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范例

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范文1

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融入和适应,因此国家在各高校大力倡导实行素质教育。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将介绍大学语文概念,其次阐述大学语文课程的三个定位,最后得到大学语文构建内容。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加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大学语文成绩。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方向;内容构建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想要确切的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大学语文内容构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想影响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大学语文的概念

语文是语言及文字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它专业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国家想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因而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正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够到达如今的高度,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开发和改革,以顺应新教育形式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

语文是一门拥有漫长历史的学科,它在承载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辉煌。因此,大学语文的首要功能就是传递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祖国的美好和伟大,唤出学生的爱国热情。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让文化以文字的方式得以传承;前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让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散文得以发展。汉朝时期的骈文和赋文、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语文的开展让我国的优秀文化思想精髓得到传承和推行,并且在今天得以发扬光大。

(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定位

学习语文等同于学习我们的母语,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语文的基础作用。从呱呱坠地到行将就木,语文会陪伴我们一生,这是语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它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对其它学科的影响上。无论你学习的是理科还是工科,有了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对其它学科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应该从学习中掌握到它的工具性意义和人文性价值。语文是一种包含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重要表达交流的工具。在语文的学习中,要着重强调其对阅读、口语及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学语文的学习,更多的强调了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特点,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还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会辨别善恶美丑,掌握审美情趣。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但也是一门必修课。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是公共课就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而是应该将它放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不想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设置上讲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开展。因此,大学语文在大学中的尴尬处境导致学生在语文的整体水平上稍有欠缺,所以想要弥补这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就很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和学习,确保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基础上提高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

三、大学语文的内容构建

(一)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大学语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进行品味和赏析,让他们了解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但是在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古代的文学作品明显比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要多,比如《诗经》、《论语》、古代诗词、元代元曲和明清小说等等。而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仅仅只有鲁迅和徐志摩等作品较多,像巴金、老舍等作品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作品了。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程和阅读中应该加大现代、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比重,体现文化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加强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二)增加实用性文章的写作

语文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学语文的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中应该主要提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建议可以进行公文写作、事务文书、书信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另外,文章的写作是锻炼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实用文章的写作训练一定要加入到大学语文的课程中。

(三)口才的训练

学习新知识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锻炼表达和交流能力。因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口才训练必不可少。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好普通话,因为所有的朗读和交流都要求有良好普通话作为基础。只有有了普通话的功底,才能更好地练习朗读、演说、辩论等项目,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加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课程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进一步展示大学语文对学生的重要性和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惠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秦朝晖,傅书华.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语文课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文化自信

2014年总书记和澳门大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座谈时再次提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呼唤“文化自信”的回归,《求是》刊文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渗透到我们骨髓里面的,是我们中国人文化的DNA。文化自信是我们的价值导向,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文化传承是文化自信最强大的根源和底气。自夏朝代开始,我国古代的政治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心就发展到了黄河中下游,随着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依次到来,我国祖先们开疆拓土,中华文化更是辐射四方,到了明清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如蒙古、缅甸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书记再次提出不断完善“文化自信”,是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并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大学期间正是他们“三观”成型期,在这个人生关键拐点,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如《礼记•学记》所言:“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也就是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学素养有机结合,把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作为神圣使命,使大学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和主要阵地。并结合文本与时事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文精神以及大学语文课程里面蕴含丰富的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以期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底气和自信,使大学语文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义深远

(一)我国文化自信的含义

“四个自信”倡导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深厚的根基,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更有其在中国革命、建设乃至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强大的根基和底气,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例如,我们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意识,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有“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有“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有《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小康”概念等。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已经浸润人心,夯实我们文化根基,为我们文化自信奠基。再如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自强不息的革命斗争中传承下来具有鲜明特色,奋发向上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等,再到具有开拓进取性质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当下的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脱胎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中,新形势下不断再创造、凝聚升华的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为我们践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是践行文化自信最强的声音。

(二)我国文化自信的特质

1.我国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和典籍蕴含着无数的哲学智慧、治国理念、生活智慧以及具有我国独特标签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理念。比如中华文化倡导“和合”文化,倡导“和”为贵,培育人诚实、守信、谦虚、温和,“和合”文化是处理小家信条,也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之一,“和合”文化理念下我国在国际上的友好邦交已经被世界各国高度认同。2.我国优秀文化具有人文性。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也是人民集体智慧结晶。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我国优秀文化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国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有了长久的生命力。例如,改革开放,是决定我国命运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开拓创新,使中国社会充满了生命活力。4.我国优秀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格局,每个民族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使中华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华文化吸取异域、异族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壮大自己。

(三)我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历史经验证明文化传承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根本,更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传承也是国家、民族得以发展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国家民族的兴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政党,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深度认同,并努力积极践行,对其保有的生命力充满信心。总书记精准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对我国发展深远的意义,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以此推动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自此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统称“四个自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进而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四)我国文化自信是培育学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3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针对高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对于大学深入学习‘四史’,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文化自信事关我国未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此,高职教育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积极开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优秀革命文化和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程,把文化自信作为培养学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培养拥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

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

(一)西方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侵蚀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叛逆思想,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正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有些学生学习观不端正,容易受网络媒体宣传和环境影响,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他们对国外影片、动漫、游戏、书籍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西方国家这些文化产品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共存,甚至存在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导向不良等问题,而有些学生认为西方国家什么都好,对这些全盘吸收,甚至产生极度崇拜。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对这些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他们“三观”在西方文化裹挟下一度迷失,崇洋媚外,崇尚西方做法一度成为时尚。比如部分人对我国传统节日忽视,却极力推崇西方文化。再如国外一些影视作品,电视节目被青少年极度推崇,而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他们却鲜有问津,我们的文化自信被西方文化不断蚕食,传统文化对学生影响越来越小。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唯分数论使部分高职学生对前途甚至命运丧失信心,养成不爱学习,贪图享乐,爱玩游戏等不良习气。而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忽视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忽略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使大学语文课程里面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但是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优秀的资源,有的老师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入心的案例导入,对学生没有深入影响。

(三)家庭教育的无助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是这一代父母承载的社会压力山大,赶上“应试”时代,他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往往拔苗助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这些疲于应对应试教育的行为和做法,不但使他们自己的人生过得单调、枯燥,精疲力尽,而且使有的孩子在重压之下对学习反而失去兴趣,心里和健康出现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这种教育内卷不但忽视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也对孩子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不利,更忘却了教育孩子的初心是培养他们成人之后才是成才,社会内卷、教育内卷促使家庭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和无助状态。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实施有效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自身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胸怀家国情怀的师者,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育,使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基于此,学校应该不断给教师提供学习深造机会,比如请专家到学校讲座,派老师出去进行专题培训学习,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和能力,提高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专业化能力。学校还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师通过不断钻研,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在言传身教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此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课堂是教育主阵地,而高职的大学语文课程,它与文化自信有着完美的契合,对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深度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课程为支点,选取这些精品文章重点讲解,通过教师的文化关怀、文化兴趣、文化意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行修养、完善的道德人格教育,增加学生文化自信。大学语文课程处处呈现国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引领学生品鉴古今名家名篇,用“品读”与时代共呼吸,与人物共命运,有所思、所感、所悟。如学习《诗经》《论语》《礼记•大学》《史记》等古文经典,感悟我泱泱中华传统文化无限魅力,明了我文明古国发展历程,使学生精神世界得到滋润,文化底蕴得以滋养,情感世界得到熏陶,在润物无声中生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度和自豪感,在提升文化鉴赏能力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根植于心。再如通过讲解鲁迅《灯下漫笔》、曹禺的《雷雨》等优秀作品揭露旧社会黑暗。“诗言志文载道”,品红色经典孕育家国情怀,通过红色作品,把红色资源、红歌、红色旅游和文本深度融合,能够在引领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红色文化深入剖析文本,使学生感悟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激励学生爱国情怀。通过红旗渠精神、特区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疫精神、劳模精神等感悟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通过天眼工程、北斗工程、高铁、航空母舰、航天精神等,使学生感受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激励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风靡世界,它身上既有新科技,又有传统文化烙印,是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又一典范。

