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例6篇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文1

1.社会各界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攻坚计划》出台的背景?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列入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这些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普及任务异常艰巨。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接近1/4,有的班额甚至超过80人。到2020年要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组织实施攻坚。

2.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设计,请谈一谈《攻坚计划》的总体思路?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统筹谋划。总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政府主导、补齐短板、普职并重、关注内涵”。

政府主导就是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形成攻坚合力。

补齐短板就是针对制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保基本、促公平。

普职并重就是统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普职协调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需求。

关注内涵就是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在扩大规模、提高普及程度的同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适宜性和吸引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是如何设定的?

《攻坚计划》提出了1个总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一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五个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现以上目标,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多样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要求各省到2020年毛入学率都要达到90%以上的主要考虑是:目前,大部分省份已经达到90%以上,只有少部分省份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要缩小差距、促进公平,必须使这些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普及的目标。下一步,国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这些省份也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普及目标。

关于设定其他具体目标的主要考虑是:在确保普及程度的基础上,要体现全面科学的普及观,防止简单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同时,高中教育是选择性教育,仅仅提供学位,缺乏吸引力,学生不愿意上,普及目标就难以实现,必须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规模、质量、结构、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实现有条件、有质量、有保障的普及,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有所获,成长成才。

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攻坚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攻坚的关键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点是四类地区、三类人群和三个突出问题。

四类地区指的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较低,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攻坚计划》明确提出,国家和地方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把这个底部托起来。

三类特殊群体指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保障这些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攻坚计划》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扶困助学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二是加强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保障好残疾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三是在扩大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提供更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三个突出问题是指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攻坚计划》提出通过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扩大教育资源、严格招生管理等措施逐步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通过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建立统一招生平台等措施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通过科学核定学校办学成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等措施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5.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反映运转困难、债务负担沉重,请问《攻坚计划》对此有何应对措施?

为保障高中学校正常运转、化解学校债务,使校长和教师安心办学、潜心育人,《攻坚计划》专门将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并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I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二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目前,各省份均已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政策,全国近20个省份出台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其中包括广西、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其它地区要按照要求抓紧建立完善相应的生均拨款制度。

三是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要求,确定学费标准,并严格学费标准调整程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是有效化解学校债务。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6.许多地区已经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这些地区在下一步的普及工作中还需要做些什么?

从普及程度上看,许多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这些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巩固普及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例如,有的地方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一些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地区要根据《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地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财力可持续的情况下普及更高水平的高中阶段教育。

7.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普及过程中如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坚持两轮驱动、分类指导、优化结构、协调发展。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普职比例严重失衡,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必须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对此,《攻坚计划》进行了系统设计,在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措施中都强调了中等职业教育,并特别提出:一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二要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使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加强技术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四要在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8.在普及过程中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是实现普及目标、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十分关心,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资助体系。在此基础上,《攻坚计划》特别强调要完善扶困助学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一是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2010年以来,国家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2015年标准提高到2000元,资助面达到20%,西部地区达到30%。二是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三是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四是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9.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

《攻坚计划》将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增强高中教育的适宜性和吸引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二是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的指导;三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发挥评价正确的育人导向作用;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二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专业;三是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文2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措施高中体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88-02

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渗透,体育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显著,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代化教育措施的发展对于高中体育教学又产生了新的冲击,对于实现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过程中,教师处于知识讲解的主动地位,而学生则是处于知识接受的被动地位,由此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感。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改革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化教育措施主要是指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创新型的教学措施等,以对学生形成激励措施,并促使其强化学习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经过实践研究表明,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进一步加强研究,并促使此种教学模式更好的进行课堂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表现出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应当将其推广应用,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创设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里,学生能够更好的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并积极跟随教师的讲解而进入学习佳境,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枯燥的教材知识转换为能说会动的多媒体形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各种体育动作的学习技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信息接收器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游戏,如即兴跳高、跳远或投掷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践掌握,从而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提供直观的动作讲解,降低体育学习难度

