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工作要点范例6篇

放管服工作要点

放管服工作要点范文1

关键词:机构整合;避孕药具;发放;服务;总结;探讨

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以往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重要手段,但随着人口流动加大,广大群众对使用高新质优药具期望值的增加,药具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2017 年12 月在我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要求下,县妇幼保健院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了资源优化整合。因此作为一名药具发放服务人员,不仅要具有责任心、有职业道德、更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调查研究。下面就当前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我县实际,总结如下:

首先,要高度重视药具管理服务工作

计划生育药具是国家依法免费提供,是用于广大群众避孕节育的药具。免费提供避孕药具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为满足广大群众的避孕需求,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免费避孕药具仍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药具管理和发放服务工作是卫生计生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2]。在理顺基层卫生计生管理服务体制上,明确药具管理服务职责,稳定药具管理服务队伍,夯实药具管理服务基础,改进药具管理和发放服务工作。

二,药具管理服务工作内容

1 、领导重视,保障到位:始终坚持把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纳入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工作之中,切实做到了“五个同步”即:同部署、同考核、同规划、同推进、同监督。真正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药具股室经常抓的管理格局,切实解决了药具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抓好避孕药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

2 、阵地建设,投入到位:机构合并,市财政延续往年专项经费制度,保证村、社区专兼职药管员的工资报酬。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专设药具库房,面积达标,药库设施齐全;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均配备了药具展示柜、展牌、药具箱等,实现了镇村两级药具室双渠道标准。

3 、介绍相关的避孕知识。一是育龄群众在选择前先介绍现有避孕方法的禁忌证、适应症。二是提供正确的避孕方法。为了避免服务对象因错误地使用避孕药具而损害健康,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人员要向服务对象详细地介绍避孕知识。三是加强与服务对象信息交流[4]。服务对象通过与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使服务对象对药具的副作用有所认识并予以正确对待,对药具不良反应有所关注,一旦发生时会及时向药具服务人员反馈,以寻求最佳解决途径。

4 、提供足够的避孕方法。根据群众对药具产品的实际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避孕方法,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避孕目的的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劳动强度及其所处的生理时期和婚育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服务,尽量让服务对象能从几种适合自己的方法中进行选择,指导服务对象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

5 、完善制度、 强化管理:机构虽合并,为使药具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仍严格按照《计划生育药具业务管理规范》及时下达分配计划。以镇级为发放点,科学编制年度需求计划;切实做到报表内容完整、数据准确、逻辑合理、报送及时;药具库存合理,堆码整齐,账物相符,实行批号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加强药具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药具入库验收、调拨及时。目前,避孕药具管理已达到了“六个统一”的要求,即:规章制度统一;需求计划编制统一;村(居)药具档案统一;基层药管员应知应会内容统一;帐、表、卡、册、簿设置统一;业务操作规程统一。确保避孕药具工作科学规范化实施[5]。

6 、责任落实、严把质量关。与各村签订药具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定期组织督查考核,确保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对调入、调出的计生药具全部实行批号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辖区内各药店等医疗服务机构,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出售、严禁截留、严禁挪作他用。各村科学编制药具需求计划,合理分配、按需供应;药具库房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严把质检、规范存储、按计划发放,保证发放的药具安全有效。

三,药具管理服务工作实施

1 、健全网络、扩宽渠道。积极推行药具发放的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面和易得性,设置20 多个发放点,并在发放点安装免费药具发放机、悬挂药具宣传展示牌、药具展示柜等,加强了县、镇、村三级发放网络。

2 、明确管理,强化服务。与各网点签订“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惠民发放协议书”、“药具免费发放委托书”,填写免费药具发放表,统一制作、悬挂“国家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标识牌[6]。确保网点内国家免费药具发放的对象和重点人群,享有国家发放的优质药具服务。 充分利用卫生院开展医疗保健指导服务的优势,随时随地帮助育龄群众掌握避孕节育知识,指导他们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节育药具,并建立避孕药具发放花名册、使用花名册和随访记录。极大地满足了育龄群众“易得、快捷、方便”获得免费计生药具的需求,提高了避孕药具的及时率和覆盖面。

3 、做好宣传、提升服务效果。联合社区、疾控防疫、各大医院开展生殖健康、避孕药具宣传服务活动,以上街集中面对面交流为主,详细介绍各种避孕药具的避孕原理、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现场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宣传资料,,使每位群众尽力了解到多类避孕节育知识,引导群众提高避孕意识,维护好自己及家人的身心健康[7]。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应不断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探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我县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吴锦屏.浅谈基层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与供应体制的改革[J].现代养生B,2014,(3):276.

