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92-02

新课改之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还制约着学生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不够新颖

大部分教师都将分数作为教学目标,因此,他们大多根据考试内容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不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无法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非常乏味,无法积极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2.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较少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不能有效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对学生的爱好了解得也不够全面,进而无法进行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生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平台,他们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学起,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可考试分数的高低却植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及升学而学习语文,这不但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还导致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乏味。所以教育者一定要应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3.教学资源以及设备不健全

教学资源以及设施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实施。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有的学校依旧存在学校机房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设施未达到教学要求的情况,这不但阻碍了教改的实施,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4.作业的局限性较强

现在小学生承担着较大的作业量,还要反复练习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学生容易对作业产生厌烦感,不但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进行情感教育,而不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二 解决问题的方法

1.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日后学习语文知识打基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三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应用自主以及合作和探究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明确教学观念,以获得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突显出来,并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对自主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索,为学生构建一个团结合作的学习环境,进而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譬如:在讲解《小马过河》时,笔者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并提出了几个问题,如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小马后来过没过小河?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阅读过后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并派出代表做出合理的回答。这样学生便会围绕问题,开动脑筋,集合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令教师满意的答案。

2.对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加以应用

新课改之后,生活化教学得到了重视,这便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了解他们的兴趣,然后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布置的课后作业一定要具有拓展性,并且还要能够锻炼学生的动脑以及动手能力。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对生活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将问题解决;可以开展辩论、演讲比赛,让学生们探讨生活;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生活等。教师可以应用这些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自己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之中,了解他们的兴趣,进而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

3.对教学资源进行完善

政府要为小学教育提供经费支持,购进教学设施,改进教学方式。政府部门应该关注各小学使用的教学仪器以及设备,如果发现有小学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将学校的教学设备补充齐全。除此之外,学校领导还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然后争取从多方面筹集教学资金,使教学需求得到满足。

4.明确主导和主体间的关系

新课改主要强调教学行为以及学习方式应该加以改变,也就是需要教师由以前的主讲者转变成组织者,且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则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想要将这两个转变有效实现,一定要将主导与主体间存在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不能控制学生,学生也不能影响老师,两者应该和谐共处,一同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多样化教学。譬如:组织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教师预先综合考虑和分析这些问题,然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而自己只负责从旁对局面进行控制;教师让学生收集资料时,应该先规定收集的范围和条件,并要求学生收集完资料以后不能直接汇报,而是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整理,然后再把内容丰富的资料汇报给老师。这些方法不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感受以及多元化思想,还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上述方法加以应用,以使教学任务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下完成。

5.布置作业要具有开放性

第一,作业内容要开放。语文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语文与生活两者的外延是互相配合和互为辅助的,二者缺一不可,在生活之中每一个地方都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因此,语文作业不但要做练习,还要向外拓展和延伸。

譬如:《阿凡提的故事》这篇课文描述了阿凡提的幽默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然后在第二天讲给同学和老师听;《秋天》为观察类课文,当讲解完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察一件事物,并作为当天的家庭作业。这种开放的作业,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对作业进行开放式评价。因为教学模式以及作业内容都是开放式的,所以,教师必须对作业进行开放式的评价。开放式的作业评价不但要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结果,还要将学生创新的一些小作品纳入到作业评价内容之中。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个性化评价。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之中,同学间互相进行作业评价。教师如果想要小学生的听、说以及读和写等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就应该不分课内外、不分学校和家庭、不分社会和学校,给学生布置开放性较强的作业,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三 结束语

在教育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中,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并将教学的主体确定为学生。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与学生一起发展和进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59

[2]谢建萍.从《少年闰土》到《故乡》――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融合[J].上海教育科研,2013(7):90~92

[3]张忠艳.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125~128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大学语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17-02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今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令人难以满意。我们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价值。

