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例6篇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23-02

教师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育之魂。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素质,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加强师德建设这个关键因素。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的核心,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德高望重的操行,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爱岗敬业,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大学文化、教育精神和教师形象,搞好师德师风建设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师德师风教育效果欠缺。师德建设涉及社会、自身、制度政策、监督激励机制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师德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宣传号召上,还有教师教育信息层层衰减的问题。我们很多高校在政策导向上存在很大问题,通常对教师的考核比较片面,重视教学科研业务成绩、轻视思想道德水平;这在不同程度地上影响了教师参加师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本文针对常州大学教师做了一些前期调查,发现认为“制度完善,定期学习教育,效果好”的教师不足10%,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定期参加师德培训教育活动,甚至有部分教师几乎从未参加过教师培训活动。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可行的定期的师德教育学习活动制度,已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难有成效。“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是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和强调的,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目标要求的。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赞同“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教师仅有69.6%,有不少教师认为“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约占39.1%);大部分学生课后缺少与老师的联系。这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部分人不够重视育人工作,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淡薄。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有些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不合群、贪图享受、缺乏奉献精神的教师,只注重个人利益,工作不积极,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不喜欢,学生不认可等。调查显示,有约15%的教师由于家庭或工作压力等问题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情绪。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刚性有力的师德教育制度能将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素质,减少教师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淡薄的现象,进而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2.缺乏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内容和制度。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如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制度,但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操作时未能真正严格执行。同时,现行的师德评价制度未能及时更新,不能适应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要求,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考评办法不科学完善,对师德、教学、科研三个主要方面的考核评价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忽略师德。学校在设计教师业绩考核制度时,偏向重视教学工作量、教研成果和科研业绩这些硬指标,轻视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很少甚至没有爱岗敬业、勤于奉献、育人等等软指标;在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等需要对教师个人业绩评定竞争的过程时,常常注重参考硬指标,轻视和忽略软指标,也会导致教师不注意道德修养,或者重业务,轻育人。学校在师德制度建设方面未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现行的评价考核制度难以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做出准确评价,运行不灵,对提高师德建设的效果软弱。师德评价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制也是制约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师德建设机制不能是孤立的,是需要校内多个主体协同工作的,如果这些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缺乏分工合作,责任界限模糊,甚至还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会影响师德评价工作效果。虽然有些部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似乎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内在统一性,形成不了合力。而且由于信息不畅,多主体之间很有可能会出现某个教师在两个不同部门的考核评选中得到截然不同的评选结果。例如,我校就曾经发生过一个在本科生教育中存在错误的老师,却在对研究生的科研培养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表彰。这些现象表明,师德评价工作机制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否则将会大大降低师德评价的公正性和效率。

3.不能有效实行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目前各高校对师德建设的监管主要是由职能部门来执行的,主要通过奖惩制度来实施对于教师师德行为的强化,例如我校举办的“优秀师德标兵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等。总体来说,现行的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对师德师风建设也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新形势下,这种机制显然是有明显欠缺的。例如,监督制度欠缺;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监督主体工作缺少积极性;奖惩制度空泛软弱,缺乏刚性执行力。奖惩激励机制在师德建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孔子就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号令不从”这样的号召,反映了必须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的道德意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本研究提出要在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监督激励体系,从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二、加强师德师风的内涵建设

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的灵魂,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永恒主题,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构建和谐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两年来,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仍有待改进,未能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完全相适应,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效果的满意度不高。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发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只满足于宣传发动和被动推进上,也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表面实施和部署安排上,要努力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师德建设的观念、形式、方法、手段等,使师德建设更加切合现实情况,真正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构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开展积极有效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高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积极建立长效师德培训、宣传机制,整合力量,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于职守、勤于奉献的良好氛围,重视正面导向作用,构建师德师风规范宣传教育体系,以此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并影响和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坚持开展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开展优秀评选活动,定期进行师德师风全员培训活动,增加制度刚性。宣传先进典型,重视提高榜样示范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巾帼标兵、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优秀事迹和模范行为评选表彰活动,并利用材料学院宣传栏、文化广角、网站等媒介充分宣传,将其作为师德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2.健全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激励体系。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激励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导向机制,是师德建设关键的一环。只有建立合理科学评价和监督机制,将师德师风评价作为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才能有效提高教师师德建设。①科学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还要关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新发展,在爱岗敬业的精神里融入更多的开拓创新、竞争协作的时代精神理念。②注意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评价体系应将评价条件具体化或量化,使之可以操作。不同岗位的教师,对其的评价指标也应有区别,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师德师风评价的方法选择也要作具体规定,要避免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以真实反映师德师风的状况。③师德师风评价内在要统一,真正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注入动力。④强化监督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激励机制,要以教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为依据制定监督激励机制,评价指标要客观、公正,使之能有效调控师德行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此外,还要发扬民主,充分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监督,建立各级教学督导制度、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校内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监督结果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有效,要把评价监督结果与教师的岗位聘用、绩效评优和考核奖惩挂钩。

