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论文范例6篇

文化创新论文

文化创新论文范文1

(一)群众文化的创新举措

1.创新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首先,要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新颖、有创意而且多样化,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极大丰富。其次,要深入了解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特点以及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进而结合群众文化的特点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并且不断大胆创新,使群众文化的形式实现新颖化和多样化,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

2.创新群众文化的指导理论。首先,要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时展的需要进行有关先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其次,要以群众文化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基础,在不断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中摸索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创新新思路和新方法;再次,要重视群众文化理论与群众文化实践的紧密联系和结合,逐步形成并且不断创新理论研究机制,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开展得到更好的指导。

(二)群众文化的创新是必然趋势

1.群众文化的创新是适应人们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群众所盼望和追求的。广大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是满怀期待和积极参与的,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者一定要结合群众的需求和特点指导其掌握方法,要引导其坚持下来,以便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随着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不断提高,要想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要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并对群众文化不断地进行有目的地创新,以便有效地实现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的重要社会价值和作用。

2.广大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文化素养,并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强,而且在参加群众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这也同样显现出了广大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一定要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在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其文化创造潜能,使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脚步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合拍。

二、反思群众文化,促进繁荣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否能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是否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又是否能顺应广大群众的心声,最为关键的是看开展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是否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是否是从广大群众的实际出发。所以,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之前的载体设计、策划、组织实施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实际,要从群众的实际出发,要重视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力求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富有特色。

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有一支热爱群众文化工作的队伍作支撑和后盾,这支文化队伍一定要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足够精、敬业精神特别好,而且又充分热爱文化工作。要不然,财力再强、设施再好、政策再优惠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也一定要开展得有声有色,以有效提高其各项能力,有效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开办业务培训班和业务讲座,分期分批地培训当下的文化工作人员,使其业务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要做好新进文化工作人员的招募计划,并且要有目的地实施公开选拔,保证其具有相对较好的文化水平、业务素养,为朝气蓬勃的高素养新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必须努力学习相关文化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

群众文化的繁荣需要有文化工作者做支撑,而群众文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和积累作保障。国家的相关拨款对于群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开展的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群众,而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扶持。例如,组织和开办各类相关的文化艺术培训班、开展各种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各类相关的社团演出等,都可以结合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意愿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收费要建立在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化可以推动和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化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结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的双丰收。

三、总结

文化创新论文范文2

从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来看,任何文化形态都是人类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来并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它们在各自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都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在人种、语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精神文化成果,任何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其文化就会通过民族个体代代相传。但这并非意味着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照搬照抄、一成不变。相反,在全球化趋势下,由于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改变自身原有的性质和特点,这种文化变化实质上就是文化变异。从根本上讲,民族文化的变异主要是指引起民族文化个性消失的各种消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民族信仰丧失、民族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民族文化庸俗化等几个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改革开放后,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传统民居服饰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城镇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被改造成汉族洋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逐渐消失;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被现代汉族服装所取代。一旦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遭到破坏,民族传统文化必将发生变化。

其二,民族信仰丧失。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以祭祀神灵其为主题,具有鲜明的巫文化传统。改革开放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为了迎合旅游发展的需要,将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为舞台化的表演节目,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商品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商业性运作必然导致其民族信仰丧失,这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伤害很大。

其三,民族价值观的改变。解放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化外”之地,民风淳朴,民族传统文化得以长期保存下来。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广大民族群众以追逐经济利益、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为目标。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少数民族人民祭神驱鬼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少数民族群众在农耕社会下形成的原始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挑战。

其四,民族文化庸俗化。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大众为了迎合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大肆宣传、串改、甚至歪曲民族传统文化,使许多民族传统文化丧失其民族性特征,从而导致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庸俗化。

二、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富于创造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这一过程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出文化的。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反映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条件,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社会实践在发展,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未能实现创新,它迟早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最终走向消亡。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基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文化,民族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永葆青春。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都需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对其进行消化和改造,这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势。