【2 】徐文萍.怎样做好新时期乡镇计生服务站对避孕药具的管理及服务工作[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64-65.

【3 】李淑红,时会娟.青铜峡市妇幼计生机构整合后避孕药具工作情况[J].母婴世界,2017,(5):241.

【4 】李凤岐.全力推进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全覆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5-7.

[5]常海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及管理工作分析[J].特别健康,2019,(28):261-262.

放管服工作要点范文2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免费药具知晓率

1、巩固已有宣传阵地,加大政策宣传和科普宣传。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重视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政策和药具知识的普及教育,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全区所有药具免费发放点必须悬挂醒目、规范的标识牌,公布发放人员、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方便群众领用和随访,接受社会监督;利用文化墙、宣传栏、服务车、服务站(室)等阵地开展政策和知识宣传;利用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群众科普宣传。

2、加强药具信息交流。区乡两级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对外宣传,认真采写反映我区药具工作的稿件和图片,报道工作动态。

二、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保障供应发放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细则》。区将把药具工作纳入卫生计生工作议事日程,并将药具管理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要进一步完善药具机构,落实药具管理人员,重视和加强基层药具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发放服务的全覆盖。进一步贯彻落实《细则》,严格对照《细则》要求和标准,坚持一流标准,精心组织、落实专人专班,真抓实干、逐项抓落实,把药具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在日常检查、抽查中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2、继续做好各级药具质量和仓储管理。切实加大区乡村药具仓储设施投入,做到去级有专用库房,乡、村有专柜。今年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乡村两级药具管理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上。严把药具入库出库和在库养护关,认真履行药具入库验收和检验制度、出库复核制度、在库养护制度。定期开展药具在库养护,认真记录库房温湿度,适时做好温湿度调控,杜绝不合格药具出库。

3、继续做好流动人口药具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药具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创新流动人口药具发放模式,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服务、全覆盖。建立流动人口药具免费发放服务管理制度,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药具等系列优质服务,实现流动人口药具发放服务均等化、制度化、规范化。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药具免费政策和避孕知识宣传,指导流动人口科学避孕。

三、完善服务网络建设,拓宽药具发放渠道

建立健全农村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最后一公里”便捷通道。形成以区乡服务站(卫生院)、村计生室(卫生室)药具发放员为主体,以村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小组(或中心户长或信息员)、村头村尾的便民商店超市为辅的免费药具发放模式,实行“三结合”、“八有”。即药具发放与村医务室结合,与村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小组(或中心户长或信息员)结合,与村头村尾的便民商店超市结合。全区每个村设置村计生服务室、卫生室2个固定的药具免费发放点,按照药具“两化”建设要求落实“八有”;1000人以上的自然村,要聘请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小组(或中心户长或信息员)为发放点,承担药具发放任务。所有的发放点要指定专人负责。

放管服工作要点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全区计生药具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高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进一步加强全区计生药具免费发放主渠道,不断健全和完善免费发放方式,方便群众、保障供应、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探索药具的社会营销,努力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理顺药具管理体制,加强全区计生药具工作依法、科学、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全区药具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任务与要求

(一)明确区、街(乡)、社区(村)计生药具管理职责

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区级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同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承担。区计生技术服务站负责全区的药具管理和发放,并对街(乡)药具管理和发放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区计生技术服务站设置药具室,并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要有适宜的药具库房,有药具管理制度;负责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街(乡)人口计生办应配专人负责本辖区药具管理和发放,应设置适宜的药具储存柜箱;负责培训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药具发放员,组织技术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负责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社区(村)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药具管理和发放,有适宜的药具储存柜箱;组织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座谈,反馈服务对象需求信息并及时报告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二)改革免费供应计生药具工作机制,保障育龄群众的基本需求

要改进计生药具计划管理。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以辖区单位和常住人口以及外来务工、居住人员的需求为编制依据,逐级编报药具计划,突出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计划执行的监督与评估,不断完善计划管理程序。

加强药具库存管理。要根据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合理确定区、街(乡)药具库存周转量,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仓储条件,确保仓储质量,严格药具报废程序和审批手续。

要改革药具发放模式。按照畅通渠道﹑保障供应﹑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托社区(村)计生服务网络,坚持专(兼)职药管员发放与志愿者发放相结合、主动上门服务与自动领取相结合、手工发放与自动机发放相结合、定点发放与流动发放相结合、药具网络发放与社会网络发放相结合,实现由按计划数量发放向按群众实际需求发放转变,由被动发放向主动发放转变,由单一形式发放向多元化形式发放转变。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计生药具发放纳入管理和服务。畅通计生药具免费发放渠道,合理设置计生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实行自主服务,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计生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及时的满意度.

