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例6篇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概率论;本科生;教学改革

一、课程背景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为解决医学实际问题而对医学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推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1]。该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应用概率论等数学知识与医学实际科学问题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在随机偶然事件中找出其中潜在的必然性,即随机事件的客观规律性。例如,判断某种新疗法是否对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不同年龄的病人对某种药物的反应是否一致等问题。医学统计学在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成为一门学科,近几十年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与数据分析领域得到极广的应用。可以说,没有医学统计,就没有医学科学研究。统计在医学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技能,因此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数医学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医学统计学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统计这项重要技能对于今后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至关重要。所有统计都是基于概率论基础的,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小概率事件在单次试验中不可能发生的原则。采用类似反证法的思想,首先假定0假设,然后基于概率论计算事件的发生概率,如果该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则认为对应显著性水平上0假设不成立。该过程设计较多的概率论知识,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缺乏概率论学习的系统性,难以理解统计学基础原理部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类相关专业学生中属于学习较为困难的科目[2]。因此,相对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等专业课程,医学统计学更多地侧重于统计方法的介绍,着重了解各种现有统计方法,如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等的适用范围与具体操作。

二、教学问题分析

那么概率论等数学基础的缺失对于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是否会造成影响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项教学试验进行验证,试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试验对象为贵州大学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大二学生,共49人。在第一次教学课程时发放概率论试卷,对学生当前概率论知识水平进行简单测试,为保证试验的双盲,对试卷进行封存处理。在所有教学课程完毕,期末成绩出来之后对概率论试卷进行批改。然后统计学生的概率论知识水平,这里采用偏相关分析概率论分数与医学统计学分数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其余非数学类课程平均成绩作为协变量放入用于排除学生个体因素,例如学习努力程度等的干扰。统计分析后发现医学院护理学学生医学统计学分数与概率论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统计学试卷分为理论部分与上机操作部分,学生概率论分数与上机操作部分总分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部分试验结果显示学生本身的概率论基础知识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后续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概率论基础知识水平不仅影响了医学统计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看似不相关的上机实践操作中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可能与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知识不足而对本门课的学习信心产生了影响有关。

三、教学改革方案

基于目前医学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一)教学内容1.增强基础数学内容教学从本门课的教学数据分析上可以看出,概率论等基础数学知识水平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医学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有其特殊性,课程较多。在此基础上增加概率论等数学基础课程会进一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导致整体学习效果的下降。因此,本论文提出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内容的教学,如古典概率、概率密度函数、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律等内容,在相关课程开始之前安排对于基础数学内容的教学。2.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从教学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同时发现医学统计学实践操作部分的学习效果也与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相关。而实践操作部分教学内容实际是不需要数学基础知识的。这提示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的欠缺可能导致了对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对整门课程学习的信心不足,导致对全部课程学习效果的降低。因此,本文提出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淡化,但该部分的淡化并不意味着对理论推导过程的不重视,而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浅出,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实例来进行教学,而不是大段的公式推导,例如,统计推断的过程可以采用和数学定理推导中的反证法进行类比的方式,如下表所示,而不强调统计推断的数学推导过程。让学生简单理解其思想即可,不强求学生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文2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目前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今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中医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理论讲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教学互动,结合临床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医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培养创新意识。

1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使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也是我国执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教材要求和学时的匹配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多数西医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本科教学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体,课时一般设置为50个左右。在这50个左右的学时里需要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针灸与经络、内科常见病以及临床杂病等理论学习,其效果难如人意。

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若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及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表达词语晦涩,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长久以来“填鸭式”、“粗线条”式地讲授中医学,学生不但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也未能真切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2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学高等教育同样受到冲击。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亟待改革。

在大多数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安排在第3学年。在此阶段,医学生完成了基础医学和部分临床基础课程(包括临床见习)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而且经过3年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基本能力。此时,中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从现代研究的层面理解中医的科学性,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比较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临证思维,通过在比较中设置问题,在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完成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发掘中医学的精髓与临证特色,丰富学生的临床技能。