1 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地位边缘化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核心课程之一,一直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关心和重视。而大学阶段,尽管语文仍然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际上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各高校受到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重视专业课程的开设,忽视、轻视公共基础课的开设。而大学语文课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某种权威性,也不像英语四、六级那样有硬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大学语文的课时被不断削减。据调查,许多高校都只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课,一般每周只有2节课,还多是以大班的形式上课。而一些理工类专业甚至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1.2 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极强的责任心。但是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职称晋升、项目申请、科研经费申请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许多有水平的教师不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一旦有机会就会转入中文专业课教学。许多高校只好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或课时不够的教师去上大学语文课。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大学语文教师,全部由研究生上课。青年教师、研究生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1.3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还是沿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老师凭一份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等程序,没有讨论,没有交流,没有学法指导。这样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捆住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对待语文学习根本没有热情,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1]。近年来,一些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课件多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直接使用,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而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上课由原来的“一言堂”变为幻灯片放映加讲述,也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

1.4 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依然是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一般包括单项、多选、名词解释、赏析作文等,看似考察范围广,但是未能真正测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只是在考试前花几个晚上强记、狂背,考试即可轻松过关。一般情况下,为了学生就业时体面一些,只要他们修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分数,学生也获得了期望的学分。但从大学语文教师的反映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习后,其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不是十分明显。[2]

2 对策

2.1 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大学语文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对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现代社会,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汉语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越来越强,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许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3]。中国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培养。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对学习本国语文都有严格要求和具体做法。如在美国,英国文学课是所有大学一年级学生都必修的课程。我国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把大学语文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体系,强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学分权重和课时。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要想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首先,要通过制定政策,吸引学有专长的专家教授投身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来,并且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为他们的教学工作和个人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学校可根据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规划,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制定培养方案,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和外出进修,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最后,大学语文教师应把成为名师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要注意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努力钻研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3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为了上好大学语文课,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变换教学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要切实改变“一言堂”式灌输知识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二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影视片断等元素引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讲授诗词名篇时,适时播放名家的诗配乐朗诵;在讲解戏剧作品时,配合播放相关影像资料。但教师不仅要收集优秀的教学课件,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自制课件,并且要把多媒体教学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三是做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学好大学语文仅靠小课堂不行,还应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等校内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创办文学期刊,开展采访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中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了望。”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要以能力测试为主,以对知识掌握的测试为辅。一是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学生课堂表现、平时学习成绩应占一定比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将学习纳入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二是注重发挥学生个性,采用闭卷与开卷、口试与笔试、课堂内与课堂外、论文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三是将学生实践活动情况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赛、文艺表演等实践活动。

总之,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我们要高度重视它的教学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开创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洪树琼.转变教学思维 突破大学语文教学困境[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2(3):4-5.

[2] 石望东.大学语文教学的瓶颈与破解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83-85.

[3] 祝梅.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4):22-23.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将进酒》中最后一句话“与尔同销万古愁”。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李白内心的沉痛,两字一顿,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到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平时不爱朗读或平时还没有在朗读中培养起兴趣的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赤壁赋》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赤壁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

(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地位;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是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的教学弊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缺陷与不足,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造成阻碍,需加强分析与探究。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问题

依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只有积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受到几千年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当前诸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凸显,教师仍旧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如此一来则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课文,学生发言、提问问题的机会甚少;(2)小学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反感现象。

(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质量,因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正处于心智不断发育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融入这一点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才能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与质量。但是当前在诸多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模式呈现出单一性与枯燥性,语文教师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便可以完成课堂教学,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出现反感现象,甚至还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开拓,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死板、固化的方式成为阻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

(三)缺乏生活化

语文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将语文与生活相互结合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有序发展。但是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呢?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感与熟悉感,从而增强自己的求知欲望。但是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生活化的认识,甚至部分教师缺乏对生活化的理解,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这样一来便无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新变革的对策

(一)提高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提高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其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则是最为直接的措施。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避免自顾自的教学方式,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互动,与小学生做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互动方式。

(二)创新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保证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创新教学手段与方式中需要做到两点:(1)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自身多年的执教经验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利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可以在沟通中询问小学生喜欢哪一类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中,比如,有的小学生喜欢小组合作,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

(三)实现与生活的密切结合

正如上文所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运用通俗的语言,要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提高小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另外,在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列举诸多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师进福.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35):192-193.