建立药具随访制度。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常规,指导育龄群众正确使用药具,定期随访计生药具使用效果,确保育龄群众安全有效使用计生药具。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宣传普及计生药具和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计生药具发放人员的咨询、指导能力,提高群众知情选择的能力。按照《药品管理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计生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计生药具使用信息,妥善处理不良反应。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计生药具工作的管理水平

要加强计生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计生药具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各级计生药具管理职责和任务,加大对计生药具供应和发放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力度,及时收集、反馈计生药具的质量。

要建立计生药具工作调查研究制度。区、街(乡)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全区计生药具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区计生技术服务站和街(乡)药管员每年要安排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针对药具工作的突出问题,确定调研课题,写出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要加快计生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全市计生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将在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系统中建立药具发放信息子系统,适时采集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等信息,逐步实现计生药具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四)加强培训,提高综合能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生药具工作队伍

在全区计生药具工作队伍中要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知情选择、科学规范、保障供应的计生药具工作理念,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综合协调、依法管理、改革创新和优质服务的能力,

建设一支作风正、工作实、业务精的高素质计生药具工作队伍,以适应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要加大计生药具业务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学习实效,区计生技术服务站组织街(乡)药管员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街(乡)计生办定期举办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药具发放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避孕药具知识100题》和《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人员手册》为指南,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药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推进全区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

放管服工作要点范文4

在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我们通过培训来保证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者都能熟练使用,同时培养他们能够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鉴于原来全省学籍管理员变动平凡的特点,规章制度的研讨和管理系统的培训需要建立常态化机制:一来可以使新接手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其克服畏难心理和情绪,二则可以对前段时期学籍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的江苏开放大学学籍管理各项规程的完善和学籍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江苏开放大学挂牌近一年多来,我们正在从原来的管理工序的流程化向学籍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进行努力。除了做好自身规范建设,我们的学籍管理部门还要会同招生、考试部门共同完成质量控制的重要任务。

二、规范管理,做好服务

学籍管理包括新生入学注册、课程注册、学生基本情况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学籍异动、毕业审核和学位审核等工作,它主要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决学生毕业的问题。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首先表现为时间性强,学籍管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具有阶段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是不允许滞后的,否则,后续工作将无法进行;其次表现为可塑性小,学籍管理中的许多运作都具有政策性、制度性很强的硬性要求,是不便变通执行的,否则,将会发生原则性错误;最后表现为准确性高,任何一项学籍信息数据,都要求规范准确,否则,发生的错误将给学校和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时间观念、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才可能搞好学籍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以江苏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办法为依据,制定了符合江苏开放大学自身特点的各项学籍管理工作流程。这使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能心中有数,明确了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必须要做,而且什么时间要做好。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短信平台、QQ群等多种途径,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对江苏开放大学在学籍上的新规定、新要求第一时间下达到各管理人员手中。

我校现已形成了一年两次的学籍管理员的工作例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阶段性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既解决热点问题,又促进管理上新台阶。在强调规范管理的同时,我们对全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学籍管理工作时效性、阶段性很强,而我们面临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除了加班加点,我们还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同志的积极性,并牢记“我们万分之一的失误,就会对学生个人造成百分之百的伤害”。我们还要求每一位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摆正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明确学籍管理的严肃性要靠各服务中心学籍管理员的爱岗敬业、坚持原则、认真细心、无私奉献才能实现。为了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在网站上公布了工作电话和接待电子信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周到的解释,解决了很多学生的疑惑和对学校的误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建立了各服务中心的学籍管理员QQ群,并且在开放教育教务处设有远程接待服务中心,增加了一个便捷为学生和各服务中心服务的途径。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实现了学生自主选课和缴费,改革了课程注册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打造核心,上下互动

