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范例6篇

医院经营管理

医院经营管理范文1

关键词:医院经营管理、病案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X79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医疗卫生条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要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仅仅靠先进的设备和较高的医疗水平是不全面的,还必须在经营管理上不断创新。经营观念的改变推动着病案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病案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得到重新认识和认可。当然一些新的经营模式与系统也被应用于医院的经营管理方面,比如ERP系统。它主要是通过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充分整理、有效传递,使企业的资源在购、存、产、销、人、财、物等各方面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医院的经营管理不应该仅仅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是更显重要。

1病案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病案是医疗信息的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病案管理不仅是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还包括对病案记录的内容进行深加工,提炼出信息,建立完整的索引系统,对病案中的有关资料分类加工、分析统计,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质量监控,向医务人员和其它使用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信息服务。多数医院承担着自负盈亏的经济责任,所以医院必须在市场经济中按照市场规律,以特有的经营方式参与竞争。同时医院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医院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发挥各种医疗资源的效率和效能,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反馈作用

反映医疗市场的需求,避免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病案记录病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是反映病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反映医疗质量水平,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病案记录着医务人员进行的各种医疗行为。反映医疗费用使用情况,降低医疗消耗病案中记录着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的每一项费用。

1.2决策依据

病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病案中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分类和分析,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把从病案中提炼出的大部分信息提供给医院的决策者,能够让医院管理层把握医院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医院管理层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依据。

1.3付款凭证

由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广泛开展,病案有了新的作用——付款凭证作用。由于医院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医疗保险制度的变革导致了医疗费用付款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参保人员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使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

1.4法律依据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危市场”,极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发生医疗意外。病案作为重要的医疗文书,成为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

2 ERP项目在医院管理中的建设成效

2.1流程规范。有效实施ERP初始目标是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框架,然后再进一步发展,为后期业务系统的细化与优化提供平台;实施中对整个后台业务流程与成本体系进行规范与优化,推动业务部门的规范操作。提高业务数据的严谨性和流程的整体性;而财务对前端业务的有效管控体系也得到逐步提升,有利于成本控制。为未来的预算控制与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持。

2.2 整体效益 应用ERP管理系统以后就能够建立以ERP财务管理为核心特色的医疗与收款、采购到付款、从物资收发存业务到库存物资的直接核算。从固定资产的实物账到财务账的集成同步管理,实现了基于业务流程与业务执行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成统一同步运作模式。

2.2.1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高度统一ERP系统的运行,实现了财务架构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高度统一。。

2.2.2业务管控到位物资仓库的设立与业务管控依据管理的需要逐渐延伸至分院、门诊和病区,加强了管理精度与透明化,减少了跑、冒、滴、漏,能够实时快捷、全面真实地掌握前端物资流动及后端财务核算状况。

2.2.3强化了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对固定资产账、卡、物实行统一管理,维修费用跟踪到资产。同时试行贵重设备运行效率分析,以加强资产控管细度与力度。通过ERP系统,可以追踪资产购入与发放信息:从资产采购管控,采购到应付发票匹配,资产发放到科室跟踪。

3 医院经营管理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管理行为总是与管理效益的谋取和目标的实现相联系,管理效益的谋取和目标的实现又总是与人类的伦理问题相联系,因此,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中效益的谋取方式和谋取行为的伦理问题。现代医院面临的难题是:治病救人的使命与追求利益的行为能否共存?不能共存怎么办?

市场经济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价值观念冲击的最严重后果不在于对经济利益的重视,而在于

一部分医院和医生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选择上发生了严重错位,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医方对患方不诚信的背后,折射出的实际是医方对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院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从社会保障者逐渐演变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营者,正常的医疗活动演变为带有浓重商业色彩的经营活动,医院在非营利和福利的包装下开始了暗自逐利,开始了医院之间的商业竞争。

完成医院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使命,有赖于纠正医院的逐利行为,完善医院管理道德人格医院应当承担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是不容推辞的义务和必须操守的行业准则,决不应该在商业化经营中唯利是图而违反其行业准则。医院的经营要与社会协调发展,以社会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形式为公众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获取社会回报。医务人员尤其是医院管理者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端正办院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医院管理道德人格建设,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4、结语

总之,医院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和谐的发展。否则,唯利是图,损害他人利益,最终受损的是医院自身的根本利益。医院的社会使命是救死扶伤,维护人民健康,而绝对不是赚取更多的钱财。医疗服务的道德原则要求我们做到:医患利益统一,患者利益居先;医疗数量质量统一,医疗质量居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社会效益居先;