(三)拓宽课程与中国优秀文化教育渠道,润物无声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爱上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比如“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增加学生实践性和探索性;通过传统课堂与微课、慕课、直播课结合,突破教室壁垒,打破时空地域限制,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易于个性化培养;每天5分钟小视频带领学生欣赏我国传统节日,现在有些学生把传统节日看作是只和“吃”有关,没有深层次地体悟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老与神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课堂上把古诗词与传统节日相融,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传统节日意义的传承,在去年“小雪”之日,天气突降温,雪花飘飘,非常应节气,我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解我国“二十四节气”,学生由衷地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折服;每年放寒假前,给学生详细讲解“年”的由来,让学生了解和“年”相关的习俗,让他们学会包饺子,给老人拜年,会赏析春联,会写春联,在过大年的时候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浓厚韵味的同时,也作为其中一份子传承传统文化,希望能达到“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之功效。恰逢冬奥之年,我在开学后的课前5分钟让学生用科技视角看北京冬奥会机器人做美食、自主研发的“最快冰面”造雪造冰技术、3D+AI技术看清“空中飞人”动作、自主研发的中国“战衣”保护运动员“固若金汤”。学生基本都去北京看过“水立方”的美轮美奂,我国冬奥会秉承可持续利用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可转换场地、可拆装制冰系统、可转换环境和智慧场馆”,把“水立方”魔术般地变成了“冰立方”,由此实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地。这些短视频欣赏和讲解在润物无声中激发学生文化自信,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彰显“文化魅力”,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范文3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倾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

1.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教学不只是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

2.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分组,分组要本着优差生相混合的原则,不能将优等生全放在一个组,也不能将差生全放在一个组。然后在每个组里选出一个组长,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其他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鼓励他们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可以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的组长,组长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师生关系并不平等。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能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学生只有对任课教师有好感时,才会主动去学习这名教师所教的课程,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这名教师,就会失去学习这名教师所教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质疑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完一个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然后就这一问题,师生之间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及时提问,教师则要耐心地解答。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尊重、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这样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教师可以在课堂刚开始时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来引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这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间为学生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将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2.组织课堂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应该积极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如游戏、竞猜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放松自己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利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公平与真实,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要对他们多进行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课堂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完后,再让其他学生对刚才的答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在评价时首先要对好的方面进行肯定,然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并且不断探究、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采取丰富多样的、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肖瑞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辛庄校区夏旧城小学

第二篇

一、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理论界对语文学科性质界定模糊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陈旧的二元命题。要阐明学科性质问题,就要揭示出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有人要给苹果下一个定义,说是圆圆的能吃的水果就是苹果,可是桃子、橘子也是圆圆的能吃的水果。这样的定义能指出苹果区别于桃子、橘子的本质特征吗?工具性是一切工具学科的特点,说语文是工具,哲学、数学等也是工具,这些学科又该作何定性呢?如果这些学科都是工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定性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意义就在于“最”字的限定?人文性是一切人文学科的特点。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外语、科学、艺术课程都具有人文性,为什么这些学科的人文性可以一概略而不计,单单要对语文学科作人文性的定性呢?看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是有意采用模糊语言表达语文界对理性思考的隔膜与排斥。它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模糊界定,是那场语文论争后谈判的产物,是妥协的产物,并不能令人信服。

二、语文学科性质界定模糊导致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混乱

由于《语文课程标准》没有解决好语文学科本体论问题和一线教师对理论思考的长期缺失(某特级教师不无幽默地教诲青年教师说,要排除“性骚扰”,不要作概念之争,只要作常识性思考。现在我看不是“性骚扰”而是“性冷淡”),这就给语文实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连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都弄不清,究竟语文教什么呢?没有对学科性质、目的和任务的正确认识,能研究出什么“教法”?纵然研究出了几步几法,又会有什么价值?决定课程的本质在于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本来,如果解决了语文学科性质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什么属于语文课程这一问题。但是标准在语文本体论上闪烁其词使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如盲人摸象。

这样,语文课泛化了语文的内涵,泛语文,反语文,反文本现象比比皆是。取消文本的限定性,无限拓展和延伸文本,文本成了一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语文课堂成了一个筐,七七八八往里装。比如有教师执教《背影》,课堂拓展成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执教《向沙漠进军》,课堂拓展成环境保护的话题;执教《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拓展成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不一而足。尽管“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的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当比较有深度的表达。有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论述,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目的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机械地把课文往三个方面肢解,就形成了颇为时髦的所谓的教学目标。而实际上教学目标的终极指向应该是学科性质,有利于学科性质的阐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应有所倾斜,而不是机械的三维论。言语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离开文本讨论其他东西没有任何意义。

有的人上课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多媒体声、光、电一起用自然是热闹,但丢失了语文的最重要属性言语性,严重偏离了语文的实质。比如某教师执教郑振铎的《猫》,一开始在PPT上展示了几只可爱的小猫的图片,问学生可不可爱,然后进入课堂。实际上,猫只是本文作者借助的事物,作家真正要表达的是人与生物平等、自由的审美情感,倘若把猫换成狗,文章的主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执教《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材展示了一张户外、公路、车、人组成的图片,而此文要探究的主题远非一次远行这么简单。执教《荷塘月色》,展示许多荷花的图片,朱自清要表达的内心真正的审美情感并不是荷花本身,而是暂时超越了伦理限制的自由与自得。但是,如果执教《中国石拱桥》,展示石拱桥的图片,那就有意义了,因为,文章说明的对象就是石拱桥。另外,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喜欢加入视频,尤其是小说教学。殊不知,电影、电视是小说原作者和改编者、导演、演员、摄影师、美工师、音乐家、化妆师乃至老天爷群交而生的杂种。比如《红楼梦》教学,陈晓旭主演的电视剧《红楼梦》,其他人主演的电影《红楼梦》、黄梅戏《红楼梦》、京剧《红楼梦》是不同的,展示和探究这些不是语文的内涵与外延。语文要探究的是文本本身,是审美形象最根本的底本。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人主张将其作品《红高粱》改编成歌剧,莫言说,成功与否,与我无关,我只是提供了最初的蓝本,而我们师生要探究的正是这个蓝本。这种泛语文反文本对语文教育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从根子上把语文教育的实质性内容掏空,使语文教育空壳化、空洞化、空虚化,它使语文教育失去了作为一门课程的确定性和实在性。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课程,但是,它与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其他课程,比方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等,“教什么”是直接反映在教材上,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只要他看到了教材,都是非常清楚的。但语文课不是这样。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师生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是不知道的。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如何从广义文化活动及其作品中分剥出自己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不小心被异化为非语文,异化为一般的文化活动的教学。“一堂好的语文课,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宽松至有节制的随意。”(王荣生)

三、《语文课程标准》忽视学科建设助长了这种现象

课程功能变了,课程结构变了,课程实施方式变了,课程内容变了,课程评价变了,课程管理变了。《语文课程标准》多着眼于新的课程观,少着眼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与建设。各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基本一致。语文课改客观上讲,顾及了新课程理念,忽略了学科本身的建设与发展,一句话,“新瓶装旧酒———涛声依旧”。比如学科性质探索空洞惨白。比如听说读写依旧是听说读写,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毫无进展。高考实际上是阅读与写作的天下,教学实践中,读与写容易操作,容易提高。而听与说的能力,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既无内容也无评价。应该说,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各版本的教材对口语交际即说的能力的编排已经是大进步。但由于语文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理论长期滞后,教材赶不上实际需要也是意料中的事。比如选修与必修,基础性选择性,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构建,仍是语文界高层一厢情愿的顶层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只着眼于新的课程观而没有着眼于学科建设与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可能真正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比如,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版新教材,每篇课文前都没有确定课文的知识点或者教学目的。理论上,这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了更多的创造自由和创作空间,但恰恰因为如此,使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走向无限的自由与散漫,不利于学科的专业化与科学化建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改是改了,现实依旧是现实。学生依旧是“被折腾的龙种”,教师依旧是搬运工。听说读写依旧偏废发展,阅读教学依旧一统天下。文选教材依旧盛行,课外阅读依旧寂寞。校本选修只是过场,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教育界的又一次精神自慰而已。语文教学依旧是考什么教什么。中国依旧盛产口号,流行运动式前进,孩子生于1949年取名为国庆,生于1978年取名为改革,生于2008年取名为奥运,只要追随时代潮流取个与时代合拍的名字就可以。只要是集体的责任,便没有责任。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算什么,第八次课改的口号而已!