在传统少数民族社会,少数民族人民过着游耕、游猎、采集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民开始定居下来,基本结束了游耕、游猎、采集的传统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农耕生产逐步被先进的现代农业所代替。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逐渐进入少数民族个体家庭,并日益成为当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工具。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性等开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建立在传统农耕、游耕、游猎、采集基础上的集狭隘性、排他性、封闭性和落后性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地民族群众的生活需要,传统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宗法观念、原始的平均主义观念以及重农抑商的思想等逐渐遭到摒弃。因此,改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摒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和习惯势力,是创新民族文化的关键。具体而言,创新民族文化,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扎根于少数民族社会土壤之中。由于各少数民族人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当地民族群众繁衍生息、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是少数民族群体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各少数民族人民应该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吸收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事项,如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文化意识、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传统思想以及祭神驱鬼、求神保佑的迷信思想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重新整合,使民族文化保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其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民族文化创新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和创造性重组,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吸收。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有效进行民族文化创新,在这方面我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人们借鉴。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历史悲剧,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创新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对外来文化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博采各种文化之长,创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民族文化体系。

其三,树立民族文化创新的科学态度。民族文化创新是根据各少数民族文化主体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充分反映了民族文化主体的意愿和心理变化。实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我们需要树立文化创新的科学态度:保持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定位;在全面分析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汉族文化异同点的基础上,寻求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汉族文化形态之间的共同点、结合点和生长点,通过取长补短,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汉族文化间的互补与融合。树立科学的文化创新态度,构建未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视野,是实现我国民族文化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

文化创新论文范文3

(一)群众文化总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化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物质生活。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精神文化需求则逐渐成为了高于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新时期,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并且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此时,人们的追求就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量明显增多,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工作时间缩短,人们会有大量的时间来开展文化活动,因而也增加了对文化的总需求量。

(二)群众文化种类出现多元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在文化选择方面人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精神文化的选择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拉近了人们与社会的距离,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人们获取信息与文化渠道逐渐增多,也有了更大的文化选择空间,这一切都促使群众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群众文化功能行增强

由于群众文化往往产生于民间,没有统一标注和系统化的分化。在一些不够发达的农村与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依然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更具有了多重功能,凸显了其娱乐、技能、艺术以及教化的功能与特点,满足了人们群众参与文化创作、欣赏文化产品及享受文化成果的多种需要。很多乡镇地区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大力扶植群众文化,也增强了群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加强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

(一)创新理念,强化群众文化工作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需要把科学化的群众文化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并以此来指导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法规、文化机制以及人才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创新理念,带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就需要全面树立群众文化发展的创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通过完善群众文化建设来满足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些年来,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群众文化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相应的也提高了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与服务要求。因而,只有不断创新,仅仅围绕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坚持制度化、多元化和规范化的文化理念,促进群众文化科学化发展。其次,要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创新群众文化的基础,要对群众文化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作深层次的探讨。在基础文化建设领域,应该对不同形态的群众文化进行区分,认真分析群众文化的规律与特征,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并使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功效。最后,需要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向着更高的标准方向发展。用理论指导实践,使群众文化建设在规章制定,文化设计等方面融入时代新元素,增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权威性与时代感,从而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走向成熟。

(二)创新内容,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

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并要倡导广大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要根据“文化惠民”的宗旨开展群众文化的创新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一方面,根据当地文化建设实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群众文化内容,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学的、民族的和大众的先进文化,使人们群众进行自娱自乐,实现自育。并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对文化活动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比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在我国的“清明”“、端午”、“中秋”以及“重阳”等节日,可以在当地举办踏青、扫墓、植树、赛龙舟以及赏月等文化活动;对群众自发组织的健美操、跳秧歌及自演自唱等业余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并要大力支持,并要充分挖掘出当地文化的特色,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及时掌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了解群众的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内涵,充分利于当地文化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功效,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要,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在创新群众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文化活动队伍管理,在文化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人员等方面,乡镇文化站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好指导工作,实现群众文化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高群众对文化的创新力。加强引导,在增强民族文化吸引力的同时,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

(三)创新载体,打造文化特色品牌

群众文化艺术可以通过艺术型文化品牌来展现,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品牌也是艺术型文化品牌。为了使想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更具生命力与活力,在充分挖掘当地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需要树立起具有深远应影响力的艺术型文化品牌,从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创新文化体裁的过程中,第一,需要按照群众性与艺术型的思想要求,将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文化会亲”等活动,增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第二,需要建立健全文化交流的机制。通过合理的文化活动策划,促进各乡镇、各个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城乡文化沟通,增进友谊,相互促进,在实现各地文化资源有效共享的过程中,打响“文化会亲”品牌。第三,可以根据乡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文化站需要合理设置固定的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送相关活动器材。随人们活动参与数量的增多,要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同时要规范文化活动管理。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附近就能够在活动场所内进行跳舞、健身等活动,使其能够真正感受到方便、安全、优质及实用的群众文化服务。

