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政策范例6篇

中小学教育政策

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1

【关键词】政策 艺术教育 舞蹈 中小学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艺术教育走的是一条曲折前进的发展道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然而层出不穷的问题成为阻挡艺术教育发展的障碍。笔者从艺术教育的认识、艺术教育的普及、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制定、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艺术教育的考核、艺术教育校内外课程衔接六个方面分析中小学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认识

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学校领导的态度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学校如何有效地普及艺术教育。在教育部颁布的[1997]2号文件《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第一条明确指出,要提高认识,确立学校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但有一些学校领导认为艺术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就是根本的认识问题。原全国妇联主席彭云同志曾说:“我认为要改变艺术教育落后的局面,关键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的领导要提高对美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如果领导不真正重视,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什么问题都难以解决,就不可能逐步加强美育。”①

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学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艺术教育的开展是利大于弊的。各级、各部门、各学校都应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负责人,做好沟通、调查、研究、监督等工作,且每个负责人都应各司其职,只有对基层进行严密的调查研究后,才能着手于实践当中。可是现如今,制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就是相关单位负责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学校的管理层面教师也不重视。因此,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艺术教育工作融入到各项教育工作当中,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现在应该做的。

二、艺术教育的普及

早在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中就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②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987年的春天,第一支由11个分团、600名学生组成的北京市中学生金帆艺术团诞生了。这是国内校园中出现的第一支高水平、大规模、成体系的学生艺术团体。金帆艺术团成为了首都学校艺术教育的标志和窗口,为推动学校美育、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金帆艺术团现已成为有十几个艺术门类,64个艺术分团和近万名团员的大型综合学生艺术团体,承办学校涉及全市60多所中小学和校外教育机构。由于金帆艺术团是为首都教育打造的精品、为校园文化创建的品牌,因此对金帆团员的培养是专业性质的;又因金帆艺术团这个响亮的名号使得所在学校荣誉感倍增,很多学校对金帆艺术团的支持要大过对全校艺术教育普及的支持。这就需要反思,如何能拿出对金帆艺术团的支持精神来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

素质教育自1999年在我国开始实行,并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明确提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为基础。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教育部颁布的[1997]2号文件《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第5条、[2002]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第6条、[2007]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第3条、[2008]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第3条、[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4条都分别提出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并且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2002年,我国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小学和初中音乐课、美术课开课率已达100%,2010年前这两门课在各地区也基本开齐。除了这两门课程之外,其他艺术课程的开设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例如舞蹈艺术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一直或明或暗的存在人们身边,不能被忽视也不能被无视。人从婴儿阶段开始,就用手舞足蹈的形式开启了人生旅程;在幼儿园时期,幼儿每天做的最多的、最开心的就是唱歌、跳舞、做游戏;小学低年级时,学生课余时间也多热衷歌舞、游戏。由此可以看出,舞蹈作为一种青少年之间互相交流的“媒介”和“工具”,在不同的学龄段都是不可缺少的。舞蹈是集视觉、听觉、动觉于一体的艺术,能够全方位的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在实施舞蹈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观看舞蹈作品使受教者感受到美,又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让受教者愉悦身心。由于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院校对舞蹈艺术教育的冷淡和疏离,使得人们到了中年以后才想到通过舞蹈调节紧绷的神经,松弛疲惫的身心。

笔者通过仔细阅读国家有关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发现,艺术教育的道路越走越明朗,然而舞蹈课程的开设仍是艺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从教育部颁布的[1989]3号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到2014年的艺术教育政策,都是以音乐、美术两门课程为主。这两门艺术门类课程是最先进行普及的,其他艺术课程都排在后面,距离“开齐开足”的目标还很远。一些人认为舞蹈入门难,很难实现素质艺术教育。其实不然,《舞蹈艺术教育》一书中写到:“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受教育者的主体感知和实践操作作为主要方法,发展并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感知、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作为艺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教育的实施不是靠推理,也不是靠说教,而是借助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通过受教者亲力亲为的艺术实践来完成的。这是在载歌载舞的艺术审美感受中,个体之间的心灵得到沟通、情感达到交融的。舞蹈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讲,舞蹈艺术教育是使人类达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③其宗旨就是通过舞蹈这种教育活动,使受教者达到健体悦心、陶冶情操、培养美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如今,应该反思这种有利于艺术素质教育发展的艺术门类课程为什么没有被重视?

