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例6篇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座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鄂州职业大学公课中学生上课的目的动机、对目前体育教学现状的态度、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对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获取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鄂州职业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研究目的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公共课已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体育的主要课程,倍受学生的欢迎高校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熟和完善的时期.这期间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及其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如何,对未来乃至终生都有很大影响。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和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已成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体育公共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受欢迎并使学生终生受益。在实践教学中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仍是高校体育工作者要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我校的公共体育教育也和其他院校一样.在教学内容、形式和考试方法等方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改革是成功的,效果是良好的。为使改革能够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针对鄂州职业大学公体课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动机、体育教学现状的态度、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的影响等几个方而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完善公体课教学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鄂州职业大学2006级和2007级1050名体育公共课班的学生(2006级426人,2007级624人,包括问卷、座谈等),体育公共课选修班的学生,占开课学生21.3%。其中男生476人(2006级205人,2007级271人),占44.2%,女生574人(2006级273人,2007级301人),占55.8%。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座谈法、数理统计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网查询、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大量的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就本研究有关问题走访部分体育教育专?管理人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将设计的调查问卷向鄂州职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96份,回收率为89.6%。其中有效问卷875份,有效率为87.5%。同时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

2.2.3访问座谈法

就本研究有关问题在2oo8—200年度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上了解学生对于公共体育课的情况反馈。

2.2.4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和座谈访问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3.1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分析

学生上体育课的质量的提高。需要师生对公体课教学的良好动机和双方的密切配合。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出现偏差.势必影响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分析:表1显示目前大部分(64.3%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目的和动机比较明确。但还有近四成(35.7%)的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偏差究其原因:(1)目前鄂州职业大学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大一年级第一学期仍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分班教学,班级中学生的差距很悬殊,在教学中又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和考试要求,这样势必造成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心理上对上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继而对上体育课反感;(2)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教学内容是按规定的统一进度安排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虽然能根据教材可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融入教学中,但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要求;(3)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虽然采用选项课教学,但自主选择受到教学内容和课时的限制(开学初分项和雨天也影响部分课时),学生刚刚对体育课有了一点兴趣.一学期就结束了,致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心理;(4)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对体育课认识的教育力度不够。

3.2学生对目前体育教学现状的态度的分析

3.2.1学生对现今体育课教学内容、形式的满意度情况

学校的体育教学长期以来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将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作为主要要求,注重运动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力求教学的形式、结构、内容、方法、手段、要求、考核、评价等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我校目前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处于这一状态。虽然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选项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考试方面也做了补充和修改。但从总体教学内容来看,仍摆脱不了中学体育的延续和重复。

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1)2006级学生的满意度明显好于2007级.这说明采取选项课教学更受学生欢迎;(2)有2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就表明我们目前体育课教学内容与形式仍需进行深入改革。在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中。很多学生认为在大学全面开设基础体育是不适宜的.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类型供学生选择。如果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话。多数学生表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有教师指导的俱乐部教学形式最好。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是有选择性的。

3.2.2学生对目前体育课考试内容、形式的反映

现今的体育课考试,主要仍以考察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状况为主.考试方法仍然是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在每个学生面前都是“一刀切”,仅注意到体育教学的结果。而较少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考试方法缺少对学生主观努力因素和技能提高幅度的考虑,也挫伤了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调查结果(表3)表明:目前我校公体课由于教学时数不足,加之天气原因和实习实训的影响,造成实际教学时数的减少.而考试内容相对学生来说有些偏多,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这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冲突。表3中显示针对考试内容和形式反映有近8O%的学生认为需要作出调整,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最为强烈、最深刻的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和尽量消除影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因素.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表4结果分析来看,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不能说很好。每学期有近一成的学生需要补考。优秀率也仅仅过一成。造成目前学生体育课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场地不缺,但器材不足。维护不及时。造成学生练习时间较少。就目前而言,我校运动场地的建设初具规模。已基本能满足学生课余的锻炼需要,不存在场地少的问题。但由于目前器材保管人员少,不能满足学生课余借用器材的需要.同时体育器材的维护不及时也是影响场地使用的问题之一。(2)学生基础差.上课或平时虽能尽力练习。但提高幅度不大。这与学生尚未真正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关.也暴露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3)对体育课态度不佳,上课不认真,应付而已,不积极练习。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对体育课目的认识不够明确。(4)因考试过分紧张,害怕失败而影响了考试的成功率。(5)学生到大学后一时难于适应体育课.是由于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挤占学生体育课。造成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时难于适应高校体育课的规范教学。