医院经营管理范文2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经营管理;价值探讨

一、引言

当前,医院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向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靠拢,因此会受到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医院也必须强化自身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合理的维持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转。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还存在这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这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希望医院能够消除这些阻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以便更好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真正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二、医院内部审计对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市场化背景条件下,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起来,医院既要保持其对患者的服务水平,也要维持医院的经营效益,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国医院的管理需要内部审计的加持,才能够对医疗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另外,新的内部审计理念要求以风险管理作为工作的中心,将审查、核实以及再认定其他部门的工作作为工作内容,对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预警,并且通过内部审计的详细评估和监督,优化整个医院的管理程序和流程,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让医院在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持续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

医院的经营管理需要内外部的监管,其中内部管控是将经营风险控制在医院内部并加以解决。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查漏补缺的工作,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审查出医院的内部风险,及时反馈给领导层,将风险控制在内部并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调整,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风险,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实现医院对整体部门更好的控制管理,缩小规划与执行效果的差距。

(三)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

医院的发展也是现代高新科技发展的重要部分,医学科技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在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新兴医学和先进医疗设备的支持,医院的经营离不开对医学科技和药品研发的投入。因此,医院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制度来强化对医学投入的管理,对医学研究的投资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编制以及内部财务审计,做好医药研发资金的管控,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同时保证医院的营收水平。

三、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思想

我国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还是严重偏向于医院医术的水平来进行衡量,当然,医生的治疗水平是一个医院生存的基础,但是在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市场化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也是考核医院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对待医院的内部审计这一问题上,我国医院的管理者都没有足够的认识,不知道内部审计的真正内涵和意义,没有科学的内部审计理念的指导,无法发挥内部审计对医院经营管理的作用。

(二)医院的内部审计执行效率低下

我国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更新,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当前,大部分医院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建设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医院组织管理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在对医院的财务部门、药品部门、行政部门和执行部门之间的整合与协调的欠缺,会影响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拉低整个医院的管理效率与工作效率。随之医院经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部门之间协调程度对医院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医院的药品、设备采购管理机制缺乏

医院的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采购是医院财务支出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收支问题,同样采购水准的高低和质量也对医疗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很多医院在这两个方面的采购没有十分标准的管理机制,也缺少严格的监管程序。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程序的不透明和不公开就会导致相关采购人员有违规违纪的行为发生,造成医院财务资金的损失甚至出现医疗器械和药品不合格或不规范的严重后果。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医院总是凭借经验来办事,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和法律人员,将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这些都是审计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四)医院缺少专业的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制约医院内部审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由于现在医药大多还是将人才引进的重点放在医生身上,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和管理缺少重视,尤其是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方面,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成为促进医院内部审计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医院的经营管理中,与企业一样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市场环境的变化自然也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仅仅是对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更是对整个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的素质就更加需要提升,来帮助医院面对更多市场的挑战,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

四、提高我国医院内部审计水平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内部审计理念

拥有正确的指导理念是提高内部审计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首先,医院的管理者要先建立起正确的内部审计观念,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于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提上日程,要学会借鉴国外医院先进的审计制度,将先进的内部审计制度融入自己医院的管理之中。其次,要在医院内部开展有关内部审计的培训,培养医院员工对内部审计的正确认知,让医院员工对内部审计有着充分的理解和参与积极性。在良好的理念和氛围之中,才能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引导医院的管理走向正轨,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准。

(二)加快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完善内部审计体系

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体系,是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物质前提。医院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在组织方面加强对内部审计的保障。首先,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和机制的建立要在国家审计规范的基础之上,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于其他部门存在,保证其公正性和独立性。其次,医院内部审计制度要充分考虑自身医院的经营范围特点,并不能照搬其他先进的经验,不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职权要严格分明,以规章制度来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权限和职责,做到权责分明。最后,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必须要公开透明,对内部审计的每一步程序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内部审计能够高效、独立、透明。

(三)建立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提高医院的审计效率

如上文所述,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医院来讲,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是提高医院内部审计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医院应该引进更加专业的审计人员,将专业审计人员的招聘作为人力部门的工作重点,保证医院的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医院的审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审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医疗知识和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医院相关的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在医院发挥效用。