教师是人类精神物质文明的传承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李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钱奕忠,李学斌,李显扬.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培养方式[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文2

论文摘要:教育现代化内在地包含教育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善律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规范之一,重视教育伦理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教育现代化与教育道德进步是否背反?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人,教育现代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观念深人人心,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育设备更新,现代化教育手段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展迅速;教育改革和实验研究形成大潮,促进着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等等,但是。当人们为教育现代化的显性成果而兴奋不已的时候,教育的道德隐忧也在逐步凸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教育不公、教育暴利、教育专制等问题,客观地展示着教育道德滑坡的严重性。一边是教育现代化的进步,一边是伦理问题重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于是,一个尖锐的间题提出来了: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伦理进步是否存在背反?在近代思想史中,有些学者如卢梭就提出社会进步与道德进步存在背反关系的论点。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改革开放是否会导致道德滑波的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道德进步的关系是什么?我认为,这一问题,应该纳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课题之中。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道德进步的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对此,我们的观点是: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应该是教育道德进步而不应是教育道德滑坡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内在地包含教育道德境界提升的涵义;教育道德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规范。国此,从一般理论上说,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二者的统一不是自然达成的,只有通过自觉努力建设,才能取得二者相辅相成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伦理内涵重视不够,没有加强教育现代化的伦理问题研究和伦理规范体系建设,从而出现了教育现代化与教育道德衰退相伴随的负面现象。以及随之带来的恶果。因此,只有重视教育的伦理内涵,加强教育伦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才能克服实际存在的教育道德滑坡现象,提升教育道德境界。

二、“以善律教”: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规范

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教育系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各种规范,其中,教育科学、教育法制和教育伦理,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着最基本的规范。

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的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它已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内在信念。这种思想和信念,可以称之为“以真律教”。毫无疑问,没有对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没有对教育规律的自觉遵循和运用,是难以把教育办好的,教育的全部历史与现实都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这说明,教育科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规范,它提供给人们的是用于处理事实性问题的规律性知识。教育的事实性问题涉及的主要是教育的客观存在和内在联系、机制,例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教育如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品德是怎样形成的?教学是如何进行的?知识掌握需要哪些条件?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等等。通过对教育的事实性问题的探讨,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及其内在的必然联系,达到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从而有助于人们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治国的基本方略。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法律的支撑和规范。法律对教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确定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明确教育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规定教育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明确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对教育系统的结构、内容、方法等给予原则性指导;调整教育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等。教育法制体现着国家、政府、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强制力。好的教育法律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好的教育法律则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也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办教育要服从法律的规范,这就是“依法治教”。可见,法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规范。

