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的意义范例6篇

社会创新的意义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1

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社会作用尤其显著,开发利用宗教资源是使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宗教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开发项目单一,文化含量不高,资源保护不力,破坏严重等问题,这些资源未能转化为良好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汉长春观宗教资源丰富,对武汉长春观城隍庙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对宗教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一、长春观城隍庙项目开发背景

(一)武汉长春观

武汉市长春观位于武昌区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面,蛇山(又名黄鹄山)中部,这里风景清幽,堪称城市中的福地洞天。长春观始建于元代,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门徒所建,并以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始称“长春观”。长春观是武汉道教文化的发祥地,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也是武汉市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长春观道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建筑文化特色、道教文物、道教音乐、道医养生、道教武学、道教素菜等内容。长春观建筑布局完整,修复较好,有较好的道教文化韵味,但开发存在不足,除观光旅游产品外,其它产品中,素菜馆发展较好,并建有茶寮,武馆、音乐方面未成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商品上,道味不浓,特色不突出。

(二)项目开发背景

2014年10月,原皇城水都地块重新归属于长春观,获得区民族宗教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武汉长春观决定运用此地块兴建城隍庙,目的在于树立武汉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生活,弘扬道教文化,进而传播中华文明。武汉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以长春观东侧绿化用地和西侧皇城水都地块为基础,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建成后的城隍庙将由都市祠堂、道教博物馆、道教图书馆、道教音乐厅等组成,希望通过城隍庙项目将道教思想、道乐等传统道教文化内容发扬广大,使广大市民受惠于道教文化之精华。

二、长春观城隍庙项目创新性开发策略

(一)深入挖掘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

宗教资源与其他资源有不同之处,其精髓在于其文化内涵,宗教资源的开发必须通过极具表现力的手段,才能体现出宗教资源的文化底蕴。长春观是武汉道教文化的发祥地,道教资源丰富,包括道教思想、建筑艺术、道教音乐、医药养生等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宗教资源表层开发,城隍庙项目开发时深入挖掘它们的文化内涵,在维护道教资源原真性的前提下,将道教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出来,在满足宗教信徒信仰活动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一般游客了解宗教知识、欣赏宗教艺术、体验宗教情感的需求。

(二)实施创新性产品开发策略

我国大多数宗教圣地都在景色优美的名山或风景区,容易将宗教资源开发成圣地游、观光游旅游产品,但单纯的朝圣观光很难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应从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入手,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开发,在旅游经营方式和产品结构上加以变化,从开发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长春观城隍庙项目顺应宗教资源开发趋势,创新性开发多种宗教旅游产品,其中都市祠堂、道教博物馆、道教图书馆和道教音乐厅是创新性产品开发的代表。

1、都市祠堂

祭祖、敬祖是人类最朴素的一种信仰,是千年不变的习俗,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之一,是凝聚民族情感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失去了和土地之间的联系,城市化没有为城市居民留下祭祖、敬祖的空间。繁华都市需要一个文明的、能表达传统文化,有民族特色的祭祖、敬祖场所,长春观知悉其中的矛盾,因此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中都市祠堂应运而生。祠堂内设有供市民陈设牌位的家族祠堂,供家庭小范围祭祀的VIP小厅等多种功能区,并且提供基于道教传统文化的灵堂设置、灵位托管等与祭祖相关的延伸服务。

2、道教博物馆

建设一个与道教相关的博物馆,承担收集、整理道教文化和文物的重要职能,目的是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把该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在我国道教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中心。道教博物馆的设立除了提供一个展览道教文化和文物的场所,对道教文物的保护也起重要作用。

3、道教图书馆

计划建设一个能够藏书10000册以上的道教文化专业图书馆,服务广大信众、道友。此外,还将引入现代科技,提供网络、光碟、磁介质等多媒体服务。道教图书馆的建立不仅能收纳道教文化专业图书,还为广大信众和道友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道教文化的场所,这是大众全方位了解道文化的又一有效途径。

4、道教音乐厅

长春观是道教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其道乐以十方道乐为正统。长春观城隍庙项目计划筹建一个道教音乐厅用来表演本色道乐,道教音乐厅的内外建筑元素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和地方特色,配套建设道教影像视听室、道教法器陈列室和道教文化产品销售点,力图打造国内道教精品音乐场馆。

