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劳动教育范例6篇

高职劳动教育

高职劳动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

高职劳动教育范文2

据一项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为4.9亿人,除去已经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尚余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超过40岁的有一半以上,如何实现这些农民的转移就业,如何保障现有2亿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持续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是对城乡需要就业的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

为此,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根据地方经济和特色,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补助设立一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办职业教育机构,保证培训质量;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由政府出面组织技工学校,有关行业、企业开发高质量的培训课件和教材,同时依托重点培训机构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形成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解决培训内容不对路、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特别是要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资金投入。增加进城务工人员输出前培训补贴,并将城市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到在城市就业并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务工人员中。

各级财政应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和培训补贴资金,中央财政应安排资金,用于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国家项目,同时还应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职业培训的优惠政策,放宽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准入条件,成立几个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培训龙头机构,通过股份公司的模式,推动上市融资,做大做强。

高职劳动教育范文3

>>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技能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技能型人才:解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因的逻辑起点 增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 以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转型提升研究 抓好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培养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法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浅谈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构建高职高专数学模块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突出特色,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从“中国制造”看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中国制造”浅析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5-11-07.

[6]王礼义.发展职业教育之我见[J].安徽建筑,2004(3).

[7]夏启中.论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8]徐元俊.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9]杨稣.关于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高职劳动教育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经济 ;劳动力再生产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素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在德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保证--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1 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培养和训练新的劳动力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实现。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说过“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另一方面,职业技术革新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的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的确,职业技术教育正好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即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2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说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技术”,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是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职业技术学校(院)是使科学变为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3 职业教育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恩格斯曾经提出并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即智育、德育、美育、技术教育、体育。这里提出的“技术教育”,就是要“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职业技术革新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因此最能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描述为“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总和。”这本身就包含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中。舒尔茨还指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能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同样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4 职业技术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生产技能,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潜力。从而使个体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能促进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与生产创新。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能塑造劳动者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从而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第四,职业技术教育能通过塑造劳动者的现代人格,实现劳动力的现代化,从而使劳动力能认同现代企业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现代管理的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职劳动教育范文5

关键词:劳动法;大学生;职业道德

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组对550个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55.8%的单位认为大学生更缺乏“实干精神”,47.9%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综合素质”,在学生中,选择缺乏“实干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只有12.5%和20.7%;20.9%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对广东省三所高职高专院校15个专业抽样调查1086份有效问卷也显示,在学生中,选择“职业道德教育对在校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很有帮助”的只有41.9%,选择“有意识地在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只有47.5%。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呼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而大多数学生自身几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使其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劳动法》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利用课程教学平台,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完善其素质结构,成为合格建设人才的坚实后备力量。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职业道德教育是对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所开展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为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种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素质,要求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在社会道德系统中,职业道德不仅是一个有特色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道德层面,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是从事某种职业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人的成才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乃至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年,国家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是专业技术水平高,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责任心强、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高专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今天的高职高专大学生,虽然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他们正处在担负社会责任、从事某种职业的准备阶段,一旦学业结束,就要进入社会,终身或较长时间从事某种职业。在校期间,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更具特殊意义。

二、法德相济,在《劳动法》教学中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

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形式,但这些课程本身存在内容庞杂、课时量少的问题,尚不足以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有效培育途径难题。因此,有必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特别引入到一些专业课程当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途径与形式,弥补常规做法的不足,更好地推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笔者在所执教的《劳动法》课程教学中展开了职业道德培育的相关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劳动法》理论学习中培育职业道德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在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这说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是一个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只有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切实保证,劳动者的义务切实得到履行,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我国三大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继续前进。在授课中要摒弃“讲法律就是讲法律,讲道德就是讲道德,道德与法律要泾渭分明”的旧观念,注意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明白道德的底线是法律,突破了道德底线的行为,就要承担法律的后果,并注意讲透彻劳动权利与义务这一辩证关系,使学生领悟到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劳动法》中还有一些重要条款的规定,也有赖于劳动者秉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得以切实贯彻。如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的规定,第十八条中有关“采取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第二十五条有关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中有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模范执行,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但这需要劳动者发自内心的“主动遵守”而非“被动接受”。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将知识点讲授结合到应培养大学生作为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养成守法的行为习惯上,通过劳动者所应当履行的这些劳动义务的学习,来启迪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觉悟、润育和激励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强化其职业道德意志,使学生明白应在内心深处形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并体悟到需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

