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例6篇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1

十里堡小区位于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境内的西北部,小区北邻玉清街(50M),西北邻北宫街(60M),西边是村内工业用地,南邻卧龙街(40M),东邻北海路(76M)。

小区东西宽525米,南北长579米,总面积30.98公顷,其中城市道路占地5.19公顷,市级公建用地4.54公顷,居住区用地21.25公顷。

小区内地形起伏不大,整个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用地范围内房屋主要为住宅,以砖瓦平房为主,大多为较旧建筑。现状市政公用设施配备不全。

小区交通条件良好,有发展各种经济的基础。小区南部是赵疃村。十里堡村现有小学一处。本规划旨在把十里堡小区建成一个标志性居住示范小区,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完整的居住小区。

第二章 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

一、规划依据

①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② 国标(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③ 《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④ 开发区有关旧村改造的规划设计要求

⑤ 小区用地现状及特征

二、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坚持高水平、高水准、开放式设计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满足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识别性。

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结合当地环境设计,采用潍坊传统民居的造型符号,同时采用坡屋顶,建好第五立面,住宅组团采取不同色彩及造型,增强可识别性,为居民创造一个交通便捷、建筑新颖、配套齐全、环境优雅的居住小区,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三统一。

第三章 规划布局

小区用地被小区主干道划分为三大部分,规划时分地段考虑,将小区划分为四个组团,以中心绿地为核心,形成向内开敞以绿化为主的大空间,并尽力将这一空间渗入各组团院落。

一、因地制宜、结构完整的道路布局

整个小区共设三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北宫街、玉清街及卧龙街。主入口设在卧龙街上。

小区主干道路采用直线型道路与弧线型道路相结合的布局手法。从三个出入口引进的小区主干道交于小区中心。形成“丫”字型道路结构,交叉口处设一绿岛。整个道路网线型流畅,并结合整个建筑群空间的设计移步换景,成为动态的景观导向走廊。

主入口处道路路面宽24米,两块板形式,其中车行道宽6米,每侧人行道各宽3米,中间绿化带宽6米,人行道实行无障碍设计;小区组团路宽5-7米,宅前路宽2.5-3米,两侧视其位置情况,有的绿化,有的硬化,以便于临时停放自行车,宅前道路路侧石距住宅楼外侧在2米以外,以保证底层住户的私密性。由此,小区主干道、组团路、宅前路三级道路形成一个交通方便、结构简捷、辐射均匀的道路系统。

沿卧龙街的主入口是小区的景观之一,在主干道中间设6米绿化带。小区主干道的交汇处是小区的主要景观,在该处设一直径为20M的花坛。在花坛中心处规划标志性雕塑与喷泉。

停车场:汽车就近停放最为方便,却不利于车辆集中管理,规划采用了四种停车方式,分别为:地上停车、地下停车、住宅底层停车、住宅楼楼间的空地停车,按1个/1.5户泊位设置。地面停车场规划了两处,一处位于西北角入口处;另一处位于沿北海路出入口的绿地处。地下停车场规划设3处,一处位于北部组团绿地下,一处位于小区中心绿地下,另一处位于南部组团绿地下。

二、丰富协调的居住群体空间

组团是住宅区的细胞,居民身处其间,在保证其安全、宁静和私密性的同时,更应为居民提供交往活动空间,使居住环境提高邻里认同感,提高文化品位。

根据基地形状和规划道路,将小区划分为四个组团:

1、北部组团:共十二幢住宅楼,全为条式,层数西边为6层,东边为5层。

2、西部组团:由十三幢条式(5层)住宅楼组成。

3、中部组团:由九幢条式(6层)住宅楼组成。

4、南部组团:由十二幢条式(5层)住宅楼组成。

在住宅布局设计上,注重内部突出功能,外部形成自己的风格,并注意各组团之间的有机统一,力求合理舒适,方便安全。采用行列式布局,绝大多数为北入口,还有少数为庭院组织形式。组团又划分了不同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了老人、小孩的日常活动场所,体现了组团居民的“大家庭”形象。

住宅楼外装修可采用米粒干粘石,部分采用浮雕喷塑、陶瓷墙面砖和小坡檐、坡屋顶、异形连梁、顶层拱门等具有地方民居特色的建筑符号,阳台和门洞设计形式多样,色调各异,便于识别。

三、公建配套齐全方便

公建分营业性公建和非营业性公建两种,营业性公建(如商店、粮店、办公、饮食服务等)沿城市道路设置,既可为区内服务,又方便小区以外人员使用,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防止区外人流进入小区内购物造成混乱现象。

非营业性公建包括变电室、煤气调压站、公厕、垃圾站、电话亭等用房,在站层设计上,采用低半层的手法,四周用花架攀援绿化来遮掩。物业管理中心、村委位于小区的中心,中心花坛的北部。幼托结合物业管理中心楼设置。规划将村内的小学迁于小区的西南部,小区主入口的西边,将来可与赵疃村共用。

四、环境设计注重绿化和生态

绿化采用小分散、大集中的布置方式,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一个由中心绿地与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庭院绿地组成的三级绿化系统,并由道路林荫带连接。中心花园面积达0.8公顷。