三、宗教资源创新性开发的社会意义

(一)弘扬宗教资源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

深层挖掘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开发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宗教旅游产品,是弘扬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体现。武汉长春观宗教资源中包含建筑艺术、道教音乐、医药养生、道教思想等内容,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中建设的道教博物馆、道教图书馆和道教音乐厅都是利用宗教资源,挖掘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而开发形成的宗教旅游产品,开发宗教旅游,而宗教旅游属于一种文化旅游。创新性开发宗教资源,不同于圣地游和宗教观光游,在弘扬宗教资源文化内涵,发展提升文化旅游方面意义重大。

(二)整理宗教文化和文物,保护文化资源 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中建设的道教博物馆具有收集、整理道教文化和文物的重要职能,建设的道教图书馆具有收藏专业化道教图书功能,两者对于道教文化、道教思想和道教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护意义重大,因而对于保护道教相关文化资源作用明显。长春观道教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坚持原真性原则,是道教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典范,这种开发策略也能很好保护道教文化。

(三)开发宗教文化资源,有益社区发展

从长春观城隍庙项目旅游开发实践来看,通过建设单位与周边民众的双向交流,既可使公众了解和认可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从而顺利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经济方面来看,宗教资源开发能够使当地居民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地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发展来看,宗教旅游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并可以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影响来看,宗教资源开发给当地居民的出行交通带来很大改善,生活环境更加现代化。从多方面分析,开发宗教文化资源有益社区发展。

(四)开展宗教生态旅游,促进社会和谐

宗教生态旅游,是依托有形的宗教文化设施发展生态旅游,通过挖掘宗教生态观,让游客感受宗教的真正底蕴,感受宗教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与和睦祥瑞的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净化环境,完善人类自身建设的目的。

道教的思想中有诸多能影响人们行为的文化精髓,道教推崇自然无为,认为这不仅是道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这里的自然无为,并非指消极厌世的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规律的不强作妄为,其最终目的乃在于达到“无不为”。道教主张“出世”与“入世”结合,认为“人道”乃“仙道之阶”,显示出了一种强烈的“济世”精神。道教不仅关爱人,也关爱大自然,并且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多方面分析均可发现,创新性开发宗教资源,开展宗教生态旅游,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2

作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性,

从而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发展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威胁

在文化全球交流与传播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可以影响甚至部分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如果这种传播是蓄意的和敌意的,就等于发动了一场文化侵略战争,使被侵入国的民众放松警惕,削弱和瓦解其民众凝聚力。这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建设和发展时应当注意和避免这样的问题。

(二)新科技革命造成的社会变迁淡化了两大意识形态的差异

所谓两大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科技革命的出现,促使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也加速了政治、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变更。在融合与碰撞中,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力,坚持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也极大提高。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秩序还未健全和完善,还存在着许多制约改革和发展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背景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实现。

(四)网络化境遇下的传播方式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演变为各类意识形态的新领地。其迅猛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二是互联网对党和国家的舆论引导力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性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党,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被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广泛认可。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能够准确的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并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社会主义观念体系具有促进和加速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而不是全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任务的完成,而仅仅是开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地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同时善于把这些认识同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整合成有机整体,从而构建社会主义观念体系。

三.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需要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志也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历史人物就内在地规定了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要提倡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从国内上讲,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性的社会思潮。

从国际上讲,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维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利益、并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赞同的思想理念,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005年,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诠释,又是利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三)加强媒体监管,做好舆论宣传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媒体宣传渠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新型媒体的出现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求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有新突破。首先,加强对外来不良信息的监管。不良信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鼓吹和宣扬,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危害国家统一和安全,因此要将这些信息拒之门外。其次,加强媒体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面对西方社会强大的传播攻势,对信息的传播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这样才能使中国在国际言论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吴广庆.马克思主义意识本质及当代价值述论[J].理论导刊.2011,(12).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讨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来更加活跃,可以不断学习与研究新的行业知识。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目前,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有727万人,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完善创业心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就是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创新精神、道德规范四个方面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渗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并用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放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具有创业意识、已经开始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业能力的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用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1)创业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2)创业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3)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的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4)实践模拟。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园模拟经营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等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等各方面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助于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质量,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缓解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同时多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都与时代变革同步,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素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帮助高校大学生清晰认识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化,更有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指导思想、理论思维、精神动力、道德规范、责任定位等方面去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1、价值观思想指导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它也必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着最根本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应该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去,用以指导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中。