3.3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对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的

影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终生受益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从学生的平时参加锻炼的目的、课余参与锻炼的情况以及体育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对其影响上得到反映。通过对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调查(结果见表5)反映,大部分学生平时锻炼的目的是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基本能实现,但对于少部分目的不明确的学生.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仍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力度。

学生课余时间参加锻炼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只有27.1%的学生能养成天天锻炼的良好习惯,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过多(44.5%),为了考试需要和不锻炼的学生居然达~Jt28.4%.超过经常锻炼的学生比率,这跟教育部提倡的“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终身体育教育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这一问题应引起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

4.1明确学习目的

根据调查结果反映,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建议教师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并经常化适时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配合纪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增加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度。

4.2使用四段式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更愿意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这一现象和高校体育与中学体育教学需要衔接,建议: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实行班级授课制,这有利于与中学体育课相衔接,学生也可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活。这期间需加强个别辅导和对科学锻炼方法的传授,使基础差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大学第二学期开设体育选项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这样做能提高大学生上体育课及课外锻炼的积极性.端正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一项运动技术,并通过这项自己掌握较熟练的运动项目体会运动的乐趣和成功体验进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学生既可选修原来的运动项目,也可选择新项目,这样可满足学生学一门运动技术特长和终生健身的需要,也可满足部分学生原来选项不成功需要换项的需求。

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以后,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三自选择”教学模式上体育选修课。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时间、项目和指导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项目俱乐部进行锻炼和学习,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体育俱乐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选择,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直接参与俱乐部辅导、组织、经营、管理,使学生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能力得到锻炼.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四段式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将会使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更科学、规范,符合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4.3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制订一套更能适合新时期要求的、更科学的考试评价方法。扭转长期以来考试与考核一刀切.不利于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现状。比如:班级授课考核可采取出勤+运动基本素质+运动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选)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课外)按一定的比率综合计算的方法。选项课和俱乐部教学考核可以更加灵活。

4.4优化教学环境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针对目前学校人力缺乏和器材借出制度的不尽完善.以及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过多的现象。学校要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便于学生课余参加体育锻炼,并把学生平时参加锻炼的次数和取得的成绩计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和其他评优活动,以此促使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俱乐部.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体育俱乐部结构。: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2

1.1、民族高职师范公共体育健康课的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在体育健康教学观念上,学校存在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认为像高职类的学校,体育健康课就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让学生有一定的活动量就行了。这样的认识,一是导致了学校对体育健康课的基础设施,场地器材建设等的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每学期购置的器材就只是最常见的球类、跳绳等不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的器材。要想开设民族项目还必须得自制器材。使得教师开课的内容、项目非常有限。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活动项目安排上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持久性。三是个别教师没有很好执行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目前在公共体育健康课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以及体育教学组织一体化和体育教学目标达标化等现象仍然存在,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忽视学生身心素质以及能力水平是否提高的评价,学生为考试和标准测试处于被动和应付的状态。

1.2、民族高职师范公共体育健康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体育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应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但在实践中这却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动技能、技术却成了课程的惟一目标,无论是教师教、学生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技术都是惟一的内容,学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中,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标,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意志的发展等,都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这种思想和观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走向社会后难以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在我校步入高职办学过程中,由于起步较晚,体育教学盲目向其它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看齐,致使我们民族高职师范体育健康教学的培养目标模糊。

1.3、教学内容不丰富,组织形式单一

教材内容陈旧,加之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方法手段落后。现阶段我校公共体育健康课项目内容主要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与中小学基本雷同,体育课程的学习不被多数学生喜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课的结构基本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程序一般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比赛、评价,教学方法手段也落后单一。项目繁多,蜻蜓点水,忽视学生的兴趣需要,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的情意功能重视不够。一节体育课学什么内容,用什么器械,做什么动作,一切由老师决定,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不到尊重、理解和关心。究其原因,主要缺乏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教学,对新时期高职体育健康课教学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没有把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革。