3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探索

3.1 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及自学理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尝试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问题的设计应突出中医学的重点、基础和精华,并选择能结合临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适当中西医比较方法和现代研究思维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3.2 课程体系的补充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上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选修课),如《唯物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有利于医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等综合素养。《素问·著至教论》就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而《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也强调“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3.3 教学模式的完善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临床见习、典型病例分析等内容,使抽象的中医概念具体化,并由此问题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临床实践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理论授课不明白的知识可在见习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完善,重要的知识点得到巩固,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效果的验证。如血瘀、气滞、痰饮等概念,可通过对患者的诊治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体会;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现中医学在防治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疑难杂病及养生预防等方面的优势。

3.4 要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

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由于中医学的内容可能与基础医学的诸多课程发生联系,容易形成概念的混淆,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在有关脏腑的学习中,中医学的“脾”是指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受之于水谷,化生出精微(气血),而西医学中“脾(脏)”为实质性器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和明晰中医概念的特征,强调区别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知和探索。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文3

(一)内涵和特点 

“深层学习”的概念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瑞典教育心理学家Marton等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研究者经过实验发现使用深层次学习法的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多的内在兴趣,更加重视理解、强调学习的意义,也更能注意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系统地陈述问题或做出概念的整体结构假设。在此之后的研究者Ramsden、Gibbs等发展了相关理论,认为深层学习是“学习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分析,理解所学内容并形成内化”。在不熟悉的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中,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相结合,通过复杂问题解决与探究可以显示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理解。Warren等则认为深层学习是通过共同体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知识及元认知发展的学习。 

总的来说,深层学习法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学习者对于学习具有内在的兴趣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意义和乐趣,能够采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例如,学习者会把学习内容和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联系起来;对论据和论点既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或者是把掌握的知识和同一门课程中的其他部分内容,或者是其他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因此,深入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深入探究、寻求意义、学以致用和注重反思的学习。学习者批判性的检视事实和概念,在概念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并且把新的概念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并长期记忆概念,使他们可以被用来解决不熟悉情境中的问题。 

(二)倡导深层学习法的意义 

如前文所述,深层学习是一种意义探寻型学习,是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深入探究,寻求知识的内在意义、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和情感满足。它是一种批判性审视学习材料的学习,并与原有认知结构、生活经历与体验联系起来,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效果,获取高级经验用于理解世界现象和探究本质。因此深层学习具有整体性、探索性特点,可以将其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采用深层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变得更感兴趣,能超越课程要求,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1]。(2)有利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深层学习法可以发展学生在特殊情境中起作用的条件性知识和反省思维活动本身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建构起更加复杂的、分类清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应用思想知识和概念于新情境的能力。(3)使学生具备担当学科创新与发展的自觉意识。深层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及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使学生熟知其历史和哲学、文化前提,使学生注重提出寻求解释和原因的问题,预测或解决知识的差异性问题和理论化问题。 

二、在中医学专业教学中提倡深层学习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医思维本身具有注重整体性的显著特点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中医学论文理论,其发生与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法的影响。中医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的、非线性的传统四通思维。中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发生是不完全的抽象,因此中医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具有不完全精确的特征。中医概念的模糊性特征对于学习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为学习者提供了较大的理解空间。中医专业学习者的先有经验不同,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感知不同,尤其会影响对专业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内涵理解,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基于中医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科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尤其是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人的影响上来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成因,也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点。 

(二)中医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深厚的文史哲基础 

中医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理性的认识方法,其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的方向。中医思维的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初始就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广泛吸收了古代文学、哲学和史学以及天文地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三)中医思维的提升需要学习者从源头认识学科发展 

