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论文范例6篇

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81-01

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谈一些浅见。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在这里主要论述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如何使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促使校园文化综合发展。

(一)创建优美自然的生态育人环境,凸现生态教育的无穷魅力

现今许多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都建有大面积的水泥硬化的广场或或门厅,如果改建成自然的绿色生态景观,如仿自然生态小山――小瀑布垂流,凹间小道蜿蜒,旁有溪流潺潺,鸟儿溪间飞翔,溪旁偶见仙台厅阁;仿自然水体――芦荷丛丛娃儿鸣,湿气升起负离子;仿乡土生态化的绿化模式――不同地域的自然符号,原生态的乡土…。校园掩映在这样一个自然生态化的景区之中,一方面使学生亲自感受乡土自然的气息和乡土生态文化及对生态化的直观认识和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是一个生态教育的绝好场所;另一方面优美自然的环境具有增进学生健康,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

(二)建设符合学校特点的建筑和点缀艺术

1.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建筑风格应有不同的风格,如中医药院校的建筑风格应能够体现中医整体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富有教育意义。

2.艺术或文学点缀合理的分布在学校不同的空间

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应有相应的艺术或文学点缀有教育性。如路灯的设计既要符合学校特色具有艺术性,又要符合节约的原则;教室的布置能促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安心学习的情绪等等。

二、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一)高尚师德是学校神文化建设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老师是一本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应学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培育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才能形成先进带后进的风气,以带动整体师德的整体提升。

(二)学生思想文化建设是学校神文化建设的核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是学校神文化建设十分重要要的核心。重点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第二是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提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四是加强领导,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教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一切的基础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学校制度表明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可以增强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发展人的层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如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开展文明班队等的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的一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努力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教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建立起政治方向明确、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健康、文化娱乐品位精美、道德风尚崇高、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把青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2

一、当前廉政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当务之急是对社会上的廉政文化现象进行自为化。要通过党风廉政宣教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载体不断增加文化含量,融入文化建设的过程,自觉地驾驭廉政文化、引导廉政文化,从而建设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但是综观现状,当前廉政文化在认识上、组织上和落实上仍有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否则必将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全局造成不利影响。

1、认识有待提高。

由于宣传工作不够,人们对何谓廉政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廉政文化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一说到廉政文化,人们首先提到“上大课、做报告、树典型”等廉政教育老三篇;一问到负责部门,自然地就认为是文化局。而文化局所从事和管理的只是群众文化,只对群众文化馆(站)具有直接行政领导权和业务指导权,与廉政文化的应有之义有一定差距。理解的偏差,造成了廉政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开展的廉政教育中确实也存在教育内容老化、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许多人不理解廉政文化也可以包括一定地域内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导致孤立地看待廉政文化问题,把廉政文化与精神文明、教育、科普、文娱、体育等分割开不来,形成人们对廉政文化固有的思维定势。

2、组织有待细化。

虽然按照要求,抓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的“共同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委必须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正规”议程;纪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纪检、组织和宣传三家要既通力协作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部门“大宣教”合力的示范作用。而实际上,经常是纪委一家在单打独斗,有关要求和实际操作相脱节现象依然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人包括党政机关许多部门负责人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抓廉政文化建设是纪委的事,最多和文化宣传部门扯得上一点边,和他们不大相干,参加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许多人认为是纪委下任务,总是被动接受或以经费缺乏为由进行推诿,有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完联席会议之后也就算完成了任务。抓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关机制问题实际上成了纪委部门一厢情愿的事情,并没有纳入各部门工作机制范畴里。

