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魅力德育体系构建探讨

高职魅力德育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在各院校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德育亮点不突出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从活动育人、全课程育人、全部门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媒介育人、全自觉育人、全生态育人七方面入手,对魅力德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魅力德育;育人

从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各高职院校德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心理咨询的引入、实践德育课程的大力发展等,但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德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日常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生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仍然存在,学生迟到、早退等违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公德方面的问题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劳动观念比较淡漠等。同时,德育教育主体方面也有不少的问题,如部分德育教育工作者方法单一,很多时候以灌输为主;缺乏感召力与实效性;部分德肓工作者缺乏心理学、美学及职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内容苍白无力。另外,家庭、企业暂未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个别时候出现各自为政甚至脱节的情况,影响了德育效果。故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在已有德育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德育成功经验,对构建高职院校魅力德育体系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高职魅力德育的内涵

鲁洁、王逢贤教授在其主编的《德育新论》中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传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而在高职院校,很大一部分学生入学时存在较大的失落感,学习中存在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律性较差等问题,实习时存在选择较为迷茫,就业时压力又较大等问题。这些现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运用活动德育、生态德育、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全课程德育,全部门德育,全媒介德育、全自觉德育等途径构建魅力德育体系,从而更进一步唤醒学生的美感与生命感,形成有吸引力、生命力、影响力的德育体系。

二、高职魅力德育的主要内容及构架方法

(一)魅力活动育人

针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活动参与意愿较高的特点,学校德育工作须设计大量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情感目标有机地融入其中。陶行知老先生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故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我们可以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活动,从身边事、身边人及身边的热点问题出发,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魅力实践活动、魅力社团活动、魅力专项活动、魅力班级活动等,从而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增强德育的魅力。以魅力实践活动为例,任何一个道德认识的确立、道德习惯的养成,都必须让德育主体反复实践,不断体验,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全面而真实的实践活动,亲身而真切的内心体验,是提高德育魅力的关键。高职院校魅力实践活动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开发以下实践教育活动:邀请成功学长学姐进行交流探讨;进著名创新型企业开展交流;开展“为人民服务与为人民币服务是否矛盾”等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讨论;开展民事诉讼模拟审判或赴当地法院旁听真实审判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制意识。另一类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暑期参加勤工俭学等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社会,体俭内心,提升道德和法制等方面的德育水平。

(二)全课程育人

高职院校中跟学生德育相关的课程大致有以下几类,第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与德育有关的课程,在教授此类课程时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吸引力及感染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开发多类型的选修课,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供学生们选择。这类选修课在学生的德行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在‘审美式德育课程’讲授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内心去感受事物的美、体验艺术的雅,唤起人的情感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升华。”故魅力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三)全部门育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博士做过的“破窗理论”表明:在学校德育中,如果学生不守纪律,而管理者却视而不见的话,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暗示,这样一来,违纪的行为就会象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有序的德育管理就会无序化。因此,学校德育建设应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中,与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结合,让全体教职员工及所有部门参与进来。比如,学生最开始直观接触到学校是招生手册上的图文宣传和录取通知书等,那么招生办一开始就要把学校的校纪校风、优秀文化氛围等传递给学生,就会让其对学校留下良好的印象。进校第一天,学生就要直面学校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宿管科、食堂等部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均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以人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那么,这种整体和谐的校风定能胜过许多的说教,学生自会受到各级影响,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

(四)全过程育人

高职学生学制普遍三年,从进校注册到毕业离校,其中大致要经历军训、课堂教学、考试考核、奖助学金评选、社团活动、赴企业实践实训、应聘面试等重要过程,每一过程对学生德育都有很大影响。做得好,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做得不好,学生就可能有意见甚至心理扭曲。同时,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是首末两端,首指学生的军训,由于目前部分军人文化素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故在对学生军训时,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同时军人在训练时又不能照般职业军人的训练方式,这时就需要学校与部队两方面一起对主训教官进文化素质及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使军训达到理想的效果。末指的是考试考核阶段和就业面试阶段(也包括初入职场后的跟踪访问),考试考核阶段要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对于考试方法可以做一些改革,如在成熟专业试行无人监考制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引导学生做真事、说真话、做真人。就业面试阶段同样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由于现阶段就业压力比较大,供求结构失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故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及成才观,确保学生就好业、好就业。

(五)全媒介育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在已基本实现全覆盖。那么,德育教育工作者也应顺势而为,善于利用这些交流工具。更为方便的是,如果校园Wi-Fi在稳定性和速度方面都能得到保证的话,那么德育的第三课堂就可以慢慢地转移到线上来了。例如,我们可以建立网上学院,让师生建立各种各样的学习组和讨论组;可以通过微信和QQ实现全天候无障碍交流,可以定期推送各类知识给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评教评学和互评等工作。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地加强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学习和利用,以前我们的目标是“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现在,我们的目标应该更进一步,那就是:每一种媒介都传情———传递爱与快乐之情,传递善与美德之情。

(六)全自觉育人

亚里士多德曾说:“在实践的事务中,目的并不在于对每一课题的理论和知识,更主要的是对他们的实践,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还要求应用或者以某种方法使我们变得善良”。也就是说,德育需要学生有一个自我消化、自我吸收的过程。大学生应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按照德育原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动,树立切实可行的道德目标,不断内化和升华,才能成为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人。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会、班委会和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提升。如哈佛大学中的大学生事务基本上就由各类社团组织包揽,学校只起第三方监督者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充分放权,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德育的意识,引导其以“做有责任感的人”为目标,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德行修养,获得成功和成长的体验。同时,要求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对德育认知、情感、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并不断做出调整,以满足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内心体验之间的平衡。

(七)全生态育人

生态德育讲究“体验”二字,这跟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体验式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学科教学方面,生态体验教育与心理学有很多交汇和相似之处。心理辅导课上的团体辅导,强调的同样是体验、分享与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和开展活动,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的心理体验,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生态德育要求不管是在魅力活动的创设还是全课程的传递上,均需德育主体牢牢把握“体验”两个字,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切实做到在高职院校中实施魅力德育。

三、结语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职院校魅力德肓体系以魅力活动育人、全课程育人、全部门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媒介育人、全自觉育人和全生态育人七个方面的内容为基础,期望在与各高职院校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使各院校的整体德育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庾萍兰.高职教育呼唤人文精神[J].职业,2008(32):8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50.

[3]陈秀琼.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在90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9-40.

作者:刘林 单位: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