中医药学在构建其理论体系初始之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综合运用中国哲学的思维方法,如司外揣内法、整体思维法、援物比类法、形象思维法和直觉思维法等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愈后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以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藏相和经络理论作为基础,以辩证论治和中医思维为显著特点的中医学知识体系[2]。医药学理论体系突出的特点就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哲学基础,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辩证论证和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符合或者说领先于西方现代医学模式的[3]。以上是对中医思维特点的简要阐述,概括来说就是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且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知识体系渊源深厚。 

三、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倡导深层次学习法的策略选择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文4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我校东莞校区非医学专业本科(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学英语、应用心理学、国境卫生检疫、医学信息管理、医学工程、卫生统计及社会工作等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及2012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在2006级至2008级,使用《人体形态学》教材,共12学时理论课,授课内容为组织学基本组织及各论(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在2009级,使用《基础医学概论(一)》自编教材,共12学时理论课,授课内容为组织学基本组织。2010级使用《人体形态学》教材,共24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授课内容为基本组织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增加实验课6学时。2012级使用《组织学与胚胎学简明教程》教材,共24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授课内容为组织学基本组织及各论(在2010级的基础上,增加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实验课6学时。

1.2.2评价方法以相应年级学生基础医学概论(一)或组织学的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相应年级考核方式为:2006级-2009级,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合卷得出基础医学概论(一)成绩,组织学占20%;2010级-2012级,三门学科单独考试,最后合成课程成绩,组织学占1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结果

2.12008级、2009级、2010级及2012级考试结果2008级学生总人数708人,总成绩及格人数580人,及格率为81.9%,平均分为67.3分。2009级学生总人数813人,总成绩及格人数98人,及格率为12.1%,平均分为46.6分。2010级学生总人数810人,总成绩及格人数583人,及格率为71.9%,平均分为65.3分;其中组织学部分及格人数718人,及格率为88.6%。2012级学生总人数580人,总成绩及格人数499人,及格率为72.2%,平均分为72.2分;其中组织学部分及格人数551人,及格率为95.5%。

2.2相关年度的及格率的比较2008级与2009级及格率计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9级与2010级及格率计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0级与2012级及格率计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2010级与2012级组织学成绩比较两个年级的组织学部分及格率计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讨论

3.1教学改革前组织学教学状况在非医学专业组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组织学较为难学。可能由于:①部分非医学专业学生是文科生,对于学习理科科目有困难,一些学生重视不足,认为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对其专业不重要;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多少及深浅度的把握,也对学生学习有影响;③组织学研究机体微观形态结构,需要理解和记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课学习,能够很好地理解这门学科。在2006级-2008级本课程开设初期,仅讲授理论课,学生未能在实验课中进行标本观察,难以理解组织学内容,因而本课程成绩平均分不高;但因组织学在课程考试中比例较低,最终未影响到相应学年的及格率。以2008级成绩为例,总成绩及格率为81.9%,平均分为67.3分。

3.2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体会2009年以教学整合为目的进行第一次教改,改用自编教材《基础医学概论(一)》,三门学科按系统进行内容整合编排,由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及接受能力较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适应教材编排,导致该年度基础医学概论(一)课程成绩非常不理想,及格率较低,仅为12.1%,与2008级考试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2009年教改可能不适用于本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针对2009年教改可能存在的问题,于2010年进行第二次教改,①增加少量实验课学时,以利于学习和理解;②继续使用《人体形态学》教材,以提高学习信心;③组织学调整教学进度,删减部分系统学习,以减轻学习压力,目的是应对所用教材存在的缺点,教材为组织学与解剖学一起编排,使用过程中略显凌乱和不系统,不利于学习和复习。该年度基础医学概论(一)课程成绩有相应提高,及格率回升到71.9%,与2009级考试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2010年教改有利于本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为了解决教材存在的问题,2012年进行了第三次教改,①使用单独编排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简明教程》教材;②将之前删减内容补充进来。该年度及格率及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及格率为72.2%,平均分为72.2分,2010级与2012级总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两个年级组织学成绩比较也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单独编排的组织学教材更适用于本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学生也适应2012年组织学教学进度的调整。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文5

