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作模式范例6篇

商业运作模式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1

【关键词】医药商业企业;运作模式;结构;功效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57-01

1 我国医药商业运作模式分析

1.1 计划经济的分级批发模式

计划经济时期药品流通基本上属于国有专营,全国医药商品产销计划需要衔接、平衡。药品按照国家计划生产,统购统销,价格上实行统一控制,分级管理。由中国医药公司统一规划,一、二、三级批发层层下达指标,层层调拨。进口药品统一掌握,由一级进口后,层层分配。这一医药流通模式现在基本上不复存在,但其对国有医药商业企业的影响深远。

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渠道模式

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医药流通业的国家专营的局面。引入了集体、民营等所有权医药商业企业,加速了医药流通领域的竞争。

目前存在的渠道主要有: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零售企业-消费者;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医院药房-临床医师-患者(消费者);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连锁企业门店-消费者;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房-临床医师-患者(消费者)等。

这种多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是:药厂生产的产品到最终的消费,往往有6至7个流通环节,结果造成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这造成药品价格过高。

1.3 现代医药物流运作模式

以现代医药物流运作体系为基础,在完全符合GSP条件的前提下,在高效利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改造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药品编码管理,药品批号管理,药品补货管理等现代化物流管理思想,达到了物流运作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投资最少的目标管理模式。

药品采购:公司设有独立的市场采购部,该部门将药品的采购按药品的剂型划分。根据药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的剂型划归不同的采购员负责。在采购过程中要求所有厂家的相关资质和药品的相关资质材料齐全。采购员要对所采购的药品有充分的了解,确保药品质量。

药品仓储管理:采购的药品在入库前,质量检验部门检验药品质量、药品的相关材料和生产企业的资质等资料。药品库存管理按剂型划分,根据不同剂型的药品的保存特点,划区域设立负责人,使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实施药品编码,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药品编码与商品编码相统一。

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将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三者结合,加强对医药信息化的探索,通过对药品质量、业务进销存、财务、人事、客户服务等实现了网络管理。

2 现阶段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特点

目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2.1 医药批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全国1.6万多家医药批发企业中,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的不足400家,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不足10家,很多医药批发商的供货目录只有区区十几个品种。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经济技术手段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是十分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医药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利润率低

药品从药厂到最终的消费者,有6至7个流通环节,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国外成熟的医药市场,药品流通环节一般为2-3个。药品环节繁多导致效率低下,目前全国医药商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而美国医药批发的流通费用率仅为2.9%。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0.7‰而美国医药销售利润率为1.5%。

2.3 医药商业系统处于整合阶段

国家鼓励现有药品批发企业以兼并、入股、联合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促进药品批发企业的规模化,鼓励大型药品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级药品批发企业,将市、县级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坚持标准,积极稳妥开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试点,促进药品经营管理集团化水平,鼓励通过GMP认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跨地域开办连锁店。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药品创新的宏观环境,提高我国医药业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3 医药商业企业运作新模式

鉴于以上商业环境的特点,中国医药商业企业为了适应医药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为了提高中国医药商业的经济效益,在借鉴发达国家医药商业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模式。目前出现的医药企业新趋势,是建立高效医药商业企业运作新模式的基础。

3.1 医药工商企业的自愿联合模式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某些医药工业企业有好的产品,但却缺乏深层次、广覆盖的分销网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医药“工”、“商”企业的联合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两者精诚合作,互为补充,互为对方解决困难,同时又可规范医药市场,从本质上降低药品价格。

3.2 医药工商企业运作的佣金制模式

由于近年来宏观政策调控、GMP改造以及国家对生产原料质量、环境保护以及劳动保障的重视,生产成本却逐步增加。因此,对于医药商业企业而言,利润从购销差价逐步向佣金制转化,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3.3 建立佣金制下的医药工商联合运作新模式

对比分析本文论述的我国医药商业运作五种模式各自的优劣,取长补短,笔者提出构思以形成佣金制下的工商联合运作的新模式。这一新的运作模式,将有机的协调当今医药企业出现的两大趋势:“工”、“商”企业联合和佣金制。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2

关键词:商业保险;新农合;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

2003年以来,在全国农村试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21.7%,已有1.63亿农民参加了试点。我国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出的总体规划是,到2006年试点覆盖面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属于“低保额、广覆盖”的社会医疗,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仍然是低水平的合作医疗。新农合,是相对我国之前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言的,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之新,在于县政府从原来的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接管了组织和管理的工作,并且明确了政府补贴的规定,即由国家主管并且资助下的自愿性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对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关键意义。但我们应该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管理方式、运营模式、保费征收、效率和公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政府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责任主体,土地医疗保障水平的削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多层次、差异性是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发展路径和模式。随着农民保险意识的增强、社会各方面的日益重视以及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这项制度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在保障农民医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现有基本模式