2、价值观理论引导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多重维度规定,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使大学生摆脱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实实在在为各校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全方位地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3、价值观理想激发功能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目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国内外的局势,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深入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将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4、价值观道德约束功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应当成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通过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基本要求来规范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好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力量,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应当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的社会道德,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一种凝聚力,业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指导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与提升应该从学校开始抓起。学校可以通过素质提升第二课堂、社团、主题班会、明辨会等等各种形式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基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其精神与实质,在创新创业行动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2、广泛宣传国家创业支持的政策,学校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具有极强的创业热情,各级政府要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绿色通道。高校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够锻炼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思想。

3、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

创业设计大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书。创业是一种精神,创业是一种意识,创业是一种挑战;创业是团队合作,创业是历炼成长,创业是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的思想。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成为大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项目孵化器的作用。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的意识和目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大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培养。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找到创新创业的突破点,开展创新研究或创新实践。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创业咨询指导体系、创业服务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要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将各个环节有效的融合,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进去,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潜能的发挥。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打破传统就业教育的模式,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力量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秦琳, 李炳论. 新形势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 科技视野,2014(19).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4

一、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一次根本变革。新生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快速发展,显示出比以往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它能否继续走创新之路。如果一种新事物产生之后不思进取,就会很快成为旧事物,就会在万物竞发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意识,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 在他看来,保守僵化,墨守成规,是社会主义落后和失败的根本症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是社会主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首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而,它比以往的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但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持续地发挥出来,有的国家还因此而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思考。有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在某些国家的失败归咎于社会主义本身。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认为,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和曲折,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固守一种僵化模式的结果。社会主义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这种生机和活力持续发挥出来。基于这种认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使全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仅要从纵向比较中体现出对以往社会形态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在横向比较中体现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优势。这一点邓小平讲得很清楚:“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点,再吹牛也没有用。”[2](P251) 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但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新的观念支配下,通过新的手段和方式,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实施全面改革和创新,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陶醉于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之中,孤芳自赏,难以自拔。我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一旦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劣势,并在重新觉醒中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创新,就能像新的社会制度诞生那样,以经济上的重新崛起,充分证明自己优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取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一个必要条件。邓小平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极其艰巨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而且要求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极大的提高。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在新的事物面前,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无能为力、无济于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一句空话。由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大厦要靠创新观念和能力来支撑,所以他在谈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时候,总是要求各级干部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说:“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本领,“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1](P146—147)  

二、社会主义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有利于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方面,就要坚决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是观念创新。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遵循这一思想,邓小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2](P141)在他看来, 思想能不能解放和创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P143)这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凡是思想保守僵化的民族,肯定是没有生气和前途的民族。凡是生机勃勃的民族,也必然是思想开放活跃的民族。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首先应该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  

二是道路创新。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认为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只能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只有从实际出发,实现发展道路的创新,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印证了这一思想,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P95)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确,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突破创新,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三是方法创新。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如果不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就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是邓小平的又一重要思想。他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实际,雷厉风行办事,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效率。他对那种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极为不满,主张通过体制改革等“外科手术”式的方法革除这些弊端,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2](P282)在他看来,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就无法实现。  

四是制度创新。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所说的制度不是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指具体的制度或体制。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2](P333) 制度问题比起其他问题来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对现行体制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如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有过专门的论述,提出过具体的要求。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我国20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辉煌。社会主义要永葆其青春和活力,就需要我们按照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根据变化着的新情况适时进行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走向新的历程。  

五是科技创新。邓小平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类的进步,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科学。他明确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1](P183)在他看来, 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提升到了第一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也要靠科技来实现。因此,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创新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就是要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他说:“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 [ 1 ] (P378)为了实现科技创新, 邓小平主张在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科技人才、科技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方面都要打破常规,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出科技成果,有利于出科技人才出发。要大胆引进国外智力,吸收世界科技精华,为我所用,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  

六是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因此,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他把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战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都“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P40)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的精神武器,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表现形式。总之,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文化功能的实现也在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  