1.4、体育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

体育经费投入少,场地设施差,运动器材短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无法运用,严重影响和阻碍公共体育健康课的有效开展。要上好一节体育健康课,不仅要有好的老师,而且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场地器材设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我校场地器材设备设施较差,根本不能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更无法使教学活动向多元化发展。形成的局面是:课程设置单一,课时安排不灵活,教学计划不全面,教材内容少价值,教学手段不新颖,课堂教学中反复练习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社会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与终身体育接轨。1.5、缺少交流的封闭式教学阻碍了民族高职师范体育教育的发展我校是少数民族学校,受人文环境的影响,缺少对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教学管理体现一定的统一性、固定性,指令性。具体表现在:固定班级,固定教师若无特殊情况一直教到毕业的授课方式,这种固而不动的教学模式,虽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但却难以发挥教师的技术特长,也很难使学生很长时间接受一种教学模式,进而压抑了学生对教材教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教学资源的限制,每学年的教材内容规定过死,缺少置换内容,进度缺乏伸缩性,造成盲目授课,形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我校的大多体育教师,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形成的理论体系大同小异,教学组织过程也能难免同出一辙,缺乏新的生机和活力,而我校由于经费短缺,每年外出进修的机会很少,教师得不到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也很难将外面的新信息、新技能、新观念、新教材内容以及新的教学模式带入自己的授课中,教学领域没有开放性,势必造成我们教学水平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2、推进民族高职师范公共体育健康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1、转变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教育指导思想

制约民族高职师范体育课程教学的决定性因素是体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已不能适应时展要求和高职教育、体育发展实际与需要。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就要转变观念,根据“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民族高职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要树立终身教育观,重视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兴趣。

2.2、充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

以民族体育内容为活力,推进民族体育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体现民族高职师范公共体育教学地域特色,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进行教学,极具有一定的健身性和可行性。在多年的民族体育教学中,我们利用蒙古族语言口令指挥队列,利用蒙古族的安代舞做准备活动,更易唤起学生的兴奋性和活动的积极性;放松活动抛开传统的练习,把学生组织成圆形,手拉手用轻盈蒙古族舞蹈放松,气氛和效果就好的多;把摔跤、布鲁、奔布格、毽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基本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不仅学生喜学乐练,也为民族地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技能基础。另外,如果让学生认真收集当地民族地区的体育游戏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根据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字叙述的完整性设计活动锻炼项目,这样既促使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又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总之,在民族高职师范大力推广民族体育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弘扬了民族体育文化。

2.3、改变场地器材不足的措施

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领导、教师在注重专业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公共体育健康教育的功能,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使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资源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可以对现有器材设备进行开发与利用,或是对现有场地设施进行改造,还可利用自然地理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2.4、采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以课题“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实施学案教学的设计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该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教案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沦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学案则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的学习方案。

体育教学是以各个体育项目作为其基本内容和载体的,教师在上课时逐步地把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但是由于受体育课所处室外环境的干扰、学生个体之问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很快地领会到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实际练习阶段时往往浮于形式而没有切中要领,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学案的参与和实施,实际上是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其指导思想也符合新课标和新细要的目标指向。从教案到学案的没汁变革,必须把重心由考虑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上来,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洛阳师范学院2005级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外语系8个班级的学生,总共342人,其中男生192人,以篮球为教学内容;女生150人,以太极拳为教学内容。将上述8个班按I然班分成实验组(172人)和对照组(170人)。实验前对二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身高、智力、身体素质等)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实验法实验组4个班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授课,对照组4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并尽可能保证两组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任课教师等条件相同。在实验进程中,进行一系列追踪调查、对比统计,并做出综述性分析,同时收集实验学生和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及时修正操作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1.2.2问卷调查法在学期末进行。以林克特态度量表(LindertScale)的形式,没计在体育课学案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两种方式中,大学生的上课兴趣、学习效果、受欢迎程度等问题的问卷,其信度检验结果为R=0.85,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回收率96.2%。

1.2.3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需要参阅了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测试和统计学分析,从表1中我们看到,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程度部很显著(p<0.01).学案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这一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课前预先对学案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或练习,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有较强的目的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练习的密度、运动量和强度加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2.2其它方面的综合分析

除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之外,我们同时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学生在教学方式等全部七项指标(表2)中的态度或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和百分比显著多于对照组学生。如:对体育“非常爱好”的学生,实验组有123人,占71.8%,对照组只有54人,占31.5%;运动能力“明显提高”的,实验组有32人,占l8.5%,对照组有8人,占4.6%。

为什么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儿个原因:

2.2.1学案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其心理需求实验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练习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积极的有151人,占87.5%,而对照组只有92人,占54.4%。实验组学生过去的“要你学”到“我要学”,“要你练”到“我要练”这样体育课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进而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发生转变,逐渐成为体育爱好者。在对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中,实验组学生表示非常爱好和比较爱好的有178人,占86.4%,而对照组只有88人,占51.4%对照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而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对学习的期望值不同,兴趣不同,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很难解决。课堂上管得太死,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山此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抱有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心态,从而成为一种负担,造成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产生偏差,甚至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实验组学生体育课以增进健康和娱乐为目的的有146人,占85.1%,对照组有48人,占27.9%。体育课为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学生,实验组有8人,占4.5%,对照组有106人,占48.3%,差异非常明显。