三、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制定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主管教育工作时,曾多次强调在大学和高中开设艺术课程的必要性。他认为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计划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法”,对学校和教师教学都是有约束力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凡是教育活动必定要设置特定的培养目标,艺术教育也有其发展目标。根据对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各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大纲。在教育部颁布的[2002]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政策后,又发行了《艺术课程标准》,就北京地区而言,当时的中小学并没有完全按照此标准执行。在2011年,《艺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将舞蹈涵括其中,然而据笔者了解也没有很好地执行。

在教育部颁布的[1989]3号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2002]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第7条、[2002]6号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都对艺术教育的教学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然而,并不是所有艺术门类都有教学大纲或者教材,像舞蹈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材,这或许也是舞蹈艺术教育没能全面开展的原因,教育部门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随着艺术教育的飞快发展,如何更好、更快的建设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教育部颁布的[1997]2号文件《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第6条,[2002]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第14条,[2007]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第5条,[2008]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第9、11条,[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6条都提出了关于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意见。这些大多是表面层次上的问题,例如加快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完善艺术师资的培养以及培训体制、在各级学校配备艺术教师、稳定艺术教育师资等。笔者认为,现在不缺少艺术教育师资,最应该解决的是中小学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问题。

专业类院校、综合类大学不断的培养人才,但岗位越来越少,并且门槛越来越高,这不得不让一些有能力者流失在外。政策中提到要尊重学校艺术教育老师,确认他们在校园中应有的地位,并且待遇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同。事实上,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经常兼顾做学校其他工作,忽视专业教学,这凸显出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

艺术教育师资还存在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资格。教育部颁布的[2002]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第14条、[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6条都提到: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组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师资格认定。据笔者了解,目前考试没有将艺术门类课程全部涵括在内,这是不科学的,有待扩充发展。此外,笔者建议将艺术教育教师资格认证的考试难度提高,为艺术教育筛选出优秀的师资人才。

五、艺术教育课程的考核

关于艺术教育课程的考核,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也要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进行考核。教育部颁布的[1989]3号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提出小学和初级中学阶段的艺术必修课应列入期末和毕业考试的科目。实际上,很多学校做到了将成绩计入学生的成绩册、算学分等,然而这些只是表面工作,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又因其目的性太强,使得学生为了成绩而临时下功夫。在[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8条明确了要建立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并于2015年开始实施。只有建立评价考核制度,才能促进艺术教育的规范发展。

六、艺术教育校内外课程衔接

学校内外的艺术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艺术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活动不仅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也关注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课外艺术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补偿机制。④ (转第页)

(接第页)

随着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应该找出适应时代的理想发展之路,努力体现艺术教育各学龄阶段之间的互相衔接和不同特点,保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也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对艺术教育教学的规划,并且[2002]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第9条、[2007]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第3条、[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7条都对此有所表述。艺术教育机构可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发展他们的艺术兴趣与特长,使学生以主动的学习态度去感受美。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校内、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为艺术素质教育这条道路铺路。课内进行的艺术教育时间有限、经历有限、资源有限,而校外活动场所在组织、辅导学生艺术活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还总结了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的成果,提炼了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经验,明确把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并列为学校艺术教育的3个基本渠道。《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当地群众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鼓励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中小学应坚持开展有正确导向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体现艺术教育的公平性,在艺术活动中渗透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重参与、重体验、重学习、重提高”。在开展校外艺术活动时,应关注活动的内涵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中小学应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建构共同体系,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地衔接起来。

结语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界的同志和专家呼吁重视艺术素质教育,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推动了我国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发展。如今,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已经明确,我们应思考颁布政策后的实施方案、思考艺术教育门类发展的不平衡、思考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等,从而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做出努力。

注释:

①④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编.学校艺术教育60年(1949―2009)[C].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2