江苏开放大学目前学籍管理人员只有4人,既要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也要为江苏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而忙碌。由于江苏开放大学新成立不久,很多工作业务和流程对于我们来时也是全新的。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的需求调研、开发跟踪、测试验收,再到各项学籍规章管理制度的订立,在严重缺编的状态下,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仅靠4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培养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服务中心学籍管理员队伍就成为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在进行业务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学籍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支队伍中,我们对技术力量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进行着重培养,以点带面打造学籍管理的工作核心,这使得我校的学籍管理模式完成了从原有的树状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化。凡有管理人员变动时我们也可以实现以老带新,而不需要完全依赖每次的业务培训。在普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服务中心即可互通有无、互相帮助支持,大大减轻了省校的工作负担。

四、与时俱进,苦练内功

我校教务管理手段一直紧随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从电大1995年“注册视听生”试点我们就有了DOS版的教务管理系统;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之初,中央电大又推出了“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网络版(JWGLNET)”;2007年中央电大又推出了“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CPS1.0)”;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后,我们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江苏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确保了今后江苏开放大学学生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为系统功能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为以后新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借鉴。管理技术手段的进步使教务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也对学籍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作为一名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员,必须在熟练掌握该系统学籍模块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计划和考务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籍管理工作。我校从事学籍管理的四位同志,认真钻研业务,注意自身技术水平提高,苦练内功,从学籍工作的细节做起,逐步分解、整合,建立起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流程,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以上便是江苏开放大学成立一年多来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实践证明,学籍管理人员只要严格遵循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认真执行了业务流程,基本上不会发生原则性失误,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那么,学籍管理工作就会更出色。时至今日,我校的学籍管理已逐渐步入了制度规范化、管理人本化、监控系统化、操作程序化的轨道。

五、总结

放管服工作要点范文5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党和政府为育龄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结合本区实际,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淳安药具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思考。

1 避孕药具管理的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药具宣传和培训不到位。

1.2 使用药具人数不断增加。

1.3 对流动人口药具发放存在空挡。

1.4 药管员服务技能低和群众保健意识差。

1.5 跟踪、随访、服务不到位。

2 完善相应的对策

2.1 规范管理,不断提高药具综合能力 一是制度规范到位。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并按照药具是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做到发放和管理科学性规范化;二是计划科学到位。科学做到编制本地区需求计划,保证药具满足群众需求,又能减少积压和浪费;三是保证质量到位。加强药具质量管理,严格把好药具进出库关,避免过期、失效、潮湿、霉变的药具发放给群众使用,确保药具使用效果,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四是统计准确到位。各级药管人员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制和填报,不虚报、瞒报和借报,为领导解决计划编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五是跟踪服务到位。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老年人口、低收入人群的药具服务,加快推进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

2.2 加强药具宣传培训 一是加强对扩大育龄群众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上街宣传轰动、印药具宣传品、制作避孕药具只是展板,开辟药具宣传栏目等宣传形式,针对育龄人员的需求,将免费药具政策与药具知识、避孕节育措施与知情选择、避孕节育与预防性传播疾病等知识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扩大育龄群众药具政策知识知晓率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水平。二是制作计划生育联系卡发到使用药具育龄人员手中,或开通生殖健康服务热线,当碰到问题时随时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定期对使用药具的育龄人员进行培训,了解使用的基本知识,副反应的正确处理。四是对加强村、居药具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药具干部的服务意识,结合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推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育龄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避孕节育知识和生殖保健知识并了解获取药具的途径、新品种、紧急避孕方法、药具的使用方法和优缺点,让群众知情选择适合自身的药具品种,使育龄群众解除思想顾虑和负担,增强采取避孕药具的主动性,提高避孕药具的知晓率和需用率。

2.3 提高思想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药具供应发工作的重要性 药具工作是一项事关广大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人口计生部门要将其纳入全年工作重点,加强领导为药具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药具日常供应情况加强督察,及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避孕药具管理经费的投入,确保药具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加强药具管理发放服务 计划生育药具是发放服务必须坚持为民服务为宗旨,必须以育龄群众满意为目标。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更加注重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探索规范、有效、畅通的免费药具发放模式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完善药具免费发放原有渠道和网络的基础上,普遍实行社会化发放、标准化管理,推行发放点网络化、网点建设规范化、发放手段对样化、发放服务社会化、服务范围扩大化,以提高育龄群众对药具的“易得性”为目标,切实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药具服务的需求。要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率,强化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失业人群、贫困人口、老年人口、残疾人口及未婚人群、艾滋病高危人群等特殊人群的药具服务关注度,努力实现均等化服务;要加强计划生育药具工作队伍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能力和作风建设,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适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措施;要引入并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为资源开发等学科的先进理念、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多网点、宽渠道、全方位”的药具发放服务大格局。