绿地既是小区空气清新的“绿肺”,又是小区共享的公共“客厅”,在中心花坛设喷泉、雕塑,并成为小区的标志。在中心花坛西边的中心绿地内布置绿化游憩区,铺设鹅卵石,并设置罗马弧形连廊、花架、蘑菇亭、假山等小品,并配置较大面积的草坪,以满足不同阶层居民的活动需要。

主入口道路扩宽,并交于中心绿岛,设置小区标志,增强小区的识别性。在小区东入口沿北海路西侧规划一面积为0.7公顷的公共绿地,以常绿植物进行种植,在绿地的南部规划一网球场,供居民运动使用。该绿地既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又提高了北海路的沿街景观。

各组团绿地以草为主,乔、灌、草多层混交,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形成较丰富的层次,达到“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使整个小区区被绿色覆盖,充分体现“绿区”特色,整体绿化效果达到“美化、遮荫、防风、净化空气”的功能。

宅前后绿地以种植草皮、耐阴灌木为主,可适当点种乔木。同时重视行道树绿化,由行道树将各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整个小区绿化格局。

五、住宅单体设计功能齐全、型式多样

为满足不同住户的需要,结合潍坊市推行的房屋改革及商品化住宅试行办法,按新一代住宅设计要求,根据潍坊市经济发展水平,住宅单体设计在内部功能、空间利用、安全卫生、外部造型、经济节能等方面都力求有创新,适应住宅商品化的发展需要。

内部功能及空间利用:小区内所有住宅方案均采用“九五”和“新一代”住宅选型或改进型,体现“三大一小一多”,即厅、厨房、卫生间大,卧室小,贮藏多。住宅底层设计为平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和物品贮存等。

外部造型:注重建筑符号的引用和升华,住宅单体强化体现潍坊的城市特色,全部或部分为错层、坡顶、红瓦、白墙的建筑形式。每个组团的住宅在檐口、阳台、入口、窗楣等处,精心设计,画龙点晴,与组团入口标志相呼应,使各组团住宅外部造型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安全卫生:所有住宅均安装防盗门或防盗装置,公共电视天线、通讯电缆及计算机互联网接至每个住户。卫生间考虑三套组合卫生洁具,即浴缸、面盆、座式或蹲式大便器,住宅底层设计2.2米层高储藏室,安全又卫生,可用于贮存物品或停车。

经济节能:住宅层高采用2.8米,一般为5层,小区广泛建设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住宅,多数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装置,住宅及公建单体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成果。

户型:本小区共有90M2/户、120M2/户、130M2/户、150M2/户等户型供居民选择。

本小区建议采用以下新技术成果:

(1)硬质氯乙烯塑料和尼龙管下水管;

(2)建筑节能门窗和散热器;

(3)新型防水卷材;

(4)各种用水量、节水冲洗、停水自闭等住宅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

(5)砂浆、砼中各类外加剂的掺合料;

(6)机喷抹灰;

(7)预应力或冷轧钢筋砼构件。

第四章 竖向规划

基地地形起伏不大,高差最高达1米左右,规划依坡就势,本着土方平衡的原则,处理好建筑、道路、坡地之间的高差关系,同时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符合道路排水要求和行车安全要求。

建筑物的竖向设计以道路为依据,住宅一层室内外高差1.1米,底层下部为半地下室。公建一般室内高差0.50米,道路标高一般低于场地标高,路牙石一般高0.15米。具体设计见竖向规划图。

第五章 市政设施规划

小区设变电站两处,公厕一处。供热近期由集中供热处供热,远期利用开发区的热电厂统一供热。小区规划市政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电讯电缆、热力管和煤气管共7种,其中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各种管线在垂直交叉时,应遵守如下原则:

①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

②小管径让大管径;

③给水管尽量在污水管上面;

④易弯的让不易弯的;

⑤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⑥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1、给水规划:从北海路引入给水管,人均用水量按150升/日计,普及率100%。另外加20%未预见水量,规划室外消防设施采用同一时间的火灾发生二次设置。

2、排水规划:小区内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水系统。小区雨水、污水收集后排放入北海路污水干管中。管径根据汇水面积确定。

3、供热规划:近期由西北部的锅炉房供热。远期由开发区的热电厂统一供热。原锅炉房可作为一热交换站,另外在小区内又规划4处热交换站,每个组团一个。

4、煤气规划:煤气管由北宫街引入,在西北部设一煤气调压站,调压后送入煤气管网,再送入各用户。

5、电力规划:电力线由北宫街和北海路引入,在西北部设一变电站。另外在小区南部北海路西侧设一变电站,变压器容量按住宅5瓦/米2,另加30%的余量计算,线路沿道路设置。

6、电讯规划:由北海路引进电信电缆,在小区东入口处设立交接箱,交接后进入小区内分线,小区内设若干个分线箱,线路容量考虑公共设施与用户远期发展电话及计算机联网的需求。

第六章 指标体系

主要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表—1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居 住 户 数