创新不仅要有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冲动,而且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只有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原则作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否则,创新只能陷于空谈。遵循这一逻辑,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创新的五条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创新主要表现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理论创新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一贯的态度是,必须在坚持和继承的前提下发展。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就会走偏方向,就无所谓发展和创新。同时,坚持和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更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度量和切割现实,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发展。按照这一原则,邓小平批驳了马克思主义“失败了”、“过时了”的论调,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P383)同时他又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P291—292)可见,发展、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必须创新,不创新就不是真正的继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坚持借鉴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一贯认为,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都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社会主义要发展创新,决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勇敢地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作为自己发展创新的起点。不会借鉴,也就不会创新。所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P78)邓小平同时又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靠借鉴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发展起来,借鉴只能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点之上,借鉴必须通过内化、创新才能发挥作用,借鉴离开了独创,就会变成照搬或者爬行。他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P2—3)不言而喻,不借鉴不会有创新,只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这是走创新之路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三,坚持敢闯敢试与慎重稳妥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是突破传统、打破常规的活动,必然要有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可能开创新的局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反复强调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他说:“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1](P367)“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P372)但敢闯敢试并不等于瞎闯乱试,敢闯敢试应该是在“看准了的”的前提下,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所以,邓小平在强调敢闯敢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慎重和稳妥。他说:“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P130)“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 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犯大错误。”[1](P229) 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了,没有胆量和闯劲,不可能创新;不尊重事实、不从实际出发的瞎闯,同样不可能创新;只有把闯劲和拼劲与慎重稳妥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创新。  

第四,坚持发挥领导骨干的作用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改革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因而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既然是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就要求各级领导既要带头创新,又要组织好、领导好群众性的创新活动。鉴于领导者在社会主义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历来强调各级领导者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并且把是否具有创造性作为衡量干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只有领导者的创新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社会主义创新活动实质上是群众性的活动,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社会主义创新就难以深入和持久。只有把调动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创新活动才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克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谱写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第五,坚持注重物质条件与发挥人的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脱离了物质条件讲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唯心论的表现。因此,邓小平一贯注重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他多次讲到要大力改善教师、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对社会主义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物质待遇,增加对创新性行业的投入等。但邓小平始终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论者,他在强调物的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没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他说,社会主义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积极性,只要把人们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我们还是有希望的。”[2](P233)他尤其强调要加强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 只要有了人才,社会主义创新才有了根本保证。他曾经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P108)按照邓小平的观点, 人是社会主义创新最可宝贵的因素,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就等于扼杀了创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就能从根本上激活创新。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创新者的物质条件,实现人的因素与物质条件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创新就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南方谈话”;理论创新;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84-03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间,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内容极为丰富,影响十分深远,是邓小平理论体系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文献。值此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重新学习“南方谈话”,全面把握“南方谈话”在诸多认识问题上的突破与创新,深入理解“南方谈话”所体现和运用的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理论创新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根据实践领域的不同划分,创新可以分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创新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多少实践门类就有多少种创新。这些林林总总的创新并非毫无关联。就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三者而言,理论创新是先导,科技创新是动力,而制度创新是保障。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归纳与演绎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反作用于实践。它可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人们的实践活动摆脱主观盲目状态,形成符合客观规律性及主观目的性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所以,我们常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实践。恩格斯也曾经讲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1]。理论创新是在原有理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后的理论更符合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更大。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

近现代中国及世界历史都清晰地表明,没有理论的创新,就不会有革命运动的兴起,也不会有新制度的建立与新事业的推进。一声春雷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勃兴,使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也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二)共产党人更应重视理论创新

邓小平曾经强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291-29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理论品质。它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现实的理论。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经受检验,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机。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坚持理论创新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实践是一种先设计后施工的实践。它先由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蓝图,然后由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它不仅是先设计后施工,而且这种施工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施工,而是组织群众参加革命,随时准备牺牲生命。为了解决参加者的信仰、信念、信心、信任问题,就必须反复宣传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宣传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是不容怀疑和不容篡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否则革命不可能成功。但是由于经常地反复地宣传党的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不容改变的一面,客观上就会影响到对理论发展性、创新性的理解。当这个理论的某些内容需要随实践和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时,这样的宣传就会阻碍创新的进行。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人尤其应该重视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贡献。