教育现代化过程内在地包含了教育伦理问题。因此,教育伦理也是一种规范。例如,在教育思想变革中,教育伦理观念、善恶标准的确立和完善是重要的内容。教育方式的变革,也涉及到伦理问题。比如,教育内容的调整,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和媒体的采用,是否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等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要经得起伦理的考验,要有充分的伦理依据。因此,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教育伦理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教育伦理问题主要是个价值观念问题。它是一些与主观意志、行动目的相关联的问题,例如,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育机会应如何分配;是否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教师和学生应在教育中如何充当自己的角色;以什么为根据来判断教育的优劣、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等。这些间题往往是要在各种可能选择的价值态度上确定教育的价值取向。事实上,每一种教育活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遵循或运用着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或伦理原则。教育价值观念不同,教育工作的质量就会有很大区别。教育发展的全部历史表明,要处理好教育的价值性问题,就得以先进的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为指导。教育伦理是教育的价值性问题中的最核心的问题。教育的道德理想、教育的善恶标准、教育的伦理规范(原则)、常是教育价值规范中的主要内容。在教育价值规范中,教育伦理规范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因此,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就内在地包含着重视教育伦理问题并遵从先进的教育伦理规范指导这样的基本内容。以正确的教育伦理观念规范教育可以称之为“以善律教’“。当前,人们对教育伦理规范总的来说是重视不够的,需要加强这一规范,从而促进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伦理建设: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教育科学、教育法制和教育伦理这3个领域中,教育伦理是当前比较不受人重视和研究较少的领域。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上看,加强教育伦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教育现代化需要一个现代的、完善的教育伦理体系二现代化的教育应该具有道德上的先进性‘正当性、这意味着,现代教育的制度、思想、活动方式,都要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都应内在地体现着先进的道德理想(思想)和伦理精神。或者说,评价一种教育体系是否是现代化的教育,其中就内在地包含着教育伦理的评判。比如,这种教育是否是公正的、是合乎人性的:不符合现代伦理基本精神的教育,不是现代教育。因此,树立一种先进的教育伦理思想和规范,建立起有利于这种伦理思想落实和实践的制度和运作系统,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二,加强教育伦理建设对促进教育的科学化、法制化有积极意义。科学、法律、伦理是教育系统的3种基本规范力量。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伦理系统的健全有利于教育科学和教育法制的建设。人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除认识教育现象的规律外,主要的目的还是改造教育、优化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研究的实践目的是提高教育自身的价值,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另外,教育科研活动,从教育研究课题的确立、教育研究的过程到教育研究成果的应用.都应符合教育伦理精神。教育伦理是保障教育科学良好社会形象和内部声誉的重要力量。不受严格的教育伦理规范的科研活动,常因其目的、手段的不正当性而遭到社会的非难。教育伦理是保证教育科研尊严的有力武器.是发挥教育科研功能的重要条件。教育伦理建设对教育法制的积极意义,一是教育法制需要有明确的伦理根据。教育法制主要是一种教育制度、教育关系的安排和协调,这种安排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它是以什么伦理为根据。这就涉及到了制度的伦理性问题。不建设教育伦理系统,在教育法制建设中就难以有严肃的和科学的伦理基础。二是教育法制的运行过程,需要教育伦理力量的支持。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教育法律、法规不少,但难以实施和落实。这当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就有教育伦理系统建设不力的影响。法制是外在的,执行得靠人。人的道德水准、道德良心、道德舆论,是执法的重要监督力量和推动力。不发挥人的道德良心和道德舆论的作用,法律的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这说 明,不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需要教育伦理的支持加强教育伦理建设,必将促进依法治教的进程。

第三.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伦理道德建设,是我国的历史传统。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高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育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伦理体系,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何理智地、自觉地推进教育系统的伦理转型,是一个大间题。这里涉及到传统伦理和现代伦理的关系问题,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需要研究。三是应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看待教育伦理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四是现实的教育实践如何改变存在着的道德失范状况,重塑教育的美好形象.净化教育事业,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从这些方面看,提出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教育伦理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当前怎样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需要大家来共同讨论的问题。在此,笔者简单提出一些设想,和大家一起研讨。

第一,要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伦理建设。教育伦理建设能否有成效,与思想上是否重视有密切的关联。当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抓道德建设很难看出成果来;道德建设是约束人的行为的,是要限制大家的自由,因而吃力不讨好,等等。因而,应该在思想上正确理解教育伦理的本意,真正把教育伦理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第二,加强对教育伦理基础的研究,确立教育伦理建设的科学和价值基础。教育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教育伦理本身要有自觉的理论把握。比如,教育伦理的本质.教育伦理与教育系统的各方面的关系,教育伦理系统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般机制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为基本的科学和价值依据。这是方法论和出发点间题。