目前,商业保险介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存在基金管理、保险合同、混合三种模式:

(一)基金管理模式。该种模式是政府委托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收取适当的管理费用提供经办服务,保险公司不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只按照政府要求,提供报销、结算、审核等服务,新型合作医疗的基金赤字和基金透支风险均由政府承担,基金节余转入下一年度。

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和政府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险公司按照合同提供方案测算、报销管理、结算支付等管理服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但不对基金盈亏承担责任。采用委托管理模式参与的经办保险公司应当严格履行委托管理合同,不负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投资运作,不得以任何形式承担基金的运行风险,不得以任何形式分享基金的运行收益。如果结算年度内基金出现节余,节余部分滚存下一年度基金账户;如果基金出现赤字,由当地政府予以弥补。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发挥的作用就是相当于会计和出纳的作用。

(二)保险合同模式。该种模式是政府用筹集到的新型合作医疗资金为农民投保团体医疗保险,在就保险责任、赔付比例、赔付限额等方面协商一致后,保险公司与政府签订保险合同,按约定向参合农民提供医疗保险。相应的,新型合作医疗的基金透支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其主要优点包括:

第一,权责分明。政府与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赔付比例等方面的协商一致,有助于政府与保险公司在风险发生时各自知道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不至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这一特点体现了保险公司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保险合同模式的权责分明的特点。

第二,提高运行效率。只有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协商一致,才能使保险公司的运行工作更加快捷、有效地进行,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对新农合中的基金透支风险也承担着责任。这样提高了保险公司在新农合运行中的效率,使得新农合的开展更加顺利。

(三)混合性模式。即介于基金管理型和保险合同型之间的一种模式。保险公司代政府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收取适当的管理费,基金赤字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按一定比例分摊,基金节余转入下一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的透支风险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分担。

三、实现商业保险加入新农合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新农合的商业化运作提供法律支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极其重要。针对商业保险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困难,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由保监会、卫生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沟通协作,联合制定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规范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营行为,保证管理服务的稳定到位及医疗基金的安全,为保险公司推进这项业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法规建设,赋予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应有的法律支持,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法律地位;通过政策法规建设使新农合制度的管理、监督有法可依,规避新农合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政策法规建设确认政府、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以及参合农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强调政府在其中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

(二)保险公司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为新农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除了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外,保险公司自身也应积极深入研究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工作,从长远把握,积极扩大参与面;参与的保险公司在人员、管理等方面需加大投入力度,营造长期经营的物质基础。保险总公司应对参与试点的分支机构给予最广泛的支持;并与政府部门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政府部门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服务实现管理功能的社会化,而保险公司则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三)加强保险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首先,在实施商业化保险运作模式之前,商业保险公司应提供详细的承保方案,与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充分的沟通,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采取与政府签订保险服务协议的方式,约定参保农民占农业人口的最低比例、保费最低规模、理赔控制原则等,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消除隐患;第三,广泛向农民宣传保险条款,不仅使他们了解应保障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知道免责内容和赔付比例,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确保把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的心坎里。在这其中政府的角色也需要转换,以配合商业保险的参与,作为一个纯粹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实现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有效的医疗保障。同时,政府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四)正确认识新农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充分认识其发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社会保障领域制度的创新,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运行都是经过了长时期的规范操作,才能在社会上树立巩固的信誉。因此,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这项创新,政府、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卫生部门都要在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这项任务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另外,国家部门与保险公司双方为实现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更应重视保险业在新农合工作中的优势,明确保险的参与对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长期的现实意义。积极探讨合理长效的机制,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保监会应积极宣传保险参与新农合的优势,消除广大农民对商业保险的不信任态度,同时协调各新农合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法律地位,保证经办机构的费用来源。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3

[关键词] 摩尔 购物中心 商业物业 物业 Shopping Mall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追求方便性、多样性、注重个人品味的需求,同时更注重体验整体购买经历的愉悦,这种趋势促成了对SHOPPING MALL的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国内SHOPPING MALL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技术逐渐成熟,其前途不可限量,内地也将逐步迎来SHOPPING MALL的时代。

按照中国目前的经营发展状况,零售商业发展态势、未来发展规划、人均购买力水平、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在中国发展具备优良购物环境、提供大型休闲场所及停车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服务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购物中心的条件已逐渐成熟,SHOPPING MALL的出现也是中国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业态进行社会优化组合的必然趋势。从而大大推动了国内商业物业的发展。