内容摘要:重庆市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政策自实施为农村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 军校与部队合作实施军事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浅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科学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食品安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社会保险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哮喘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科护理方式的探讨 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社区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先修课实施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对策 创业培训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分析 浅谈“―事―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电力企业在成本对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肖其勇,张红.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的意义、困境与策略[J].教育评论,2014,10:61-64

(作者介绍:杜姗姗,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胡春光,本文通讯作者)

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3

【关键词】改革开放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政策 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完善和健全教师培训政策,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乃至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促进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按照政策的目标划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调整恢复阶段(1978年―198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在遭到“”洗劫之后,得到调整和恢复。这一阶段有关教师培训内容的主要政策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小学在职教师进修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些教师培训政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目标明确,目标是通过培训,实现在职教师学历达标和岗位合格;二是培训机构健全化;最后,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二)过渡发展阶段(1990年―1998年)

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对培训的层次和要求更高。该阶段有关教师培训的一些政策,主要包括:《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和《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培训目标升格为教育教学专家和骨干教师;二是培训内容丰富;三是培训机构网络化,初步形成了省、县、乡、校四级培训机构网络。

(三)整体优化阶段(1999年至今)

这一阶段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和培训工作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该时期的有关教师培训的主要政策,包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及《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等,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明确提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培训目标;第二,培训的法制化;第三,教师教育一体化;第四,培训的科技化与现代化。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出台的政策文件,在提高教师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缺陷。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取得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事业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水平和素质很低,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只达到47.1%、8.8%和45.9%[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8.]。而到2009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4%、98.29%、93.61%。这说明这些政策推动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

2.形成了一套适合国情的、法制化的培训制度

这些培训政策对培训的内容、培训机构、组织和管理、培训责任等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3.建立了较完整的培训网络和培训基地

1991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各级培训机构的建设,完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逐步形成省、县、乡、校四级培训网,以适应开展继续教育的需要。”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依托任职学校、大学、教师进修学校、师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省、县、乡、校四级培训机构网络。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培训政策的理论研究薄弱

就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对教师培训政策的理论研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侧重于教育现象的描述,缺乏对教师培训政策过程的动态研究等等。所以,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方面的理论研究。

2.教师培训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由于政策执行者、政策本身缺陷、政策执行中监督不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偏差现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但在实际的执行中,由于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多,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

3.教师培训政策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在我国教师培训政策评估的过程中,由于评估主体既是“考官”又是“学员”、只重视对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后的评估等因素,导致教师培训政策评估与监督很无力、评估标准不完善。

三、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思考

为了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在我国,由于对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起步晚,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我国对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很不成熟,研究成果也很不丰富。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教师培训政策的水平,必须要加强政策理论研究。

(二)严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

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是检验教师培训政策优劣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我国的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一直存在着偏差的现象。因此,要减少政策的偏差,保证政策的严格执行。

(三)加强教师培训政策的评估与监督

在我国,虽然专职人员对教师培训政策进行评估,但是这种评估和监督仍然显得很无力。因此要加强我国的教师培训政策的评估与监督,建立由教育政策专家组成的中介性的、非政府化的评估组织,综合运用政策的执行前评估、执行过程评价与执行后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8.

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均衡;教师轮岗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受历史、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中小学教育绝大部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最直接的后果是侵害了一部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我国义务教育法基本指导思想,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教师轮岗制(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正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遏制“择校热”,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它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应该说,教师轮岗制的实施在平衡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等方面取得了部分预期效果,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轮岗制非国人创举,日本、韩国等国早已实施此制度数十年。但是,由于我们对这个“舶来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再加上教育非均衡问题的历史性以及我国国情的复杂性,我国教师轮岗制的实施状况的确有些不尽如人意。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一项教育政策要得到有效执行,需要政策执行者具有较高的素养,能深刻领悟教育政策精神,切实担负起执行该项教育政策的责任。但在实际当中,政策执行者往往是利益关系人,当一项教育政策对其自身利益造成威胁时,这种内在的冲突往往使政策执行者阻碍政策的执行,从而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如:在对某市教师轮岗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优质学校的校长没有将真正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挑大梁”的班主任或者学科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者富余的学科教师交流出去。另外,一些被选派的轮岗教师也并非真心想帮助薄弱学校发展,而仅仅借机将这一政策当作捞取金钱的手段;还有一些被选派的轮岗教师根本不达标、也不对口,这也迫使薄弱学校不得不在接收轮岗教师上持一种“谨慎欢迎”的态度。