医院经营管理范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管理会计,医院经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逐步实行了医院与科室、部门之间的两级核算,并建立了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和一系列的核算制度,增强了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以经营管理为手段,促进医院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降低医疗成本消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看病贵”问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已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大医院管理者运用,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不能替代的。 

一、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测未来 

经营预测是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医院在 

对预测对象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经营的特点,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医院未来的医疗收入、医疗成本、医疗收益、资金需求等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例如:某医院2004-2008年度各年度1月份门诊收入分别为400、380、390、410、380、400万元,用管理会计的“趋势预测法”可能预测2009年1月份门诊收入为393万元。 

预测分析是根据过去和现在获得的有关信息,运用专门的方法预测计划期间各个方案的结果,预测分析是决策分析的基础,没有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要作出最优化的决策是根本不可能的,要决策就要有对可能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 

(二)参与决策 

经营决策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在医院经营预测的基础上,围绕医院整体的经营目标和任务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确保医院的各项资源(含人、财、物)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制和应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固定资产大修与更新的决策。 某医院一台旧设备因精密度达不到服务技术要求需大修,每次大修费用需6万元,每次大修后尚可使用4年,每两年大修一次,报废无残值。若购买一台新设备需21万元,可使用10年,10年后残值1万元,新设备使用4年后需花费6.4万元大修一次,使用新设备每年可节约耗材1万元,节约人工1.2万元,资金成本为10%,医院进行大修与更新的决策。根据数据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计算得出:旧设备大修年平均成本2.4万元,而新设备年平均成本只需1.8万元。通过上述计算,很容易就能得出采用更新设备的方案。运用这种管理会计的方法,既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确保了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三)规划发展 

医院管理决策者依据医院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决策程序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制定医院的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经营规划在医院工经营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医院全体职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将医院全体职工的力量凝聚成一股朝着同一目标前进,提高了整体效率;经营规划可以为医院的未来预测发展变化,减少医院未来的经营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院未来的经营活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周密细致的计划,尽可能的变“意料之外”为“意料之中”,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风险。 

(四)控制过程 

医院的各医疗科室和后勤保障等部门在医疗服务的运营过程中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只有医院各部门科室协调一致,医院才能够高效正常的运转,实现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控制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反映和分析过去以及规划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明确各职能科室的经济责任,并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评价、考核及奖惩,及时正确地调整和完善科室和医院的未来发展规划。 

二、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如果没有财务会计工作,单位就无法掌握其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不管单位领导重视与否,财务会计都是各行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它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单位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重视程度。 

(二)管理会计应用的好坏和管理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高低来体现的。建立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管理会计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会计人员应用微机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是推行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加强电算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医院的应用率普遍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无法运用,这是造成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缓慢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医院,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因而,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是实现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发挥现代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物质基础。 

总之,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参与决策的作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尽管目前普遍推行尚存在不少问题,但管理会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使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医院经营管理范文4

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营销策划是市场经济的操盘手,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策略和保障。公立医院的经营策略必须面向市场,逐步改变内部经营管理中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主动去适应市场,做好市场营销策划这一新课题,才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维持医院的持续经营与发展,改变公立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公立医院的收费是否合理以及该为医疗服务买单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应该解决的仍然是医院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如医疗服务收费,它是医疗成本的补偿方式,也是医院持续经营的前提,医疗收费价格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才能为公众所接受。政府部门对医疗价格的定价客观上仍然是遵循这一规律的。无论谁买单,医院始终是医疗服务市场的“供方”,必须面向服务的“需方”,因此公立医院的经营策略必须面向市场,逐步改变内部经营管理中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主动去适应市场,做好市场营销策划这一新课题,才能维持医院的持续经营与发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改变公立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1 改变医院对医疗服务对象的定位