2.2.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真正体现其主体性。而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不管喜欢与否,围绕教师转,成为承纳课程知识的容器。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组织练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从教师指导中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练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经地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第四,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2.3学案教学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为主,学习目标的指向非常明确。体育教师是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从教学过程的命令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分析并确定学生的体育技能需求,为其提供助和指导。这样,师生交流更加融洽.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问题。同时,学案教学的课堂管理更具弹性,没有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更没有军事化的队列队形、组织教法,学生可以尽情释放体育运动的激情。因此,学案教学明显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态度比较,实验组有157人表示喜欢,占91.3%,对照组只有34人喜欢,占19.9%。实验组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一步,“比、学、赶、帮、超”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2.4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对照组采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偏重于对学生体能、技术、技能的考核,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关注很少。这种评价方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实验组采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品质、运动技能等的综合评价。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出勤与表现,对体育的参与和理论考试方面的良好表现,弥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足。同时,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而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教学无疑放松了他们的手脚,可以按照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发展。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有153人喜欢新的评价体系.占89.2%,而对照组对传统浮价体系表示喜欢的为49人,占28.7%,说明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更趋于合理和人性化。

3结语

(1)学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更新,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学案教学有效地把握住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动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内化反应转变成主体内心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课堂气氛。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4

关健词:公共体育课分项教学改革

体育课作为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在2I世纪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好体育课,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2001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了高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几年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方向,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分项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制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如何对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是今后几年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据调查,我区三所师范学院都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规定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按照各系的班级将男女生分开上课,这种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强制性,容易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教学内容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学过的重复性内容,使学生感到大学体育课没意思。部分学生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对体育课则不感兴趣,即他们喜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说明现在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学习往往成为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活动.

2.随着高校扩招,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进校的新生的身体素质却有很大的差异.以100米测试成绩为例,好的学生可达到12.5秒(男生),差的学生到了16.1秒(男生).将身体素质差异很大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按现在的教学模式组织体育课教学,学生各自的适应性差异较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感到太轻松,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又感到很困难,但我们体育课的教学要顾及大多数同学.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开小差或做其他活动,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因达不到训练要求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往往出现回避练习的情况.

3.现行的教学模式规定体育课必修两年,两年四个学期的内容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七个大项目中的十六个小项目,两个学年公共体育课总课时为144学时(18周X2学时X4学期),平均每个小项目分配的学时为9个学时.这种学时分配,学生只能初步了解该项目的学习要点,根本达不到熟练掌握技术技能的效果,基础知识也只能了解一些皮毛.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跟班授课必须将所有的项目都熟悉,和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役有区别,投有精力去搞自己的专业研究.

4.现今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很高的,在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多数都能胜任一两门课程的教学,我国沿海城市的一些学校也在向这方面发展.而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除了应掌握本专业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现行的体育课模式,学生只能学一些简单的技术技能,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对体育课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训练的原理都不懂.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非常单一,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建立新公共体育课分项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分项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教育改革由计划性向市场性、封闭式向开放式转换的必然趋势.在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学校开始实行分项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身体条件等进行选择学习;教师根据具体情祝进行有效指导,原则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长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为体育实践的主体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终生受益。先进的教育思想认为,不重视个性的教育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运动项目才可能有快乐可言.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地提出了“教材的多样性和兴趣性原则”,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种原则也符合体育教学中自觉、积极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地克服困难认真学习.

学校体育课,应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项目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内容的设置,应按照学生的兴趣确定教学内容,如:学校可以开设球类、武术、游泳、乒乓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的能力来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从进校第一学期开始系统学习自己喜爱的项目,一直到第四学期.从而对所学项目的技术技能、教学方法、训练方法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3公共体育课分项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所学的内容是自己所选的项目,所以感兴趣,不存在强迫性.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地去学去练.选同一项目的学生在课上或课外可以互相帮助,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钻研本专业,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

由于分项教学每位教师承担的教学项目减少了,教球类的教球类,教舞蹈的教舞蹈,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钻研自己的专业,提高专业知识,同时,一个项目有几个老师来上,教师之间在教法上可以相互学习,以求最佳的教学方法,无形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迫使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所教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自觉提高教学水平.