(二)在《劳动法》实践教学中培育职业道德

《劳动法》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主,包括情境模拟、课堂辩论、影音资料鉴评、社会调查四种方式。为配合劳动者义务方面法律规定的理论学习而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时,可选取典型恰当的案例,更有效地寓职业道德培育于《劳动法》教学之中。如进行徐德昌诉丰华圆珠笔公司因其与他人合伙生产同类产品损害公司利益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案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该案的关键是认定原告徐德昌违法、违约行为究竟是否成立,被告丰华圆珠笔公司对其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是否合法合理”分析的过程之中,要注意解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建立劳动关系,是以合同机制来约束和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上的权利义务,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因自身的主观原因被证明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因而使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实为一种根本违约行为,合同对方用人单位当然有解除合同关系权利。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法院均支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处理决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劳动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做出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而自食苦果的实例,教师可以通过甄选、巧用这些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水到渠成促成职业道德培育。

三、《劳动法》教学中培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通过相关法律课程如《劳动法》推动道德教育是可行的,在学期末,通过对三个班149位学生进行调查和个别访谈显示,反映取得了一定成效:有93.8%的学生认为要“有意识且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针对“假如毕业后进入并不喜欢的单位工作,在寻找更合适自己的工作单位同时”,86.8%的学生选择“可能会认真工作,尽职尽责”,只有3.8%的学生选择“马虎应付,反正不会久留”。在当前职业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法规化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强化对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矫正是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通过劳动与职业法制教育,教育学生懂得职业纪律和劳动法律,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规范职业行为,依法办事,在涉及自身利益时要廉洁奉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并且敢于依法维权。

当然,法律与道德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也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之间却也同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联系紧密,毕竟劳动者职业道德构建在法律层面上涉及到契约理念、诚信理念、忠诚理念的支撑,这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相对应。如果说,因契约理念而生的契约义务对应的是法律义务,那么基于诚信理念而生的诚信义务则是潜在的法律义务或者说附随义务,从本质上讲都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忠诚理念则包含着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含义,就法律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处理用人单位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时是否以法律允许的规则为底线;道德层面的要求则是高于法定规则的处理或者说在法律没有规则的边缘是否以善意为出发点来应对,就忠诚义务而言是在法律约束力之上更为强调道德的约束力。所以,有必要通过《劳动法》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培育职业道德,推动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敏强,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审视――2004年广东地区大学生择业心态及状况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4,(3):88.

高职劳动教育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就业 导向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发展导向。例如以供给为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导向中是以个人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机制,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新时期能否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社会作用的问题。一个更加鲜明的主张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一)就业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如对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够高、外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归结起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市场和教育资源两大制约。在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劳动市场的制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突破这一难点,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即使有办学的积极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会走下坡路。一些好的民办学校,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优越,办学条件一般,但由于贴近市场、抓住需求,就业出路畅通,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相反,少数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最终陷入困境,甚至改作普通中学。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读名牌职业学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就业有保障;相反,许多不报到的考生,理由主要是感到就业前景不佳或就业质量不高。所谓就业质量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就业来表述;最低层次的生存型就业,中间层次的适应型就业和较高层次的发展型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由计划驱动的,而是由市场来导向,具体地说,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劳动力市场引导的,学校只有在劳动市场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通过竞争赢得自己的地位。