[2]额尔登托娅.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191.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一、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着教学评价理念仍然落后、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主体单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

(一)教师评价理念滞后

受长期形成的评价观念影响及对应试教育目标追求,部分教师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教学实践行动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以我为中心的知识传授,仍居主导地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滞后。课堂教学决策思想存在偏差,以学论教停留在认识上,没有转化为行动。

(二)只重对结果评价,不重对过程评价

农村小学语文的现行评价方式从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来看属于总结性评价,而且还是一种定量而非定性的总结性评价,大多是在课程或单元学习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进行的,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学习的效果,而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单一,缺乏多维性

现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考核,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尚未被纳入评价范畴,不利于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评价过程中只有教师个人评价,不重视学生主体性

只有教师个人评价,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意义下的语文学习评价,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难免使评价偏离客观与公正。片面、主观的评价结果既难以获得被评价者的认同,而且会在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

二、对策思考

考试评价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导航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呼唤着全新的考试评价理念和考试评价策略。

(一)要充分认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视性和紧迫性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形成性评价和重视定性评价、实施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薄弱,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中小学以至全社会形成共识,充分认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视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在存在的问题及危害,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二)要更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就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以下新的考试评价理念:

⒈考试评价目的――促进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程考试评价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⒉考试评价要求――遵循规律。最主要的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突出语文考试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二是知识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突出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三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机结合,凸显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感悟和创新能力。

⒊考试评价内容――综合多维。语文考试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多维性,最主要的体现为:一是要以语文教学目标为准绳整合听、说、读、写等核心内容,突出语文学习能力的考试评价,特别是要注重结合具体课文着重考核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搜集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考核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二是要把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取得的实践性成果和“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中积累的语文实践资料等,纳入语文考评要素。

⒋考试评价方式――多样生动。要让学生既喜欢学习语文又乐于考试,消除对考试评价的畏难情绪,就要讲究考试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形式的生动生。要体现考试评价的多样性和生动性,除注意“六个结合”(即口试与笔试、课内和课外、平时与期末、自评与互评、量化与质性、活动性测试与正式考试相结合)外,在试题的设计上也要尽量做到新颖、生动。

⒌考试评价主体――多元互动。实现考试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就是要改变过去考试评价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始终处于被考被评地位和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评、教师主导性评价和家长参与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和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学会学习。

(三)要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从操作层面应从从课堂评价、平时考核和书面考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在对学生语文学业成绩进行评定的时候,可将这三方面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综合起来,以尽可能科学、全面地评定学生语文学科学业成绩。

⒈改革创新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而立即进行的点评,它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课堂评价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学生在认字写字、课堂发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朗读表演等方面的表现,都可以成为课堂评价的对象。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G623.2

一、小W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是人们听、说、读、写等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条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所以从小学时期就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与培训,这对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其次,小学教育是人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在这个时候学习和接受能力都非常强。但是学习必须要有认知和理解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第三,在学习其他学科中,都是需要在语文基础上去理解与思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必需条件,如果没有学好语文知识,是无法学习其他的相关科目。第四,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会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五,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工作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写作,如果没有好的写作基础,是会影响到工作与生活的;而写作能力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需要时间积累。

二、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

1.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伴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标全面实施,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素质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有些小学教师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只注重小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对小学生个人能力、性格情操、人格品质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如此教学的后果,必然是小学生熟悉了某些应试的技巧,而不能够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和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贯彻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方面表现积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过于放任,缺乏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度,不能对小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加以引导;有些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而完全忽视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所在。

2.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滞后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采取传统的三步教学方式:即认识和掌握生字、分析课文及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此种教学模式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发生严重脱节,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一言堂,使得小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生事物的能力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3.小学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性与互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上来了,其记忆力才会得到大大地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进一步发挥其学习小学语文的潜能。而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需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和良好互动,只有在这种交流与互动中,才能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其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重视不够,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一言堂,更谈不上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长此以往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沉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建设

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语文教学水平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热爱教师这一崇高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甘作人梯。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长知识、学品质重要时期的祖国花朵时,要拥有一颗博爱之心,用浓浓的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时刻加强自身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奋斗。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知识趣味性和趣味性的双重特点。在小学语文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努力探求和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结合新课标的改革精神,寓教于乐,尽力为小学生营造良好地听、说、读、写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环节方方面面的设计,善于发现和捕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利时机,以激发小学生的无限创造欲和强烈求知欲。

3.加强小学语文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熟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课是建立在良好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互动基础之上的,而这里互动一般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发展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去发现、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互动的良好效果。小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语文能力。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改的全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