1378

居 住 人 数

4900

总建筑面积

万M2

32.36

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面积

万M2

19.56

(1)住宅建筑面积

万M2

18.36

(2)配套公建建筑面积

万M2

1.2

2、其他建筑面积

万M2

12.8

人口毛密度

人/ha

230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万M2/ha

0.86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万M2/ha

1.35

住宅平均层数

5.4

多层建筑比例

%

66

高层建筑比例

%

34

容 积 率

1.25

绿 地 率

%

40

日 照 间 距

1:1.5H

居住 区 用 地 平 衡 表

表—2

用 地

面 积

(公顷)

所占比例(%)

人均面积(M2/人)

30.98

城市道路用地

5.19

市级公建用地

4.54

二、居住区用地(R)

21.25

100

43.4

1

住宅用地(R01)

13.59

63.9

27.7

2

公建用地(R02)

2.56

12

5.2

3

道路用地(R03)

2.5

11.7

5.2

4

公共绿地(R04)

2.6

12.4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 平面设计 面临问题及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55-01

1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时我们应主要遵循四大设计原则:首先是建筑的布局必须合理,功能应较为齐全;其次是房间的类型要齐全并且各尺寸应适中;然后是为了充分的保证使用用户的经济效益,应充分的利用有效的面积,即设计时要尽量保证有较少的交通面积,较多的使用面积;最后则是要保证平面的规整性,这样也更有利于后续的结构设计工作,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成本。由于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质量对于建筑整体的体形、体量以及其他很多特性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平面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2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所有设计工作中,平面设计工作应是最基础的工作。由于我国不同地方区域的天气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条件都是存在了较大的差异的,因此不同区域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有着显著的不同的,南方区域为了保证更好的散热和通风,设计时通常都是采取十字型、双十字型或是井字型的;而北方区域则要保证向阳和保温的需求,因此其设计时就采取蝶式平面或是蛙式平面。在此基础上,高层住宅建筑又多了一个“高”的特点,因此其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垂直上下的电梯。另外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建筑在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更高的,并且其平面布局的规划工作也更为复杂,因此其设计时也更容易出现问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建筑每个单元需要服务的户数肯定是要更多的,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在散热、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效果就要差一些,而噪音污染以及视线干扰也是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

3.1 私人区域的平面设计工作

在对私人区域进行平面设计时,要充分的保证使用用户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对功能进行合理的分区,合理的划分睡眠、餐饮以及活动等区域,防止它们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同时还必须重视私人区域中卫生间的干湿功能分区的设计工作,充分的保证其使用性能。(1)卧室的设计。对此区域的设计就是要充分的保证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所以设计时就要防止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对屋内造成干扰,而在位置上卧室应尽量选择在平面的深处。另外,如果卧室空间面积是足够的话,还是留有衣柜以及更衣室的空间。(2)厨房的设计。对厨房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将其设计在入户门附近的位置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同时也缩短了日常用品以及食物的运输时间。厨房平面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应是油烟的处理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应选择质量优异的排烟设备,并科学的铺设排烟管道。最后就是平面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厨具以及厨电设备的摆放问题,应以使用方面和安全可靠为设计原则。(3)卫生间的设计。对卫生间进行平面设计时,我们应知道其是由明厕和暗厕的分别的,顾名思义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直接采光的。在我国的南方区域,本身的天气条件就是湿热的,如果再加上暗厕的效果就会给人带来不好影响,从而引起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设计暗厕,而对于一些确实没有外窗的暗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串味和通风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时就要铺设变压式排气管道,并且在其入口处还应加装一个防火止回阀。

3.2 公共区域的平面设计工作

(1)垃圾收集空间的设计。在高层住宅建筑的每一层楼的公共空间内,都是要有一个特定的区域作为垃圾收集空间的。这个区域的面积要求不需要很大,还是应能够放下一个中型的垃圾桶,而在选择垃圾桶摆放的位置时应尽量选择在货梯附近,这样在运输垃圾以及清理垃圾时,就能省下很多的人力和物力。(2)一楼大堂的设计。在大堂的入口处应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即设计时要考虑到居住用户的行为需求,如为了保证残疾人以及婴儿车的顺利通行,并且方便局面搬运物品,就可以在入口处设置坡道。在对大堂的内部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采暖的设计,因为北方冬天的气温很低,所以在北方尤其需要;其次是电梯厅的通风设计和采光设计;最后则是信报箱的设计工作。(3)电梯的设计。高层住宅建筑公共区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梯的部分,因为为其直接关系着居住用户的日常生活,因此平面设计时也应对其进行重点的研究。在高层的公共建筑中,电梯时最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因此每栋楼的设置都应至少两台电梯。在对电梯进行平面设计时,应排紧并紧凑布置,因此这样居民在等电梯时,观察和操作就都更为方便了。电梯是一类整个建筑用户都能共享使用的交通工具,是绝不允许单独霸占使用的。对电梯进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居住用户房间的大门直接面对电梯大门的情况。另外从消防的角度考虑,不应将两台电梯远离设置,这样人们在选择电梯时就会很容易忽略远离的那一台电梯。同时设计电梯时还应保证消防电梯和客梯的组合模式,从而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如一个30多层的住宅建筑类型,通常情况下每台电梯都只为30户左右服务,这类电梯的服务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平面设计时,我们应认真的分析并研究其平面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将其分为公共区域以及平面区域两个部分进行设计和研究,研究出科学合理并且实用有效的设计建议和改善对策,从而真正的提高我国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浅析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J].中国房地产业,2012(8).