2.5 加强随访、跟踪服务 为充分发挥避孕药具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服务效能,在做好流通过程中质量监测的同时,扎实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的跟踪服务工作:一是建立药具使用随访制度,对每个使用药具的育龄群众都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记录,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二是建立药具使用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对使用不同药具的育龄群众的意见,每年组织对育龄群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2.6 提高药具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①扎实基础工作培养人才,增强计划生育药具事业发展后劲。②创造条件,提供用武之地,提高药具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内外条件。③管用结合,提高效能,适应工作需要。管好人、财、物和用好人、财、物是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应注意研究的课题。

2.7 加强流动人口药具发放管理 要建立避孕药具发放工作新模式,以(县、市)区、乡镇为单位建立联动服务网,穿装刷卡式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网点可以设在社区、医院、宾馆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区的地方,流动人口可以在联网网点内凭卡自由领取药具,或在自助发放机上领取免费避孕药具,以提高药具发放覆盖率。

参考文献

放管服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免费开放 制度创新 公共文化空间 区域集成服务网络

中图分类号: G259,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31-04

党的十明确指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更是一种特殊的旨在保障公民知识权利、建立公民知识秩序和促进公民知识自由的民主社会制度[1]。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开放,也是重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新契机和新起点。为了从制度层面上把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开放制度创新问题,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转型为契机,以功能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主题,切实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做好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提供全面的条件支持与能力保障。鉴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必须切合西部地区的实际并着力突出具体区域特点。本文在参考借鉴东西部地区近年来的制度创新探索基础上,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设计为例,拟对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1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基本任务

1.1 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我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阶段的一个主要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文化建设明显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国民文化生活中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并影响到社会和谐。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障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1.2 努力实现基本公益服务均等惠及全民

自公共图书馆产生以来,“全纳服务”理念,即免费服务、均等服务与无区别服务一直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并被世界范围公共图书馆事业广泛而深入的实践[2]。其中,之所以要实行“免费服务”,是因为公民纳税与缴费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国家和地方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产品;之所以要实行“均等服务”, 是因为全体公民在公共领域人人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之所以要实行“无差别服务”, 是因为全体公民都有权享有普遍的、基本的服务产品。因此,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实质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通过公共图书馆向全体公民免费、均等地提供基本图书馆服务产品。

1.3 深入推进“全纳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免费开放服务只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逻辑起点,优质高效服务才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逻辑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逻辑终点。国内外免费开放服务的大量实践表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过程是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诸多问题暴露的过程,例如:法律保障、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管理、活动开展、辐射能力、用户责任、成本与选择、现有设施设备容纳能力、来馆峰期拥挤性、服务质量与效率、社会影响以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进行免费开放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公共文化系统工程,即由“公共文化维权服务工程”、“公共文化质量服务工程”和“公共文化价值服务工程”构成的“全纳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1.4 积极构建“区域公共文化空间”

根据近年的大量调查研究报告,目前社会大众公共图书馆的主要预期定位是(降序排列):文化信息阅读中心、信息文化传播中心、社会教育中心、信息资料保管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对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知是(降序排列):阅读学习、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文化权利、自由获取、信息保存、信息组织、可获得性、平等服务和尊重隐私;对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实现路径的认知是(降序排列):丰富馆藏、免费服务、平等服务、热情服务、延伸服务、主动服务、差异服务、法律保障和职业准入[3]。因此,公共图书馆在继续巩固其传统的保存功能、信息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应更加强调其文化功能,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能、文化环境熏陶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等日常知识生活功能,积极创建能够复合涵盖免费开放服务三大基本领域,即基本项目服务、设施场地服务与配套管理服务的“区域公共文化空间”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大众对区域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定位与价值预期。

2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面临的突出难题

2.1 多数城乡基层人群难以充分便利地享受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西部地区现有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欠账较多,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关键指标未达到全国平均标准,服务水平不够高,辐射能力不够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域,只能有效覆盖其周边人群,实际服务半径非常有限,大多数城乡基层人群特别偏远农村由于利用成本偏高,难以充分便利享受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