3.学生能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提高学院整体运动水平.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

现今的普通高等教育格局中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学校公共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有国家明确的教育政策支持,但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两种公共教育的差异在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对晚于公共体育发展,公共体育的教育政策“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完善的政策细则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政策则有指导“盲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对教学实施、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但是两种公共教育现象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差异,这个层面的“差异”再回归到现实中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这一理论给笔者以启示,寻找“差异”的真正意义在于考察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从而开拓教育思维,放大教育空间。

(一)差异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不同属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体育是先于美育发展的。目前公共体育的定位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则是“选修”课程,笔者认为,对两种教育的不同定位是由体育和美育(艺术教育)的本身性质决定的,体育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理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论中阐述,社会的发展史大部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者,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国民体质不单是个生物学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大计。

然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它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其发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是目前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在经济发展的牵动下被动的发展,发展经济的社会目标决定了目前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完成发展经济的任务,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换句话说,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不能深入地关注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还不能关注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由此得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也还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既然体育和美育的性质已定,教育发展的侧重已经形成,从实际出发,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应该承认其现状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定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致力方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和现有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得以良好的施行,适应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才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差异原因之二: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目的是需要它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而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又是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学科基础理论的确立和理论体系的建设,教育思想对建构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纵观体育教育的发展史,从近代开始到建国初期产生过众多时代感很强、优秀的教育思想,其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其中代表性的有: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为代表的新学派提出的国民体育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体育教育家吴蕴瑞等提出的自然体育思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体育思想;建国后我国推崇的前苏联教育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更加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思想的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几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一是体质教学论,二是整体效益论,三是终身体育论,四是主动教学论。

对比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传统美学观主张“美与善的统一”,其政治伦理色彩浓重。虽然近代王国维第一次将美育置于教育学角度论述,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明确提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他又认为“美育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表明了美育与德育和智育的联系。从近代开始,美育在经历了“习性美育观”、“情感陶冶观”、“政治工具观”、“美育虚无观”等各个历史阶段后,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德育美育观”,90年代初兴起的素质教育热潮,才把美育推向瞩目的位置,直到新世纪开始,美育被提到了和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位置。但是尽管如此,“美善文化的惯性”所导致的美育“德化”倾向在美育观念历程中时时出现,每个时代的高等教育,都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得被“德育化”,直至今日,艺术教育仍然是在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庇护前行,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因此,和公共体育教育目前所形成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相比,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独立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那么它的现实作用力和发展生命力必然遭到损毁。

目前公共艺术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的缺失影响了整个教育实施的结果,从前文的“差异”中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表述不完善以及“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导缺失,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构建还没有学理和体制上的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中所有浅层性的认识和行为,就在于缺乏出类拔萃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一个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是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现实之需,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及其体系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

(三)差异原因之三:高等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

任何一种教育其发展的主要目的,都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社会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培养体质健康的社会“人”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郎20世纪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并有了“从0岁到100岁为止的教育”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无止境,此后,教育的民主化、系统化、完整性、连续性等得到各类教育的广泛的认同,“终身体育”、“主动教学论”等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就是将体育的主体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进行链接,使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育腐败; 理性选择理论;

公共物品

Abstract:Education corruption is thought highly as an education problem. This paper defines education corruption, and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corruption. On the basi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we think the cause of education corruption is that the power groups have gained education resources by their especial power. As a result, the public of education is damaged.

Key words:education corruption; rational choice theory; public product

教育腐败不仅是教育领域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社会顽疾。可以说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在同声斥责种种教育腐败行为,其间既包括民间大众群体、媒体也包括学术界。在已有的学术著作和发表的论文中虽然专门谈及教育腐败的不多,但是在对腐败问题的专门研究文献中也往往会涉及教育腐败问题,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学者利用经济学的工具对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如罗斯·阿克曼的《腐败: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我国学者郑利平的《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从国外的研究看,对教育腐败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教育腐败的界定、分类和测量上[1],而对教育腐败的理论分析方面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拟用社会学理论中的理性选择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教育腐败进行分析,试图对教育腐败的认识和治理有所助益。