追求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实践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出路。我们面临的语言环境正在恶化。报刊新闻假话套话满天飞使人们丧失说真话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视频阅读无孔不入使人们丧失传统文学的阅读兴趣,网络语言正在颠覆传统语言符号。有一年夏天,我一个在中学教数学的同学向我诉苦,她说,结婚已经好几年,她希望先生写一封情书给她作为生日礼物,她先生却回答有一点难。我想,她可能永远得不到这封情书了。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当有了电话、手机和网络的时候,人们拥有了沟通的自由,却失去了沟通的渴望。这里不仅指情书,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情感、人生的诗意。通过下载短信向朋友批发那些快捷、简单而实际的问候语的同时,我们发现情感正在变得粗糙,心灵正在走向封闭。被边缘化的语文教师,十分苦闷寂寞。我们要敏锐和清醒地汲取古代和当代的语言文化,充满深情和智慧进行课堂教学,十分不易。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要有独特的守候和追求,守候语文课堂追求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师要生存、发展,事实上,教师对行政化、世俗化的评价期待远胜于对专业化评价的期待。但是,行政化、世俗化评价往往有许多主客观因素,消极影响甚大,教师认识不足,日常工作受到这种评价的左右:工作上,疲于奔命;业务上,疲于应付。教师缺乏规划自己的专业生涯成长意识。结果,天天忙忙碌碌,终生碌碌无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水平将成为评价教师的最重要依据。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存、发展、提升的原动力。专业上真正优秀的教师,获得的不仅是尊敬。从走上教师岗位起,就要坚定走专业化之路。

以专业化的课堂评价为语文教师专业评价中心内容。课堂是实施实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师主要通过课堂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的课堂教学科学性、有效性、艺术性应成为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中心内容。教师评价行政化、世俗化的影响使语文课堂评价专业水平淡化或异化:我们可能会为了迎合某种需要,使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了许多非语文指标。所以,许多教师总是会认为,大家都会上课,他获得的为什么比我多?语文教师要自觉追求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水平的评价应以课堂为中心内容。就语文老师而言,应该把课堂教学是否有语文味,当作评价合格、优秀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的起码标准。语文教师是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一节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充满言语生命意识和智慧,应该有利于学生提高言语素养。课堂应做到忘我,做到既理性、平静又充满机智、激情地进行教学。处于课堂中心的应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知识、情感)、文本、机智。一个言语生命意识强和言语素养好的学生,应付任何语文考试都行。

教师要有选择地使用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编写与实际运用脱节,空洞的补充很多,文本的微观解析太少。教学参考书是许多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农村中学尤是。但是,现在看来,教师对教学参考书的依赖太重。许多教师备课先看教学参考书,再读课本,把教学参考书中的一些内容搬运到教材中,把自己还不能理解消化的东西抛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害人害己。教学参考书,现在叫教师教学用书,但从没有叫教标。这仅仅是参考而已。不是“教参”上课,而是“我”上课。更何况教学参考书的资料有限,视野有限,形式呆板,更新慢,说教空洞,内容匮乏,缺乏教师真正需要的文本分析。语文教师要用勇气、要学会“去弊”,学会发现,学会选择,学会删除。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作为见习期教师上的第一节公开课———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结尾的:我的班级,我要求学生在黑板的右侧写名人名言,开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与那位学生商量,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上了美国内森黑尔的名言“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这一生,我只有一次机会可以献给我的祖国!”,然后,课堂上以“法兰西万岁”和内森黑尔的这句话作为课堂的结束语。课后评课,组长林老师评价,课堂的结尾和小说的结尾一样精彩!这时候,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兼校领导问了我一句你为什么不采用中国人的名言?我想争辩,想回答:只有中国人有爱国情感,美国人就没有吗?爱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情感,所以它才有广泛的认同!但是,我没说,我不敢,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也没有自信。这样的设计对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有益,我足足思考了十七年。十七年后,我才有勇气把它写进文章。语言的所指与能指,既联系,又有区别。文本解读要注重原生体验,语文教师首先应学会独立思考,应学会“去弊”。当作家、作品、编者、教师、学生真正平等交流的时候,师生才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家的审美情感,从而贴近文本,贴近作家,贴近生活,贴近自我,达成语文学习的真正要义。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界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作者:卢允蕙 单位:福安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

一、努力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转变

教育改革是教育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否认了传统教学思想、思维和方式的成效,而是我们看到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这些老旧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无法顺利地紧跟时代的脚步。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当然,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教师,也要紧跟改革的浪潮积极主动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运用自己的能力、经验和学识进行大胆的创新,创造出适宜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从而培养出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内涵,看清自己在教学中新的作用。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教师的角色就是一名“教书匠”,在课堂中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技巧将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古老的中国,这种方式能够最快速的让学生掌握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强大,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依靠创新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人才。为此,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就不再适用。

2.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及时转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看清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自己的作用和任务,不再死板地把原有的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但要是称职的教育家,还要是一名成功的科研家,不仅能够言传身教组织学生掌握现有的语文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和扩展其他知识,确保自己能够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方式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为学生设计和营造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够确保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原有传授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策划好积极主动学习的方式和粗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交流和探索,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现阶段传统教学中保姆式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这种学生毫无独立性思考的教学模式也根本无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快速的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去寻找和掌握资料,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生的舞台,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从而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4.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能长时间处于机械性学习的状态。教师必须积极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及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提高自己整体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视野。

二、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堂中能够积极发挥自己学习的独立性,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探索并获取丰富的知识。学生这种积极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为之创设充分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推动学生积极调动并协调自己的各种思维和能力开展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认知能力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构建出理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习能力段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能彻底摆脱教师自己控制课堂,喋喋不休进行讲述,学生却昏头脑胀的不理解,从而真正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的广阔空间。