2.2 公共图书馆难以大规模、直接化地向城乡基层群体提供免费延伸服务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总体偏低,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疏区并存。为了努力覆盖城乡基层群体,很多公共图书馆采取了在城乡基层设立分馆或分点的办法,努力开展直接延伸服务。由于各公共图书馆综合实力非常有限,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做到全覆盖布点,而对于已经建立的基层服务点运行的维护成本也非常高。因此,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直接延伸服务。

2.3 公共图书馆城乡基层免费服务点普遍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关键在于建立对城乡基层全覆盖的基层免费服务点(含流动服务点),在全覆盖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主要面临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4]。大量实践已经表明,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是制约基层免费服务点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而制度创新不到位则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大难题。因为,已经建立的基层服务点(含流动免费服务点)只是依靠特定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因缺乏大量的资源循环更新难以可持续运行。目前看来,只有进一步扩大区域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全域大循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基层服务点所需要的最低流量。

2.4 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和开放服务效率总体较低

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资源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分级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在有限公共财政投入约束下,各级公共图书馆始终面临经费紧张甚至拮据问题,而有限的经费又被其基层免费服务点所分割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经费使用效率。此外,在有限经费使用方式方面,现有的直接划拨方式过于粗糙简单,不利于激发和监督基层免费服务点的开放服务创新。诸如实施专项奖励、鼓励开发自筹等提高经费配置效率的措施,今后应被认真考虑。

3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3.1 进一步扩大区域服务合作以激发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内生活力

从组织形态上看,所谓图书馆事业是所有图书馆机构的有机体系,只有图书馆事业才具有最充分服务全社会的能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强调通过协作、协调、协同、共建、共治和共享等制度创新致力建立日益紧密的图书馆服务共同体是世界范围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5]。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虽然无法突破目前的条块分隔与层级管理行政体制,但是完全可以在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积极从 “封闭运行”走向“开放运行”,从“孤立运行”走向“合作运行”,从“局部运行”走向“全局运行”,努力创建新型的区域公共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置整个区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一方面能有力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运行过程浪费和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通过稀缺资源的机构互补与循环流通,显著缓解原行政区划中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概言之,西部地区各公共图书馆机构必须首先向其他行政区划的公共图书馆机构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机构充分开放其“区划孤立服务空间”,才能尽快建立起能够彼此受益的“区域合作发展空间”,走出一条以“区域小财政投入支撑来实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大服务”的内生活力之路。

3.2 以“公共图书馆事业大治理”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大服务”

从广义的视角出发来看,所谓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是指通过公共图书馆机构及其合作体系所提供的公共性的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机构当然是免费开放服务的基本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应该认识到,各级政府、其他类型图书馆、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体都是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重要服务主体,必须各尽其能。其中:其他类型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大力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度地直接向社会开展免费开放服务;社会力量一方面可以仅通过资源投入间接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作举办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来直接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公民个体可以志愿者身份直接参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总的来说,西部地区迫切需要重建公共图书馆事业治理模式,加快从政府主导治理模式向多元参与治理模式与合作治理模式的转型,从条块分割下分级管理模式向法定授权下集群管理模式的转型,不仅把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看作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行政任务,更把它看作是一项长期的公共事业任务和社会事业任务,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全社会合力,能够实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

3.3 以“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整体制度创新”强力支撑“公共图书馆机构免费开放服务”

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公共图书馆对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建立健全免费开放服务的业务制度创新上。近年来,随着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对我国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制度创新,包括服务体制、服务战略、服务结构、服务基础、服务动力和服务治理。这正是我国同步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的根本原因,该创建工作突出强调了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把其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示范区(项目)验收的前置条件。在西部地区,由于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客观存在很大差别,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制度创新仍存在一定差别。总之,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制度创新是其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基础工作,更是其业务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托。

4 宝鸡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探索与经验

宝鸡市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3个,其中:市级馆1个,县(区)馆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市级支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图书室138个;村级服务点697个,农家书屋1173个,社区图书室198个。总的来看,该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面临着整个西部地区所具有一些共同的挑战、困难与选择。

4.1 宝鸡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制度创新的探索历程

宝鸡市图书馆于2007年率先尝试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在引入东部地区“总分馆制”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结合本地实际,把扩大免费开放服务面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建立覆盖广大城乡基层的“分点”问题上。经过多年探索,初步构建了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30个基层行业与区域分馆和馆外借阅点(分点)为延伸,以12个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依托,以10多个乡镇、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40多个厂矿企业、学校、部队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的,具有总分结合、馆点结合、动静结合和延伸基层等特点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点)制服务体系。

