉴于当前网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思想政治教师在信息的选择和利用上要积极向上并有充分的说服力,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道路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努力拼搏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信息能力,以适应新型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是作为构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跨越式和均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理念更新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达到对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信息; 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 革命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运林,(1936—),男,广东省化州市人。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教育传播理论、协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从教育、信息、信息技术的本质与联系出发,分析、解读这一重大课题。

一、教育与信息

(一)教育的含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泛指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美国《百科全书》中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就是教育。”两个定义都有共同之处,就是教育是人们获得(增进)知识与技能的活动(过程)。本文谈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

(二)信息的含义

“信息”一词来自拉丁文“Information”,意思是指解析、陈述。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对信息的认识不断深入,有几个不同的认识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是指消息、情况和知识。在信息论上,信息被定义为减少或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在信息的本质上,也是本文关注与需要利用的,信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这一信息的本质定义,说明信息只是事物的表征,不是事物本身。信息与事物有关,但又独立于物质而存在,世界是由信息、物质与能量等三要素构成的,信息的本质定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同样,它也可能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信息活动。

表征事物的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呢?

信息是在事物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某物与他物相互作用,在他物留下某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与规律)的痕迹,这意味着他物带有某物的信息,某物是产生信息的源,称为信息源。他物是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体。

同一信源物作用于不同的信息体,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这就导致信息有不同的呈现状态。

信息体通常可分为自然信息体、机器信息体和人类信息体等三大类,信源物作用于三大类信息体上,会产生四大类信息形态。

1.自然信息。信源物作用在自然物信息体上呈现出的痕迹。如气候变化作用于树木呈现的“年轮”这类痕迹难以呈现信源物存在方式的全部状态与特性。

2.机器信息。信源物作用于机器信息体上呈现出的痕迹。如电压表、电流表呈现出电压、电流的数量刻度;照相机、摄录像机呈现出信源物的静止图像与活动图像。可见机器信息显示出来的数量化符号和形状符号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信源物的状态与属性。

3.人类感知信息。信源物被人类感知,在大脑留下信源物存在方式的痕迹。

4.人类思维信息。将感知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处理加工转换成人为的符号信息,也称为“人工信息”或“再生信息”,也就是人类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

(三)教育与信息的关系

从上面两节关于教育与信息含义的阐述,不难看出教育与信息的联系。

信源物(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被人类感知,形成感知信息,然后在大脑加工产生人类思维信息,使人类获得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教育活动。人们还可以从信息体中去获得该事物的信息与知识。所以一个完整的用信息去阐述的教育定义可表述为:“教育是从事物和媒体(信息载体)中获取信息,经大脑思维加工成为人类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对这一过程的要素作一些分析。

1. 信息源

教育信息源包括真实的事物与媒体(事物信息的载体)两大类。

(1)事物。人类直接接触真实的事物,能获取事物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直接接触实际事物的实践,能训练人类的技能与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陶冶人们的思想品德。原始的、最早的教育就是利用实际事物手把手进行的,接触实际事物获取事物的知识,将陪伴人的一生,实现终身教育。由此可见,事物作为信息源的重要性。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实践、实验、实习、见习、参观占教学计划很大比例。我们仍须十分重视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包括小工厂、小农坊、生物园等信息源园地的建设。

(2)媒体

媒体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它载有事物的信息,但不是事物本身。在我们身边能接触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但媒体却可以承载任何事物的信息。我们还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去呈现事物的信息。媒体(含教师的语言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与计算机媒体等)在教育活动中,是用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2. 信息获取

(1)感知器官获取信息。人类是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感知事物和媒体的信息。人类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五大感官,有些信息是通过全部感官获取的。特瑞勒(D.E.Treichier)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人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视觉占83.0%,听觉占11.0%,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0%。

(2)人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还须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否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例如听老师讲课的语言能力、阅读课文的文字能力、上网的计算机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在教育活动中培养的。

3. 信息加工

人类感官获取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送至大脑,在大脑记忆系统不同部位进行存储与加工,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兹基给出了一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模型。人们常简化为图2所示的常用信息加工模型。