[2] 徐建品.浅析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作家,2010(8).

[3] 于春杰.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山地建筑;高层建筑;建筑消防;综合型社区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132-02

1 项目简介

本工程地块位于重庆市潼南县柏树坪片区,基地北临梓潼中学,东靠仓库路,南面接正兴街,西临原柏树坪原住宅区,为重庆潼南县柏树坪片区发展轴要冲地段。建筑性质:综合社区;用地面积:75 291.5 m2,总建筑面积:391 632.72 m2;主要结构体系:框架核心筒。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

2 地质条件

项目拟建地位于涪江右岸,水平最短距离约150 m,属河流侵蚀半坡地貌,最高点位于柏树坪的X栋楼,地面标高289.88 m2,最低是标高位于正兴街246.10 m,相对高差约44 m。

斜坡面部为平缓占地,地形坡度小于10°,斜坡中下部坡度角22°~30°,局部40°~50°,斜坡倾向340°~350°。斜坡体在平面上由西向车呈曲线型展布。

拟建区内地貌属河各岸坡地貌,总体上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形成陡坡地形。区内最高海拔高度298.66 m,位于勘察区西南侧斜坡上,最低海拔240.37 m,位于勘察区东北侧公路边,两点相对高差48.92 m,河沟纵坡度为8%~15%,沟河砌割深度为11~17 m。场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场地。

3 总平面设计

在本工程整体规划布局中,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Ⅰ区位于用地北侧,由3栋高层住宅、幼儿园组成;Ⅱ区位于用地西南侧,由2栋高层住宅及1栋小高层住宅组成;;Ⅲ区位于用地中心,由10栋高层住宅1层独立商业及地下车库组成;Ⅳ区位于用地东侧由1栋高层住宅和一层商业组成。为缓解正兴街的人流及车流压力,在规划设计中临近正兴街侧设置广场,住宅对正兴街尽可能的退让,同时合理利用空间关系,一方面降低高层住宅对保留建筑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整个社区天际轮廓的丰富性达到了相当有利的控制效果。

Ⅰ、Ⅱ区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使得仓库路能够顺利贯通控规要求的南北2条主干道,通过吊层商业及挡墙的形式,合理确定竖向标高,保证不破坏原有保留建筑及原有堡坎;Ⅲ、Ⅳ区的用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地势的走向,保留原有地形堡坎,场地设计标高整体上分为246及270两个台地,之间以景观及吊层商业的形式有机连接。直至用地东北角的4区城市广场,设计了1栋住宅塔楼,底层分布着商业,通过市民广场与城市主要街道紧密结合,也正是整个用地较低的位置。利用内花园与城市道路之间的高差刚好设计有两或三层的商业,沿街分布,是用地价值最大化,也有效解决了场地内外存在的高差。小区内建筑高层部分消防车道可到达每栋住宅,每栋并有不少于一个长边的消防扑救面。按照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高层住宅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电梯厅、公共卫生间等处设置无障碍设施。

4 建筑设计

主要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住宅类型分为一梯(剪刀梯)七户点式高层、一梯(剪刀梯)八户点式高层、一梯(剪刀梯)十户点式高层、一梯(剪刀梯)十二户板式高层、一梯四户小高层,住宅共19栋。层数由11层-34层构成。1-1#楼1层商业网点,2层商业、公共厕所,3~30层为住宅;1-2#楼,吊1层为商业网点,1层为商业网点、物管用房,2~32层为住宅;1-2#楼,吊1层为商业网点,1层为住宅、商业网点、配电室、消防控制室, 2~32层为住宅;2-1、2-2、2-3为住宅;3-1#楼,1~33层为住宅、吊一、二层为商业,吊三层为物管用房;3-2#楼,1~33层为住宅、吊一、二层为商业,吊三层为车库;3-3#楼,1~33层为住宅、吊一层为商业、公共厕所,二层为商业,吊三层为车库,3-4、3-5、3-6、3-7、3-8、3-9、3-10#楼为住宅;4-1为一层商业;4-2#楼1~33层为住宅,吊一、二、三层为商业。本项目有3层地下停车库,车位1178辆。车库内设有柴发机房、配电室及消防水池等设备用房。

建筑防火设计:本工程高层部分均设1台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载重量为1 000 kg/台,速度为在2 m/s 。一类高层住宅均设有一部剪刀防烟楼梯。二类住宅设有一部疏散封闭楼梯。商业部分,均按疏散宽度要求设计疏散楼梯。地下车库分为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均设有直通室外人行两个疏散出口,两个车行入口。

建筑无障碍设计:每栋高层住宅楼在建筑出入口设置i=1/12宽1.2 m的坡道;入口平台宽度不小于2 m;电梯厅进深不小于1.8 m,耐火等级为一级。每栋住宅均设有一部无障碍电梯。公共卫生间内均设无障碍卫生间。住宅的每个楼层均未设置错层,住宅户门均未设置门槛,可满足无障碍要求。