利用现代化教育措施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动作讲解,将体育动作中的难点分解,以帮助学生学习,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背越式跳高这一体育项目时,很多学生只能够学习到大概,并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和精髓,由此导致其在训练过程中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损伤,严重影响到其后续的体育学习。而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动作讲解,将背越式跳高过程中的高难度工作缓慢化处理,以让学生看清楚跳高技巧,同时还能够进行暂停和重放,向学生完整的展现整个跳高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观的动作讲解方法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只能瞬间完成动作的弊端,对于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盛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将体育当做一门课程来学习,并没有太多重视,更多的是看重文化课的学习,由此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了解较少,而有些学生为了减少体育训练,甚至采用逃课的方式来逃避体育学习,由此使得传统体育教学难以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而这与学生及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有密切关系。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体育盛事,如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健儿的奥运精神,并对其产生激励作用,以不断树立体育健身的意识,加强体育学习,满足体育教学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运动会,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以更好的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及其素质发展要求。

4、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一些技术性高的体育动作,而这些体育动作都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示范进行学习,势必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应当针对课堂教学知识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各种动作原理,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动作学习的重要性。如在学习篮球动作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篮球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篮球比赛,并通过慢放、暂停、重播的方式向学生仔细讲解相应的切球、空传、联防等战术性动作,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示范,促使学生能够即学即会,这样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在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后,也敢于通过实践训练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及实力,从而更深层次的领悟动作要领,快速掌握相应的动作技巧,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结束语

不可否认,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体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成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技巧,并将其充分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对学生形成激励作用,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更好的满足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永强.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31)

[2] 黄海燕.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13(03)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文3

一、工作目标:自从市教育局对各县区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教学质量抽样检测以来,我县整体质量处于中下水平,下一步目标,力争让我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市中游水平。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县级层面

1.健全联片教研机制,凸显教学中心地位

(1)建立联片挂点教研工作制度。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措施一:大力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措施二:做好检测的各项工作,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

措施三:大力推进中小学联片同年级同学科教学质量联考检测活动工作。

2.构建四级质量监控体系,推进质量监督工作

建立和完善立体教学质量监控。成立四级质量监控体系即:县教师发展中心——镇(区、片区)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学科教研组——教师四级质量监控体系。

3.教学视导,强化学校精细管理

县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了**县中小学教学管理视导小组,对不同层次的中小学进行不定期教学管理工作视导检查。要求学校做细做实日常教学管理,向常规教学要效益要质量。

4. 大力推进抽测、中考和高考备考工作

开展了全县性的抽测、高考和中考备考培训和推进会议;针对如何提高高三和初三,初二抽测学科课堂复习备考研讨会议,备考工作督查等工作,对各学校科学备考、提高我县高考和中考质量有指导性的作用。

5. 组织全县性中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和高考和中

考模拟考试工作

一是组织全县中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工作。二是中考模拟考试,高考模拟考试,全程采用网络阅卷及做好评价工作。三是每次模拟考试均有分析数据,召开相关的分析会和表彰会,提出备考的工作策略和要求,有效提升我县高考和中考质量。

6. 制定中小学评价机制

县教育局制定了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更好地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导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层面

1.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常规教学管理

(1)抓好教学管理人员常规工作。一是抓好校长教学管理常规,校长要研究教学管理工作。二要抓好教导处教学管理常规,明确教导处的中心工作。三要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发挥好教研组长带头引领作用,把常规工作落在实处。

(2)抓实常规教学工作管理。扎实做好“备、讲、改、辅、考、评、赛、研”等常规教学工作,抓好教师的备课、上课、改作、辅导工作,制订落实考试、比赛等激励措施,做好考后分析与补救措施,开展听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

2.树立质量意识,落实教学管理规定

(1)实行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学校树立质量意识,并制定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教学业绩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优先推荐为县级优秀和年度考核优秀人选。对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退步较大或排在末位的学校,县局责令其限期整改,提交整改分析报告,并狠抓落实。