(四)创新活动机制,提升文化支撑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群众文化的需求,建立起多样化的创新活动机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机制要以当地优质文化资源作为龙头,坚持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运作形式,并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整合资源,社会参与,打响品牌,创造优势,从而提升乡镇文化站的工作服务能力与水平。政府及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引领与指导,准确掌握本地区内群众的文化需求,引进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与模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通过个人与家庭联合的方式来开展多种代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活动,当地政府要给予支持与帮助,从而确保各种文化活动的顺利的开展。另外,由于多数文化活动项目都具有一定公益性,例如合唱队、舞蹈队或晨练队等越来越多,因此,一定要对这些群众加强引导,当这些文化活动小组举办活动或相关竞赛时,要提供资金帮助,促使文化活动顺利展开,发挥出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文化支撑力。

三、结束语

文化创新论文范文4

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二战前后,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诸多力量的推动下,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大众消费社会的国家[2]P54并实现了文化转型,大众文化逐渐顶替了“白种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文化成为主流。这种文化以广大的劳动人民和中产阶级为主体,包容了一切与消费主义相关的生活要素,如通俗艺术、体育赛事等[3]P40-48,简而言之,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大众文化即是美国生活方式。随着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扩张,特别是在冷战之后,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被输往世界各地,尤其是英、法、德等西欧国家,这些国家成了大众文化输出的最大场所。反映了“美国梦”的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等很快就占据了这些国家年轻人的心,它们成了美国传播自己的生活方式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的载体,悄悄地引导着西欧国家走“美国化”(Americanism)的道路。[4]P157-163与美国相比,当时的西欧国家还未进入消费社会,等级分层比较明显,因而“大众”一词主要指的是以工人阶级为主的普通百姓。另外,西欧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文化”在西欧社会主要指高雅的文学艺术和贵族气派的生活方式,是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获得的少数人的资源。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大众文化”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出于对作为“他者”的美国文化的本能排斥、以及对自身文化特权的维护和对本国前途的担忧,西欧的精英阶层对这种缺乏高度与深度,没有历史意识和崇高品质的文化形态[5]P57进行了曲解式的讽刺和挖苦,企图引导大众自觉抵御“美国化”的进程[6]P5-11。相比而言,西欧广大人民则对给予他们愉悦和享受的大众文化产品并不排斥而且愿意掏腰包,这与精英阶层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精英与大众,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在大众文化问题上的对立性,使得大众文化的合法性在西欧理论界那里被问题化(problematic),这样就把一个新的理论空间推到了这些知识分子面前,这正是严肃的大众文化研究发端于西欧而不是美国的原因。