本建筑造型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并进行了创新和尝试,在现代主义风格之下,运用了不同材质的搭配,使得建筑具有更丰富的表情,展示出温情和人性的特征。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调,外墙涂料和面砖、石材等作为外墙贴面,配以仿木的百叶和型钢构建。色彩的配搭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明快风格,又契合了中国古典建筑色彩的意象和韵味,也符合了潼南当地建筑特征。

建筑主要装修用料:烧结页岩多孔砖、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泥土、矿棉、岩棉板、节能防盗门、塑钢框中空玻璃、乳胶漆面、无机保温砂浆、干挂石材。

5 消防设计

总平面消防设计:本工程属坡地建筑,消防车可通过小区内部北向两个出入口及东北向三个方向进入小区内部。每栋楼至少满足有两个长边有消防车到达,消防车均可顺利到达每栋建筑周围进行消防作业,消防扑救面的坡度均小于5%。小区内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均大于12m,地下室顶板在结构设计时考虑了消防车的荷载,消防车道满足防火规范的设计要求。本工程,各栋均设有大于1/4建筑周长且大于一个长边、进深不小于18 m的消防扑救场地,扑救场地上没有布置高大桥木,汽车停车位及其它影响消防车通行、作业的障碍物。每栋建筑在其扑救场地上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地下室顶板在扑救场地区域内考虑了36 t消防车的荷载。具体消防扑救场地位置详见总平面图,消防扑救场地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每栋高层与周边其他高层建筑间距均大于24m,满足规范要求。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及交通疏散:Ⅰ区1-1#楼、1-2#楼、1-3#楼住宅部分,消防布置基本相同,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少于1 000 m2,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竖向分别有1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在每层设有两个安全蔬散出口,两个出口的距离大于5 m,剪刀楼梯在屋面上可通过屋面平台相互连通,消防电梯与剪刀楼梯的一部楼共用前室,另一部楼梯设有单独的前室; 其中1-1#楼一层设有商业网点,每个商业网点面积小于300 m2,二层设有商业网点和大于300 m2的商业,商业为一个防火分区,并设有两个出口。1-2#楼吊层和一层设有面积小于300 m2商业网点,1-3#楼吊层和一层设有面积小于300 m2商业网点。

Ⅱ区2-1#楼、2-2#楼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少于1000m2,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竖向分别有1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在每层设有两个安全蔬散出口。2-3#楼为二类高层,设有一部封闭楼梯间,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Ⅲ区3-1#楼、3-2#楼、3-3#楼、3-4#楼、3-5#楼、3-6#楼、3-7#楼、3-8#楼、3-9#楼、3-10#楼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少于1 000 m2,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竖向分别有1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在每层设有两个安全蔬散出口。3-1#楼、3-2#楼、3-3#楼住宅楼下分别设有三层吊层,分别设有商业及车库,3-1#楼三层吊层商业,每层建筑面积小于4 000平方米,每层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设有两部疏散封闭楼梯;3-2#楼、3-3#楼三层吊层商业,两栋楼的商业建筑面积的和小于4 000 m2,为一个防火分区,设三部疏散封闭楼梯。

Ⅳ区4-1为多层商业门面,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4-2住宅部分,每层建筑面积少于1 000 m2,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竖向分别有1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在每层设有两个安全蔬散出口。4-2底部设有三层吊层商业,每层建筑面积小于4 000 m2,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车库为Ⅱ类地下车库,按不超过

4 000 m2划分防烟分区;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设有三部疏散楼梯。地下车库共有三层,每层按建筑面积小于4 000 m2,每层分别为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分别有两个安全出口,每个防火分区之间用防火卷帘和甲级防火门分隔。整个车库有三个直通室外的出口。

6 节能设计

围护结构各部位选用的材料:屋顶采用倒置式屋面,用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所有建筑外隔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烧结页岩空心砖,外墙增设无机保温砂浆外保温,达到保温、隔热作用;钢筋混凝土墙及梁在建筑中形成热桥的部位,均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外保温进行处理;外门窗采用多腔塑料型材Kf=2.0框面积25%(6透明+9A+6透明);分户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无机保温砂浆保温。

7 结 语

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坡地山体应有的特征,处理好建筑物之间的天际线关系及合理的建筑高度,总平面布局,雨水的收集,通风防潮等,是山地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造型;外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和外立面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前提是必须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使用功能,也就是说,要从住宅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角度进行造型与立面设计,必须要认真考虑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所谓的实用性要求,指不能破坏居住建筑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同时还必须要尊重内部空间如进深、开间、层高等对外部造型的约束;所谓的功能性要求,指外部造型设计涉及的住栋构成元素,如窗、阳台、楼梯间等,必须要符合人们使用的功能;经济性要求则是指选用的结构类型、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必须要考虑居住建筑总体造价。在考虑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才开始从其他角度来考虑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设计。