要突破就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城乡的双重压力,处于就业总量与结构彼此围绕,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国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应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运作机制。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就会使职业学校在十分广阔的劳动市场中,包括城市和农村、传统和新兴、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面向劳动市场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的家庭经营人才,到乡镇企业崛起对第二产业人才的呼唤;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扩展急需的服务业人才,到农业产业化对产供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到21世纪初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迫切需要现代制造业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就业增长和劳动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发展变化。

同样,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与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休戚与共。20世纪80年代初,就业压力和财政状况不容许再兴办大量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职业学校,所以新兴的城市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新的就业改革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农业中专学校率先举办培养“新农民”的“不包分配班”,开创了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先河,90年代初,国家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一改革随之扩大到其他职业教育院校。直到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才最终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毕业生包分配就业制度,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市场就业。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市场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学历证书与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总体部署。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也对此进行了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加快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实现接轨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职业学校实施这一制度,积极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午,劳动部又发出了《关于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就业制度,对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2002年,国务院《决定》又提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年,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接轨铺平了道路。

(三)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类似问题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经济运行环境越来越富有竞争性,改变着劳动和劳动组织的属性。

在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者的脆弱性。《1998—1999世界就业报告》估计,全世界30亿劳动者中,有25%—30%属于不充分就业,失业者达1.4亿。这一环境使职业教育面临着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应对主要是:首先,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提出:“培养富有成效的灵活的劳动力对迎接21世纪的竞争至关重要。每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以解决下一世纪的就业问题”。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提高灵活性,注意培养革新和提高效益需求的技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来安排培训;对已就业者和失业者以及处境不利的人群进行培训和再培训”。1999年欧盟在《中东欧职业教育与培讥——关键指标》报告中的三项建议之一也是从劳动市场反馈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议提出:“青年高失业率表明,劳动力需求的疲软和技能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实行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和努力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第三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需求。众所周知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典范,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CE)以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二、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例如,德国以企业内部力量为主培养技术工人,而较少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分工严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更受产业界认可;而北美行业企业更加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市场的专业分工不甚严细,人才培养重通用能力,劳动力流动性更强。但是,无论哪种职业教育模式,总是能够与劳动市场紧密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规划看能够以本国劳动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过程看与劳动市场形成互动,从结果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

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劳动内容的更新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个完善的劳动市场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结构及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此为依据。职业教育各个专业和培训项目的此消彼长,要根据劳动市场的供求信号,即劳动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工资的增降往往指明了就业的增长点和消退点。

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返城时,所实行的子女顶替父母岗位的政策对缓解当时社会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准人政策和必要的培训,造成劳动者能力低下和就业转岗能力较差,所以这项政策不利于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的长远发展。又如我国正在落实劳动准入制度,这就要求职校生就业前普遍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必须同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这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目前国有企业、大城市、传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已很有限,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服务面向,积极发展面向地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专业与培训项目。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前两条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对象加以对待”。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

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

有关专家在对湖南、辽宁、河北、四川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查时发现:初中毕业生读职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早就业,而不是像普高那样期望能多学文化知识或得到更多的深造机会,这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主流。

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目前学生就业的愿望仍然是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大公司,职业学校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注:上表为2000年对辽宁的海城、昌图、阜新三县(市)的28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的调查。

广西浦北县一职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愿望,将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定位于农村和乡镇企业,使毕业生就业率达 90%以上,就业者年均收入在 1.2万元以上,并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该校回乡务农的2500名毕业生多数成为科技种养专业户,2002年10月,广西农工党在对该县初中毕业生调研中发现,在被调查的585名学生中,毕业生愿读职高的占67.15%,读普高的占 15.7%,读技校的占6.4%。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强大的吸引力。2002年该校在校生达2096人,颇具规模,相反该校也曾经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仅追“热门”,忽视社会需求,结果造成就业困难,学校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基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三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并一般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提出,针对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必将带动职业教育的全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这一选择对职业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自身改革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标志我国战略重心转移.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4期.

[2]张家样、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