二亲知与批判:法兰克福学派

与大众文化的总体性话语讽刺的是,“推动”这项理论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不是某个学科带头人,而是希特勒[7]P408。20世纪30年代,为躲避希特勒的迫害,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迁往美国[8]P271,此后其成员纷纷进入到美国的媒体或政府部门,亲眼目睹了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9]P24,因此对大众文化有了更多设身处地的直观与亲知,其观点的深入程度远远超过走马观花的文化旅行者,对西欧的“消极美国观”也具有纠偏作用。[5]P541949年社会研究所迁回德国,这群学者发现,战后西德就像当年他们在美国看到的那样[8]P276,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事情,批判资本主义,需要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因此,严肃的大众文化研究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开启的,而这项工作的第一本代表作就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在书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章中,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考察了被纳入到工业体系中的大众文化,即文化工业。文化工业凭借强大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传播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廉价的文化产品以供选择,表面上使得消费者有足够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和娱乐方式。实质上,消费者在文化工业的宰制力量下并无质的自由而仅有量的自由:可以选择商品A或者商品B,却无法选择拒绝文化产品,否则便成为文化中的“他者”或者大众中的异己分子。铺天盖地的文化工业体系扼杀了大众的批判能力和否定性思维,造成了虚假的同一性和标准化的个性,最终还攻占了艺术这片自留地,导致了高雅艺术的边缘化及其救赎功能的丧失,其后果就是将自由主义的社会推到了极权主义的深渊,把希特勒和法西斯主义捧为英雄。[10]P107-152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看待美国大众文化和它的潜在形式——德国大众文化是带着三副有色眼镜的,一是阶级的,二是国家的,三是种族的,因此他们看待大众文化的模式也刻下了时代的烙印,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是文化工业生产的参与者,对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推销过程那些不为人所知的阴暗面有所亲知,因而对蒙在鼓里的大众深感同情。另外,由于他们受过高雅文化的熏陶,对下里巴人东西的偏见阻碍了他们对这些产品做进一步的了解,更不愿意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对产品进行细读,因此他们并没有深入到消费者与文化产品的真实关系中,所得出的结论,想象和逻辑推衍的成分较多[9]P15-16,实证研究较少。其次,在德国,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创造物,如经典的文学和艺术,而在美国,文化不仅包括前者,也包括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加上前面的原因,使得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限定在艺术化的文化世界里,较少关注人类学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方式。再次,上述原因还导致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将消费者看成文化工业的顺从被动的客体,而不是多样化的主体,所以他们看到的是极权主义的大众文化而不是民主的大众文化,因而过多地强调了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大众文化和希特勒统治下的法西斯文化的一致性。[12]P9最后,前两副眼镜加上特定时代的犹太人身份,又让他们看问题的时候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愤世嫉俗色彩。作为左派人士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对“历史创造者”——普罗大众的蔑视,也引起了后来人的不满。[9]P38可以说,在三副眼镜的视野下,文化工业理论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定了基调——大众文化的否定性话语。在英国学者的刻板印象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始终是精英主义的代名词。不过,毕竟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通过“俯下身来”与大众文化面对面地打交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西欧精英阶层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的看法,在将大众文化与法西斯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批判的同时,让世人认识到大众文化的重要性,提醒世人:文化非小事,它亦可成就人类,亦可毁灭世界,因此,大众文化研究是严肃的,必要的,它需要被提升到社会总体性的高度进行批判,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总体性话语,也为西方人文学界的“文化转向”做了铺垫。同时,他们在肯定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和全盘否定大众文化的合法性之间留下了一个解构空间:既然大众文化如此具有危害性,人民却如此喜欢,而批判大众文化是为了解放人民,那么从一种现实主义的角度考虑,我们就不能“单向度地”考察大众文化(仅仅作为意识形态),而是应该将之置于大众参与的总体社会关系中,把大众作为文化主体来看待。