(二)轮岗教师存在后顾之忧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的环境体系。稳定、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一旦这种教育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对教师的心理、工作等带来影响,最终会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师轮岗政策实施后,与之相连的轮岗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职称评聘问题、教师归属感问题等却没有配套的法律予以保障或没有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致使教师的教育生态环境恶化,部分教师由此产生忧虑和抵触心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显然违背了教师轮岗制的初衷。

二、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教师轮岗制未得到有效执行以及轮岗教师存在的后顾之忧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一)政策目标超出政策能力限度

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是指教育政策力所能及的范围和解决教育问题所能达到的程度。教育政策能力存在着限度,能否认识和把握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对教育政策的制订与选择、教育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的结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轮岗制的最终目标是想通过教师轮岗政策来解决中小学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但是,正如前面所谈到的,我国中小学教育出现的非均衡发展状况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扭转“”造成的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在教育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实施“重点学校”“精英型教育”等政策,经过20多年的“马太效应”式发展,最终造成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非均衡现状。可见,我国中小学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结果并不完全是由师资质量造成的。因此,想仅仅依靠教师轮岗这个单一政策来遏制“择校热”、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这远远超出教师轮岗政策的能力限度。因此,要想最终实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除了教师轮岗政策之外,还需要佐之以其他政策及保障措施。

(二)政策相关者利益冲突

一项教育政策之所以没能得到有效执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该项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维护各自利益所致。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他们的看法和做法是不相同的。教育行政部门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布局,校长则站在自己学校利益的角度来采取应对措施,教师则会考虑自己各方面福利待遇的得失。各自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使得情况变得复杂,进而导致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失真现象,最终导致该项教育政策不能被有效执行。另外,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制订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最为重要的根源。政策执行者通常身兼执行者和目标群体双重角色,他们经常处于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中。当某项政策给执行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失,或使其面临更大的困难时,缺乏岗位责任意识或这种意识不强的执行者,为尽可能维护局部的乃至个体的自身利益,就会采取各种对策和行动,而使政策不能被有效执行。

(三)政策实施缺乏人文关怀

针对这样一项涉及众多人事变更的改革,政策实施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自觉自愿地参与轮岗;要注重轮岗的意义和效果,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政策实施者在实际工作中对轮岗教师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如:有些地方采用抓阄的方法来决定轮岗教师,抓到的教师必须去,缺乏对教师实际困难的考虑。这就使得轮岗的教师心灰意冷,即使勉强到了新单位,也谈不上什么工作热情,最终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这样的轮岗很难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同时也对政策的执行带来不少阻力。(四)教育行政部门督查、纠偏不足

任何一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阻力,使该项教育政策偏离原来方向执行。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政策体系必然要有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和纠偏机制。当一项教育政策没有得到正确、有效执行时,相关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进行纠偏,使其按照预定方向执行,最终实现政策目标。然而,我国一些地方的教师轮岗政策却缺少这样的监查纠偏机制。我们在调查时发现,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教师轮岗制时,对于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一套及时、有效的反馈纠偏机制,因而造成部分教师抵触情绪较为强烈,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例如:有些教师反映,自己已经完成了轮岗,可是职称评定时却并没有体现原来说的优先考虑;还有些教师反映,轮岗政策的确是实施了,可是原先承诺的与之相关的交通费补贴、生活费补贴却迟迟不能予以解决;等等。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教师轮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才能保证其取得预期效果,保证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专家调研和论证工作,完善政策体系

专家调研和论证是教育政策制订的前提性工作,对教育政策的制订、实施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想提高教师轮岗政策的实效性,就需要组建一支研究教师轮岗政策的专家队伍,深入学校、深入基层,搞清问题形成的来龙去脉,并进行论证分析,最终形成一系列有价值、能够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调研成果,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实,解决我国中小学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在于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保障。而中小学教育要均衡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在政策上思考定位。因此,推行教师轮岗制的地方政府应从完善政策体系出发,制订一系列与教师轮岗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财政投资、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法律保障等政策措施。