1. 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角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住宅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住宅产品通常是成片开发,成为影响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重要一环。住宅建筑的群体形象比其单体的造型更为重要,所以设计者在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设计上,还需要考虑城市景观。

1.1 住宅建筑各层次内外空间界面。一般来说,在建筑设计中,对居住建筑进行形象设计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居住建筑单体的造型设计;另一方面是观察者历经的各类空间界面的处理。

(1)对应于住区的观察者,要重点处理住区沿城市道路、自然界线、用地红线的景观,比如住区或面向城市的公共空间界面——沿河、沿街、天际线等。在一般的设计中,注重住宅沿商业干道的造型处理,沿街道住宅本身底层为商业,要兼顾形象的整体协调;需要注重沿城市干道的住宅造型序列处理;要注重沿自然边界的住宅造型处理,因为住宅本身具有秩序,同时和背景山体相呼应。

(2)对应于居住者而言,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设计必须要要重点处理住区的入口、住区沿内部道路的景观序列、居住建筑周边的游玩休憩场所的景观,比如要注意住宅半公共空间的造型处理,结合地形创造休息平台等半公共交往空间,促进邻里交流,丰富造型;住区内部各类(半)公共空间界面,住区入口的重点处理;要注意营造安静质朴的氛围;要注意通过住宅造型强调主要庭院空间或公共绿地,注重庭院空间尺度、高度和交往空间的人性化处理,营造亲切的居住环境。

(3)在住区内部的灰色空间界面的设计中,如门厅、底层架空、公共交往层、走廊等,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的:注意处理好住宅底层架空的造型;注意对住宅过渡空间界面的造型处理,在保证能够促进邻里交往的同时,还必须要创造有趣的外部造型;注意住宅入口底层界面处理,尽量能够保证和宅前路的自然沟通,显现亲切的气质。

(4)从来访者的角度上看,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设计要重点处理住区的外部形象甚至远景形象、住区入口处、重要的对景位置和居住建筑片区的可识别性。比如说,让住宅通过转角巨型尺度的柱子造型,强化了该住宅的标识性;对住宅连廊对景处理,丰富了空间层次。

(5)对复合其他功能的住宅综合楼,如底层商业的复合型住宅建筑,与小型公共建筑组合的住宅建筑等,既要使其与整个住区环境协调,也要使该建筑造型统一,避免拼贴杂乱。除了视觉界面外,基于生态理念或从技术出发的界面处理也可以呈现出独特的造型美,比如说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减弱建筑给人的体量感,增加居民的亲切感。

1.2 造型与环境相结合。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只有让建筑和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充分展示其价值。对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利用涉及结合地形、对应气候条件、对应特定的人文环境等。住宅造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使用的建筑材料、形式、立面要素等,同时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做出视觉表达。

1.2.1 建筑造型应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住宅的造型处理必然有所不同。比如因为地理条件不同有水边住宅、山地住宅、平地住宅;因气候不同有北方住宅、南方住宅。也就是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对不同自然环境下住宅的造型设计,要首先从形体方面考虑,使其成为环境的有机部分,再从材料、色彩、细部等方面进行呼应。如赖特的作品流水别墅堪称尊重环境的住宅典范。

1.2.2 建筑造型应与人文环境结合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人文环境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事实上,人文环境对建筑造型具有深远的影响,建筑师在进行住宅立面造型时应进行恰当的理念表现。也就是说住宅建筑对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从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住宅蕴含的理念会对居住者的生活态度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举例来说,一度风靡全国的“欧陆风”,是以追逐欧洲的经典建筑元素以表达对西方生活的崇尚和向往,但因为缺乏人文环境,最终表达出了消极态度:空洞和盲从。相反,当前有很多的住宅产品追求“中国风”,用现代建筑的造型语言去探讨纯粹中国式建筑的根本和意蕴,引领居住者思考传统的精神内核,其本土化的处理有其丰富深厚的人文环境土壤,使其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建筑对历史的尊重。

1.3 住宅建筑的第五立面。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兴建,更多的人于城市高空中工作和生活,此时会时常俯瞰窗外的景色,而住宅建筑作为城市数量最大且成片布置的建筑,其第五立面的形态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设计中,也需要从这一角度去思考设计方案的选择。

2. 从形式构图的角度进行造型与立面设计

2.1 造型要素与手段。与住宅的内部空间和立面造型息息相关的部分主要是住宅开洞以及交通通道的对外部分。住宅的开洞主要包括窗、阳台等,其是住宅室内向室外的延伸和过渡空间;住宅造型不能妨碍对这些空间的长度、宽度和进深等基本尺度的要求;住宅楼的交通通道是半私密性的空间,不能让住宅造型妨碍其采光的要求。住宅建筑的立面造型要素,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点、线、面、体。

(1)立面造型的点。主要指住宅造型中重点处理的局部。住宅建筑作为家的载体,需要有很强的识别性,以此给居住者带来归属感。这要求设计师要着重对某些部位进行特别造型处理和重点设计,比如建筑入口、组合在建筑的公共活动空间的界面、屋顶等。