三、总结

语文课程范文4

[关键词]大学语文;定位;课堂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与前些年那种严重边缘化甚至要在大学的课程表上消失的状况相比,近几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受到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国家教育最高行政部门也为这门课程专门发文,倡导在普通高校中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有了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推介,全国各高等学校纷纷响应,大学语文成为普通高校的“必选课”。有了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这把“尚方宝剑”,一些许多年来“惟教育部马首是瞻”的“教育专家”们也似乎清醒了一些,大声疾呼要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补充学生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之后形成的“断奶期”的人文素养。当然,数量众多、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专家们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发文强调当代大学生学学语文的重要性。有些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文化必然走向全球的角度来论证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度被冷落甚至要被打入冷宫的这门课程忽然成了学界的热门话题,众多高校也重新开设了这门曾被严重边缘化的课程,新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纷纷出笼,这使得本来就已经数以千计的《大学语文》教材又增加了很多新的面孔。面对大学语文课程这种前所未有的“大热”,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育有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并显现出它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但同时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这种在外力驱动下的“大热”和前些年门可罗雀的“大冷”都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当前的“大热”可以看作是对前些年“大冷”的一种矫枉过正。而且,我们还要看到,围绕着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这门课程到底该如何定位,到底应该编写什么样的教材而不是占山为王或者在教材编写中搞“圈地运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大学语文的特色,如何借鉴并形成大学语文成熟的教学方法与规范,如何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有效性,大学语文的测评体系究竟该如何构建,等等。这里,我们只谈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课程。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许多成熟的课程相比较,大学语文课程的最初定位是比较含糊或者是暧昧的,它最初的定位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经历了“”时期人文基础薄弱的大学生的“补课”性质。而且,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具体的目标一直若隐若现。近些年来,随着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授以及普通的大学语文教师参加各种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年会、研讨会等,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定位逐渐清晰起来,或者说逐渐朝一个方向聚拢,这个方向就是所谓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大家基本认同了大学语文课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应该说,这一定位是基本准确的。大学语文课程培养的总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品格素养,而原本作为语文课程的显性目标的工具性素来被人们所认同,因为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工具性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定位的明确,对课程的目标起到了直接的导向和牵引作用。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笔者以为孔庆东先生的一段话会给我们以启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影响学生灵魂最大的也应该是语文教师,一个学生长大回忆最多的也是语文教师给他带来的影响,这是说语文的重要性。这一点,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将它等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不对的。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1]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被孔庆东先生称为“安身立命”“灵魂依靠”的语文课教学,在大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我们并不否认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当前高校学习风气不断下滑的事实,但另一个同样不可否认的现实是,高校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最高的教育管理部门态度不够明朗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国家最高的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有着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比如教育部对各高等学校每个专业应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果有哪所学校不开设这些课程,在各种评估和认证中就有可能不合格。可惜的是,在数量众多的专业核心课程中,没有哪一个专业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来开设。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遇到以“改革”名义进行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大学语文课基本上又会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课时可以不断压缩;如果专业总课时超过了规定的总课时,这门课程还是可能被砍掉的。教育部高教司出台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语文课程撑了腰,但却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这门课程不被重视、被边缘化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日趋物质化、技术化和工具化,其背后是占据了社会成员思想主导地位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就业市场一直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导向的正确与否,但这种导向对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代表的基础类课程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被边缘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它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没有多少直接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个教育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更无法像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那样立竿见影。或许正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特点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务部门的短视行为,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可有可无,一旦遇到要压缩课时,大学语文课便首当其冲。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在教学课时的安排、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师资的调配方面,也和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无法同日而语,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徐中玉先生在200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第八版)《前言》中说:“由于一些同志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见,将‘大学语文’视作无须或不能发挥专长的低级课,似乎认为这门课任何人都可以教好。他们在职称评定、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评价上,得不到平等对待。因此,一些教师觉得委屈,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种偏见非常有害于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正常建设与健康发展。”[2]现在距离2005年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但徐先生所说的这种情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高校内部对大学语文课教师的偏见依然存在。这种偏见导致大学语文课的教师队伍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择其要者,高等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课程的边缘化导致授课教师的边缘化。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属于事实上的“副课”,再加上教学课时不断压缩,这就导致了授课教师在学校处于不被重视的“副”的地位。同时,这门课程的科研上限的确不高,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前景很不乐观。这自然影响到了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质量如何就很难得到保证。第二,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的许多高等学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由两部分人组成,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和兼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其中兼任的大学语文教师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兼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主课”,由于课时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这才“屈尊”兼任了大学语文这门“副课”的教学任务。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态度自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了事。在这种背景下,这部分兼任教师在这门课程上的投入和付出就可想而知。还有部分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不愿意在这门课程上下功夫,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法并无二致,使得大学语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四语文”;甚至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还落后于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是一本教案、一块黑板和一张嘴巴的“老三样”。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教学特色,依然用高中应试语文的方法教授大学语文,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文字的正音、段落的翻译和讲解上,片面重视知识的传授,却缺少对作品当中人文精神的揭示和渗透。在课堂上,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但却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无法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这种把大学语文仅仅看作是高中语文简单延续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学习兴趣的进一步下降。

(四)学生普遍缺乏兴趣

走进当今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在应付差事式地上课,学生无精打采地在听课。在校园晨读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是在读英语,很少有人诵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大学语文篇目。大学语文课本中那些精美的篇章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揭示的人生哲理、蕴藏的人文情怀,学生们自然无从认识和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究其深层次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受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都是活在当今社会的一员,当今社会中的种种正面的、负面的思想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再加上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和生活压力,这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不明白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但是,就业市场更看重的是计算机、外语等这些有“等级考试”的实践性课程,而大学语文课着重培养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素质”,远不如那些能够获得等级证书的课程来得“实惠”。既然如此,学生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就采取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为了应付考试,只好“临时抱佛脚”,很少有学生自觉地通过仔细地阅读来感悟这门课程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第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前所述,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意付出更多,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能体现“大学”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死板,脱离不了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固有的一味深究字、词、句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袭总结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老三段”教学模式,从教学的内容到手段、方法上都过于陈旧和单一,这让原本就显得冷落的大学语文课堂雪上加霜。

(五)缺少相对权威且合适的教材

由于国内高等学校一直存在着的“门户之见”,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补课”开始,大学语文就缺少一套相对权威的教材,这也是困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尽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脱胎于徐中玉、钱谷融先生自学考试教材的《大学语文》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质量也确实很高,但依然有很多高校在利益的驱动下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并没有使用这套教材。目前,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全国高校到底有多少种《大学语文》教材,但从有的高校光是自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五六种的情况来分析,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数量是巨大的。在这些基本上属于“急就章”的匆匆忙忙编写出的教材中,高质量、高水平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教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些教材大多依然沿用“文选”的体例,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很大,思想教化功能明显,有些教材对学生的写作、交际等能力训练虽有所涉及但都是浅尝辄止,远远不够深入。这样的教材用于当今高校的教学并非完全合适。对于高校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依据是该门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教材的选用要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为目的。同时,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和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应综合考虑具体学校、专业生源的知识结构、专业基础以及同时开设的其他人文课程的情况。按照传统的观点,“教材”亦称为“教本”,即一教之本、教学之本,这充分说明选择一套高水平、高质量、符合学生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三、当前态势下的应对策略

(一)充分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到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次上的竞争。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是否能够流利、通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艺审美能力和宽阔的文化视野,毕业之后能否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变化繁复的中国社会,这些都和是否学好大学语文课程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科学知识,还包涵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高等学校管理层尤其是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对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如前所述,既然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同时,“‘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3],它对担任这一门课程的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需要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4]从操作层面上来分析,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一定要相对稳定。当前,相当一部分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承担这门课程的文学院或中文系连大学语文教研室也未设立,大学语文授课教师是每个学期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这些教师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上有特长,而是由于其“主课”的课时不足或是其他原因临时充任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其教学态度和教学投入我们可想而知。只有大学语文教师的队伍相对稳定,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安心地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才会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

(三)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要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听”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授课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求变、勇于创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改变。授课时不要贪大求全,也不要将信息量的大小作为衡量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而是在每节课里找到一个突破“点”。以往因为课时少,教师便在单位时间内加大信息量,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更多地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个大方向没有错,但加大信息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这样以培养学生“悟性”能力为主的课程而言,小信息量的课堂教学、螺旋式前进的讲解或许更能吸引学生。因此,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把内容讲深讲透,其他的东西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第二,在大学语文的教法上,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程式,可以尝试把文学经典置于文学史的框架中,将文学作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让文学作品凭其本身就具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像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那样将讲述的内容揉碎嚼烂喂给学生。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现代化的辅助手段。当今世界,信息化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就为教师灵活运用先进的辅助手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精讲与泛读、讨论、观摩、比较、鉴赏等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选用或编写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教材

“当‘80后教师教00后学生’、‘低头族刷屏、网民化交流’成为校园常态时,当年的大学语文公共课教学,和今天出于‘景观社会’状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语文通识教育’,其外延和内涵均不可同日而语。”[5]要改变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良莠不齐的情况下,精心选择或自行编写一本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实际来选用或编写教材。在内容上,一方面要突出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另一方面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能激起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真切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的同时,又能有效培养自身的语文能力,真正达到培育当代大学生“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20-21.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语文课程范文5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精心设计各种媒体资源,利用媒体来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一)读