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一些医药院校相继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其中很多是非医学专业,如管理、英语、信息、法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有某些相关,毕业后服务于医疗机构,工作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必须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由于学时的限制及要求层次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在这些专业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将基础医学知识放在一本书内作介绍和讲授。该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将各门课进行较好地融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了解生理现象和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了解致病因子与机体防病机制的相互关系,这些涵盖广泛的基础医学知识,将对所从事的医药卫生相关行业的工作,发挥重要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太多、难于把握其难易度。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的内容很多也比较复杂,几乎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其教学模式往往有两种:一是分系统讲解,将各系统的基础内容衔接在一起进行讲解;另一种是分学科进行讲解,即按教材编写顺序由相关教研室轮流讲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无论那种模式讲解,都会出现教学内容多,跨度大,而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深浅度、各门学科之间很难衔接。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较困难的问题。

2.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各环节普遍存在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基础医学概论虽然有专门教材,但基本都是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简单拼凑和压缩,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医学概论的授课教师也是各门课程相关教师的轮流授课,无专职教师,专门成立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的很少,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各门课程的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实验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完美匹配,教师强调理论授课,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整个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知识脱节或重复,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趣味性,不易理解和教学质量不高的共性弊病。

3.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的重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法事、英语等这些以文科学生为主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对医学的学习及接受能力较理科学生差。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信息反馈了解到,学生对该门课程较感兴趣,但由于内容繁多,脱节严重,理解困难,自认为与自身专业相关性低等原因,慢慢的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等现象。

4.学生存在学习方法上的误区。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有学习方法上的误区。这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该课程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较抽象,有些内容是一些微观的知识,如细胞学、细菌学、病毒学的内容等,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内容涉及一些较复杂的机制,如休克的发病机制、免疫应答等,学生很难理解;主观上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因而有些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对策及建议

1.整合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对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的联系和衔接,并且对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以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优化课程内容[1]。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注重相关学科教学的协同效应,避免重复,更不能前后矛盾,并依此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2.突出专业针对性,采用器官系统教学法。应认真研究非医学专业,突出专业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内容多而时数偏少的特点,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确定了以分器官系统教学,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首先,分器官系统教学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使授课更加生动、丰富,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其次,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有利于学生构建较完善的医学知识结构及临床思维的形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根本。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课程依据教学内容,打破或淡化实验的学科界限,精选实验内容,以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为依托,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策划好实验设计,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既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又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优先考虑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计,并作为学生评价和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4.编写和选用实用型教材。2005年,以我校石增立教授为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教材[2]出版。在此期间也有一些教材出版[3],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内容重叠、缺乏整体联系的问题。教材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紧紧围绕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力求简明扼要、循序渐进,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近期,我们将对该教材进行改版,分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力求做到整体优化、简明扼要、联系紧密、衔接流畅、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并尽快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保证。

基础医学概论心得体会范文6

1.医学目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永恒的概念

医学必须有一明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特点相一致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医学目标并达到这一目的,各个国家都是如此。关于医学目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涉及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确定医学目的,二是实施医学目的。在就此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可能由于我们过于注重了就事论事谈论医学目的本身而脱离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未能从理性的、更深层理论的角度去探讨医学目的更重要、更迫切而现实的内容,有过分夸大或人为缩小医学目的现实内涵的倾向。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确定医学目的本身并不最重要,重要的在于如何去实施、去实现这一目的的整个过程,一切医学的难题,一切分岐都存在于“如何实现医学目的”这一现实过程之中。