第三,树立教育崇善观念,形成和完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教育伦理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先进的教育善恶观念和伦理规范。应把规范体系的建设作为教育伦理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这是制高点。只有标准、规范明确了,才能评判教育现象的善恶是非,才能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那么,我们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呢?这需要进一步来讨论。我们体会,这种规范体系的灵魂是教育崇善观念。也就是说。教育要自觉地重视自身的伦理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努力成为一种善的事业。教育崇善是教育的自我规范。它强调教育的道德自觉性、纯洁性。教育崇善强调的是:教育应体现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追求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追求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应该以此为纲,进一步建设教育伦理规范体系。这包括教育伦理的一般原则与具体领域的伦理原则建设两个主要层次。在一般层次上,可以也有必要提出公正原则、发展原则、人性{道)原则等基本范畴。此外,应把一般教育伦理原则转化为具体领域的具体规范,充实教育伦理原则体系。

第四.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重视教育整体道德状况的改善,努力创建教育制度伦理。在教育伦理建设上,传统的做法是:重视教师的美德,对教师提出详尽的行业规范,借以促进教育的净化。这种做法也有一定成效,但局限性很大。首先,教育的善恶是非,原因不全在教师。比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更大。其次,这种把全部责任推给教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再次,实际效果也不理想。企图通过教师职业道德来解决所有教育伦理问题,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传统伦理重视个人美德,往往是与等级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过多强调个人道德义务而比较忽视个人道德权利的伦理传统。为此,需要在思路上有所突破,要重视制度伦理的建设。所谓制度伦理,指两方面:一是教育制度的安排应是有充分的伦理合理性的,即制度建设应伦理化;二是要使伦理安排制度化,使教育伦理 成为制度化的结构,依靠制度的力量来实施和运作,即伦理制度化。从当前实际看,这两方 面都应重视起来。一方面,应关注制度安排的伦理特征,努力提高教育制度的伦理境界,使教育制度真正是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是尊重每个人的发展权利和需要的,是公正合理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另一方面,应当努力创建教育伦理制度。比如,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就要形成民主化的制度,包括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教师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决策的民主辩论机制,等等。再比如,为了落实受教育机会均等,就要靠建立一种由教育财政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各方面有机结合的制度来保障。不把教育伦理思想体现到教育的制度化安排中,而靠个人的自觉和良心,将难以取得全面的效果。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文3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师德建设;制度化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新世纪,“依法治教”理所当然。“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执行者,担负着教育发展的重任,学校能否发挥其在教育现代化中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略。每一位教师必须将依法治校方针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时刻以教育法律法规调整或约束自身行为,把教育教学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增强教书育人实效。

一、依法治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教必然要求学校依法治校。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教育部于2013年1月16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目标、任务以及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系统要求。对教师与学生参加学校管理、行使监督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等权利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强调要积极落实师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理当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确定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法律素养,强化学校依法处理各种事项的能力,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坚持学校自主办学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法治化,依法保障教育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并且依法接受国家与社会的监督。

二、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它调整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用何种思想、感情、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干好工作,为社会履职尽责从道义上作了规定。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处理好教师与其他教育主体的关系,化解各种人事争议,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能够推动教师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和自觉承担法律责任。控制教师行为,不仅需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外部约束,更需要通过师德规范进行内部约束。当师德变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与实践,融入教师思想中时,良好的师德对广大学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强有力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三、师德建设制度化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必要条件,提升师德修养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就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1.师德规范制度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规范制度,如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师德规范制度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将学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把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把主要依靠自我人格和良心的力量来维系的行为自律转化为主要依靠制度的强制力来保证的社会约束。同时,建立一套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使师德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

2.师德培养制度化

加强师德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新进教师与青年教师由于欠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学生管理经验缺乏,非常需要加强经常性的师德建设学习与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经常性的学习与培训,他们可明确哪些行为教师可为,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主动运用师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提升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的本领,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实效。

3.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化

督促教师努力提升师德素质、切实履行教师职责的根本方法是实行师德考核制度化。考核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充分听取教师本人与学生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有必要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严格的师德考核体系。依据师德规范要求与师德评价标准,制订详细的师德考核办法,采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督导参与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组织最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师德实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对教师无故漏课、迟到早退、教学效果、考风考纪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考核,同时也要把广大学生的意见作为重要指标来考虑,以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实现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化。