3、结构有待完善。

当前廉政文化结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在:一是与道德文化建设结合不紧。廉政做为一种为官之德,廉政文化是道德文化——一种公职人员的道德文化这种认识并没被人们普遍认同,主要在于当前,社会中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日常行为模式中。廉政文化也受到腐败文化的严重挑战,出现了“笑廉不笑贪”“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等扭曲现象。反腐败斗争中“腐败文化”的滋生和蔓延,为培育和加强廉政文化的建设,树立一种反腐倡廉的公民文化产生了无形的障碍,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二是忽视与法治文化建设相交融。你做你的廉政文化建设,我做我的法律法规宣传,廉政文化建设并没有与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主要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廉政文化应该是一种法治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用传统道德加以规范与感召,又要与法制建设相融合,以法制化建设的高要求保证其质量。三是与从政环境建设有偏疏。从目前各地开展的廉政文化活动来看,参与主体往往是群众,这可能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本身并不掌握公共权力的人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而其在所做的种种努力,却很难对掌握公权的公职人员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细究原因主要缘于当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格局为“五进”,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但是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看,都还要补上关键的“一进”——进“机关大院”。否则,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出现外动内静、下动上不动的不良局面,也就会失去感染力和号召力。因为廉政文化是直接为政治建设服务的文化。在“廉政”二字中,“廉”是基本要求和应有特征,“政”是主体和根本目的。“廉”为“政”服务,“政”因“廉”长存,这是“廉政”的真正内涵。廉政文化建设实质就是要优化从政环境,重点是抓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从政环境建设。

4、整体水平有差异。

在领导重视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相对而言得到的经费较多,领导不重视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廉政文化建设,相对而言经费较少,导致各乡镇、各村居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社区基本上没有自有资金,一些适合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农村也大多属空壳村,而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廉政文化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所需经费只能争得街道党工委或当地乡镇党委的支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直接相关。党风廉政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经费的经常性和制度性拨款,往往会因为主管领导的位置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廉政文化建设在资金保障等方面缺少强有力的刚性支持,一些地方由于廉政文化建设资金的缺乏,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约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往往造成了区域间廉政文化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

二、促进廉政文化的对策和途径

1、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廉政文化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突破,符合反腐倡廉工作从根本抓起的发展方向。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部门应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旨在廉政,廉政文化建设仅仅是载体、过程和手段,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优化廉政环境,促进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牢牢把握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2、要加强领导,进一步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是保证廉政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着力推进。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宣传、文化、广电、报纸、党校、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

3、要深化研究,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3

1.1选择性忽视党建文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每个高职校园重点培育方向是以就业为前提进行培养,针对这一现状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加强毕业生的市场工作竞争力,高职校园文化偏重于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选择性忽视了对学生党建文化的传授,将传统的校园文化转变成了具有商业目的性的针对性文化,使得学校文化发展大打折扣。

1.2党建文化宣传实施不到位

目前高职校园的党建文化宣传主要是针对高校入党的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对于大多数没有入党的同学们没有给予教授的机会,造成了党建文化普及性低,没有引入新鲜的活力,使得党建文化逐渐被忽视。

2.高职校园文化和学生党建文化

2.1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支柱,其文化内涵是经由时间不断地实践和积累出来的对学生的成长、校园的建设有益的文化,是经过时间沉淀与浓缩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道德建设和思想价值观念为准则,在不断地开展适应学生发展教育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化的精髓,使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因此高职校园的文化是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来辅衬的发展文化。

2.2学生党建文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说明了党建文化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党建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坚持以德育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同学们走入正途,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学校党建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联系

3.1学生党建文化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现阶段迫切需求高素质技术人才。学校的党建工作就是将各类优秀的学生成员吸纳到党的怀抱中,在党的指导理论下,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使之具有担当与责任,不断辅育优秀的大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指导方案,综合采纳,不断深化高职校园的文化,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2党建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性

学生党建文化在高职院校中作为政治核心,主要渗透着高校建设的价值观,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抵御不良诱惑的侵袭,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文化管理制度的生成,管理制度更民主化。丰富充实的学生党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党建工作实施落实到基层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进步。