(1)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习惯于“看病”不看人,科室按病种设置,服务项目、就诊流程、诊疗环境均是按病种需求设定,很少从人性的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将医院的服务对象定位于人的需求,视患者为顾客,一方面找出与顾客的接触点,设计医院的服务流程,扩充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项目,尽量做到客户需求无盲区,充分体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另一方面以人的服务为主体,提倡和激励职工树立起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职工同时具备的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服务能力。(2)医院应调整经营策略,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医院习惯于依靠技术与设备吸引患者,在这点上中小医院无法与大医院竞争。于是出现大医院超负荷运转,变成医药超市,医疗质量难以保证,而中小医院业务量不饱和,医疗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从而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种现状足以证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各级医院没有形成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3)建立平等、相互信认的医患关系。由于医院与患者信息不对称,医院的客户始终在被动地消费,客观上医患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近年来不少医院实行了患者选医生,虽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矛盾,但从形式上提高了患者的消费地位,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以上三点是围绕公立医院的市场营销所应进行的观念性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服务行业的通用的营销策略,公立医院与普通的服务行业最大的共性是提供技术与劳务服务,最大的区别是医院的非营利性,因此,在借鉴服务行业的营销策略时,应充分考虑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宗旨。一方面是以服务于人的需求为对象,设计医院的服务流程图,分析服务流转的过程,找出与顾客的接触点,扩充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项目,尽量做到客户需求无盲区,充分体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另一方面是以人的服务为主体,提倡和激励职工树立起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职工同时具备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服务能力。因此,医院的营销策划就从顾客的需求入手,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以下各方面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经营策划。

2 管理顾客为需求,视顾客需求无小事

近年来卫生系统开展的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促进了医院的服务意识,改变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态度。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还应进一步将患者转变为医院的顾客―“上帝”。许多医院也成立了市场服务部,但其工作任务大多是联系各地区的医保中心、一些大的企事业单位及做社区宣传广告而已,没有一个系统的市场管理策略。在服务行业,顾客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标的,市场营销部应将搜集顾客的需求作为日常工作,将有市场价值的需求交与业务部门研究、讨论,设计出新的服务项目。一些新项目不只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手段,而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医院的实力,推出有特色的服务项目,能吸引顾客主动消费。另外在顾客管理的工作中还应注重发展与顾客互利互惠的关系,延伸服务空间,通过为顾客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回访,组建健康俱乐部,经常性地举办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提供病友间互相交流的场所等,以医院文化促进与顾客的联系,达到疾病宣传与提高医院知名度的双重功效。

3 精心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提供与消费层次相匹配的医疗条件

3.1 多功能的前台服务:一目了然的简介说明,方便快捷的查询和预约服务,热情、专业的导医服务,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建议、咨询和特别服务等。

3.2 流程通畅、舒适、幽雅、设施齐全的就医环境:医院的建筑设计除了必须符合医疗专业要求外,应尽量在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减轻顾客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需配备一些特殊设施。

3.3 让顾客明明白白地消费:目前各医院为顾客提供价格查询和费用清单,对医院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这种事后告知的方式,并不能让顾客明白所有医疗收费项目及药品同治疗方案的必然联系,顾客只能事后被动接受。真正做到让顾客明白消费,应是事前告知治疗方案和相关收费标准,并让顾客作出选择。这就需要医患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和便捷的方式进行沟通,因此,适当的加大服务成本是必不可少的。

3.4 尊重顾客的选择,当好顾客的参谋,做好医患勾通:让顾客理解和认同医生的治疗方案,主动配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使顾客满意,同时还可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减少了医疗风险成本。

4 具有竞争力和灵活性的弹性价格政策

服务定价是以成本为基础,但市场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医疗成本的特点是固定成本比重较大,业务量对单位成本的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各个医疗机构的成本差异相当显著。价格反映出医院的市场定位,业务量是市场对医院服务定位最好的反馈。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成本、价格、业务量相互影响牵制,因此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应根据顾客的需求制定出不同档次的收费价格,如制定出常见病的单病种定额收费价格,同时考虑医院的公益性,如对老年和特困顾客制定优惠价格。目前公立医院执行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是按医疗项目收费,医院在执行时依据医生的医嘱将这些价格记录到患者的费用中,患者可以查询,但无法选择,感觉如“砧板上的肉”,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非常紧张,甚至于对医院的常规检查产生抵触情绪,担心最终消费会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当然谈不上满意消费。而根据病种制定的价格则可使顾客消除疑虑,做到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5 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和展示,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5.1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如开设疾病宣传专栏或做专题采访,介绍疾病的防治办法和治疗的案例,

5.2 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开展义诊、疾病宣传和专题讲座,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的检查和宣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3 建立网站:以最广泛最快捷的宣传方式介绍医院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传递最新的医讯,方便顾客查寻,同时收集顾客的需求,成为医院对外联络和宣传的窗口。

6 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人才培训是营销策划又一重要的内容。医院经营管理的主体和原动力来自于一支懂管理、懂业务、有道德、有责任、爱岗敬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他们生动地展示出医院的形象和医院的文化。要让这样一支队伍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培养和严格的训练,使之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适应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新要求。