医学目的就其本意而言,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个永恒的概念。

1.1作为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是医学发展方向的整体而高度的概括,无疑包括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方向。医学目的的概括不应面面俱到,比如像医学目的要不要考虑优生、医学目的是阻止死亡还是减少死亡、医学目的是否该把死亡与优死列入自己的范围等等大量生命伦理难题的讨论,虽与医学发展相关,但不应放在整体而高度概括的层次上考虑,这些问题并不直接涉及作为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本身,医学目的也无须直接回答这类问题。医学各领域面临的具体问题,包括生命伦理难题都属于实施和实现医学目的过程中的观念、认识问题,主要是伦理道德观及与此相关的政策问题。4外,各时期医学目的间具有直接延续性的相同主体内容,东西方各国间的医学目的主导内容也是相通一致的,这是医学的科学和本质厲性所决定的。事实上,就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而言,经典科学的医学定义,医学作为特殊领域的特征和它所作用的特定范围都已明白体现了整体性医学目的思想。

1.2医学目的是一发展的概念。就是说,作为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反映着一个时期或医学发展阶段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人们对疾病、死亡、健康等医学认识的提高以及相应价值观变化。医学目的的内涵会扩大、发展,使之更符合社会对医学的要求和医学对人类社会健康的不可替代作用。中国各个时期所制定的医学发展方针和目标,无论是50年代、70年代、还是80年代后,对中国医疗卫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其中所存在的不少问题如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医院自身活力差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机制引入,新医学技术广泛应用、管理机制的完善、公众对卫生与健康认识和需求的增加正逐步得以改善.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医学以往从未曾遇过的新矛盾、新问题,如医药卫生资源的短缺,医药费用不断增加,医疗分配不公问题突出,以及涉及高新技术运用、生命质量、生与死等相关的伦理难题,的确需要审视一下原有医学目的在新时期所表现的局部的不足和实现医学目的所带来的新的特点方法和新的思维观念。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呈现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丨日的问题、丨日的矛盾解决了,医学向前迈进一步,然而同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仍会出现。所以说,作为发展概念的医学目的始终会随医学的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完善。

1.3医学目的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就是说,作为医学的本质内涵和作用,永远把追求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基础的个人和人类的健康,维护、增进社会生产力为终极目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宏观医学目的的确定毫无疑问应以强调人的生命质量为基础的健康为中心任务。医学这种本质作用和医学责任的历史延续性、医学为人类健康眼务的世界性共同承诺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医学目的的高度概括的、永恒的核心。医学各领域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大量现实的医学难题无一不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

2.医学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伦理观指导、制约的过程

确立一个合理医学目的相对容易,而达到医学目的要求的过程则要困难得多,医学目的的确定虽然重要,怛不是根本。故此,医学目的的讨论我们不应过多地在诸如由谁确定医学目的、怎样确定医学目的内容、怎样确定医学各领域具体目的等医学目的本身浅层次的就事论事,而要把重点和焦点集中在医学目的实现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集中在与哲学社会伦理有关的观念、价值方而的探讨=回顾这10多年来对医学有关难题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到,在对医学应强调生命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成果为人民健康眼务、尊重和倡导科学死亡标准、强调病人利益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等认识上能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涉及医疗市场经济高技术运用、优生学、死亡标准与安乐死、老年人口等方面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却遇到大的阻力、矛盾重重。问题就在于,看待这些问题过程并不是由于确定了医学目的就可一了百了、万事大吉的。医学目的本身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在于我们,尤其是政府和卫生决策者对医学、生命、生命质量、健康、医学技术应用等问题的正确理解,需要一种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理解,这属于价值观的问题,属于哲学伦理观的问题。