1、学生自划分诗歌节奏进行诵读。课堂时间很宝贵,一节课全部由老师“教”,容易造成“填鸭”的结果,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也不会高。因此,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参与”活动,提倡多“读”。只有多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自主性,自己去意会诗歌里面的情感,主动的“自我建构”知识。在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自划分节奏诵读。由于古诗歌琅琅上口,字数整齐,学生可以对字面意思进行推敲,自主划分节奏,这样一来也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但是在复杂之处,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中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有些学生就读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样读就有错误,产生歧义了。学生们理解成飞来的山上有座千寻塔,他们也不觉得这样理解有错,但是经老师点拨后,他们就马上明白了,原来有座山是“飞来峰”,所以是要读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样一划分节奏,整首诗歌的意境就豁然开朗了,学生也通过自主活动来掌握知识,记忆也加深了。

2、构建意境进行情感朗读。读诗歌要有情感,可是毕竟不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世界,怎么可以将诗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有机交融,让学生感同身受呢?创设一个有关诗歌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1)营造古典诗歌的音乐氛围。古诗歌的词语比较优美,朗诵时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感情基调配以不同的音乐,营造诗歌的古典氛围。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词和苏轼的作品是一致的。学生先听一遍歌曲,第二遍只放伴奏,让学生演唱,这样,学生对这首诗歌的陌生感就很快消失了,也能更深刻地领悟到这首歌的感情基调。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点评。在音乐里,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也感受到了他美好的祝愿,情感由月而生,由月而愿。悠扬的歌曲,一下子打破了学生心里的诗歌屏障,能够迅速展开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达到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教学效果。同样的,在一些古风味较浓的诗歌,也可以配以一些古筝乐,让学生在音乐之下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利用相关视频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古典诗歌中,有不少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赞美,可是大部分是学生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时候,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名胜古迹是尤为必要的。例如,在讲授杜甫《望岳》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展示泰山风貌的视频。在气吞山河的画面中,学生看到了泰山的巍峨、雄壮,那奇美的风景也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假如站在泰山之巅,你心里在想什么?”学生说,“心情很舒畅,很有万物在我脚下那种满足感,感觉自己很崇高”。进而,带学生进入杜甫在《望岳》中所建构的世界,泰山已经在学生心中扎根,最后,教师再分析诗歌,就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和诗人一样,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学生自查资料了解诗歌作者和作诗背景。了解诗歌作者和作诗背景是帮助学生拉近自己与古人距离的最好途径。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古诗文有畏惧感,感觉怎么读都不明白。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前上网自查资料,课上相互交流,在一个与诗歌相关背景的意境下,了解到作者的所爱、所恶、所思等,仿佛该作者就来到了课堂里,来到了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打破了陌生感,与诗歌作者拉近了距离,情感上就会更加容易接纳它了。

(二)用

古典诗歌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多和学过的古典诗歌打交道,从而加深印象。

1、古典诗歌接力赛。老师收集学生平时接触过的古典诗歌,整理成两套不同的问卷,一套句子是出上句,答出下句,另外一套则是相反的。全班分成AB两组,每组抽取一套题,然后互相发问,组内人员抢答,如果在5秒内无人对答或者答错的,扣分处理,答对则加分。由于题目数量是相等的,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老师提供7道较难的题目,通过全班抢答得分而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2、古典诗歌交流成果展。全班以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诗人为研究对象,组名则以所研究的古典诗歌作者挂钩。因此,组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醉翁组”、“东坡肉组”、“诗仙组”等。教师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为限,一个月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给全班同学展示。由于交流形式不拘一格,学生们也可以展示出自己多面的能力。例如,有些学生把他们研究的诗人写过的诗歌,仔细地挑选出一些精句,然后巧妙组合,以小组朗诵的方式展示出来;有些则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把该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编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诗风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诗风的不同,这些都在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中找到了答案;有些则以诗歌为原题,用现代语言来演绎。他们通过编写剧本,角色扮演等方式给同学们上演了一台精彩的演出,仿佛诗歌中的场景出现在众人面前。通过表演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乐趣,又引发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使每一个学生都很大限度地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达到乐学和善学的目的。还有图片展示等多种展示方法,从这个活动中看出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歌后,能通过自己总结、思考,为古典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现场展示外,教师还要求他们在活动过后,把自己的收集的资料成果挂在班级自有的网络博客上,每人列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项,当以后学习了新的诗歌或有新的发现、看法后,就将此纳入自己收集的专项,为它加入新的素材。同学们也可以在博客上互相交流,看哪个专项的点击率高。这个做法让学生有很大的动力去继续完善自己的知识库,争取高点击率。

3、以古典诗歌为素材写作文。初中语文课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写是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学生会说会读,但是到写这个环节就显得薄弱了。利用古典诗歌作为素材来写,是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们自由选取自己喜爱的古典诗歌进行创作。有些同学有感而发,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叙述一首诗歌,想象合理,情感自然真挚,全文行云流水。有些则针对诗歌中的一些句子,主要以议论为表达方式。例如某生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中心论点,联系现实,针砭时弊,全文一气呵成。学生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展示了古典诗歌的多彩世界。也有不少学生对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爱上了那诗人博大的情怀,为国请命,甘愿牺牲自己,为国做贡献的高尚情操。

二、总结

语文课程范文6

摘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塑造学生更高尚的人格,还能够使学生与自然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提高对生命的尊重,基于此,本文就重点提出几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走入社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仅承担着为学生讲授知识的作用,而且也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就要适度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在人文教育中不断提高修养以及思想意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品德素质,从而更好地走入社会。

一、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思想品德,更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由于当前在大学阶段,学生具有比较充足的课后时间,然而现阶段学生普遍沉醉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无法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自己的学习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人文知识,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二是能够在为学生讲授人文知识的过程,愉悦学生的审美,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从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现实情况,并使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审美眼光,从而在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三是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不论是大学阶段还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阶段,并不是每一天都是艳阳高照的,因此,就应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1、加强沟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要想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开展人文精神教育,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教授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的知识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到人文精神知识,为自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与道德相关的名人名言、诗词等,同时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为学生讲授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从而解决自己身上实际存在的问题。

2、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角度教学

虽然与其他阶段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但是大学生也具有不愿意学习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到人文精神知识,大学语文教师就要全面分析班级学生特点,并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开展多角度教学。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论语》五则”前,就要做好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工作,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如果班级学生更喜欢视频播放的讲授方式,在讲授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如果学生更喜欢合作探究的分析方式,在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就应该将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不同小组分布不同的任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深入学习“《论语》五则”中包含的知识。

3、重视学生兴趣,改变原有考试模式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产生兴趣,才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投身于人文精神的学习中,从而在其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教师就要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2]。可以让学生以发表演说的方式为考试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该种考试模式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结合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全方位评价

只有为学生开展多方位的评价工作,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几次大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读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工作中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及时做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记录工作。二是重点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情况[3]。三是观察人文精神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情况。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老子》三章”一课时,教师就要及时记录下班级学生在该节课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并考察学生对文中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通过为学生开展全方位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精神教育有效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构建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角度教学,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人文精神教育知识,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吴世华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缪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

[2]殷晓雷.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3]王茜.浅析《诗经》中传统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教育启示[J].语文建设.2013(11)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程人才培养模块化教学

摘要:

本研究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为四个模块:文学鉴赏、应用写作、口语交际和文化传播。通过编制模块化教材、实行分段教学、优化师资、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实施多元评价等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模块化教学优势,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建构;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迅速上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高,因此,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通识教育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大学语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一、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模块化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的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动态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模块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能力化,语文教育本身就有很强的实用性,听、说、读、写哪一项都离不开语文,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职业基础通用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性思维、人文关怀、文化修养和沟通交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挥通识课程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应用取向,利用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能为不同专业开展区别化、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方便。