(二)构建利益冲突消解机制,照顾各政策相关者利益

政策相关者为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规避不利于自身的政策,因而有必要构建利益冲突消解机制来补偿政策相关者的利益损失。利益冲突消解机制就是使得矛盾化解的各项措施。例如,针对重点学校的教师不愿去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第二,在职称评定时,可以降低其评选条件;第三,到薄弱学校轮岗的教师在推先评优、培养选拔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第四,按照薄弱学校的交通、医疗等条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然后按其级别提供特殊津贴,当这些轮岗教师重新调回重点学校时,特殊津贴自动取消发放。

(三)畅通沟通渠道,注重以人为本

在教师轮岗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应该切实考虑每位轮岗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畅通沟通渠道。比如,可以建立教师轮岗信箱,使教师的意愿能够及时上达,将问题化解在摇篮里。另外,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中,执行者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采用非人性化的方式来应付上级领导交给的轮岗任务,避免教师将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上。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的教师轮岗制除规定哪些教师必须轮岗外,对不应轮岗教师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如任教不满3年的教师、57岁以上未满60岁的教师、妊娠或休产假期间的教师等。

(四)建立健全政策督查与纠偏机制

健全的政策督查、纠偏机制是教育政策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环节,也是防止教育政策失真的重要手段。一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往往会出现政策执行者错误解读现象;如果教育政策执行者与制订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那么教育政策的执行就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趋势。因此,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加强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保证民意上传渠道的畅通,是保证教师轮岗制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统一法律规定,改革教师人事制度

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5

一、“二孩政策”对宏观教育的影响

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生育政策调整的是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因素决定的人口的构成情况。“二孩政策”将会对人口的年龄结构、区域分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教育人力结构和教育布局结构产生变化。

1.学龄人口止降趋涨,小学的期待与挑战

我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工作后,生育率开始逐步下降;20世纪90年代后,年出生婴儿数变动总趋势呈现减少状态;进入21世纪后,年出生婴儿数进一步减少,0~14岁学龄儿童数量下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0~14岁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6.6%。这种情况导致学龄人口下降,有些学校由于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国家实施“二孩政策”后,虽然人口总量增加不会太大,但是由于第二胎的出生,学龄人口上升,学校的生源将得到保证。对此,很多学校管理者持乐观态度。近年来生源数量下降成为制约城区薄弱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孩政策”给城区薄弱学校及乡村学校带来了希望。一些社会口碑较好的优质学校的管理者也认为,“二孩政策”使学龄人口不会出现一定幅度的的波动,对学校的接纳能力也是一种挑战。

总体来看,薄弱学校、优质学校均对“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在招生方面的影响有所期待,但是对于优质学校,更是一种挑战。

2.学龄儿童分布不均加剧,教育布局结构需调整

教育布局结构主要是指正规学校地区分布结构状况。通常情况下,普通小学应该按照人口密度和所跨地区半径考虑设置学校网点;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处于弱势的偏远地区,由于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可以考虑设置小规模学校。

在我国,0~14岁学龄儿童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特征,即不同区域儿童总数及儿童占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存在差异。偏远地区儿童占总人口比例高,发达地区儿童占总人口比例低;农村儿童占儿童总数比例高,城市儿童所占比例低。“二孩政策”实施后,上述情形可能会加剧。因而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布局结构需要顺势作出调整。尤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城区中,儿童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分布更加密集,但是新城区的教育服务经常落后于其发展变化的脚步。所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在新城区中合理设置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机构,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和教育机会均等。

二、“二孩政策”对微观教育的影响

“二孩政策”对学校内部管理的影响可能会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女性青年教师生育二孩意愿及行为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二是一些家庭因为生育二胎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影响。