(2)成立教学质量监控管理领导小组。各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市教育局对各县区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教学质量抽样检测以来,我县整体质量处于中下水平。我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 我县教育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一是地方发展不均衡。二是学校发展不均衡。三是师资力量存在不均衡。

2.我县教育存在“大锅饭”问题。学校调控工资不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激励机制受到制约,存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严重影响我县教学质量。

3.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校长交流少,管理水平不高,跟现代教育教学管理要求,跟新时代的新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学校各项事业停滞不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4.我县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课堂上仍然存在“满堂灌”现象,部分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的部分教师教学业务交流少,水平低,学习少、培训少,教学手段少,满足现状多,导致学科教学成绩较差。另外,“县管校聘”仍然没有落实,有些学校出现教师结构性超编,而有些学校出现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部分学校临聘了相当数量的教师,而这些教师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教学,直接影响教学工作。

5.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较好的管理机制。

基于目前形势,留给学校能自主发挥的管理空间不大,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措施不多,老师们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缺乏工作热情,不愿意主动挑重担。

6. 学校落实教学工作不扎实。我县出台了《**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要求”,但学校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不扎实,导致常规教学工作“走过场”,教学工作得不到保证,教学质量提不上来。

7.高中招生政策改变。高考方面,由于**市新增高中学校,以及我市招生优先安排市直重点高中学校第一批招生,导致我县初中高中优质生源有所减少。我县高考上线人数有所下降。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举措

1.继续做好教研教学管理工作视导活动。视导活动主要是扎实推进《**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2017年12月制订),每个学期定时定点定计划,组织人员到学校督导工作,一项项检查,一项项落实。

2.扎实推进中小学联片教研工作。我县小学成立了6个片区的联片教研共同体,初中成立了10个片区的联片教研共同体,高中以学科为单位成立了学科联片教研。

3.重新构建中小学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加强全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中小学优秀教学教研人才的专业成长,促进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文4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全市教育战线是极大的鼓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两个率先”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书记、厅长的重要讲话,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积极行动、狠抓落实。一、抢抓机遇,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期加快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实行政策优惠,改善教师待遇,推进城乡学校对口支援等措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加大示范学校创建、名校办分校、兴办优质民办学校等途径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城乡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制度,认真抓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认真落实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和对“三残”学生的免费入学政策,使在常州就读的每一个学生不因生活贫困而失学。

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统筹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在落实和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着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和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规模扩展与内涵提升并举的原则,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优化普职教比例,加强普职教融通,扩大优质职教资源。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彰显我市高职教育特色。加快大学城东区建设步伐,以共建共享的实验中心、实训中心等设施为平台,加大引资引智工作力度,努力建设内外开放、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以应用科技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及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提升在常普通高校的办学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和学科结构,并形成培养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快速发展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教育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解放思想,改革教育制度。

构建多元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学校产权关系,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障不同办学体制的学校公平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积极发挥常州教育的品牌效应,加大常州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面向外地区招生或到外地办学。

大力实施学校主动发展工程。以学校制定、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动力和途径,变革学校管理和教学体制,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管理科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建立合理、完善的学校评价体系,开展学校发展研究,为学校主动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智力支撑。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强化教师岗位管理和聘任考核,疏通教师“进出口”。进一步完善校长聘任制和负责制,完善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制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师双向交流的政策措施。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升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关注质量、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是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正以分数或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倾向,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和创新学校 德育工作,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加强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基础,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岗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立业创业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化高等院校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在全市教师中倡导敬业爱生、好学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加快打造各级各类学校高素质教师群体,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完善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改善教师工作环境,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文5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单位按照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学习研讨,层层组织宣讲,发动全员讨论,强化对标查改,推进岗位实践,将主题教育与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有序开展。为及时总结集中开展阶段情况,推动主题教育持续深化,请各单位对照《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年度推进计划暨“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及主要内容清单要求,认真做好集中开展阶段的梳理总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梳理的主要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习研讨、层层宣讲、全员讨论、对标查改、岗位实践”五项重点工作,逐项对标对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归纳,逐项作出回答。