4.师德奖惩制度化

把师德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紧密挂钩,把落实师德建设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以至奖金、津贴的分配,年终考核的等次等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因而建立师德奖惩制度非常必要。对于师德高尚、育人事迹与教学贡献突出、被广大师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学校应当大力表彰,甚至给予重奖,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应当大力宣扬这些优秀教师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引领广大教师投入师德建设中去,着力提升教师师德修养,让“学师德、树师德、重师德”的理念深入人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的,形成个个有师德、人人重师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结语

总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今时代,学校在实施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师德建设制度化,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提升教书育人的实效,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德军.浅析师德建设与依法治校之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4,(3).

[2]王维.浅谈法律不是万能的[J].科技与法制,2011,(19).

[3]陆晓萍.论法的局限性[J].社科纵横,2012,(6).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问题;对策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者,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完善教师形象的重要性,而师德则是教师形象之根本。师德体现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师德状况不仅关切校风、教风、学风,而且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努力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视知识教育,缺乏育人理念。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校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他的工作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有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模糊,过分看重个人的利益和得失,把工作仅仅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却无动于衷,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旷课、迟到、打手机、睡觉等自由散漫的不良现象不闻不问,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2.缺乏敬业精神。有的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投入不足,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校外兼职或用在自己投资的商业活动中;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思进取,无心钻研业务,更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规律的深入研究,不认真备课,甚至连教案也没有,上课照本宣科,应付了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够因材施教。

3.为人师表意识淡漠。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责任感,不能够以育人为本去关爱自己的学生,师表意识淡漠,缺乏自尊、自爱精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影响、教育学生。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表现涣散,举止粗俗,迟到、早退、吸烟等等在学生心目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带到课堂上,怨声载道,不能够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4.学术道德缺失。学术道德也是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育人道德而言,学术道德更具体、更好量化。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师业务提高的需要。特别是现在的职称评聘体制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必须将科研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职称评聘的压力下,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部分高校教师丧失了应该遵守的学术道德,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有的教师甚至请人捉刀,据他人的成果为己有。所以,强调学术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和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师德评价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高校教师师德评价过程中没有建立教师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正是由于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等问题。要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就要先明确符合新时代特点的高校师德内涵,再从依据、原则、标准、内容四个方面来构建契合新时期师德内涵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规范的师德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内容上要以高校的基本职能为基础,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社会舆论与教师自评以及他评的重要作用。评价的结果必须与教师的既得利益挂钩,通过评价积极引导师德朝良性方向发展。

2.研究制定师德建设的奖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后,要出台相应政策,如职称评聘、进修深造、出国留学、职级晋升、工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师德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建立督导机制,成立督导组,通过领导听课、学生打分等手段,及时掌握教师遵守师德校规和教书育人的工作状况,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道德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增强感染力。要建立竞争机制,网上选课,竞争上岗。对于那些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守师道、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胜任教师岗位的要另做安排。教师的学期考评或年度考评,是对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检查,是激励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是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要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需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便于操作的高校师德标准指标体系,对师德要求进行量化和细化,制订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改变师德教育的软、虚、难的状况,真正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3.研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加强高校师德教育制度的建设。高校师德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新时期社会主义师德建设要努力培育教师的时代精神,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培训工作。一是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和思想观念等的教育。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学习中,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形象、责任和纪律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三,学校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师德建设的制度,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不负责任、不讲师德、不称职的教师做出处理。要把教书育人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赞誉,更是对教师的要求。21世纪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体系,制定师德建设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进行自我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巍.对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文5