三怀旧与介入:利维斯主义与作为文化主体的人

与德法相比,英国与美国文化上是同源的,因而英国的文化反美主义并不典型,因而在文化工业理论盛行的40-50年代,英国并没有类似的总体性理论出现。不过,当时英国的文学批评扮演了类似的作用,它是英国人文学科的中心;众多的文学批评作品,建构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总体性景观[14]P112。当时英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F•R•利维斯创办了杂志《细察》(1932-1953)季刊,形成了《细察》集团以及利维斯主义学派,统治英国文学批评近40年之久。[15]P10-13所谓利维斯主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指一种方法论的取向:利维斯反对在文学批评界中理论先行,阅读在后,给文学文本贴各种“主义”标签的“哲学化”倾向[16]P50-51[17]P12,主张对文学文本进行近距离地细读、分析和感悟[18]P10-11。这种细读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以文本为跳板,以道德为标准对社会进行批评。因此,文学批评家是带着比一般人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关怀介入到社会共同体生活中的,他们需要远离大众以保持独立,才能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方法论取向的利维斯主义也必然导致了另一层意义上的利维斯主义,即理论取向的利维斯主义,这典型地体现在利维斯于1930年发表的小册子《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上。一般而言,“文明”(civilisation)与“文化”(culture)二词在英、法、德三种语言那里基本是可以混用的。[19]P137-140不过,利维斯并没有采用这样的语义而是跟随马修•阿诺德[20]P12,赋予了“文明”与“文化”特殊的对立含义[21]P26:文明指工业化社会的总体形态,其基本特点是商业化和大众消费主义,以美国社会为典型[22]P16;而文化则由精通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少数人所掌握,它以拥有“伟大的传统”的英国文学为典范,理应规范着文明的走向,不过在20、30年代,英国正在步美国的后尘,少数人已经被波涛汹涌的大众文明围在了墙角[21]P3-12,社会已经处在了堕落的边缘。利维斯深知:“对抗机器的胜利终究是徒劳的”[21]P31,但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发动少数人夺回逝去的权力。由于这样一种文化情结,利维斯否认了“大众文化”[21]P20的合法性,展现了他的欧洲精英论的成见。这似乎给人以一种印象,即利维斯和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是殊途同归的:一、当时他们已经认识到文化对于社会的关键作用,共同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这个领域;二、他们有着共同的精英主义情结,因而后人将这两个学派并称为“文化精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没错,但共同点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差别。首先,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写于二战期间,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动摇了他们以及很多德国知识分子所信奉的启蒙观念的合法性[23]P127-132;对理性、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坚信[24]P35-38,被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绝望情绪所替代。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他们认为,不仅大众没有任何主体性可言,就是作为精英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也自身难保。与此不同的是,英国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受到法西斯主义的重创,知识分子也没有受到如此大规模的清洗,加上利维斯本人不是左派人士,因此他所看到的社会前景并没有那么的暗淡。尽管担忧大众文化的泛滥会使英国走向没落,尽管以缅怀过去作为聊以的方式,但利维斯还是相信教育能够救国的信念,并利用他在英国教育界里两门大学课程——英语和文学批评的影响力[15]P13,培养一帮能用笔杆子打击大众文化,推广高雅文化的弟子。因此在悲观情绪的背后,利维斯仍然为意志主义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留下了地盘。如果说,《启蒙辩证法》表达的是一种悲观主义甚至绝望的文化精英主义,那么利维斯主义就是一种带有乐观主义悲剧意识[25]P9-15的文化精英主义。其次,从政治立场上看,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是激进人士,批判大众文化意在超越资本主义,而利维斯属于保守人士,批判大众文化意在回到封建社会,因此同样是文化精英主义,却有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区分。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两种立场背后所指向的阶级利益显然是不同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差异,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也随之建起,这为后人的选择和扬弃提供了契机。

文化创新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稳定地延续性,严密的伦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进取的奋发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特征,自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环境的丰富多变,只能使企业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业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了重要变化。由于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1.协作文化。现代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的分属于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协作是保持这个团队稳定、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一旦缺乏决策者或者组织部门之间的协作,企业的运作就会出现障碍,企业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个人的能量不断增强,但整体协调的情形不良,只会造成混乱,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协调活动。发扬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在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就至关重要。

2.速度文化。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速度”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以最快速度满足了顾客需要,谁就获得了市场盈利的更大空间,这使得企业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时,速度无疑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竞争手段。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文化。彼得·圣吉指出:“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是如果是团体在学习,团体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体学习技巧向别的团体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与标准”。之所以要构建企业的学习文化,就是因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的智慧,团体能放大个体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整体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和提高企业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打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体评价和综合性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对外可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在员工中进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员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形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主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以优质产品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5.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创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不再是少数管理者或技术人员的事,企业更要重视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企业要重视和培养职工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激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

6.融合文化。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这种“竟和关系”能否有效的前提。因为企业各自创业史、经营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

根据约翰·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高层领导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针,为了确保他们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他们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讲经营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用人、奖励、晋升、考核等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以促使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而新的经营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就会产生新的成就与业绩,显著的成就与业绩就会促进企业行为规范的逐渐改变以及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逐渐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的企业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创新要在排除陈旧企业文化观念阻碍的基础上,改革与实现环境不相适应的传统行为,倡导与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这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内部关系、利益的调整。因此,为确保企业文化创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由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是企业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确定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1)企业价值标准要科学、简洁,有鲜明的特色;(2)企业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宗旨和战略发展方向;(3)企业价值观应与企业员工的认可程度、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协调,标准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确定新的企业价值观要认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提炼出既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又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要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倡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都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切莫照搬照套,生搬移植。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突出企业特色和体现个性,就不能舍弃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挖掘自己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只有从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可用的养料,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

4.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因此,当企业的内外环境、经营条件、经营战略变化时,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胡书林:论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5.12