(一)开展学习研讨情况

1. 3月以来,各单位中心组采取了哪些方式组织学习,学习了哪些内容。

2. 各单位中心组围绕哪些专题,进行了多少次集中研讨,研讨成果如何,达成了哪些共识,制定了哪些开展主题教育的措施。

3. 面对一般党员干部员工的理论学习宣贯情况,方式方法有哪些创新,干部员工学习的成效如何。

4. 班子成员围绕哪些内容开展专题调研,发现哪些重点难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

5. 在提升认识、转变观念、分析解决问题、推进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哪些成果,还有哪些不足。

(二)组织层层宣讲情况

1. 开展宣讲的基本情况,有哪些主要做法、特点。

2. 主要领导宣讲形势任务情况,党员、劳动模范或代表、两会代表委员、科研人员等开展宣讲的时间、方式、内容和受众情况。

3. 开展宣讲特色的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

4. 是否讲清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形势和任务、转观念的方向和路径、勇担当的责任和行动、创一流的目标和评价指标。

5. 开展宣讲产生的反响,干部员工对当前形势的认识看法。

(三)发动全员讨论情况

1. 发动全员讨论采取的措施方法,确保实现全覆盖。

2. 采取的灵活方式和特色举措。

3. 通过讨论,找到了哪些不适应新发展理念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陈旧观念、思想症结,及其具体表现。

4. 通过讨论,统一了哪些思想,形成了什么共识,转变了哪些观念,由此带来的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变化。

5. 在讨论中,干部员工对“观念怎么转、担当怎么办、高质量怎么干、一流怎么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们丢了什么?需要加强什么、继承什么、创新什么?”有哪些新的认识体会,见到了什么样的行动。

(四)对标查改情况

1. 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展对标查改工作,对照了哪些内容,哪些指标还有差距、哪些方式还不适应,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2. 通过对标查改,弘扬严实作风,如何与“四条要求”“五项措施”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方法、成效。

3. 打造以体系手册为统领、制度标准为支撑、岗位责任制为基础、新时代岗检为保障的新时代“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的开展情况。

4. 解决了哪些不严不实,解决了哪些现场“低老坏”问题和习惯性违章屡查屡犯的问题。

(五)推进岗位实践情况

1. 采取了哪些激励措施,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开展岗位实践、推进提质增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的变革)。

2. 搭建哪些岗位实践的平台和载体(如劳动竞赛等),取得了什么实效。

3. 单位班组创新创效的整体情况,包括做法、数量、成效等,举出最具成效、特色的案例,是否完成每个基层班组开展一项提质降本攻关项目目标。

4. 员工进行合理化建议的整体情况,包括做法、数量、成效等,举出最具成效、特色的案例。

5. 岗位实践活动中本单位形成的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是什么?做出简要说明。

6. 在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个人典型、先进基层队、优秀班组,及其工作成效、经验做法,举例说明。

(六)实施组织管理情况

1. 在主题教育组织方面的采取的科学管理方法、措施(如总结或应用了何种工作法,有特色的载体和抓手,创新性的检查考核方式等),以及该做法措施带来的实际作用效果。

2. 本单位对主题教育开展考核、检查和督导情况。

3. 本单位对主题教育的对内对外宣传报道情况。

4. 通过主题教育,在“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上,收到的总体效果,有哪些鲜活案例。

(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坚持问题导向,查找本单位在主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对照公司部署要求,本单位干部员工在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对照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本单位在主题教育组织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3. 对照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标研究报告,制约本单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4. 对照基层员工大讨论情况,本单位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

5. 对照生产经营指标和岗位实践开展情况,本单位干部员工在深入推进提质增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总结材料的基本要求

总结材料包括三个部分,可根据实际增加有关部分或内容。

第一部分,前段工作。本单位3月至今,主题教育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形成了哪些经验做法,总结了哪些特色典型,取得了哪些突出效果。总结内容要高度概括,主要写取得的经验,注重体现主题教育与提质增效一体推进,注重干部员工队伍思想观念转变,注重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既要有定性化描述,也要有定量化数据。