一、教育腐败的界定

教育腐败是个难以界定清楚的概念,但是作为一项合理的理论研究,仍有必要界定清楚所讨论的问题,因为任何研究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合理的问题域有助于问题的讨论和澄清。鉴于教育腐败和腐败存在着共通之处,那么有必要了解权威辞书和一些研究文献中关于腐败的概念界定。《辞海》:“腐烂。《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也泛指坏,堕落。”《辞源》:“溃烂发臭,陈旧迂陋,腐朽败坏。”已有的文献对腐败的界定各异,大概有两种类型,一是受贿型腐败的界定,如苏珊·罗斯-阿克曼(Susan Rose-Ackerman)在其著作《腐败: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提到的“所有未上报上司而由人收取的支付";另外一种类型是公权谋私利型的界定,如安德瑞·施雷弗和罗伯特·韦什尼(Andrei Shleifer & Robert W.Vishny)认为的腐败就是政府官员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出卖公共权力[2]。我国学者张曙光在其《腐败与贿赂的经济分析》中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所谓腐败就是以权谋私”,或者具体说就是“指通过损坏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而牟取私利”[3]。而学者郑也夫的界定则更为宽泛,他把腐败分为三组:即物质的腐烂与瓦解;道德的堕落;公共事务滥用职权。教育腐败作为腐败的下位概念,它的概念属性当然会符合腐败的一些概念特征,但是更多地会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而表现出实质上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根源于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公共物品指的是相对一组主体(X1、X1……Xn)而存在的物品,如果其中任一主体Xi可以消费它,那么其他主体也能消费它[4]。教育这一公共物品是由人们联合生产的,由此,教育腐败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主体不生产教育这一公共物品,却选择搭便车消费教育这一公共物品从而侵害教育公共性的行为。可见,教育腐败就是由教育行为主体、搭便车避免生产教育这一公共物品的成本的操作过程和最终对教育公共性的侵害的结果三个条件构成。

二、教育腐败的分类

教育腐败在现实中的表现可谓色彩斑斓、形式各异。也有学者对教育腐败做了归类,如我国学者杨东平认为教育腐败可以分为:(1)行业性的不良风气,不规范收费、内部照顾的潜规则等等;(2)办学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如大规模的乱收费、注水文凭、学术腐败等;(3)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舞弊、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即从行业性不正之风,到违规违纪的不规范行为,到违法乱纪的犯罪行为这样的一个分布[5]。还有一些比较类似的分类形式,大多涉及到了目前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现象。但显然这种分类是按照教育腐败的内容来分的。笔者认为,从教育腐败的概念出发,根据教育腐败发生的主体分类更为合理一些。由此,教育腐败可以分为教育行政腐败、学校管理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行政腐败指的是教育行政机构的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公共权力,在教育活动中不付出教育成本,却获得教育这一公共物品,甚至是从教育活动市场外获得额外的利益补偿的违规行为。这种类型的腐败和其他行政部门人员的腐败特征基本相同,属于公权腐败。学校管理腐败指的是学校管理部门人员非正当使用学校管理权,谋取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的营私舞弊、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违规行为。这一类型的腐败发生在学校管理部门,虽然管理者权力相对有限,但是仍属于公权范围内,所以也可以看作是公权腐败。例如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李某1996年7月至2000年10月间,利用负责招生工作的便利,单独或伙同其妻违法收受19名考生家长所送的人民币22.3万元和41名考生家长的所送的"好处费"13.38万元,被称为"吃黑院长"。第三种类型的腐败即学术腐败指的是教育活动中的行动者,不履行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准则,不付出获得学术资源(科研成果、专利等)的成本却获得学术资源的违规行为。例如媒体曾披露的武汉大学薛某以一本子虚乌有的经济学专著《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导。限于文章的篇幅和学术腐败的特殊性,本文着重分析的是教育管理群体的腐败,而对学术腐败分析较少。

三、教育腐败的理论分析

对教育腐败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其中社会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视角。理性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社会学研究交汇的理论产物,最初起源于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假设,即行为者总是追求自我利益,并试图使其最大化。从20世纪中期起社会学家开始对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选择理论做出超越,他们更为关注自私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者如何创造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所需要的规范与合作方式。最终形成以赫克特和科尔曼为代表的社会学形态的理性选择理论。其中赫克特的群体团结理论由于延续并发展了理性选择理论的成就,其理论效能更为可观。赫克特虽然也赞同理性选择的基本假设,但是他更关注的是那些理性的、资源占有最大化的行为者如何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文化与社会系统来促成这样的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行为。他认为“理性选择理论可以为行为者为什么建立并遵守群体的规范义务提供答案”[6](P319)。

