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扶贫方案范例6篇

乡村扶贫方案

乡村扶贫方案范文1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加强城区乡村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城区乡村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保持城区乡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需要。目前,市城区乡村扶贫开发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贫困现象仍很突出,"两类人口"存量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行路难、通讯难、收视难、就医难、上学难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扶贫开发任务仍很艰巨。各级各部门要从构建和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城区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加强城区乡村扶贫开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齐心协力地解决好城区乡村的贫困问题,促进城市与乡村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二、明确思路。重点抓好五大扶贫工作

要坚持"市区携手,城区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城乡联动,乡村为战,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支撑,坚持综合治理,实施开发式扶贫,奋战3-5年,努力实现城区与郊区互促共进,协调发展"工作思路,按照"兴、建、创"目标要求,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推进"原则,抓好五大任务及相关工程的组织推进,使乡村面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乡村公路、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生态能源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好市郊乡村产业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引导城区乡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林特产业、畜禽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抓好乡村社会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通信、福利院等工作,努力解决农民入学难、就医难、收视难、通讯难问题,使自愿入保的"五保"老人应保尽保。四是抓好扶贫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乡村劳动力素质和实用技术水平,促进外出务工农民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五是抓好搬迁扶贫工作。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边远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拓宽搬迁路子,探索安置方式,逐步实现搬迁扶贫。

三、增加投入。加大城区乡村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

城区支援郊区,保障投入是城区乡村扶贫开发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市民帮扶村民"要求,坚持"市区携手、城乡联动、群众参与、各方支援"思路,实行"国家补助、市级扶持、部门支持、区级投资、农户自筹、社会援助"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扩大扶贫资金投入。一是增加财政预算支持。市财政要将城区乡村的扶贫投入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预算投入由目前的150万元增加到700万元。高新区也应按照目标任务的要求,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二是加大部门(行业)支持。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畜牧、蔬菜、能源、通讯、广电、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应积极帮助城区乡村向省争取项目;市财政预算安排给市直部门的各类专项资金,40%以上要用于扶持城区乡村的扶贫开发事业;将市财政减免的城区乡村农特税费用于新型乡村合作医疗补助。三是扩大信贷支持。加大招商扶贫力度,抓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对有关龙头企业实行贴息贷款扶持。四是开展驻村扶贫。继续开展市、区直单位对口帮扶贫困村工作,对帮扶能力相对较强的市直单位采取"一主一拖"即将某单位安排到县市驻村扶贫的同时,带一个城区乡镇的贫困村)办法,确保城区56个贫困村每村有一个市直单位和一个区直单位驻村帮扶,加大帮扶力度。五是组织结对帮扶。广泛动员市、区直机关干部及社会团体、个体工商业主,奉献爱心,结队帮扶,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乡村扶贫方案范文2

为了深入宣传惠农政策,确保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圆满完成我乡2014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经研究,制订《城头乡2014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方案主题:

以“惠农政策进村入户,党的关怀温暖人心”为主题,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落实,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和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切身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方案目标:

通过脱贫攻坚实施计划,实现惠农政策的入户知晓率达到100%,惠农政策落实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全乡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到50%以上,贫困村脱贫率达到100%。

三、方案措施:

1、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和培训

乡编制惠农政策,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向农民宣传惠农政策,利用培训班向农民培训致富知识、脱贫方案,向全乡1032户低收入农户赠送《城头乡惠农政策选编》,并安排有关人员进村入户宣讲,乡村广播定时播放惠农政策,使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2、对贫困村实施帮扶

我乡姚台、戚台、徐莫三个村被列入特困村和贫困村。姚台村作为特困村由县农商行实施帮扶。戚台、徐莫两村为贫困村,由乡政府进行帮扶。我乡将对戚台、徐莫两村给予每村五万元的帮扶资金,并将对帮扶项目进行审定,以建设标准化厂房出租来增加集体收入,年终力争村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3、对全乡低收入农户的帮扶

2014年度全乡低收入户为1032户,贫困人口3129人,按照市县要求,2014年底,50%的低收入户要能够脱贫。围绕此项工作,县乡抽调400余人进行一对一帮扶,每位帮扶人员结对帮扶四户,为贫困户制订脱贫计划,提供致富信息,宣讲惠农政策,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组织保证