第二部分,下步思路。各单位要把主题教育作为贯穿全年、覆盖全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基础性工程来抓,根据查找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明确下半年深化推进主题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制定工作计划、运行表,持续推进重点举措,开展好典型宣传、总结评比等工作,进一步扩大主题教育成果,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提供思想保障。

第三部分,意见建议。深入总结研究本单位在主题教育中的经验启示,以及对油田开展主题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各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从主题教育推进实际出发,抓住“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重点,对主题教育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找准问题,明确差距。

(二)简明扼要,数据详实。总结要语言凝练,避免空话、大话、套话,用事实数据说话,用事例典型说话,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说话。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优势,开辟专栏专题,做好经验宣传、典型宣传,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及时发现推广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

请各单位认真梳理总结主题教育集中开展情况,总结材料经本单位主要领导审定后,于11月12日下班前前报送主题教育办公室。

报送材料文件名:×××(单位名称)主题教育总结材料。

联系人:

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范文6

关键词:质量工程;高职高专;专业结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28-01

1 “质量工程”概述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于2007年1月22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职高专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质量工程”建设的六大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2 高职高专“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针对陕铁职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几年在“质量工程”方面的建设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自己走访各高职高专院校所见到“质量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简单谈一下高职高专在“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2.1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文件、会议精神,明确“质量工程”建设目的,切实抓好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2010年1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在西安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教育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措施最实、力度最大的一次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会议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颁布了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和5个配套文件,指明了我省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我院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本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和落实《实施意见》和5个配套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紧抓陕西省和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好时机,挖掘潜力,求真务实,坚持学院“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针和“以学生为本,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改革成果的总结和物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受益。

2.2 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质量工程”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建设过程,因此,学院将“质量工程”作为立校之本,实行教学质量“一把手责任”制度,全体学院领导分工合作,负责“质量工程”的各项建设工作及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了项目责任人制度,层层签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项目到人、责任到人的“质量工程”建设机制。学院分管领导按照各项目实施方案经常深入建设项目单位检查和了解进展情况,对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同时,学院制订了详细的“质量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建设过程实施跟踪监控。各建设项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检查有问题或建设进度没有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建设的项目予以通报批评,暂停项目的经费支持,对项目负责人限制其他项目的申报。这一系列措施“质量工程”建设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保障了其建设效果。

2.3 进一步凝练特色,提高“质量工程”建设质量 结合学院特色建设“质量工程”。我院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土建类高等职业院校,围绕工程办专业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所在。在我国大力发展铁路运输,铁路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对我院来讲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近年来,学校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统筹发展的原则,更加注重内涵提升,“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在学院特色项目上还是有所欠缺,没有突出我们特有的优势。因此,我院将进一步依托交通土建行业、围绕工程办专业,坚持突出铁路工程特色,做强铁路工程类专业,做优道路桥梁工程类和工程测量专业,做精高速铁道及城市轨道类专业,做大工程管理类专业,发展建筑工程类专业,拓展机电类专业,走特色取胜的发展道路。将“质量工程”建设融入专业建设之中,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针。

2.4 进一步完善“质量工程”相关政策 自“质量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学院及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各项目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管理办法。如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精品(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多媒体课件评选办法等。这些办法从项目的申报、评选、立项建设、过程控制、经费支助、成果验收、奖励与评奖等各个环节做了详细规定,能够极大地规范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学院“质量工程”丰硕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应该及时修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使它能够很好的约束和控制“质量工程”的建设环节。同时,还应该向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学习不断完善“质量工程”建设的相关政策,弥补其中的漏洞。

2.5 进一步加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 积极申报部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争取外部资金投入,以项目带动“质量工程”建设。

3 小结

总之,要搞好高职高专教育,让高职高专院校能在社会立足,能让高职学生被社会认可,就必须加强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力度。通过建设“质量工程”来办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立校之本、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张安富.正确处理“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