(2)立面造型的线。包括墙面不同色彩面砖间界限、墙面转折线、重点处理的线脚或成组的窗套线等,它们加强视觉的效果,同时创造优美的韵律感。

(3)立面造型的面。包括立面上同一材质构成的面,比如大面积玻璃幕墙、砖墙、喷涂等。

(4)立面造型的体。指建筑整体的体形和体量组织,它们是形成居住建筑整体形象最重要的方面。

2.2 立面形式构图。

2.2.1 横线条构图——给人舒展、宁静、安定的感觉一般将横向遮阳的长窗、阳台、凹部等构件组成水平线条,这样才能够取得完整、协调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实现横向的水平阴影与墙面形成强烈的明暗、虚实和色泽对比的效果。同时,窗台线、窗前花槽和水平装饰线脚,也能够起到水平分割立面的作用。

2.2.2 竖线条构图——给人挺拔、积极的感觉,通过在住宅中利用楼梯间、阳台、凹廊两侧墙垛的垂直线条按单元重复组合,进一步凸显竖向线条,构成建筑物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垂直线条能够充分的弱化建筑庞大的体积感。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阳光城 高密度 居住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柯布西耶的规划著作《明日之城市》,虽成书于近一世纪之前,但今天仍有很多可借鉴之处。现代城市中, “阳光城”的影子,不时闪现。但是,柯布西耶三百万居民的城市构想,与当今大型城市建设现状还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我国受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加之人口庞大,土地紧张,城市建设余裕甚少。千万人口的北京,高楼林立,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口膨胀,面临诸多严峻问题。小至居住组团这样的城市细胞,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地产开发一味追逐容积率和可售面积,置公共利益于不顾。以高层换取中心公共绿地,对“阳光城”高密度市中心规划庸俗化片面化的演绎,似乎成为地产商高强度土地开发的托词。

因此,阅读柯布西耶的著作,可以更好应对工作中关于居住区规划的种种困惑和问题。

阅读柯布西耶“阳光城”规划理念

首先,柯布西耶关于市中区的规划设想,是一种相对的高密度。可以从两重角度来理解:其一,就写作的时代背景而言,一战之后,巴黎等欧洲大城市的市中区建筑,以低多层为主。因此,尽管柯布西耶在塔楼城[1]中描述的60层220米高塔,间距有250-300米,与今天设计标准相比,非常疏松,但在当时已是不可思议的高密度。其二,阳光城中心区的高密度,是与周边环绕的城市住宅与花园新城对比得出。《明日之城市》第11章中数据如下:

摩天大楼:每公顷3000个居民

锯齿状住宅社区:每公顷300个居民(豪华住宅)

密闭式住宅社区:每公顷305个居民

当时巴黎的每公顷平均密度是364人,伦敦158人;人口稠密区巴黎是533人,伦敦422人。[2]

我们不妨估算下北京一般居住区的人口密度,高层住宅,容积率按3计,每户3.2人:

每公顷:住宅面积为30000平米,每户100平米计,为300户,即960人。

可知北京高层住宅社区每公顷约1000人。

其次,阳光城中心区的高密度,促进了城市住宅的花园化,与北京城郊益发高容积率的居住格局截然不同。由上述数据两相对比,阳光城中心十字形塔楼区域虽容积率较高(约9左右,但应未将中心绿地加入平衡),但周边城市及郊区住宅却容积近乎1。这样在城市住宅区域内,营造开放的公共空间,也有较大自由度。

在纬度比巴黎高近10度的北京,容积率为1的住宅,物业类型以花园洋房为主,或以部分联排别墅和小高层、高层住宅结合——这类新建住宅区,一般都在五环外或远郊区县。围绕市中心商务区的住宅,除却旧城四合院和五六十年代的机关宿舍,商品房鲜有此等奢侈用地。市区人口密度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等问题必然随之而来。

再次,阳光城中心区的高密度建筑,更有利于采光与通风。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感性地描绘了理想的住区空间:

两侧房屋后退街道,空间开阔,充满阳光和空气,所有公寓都面向这空间。

住宅跟前就是花园与游戏场。[3]

插图:柯布西耶重建巴黎构想模型

柯布西耶认为,当时低多层的住宅,使城市陷入废气和灰尘中,位于绿地和树木中的塔楼则避免了这一点。当然,塔楼在除尘降噪上是否有此优势,姑且不论,柯布西耶的塔楼,只是市中区的特例。24栋体量巨大的塔楼,散布于尺度宏阔的场地内,周边又都是低多层环绕,通风、采光及视野自然优越。

反观北京,居住区不过要求大寒日2小时的满窗日照,且不是连续时段。离开首都这一首善之区,地方五花八门的日照测试要求,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更令居民的采光权蒙上了阴影。至于没有明确满窗日照限制的办公楼,自然采光条件就更难以保障。

反思当今住宅区规划问题——为谁而设计

光明城的社会结构,是分等级的:居住在中心塔楼群、周边豪华城市住宅以及郊区花园新城的,显然是三类不同人群。但从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却是相对均质合理的。中心区,柯布西耶将原有低多层住宅的基底叠加至高层塔楼,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但仍由这些居民享受。公共设施也分布于中心广场周边,更多的人,可以享受更方便的服务,可以更方便的上下班。这样居住在塔楼的人,生活品质也不会因密度提高而降低。周边低密度的城市住宅,拥有区内乃至宅基地内的绿化资源,距离公共设施稍远,但居住环境更私密幽静。再外圈的郊区,靠近环绕城市的自然环境。三者都有所失,有所得,社会关系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