一、摩尔购物中心的涵义

MALL全称Shopping Mall,音译“摩尔”或“销品茂”,意为大型购物中心,指在一个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型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的零售商店、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国内通常所说的购物中心实为百货店的另一种称呼。MALL不尽规模巨大,集合了百货店、超 市、大卖场、专卖店、大型专业店等各种零售业态,而且有各式快餐店、小吃店和特色餐馆,电影院、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另外,MALL还提供了百货店、大卖 场 无法提供的如漫步在长廊、广场、庭院般悠闲的购物享受。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零售企业除了发展自身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必须顺应以规模领先、以效益制胜的世界零售业大趋势。SHOPPING MALL有别于其它的商业业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和引导新的消费方式,引进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建设现代化的SHOPPING MALL对促进中国商贸发展、填补商贸空白、优化商贸行业结构、改善购物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涵义和管理难点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普通摩尔的物业所有者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优势互补,既可保证和提高管理水平,又可使摩尔以一个统一的社会形象面对消费者,同时由于摩尔内的各零售商分别经营自己的产品,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风格。这种购物场所的组织和构造形式,包含着一种促销思想,即要让消费者在购物场所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由大房地产商按 MALL的要求设计开发建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或城郊居民聚居区,实行的是租赁制。特点:面 积比购物广场大许多,一般在15至30万平方米左右;业态业种的复合度高度齐全,一般为全业态全业种经营。

物业型购物中心在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的很多, 其代表有:香港时代广场、 海港城、太古广场、又一城,新加坡义安城Ngee Ann City、莱佛士城Reffles City、威士马广场(Wisma Atria)、先得坊Centre Point,菲律宾马尼拉GLORIETTA PLAZA和香格里拉广场 SHANGRILA PLAZA,马来西亚吉隆坡刘蝶购物中心(LOW Yat Plaza)、燕美购物中心(Imbi Plaza)、乐天购物中心(Lot 10),泰国曼谷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暹罗广场 (Siam Center)、River City、The Emporium,台湾的京华城、中华城、台茂购物中心、厦门“SM城市广场”。国内也发展迅速,如:上海时代广场、北京时代广场,上海梅龙镇广场、北京东方广场,上海嘉里不夜城、北京国贸中心,宁波天一广场,宁波万达广场。

但建购物中心容易,管理购物中心难。一个大规模购物中心的正常运行,首先要求事先策划设计的成功。美国购物中心除了事先策划外,还实行专业化的管理。管理主体可能是房 产所有者,也可能是房产所有者聘请的专业化商业管理顾问公司。把购物中心管理简单地视为物业管理或是商业管理都是错误的。它几乎是一门边缘学科,物业管理与商业管理的交织。购物中心管理者不仅要保证水、电、暖、空调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周围环境的整洁与安全,还应该知晓店铺经营知识,为各零售商提供信息服务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更重要的还在于进行统一的促销活动,负责把顾客引进店中来。 购物中心不是集贸市场,管理者也绝不是仅收租金的地主,他必须保证入租的客户具有完美和大体一致的形象,从而保证他们能赚取理想的利润,否则哪有租金给你呢!上述的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管理难点,需要我们有较好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运作模式探索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市场的博弈有4个参加者:开发商、投资者、经营商、管理商。分开来看,商业物业的赢利有5个渠道:一是开发商通过运作项目赚取开发投资利润,二是投资者出租物业赚取租赁利润,三是经营者赚取经营利润,四是商业物业管理商赚取管理利润,五是长线持有物业,享受物业的增值。在此背景下,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物业运作模式可以做一些探索:

1.产权完整的经营式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经营统一化与产权分散化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已经成为商业物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产权完整统一的商业物业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那么开发商如何获得充裕的资金进行运作?日益膨胀的民间资金又如何投向收益较高的商业物业?美国房地产业的运作模式值得很好的借鉴:

美国房地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核心的产业链。个人投资将转向房地产基金,它使个人投资者以少量资金即可参与房地产投资,并可享受相应股份的收益,其具体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面向公众募集资金:面向公众募集资金,募集对象广泛,募集潜力巨大。尽管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资金需求量极大,资金回收期长,该种募集方式仍可以满足开发、经营MALL的需要。

(2)投资组合由多家或大量的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组成:通常专营SHOPPING MALL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拥有几十或上百个SHOPPING MALL的投资组合。在巨大的资金背景下,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的投资可以产品组合,不同地区及不同发展规模的SHOPPING MALL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并占领市场份额。

(3)专业化管理:作为同时投资并且长期投资几十或上百个SHOPPING MALL的机构,其管理团队能够聚集大量相关领域的管理精英,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而不是将某个具体项目的经营风险集中于某个人。

(4)与各大零售商保持长期协作关系:房地产投资信托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与各大零售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核心主力店的招商得以顺利解决。

2.统一管理,租售协调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1)先租后售,以租促售,最大限度地赚取开发投资利润。从2002年开始,上海、成都等地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商业物业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完成以后并未将产权拆零销售,而是联合专业的商业经营管理公司先将商业物业完全经营起来,形成获得投资者认可,经营户追捧的成熟商业物业后,再将产权进行拆零出售。有的媒体称其为“成现经营”,意即商业口岸价值成现以后再进行商业地产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先租后售,以租促售”。