二、“南方谈话”是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关键之作。“南方谈话”深刻而鲜明地回答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三大以来,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和理论问题。“南方谈话”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判断工作得失标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如何选择等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

(一)对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重大创新

建国以来,特别是受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出现了单一化、趋同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思维、受先入之见影响的思维、不注重实践囿于口头争论的思维等。

“南方谈话”对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突破与创新,最集中的体现就在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373。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左”的思想对人们影响颇深,导致任何事情先要分清是姓“资”还是姓“社”,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所有事物贴上标签,定好性质,上纲上线,把所有沾上资本主义影子的东西都剔除掉,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严重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人们盲目受到对资本主义片面宣传的影响,狭隘地认为资本主义的所有东西都不能碰,从具体产品,到科学技术、体制机制、文化观念,怕我们引进了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之后,就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认为“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2]373。他强调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甚至引进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必要性,这些并不能用简单的姓“资”姓“社”来衡量。

长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导致人们不问国情,不问实际,只问姓“资”姓“社”。他们热衷于口头上抽象争论所谓意识形态问题,认为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工作均应以此为前提,把姓“资”姓“社”看成衡量一切的唯一价值标准。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374。“南方谈话”不仅突破了原有的“左”的姓“资”姓“社”的价值标准,而且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这一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新的衡量中国改革开放得失的价值标准,冲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僵化的思维模式,为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观的重新界定

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最突出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这告诫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能再搞激烈的阶级斗争。以往那种将社会主义本质归结为阶级斗争的“左”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维方式,要从根本上加以摒除。

本质观的第二个突出特点在于突破了原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即是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的思想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桎梏我们思想使我们不敢迈出改革步伐的关键问题。邓小平认为要解放生产力,“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372。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经过长期的思考探索之后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2]374。

对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科学概括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

(三)对传统文化教条观念的打破

我们的传统文化虽有精华的部分,但在对待创新方面却是阻碍重重。传统文化注重协调性,排斥进取性。诚然,作为一个人才,他的协调和进取这两个方面的素质都是需要的。其中,进取性比协调性更为重要。因为进取就是开拓、就是创新。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协调性,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合拍。整个社会出现一种“枪打出头鸟”的氛围。这一点对创新极为不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2]376 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不管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要以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为先。

许多人对创新存在着认识误区。他们往往把创新与成功划等号,认为创新就等于成功。实际上,创新并不完全等于成功。相反,创新经常伴随着挫折、甚至失败。所以,很多人不懂得创新的特点,不能宽容失败。但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不能畏畏缩缩不敢尝试。“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2]374正是这种宽容失败、大胆创新的态度才使得改革开放一步步向前推进,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取得不断进步。

三、“南方谈话”体现的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南方谈话”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它本身既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又会引起更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浪潮。“南方谈话”不仅包含了很多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也集中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运用陌生原理再认识社会主义

陌生原理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也是进行理论创新时经常用到的一项原理。它指的是在思考问题时,善于把熟悉的事物当作陌生的事物来看待,善于从根本上对事物进行重新思考。陌生原理要求我们暂时忘掉已知的东西。善于对问题进行“再认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不断地号召我们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这实际上就是对陌生原理的运用。邓小平说:我们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通过再认识,他发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归本原理引导回到马克思

归本原理指的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努力抓住事物的本质、本原,使思维回到它的原初状态和本真状态,在此基础上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归本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善于回到起点,努力弄清楚原先的出发点和初衷。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关于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论述说道,“马克思主义最注重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63。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从来就是从生产力角度进行论证的。但是,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左”的或者右的干扰。在排除干扰过程中,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容易受到冲击。我们曾经一味地搞生产关系的“穷过渡”,到最后变成谁要发展生产力,谁就是“唯生产力论”,就是走资派,就应该把他打倒;甚至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邓小平运用归本原理,引导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初衷,使我们的思维回归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上来。