医院经营管理范文5

【关键词】医院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当前医院所处的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院是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医院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更新认识、转变观念,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创新医院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1]。

1创新医院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医院已不仅仅是盈利性、福利性的卫生保障单位,而是一个知识密集,多学科、多系统高度综合,经营相对独立,高风险、高竞争的经济实体,正经历着体制转轨带来的深刻变化。

1.1医院管理模式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管理主要侧重于医院内部的组织与安排,力求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医疗保健任务。进入市场经济,一方面医院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硬件条件及医院规模等方面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外资医院及盈利性医院的竞争以及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病人对医疗服务需求日渐提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外,国际医院管理的先进经验及运行模式也引入了国内医疗市场,其突出特点是机制灵活、讲究效益、以人为本、注重服务。因此,医院管理不再是原来那种自我封闭的组织与安排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有限的资源约束,其任务是努力实现在较高的劳动效率基础上的良好经营效益,其目标是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即医院管理从内部管理转移到外部与内部相统一的经营模式。

1.2医院经济管理地位突显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医疗领域,医院的经济管理地位越来越重要。医院的经济管理已不再视同于财务会计的具体工作,而是作为一种涵盖财务管理,内涵与外延极大扩展的科学管理方式。医院的经济管理已从被动、弱化、机械的具体工作,逐渐转变并强化为一种主动、有效、且广泛应用的医院管理方式。医院的管理机构也必须不断适应医院发展和经济管理职能拓展的需要。医院原有的自下而上逐级由财务处(科)、院务部向院领导负责的单一管理机构已逐步变迁,随着医院经济管理地位的改变和管理职能的拓展,医院的经济管理机构还将由隶属形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向财经职能多样、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组织形式变迁。

1.3医院经营管理职能进一步拓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体配置资源,医院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利用市场规则,科学计划和合理获取资源,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医院管理的职能不断拓展,已使医院的财务管理从注重对上级拨款进行预算管理,逐步转变为成本核算管理。随着医院经营性质的划分与确定,医院管理职能将更加注重于市场和供求的分析及预测,注重筹资、投资的论证与决策。医院经济管理职能将主要围绕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注重医疗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在内涵上不断深化、外延上不断拓展,从而向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发展。

1.4医院管理手段急需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医院的管理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普遍建立了局域管理网络。医院的经济管理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解除了会计繁重的手工劳动,提高了效率和效益,为医院经济管理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医院经济管理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使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促进医学科学与临床技术的发展,使经济管理信息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使经济管理手段与医院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和更加科学有效。

2现代医院经营理念创新

医院经营理念的内涵,一是指医院的使命和宗旨。它主要阐述医院为什么而生存,即医院生存的价值取向,是为患者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是医院的最高理念,是医院全部经营理念的灵魂;二是指医院的目标。主要是指医院长期的根本性的价值目标,包括医院发展的各种指标体系,是医院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从理论意义上讲,大致包括4个方面:(1)经营理念是对医院的所有活动的价值规范。它规范了医院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责任,或者说规范了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组织的价值基准,是医院经营的基本依据。(2)经营理念是医院发展目标的指南。它指明医院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3)经营理念是医院经营决策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4)经营理念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营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和指导医院医疗、护理、技术人员行为的经营价值观[2,3]。

2.1社会效益观念医院经营活动的方向、性质、责任决定了其首先要体现社会性、服务性,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要求医院必须具有这样的战略思想:不仅应当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且能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医院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必须把社会责任作为最高目标,而把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放在其次。

2.2市场经济意识首先是诚信,必须树立珍惜信誉的思想,医院信誉是指医院在其有形资产的基础上,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要求医院把自身的组织声誉、医疗声誉、服务声誉,看作是医院的生命,作为一种医院的观念性无形资产。其次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通过市场获取医疗资源,使医院做大做强。

2.3不断创新精神创新是医院生存发展之本,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经成为医院管理采用的重要经营思想。创新是医院制定有效经营战略的基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思想要求医院将追求卓越、追求风格、追求独创、追求新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医疗产品及市场等领域开发创新。

2.4人本主义思想当前很多医院把以人为本作为处理内部成员关系的一种基本准则,医院把所属人员视为医院的内部公众,认为他们既是医院医疗活动的直接提供者,又是医院各种活动的直接当事人,把他们作为医院各项功能运转的原动力。在现代医院管理经营理念中,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为患者服务中去,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设计经营原则、医疗产品。