(2)不租不售,开发商直接涉足商业经营,同时赚取开发投资利润和商业经营利润。宁波的天一广场是宁波商业核心地带重造的成功广场,也是宁波老三区的商业中心代表,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其建筑面积是22万平方米,有宁波政府的天一城司开发,并进行物业管理,主要的特点是只租不卖,是属于典型的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 ,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

(3)销售部分黄金商铺的产权,其余不宜拆零销售的物业作为股本,与专业经营商家联合成立专业商业经营公司,整合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经营商家的品牌经营优势,同样可以赚取开发投资利润、合伙经营利润和物业的增值。

(4)销售部分黄金商铺的产权,其余不宜拆零销售物业的作为股本,与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联合成立项目管理公司,引进经营商家收取租金,整合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商业管理公司的品牌管理优势,同时可以赚取开发投资利润、租金收益和管理利润和物业的增值。

当然,赢利模式的发展是永无穷尽的,开发商以及博弈相关各方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投资回报的期望值,才能设定科学合理的赢利模式。为了赚取自己能力以外的利润,盲目地涉足陌生领域,可能最终反而将风险扩大化。

3.地产型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预先取得足够规模的地块,只开发其中少部分地块为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通过对物业的成功经营,赢得周边土地增值,其赢利空间自然又远非单个的商业项目可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从单个项目的赢利扩大为大规模土地的经营,其开发商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地产商”。

一般在城市配套设施充足的环境中建设小规模的居住区,可以享用各种成熟的配套,开发商可以省掉很多配套的建设。当然,市政配套的价值已经蕴涵在土地的价值中了。如果在城市郊外预先取得足够规模的成片土地,开发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在该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促动以后,享受相关地域、物业开发的顺利升值和赢利,使配套成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如果单纯就商业项目来操作,并不能充分发挥配套给土地带来的增值。

2006年12月22日开业的宁波的万达广场位于鄞州中心区核心位置,东靠天童北路,南为贸城中路,西至宁南北路,北临四明中路。项目总占地面积21.09公顷,总建筑面积为52.06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国际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近26.86万平方米、高级公寓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白金5星级酒店及5A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左右。宁波万达广场项目是一个集国际商业广场、高级公寓、白金5星级酒店及5A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通过一段时间的成功运营,使宁波万达广场的区位在宁波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中心,使周边的房价提高了30%多,其周边宽阔的马路,大型的停车场,吸引了有较强购买力的有车家庭群体,消费者的集聚力迅速增加,成为一个宁波南部地区的标志。

4.品牌型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将物业管理、商业管理将进化为“资产管理”,最终形成品牌型运营模式,形成连锁的专业化管理。

目前,商业物业的开发商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将物业管理、商业管理发展为资产管理。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开发商还会涉及酒店、会展、体育、道路港口设施等开发项目。譬如,李嘉诚财团早在数年前就涉足国内港口的开发与运营,成都的著名本土房地产企业置信实业也成立了置信资产管理公司和置信商业旅业管理有限公司,都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物业管理和商业管理。

商业物业的开发商已经逐渐形成这种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给自己的物业公司留下几间营业用房或一些广告位,让物业公司通过这些局部的资源赚点钱来贴补物业费收入的不足;物业公司所管理的全部物业作为资产,可以通过物业服务、管理、创造性的经营活动,使资产保值和升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业的延续价值是靠经营体现出来的,例如可以通过促动买卖、租赁来升值硬件资产。传统的物业公司必须强化自身的“造血机能”,变革成资产管理和运营公司。开发商业物业,尤其在经营长期经营管理的商业物业时,物业管理(资产管理)成为极重要和关键的企业职能。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运营好了,可以满足企业品牌,增强融资能力,扩大企业现金流,实现经常性回报,有利于连锁和跨地区发展。

如菲律宾的SM SUPER MALL集团(自营SM百货公司、SM超市、SM 影城、SM玩具反斗城大卖场、SM美食城)和ROBINSONS集团(自营ROBINSONS百货公司、ROBINSONS超市、ROBINSONS影城、ROBINSONS玩具反斗城大卖场)、泰国正大集团的THE MALL集团(自营易初莲花超市)、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属下之百盛购物中心(自营 百盛百货公司和超市)。这些都是专业的品牌摩尔运营商。

四、总结

商业物业是非常个性化的资本载体,运作的理念也是丰富而易变的,商业与房地产都属于地域性很强的行业,不存在通用的成功模式,在SHOPPING MALL的时代,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它,创造更大的价值,作到多方共赢。在未来,我们应当注意顺应SHOPPING MALL的时展的趋势,利用房地产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降低运作风险,拓宽运作思路,获取长期稳定的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收益和增值。