文化创新论文范文6

以2005年为100,2011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39.6,年均增长5.7%。在4个分指数中,创新产出指数年均增长7.0%,创新投入指数、创新环境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5.9%、5.5%和4.4%[3]。中国的创新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它同样面临着阻碍创新的诸多痼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便是其中的一大突出问题。此外,创新效率低下也是一大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的创新设计能力,出台了许多的计划政策,如: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973计划旨在加强原始性创新等等。还建立了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等。不仅在硬件上提供支持,而且还培养一大批优秀创新设计人才,推出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

2.原始创新案例分析——激光

激光的原理最早在1917年就已被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激光是在有理论准备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整个一门新兴产业的出现。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在这个技术理论的基础上,美国科学家肖洛和汤斯提出了“激光原理”。随后,应用激光原理,通过创新设计的手段,衍化了许多激光产品,如:激光全息影响、激光打印机、激光盘播放机等等。至今,激光产业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使原始创新成果全人类共享。激光的例子说明了,原始创新的成果转化,需要通过设计的手段来完成。通过最早的原始性科学发现取得科学成果,再将成果应用到未来产品中,设计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3.原始创新与创新设计之间关系

原始性的科学创新通过设计的手段可以直接转化成新的产品,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为新产品服务的。无论是科学原始创新还是技术原始创新,都必须通过创新设计来转化为新成品或新的生产力。科学成果的突破需要通过媒介来转化成实际的产品,技术的创新也需要一种媒介来提高它的商业价值,而这种媒介就是——设计。创新设计可以快速有效的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设计来引领原始创新,整合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服务社会发展。

4.原始创新的创新设计路径分析

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挖掘和吸取中外创新文化的精华;形成有力的创新环境:从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法律法规、文化环境等方面营造有利原创精神、行为、成果产生的社会环境,让创新具有广阔的生长空间和肥沃的生长土壤;树立全民的价值体系:树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观念,大力开展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教育创造力开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从娃娃开始,从教育入手研究和探索增强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途径;规范知识产品市场行为,制定原始性创新的支持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倾斜,鼓励企业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育。

4.1国家应直接投入引导型资金带动原始创新设计

4.1.1建立原始创新设计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高效的投入体系;政府应直接投入引导型资金带动原始创新设计,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原始创新设计专项基金,对企业直接投入到原始创新设计研发的资金,应免征所得税。

4.1.2完善原始创新设计项目资金使用方式明确界定原始创新设计经费投入的资金性质,按照原始创新设计项目研发规律适当调整原始创新设计资金使用方式,保证资金投入与原始创新设计项目研发配套。

4.2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系统

4.2.1法律环境方面完善国家原始创新设计法律制度,加大原始创新设计投入强度和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的制度引导作用,建立与原始创新设计制度相匹配的法律及相关产业政策等,在法律和制度两个方面保证原始创新设计活动的正常开展。

4.2.2原始创新设计人才方面改善原始创新设计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原始创新设计人才,尤其是创新设计领军人才。为创新设计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设计环境、创新设计薪酬和奖励制度,激发创新设计人才的创新潜力,提高综合创新设计能力。继续加大对创新设计人才培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人才培养结构、鼓励中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4.2.3知识成果资源转化方面创新设计产学研有机结合机制,提高知识成果资源转化能力。发挥企业在原始创新设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及高等院校和相关创新设计机构重要的辅助地位,提高知识创新以及将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

4.2.4创新资源共享方面加快推进原始创新设计资源自由流动和合作共享。要树立兼容并蓄、开放合作的创新设计理念,加强与各国创新设计载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等等重大关键领域,共同推动原始创新设计的资源共享。

4.3国家成立有关部门做原始创新设计推广

政府应成立对应的行政部门作为行政主管来推动原始创新设计的发展,在政策和制度上搭建完善的体系平台,掌握并控制国家对原始创新设计方面的资金流向。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设计体系的总要求,各种社会组织(学会、协会)在原始创新设计上起到推广作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创新设计成果产业化中的桥梁作用,完善对创新设计成果和创新设计人才的认定机制,提高原始创新设计成果产业化的水平,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合理布局,依据当地地区的发展目标、特色资源组建部级、省市级产学研联合体,共同推动创新设计的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