图2 常用的信息加工模型

近年来,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纷纷采用信息加工原理去解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然而大脑的机理尚未被人们全面掌握。人工智能是模拟人脑赋予机器思维能力的科学,通过人工智能研究将会揭示大脑的机制和信息加工过程的本质。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已获得许多重大成果,为运用信息的获取、加工去科学地阐释教育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4.人类信息体

信息经大脑思维加工后,成为人类思维信息(转换为人的知识与能力),众多事物作用于人类产生的感知信息和思维信息形成了一种人类的信息体。

教育塑造了人类信息体,塑造了人类的信息知识结构,也塑造了人类的信息技术能力。

人类信息体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含社会实践)中共同塑造的。人从出生开始就用自身感官去获取外界事物的信息,家长还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并用语言去表征这些事物的称谓。进了学校,有目的、有计划通过各门课程、各种活动去塑造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人类信息体。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后,任职、经历与各种社会活动给他刻上了深深的信息烙印。总之,人的一生都在受教育,都在不断塑造自我的人类信息体。

综上所述,教育是一种从信息源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成为人类信息体(如图3所示)的信息活动过程。简而言之,教育就是一种信息活动。

二、教育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作为构成世界的要素之一,它的开发、利用与物质的开发、利用一样,需要有技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首先被利用“表征”信息的技术是语言,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被开发与利用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当前人们理解的信息技术含义是指信息的表征,获取、存储、传递、加工和利用的技术。

现代的信息技术是指“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贮、传播与使用的能动技术”。①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 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无从考究。大多数语言学家主张是从劳动起源的,社会劳动需要协作,需要交流,因此产生了有声的语言。原始的语言是非常简单的,但有词汇、也有语法,能描述一个事物的状态,能表达某种需求。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对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尽管原始语言对这种表征不是那么准确、全面,但毕竟已是事物的表征,是一种原始的最早的信息技术。

语言的出现帮助人们结成社会,组织生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同时也帮助人们脱离事物本身,利用语言的表征去传递信息,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2. 文字的创造

在语言诞生了几十万年之后,人们已发现语言不能存储,传递也受到时空限制,因此创造发明了文字。公元前四千年,已有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有苏马利亚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现在世界上的文字不下数百种,分为两大体系:以西方国家的拼音字体系和东亚国家的表意字体系。

文字是用来表述和记录自然语言的技术,使口语能脱离人变为书面语言而独立存在,能将信息永久贮存,并且传送到更远的地方,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大进步。

3. 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公元1041年间,我国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印刷术使历代积累的知识能以书本和报刊的形式长期贮存和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

4. 电信、广播和电视技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期,有线电报(1832年)、有线电话(1876年)、电影(1885年)、无线电广播(1895年)、录音技术(1898年)、电视(1936年)、录像技术(1954年)的相继发明与应用,使信息能传得更快、更远,不但能传送语言、文字的信息,还能传送图像、活动图像的信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继产生了几次工业革命。

5.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展已经历了四代。第四代计算机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了网络技术,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近年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也有人称之为五次革命(见表1)。前三次,由语言到文字再到印刷术,相隔的时间都很长,它们被称为传统的信息技术。后两次,从电信到计算机网络,相隔时间很短,发展速度很快,甚至在交叉发展,同时相互补充使用。在教育领域,我们都将它们统称为现代信息技术,它们在教育上的运用被称为“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1. 教育要运用信息技术

从原始社会到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都要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还产生了一门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的学科。

原始社会的教育,除了亲身实践获取事物信息,主要依靠语言传送信息去认知更多的事物。发明了文字和印刷术,教育能用文字贮存信息资源,能用书本去教更多的学生。

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教育中最早最快运用这些技术,我国运用幻灯、电影、电视、计算机等技术于教育,统称为“电化教育”。美国称为视听教育、教育传播、教育技术。