2.5与时俱进观念医院管理经营理念是一个动态的价值观体系,它会随着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创新或调整原有的理念。在新形势下,面对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这一大背景,医院在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过程中,应当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观念,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构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理念。

3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创新

医院企业化经营是时代趋势,不论是国有医院、外资医院还是商业医院,企业化经营是根本之道。医院是一种服务性机构,患者就是我们服务的顾客,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化经营最重要的目标。企业化经营的根本之道在于建立成本会计及责任中心,设定年度目标,对目标的实现实施奖惩,同时运用科室责任经营制刺激大家的荣誉心和责任感,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3.1成本管理先将总成本按重要程度细分,然后按照不同的会计科目排列,最后依据不同的成本类别及会计科目完成成本明细报表。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的分摊可依据各科室所承担的工作量或获得的医疗收入占总工作量或总医疗收入的比例来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摊,如水电开销可按各科室的面积、床位、病人数或医疗收比例来计算。此外为提高成本分析的准确性,还应制定单项成本分析单,内容包括:作业流程、消耗器材、参与人员、使用设备、设施的种类及其使用年限等,再进行汇总,可计算出每一诊疗项目的成本。这需要工作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配合填写。3.2目标管理医院为贯彻实行经营理念应设定发展目标。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应尽量避免制定抽象的目标,因其无法追踪考核也无法评估成效。例如“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管理能力”等。真正有效的目标管理应是鲜明有力,可量化、可操作,具有可行性,与大家利益相关且有一定挑战性,例如:“年医疗收入增长率”、“床位周转率”、“门诊病人增加数”等,这些目标的设立都有数据作为依据,便于评估调控。

3.3绩效管理医院应当对临床、医技科室的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当各科室达到各种量化的目标或完成各项指定任务时,医院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当个别单位未能达到量化的目标,首先要减少其奖金数额,施加一定压力;其次医院应协助其找出原因,并研究改进的方案,采取应变措施,以促其完成或达到既定目标。

3.4完善院科两级核算体系首先要调整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以期达到医院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实际统一。其次是制定科室成本核算办法。医院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可移植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定科室成本核算办法,规范核算的收入、费用项目,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责任制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以及成本信息反馈体系。第三是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通过制定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以及成本权重,对材料消耗、差旅费、公务费等实现事前控制,对服务质量、科研成果、科技创新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控制支出、节能降耗的目的。

3.5实施资本运营管理首先是建立医院财产物资规范化管理体系,重点管理好固定资产以外的各种材料,加强对变动成本的控制。其次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高新设备的效益跟踪分析。第三是实现资本的最佳运作,为加快医院的发展,即通过财务综合测算,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周转情况下,利用延期付款和打付款时间差及病人住院押金方式筹集资金,也称自然性融资,充分发挥未垫付资金的作用,产生经济效益。第四是改革筹资方式。可采取租赁设备经营,吸引社会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扩大融资,同时盘活存量资产,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建立适应现代医院要求的经营机制

创新医院经营理念必须要建立医院经营机制。经营机制是在经营活动中,医院与外界各经营单位之间以及医院内部各个经营部门和经营环节上下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经营关系和因果关系,以及全部因果关系所产生的宏观效应的总和。分为由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所形成的市场经营机制和适应内部经营环节所形成的内部经营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机制[3~5]。

4.1经济补偿机制这是任何一种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经营机制。医院经营活动中,在经济上不断有所消耗,需要同步得到补偿,不同的补偿模式和补偿水平,就形成不同的补偿机制,这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一个基本规律。医院经营的经济补偿分为有计划补偿和市场补偿两个方面,前者指上级行政拨款;后者指通过医院的经营活动,从医疗市场上得到的经济补偿。当前主要是加强后者,通过调整医院本身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来完善经济补偿机制。

4.2经营竞争机制由于医疗市场具有特殊性,应认识到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同一般商品市场自由竞争的区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在医疗机构之间,在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发展、医疗市场开拓,乃至医疗价格等方面进行经营竞争。还要在医院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在质量保证、技术进步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形成必要的经营竞争。因为经营需要竞争,竞争促进经营,这是一条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