在赫克特的理性选择理论中,他对群体活动的分析逻辑是这样的:群体——公共物品——搭便车——群体类型分析——群体控制模式——群体团结。群体在赫克特的理性选择理论中被概念化为为了向成员提供或者生产物品而存在的事物。由群体成员共同活动所制造,而且可以为群体外的成员所获得的产品被称为公共物品,而在这种公共性的生产中,不参与公共物品生产却消费物品就是理性的,避免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就是搭便车。理性选择理论关于秩序的基本问题也就围绕着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搭便车问题进行。同时,基本的社会秩序问题则围绕着如何创建群体团结从而生产出免于被搭便车的公共物品展开。这样团结就被视为对搭便车进行社会控制的问题。在理性选择理论中,群体团结不仅和依赖、监控与赏罚有关,而且还与群体类型密切相关。赫克特根据群体不同的控制模式将群体分为义务性群体和补偿性群体。在义务性群体中,成员生产公共物品是为了成员的消费,因而成员高度依赖这种生产行为,在此群体中,遵守规范是理性的行为。而在补偿性群体中,公共物品生产更多为了面向市场交换获得外在补偿,在这样的群体中,不事生产、搭便车就是理性的选择。结果在补偿性群体中,将不得不高度依赖惩罚和监督的控制形式,而且由于成员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倾向,群体团结的程度要远低于义务性群体。

理性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工具为我们认识教育腐败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分析视角,它的较为成熟的概念体系和理论逻辑对教育腐败问题的分析很有帮助。笔者拟按照它的逻辑线索即群体——公共物品的生产——搭便车——群体类型分析——群体控制模式——群体团结来分析教育腐败问题。首先,从教育腐败行为的主体来看,上文依据发生主体把教育腐败分为教育行政腐败、学校管理腐败和学术腐败。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生产,而且可以为社会成员共同消费,具有公共性。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秩序和效率需要,衍生出两种教育活动群体,一个是掌控教育资源的群体,即具有公权的教育管理群体(部门);另外一个是普通受教育群体(公众)。在掌握公权的教育活动群体中,公权的存在将为教育腐败的发生提供前提条件,当然有公权并不意味着腐败必然发生,但在监督和制衡薄弱的情况下,公权正好提供了腐败的机会,一部分群体成员利用公权去正常的教育活动市场外与其他活动者进行交换,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在这种群体中,不付出教育成本搭便车被视为理性的选择,部分逃避了监督和惩罚的群体成员利用公权获得了教育资源,甚至获得额外的补偿。例如在现实中,一些官员不参与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不听课不做课题但是却堂而皇之地在大学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公权腐败。而在普通受教育群体(公众)中,成员高度依赖公共物品(教育资源)、顺从教育活动规范显然是理性的,在此群体中只有付出教育成本才能获得教育资源,在这样的教育交换市场,比较容易实现群体的团结,也就很少需要对搭便车进行社会控制。针对学术腐败也可以做近似的分析,虽然不像公权腐败那样有明显的群体特性,但同样,基于搭便车不付出必要的成本的理性选择倾向,这些成员没有履行公众所认同和遵守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却同样获得了学术资源。

因循理性选择理论的逻辑线索,我们最终把目光聚焦在不同群体的控制模式上,而对教育活动群体控制模式的分析也将是下文提出腐败治理的理论依据。根据赫克特的理论,往往可以通过在补偿性群体中实施正式的社会控制,即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提高监控与赏罚的程度,从而减少成员的搭便车现象。当然这种正式的控制由于消耗了监督成本无疑也会增大教育成本。鉴于此,制度学派认为,以权力分设与相互制约为特征的‘制衡机构’是一种能够保证‘正式强制’得以有效遵守的实施特征[7](P53)。而在义务性群体中,一般通过非正式的控制,主要通过成员对利他主义规范的认同和遵守来实现。赫克特所论及的群体团结问题在教育领域更多是一种“教育规范的合理遵守”,是一种这样的状态,即与群体成员(公众)一同生产教育(公共物品),并根据个人需求和教育质量提供相应的教育成本,从教育活动市场获得教育资源。成员普遍依赖这种教育服务的消费,所以理性的遵从群体规范。但是在现实教育领域,在管理公众的教育资源操控群体中,部分成员的公权膨胀,免于监督,他们用公权直接交换得到教育资源,而不付出教育成本。可见,无论是公权式的教育管理腐败、学校管理腐败,还是学术腐败,都是对公众遵守的教育活动规范的背弃和损害,都是对教育公共性的践踏。

四、教育腐败的治理

关于腐败的治理之道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已有比较深刻的论述,如我国学者樊纲就认为要把以公权谋私利的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就要减少公权数目,缩小政府规模,把更多的事情还给个人与市场去做[8]。外国学者诺斯曾认为,以权力分设与相互制约为特征的“制衡机构"是一种能够保证“正式强制"得以有效遵守的“实施特征"[7](P54) 。在本文,笔者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提出治理教育腐败的可能途径。