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随着选修制的产生而发展建立起来,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1978年后国内一些大学开始陆续尝试并推广,目前已在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全面推行。学分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弹性、灵活、兼容”[1],创设了一种“个性化”学习和成长的外部环境,其核心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德育学分制是借鉴学分制管理模式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即设计并实施在一定的德育目标指引下,系统推进学生德育工作(包括教育及实践等),通过统一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理论学习、行为养成、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与创业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德育活动中,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日常行为及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等的表现,对其进行过程性的、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以此作为评优及各类推荐等的依据,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德育学分制的基本特征如下。首先,系统性。系统性是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规划德育学分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考虑到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一致性,德育过程和德育评价一致性及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一致性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整体建设工作,即课程体系建设、“校本化”德育建设、校内外德育实践资源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同时还要注重各项教育活动及工作之间的层次性及逻辑性,做到明确目标、整体设计、重在建设、有序推进,从而突出系统性的特点。其次,实践性。德育工作重在实践,学生在学校创设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亲身体验,边体验边感悟,边行动边思考,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与之相应,德育学分制是对学生日常各种行为及表现的一种全过程记录,不仅包括学生日常遵规守纪、言行举止的情况,还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体现出了德育工作实践性、过程性的特点。再次,开放性。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中要力求体现出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即“弹性、灵活、兼容”,具有开放性,突出个性化、特色化教育。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方式及评价方法上。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德育方式要多样,除课堂教学、讲座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社团、各类实践活动、见习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感悟职业的基本素养,培养合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即重视形成性评价、即时性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及用人单位的评价等,让评价的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状态。开放性还应体现在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及实践项目。

2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不足

2.1德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制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理论课程的学分制,即将有关德育各类理论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给予相应学分。这种德育学分制是传统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2.2德育行为表现的学分制

行为表现的学分制是根据学生教育管理要求,按照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把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换算为相应学分,以此加强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考核内容涵盖了学生在安全、卫生、纪律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对考核结果进行阶段性(月度或学期)汇总,其实质是,将学分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约束学生的相应行为,主要体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功能。

2.3德育实践活动的学分制

德育实践活动的学分制是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的数量及结果作为主要依据,量化出学生的学分,借以推动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参加各类思想教育活动的过程和收获,通过学分制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德育活动的受众面,重在学校教育功2.4德育综合活动的学分制对于综合活动的学分制是上述两种或3种学分制的部分综合,不仅体现学生理论课程修得的学分,还将学生参加各类德育活动的情况以及个人行为表现量化为学分,形成一个综合的学分,兼顾学校教育及管理两方面的功能,类似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上不同模式的德育学分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同时也各有不足之处。首先,覆盖面不广。除德育综合活动的学分制外,其余3种只是侧重了德育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些渠道,即使是德育综合活动学分制,也只是综合了德育工作的某些方面,在德育工作的广度上均有所欠缺。其次,差异化不强。以上模式都以标准化的量化指标衡量学生的各种行为,强调的是统一性、通用性、标准化的因素,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及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在未来职业中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德育中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及职业特色的要素关注不足。再次,体系性不强。比较而言,德育学分制更加注重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功能,而教育功能有所欠缺;重视对学生考核体系的构建,而德育资源的整合及各类活动的举办、衔接比较薄弱。在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和系统建设上,缺乏系统性的布局及整体建设,不能有效衔接学生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不同课程间的资源及活动,德育体系建设有待强化。

3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方向

结合德育学分制的内涵、特点,分析德育学分制推行过程中的不足,今后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可以从强化体系建设、明确目标和过程、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及突出职业特色4个方面探索改进。

3.1强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德育机制体系建设是有序、有效推进德育学分制的基础。德育学分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高职院校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统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明确目标,全面布局,突出系统化建设[2]。首先,要制订一个全面完整的教育方案,对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总体规划,不仅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而且要实现德育工作和专业教学计划同步实施、同步管理和同步评价,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德育系统中的理论学习、行为养成、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身心发展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其次,推进德育学分制体系建设还要注重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各类德育活动资源的开发,提供德育实践的有效载体,开发德育活动的各类资源,保障德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在开展德育学分制的具体过程中还要注重德育理论课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德育课与专业课德育内容的衔接,德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的一致。通过德育学分制体系建设,实现德育工作从建设到落实、评价、运用一体化、系统化。

3.2明确目标和过程

在推行德育学分制的过程中,要明确德育学分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分制只是一种手段,学生取得量化的分数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一些表现,如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的数量及成效,其自律程度等,但不是对学生个体行为中德性内容和程度的评价,不能轻易妄断为品德评价[3]。德育学分制实施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向着正确目标努力矫正、改进态度、行为和语言等,让他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收获体验,感悟道理,弥补不足,为此德育评价的目标及过程一定要清晰、明确。不仅要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要求,制订细致、明确而具体的德育目标及要求,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践行,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明确德育学分制评价的过程及应用,做到及时反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分数及相应的不足,为其指明今后努力及改进的方向,达到教育的目的。