4.学生党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途径

4.1由党课传播党建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的党课教学中,部分只针对于入党学员,由于入党人数的限制使得未入党学生对于党课处于无视的状态,对此要改善这种教学状态,就必须将党建文化纳入主要的教育重点中,使得每位同学充分的认识到党建文化的重要性。

4.2培养党的骨干精英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校党建文化的骨干精英,成为高素质、高水平、高志向的人才,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作风端正的优良品质,积极活跃在党组织和学生团体中,带领党组织建设好党政文化,抓好党建工作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骨干的领头、示范作用,成为引领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使校园文化更具影响力。

4.3建立党建文化媒体网络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数字化网络是主要的宣扬手段,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党建文化深入的扩张到各个领域,从而完善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更快更方便的构建党建文化平台,在平台上发表近期党的工作现状及党建文化信息,提高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利于同学们了解实事现状,更好的融入社会。不断地将好的党建文化传承下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熏陶其他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4加强社会实践,推进校园的文化建设

社会实践要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活动,接触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更好的获得知识。鼓励党建学生骨干分子带动学生参与到各种校内或校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教育渠道,将党建文化带入到校园文化中,大力弘扬党的先进文化,改善落后文化,实现文化的创新。

5.结语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4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东城区拥有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等许多优秀的教育文化品牌和优质学校品牌。通过构建学校主流价值观,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东城区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备受社会关注与好评。学区化管理使硬件、软件、课程等资源达到共享和深度开发,蓝天工程“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培养健全人格、品性的广阔天地。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教育综合评价”“名师工程”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和理念正在向全国辐射。

在东城,许多中小学校长都自觉地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立校之本,走文化铸校之路。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就多次强调“要用文化来包住钢筋水泥,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达到空气养人的目的,就像一个大森林一样是天然的氧吧,人进去之后很舒服,氧气充足、空气新鲜,对人是一种滋养”。第二中学的“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古籍馆”“国粹馆”等文化设施都实实在在地向学生开放,这份特有的文化滋养,在成就师生的同时,也培育了第二中学特有的文化品牌。国子监中学“用教师健康的心理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和健康的人生”受到总理的肯定,他们“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办好不选择学生的学校”,既展示了一种博大的教育精神,也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品牌。在国子监中学,一系列创意活动如阳光共享、阳光驿站、阳光谈话室等,不同楼层的不同主题,如我与自然、我与艺术、我与社会、我与科技等,都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5

由于建筑设计公司从原来的辛集市区域办公发展到现在的石家庄市区域办公,在此形势下,员工全部面临着交通、住宿、饮食等多方面的不便,引发诸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和处理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人性化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我们要创造条件,下大力气协调解决好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人性化服务。我们在积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汇总员工集中存在和反映的困难,在总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共同努力下,快速解决了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为新公司员工提供好的办公环境,想方设法为来石家庄的设计人员解决住宿和用餐,努力提供利员工需要的各项人性化服务和帮助。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管理,我们要充分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员工认识到“人—环境”的哲学思辨思维,努力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调整自我,努力实现更好更快的融入河北建勘的新的环境,将个人热情和才干更好地投入到企业业务拓展和各项建筑设计发展工作中去。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实现人的提升助力企业发展的理念,我们高度重视新公司的员工业务培训和素质拓展工作。为了提升员工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积极进行员工业务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结合建筑设计公司特点,鼓励、指导、奖励员工开展与业务相关的设计创新和科研创新;为调动设计人员对创优、科研及业务论文撰写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在执行除按照总公司对创优项目、科研成果、科技论文完成人员的激励与奖励措施外,也建立了补充建筑设计专业的内部措施办法;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培训,凸显培养效果,增强培训实效,提高专业能力,提升设计水平。我们积极举办“科技论文写作”系列专题讲座,积极调动广大员工的科技创新、实践总结的积极性,鼓励大家积极完成‘三个一’科技活动,为更好的做好各自岗位工作,促进建筑设计公司科技进步和业务发展不断努力。