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内容

利用模块化教学的理论,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来以篇目组单元的中学化单元教学模式。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文学鉴赏模块、应用写作模块、口语交际模块和文化传播模块。这四个模块的内容涵盖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之文学鉴赏模块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里无处不书写人生、反映社会、记录生活、诉说心灵,而这些对社会、生活、人生、心灵的诉说无不感染着学生。大学生通过这些富于感情的语言,和一个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并通过对话反观自己、审视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在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应用写作能力之应用写作模块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是重抒情表意、轻理性分析,仅限于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的写作与练习,涉及的应用写作主要是留言条、请假条、申请书等日常应用写作。中学阶段作文教学则是侧重于感性思维的训练。但在实际岗位中,作文应用最多的是理性思维,如工作中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等都属于理性思维应用。如果学生在大学阶段不把这一块内容补上,则较难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大学语文在写作教学中理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之口语交际模块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技能。尤其是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口语交际的作用比以往更大,是一个人才华和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口语交际”一词。然而,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上一直是被忽视的。许多语文教育者误以为: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完成了,不用再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殊不知能说和会说是两码事。叶圣陶曾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因此说话这件事硬是有一般说的那么重要,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

(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之文化传播模块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被唤醒、民族情感被同化、民族思维被拓展。“构成文化本质的是相传的即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观念,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价值。文化的体系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为今后的行为创造条件的要素”。但对我国的大学生来讲,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文化熏陶太少了。加之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急需在没有应试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补上。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肩负着发展、创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理应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四个模块的内容怎样实施是改革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模块化教材

大学语文的教材多达百余版本,但教材的编写大同小异,主要采用主题式和体裁式的单元编写体例,并且在编选篇目上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重复。为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编制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改革的第一步。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语文的需求不像在中学那么一致,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制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容量。内容选择要根据专业的需求,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要求,分四个模块编制教材,既满足语文学习的要求,又便于在教学上灵活处理,能够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需施教。

(二)实行分段教学

四个模块的内容分四个学段来进行,每个模块用时长短需要根据每个专业学生的具体需要来定,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模块由一位教师负责,组建自己的教学团队,由一位教师或者几位教师主讲,这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就由这个模块的教学团队来完成,四个团队来完成四个模块的教学。开设大学语文的这些班级依次学完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分段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个任课教师一上到底的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至少有四位教师来共同完成这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对教师的新鲜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分段教学为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比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需要,在文化与传播模块多放一些课时,实现不同专业区别化、针对性教学。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做到以需定学、以学定教,打破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师资力量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类课程,其内容具有丰富性、广博性和综合性。上好大学语文课,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科杂家,不仅懂得文学、史学和哲学,还要懂得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大学语文教师比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要更宽。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并不是最强的。大学语文因专业方向不明确,教师队伍不稳定,且新手较多,甚至很多大学的大学语文课成为了新入职教师的练手课。在这样的状态下,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模块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有机会挑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模块进行教学,使其专攻这一模块,为实现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

(四)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的。模块化教学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不同内容的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口语交际这一模块,适合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组成团队,既发挥了个人才智,提高了合作能力,又增加了实践机会。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个性化的教学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强调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尊重学生并给予其自主学习的机会,尊重学生在自我背景知识下的独特见解。不求统一的答案,不求整齐划一。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脚手架的作用,以教师的助学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都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五)实施多元评价

四个模块的教学采用一模块一评价的方式,因为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不同,评价标准不一样,学生达到的能力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必须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让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评价,还可以由家长和其他教学人员评价。评价形式也应是多元的,可以过程性评价,也可以终结性评价,还可以是二者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弱化甄别与选拔的评价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确定性和目标的明确性,其灵活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模块化教学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大杂烩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加快,教育本身的滞后性需要有较好的教学形式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模块化教学无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作者:秦玉莲 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詹燕.高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4,(6).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J].文字改革,1961,(7).

[5]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反思

[摘要]

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是造成该课程长期边缘化的根本原因。这种错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超功利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倾向的错位;二是宏大教育目标与毫无制度保障的课程地位的错位。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并规定为核心必修课,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策略。一方面建立起与课程职能匹配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将大学语文从宏大的教育目标中解放出来,使其定位更加符合课程性质和时代需求。

[关键词]

大学语文;边缘化;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一、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反思:“向内转”也要“往外看”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该课程的长期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边缘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矛盾的是,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倡导也始于此。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大学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在全校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中国语文课。”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家学者们纷纷呼吁重视大学语文。徐中玉、夏中义、钱理群、温儒敏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观,主编了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语文教材;王步高、何二元等学者更是躬身力行,走上大学语文讲台,致力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建设。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专家学者的呼吁都没有改变大学语文在高校日益下滑的地位。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参与调查的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为32个或更少[1]。笔者所在学校(山东科技大学)的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于1990年,2014年被废除。对于大学语文岌岌可危的现状,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都把改革的视角对准了大学语文课程自身。何二元先生曾撰文呼吁:“大学语文向内转”,认为完善学科理论建设是挽救大学语文的根本[2]。多年来,众多投身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学仁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改革,其中一些理论探讨和改革措施不乏创见,但最终大都成了纸上谈兵,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教育报曾列举了大学语文的5种罪状———“教学质量不均”“教学方式呆板”“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内容陈旧”[3]。根据笔者10多年的大学语文课教学经历,且不说作者的概括是否客观,即便确实如此,这5个方面与其说是大学语文的罪状,不如说是大学语文不受重视的表现。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是部级精品课程,教学质量不可谓不高,师资不可谓不足,教学效果更是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但是也没有摆脱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的命运。2016年上半年,笔者对山东科技大学上过大学语文课程和没上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各1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调查.可见,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大学语文的废除,与学生兴趣关系不大。其实,任何一门课程的兴衰废立都不仅是课程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包括教育理念的构建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回顾大学语文的历史,更是如此。大学语文的前身“大一国文”开设于20世纪20年代,1942年被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列为所有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大学语文被取消;1978年教育部允许重开大学语文,经过了短暂的快速发展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边缘化。“大一国文”在当年相当受重视,由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执教,教育部将其列为所有高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以行业法规的方式保证大学语文在各大高校的开展,其根本原因与当时在教育理念上效仿欧美的博雅教育分不开。20世纪50年代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国文”被取消,也不是因为该课程师资、教学质量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教育,综合性院校分解成单科性专门学校,文理科分设,作为文理互渗课程的大学语文因此被取消。今天,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处境也不可能仅是大学语文自身之过,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绝不仅是通过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就能完成的。因此,对大学语文边缘化现状的反省,既要着眼于内部,也不能忽视外在因素。强调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并不是推卸课程自身的责任,而是有利于认清当下大学语文所处的时代语境,从而更好地处理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教育职能。