参考文献:

[1]罗伯杰著:《杰克・特劳特营销定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1 /2版

[2](英)马尔科姆・沙利文(Malcolm Sullivan),(英)丹尼斯・阿德科克(Dennis Adcock)著;吴长顺等译:《零售营销精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2-01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4

关键词:物联网;邮政电子商务;SWOT分析;“三网一体”

一、引言

自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正式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高举物联网大旗:2008年欧盟智慧系统整合科技联盟(EPOSS)在《2020的物联网:未来蓝图》报告中大胆预测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策略,使物联网在全球受到热捧,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总理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以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由此我们看出,由物联网掀起的又一次信息化产业浪潮正在扑面而来,我们即将进入继互联网之后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云计算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动态资源管理理念[1]。在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下,电子商务的运作得到了新发展。物联网将以信息流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活动过渡到“物”的管理阶段,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体系里,人、资金、商铺、商品等均成为“物”,这些“物”在一个电子平台通过数据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实现数据的同步和实时处理以及信息的共享化和透明化,最终提升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水平。

作为政府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从2000 年开始,中国邮政开始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回顾过去的十多年,我们在发展邮政电子商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建立包括183网站、185客户服务中心、绿卡支付网关、邮政安全认证系统、递送调度信息系统等电子邮政工程系统。但是,面对物联网时代趋势,原有的邮政业务运作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展需求,需要加以创新,探索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新模式。

二、物联网时代邮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运作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中国邮政作为服务型企业,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于一身,具备支撑邮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天然优势。首先,中国邮政的百年品牌和良好信誉是其最根本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客户的了解和信赖是邮政拓展业务、赢得客户的基础和重要优势;其次,中国邮政具有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实力,邮政形成了包括平邮和EMS快递再累的多重物流配送系统;第三,具有认证、支付、配送、清分功能于一体的在线结算能力和安全保证;第四,具有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综合全面的电子交易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邮政系统还拥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短信平台。这些优势使得中国邮政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联网时代能够迅速在电子商务领域站稳脚跟并开展业务运作。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首先,邮政缺乏在电子商务方面明确的发展策略及策略开发机制,没有形成一套战略实施的策略和程序;其次,由于邮政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外完全的市场化,造成其服务水平不高,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人们对电子邮政的具体服务还较模糊;再次,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现代物流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在邮政业务中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业务运作效率低。最后,邮政上游供货商的产业链还不完善,针对下家客户的管理也尚未形成规范。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2007年中国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面市场竞争。公司在考虑发展战略时,确立发展电子商务是邮政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之一,这是中国邮政在市场化条件下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运作的契机。2008年的“全国邮政电子商务工作会议”确定了其“支撑、服务、运营”的发展定位,并开始制定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另外,各地方邮政如南京、广州等地纷纷创新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这是创新发展我国邮政电子商务业务运作的良好机遇。

4.威胁(Threats)分析

首先,邮政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品牌的竞争,包括有实体支撑的电子商务企业(苏宁、麦网等),采用B2B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专业化经营企业(卓越网、当当网等)以及淘宝、易趣等采用C2C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等。这些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势必在市场上与邮政业务展开激烈的竞争。其次,传统邮政形象牵制电子邮政的品牌树立和形象突破。这些都对邮政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三、物联网时代邮政电子商务的业务运作模式创新---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

物联网时代,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国邮政做强做大的客观需要,是中国邮政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迈进的必经之路。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创新业务运作模式,根据邮政的传统业务优势和网络化发展的机会,规避自身的弱势和发展的威胁,提出了以邮政物流业务为核心,协调发展电子邮局和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业务组合,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并最终实现三类业务并举的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融合”的发展模式。

1.邮政物流网: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中国邮政在物流领域上有很强的优势,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时,需要从根据自身优势,核心发展物流业务。目前,物流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集中在区域配送上,因此业务运作模式创新主要是针对物流配送市场。根据中国邮政的网络特点,物流业务运作需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来加以创新。

邮政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运作需按照(l)一(6)如下的顺序完成: (l)客户上网浏览商品,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确认,并完成商品的登记和货款的交付;(2)邮政系统确认信息后,同时下订单到供应商与供应商所在地的物流公司;(3)(4)物流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取货与配送过程;(5)邮政内部网络传递到客户所在地的物流公司;(6)物流公司将货物投递到客户。

2.电子邮局网:电子邮局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电子邮局类业务主要是利用邮政数据库资源和计算机综合网平台,实现传统邮政业务的电子化,把传统邮政和其他邮局类业务进行排列组合,通过邮政计算机综合网,共享信息和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邮政金融网: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邮政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真正的网络银行业务,如网上汇兑、支付、B2B 和B2C结算、转账等。可以同四大商业银行联手把银行―企业或银行―个人的交费、结算、托收承付等业务通过邮政计算机综合网平台连接起来。通过在邮局计算机综合网上开设的账户可以很方便地与同城或异地顾客进行商务交流,省去顾客和银行打交道的繁琐手续,发挥邮政金融网的理财潜能。