2、创新市场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促进建筑设计公司在更大更广市场空间跨越发展

新公司成立,建筑设计公司从原来的辛集区域发展到现在的石家庄地域,由建筑设计乙级提升为甲级资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要求标准。通过提升资质甲级及业务水平,业务拓展、市场开拓的可能性空间会大大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征程上,不仅要尽快接轨河北建勘企业管理模式,快速融入河北建勘企业文化,更要进一步寻求建筑设计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经营的业务范围、市场范围等方面要有新的变化和扩展,针对我公司的《2014~2018年发展纲要》前景,我们深入剖析市场态势,加快市场拓展:设计业务要纵向延伸,横向发展,形成多专业互补并存、相互带动的设计公司发展思路;在市场范围上,我们要逐渐引导员工建立起“大石家庄”及“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梳理大市场意识。与此同时,我们及时地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做好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和创新性的调动工作,我们以“市场思维”为内核,对员工开展以“市场与产品”、“区域发展和跨越发展”、“智慧的承揽项目”、“敢于吃螃蟹,不怕脸皮厚”等为内容的培训和教育,实现业务市场拓展与员工思维的互动融入。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突破口做好市场思维创新基础上,努力实现市场业务的增加和突破,在2014年度顺利完成建筑设计公司的理性过渡的基础上,2015年要确保完成经营收入指标,每年保持40%的增长速度,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到规划期末确保经营收入达到发展规划目标。

3、企业文化宣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促进建筑设计公司更好融入总公司文化环境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6

从根本上讲廉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终极目标是培养民众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信仰和追求,使廉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构筑积极的社会评价体系入手,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撑。一是从培养职工群众的社会正义感入手,教育人们分辨是非、美丑、善恶,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洁”、“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着眼提高对社会公共权力使用的审美批判能力,引导人们讴歌正义,鞭挞丑恶,形成“褒廉贬腐”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以扩大群众参与面为着力点,增强“廉洁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发动群众实行全方位民主监督,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以建立反腐倡廉成效评价体系为保证,强化制度建设,既要从法律上、经济上、舆论上三管齐下严惩腐败,也可考虑设立奖励廉政基金,对廉洁奉公者、检举腐败者、惩治腐败者给予大力表彰和必要的物质奖励。

二、应着力解决廉洁文化建设的资源问题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仅要把廉洁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古为今用,充分发掘中国历史上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廉吏、清官和廉政故事,而且要结合实际,立足现在,从广阔世界的多彩生活中,从反腐倡廉的生动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文化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和榜样群体的示范作用,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三、应着力解决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接合点”和“突破口”问题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支撑,面对着来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建设光靠上大课、作报告、树典型的“老三篇”是远远不够的,可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要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文化变异的挑战。坚持以德治廉,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的小农意识的侵袭,消除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给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二要以养成高雅的情趣爱好为突破,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折射出的文化阴影的挑战。教育和帮助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和享乐的关系,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运动健美等作为兴趣爱好,在娱乐和运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脱离低级趣味,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和谐的生活方式。三要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挑战。把好“交友关”和“人情关”,摒弃任人惟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人、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调。四要从培育廉洁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引导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把清廉、清正、清白的行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要以选拔、树立、宣传勤廉兼优典型人物为突破口。廉洁文化的实质是“人化”,廉洁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四、应着力解决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要想使廉洁的思想、行为、方式真正渗透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产生强大的社会强制力和公众内约力,必须着力解决好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仍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安排,精心谋划,形成合力。要切实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和惩防体系实施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具体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实施。并要依托“大宣教”工作格局,发挥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协调会议制度的作用,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宣教资源,加强对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和协调,调动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积极性,创造和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廉洁文化建设的途径,形成整体合力。纪检监察机关应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在抓部署、抓指导、抓督促、抓落实上下工夫。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抓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廉洁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筑牢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政纪防线,推动生产经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