二、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与边缘化地位不同,大学语文课自重开以来,便自觉承担起提高人文素养的重任。如,徐中玉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4];夏中义提出,让“人文语文”的概念取代“大学语文”,跳出传统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5];温儒敏提出了“高等语文”的概念,认为它“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6];钱理群提出了“大学文学”的概念,通过文学教育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以形成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无法取代的[7]。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人文语文”“高等语文”“大学文学”,这些表述尽管各种侧重,但是基本都认同本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人文素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培养,是目前学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比较统一的认识。这一认识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对于当下大学生令人堪忧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尤为重要,但是人文素养课的定位却让大学语文的教育理想与现实处境形成巨大落差,颇显尴尬。首先,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超功利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倾向的矛盾。人文素养课的定位使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超越了专业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具有超功利性的特点,这种超功利性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大学有没有语文课对人才培养并没有多大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强调“服务社会”,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点。如,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暂行规程》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8];1998年《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固然是教育的目标,然而市场经济以来,受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服务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种功利化倾向在高校人才培养上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专业设置紧随市场变化,追逐热门专业;课程体系上重视实用性、技术性课程。就学生层面而言,就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考试成为学习的外在约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明显的功利取向,热衷于过级考证,对有助于自我修养提高的素质教育课程,即便不乏兴趣,也不会受到相应重视。这种情况下,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大学语文都成为了不被重视的边缘课程。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当下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错位,是导致大学语文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其次,宏大的教育目标与毫无制度保障的课程地位的矛盾。在功利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不受重视的不只大学语文一门学科,但是在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与政治、外语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后者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而且外语课要过级、政治课有政策制约,两者又是考研必考科目,学校自然不能削减课时,更不能随意将其纳入选修课。尽管1978年教育部允许重开大学语文,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倡导高校开设大学语文,但从没有以法规的形式将大学语文纳入公共必修课。在制度上,大学语文从未获得和英语、政治等公共基础课同等的地位;在课程学时、师资力量、学校政策及资金支持上,大学语文更是没法跟外语、政治同日而语。毫无疑问,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极低,但是却被赋予了极为宏大的教育功能。例如,1978年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时,匡亚明、苏步青认为该课程的目的包括: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2005年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指出:“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9]。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只设有30多个学时,若把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民族文化传播这些宏大任务都加在大学语文头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何二元在他的《宣言:大学语文向内转》中说:“大学语文一定要放弃包打天下的想法,再没有比这更令人尴尬的事情了,而‘边缘化’正是对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自大的一个讽刺。”[10]这种超越了学科职能的过度期待,更放大了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功利化现实的落差。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念的错位是大学语文边缘化的根本原因,于是出现了一边大声疾呼重视大学语文,一边大学语文不断被边缘化的矛盾现象。尽管如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仍然是时代之需、教育之需。因此,关于大学语文的讨论不是废与立的问题,而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环境下,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问题。

三、将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简化大学语文教育职能

在当前的情境下,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处境,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将重视大学语文落到实处,建立起大学语文课程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合理定位大学语文的教育职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笔者认为应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并规定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必修课,以实现课程的制度保障;在教育职能上,应立足于语文课程的特色,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功能。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的概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史上同样出现过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教育理念的时期,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他们在20世纪中期开始倡导通识教育,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植入人文的、科学的基础教育中,目的在于不仅培养学生有实用性的专业知识,而且更要有文化和道德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积极倡导的理念,尽管目前并不成熟,但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在这一方面,美国通识教育相对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是“核心课程”模式、“经典名著型”课程模式、“分类必修型”课程模式和“自由选修型”课程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语文都是必修课。例如,哈佛大学新生入学时要进行语文测试,未通过者要学完初级写作课之后再修中级课程。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在第1年完成写作课,在3年级开始之前修完口语表达课,掌握即兴演讲的技能。哥伦比亚大学将英语写作作为1~2年级学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爱荷华州立大学在前2年为本科生开设3门英语必修课[11]。陈平原曾说:“‘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12]大学语文作为高等的母语教育课程,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具有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多种功能。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母语都是我们理解、思考、表达的载体,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大学语文理应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重视语文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依靠专家的呼吁;不能仅停留在兴趣层面,依靠学生的自觉,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层真正意识到了大学语文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从制度上保证了该课程的地位,才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可以随意被挤出必修课,随意被缩减学时。关于大学语文的教育职能,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既不能让大学语文背负过于宏大的教育目标,也不能将其降低为单纯的非中文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课。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等课程与大学语文共同承担着人文素养的培育功能,将大学语文从宏大的教育目标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课程特色,才能凸显其不可替代的课程职能。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13]在美国的通识教育中,“写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是所有学习的中心……根据博耶委员会2001年《回顾》报告的调查,有47所研究型大学(占所调查大学的52%)为学生提供2个学期写作教学,39所(43%)提供1个学期写作教学”[14]。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和写作既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修养。阅读让人通过优秀的作品与世界、生命建立联系,通过作品深化理解人生、社会和历史,在培养感受、理解、鉴赏能力的同时,也通过作品的浸润与感染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格;写作能力由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而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综合素养的表现。因此,在众多的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中,立足于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最能体现本学科的特殊职能。另外,大学语文学习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正如温儒敏所说:“尤其注意发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味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15]多年来,大学语文备受冷落,却始终坚持,这是大学语文的优秀品质。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是当务之急,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是比较可行的策略。当然,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还不成熟,但它毕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也是我国从政府部门到社会精英都在倡导的教育理念。今天看来,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的阴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未来还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曹丙燕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3]孔悦.边缘化使大学语文或面临“废立”选择[N].新京报,2013-11-25.

[2][10]何二元.宣言:大学语文向内转[EB/OL].大学语文研究网站,

[4]徐中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回顾与发展建设的意见[A].程学兰,赖兰香主编.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4.

[5]夏中义.大学新语文[A].大学新语文[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6][15]温儒敏.“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和改革的尝试[A].程学兰,赖兰香主编.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0.

[7]吴立艳.大学语文:回到文学现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10-11.

[8]教育部.高等学校暂行规程[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7.

[9]陈洪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

[12]陈平原.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N].新华日报,2015-3-11.

语文课程范文7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重要作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曾说:“学习语文的确很重要。语文程度不够高,大约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阅读,另一方面是写作。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1]在这里,叶老为我们讲了学习语文和学好语文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阶段为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标和要求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有许多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不够重视,表现为:或不开设此课程,或开设仅放在选修课;虽开设为公共课程,但对课程教学不重视。据抽样调查,在我省抽样的8所高职院校186专业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占抽样调查总专业的52%。从数据看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不重视倾向。把大学语文课程原本的中心地位滑落到了边缘,加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着教法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影响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素质的培养对于国家来说不容忽视。为此,我们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门槛底相应语文基础差的现状,需要在高职阶段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一、大学语文课程不可替代

面对高职学生语文素养较低的现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地位显得非常重要。第一,大学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不能取消。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提高学生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能力,人文性体现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语文基础较差,若进入高职后,不加强语文素养的培育,将影响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该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不可将其列为可选可不选的选修课程,同时,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重在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基本特质的涵盖人的思维培养、人文熏陶、人格塑造等综合素养。第二,大学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对提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与其他人文学科提升语文素养方面比较,呈现出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如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演讲与口才》《实用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少年儿童文学》《沟通与表达》等课程,虽然也在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它们或侧重于写作、或侧重于口头语言、或侧重于文学鉴赏等等,仅仅是语文素养中的一个部分。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有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重要位置,是真正解决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重要渠道。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非常有必要。其他一些人文课程可作为选修课进行学生自主学习,兼顾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高职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高考全国卷总分750分,而高职学生仅以总分200分(而语文单科满分150分)左右的成绩入校,语文素养明显很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就成了解决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主阵地主渠道。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承袭中学语文授课模式,也要改变传统大学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不断创新课程教学,还大学语文课程它固有的开放而有活力的面貌,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一)创新教学内容

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综合性(全面性)。语文素养是个综合性概念,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创新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要素。语文教学仍要围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要涉及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解决高职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瘠、句式单一、语句不通的问题,阅读方面阅读习惯差、阅读量低,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的问题,人文方面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文化精神缺乏的问题。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凸显时代性。要挖掘充满时代气息的生动内容。因社会的不断前进,教师不能固守原有教材的选文内容,要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学生的兴趣需要,可以从原有的选文中挖掘出新的结合点,也可从其他报刊、书箱增加一些选文,特别是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乡土内容,让学生更有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自信。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性,一是学生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由于专业的差异性、学生的层次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的侧重点会有一定的区别。语文课程教学除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之外,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与学生的专业需要结合起来,会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语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层面要定位在实用性,着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实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能够应用语言文字处理事务、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通过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通过经典文学鉴赏、影视欣赏、网络文学欣赏,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教学方式的有效与否,关键要看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的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注重介绍文本写作背景、语句分析、中心思想提炼等),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兴趣、能力、品质。“谈话交流式”是一种比较适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可称作互动式、交谈式。语文课程是语言的学习运用,谈话交流又以言语交际为媒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而且对语言运用又是一个促进。采用这一方式,教师主要通过巧妙设计一些话题、问题,创设师生、生生之间谈话的情境,营造一种和谐交流的语境,在质疑、思考、探究、交谈的过程中,领会文章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诸多学习内容。实践证明,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心灵沟通会更加顺畅,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加强,教师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有目的地强化训练,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情境式”教学方式,也是一种适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表演式”的教学方式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许多文学作品就是表演的主要素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多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重视语文学习情境的创立和设计,让学生通过某种真实或类似情境中感受体验、学习实践,把知识通往能力的桥梁架起来,最终形成能力。知识是可以教的,而能力是通过在活动中运用知识逐步形成。例如,关于文章的写作,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布局、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运用等知识和技巧性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的,而写作能力的形成则是靠学生自己在个人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培养的。“活动式”教学方式,以开展多种活动为特征,是一种较好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活动式,如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辩论赛、听讲座、创办校报校刊校网等,解决学生口才、书写、写作等多方面的薄弱问题。活动的开展可结合当代的一些节目进行,比如结合央视的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古诗词朗诵,让学生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感受诗词给人的精神滋养。这些活动不仅包括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的一些语文能力的专题训练活动,也包括课后的相关语文活动与专题讲座等。活动式教学方式能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活动,开拓、延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学生将语文学习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言语实践,形成能力。