为了使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很好地落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乡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陈晓婷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裴玉龙任副组长,乡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认真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对脱贫攻坚方案的制订以及落实将严格的把关,有序推进。

乡村扶贫方案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乡扶贫攻坚进程,结合市扶贫移民局统一安排部署,现就我乡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各村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并上报市扶贫移民局备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xx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村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大落实力度,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5个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社干部为主体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进驻5个行政村,将精准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协同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xx市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乡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支"两委"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1X年X月X日召开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5个行政村成立了由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乡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在8月底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乡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乡举办各级培训班2期共80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0余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极大地推动了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深入5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6月份以来,我乡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社,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5个村的18个社共199户贫困家庭,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社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二是个别村社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下一步打算

乡村扶贫方案范文4

一、档案对城乡与新农村建设的见证

(一)见证农村土地确权

从实践看,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要历史见证,是还原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也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的最终体现。例如2015年江苏省农委、江苏省档案局联合印发《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并制定了相应的保管期限表。面对土地面积大、权属争议多、时间任务紧等现实情况,全省采取一系列措施,迅速启动并扎实推进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为了顺利推进这项工作,江苏省加强档案建设,全省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建设上,重点抓了及早纳入工作日程、出台土地确权档案管理办法、开展试点乡(镇)建设活动三项工作,让档案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见证城乡与新农村精准扶贫建设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档案是落实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近年来,全市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实地指导、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等形式,全面推进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这些档案,深入见证了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为其他区域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档案见证乡村变迁

近年?恚?我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大部分乡村发生了较大的变迁,保存完整的档案是这些农村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后人研究新农村变迁的历史证据。同时,作为农村改革发展历史的“代言人”,村级档案见证了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带给农村的浓浓暖意。档案中完整记载了这些年乡村的变迁过程。

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落实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

一是村支两委要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把建村以来形成的文书、照片等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按照相关业务规范整理归档;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作为档案室,制定相关的村级档案管理制度并上墙;三是要明确一名专(兼)职档案人员,负责档案整理和管理工作;四是档案管理要确保安全,尽量做到“八防”,在档案利用中,要防止档案遗失现象发生。

(二)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以开展驻村工作为契机,广泛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印发资料、街头宣传、知识讲座、标语等多种形式,采取音像、图片、文字等多种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积极开展“送档下乡”,以一些典型事例大力宣传做好新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档案的重要价值,让档案知识家喻户晓,让群众知道有纠纷找档案,有意见查档案,有问题寻档案,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促进新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切实加强新农村档案收集工作,以民生档案为重点,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农村档案收集工作相关制度的考核机制,注重新农村特色档案体系建设。

(四)抓好精准扶贫档案

一是加强专业指导培训。举办档案业务培训,重点对档案整理基础知识和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进行培训;二是扎实抓好极贫乡镇精准扶贫档案示范建设。档案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应带队深入城乡指导督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针对城乡精准扶贫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动态监督指导。

(五)突出抓好传统村落档案保护

一是加强对传统村落档案工作的指导。分管领导带队业务指导组深入开展业务;二是加强部门沟通联系。档案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应积极与新农办沟通工作,争取各方支持配合;三是加强乡镇督促联系。

(六)做好学习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进村零距离培训等多种有效形式,根据《村级档案管理办法》主要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如何规范管理档案等方面,加强对乡、村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行现场指导,切实提高基层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指导能力,有效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化建档。

乡村扶贫方案范文5

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根据《XX省xxx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甘办字〔xxxx〕47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x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xxxx〕34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查找,实事求是、动真碰硬、认真整改。现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随文上报,请审阅。

产业扶贫方面

1、扶贫产业弱,贫困户收入单一,产业项目扶持不精准,产业帮扶项目单纯发钱,“一发了之”,

部分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我县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依托传统的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和羊、猪等养殖产业带动力度小,大部分贫困户只能单一的投入一项产业;个别地方的产业扶持项目定位不精准,片面的以高产、增收为目的,没有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单纯的自我发展,没有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至今仍有x个村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贫困村x个。

整改措施:1.根据扶贫产业弱的现状,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制定了《XX县“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补充意见,全方位、全产业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壮大。