再看北京,公共资源都向城市中心集中,离中心越远,辐射力越低。离开中心,便面临生活和文化上的边缘化。在居住区内部,配套的公共设施,开发商能省则省;会所等服务设施,绿带水景,无不优先靠近最高级别的物业类型;回迁房、学校等不盈利建筑,尽量放置在商品房不会选择的较差地段。如此势利的设计,着实令人汗颜。

或许,执着于百年前规划理念的合理性,不如追思大师隐于设计背后的人文关怀吧。

【注释】

[1] 勒·柯布西耶. 陈志华 译. 走向新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P50

[2] 勒·柯布西耶. 李浩 译. 明日之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P161-163

[3] 勒·柯布西耶. 陈志华 译. 走向新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P53

【参考文献】

1. 勒·柯布西耶. 李浩 译. 明日之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6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原则,分析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相关要点,主要从建筑户型设计、造型设计、立面设计和节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平面;造型

1工程概况

某住宅项目,由2栋18层、9栋32层高低错落的高层住宅组成,规划建筑面积为52333m2,总建筑面积为185808m2。项目在设计上注重营造建筑空间布局。沿街商铺布置各种业态,尽量使其合理而齐全,为住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2设计原则

该高层住宅遵循的设计原则:①和谐共生。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与周边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构建优美街景空间形态;②人性化邻里空间。空间环境与开发力度和强度的高度统一,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平面设置的阶段考虑到社交需求,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③结合建筑空间形态,配置绿化景观及公共服务用房,营建自然生态的绿色健康社区;④强化现代城市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方法,实现最大限度的人、车交通分离;⑤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等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3建筑设计要点

3.1户型设计

户型设计上着重考虑功能分区、动静分离等方式。户型采用蝶形设计,3房为主,2房为辅,4房少量。建筑面积为70~140m2。沿街布置2房,中心大花园以3房和2房为主,靠近山体则布置4房。户型设计原则为提高得房率,减少公摊面积,同时保证候梯厅公共活动空间尺度适当、明亮。户型均为经典户型,面积分配合理,功能分明,住宅楼内所有住户均可见小区绿色景观,所有户型均无对视干扰,私密性强。

3.2造型设计

单体立面结合简洁的建筑型体,以朴实的材质塑造简洁、大气、明快的建筑形象。通过对墙体和阳台飘窗等的竖向排列和分段划分,使立面形象挺拔而比例适中。细致设计立面材质,结合屋顶细部处理、墙面材质,使立面以崭新的建筑形象与周边环境相应。

3.3交通流线设计

本方案小区内部步行系统采用环形交通设计,充分利用东西向存在的地形高差,缓坡处理。同时保证紧急消防车车行最大纵坡能够在小区内部顺畅通行。设计将小区主入口分别放在两端,使沿街商铺的价值最大化。地下车库出入口布置在小区出入口处,实现人车分流。

3.4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简短便捷的入口走廊把各个单元住户空间连接起来。住宅楼中设置2部电梯。每层楼设计3房2厅和2房2厅2种户型。其内部功能区域包括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每个功能区域均可以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完全符合住宅功能需要。厨卫设计中,以小康生活为基准,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合理的程序、适宜的人体尺度,据此安排各种应有的厨卫设备。特别做到洗厕分离,卫生间采用地沟,使管线不进家,保证维修更新的方便。客厅与阳台门的分隔物为一个24m宽的落地玻璃门组合,坐在客厅可将室外风景尽收眼底。

3.5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以中轴对称式的法式园林设计和新古典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建筑造型的外观形象既满足地域建筑的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建筑立面设计着重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妥善处理平面不规则的凹与凸、虚与实、重点与细部、比例与尺度,以及线条、色彩、材料质感等关系,使建筑更有韵律,更具时代气息。建筑阳台栏杆打破传统的砖砌栏杆设计,采用了不锈钢玻璃栏杆,可使室内客厅更通透明亮。

3.6景观绿化设计

设计师抛弃以往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的传统,尽量提高绿化面积,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因此,本居住区景观设计运用对景、借景、主景等手法塑造公共绿化景观空间,整体对称、平衡,以期达到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高品质居住生活的目的。在景观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使住区环境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

3.7建筑节能设计

在本工程住宅楼规划设计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采用经认定性能优异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科学设计;采取护墙经济、适用、环保、节能做法。住宅外窗玻璃从材质到位置都充分考虑了对节能设计的影响,选用了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比起挡风雨、透视、换气的单层或双层普通平板玻璃,其保温隔热性能更具有节能的优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室内交通便捷、干扰小,套型方便实用、灵活多样,空间能充分利用和应变能力更强,造型丰富有特点,居住环境舒适优美,更加人性化,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体现生态与节能的住宅及住区环境。

作者:汤绍涛 单位:恒大地产集团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