2011年,宝鸡市申请并获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同年7月陕西省全面启动“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宝鸡市图书馆继续建立健全了有关业务制度,开始从“制度设计”层面探索如何推进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以破解免费开放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难题。2011年度宝鸡市图书馆共接待到馆读者14万余人次,书刊流通近25万册次;分馆及馆外借阅点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书刊流通近7万册次,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新增持证读者同比增长120%,免费开放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2年以来,为了着力破解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宝鸡市图书馆免费开放面临的突出难题,宝鸡市成立了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了“馆点线制”设计方案。其中,所谓“馆点线制”,是指地级市域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管理主体以相应层级公共资源分担投入和标准化服务产品集成供给线为纽带,对区域内各级独立建制公共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或信息机构和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全部城乡基层服务点进行分工协同组织,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调配、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垂直化循环供给与分布式终端服务的总体运行机制。该设计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力扶持与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免费开放服务,主张通过建立市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以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标准化集成供给线之间的分工合作为准则,将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够集全市之力深入开展覆盖全市城乡基层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根据该设计方案实施意见中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和经费标准,宝鸡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体系的主要运行绩效指标可望在今后几年有3~4 倍的环比增长。

截至目前,宝鸡市已经形成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制度创新总体思路是:以创建部级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契机,以全市居民为免费开放服务对象,以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为重点,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以行业力量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公共财政投入为支撑,以区域公共文化空间为建设方向,以实施全纳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为基本路径,以构建市域全覆盖、终端到基层、公平且高效的市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为载体,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服务重心下移,切实增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免费为全市城乡群众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基本服务项目与辅助项目,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2 宝鸡市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制度创新的主要举措

4.2.1 加强标准法规保障

制订《宝鸡市推进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馆点线制)建设的意见》,明确宝鸡市、县(区)两级政府、主管职能部门、专门管理机构和公共图书馆机构等责任主体的权限,把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实现“五纳入”,即把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加快构建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驻地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适度开放、驻地专门图书馆面向社会有限开放相结合的“大免费开放格局”。制订《宝鸡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标准》,明确免费开放服务的对象、范围、方式、设施、环境、资源、管理、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等具体标准。 进一步完善免费开放服务宣传与阅读推广、零门槛入馆、服务项目公开与承诺制度、项目管理等专项业务制度。

4.2.2加强工作经费保障

把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各项经费纳入宝鸡市、县(区)两级政府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建立经费增长机制,每年对公共图书馆的新增经费不低于新增财政的2%。鼓励与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体向全市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各级网点捐赠资金或提供志愿劳动和闲置文献及其他物力,重点支持基层服务点达标建设。

4.2.3加强组织力量保障

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以市财政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推进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馆点线制)建设领导小组,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县区及高新区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评估和考核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着力加强适应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需要的高素质管理者、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服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人才队伍建设。

4.2.4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积极建立宝鸡市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系统,重点加强以下五大基本体系建设:一是由市中心图书馆、县(区)中心图书馆、乡镇(街道)中心图书馆和行政村(社区)终端服务点构成的三级中心指导型集成服务网络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二是全市公共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点的固定设施、流动设施与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集成服务网络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三是由图书馆业务集群管理系统、虚拟专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化远程服务平台等构成的网络运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四是由市图书馆联盟、市、县(区)级“图书银行”、相关数字图书馆联盟或服务联盟等构成的全市图书馆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建设;五是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产品标准化集成供给线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全社会多元化分担投入、行业网络化集成供给、基层服务点标准化终端服务、城乡普遍化均等收益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

4.2.5建立有效监督体系

积极开辟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监督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的可行渠道,逐步完善各专项监督工作制度。由市级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市各有关部门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开展绩效考核。重点建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常态监控机制,切实推进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吸收社会力量特别是基层群众代表,定期开展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调查活动并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5 结语

西部地区的独特区情决定了其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面临着一些特殊的突出难题,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务实选择创新道路,尤其要在扩大区域合作、吸纳社会力量和加强整体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建立能够持续支持城乡群众日常知识生活的“区域公共文化空间”。宝鸡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探索历程表明,建立和依托区域公共图书馆集成服务网络系统是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创新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蒋永福.图书馆与制度公正:制度图书馆学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5,(1):14-18.

[2]熊伟, 惠涓澈.公共知识生态环境的营造:阅读推广普及与用户社会参与[J].当代图书馆,2012,(3):72-73.

[3]柯平等.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