1.青年教师集中的学校将出现暂时性教师短缺

“二孩政策”给学校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如何解决由于生育带来的任课教师暂时性短缺、教师专业成长受到阻碍等问题。我县有一所刚刚成立的学校,年轻女性老师居多的小学,其校长已经强烈的感受到了二胎所带来的对教师队伍的冲击和影响,令人在欢喜的同时感到一种焦灼不安。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到:“从开学到现在,学校人员始终稳定不下来,在连续聘用了6个代课老师的情况下,依然缺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保胎、休产假的老师太多,远远超出了学校每学期2―3人的考虑和安排。这学期本身已经有两个在家休产假的老师,加之已经怀孕的4位老师,学校都做了精心的调整和安排,应该是正好能够衔接上。开学后却陆陆续续听到5位老师怀孕的消息,带着身孕上班的老师一下子就增加到了9个,其中有4人是二胎。因这9人当中的半数之多都在学校的意料之外,加之平时还有因病、因事请假的老师,还有一些必须要参加的培训和学习,使得学校原本刚刚够用的人手突然紧张了起来,教导处经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调课、安排代课。”

综上所述,如何看待“二孩政策”对教学管理的影响。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倾向于“二孩政策”有重要影响,并明显感觉到压力。“二孩政策”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不仅是通过青年教师生育二胎体现的,还会通过六至七年后生源增加对教师需求量的增加来体现。“二孩政策”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管理者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影响,将会导致采取不恰当的应对策略或因准备不足而措手不及。

2.传统家庭结构得到修复,教育在挑战中迎来新契机

“二孩政策”实施后,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家庭结构将得到部分调整,这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有挑战也是机遇。某小学教师说:“有些老大(指一胎)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有所减少,会有点失落感,在上课时候也能感觉到他们有些心不在焉”

有学者认为,“二孩政策”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二胎社会到来,也会逐渐恢复传统家庭文化中朴实的伦常关系……而不仅仅是基于权利的索取和理所应当。”

三、“二孩政策”下小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二孩政策”已经全面实施,但是对于“二孩政策”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教育行政管理者、小学要做好准备。

1.着眼全局,适当调整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

“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大约六至七年后学校生源会有所增加,教师需求量将扩大。而现在许多中小学教师多为60后、70后,80后教师较少,这可能会因为教师集中退休,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对此,教育管理者需要从宏观、微观角度对教师供需情况作长期的、全局性规划。在教师需求量猛增时期,可适当推迟高素质年长教师退休年龄。

2.根据0~14岁儿童地域分布,调整学校布局

由于城市的发展扩充及乡村城镇化建设,0~14岁儿童(包括一胎和二胎)可能会集中分布在城市新区或新兴城镇。为此,学校布局结构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避免城市发展中的教育服务滞后现象,做到“学有所教”,努力达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3.针对学校暂时性教师短缺,制定危机管理预案

“二孩政策”可能导致教师暂时性、产假性短缺,学校管理者应对此有所预见,并提前作好安排。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引导符合“二孩政策”的教师做好规划,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激励没有生育需求的教师承担更多教育工作。

4.小学生的教育的变革

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教师培养政策政策着力点政策执行力

上世纪9o年代以前,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相对平稳、清晰,基本围绕定向性(免费教育、定向分配)、封闭性(由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培养)、数量型(主要满足于数量需求)、中师化(招收初中毕业生,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等特点来设计,小学教师培养实践也得以平稳运行;但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进人了转型、突变时期,短短几年时间,中等师范学校几乎消亡殆尽,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乱象纷呈”,复杂异常,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原本意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教育转型竞“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由于在理论上准备得不充分,在实际上又没有调查得很清楚,对改革缺乏科学的论证,使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走了一段弯路。”反思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存在问题,有利于我们修补政策,改革创新,使小学教师培养实践走上正确轨道。