4.“三流”融合: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

以上邮政物流网、电子邮局网和邮政金融网分别是邮政电子商务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各自需要建立的独立网络系统。但是他们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必须在邮政系统的综合计算机网络下,将“三网”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三流融合”,最终实现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华.物联网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2011(2):107.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5

1 界定民族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提高数据库资源质量

在进行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筹建时,应当紧扣其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把重点放在所在地的地方文献和有关本地聚居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献的收录上。民族地方文献兼有民族性、地方性之特征,其范围涵盖了当地居民生活的所有层面及所有事件。地方文献是指记载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人物、历史、山川、气候、风俗、物产、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载体。民族文献是指以各种文字或其它形式记录下来的研究和记载我国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教育、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文献。民族地方文献是指有关该地方民族的历史、文物、风土民情,记录地方历史,保存地方文化,展现地方特色之各类型资料。就时间的观点来看,民族地方文献应包括历史的文献和现在的文献,故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不应局限于历史文献的整理,因为现在和将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若就空间的观点来看,则应以生活圈与文化圈作为地理的区隔,因若想获取一地区古往今来的所有史料,必须考虑该地区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变更,且邻近地区的相关资料也都应列入数据库建设范围。民族地方文献就是地方发展所留下来的历程与记录,它记录了当地居民生活的轨迹与成就,保存历来居民的创作成果。而且其文献体裁不定,它可能是官方的档案,也可能是个人的田野调查研究;它可以是公文书,也可以是文艺创作。

由于民族地方文献内容、类型及载体的多样性、广泛性,给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民族地方文献就内容可分为:古物、古迹、民俗及有关文物、自然文化景观、文学、艺术、史料;就其文献资料性质可分为:图书文献、文物文献与视听电子文献。筹建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如果包罗万象,把所有的地方文献都加以收录,势必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且从商业角度来看,包罗万象的数据库不但建设周期长,而且收益比较慢。因此在建设数据库时,界定文献的视角应从专题出发,从文献内容出发,把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按类集中,如沈从文研究文献数据库、西部民族宗教史料数据库、西部历史地理数据库、西部方志数据库、敦煌学数据库、丝绸之路数据库、西域研究数据库、西部自然文化景观数据库、古迹导游数据库、现代西部经济建设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

2 比照投入与产出,合理选择民族地方文献的数字化模式

图书馆作为一种非盈利性机构,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其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在进行西部地方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时,应当从本馆的硬件基础、资金水平、人才结构出发,通过对数据库产品未来的应用前景做一个详细的前瞻性的效益评估(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以便确立数据库开发的商业模式,保障数据库建设的“造血”功能。

一般来说,中小型图书馆,特别是西部地区图书馆,受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制约,独立承担数据库开发和建设的全部工作将是难以实现的事情。从1996年数字图书馆试验项目到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顺利开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在多媒体数字资源的创意、设计和加工,元数据抽取和元数据库的生成,对象数据库建设,调度系统的选用以及实现多库的跨库检索和用户界面等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发出了一系列软件,如:数据加工、置标、管理方面的软件;元数据和对象数据装入和管理方面的软件;包括多媒体对象在内的动态页面生成软件;支持SGML和分布式数据库检索、查询软件以及元数据和对象数据连接的接口软件等。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影响下,数字图书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有清华同方光盘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就目前数据库发展趋势来看,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是比较受欢迎的。西部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应该实现跳跃式发展,不再拘泥于书目数据库建设。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与数字内容产业的高速汇聚出现了知识网络型公司企业,这些企业对文字编码技术、文献数字化、数据资源库建设等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因此对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模式的选择,应该依托这些公司企业的技术实力,把本馆收集的民族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并同这些公司签订数字化协议,形成长期合作。数字化加工的公司企业拥有庞大文献数字化市场,因此能够长期地为图书馆等文献收藏单位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服务,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改进,数字化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有效地促进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节约资金和人力。

数字化模式的选择,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依靠本馆自身技术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实现单馆独建,此类模式政府对其投入大,一般图书馆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二是图书馆间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倡导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数字化技术的互补和文献资源上的互补。这种模式在图书馆界酝酿已久,并且已经得到推广,如我国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各图书馆由于体制及隶属关系的原因形成了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在客观上对统一的计划分工、合作建设数据库增加了难度,再加之闭门造车、急于求成的心态,致使一些馆倾向单独建设专题数据库,并普遍存在着结构单一、规模小、专业面过于狭窄、缺乏建库规范和数据的录入标准等问题,影响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强强联合是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实现的,其数字化模式和数据库资源库群的运营模式还有待构建。三是