(三)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科学、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课程目标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比较单一,考试主要是期末和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为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笔试为主,主要考查学生一些课本文章的相关知识,内容多以语文知识或写作知识为主,较少或没有很好地涉及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平时成绩只是出勤、听课发言、作业等,占的比例较少,考核并以平时学习态度为主,除考勤外,没有具体的语文素养方面的量的细化要求。这种课程评价方式注重了终结性评价,而目前这种期末客观纸笔测试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有预先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习的能力,这样,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方面较少体现或无法体现,造成虽开设大学语文,因考核评价不到位,最终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提升未真正达到培养要求。创新教学评价,就是要很好地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要创新教学评价,仍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要改革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模块评价为多模块评价。可将原来的两块分割(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为多模块,调整分值比例,使过程性评价包括语文素养中的具体的听、说、读、写等核心元素的实际项目测试,并占较大分值比例,使终结性评价更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关于对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方式,他们将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总成绩100分划分为:出勤(3分)、课前演讲(4分)、读书交流(10分)、人物访谈(21分)、经典诵读(10分)、职场应用(8分)、阶段测试(14分)、综合考(30分),并对每一项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对“课前演讲”的具体要求是:“4分,旨在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关注历史’‘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学生准备一则时事热点新闻,课上利用3~5分钟左右时间,陈述热点新闻并对新闻进行评论,讲解生动有条理者最高得4分。”[2]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这种评价注重了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双重考核,也加强了过程性评价的学习落实与考核。对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实施多模块评价,符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要求。要创新教学评价,要吸纳一些好的评价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有些研究者将表现性评价引入该课程的评价中,使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改变传统客观纸笔测验的标准化评价方式,将加强实际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作为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养成重过程、讲方法、轻结果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评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动。因高职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现状,我们将标准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既要对一些知识层面的内容很好地掌握,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在过程中转化、养成能力。要创新教学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自主能动性方面的评价。我们可以在多模块中加一个模块,命名为“自主学习成效模块”。自主学习模块作为学生大学语文课程的加分项模块,鼓励学生获取汉语语言类方面的达标证书(如《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汉字应用水平测试(HZC)》、《汉字水平考试(HSK)》《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K)》等)和校内外各种语言类活动获奖证书(如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充分调动不同学生在语文方面多能力展现,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多元而又灵活的评价机制,不仅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累过程,也重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养成过程,也激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培育。

三、以大学语文课程研究促进教学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是我们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对高职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不够重视。研究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有学者检索到2011年以后在知网中发表的有关语文素养的文献共有5135篇,其中研究对象为普通高校学生的文献只有61篇,而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仅有33篇,两者加起来不过94篇,不到所搜索文献的2%;其中有科研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献共有27篇,其中有12篇文献得到国家社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却仅有一篇有关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文献得到基金项目支持。[3]从部分研究来看,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学科性质、教师素质、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通过这些研究,使我们对大学语文重视程度、语文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教材教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等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拓展了教学的思路,更新了教学的理念,明确了教师自我完善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会紧扣时展,遵循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教学规律,更注重实证性和针对性,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语文学习心理、研究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更接地气,教师将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进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品质。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应用性、实效性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教水平显著提升。只有教研结合、以研究促进教学,让教育研究扎根于教育实践,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项“培根固本”的百年工程,承载着不断提升现代青年母语素养、传承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4]可以说,唯有充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才能真正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7.

[2]于丽媛.应用型《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方式改革研究[J].现代语文,2016,(5):70.

[3]石升起等.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高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31.

语文课程范文8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职语文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建立一种新型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目标就是提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就是在信息时代,知识学习形成一种习惯及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职语文课程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

一素养与核心素养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核心素养与素养是有一定的区别,要理解素养与核心素养必须理解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基本内涵。通过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核心素养引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需要,能起到育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增加高职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能为企业培养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2]。

二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缺乏重视

国家大力提倡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但很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不重视,这与高职教育现状是分不开的,现在高职教育基本都是2+1教学模式,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定岗实习,学时数都在大量减少,部分领导认为语文课程没有用途,学时数大量减少,或根本就不开设语文课程,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是否开设语文课程没有特殊要求,这些因素就造成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不重视。通过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重视学生专业发展很重要,但必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现在高职学生语文知识贫乏,阅读能力很差,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都起到阻碍作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交际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起到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起到关键作用[3]。

(二)教师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专业发展,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这几年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扩展,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教师增加的数量有限,多数高校都在引进专业教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语文课程边缘化,导致语文课程师资队伍薄弱,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以前的中专院校升格高职的,当时中专院校都是计划招生,招生人数都不多,语文教师就很少,一般年龄都偏大一些。但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都在不断的扩大招生,学生数量增多,造成师资严重不足,有的院校语文教师都改行教授就业课程或其它课程,语文教学边缘化,造成师资严重不足,很多高校开设语文课程都是大班额授课,语文课程课堂效果不好,学生对语文课程也不敢兴趣,学校、领导、教师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没有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作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高职院校重视高职语文教育,重视师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关键因素[4]。

(三)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高职语文课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合班上课为主体,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课的很少。通过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现在高职学生普遍对学习兴趣,对讲授教学法已经麻木了,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参与,都是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效果不好。学校要真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必须以小班额授课,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充分体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能力,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

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一)改变课程目标囿于知识技能的取向

传统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强调的知识目标,现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体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围绕“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这一基本思路,改变课程目标囿于知识技能的取向,锁定“人性提升和职业能力发展”两个支撑点,探讨和实践高职的语文教学改革,从而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必须的高技能,又具备能为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职业人文素质。具有人文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这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现在高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改革,建立一种适合高职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6-8]。

(二)构建动态充满活力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1.改革课程内容,实现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一体化。(1)开设大学人文语文。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一体化发展,对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人文语文选材主要是文学选文与科技选文相结合,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提高其大学语文为学生专业服务特色。(2)开设大学应用语文。大学应用语文主要是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主要以人文知识为主,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主要体现基础课程为学生专业课程服务,提高其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3)开设大学实训语文。即以生产见习、社会实践为主,融合职业能力指导。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语文教学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很难得以保证。因此,大学语文必须打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制约,构建广阔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空间。2.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传统与多元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改革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改变以往单一教学方式,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元教学模式的融合。在高职课堂上应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在大学语文上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情景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教师需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学语文兴趣,提高学生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9]。

参考文献

[1]许红琴.聚焦延展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47-51.

[2]陈钧玲,黄瑞夷.从“教读文”转向“教读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之一[J].语文知识,2017,(02):59-61.

[3]刘飞.“语文核心素养”意涵解构与培养路径重构——基于名师课堂的思考阐释[J].语文知识,2017,(01):34-37.

[4]涂芳.利用翻转课堂培育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36-38,

[5]张聪慧.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29-31,

[6]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

[7]赵莹莹.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1):173-176.

[8]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04):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