、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问题分析上世纪末以来,体现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二是1999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教师[1999]l号);三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四是教育部《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师[2002]4号);五是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六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七是200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上文件或直接或间接确立了小学教师培养的政策走向,总体上体现了“非定向性、开放性、质量型、高校化”的改革思路,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发了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启了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在:(一)调研缺失,政策制定带有随意性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有赖于教育决策者的正确决策,而正确决策的前提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政策的充分研究而提供的智力支持。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现实却是,“决策者和研究者是两个范畴,两种工作规范,两种文化。长期以来,研究者把政策放在研究的视野之外,决策者也没有把政策与研究联系起来。”[2)仅以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例,应该说,这个政策文件是小学教师培养规格、培养主体、培养体系发生重大变革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由于决策者与研究者未能有效融通。有机结合.未能深入实际广泛调研,致使文件的内容安排、出台时机都有不少缺陷,随意性较强。比如:“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但仔细研读这一文件,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成为这个文件的关注重点,相反,却是学历、培养主体、管理体制等形式问题成了重点关注的内容.显得有些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再如:关于培养规格提升、培养主体变更问题,涉及到大至优质中师的资源保护、中师与高师的顺利对接、生源质量的必要保证、小学教育专业重构与建设,小至中等师范的去向安排、教师教育队伍的优化组合、招生就业体制的进一步理顺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绝非一纸文件、一道命令就能迅速解决的.必须仔细、周密论证,科学、稳步实施。但《意见》中关于这些问题处理的表述或“蜻蜒点水”,或“避重就轻”。或“避而不答”,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又如:文件中涉及初中起点还是高中起点的问题有这样一段表述:“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有利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我国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既然认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具有有利于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优势(应是与高中毕业生比较后产生的结论),又为何置其为“重要补充”的地位?显得前后矛盾、逻辑错乱、随意性较强。

顾明远先生对这份文件引发的改革有过一个评价:“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这不是危言耸听,有事实为据。过去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虽然接受普通教育的水平较差,但是他们都是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在中师通过严格的师范教育的训练,掌握了较好的教育小学儿童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现在的师专生,却是高考队伍中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师专的专业分科较窄,学习的课程缺乏小学教育应有的科目。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但是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如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o0o0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今天来反思,如果当初不是一刀切地取消中师,而是渐进式的,保留中师的建制,延长中师的学习年限,可能会比现在这种状况好得多。我国师范教育建立一百多年来。各地建立了一批中等师范,如长沙一师、南通师范、保定师范等.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培养了大批革命工作者和教师。今天毁于一旦,实在感到可惜。”[(二)遭遇挟持,政策内容缺乏独立性在上述政策文件中,除了个别以“培养小学教师”为题名和关键词外,绝大多数都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题名和关键词的。比如:1999年3月,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拓宽中小学教师来源渠道,鼓励一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似乎没什么不对。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被合称为“中小学教师”,是频率很高的现象,这在许多语境中,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这个指称所隐含的忽略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各自的专业特性的意蕴,则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尤其是在历史和现实中,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培养规律频频被忽略、被曲解的大量事实存在,提醒我们必须研究、彰显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和培养规律,必须保证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独立性。

事实上,仔细研读这些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题名和关键词的政策文件,可以发现其内容基本上适用于“中学教师”的培养,也即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在政策层面遭遇了“挟持”与“绑架”。比如:非定向、多元开放、综合性高校参与,是上述政策的“主旋律”.但这样的“主旋律”其实只是适宜在中学教师培养中“唱响”。也即中学教师的来源可以多元化,但小学教师应当由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管培俊司长指出:“培养高中以上的教师,可能综合大学和高水平师范大学更具实力.更有后劲,因为他具备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师资力量的优势;而初中以下,尤其是小学和幼儿教育,其他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似乎则更有优势,不仅过去、现在,将来也是。”i5我国著名学者成有信先生指出:即使实行了教师职业证书制以后,幼儿教育高师和小学教育高师类学校仍应保留。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注意:日本是在实行了小学教师的非定向培养方式后于20世纪70年代又重新恢复了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的方式,即通过师范教育培养的方式。一些实际工作者也提出:目前的师范本科或专科除了招生生源不理想外,毕业的学生也不适应小学教育特别是不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建议小学教师应该由专门机构——五年一贯制师范来培养。i6这是由于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不同于中学及其以上学校教师的特殊性决定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要有担任多学科教学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和教育艺术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比之对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即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掌握和运用低年级儿童认知、行为习惯和人格形成的规律性知识和相应技能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大。忉(三)偏离预期,政策执行具有缺损性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自“开放”的“号角”吹响以后,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非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纷纷加盟小学教师的培养队伍,但许多这样的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兴奋点并不在教师教育,而在于填补学科空白,完善学科门类,加速学校综合化进程。致使小学教师培养“市场”和体系混乱不堪,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不恰当做法和不规范行为,2005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指出,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学校首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和具备举办教师教育的基本条件,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专项评估。2007年周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形成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首次增加了“规范有序”四个字,有深刻内涵和现实针对性。应该说,这两个政策文本带有政策修补的意味,但执行、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省份并没有开展专项评估。华东某省虽在几年前就确定了教师培养定标准、定院校、定规模、定专业的工作思路,但却一直缺乏行动,未能有效推行,致使该省小学教师培养t作至今仍处于无序、徘徊状态:全省目前培养小学教师的院校,共有35所,其中有些是民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加上招生规模也不根据实际需要,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资源浪费和质量下滑。