(三)功能认识方法抓住事物根本

功能认识方法是对归本原理的衍生和拓展。简单来讲,功能方法就是学会从功能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功能方法是与实体方法相对应的一种方法。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所谓系统,就是一定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在这里,要素和结构不是系统的目的,而功能才是系统存在的目的。实体方法是从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的角度把握事物,而功能方法要求我们从功能出发去把握事物。功能是系统的根本目的,是系统的价值所系,把握了系统的功能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邓小平著名的“白猫黑猫”论断,就是对功能方法的运用。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也正是对功能认识方法的运用。他认为,姓“资”姓“社”这些问题暂不考虑,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只是手段,关键的问题在于能不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南方谈话”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了对创新思维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这对我们今后推动理论创新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南方谈话”的引领下,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历史角度 创新思维

自从美国总统克林顿高调提出知识经济以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界已成为共识。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人的创新思维,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则更具有普遍而基础的意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学科教育的重要话题。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我认为巧设不同的角度,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切入点。现将我个人看法呈现于方家,以期斧正: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角度解读、学习、感悟,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质疑、求证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和能力。

1、变换角度,把握历史的进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从社会发展形态更替规律角度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几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从文明形态角度说,人类历史就是从奴隶制文明到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进步记录,就是地球文明到宇宙文明的拓展。从民主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就是原始民主到奴隶制民主、封建制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演变过程。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分析,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断随之变化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从近代化角度讲,器物――制度――思想的变化曾为一个主题。从列强与中国关系角度说,五次侵华战争及中国命运构成一条主线。从领导阶级活动角度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就可以单列成章。

同一历史进程,从不同角度解读,既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又使学生学会从多重角度认识和看待历史进程,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品质。

2、把握不同角度,探求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元性

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文件、历史现象、历史时间、历史计算、历史一般规律。这就说明历史学习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下面又有各自的构成要素(小角度)。所以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把握好角度是学习历史的关键,角度的变化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习惯和品质,培养了创新能力。

例如:对历史人物的学习 ,要抓住时间、国度(或朝代)、主要功过、评价等几个要素(角度);历史事件的学习,要抓住背景、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或意义(角度);历史现象的学习,要从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又分为会议、战争、革命、运动、等许多种;历史现象也有不同的类型。

总之,要善于总结,抓住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角度,知识就变成一定角度下思维的元素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训练创新思维多元性的过程。

3、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辩证性、深刻性

在中学历史中“原因”“意义”之类的分析经常碰到,这不仅是教学的重难点,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意义对培养学生多维度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对原因的分析,运用哲学的方法论,将之为内因和外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意义也分为国际意义和国内意义、分层意义和涉及对对象意义、表面与实际意义、正面意义和反面影响角度。

例如;十月革命的意义,我设计了这个角度:

1、从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角度说。

2、从人类历史社会形态更替角度讲

3、从对帝国主义影响的角度理解

4、从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角度分析

5、从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影响角度看。

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它的意义主要从其影响对象方面思考。

又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整理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①开始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证明了地圆学说;②为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开启了广大亚非拉被掠夺、贫穷落后之门,并被纳入西方殖民体系之中,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局面,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先进思想,生产方式,技术也传入东方,加速了东方原有社会制度解体过程。

这样多角度分析和认识,不仅使学生能全面认识和把握历史,更能提高学生辩证、理智和完整分析、认识事物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4、从现实问题角度研究历史,明确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向、批判性

学习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件、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崛起的历史,从独立到统一再到新政。他告诉我们,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民族强大的前提,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大国成长的条件,改革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经济的强大是立足世界的根本。日本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日本民族善于变革、向先进学习和创新值得我们借鉴,但军国主义威胁值得我们警惕。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史实,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稳步推进,扎实有效,防范外部势力的演变和和平演。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使我们更加坚定科教兴国战略。美苏争霸的历史,使我们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并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如此等等,只有将历史和现实问题放在一起,历史思维才成为有用的思维,历史思维的创新,才能推动创新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

历史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很多切入的角度。如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迁移,使历史知识与文学名篇相印证,使历史的时间概念与地理的空间概念相叠加,使历史现象与政治的结论相结合,不同学科的特质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培养综合型立体思维。又如分析历史人物心理活动;变换角色和立场,走入历史;打破历史定势,拓展思维空间。再如假设历史条件、过程、结果,培养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还原历史,‘二度’构建,培养学生探究和质疑的思维品质;开展辩论,设计历史小报,参观历史遗迹,编家史乡志,校史等,创设创新思维实践舞台。

总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历史进程,探求历史踪迹,了解历史真相,指导社会实践,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