图书馆与进行数字化加工的公司企业进行有偿合作,图书馆提供需要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公司按照图书馆的要求进行数字化加工。这种模式符合图书馆的需求,并且减少了图书馆不必要的硬件投资,特别适合中小型图书馆文献数字化要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与北京世纪超星的合作就是成功的例子。3 严格按照标准建库,及时进行数据库数据更新

要想使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良好的商业化运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建库标准执行。统一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资源库的制作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近几年来,许多省市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建设了若干地方文献数据库,但没有统一的建库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难以互相转换,无法上网流通,起不了资源共享的作用,也达不到商业化运作的目的。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明确民族地方文献的概念,就解决了资源库的内容范围问题,统一标准,则是规范了资源库建设的形式。如果数据库的制作不合规范和标准,标引、分编、检索点选取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数据库的建设各自为政,分别基于不同的系统,这些低水平数据库在本馆或小范围内或许能够使用,一旦上网联机在全球范围内调用,它们的缺陷立即会显露出来:不同计算机系统的互联和数据的统一规范就会出现很多麻烦,甚至会无法上网交换而成为废库。

在完成回溯性建库之后,要注重数据库的更新工作。数据的及时更新,是数据库的生命,是数据库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新、更快、更多、更准、更全的数据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时时关注民族地方文献的出版动态和民俗文献等,尽量收集多种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及时地更新数据库内容。另外,还应制定比较明确的数据库更新制度,保持一定比例的地方文献采购费用,从制度上保障数据库的长期建设。

4 加强数据库产品的推销,形成建设—推销—更新维护—再建设良性周期循环

数据库的商业化运作,离不开对市场的占有,而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靠数据库本身的质量、特色,另一方面数据库产品推销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运作模式只注重数据库的建设、更新维护,忽略了产品的推销,使得本来很有市场前景的数据库,变得无人知晓,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因此,要特别注意加强数据库产品的推销。

4.1 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主要利用报刊、电台对数据库的民族性、地方性、学术性、实用性做一些简单介绍,着重介绍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标识、学科属性、检索途径、获取与联系方式等。传统媒体的宣传覆盖范围广、影响大,但宣传费用高,针对性不强。因此要注意广告词的精练。

4.2 利用Internet进行宣传推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数据库产品的网上推销提供了可能。由于网络检索技术的日趋完善,智能式的搜索引擎能对世界上任一信息加以捕捉。因此,应注重建立数据库介绍性的网页,提供网上检索功能,实现有偿使用,开辟网上用户意见箱,把数据库用户的信息反馈到生产商,从而形成数据库商业化运作的良性循环。数据库网上推销的成功例子有很多,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等。4.3 利用自己印刷的资料进行对口宣传。由于数据库销售的用户对象一般比较固定,因此作为数据库生产商,有必要制作有关数据库的详细资料,定期向这些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数据库生产、使用等介绍性资料,如周报、月报、技术答疑等,以扩大销售范围。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6

[关键词] 工艺美术 销售渠道 经纪人公司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得到蓬勃发展,在推进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人文奥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相对落后,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文化行业中心市场功能建设尚不平衡。在“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如何调整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模式,打造与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和特点相适应的特色产业,有效解决工业美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促进首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北京市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一、北京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工艺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在经历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短暂辉煌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政府主导下的工艺美术行业由于不能很快适应这一变化,加上受到世界和经济萧条的影响以及工艺美术行业产品兼有商品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而不能大规模生产这一特殊性,行业逐渐出现萎缩衰退趋势,大量工艺美术企业效益下降,失业和人才流失严重,多种技艺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据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统计,1985年,仅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所属企业就达到47家,从业人数2.8万人,有近60个传统工艺美术门类,到2006年,北京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仅为37家,从业人数仅5724名,目前己经失传或濒临失传的门类多达43个。

面对工艺美术行业的日益萎缩,北京市政府扶持和行业协会采取了多项措施试图推动工美行业的重新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收效甚微,距预先期望值和20世纪80年代辉煌时期的规模和效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行业人才断档,技艺面临失传;行业整体创造力缺乏,保守观念强,产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产品受众面较窄,消费群体小;行业发展原材料稀缺,资金需求大;大师营销能力有限,营销手段单一;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集聚区;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束缚,当前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

二、经纪人公司和大师之间的商业运作模式

根据我国经纪人行业发展现状,结合工艺美术行业本身已有的发展基础,提出大师和经纪人公司的七种商业运作模式:项目合作、作品买断、大师全包、作品包销、作品展销、作品代销和作品收购。