4.3分配激励与经营动力机制所谓利益分配,是指除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利益分配之外,还包括职称晋升和政治荣誉等精神激励。不论物质利益分配或精神激励,都必须通过完善的责、权、利统一的机制,使利益分配制度发挥激励作用;同时,还应该遵循“需求优势转化规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和职称晋升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形成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和强化经营的动力机制。

4.4医院经营的自我约束机制医院的经营活动应该置于国家法制、社会规范和经营者自我约束条件之下,否则就不会有正常的经营秩序或者不能走上正确的经营轨道。经营约束机制是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客观规律。医院经营活动的各方面约束条件的建立,都需要以自我约束为基础,包括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遵纪守法的自我约束、信守合同等经营交往规范的自我约束等。从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来说,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的实质,就是要遵循自律性规律进行经营。

4.5医院经营的质量保证机制医院质量保证机制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管理体制、有关政策、医疗资源利用等软硬环境下形成的质量保证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决定因素所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综合效应的总和。质量保证机制与各种经营管理机制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因为前述各种经营机制都包含着质量保证的内涵,而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则需要以各种经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基础。医院领导班子应明确质量保证机制的指导思想,提高医院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完善院内经营体制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形成和完善质量保证机制。

【参考文献】

1徐祖铭.现代医院管理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若干思考.医院管理杂志,2002;9(2):117-118.

2陆怀远.现代医院经营理念与实践.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1028.

3陈晓红,张士涛,宋益平,等.新世纪医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2(18):65-68.

医院经营管理范文6

【关键词】医院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19-1

当前,医院已不仅仅是盈利性、福利性的卫生事业保障单位,而是一个知识密集,多学科、多系统高度综合,经营相对独立,高风险、高竞争的经济实体,正经历着体制转轨带来的深刻变化。

医院管理模式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管理主要侧重于医院内部的组织与安排,力求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医疗保健任务。进入市场经济,一方面医院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硬件条件及医院规模等方面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外资医院及盈利性医院的竞争以及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病人对医疗服务需求日渐提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外,国际医院管理的先进经验及运行模式也引入了国内医疗市场,其突出特点是机制灵活、讲究效益、以人为本、重于服务。因此,医院管理不再是原来那种自我封闭的组织与安排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有限的资源约束,其任务是努力实现在较高的劳动效率基础上的良好经营效益,其目标是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即医院管理从内部管理转移到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医院经济管理地位突显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医疗领域,医院的经济管理地位越来越重要。医院的经济管理已不再视同于财务会计的具体工作,而是作为一种涵盖财务管理,内涵与外延极大扩展的科学管理方式。医院的经济管理已从被动、弱化、机械的具体工作,逐渐转变并强化为一种主动、有效、且广泛应用的医院管理方式。医院的管理机构也必须不断适应医院发展和经济管理职能拓展的需要。医院在原有的自下而上逐级由财务部、院务部向院领导负责的单一管理机构已逐步变迁,随着医院经济管理地位的改变和管理职能的拓展,医院的经济管理机构还将由隶属形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向财经职能多样、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组织形式变迁。

医院经营管理职能进一步拓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体配置资源,医院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利用市场规则,科学计划和合理获取资源,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医院经济管理职能将主要围绕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注重医疗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在内涵上不断深化、外延上不断拓展,从而向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发展。

医院管理手段急需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医院的管理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普遍建立了局域网管理。医院的经济管理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解除了会计繁重的手工劳动,提高了效率和效益,为医院经济管理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医院经济管理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使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促进医学科学与临床技术的发展,使经济管理信息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使经济管理手段与医院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和更加科学有效。

现代医院新经营管理理念的内涵一是指医院的使命和宗旨。它主要阐述医院为什么而生存,即医院生存的价值取向,是为患者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是医院的最高理念,是医院全部经营理念的灵魂;二是指医院的目标。主要是指医院长期的根本性的价值目标,包括医院发展的各种指标体系,是医院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社会效益观念医院经营活动的方向、性质、责任决定了其首先要体现社会性、服务性,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市场经济意识首先是诚信,必须树立珍惜信誉的思想,医院信誉是指医院在其有形资产的基础上,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一种价值。不断创新精神创新是医院生存发展之本,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经成为医院管理采用的重要经营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当前很多医院把以人为本作为处理内部成员关系的一种基本准则,医院把所属人员视为医院的内部公众,认为他们既是医院医疗活动的直接提供者,又是医院各种活动的直接当事人,把他们作为医院各项功能运转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