我们讨论医学目的所面对的大量现实医学问题,特别是一直困扰我们的大量的医学难题都存在于实现医学目的的过程之中,都围绕怎样看待生命和生命质量,如何达到高生命质量的健康这一核心,这些问题都是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也就是说,医学目的讨论主要涉及医疗实践伦理学问题,作为医疗实践和医疗实践伦理学,不能忽视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否则,价值观念的转变就成为不可能。这就需要我们一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确立正确的医学科学观.自然社会观和生死健康观;二是要具备直接指导医学具体实践的基本医学伦理思想,以明辨是非正误。说到底,医学目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医学伦理学指导、K约下的医学实践过程。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医学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现代意义上完整科学理解的医学人道主义。在现代医学人道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下认识和讨论医学目的,这才真正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然而,对面向21世纪医学的现代医学人道主义这一医学发展的重要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我们的卫生决策部门,我们的医学理论工作者乃至整个卫生医学界却一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仅把这一思想理论作简单片面的、停留在医生对病人个体同情关心的理解而已,忽视了其内涵和发展。人道主义的医学却忽视对医学人道主义的研究,这是令人遗博的事。这样,面对高速发展的医学,面对大量不断出现的医学难题,自然使我们原先所确定的医学目的,也使传统理解的医学人道主义陷入困境之中。

因此,医学目的讨论首先要对医学人道主义现实本质、现代内涵和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去裁定现代医学的实践。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是维护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其主体内涵包括尊重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及价值、人格和荨严以及享有平等的医疗与健康的权利,注重医学对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的维护。这里指的人的价值包括个体人的价值,也包括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这种价值首先强调的是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价值以及社会、人类生命健康的价值。生命质量和健康是现代医学人道主义所要体现的直接和第-位的价值。医学目的首先就是体现、实现这一价值。从此意义上讲,医学人道主义亦即医学目的!医学人道主义内涵就是医学目的所要首先确定的核心内容,医学目的集中体现的就是医学人道主义这一理论所反映的思想。一个是医学发展的目标,一个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确定的观念和原则。医学是伦理医学、现代医学伦理思想涵盖医学的整体行为之中。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医学面临的大量难题,实质都是与医学人道主义息息相关的伦理学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实施医学目的的过程中出现的。对医学人道主义这一医学目的的指导思想能视而不见吗?

3.在医学人道主义旗帜下,医学目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正视医学的现实,符含医学自身特点和规律

医学发展I其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以及相对恒定的作用范围,医学目的的确定和实施不可能超越其规律和范围。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医学伦理观必须尊重医学的现实作用、科学意义和自身发展规律,正视医学科学实践中可能或必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只有这样,医学才能更好的面对社会、面对未来,对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目的的实现,我们完全可以抱现实的乐观主义态度。对现代科学的医学抱悲观主义或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态度都是不合适的。有的人总是理想化地把医学当作是健康社会的万能良方,但一旦碰到医学发展中,尤其是医疗技术运用、市场经济作用中出现的问题又束手无策,从而怀疑医学的无能,面对矛盾和问题,唤起人们的紧迫3和责任意识是对的。但过分夸大则走向了反面。问题、2?盾和所谓的危机,不过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而已。医学的发展从未回避、否认过矛盾和危机,现代医学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向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所作的艰苦斗争,一直也没停止过为摆脱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危机而作的不懈努力,医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世界人民健康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医学作为一门严谨的、以技术运用为主要手段的科学,自然要重视现代医学技术的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功在医学科学技术。至于医疗技术的滥用、药物滥用而出现的种种弊端,器官移植、人工授精、基因治疗等可能出现的负性问题,并不是医疗技术本身的错,根本不存在要不要研究,要不要应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正确合理应用、如何控制应用,掌握好医疗技术运用的“度”的问题,力求避免医学技术“两重性”中的负性影响。掌握和应用技术的人无视医疗技术存在的负效果而滥用技术,才真正是有违医学人道主义,才是有违医学目的和宗旨的。

还有,不少引起所谓医学危机的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老化问题、医疗的社会经济问题等不要一概硬性的强加在医学身上。医学固然必须考虑其社会功能,医学也把承担解决这些问题的与医学相关部分作为自己不可推委的责任。但医学毕竟不能对付此类属于社会问题的全部,不应过分苛求医学、无限夸大医学的作用及其作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