原始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教育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获取、传送、存贮、加工信息的技术。它是教育的主要技术,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成为国家需要的某种专业人才。因此,要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商业等专业,学生要获取相应的专业信息知识与能力。除此之外,教育还有一项更重要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1)语言能力。语言是一种最原始、最早使用的信息技术。用语言去表征事物,用语言传送信息进行交流,用语言组织劳动生产。至今,语言还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信息技术。孩子出生后,父母就会教他们说话,用语言表达周围的事物与运动状态。人类的语言能力基本上是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完成。要具备第二种以上的外语能力,当然还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2)文字能力。很多古今中外的信息都贮存在书本中。最新的时事信息在报刊上,教育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用了很多课时开设语文课,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当然,还要让学生能用文字去传送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情感的交流,文字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

(3)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现在是信息社会,很多信息都用文字、声音、图像符号形式贮存在录音装备、录像装置和计算机网络的贮存器中。我们要学习与具备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才能从这些媒体中获取消息。所以,近年在大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甚至在教师、公务员队伍中也要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因为过去在学校学习中没有学习与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从语言、文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有了信息技术能力,才能运用自如地自学,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

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一次产生的信息技术革命都促进了教育的根本变革。(见表2)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所谓革命性影响,不是指一般数量上的大小与速度上的快慢,而是指质上的变革,是一种颠覆性的行为。这些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一)信息技术引起教育方式根本变革

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每次革命都促进了社会文明发展,也导致了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语言技术阶段,教育只能由家长通过生产实践与语言去传送信息,使后代获得知识与技能,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在文字技术阶段,后一代要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因此,要学习与掌握文字技术的能力,要认识字的意义,要学会写字。开始是写在竹简上、绵帛上,后来写在纸张上。由此,出现了专职的教师,教育离开了家庭,出现由专业教师去担任的专职教育方式。在印刷术阶段,出现了教科书,书本中储存有古今中外的大量信息,学生不仅可以从专职教师言行中获取信息,还可以从书本中去获取信息。因此,一个教师不再是单独教一个人,而是同时教很多人,出现了学校和学校的班级教育方式。在电信、广播、电视技术阶段,除教科书外出现了众多的视听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课件等,这些媒体贮存除文字之外的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信息,学习者的学习进入了一个多媒体教育的时代。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阶段,计算机已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实现多媒体学习。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计算机大量存贮的信息能迅速传送与交流,实现网络远程教育方式。由上可见,信息技术会使教育发展产生根本变革,也就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对教育信息化理论建设的影响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火热进行中,深入研究信息与信息技术,将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建设。

1.研究信息与教育的联系,教育是学习者从事物与媒体中获取并加工信息成为知识与能力的活动。

2.研究信息的本质含义,使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质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三要素构成,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信息活动。这颠覆了传统认识中的教育本质是生产力、上层建筑等说法,使教育科学与实践进入科学化、现代化的时代。

3.教育是塑造人类信息体。按信息论的观点,人类是一种信息体,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知信息,也有经加工产生的思维信息。这些存贮在人体中的信息,又有两大类,一种是信息技术能力的信息,如学习语言、文字等;一种是学科专业知识能力的信息,如学习物理、化学等。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安排学习者参加各种活动,学习各类课程去感知与加工这两大类信息,塑造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类信息体。

4.建立信息化教育新理论,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信息科学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在教育中应用时产生信息科学教育理论,主要有信息教育理论、协同教育理论、网络教学设计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产生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科学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融合,产生的信息化教育学科(如图4),是一门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科学,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

(三)对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指导作用

1. 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学校应建设充满信息、容易获取信息的环境。要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的校园网,协同教育的移动学习终端,能方便快捷从网上获取信息,能与教师、学长、同学相互沟通。与此同时,应尽量多建设校内外的生产与社会活动实践基地,使学生能从事物接触中获取最真实、最准确的事物信息,分离出操作技能。

2. 教育信息化媒体建设

教育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实际的事物,二是教育媒体,所以教育信息化要非常重视媒体建设,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信息论观点,直接接触事物的实践活动是获取信息的重要信息源,是培养品质与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信息化不能只重视计算机与网络,还得重视实践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