赫克特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在于,理性的自我建立的群体如何加诸其成员做出贡献的义务,并迫使他们遵从规范,以此减少搭便车问题。也就是群体如何实施社会控制的问题,特别是在具有普遍搭便车倾向的补偿性群体中。赫克特所提出的群体控制模式思想,可以对教育腐败治理有如下启示:

1.在教育资源操控群体中实施监控和赏罚的经济手段

所谓经济手段指的是降低监控成本的手段。因为根据理性选择理论,在补偿性群体中,如果监控与赏罚过分深入,加诸个体过多的成本,成员很可能会做出离开群体寻求其他地方的补偿的理性选择[6](P324) 。而且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广泛的监控与赏罚是高成本的,会降低收益。所以在群体中降低监控成本更合乎理性。首先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管理群体中个人的可见性,如通过成员加入仪式来确认其对群体的承诺,鼓励群体决策使个人的倾向暴露在大家面前,或者实施对个人行为的公共赏罚来宣扬群体的规范。其次是在教育管理群体(部门)中营造公共服务的群体文化,丢弃官僚意识,尊重纳税人的公共意志。再次,在教育管理群体中创造声望等级,给予成员以声望报酬,即对那些较好地为公众受教育服务的成员给予高的声望。最后,限制教育管理群体和其他部门及人员的联系。通过限制与群体外的联系来提高群体成员退出的成本,防止教育管理群体(部门)中一些人员在临退休时晚节不保、大搞腐败。

2.建立监督部门,强化监督机制,形成内部制衡

由于监控经济手段作用是有限的,在此情况下,人们会更依赖正式的控制。现今社会,教育管理部门普遍建立了诸如审计办公室、监察办公室等监督部门,而且不断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希望以此约束成员的行为。但这并不能证明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机制就是健全的,有效的监督在于从组织内部形成制衡机制。鉴于此,监督机制还应和权力分设连接起来,形成有利于正式控制得以遵守的实施机制。比如通过掌控教育资源的群体(部门)行政透明化,并引入多种监督力量,而不是自己监督自己的方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制衡作用。

3.促进第三部门发育,弥合教育管理群体行为和观念的鸿沟,促进二者规范的一致性

第三部门研究是现今在国内外都非常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它和政府部门、市场部门一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我国学者一般把它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交替使用。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民具有了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而介于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第三部门提供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而且这种参与是秩序化的、理性的行为。教育领域第三部门的存在使得受教育群体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本群体进行治理,这种自治活动大大减少了教育管理部门的治理成本和提供教育服务的压力。教育活动领域第三部门的创建近似于赫克特的“在补偿性群体中创建义务性群体”,都旨在促进教育活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只不过第三部门更多地沟通了公众和教育管理群体的关系,促进了一致性规范的形成。而且由于居民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往往倾向于反映中位选民(median voters)的偏好。这样造成的是一部分人对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excess demand)得不到满足,另外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differentiated tastes)也得不到满足。第三部门的存在则解决了这个矛盾,它为需求较高的人提供额外的公共物品,为需求较特殊的人群提供特别的公共物品。由此也形成了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活动市场、第三部门互相补充的教育活动机制。

五、结 论

关于教育腐败的研究在继续着,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行为也在继续着,是什么促成理论和现实间越发扩大的距离,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有学者撰文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框架要到2010年左右才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需要更长的时间[9]。所以在这一宏观的制度环境或制度结构处于变动的历史时期,治理教育腐败这项工作将长期伴随于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进程之中。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并不必然伴随腐败,不能像一些学者称道的“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腐败可以促成新体制”那样,从学理上为教育腐败谋取合法性解释。教育腐败已然对社会造成了长久的负面影响,正如缪尔达尔所说,贪污腐化对努力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是十分有害的,它对发展构成了极大的障碍,并使发展出现停滞。前文关于教育腐败治理的策略性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治标性的,而在教育腐败治理时必须强调治根性反腐败和治标性反腐败并重,把教育制度建设和经常性的治标性反腐败结合起来,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Heyneman.Education and corrup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4,(24):637-648.

[2] 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Corrup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3):599-617.

[3]郑立平.腐败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0.31.

[4?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26.

[5]杨东平.试论教育腐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2.

[6]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道格拉斯·诺斯.制度[J].东南学术,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