3.3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分制的特点是“弹性、灵活、兼容”,在推行德育学分制的过程中,要注重这些特点的充分发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向着以人为本的目标迈进。首先,德育学分制在整体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大多数学生道德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突出学分制的“弹性”和“灵活”的特点。其次,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兼容性”。在德育理论课程中,不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内容,增长相应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发一些德育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再次,在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中,要扩大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评价[4],同时要增加自评分,让学生在自己给自己评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指标内容,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4突出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的德育学分制不仅要贯彻党和国家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普遍标准和要求,鉴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要求,还要特别在德育内容中突出职业特色,针对不同岗位学生,逐步帮助其树立相应的职业意识,培育相应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相应岗位的需求。为此德育目标要体现出行业需求及职业特色,教育内容应综合考虑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及就业、创业教育。教育过程要注重职业情感的体验式教育,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德育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办学模式,搭建平台,努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觉、自发的行为,感悟职业道德,培育职业素养,树立职业精神,向着职业目标迈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作者:袁惠莉 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施伟萍.创新驱动背景下高职德育学分制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55-56.

[2]田雷.关于职业院校德育学分制内涵与价值的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33):46-48.

德育体系建设制度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师德建设;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3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目标弱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理想信念较模糊,对教师岗位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反政治思潮的影响,存在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二)育人意识淡化。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闻不问,有的青年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往往忽视角色定位,育人意识淡化,教师表率作用欠缺,给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敬业精神欠缺。高校青年教师知识面广、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但是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团结协作意识较弱,职业认同感低。

(四)学术浮躁功利。高校青年教师求知欲望强烈,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的问题。

(五)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高校师德建设忽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不符合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此外,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于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使得一部分教师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二)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高校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从新教师的培养机制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有所削弱,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倾向。在教师的培训中,重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视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缺乏长效的新教师师德培养机制。

(三)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从高校教师的考核机制来看,当前的教师师德评估考核制度并不完善。许多高校科研的重视程度和对教学和师德的重视程度无法同日而语。许多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大多停留在书面和形式上,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师德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统一性。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价值指导。精英和栋梁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来源于自身修养,自身修养需要以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承认差异,包容多样,扩大价值认同,从而保证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为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播文化的职业过程中应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信念、理想追求、精神动力和道德情操规定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教育活动不偏离正确的航向,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

(二)高校师德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理论的魅力在于其真理性,真理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特殊性,其效果可以通过教师教育职业活动的效果来评价。为此,高校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现代大学精神融为一体的新时代的师德观。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强化师德建设价值意识,要把师德建设看成“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思想指南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师德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在师德建设中,要把组织广大教师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放在首位,要使教师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因此,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大力加强教师的共同理想教育,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共同理想的启发者与引导者,通过教师队伍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3.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作为师德建设的主旋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理应是师德建设的主旋律,而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培育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先行者,是师德教育的主体。在师德建设中,要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倡导和培养创新精神,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于教师,要重点加强热爱祖国,爱教爱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师只有以自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和教育教师模范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营造良好学术风气。

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师德建设中,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教师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师德观,以“八荣八耻”作为职业道德的新规范,率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热爱祖国、辛勤劳动的典范;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模范;诚实守信、依法执教的榜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楷模。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在师德建设中的具体方法

1.制定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制定既具引导作用又有较强约束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高校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2.注重师德教育和师德培训。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对青年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提高其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坚定职业理想,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确立教师道德信念,为今后自觉履行教师道德行为打下基础。

3.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要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学问,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真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4.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

5.加强宣传,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宣传中,大力表彰在师德建设中涌现的优秀青年教师。定期举行高校师德评选表彰活动,对师德表现优秀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真正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典型和榜样,营造积极向上、争创先进的校园文化,激励更多的青年老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素质。

师德师风建设是实践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又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真正实施。只有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师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意见.鄂教思政〔2010〕7号.

[2]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2010(5).

[3]傅之平,吴明永.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刘爱兰.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对策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0).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

[6]李春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