2.围绕重点项目和“6+5”重点产业发展,农牧部门组建了蔬菜、设施农业、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耕地地力提升、小杂粮及旱作农业、玉米制种、水产养殖、牛、羊、黑毛驴和奶骆驼、猪、鸡、农业技术培训、品牌培育、农机服务等17个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专家团队巡回指导、集中办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做到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户有技术明白人,扶持引导贫困户到所带动的经营主体务工、学习种养殖产业技术,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

3.制定了《XX县“破三弱、强造血”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产业扶贫这一根本,把“破三弱、强造血”作为推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市场引导作用,使贫困群众参与富民产业集约化、市场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对带动贫困户达到一定户数、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按照扶持奖补标准进行奖补。

4.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村“两委”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认真细致地清查盘点,切实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明晰。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模式,建立村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房屋、农用机械、小型设施等,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整改时限:xxxx年x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2、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精准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中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人口数量录入不精准、衔接不到位,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1.为了确保“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有效对接,根据xx省长调研省农牧厅讲话精神和全省六大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工作会议安排,县农牧局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重点,每个乡镇确定一个主抓产业,科级干部包村,技术干部包户的原则组建“一户一策”产业扶贫对接技术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宣传“6+5”产业扶贫政策、帮助选准主导产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服务工作。2.摸底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情况调查表》,汇总完成后对比大数据平台,建立台账,分年度、分产业、分乡镇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有效地为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整改时限:xxxx年x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3、“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慢,主导产业不突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缺乏产业支撑;产业扶贫工作统筹不够,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各乡镇产业发展不均衡,致使部分乡镇缺乏支撑产业。

整改措施:1.在我县北部风沙区xx等乡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到xxxx年全县种植经济林果35万亩,中药材10万亩;

2.在中部盐碱区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16字方针,到xxxx年发展水产养殖2万余亩,治理盐碱地6.5万亩;

3.依托引大工程指挥部给x万方供水指标,投资x亿元,在xx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xx万亩,在正路镇通过引提灌工程发展高效节水滴灌高原夏菜和马铃薯种植x万亩;

乡村扶贫方案范文6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根本,以环境改善为基础,以景点景区为依托,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以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收入为目标,创新工作体制机制,集中力量解决贫困村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支持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乡村旅游扶贫总体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区域内重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重点贫困村倾斜,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从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中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政村,作为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精准施力,因地制宜,确保扶贫取得实效。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力争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每年通过乡村旅游,直接拉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拉动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村旅游接待条件。各地要加大对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重点村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等服务设施。各有关部门在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时,要向重点村倾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增强乡村旅游发展能力。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各地要紧紧依托当地区位和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鼓励有条件的重点村建成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研学旅行。要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和古建筑、古民居等特色资源保护,加强规划引导,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着力提升乡村旅游组织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水平。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点村商贸物流体系,着力优化刷卡消费环境,着力提升重点村网络通信水平,鼓励开发和销售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鼓励各地成立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或联盟,强化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各地旅游部门要制定相关卫生、安全标准和服务规范,开展专项检查,提高贫困村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发挥精品景区辐射作用,带动重点村脱贫致富。各地要全面系统梳理贫困县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综合考虑资源品质、区域交通情况、邻近地区贫困人口规模,规划建设一批知名度高的精品景区。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资源和产品整合,逐步形成旅游线(区)整体开发态势。要强化当地居民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更好发挥辐射作用,带动重点村农民就业致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四)加强重点村旅游宣传推广,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各地要制定实施重点村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方案,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旅游节庆和媒体专栏专题等多种方式,提升重点村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乡村旅游在线营销能力。各地旅游部门在邀请国内旅游媒体和旅行商赴当地开展采风时,要将重点村的推介纳入其中。

(五)加强人才培训,为重点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各地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市县分管领导和旅游部门主要领导的培训力度,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和协会加强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鼓励旅游规划单位提供公益性旅游开发咨询服务,倡导旅游规划单位与重点村结对帮扶。鼓励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参与乡村风貌设计、乡村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落实本省(区、市)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支持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部门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重点村的规划设计工作,协调利用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资金支持重点村建设。农业部门负责协调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和指导休闲农业发展及观光体验、教育展示、文化传承等设施建设。林业部门要结合职能,发挥资源管理优势,指导周边景区生态保护与开发,打造精品景区。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