1.项目合作

项目合作指经纪人公司利用其丰富的客户资源获得项目订单,大师凭其技艺,根据客户需要参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签订项目合作合同,经纪人公司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为指定客户开发作品。由经纪人公司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资金投入,双方均参与原材料购买过程,由大师对产品进行方案设计,经纪人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对方案设计提意见和要求,依托北京市工艺美术协会的专家资源,通过组织行业内专家或大师成立评审委员会,对设计方案进行最终论证,(签约)大师可独立负责产品生产,也可根据需要由(签约)大师牵头成立大师组合作生产产品,经纪人公司定期组织评审委员会对产品生产进度进行跟踪检查,经纪人负责产品销售,大师(组)享有创作生产的报酬,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决定,由经纪人公司分阶段根据产品生产进度付给大师报酬,大师拥有对作品的署名权,作品知识产权由经纪人公司和大师共同拥有。

2.作品买断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签订作品买断销售合同,大师的所有作品均由此公司进行宣传、包装和销售,经纪人公司不参与原材料购买和加工生产过程,由大师自行购买原材料并生产产品;大师提出产品销售底价,经纪人公司通过组织行业内专家或大师成立评审委员会,对作品就底价进行评估,或与大师就底价进行协商,并在底价之上出售该产品;大师收入来自产品销售后事先确定的底价和价格超过底价部分的50%,经纪人公司收入来自产品出售阶段价格超过底价部分的50%,产品无法销售由经纪人公司承担带来的损失,大师拥有对作品的署名权,作品知识产权归大师所有。

3.大师全包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签订涉及大师及其产品的所有相关事项合同。产品原材料购买、生产、销售、大师的日常生活、相关活动的参加、大师和产品的宣传等完全由经纪人公司负责,双方均参与原材料购买和产品设计过程,经纪人公司通过组织行业内专家或大师成立评审委员会,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由大师负责产品生产,经纪人公司对其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大师对产品质量担负主要责任,产品的销售与否及其价格高低与大师无关,经纪人公司按月或按年支付给大师定额(如100万)报酬,大师拥有对作品的署名权,产品知识产权由经纪人公司所有。

4.作品包销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签订产品销售合同,主要负责对签约大师的作品进行宣传、包装和销售,双方约定固定时间内的产品生产数量,双方均参与原材料购买,由大师提出作品创作方案,经纪人公司通过组织行业内专家或大师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签约)大师可独立负责产品生产,也可根据需要由(签约)大师牵头成立大师组合作生产产品,经纪人公司定期对产品生产进度进行跟踪检查,由经纪人公司负责产品生产的全部资金投入(包括大师创作费用及原材料费用);大师享有创作生产的报酬,对产品质量担负主要责任,经纪人公司根据生产的产品数量和产品价格付给报酬,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决定,大师拥有对作品的署名权,作品的知识产权归经纪人公司所有。

5.作品展销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签订作品展销合同。大师负责产品原料的购买、设计、生产全过程,经纪人公司以自有的工艺美术大师及作品展示中心为平台,对作品负责全方位的营销策划;产品生产和原材料费用由大师承担,宣传费用由经纪人公司承担,产品是否销售出去与经纪人公司无关,经纪人公司享有作品销售后的利润分成(如10%~20%),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大师所有。在作品展销过程中,对大师精品要求在销售后仍然在展台上展示一年,以丰富展台作品;对展台上迟迟未能销售的作品,以每年20%(或其他比例)的产品流动比例更换展台产品;展台高档产品和中档产品以一定比例搭配展销,以中档产品展销养高档产品。大师拥有产品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

6.作品代销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签订作品代销合同,主要负责对签约大师的作品进行宣传、包装和销售,不参与原材料购买、产品设计和加工生产过程;由大师自行购买原材料并生产产品,大师对经纪人公司提出产品销售底价,经纪人公司根据大师底价高低自由选择是否代销作品;大师收入来自产品销售后事先确定的底价和价格超过底价部分的50%,经纪人公司收入来自产品出售阶段价格超过底价部分的50%;产品生产和原材料费用由大师承担,宣传费用由经纪人公司承担,大师拥有对作品的署名权,作品知识产权归大师所有。

7.作品收购

经纪人公司与大师不签订任何合同,经纪人公司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大师精品的较高估价,收购大师精品进行拍卖。如拍卖价高于购买价,则价格经纪人公司享有高出收购价部分的所有收益;如未卖出,则损失由经纪人公司自行承担。大师自行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购买、产品设计和生产,经纪人公司仅负责拍卖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大师拥有对作品的署名权,产品知识产权归大师所有。

虽然经纪人公司运作模式初次引入工艺美术行业,但其在体育、演艺等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及在国外工艺美术行业成熟的经纪人公司商业运作模式经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新型的运作模式必将有力地促进北京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hn Russell Taylor and Brian Brooke. Art dealers[M].Scribners,1969

[2]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任 凭:经济人及其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