二、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发展建议加强小学教师培养政策建设,是一项系统t程。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有二:一是找准政策着力点,二是加强政策执行力(一)找准政策着力点1.构建小学教师教育标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事实上,我国研制教师教育标准的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已启动,其内容涵盖《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四个方面,但何时出台尚没有时间表。

对于即将制定、出台的小学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裹挟”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中的。唯有如此,方能体现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方能避免“小学教师培养中学化”的倾向;二是高度重视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要求.在专业情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体现小学教师质的特点,避免盲目追求学历和“学术性”导致“教育性”削弱的现象“重演”;三是确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必须“消减”“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一定能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想当然主张,要高度重视小学教师培养经验、文化的因素.重视经改造后的传统优秀中师资源的使用。

2.重组小学教师教育资源

实行教师教育开放化以来,由于没有实施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制度,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加入了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行列,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取消中师却让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小学师资的情况。因此,要组织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专项评估和机构资质认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师范布局结构,重组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加强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在这方面湖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

2006年湖南省经过严格评估,确定若干所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基地,这些小学教师培养机构资格认证的学校均是在中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专科师范院校.从而较好地保存了中师的优质资源.明确了师范院校合理分工,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由相应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更能体现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和规格要求。㈣3.加大省

级政府统筹力度在原来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中学教师主要由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和省属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交由市、县负责(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设有师资处此类的业务指导、规划部门,但因财权、人权、事权的体制障碍,事实上或无心过问,或鞭长莫及),财政投入、招录计划、课程方案、队伍建设等缺乏保障.培养质量也得不到可靠保证。随着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鉴于小学教师培养已纳入高等教育序列.推进小学教师本科化也势在必行,再加上各地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开始从数量满足走向质量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小学师资的培养由省里统筹规划,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院校由省里统一管理,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相对独立的现代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例如湖南省从2010年起在国内率先启动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采用二·四分段、分专业方向模式。学生入学后前2年按中职学生注册学籍,学习基础文化课程;2年期满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成绩达到省当年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升入本科层次学习4年。本科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颁发初中起点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证书。[1o]4.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规模2007年起,国家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已初见成效。工作进展顺利,考生报名涌跃,生源好于往年,反映了国务院关于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深得民心同一年。江苏省南通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动了五年制师范生免费教育、定向培养的试点工作。由于提供了免费教育、协议定向的政策保障,并且采取了提前录取的保障措施,因此,2007年免费师范生的招收一改前几年师范生源人学成绩步步下滑的颓势,呈现可喜局面。

江苏省2010年免费幼儿师范男生招生面试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达300:1,竞争激烈程度超过公务员,录取分数线超过当地的四星级高中。in由此可见,近十年来师范生源质量下降,以及由此而导致师范毕业生质量下降是政策制度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事实表明,在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能改变生源质量,能培养思想素质好、职业技能强、业务水平高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教师,能更好地解决农村教育的师资问题。这符合我国国情和基础教育的实际,符合国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导向,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加强政策执行力

加强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执行力,我们认为以下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要有适切的目标,即政策的指向要清晰。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要依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培养规律,着眼水平提高而非形式变化;二是要有明确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