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作体系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作体系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立足于贫困村,以农民为主体,以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其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及相关产业培育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要保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成效,就必须在精准扶贫识别、帮扶、动态监管、社会参与及评价运作体系的支撑下进行,并围绕扶贫目标开展各项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脱贫政策和项目能真正帮扶到贫困人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应注重帮扶方式的内生性和持久性,要根据帮扶对象困难情况精准施策,采取科学规划布局、创新扶贫方式、加强扶持力度、强化智力支撑等推进策略,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帮助贫困人口尽快实现脱贫。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作体系;推进策略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优势

1.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其他地区发展旅游难以企及的先天优势,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都有其原生性和独特性特点,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本。但由于地理位置偏、生产力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以上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数都“养在深闺人未识”[1]。而通过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可以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外展现乡村特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最终会形成一条涵盖种养农业、休闲观光业、餐饮住宿业、金融业等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引导更多资源流向贫困地区,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是一个高关联度产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这为贫困地区农民就业提供了机会。同时,受国家各项扶贫支农政策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资源要素开始不断流向农村。借此契机,通过发挥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进而打造旅游扶贫的大格局。依托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国家政策优势,进行适应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和改造,可以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激发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乘数效应”,找到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种作用会更加明显,其对拓展农民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可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作体系

1.旅游精准扶贫识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就是“精准”,这是保证乡村旅游帮扶措施到户到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基础[2]。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贫困线标准以及识别程序相关规定,如果按照规定进行筛选,可以快速识别出贫困人口,但由于偏远贫困地区存在复杂的宗族分支和邻里关系,甚至出现部分人争贫困、虚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准确判定是否符合精准帮扶标准。同时,贫困户致贫原因也是多种多样,若根据收入标准判断,他们处于贫困标准之上,但由于生病等原因又导致他们经济拮据,所以要提高识别结果的公正性和精准扶贫的成效性,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识贫机制,通过多维角度标准和规范有效的程序来衡量贫困程度,以此保证旅游脱贫政策和项目能真正帮扶到需要帮扶的贫困人群。

2.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旅游扶贫是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更加注重帮扶方式的内生性和持久性,所以旅游扶贫不仅要对帮扶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同时还要对扶贫项目进行针对性识别,只有根据帮扶对象困难情况精准施策和对接,才能保证旅游扶贫的成效性,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3]。贫困人口识别出来之后,要因地、因户制宜,同时还要考虑旅游开发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乡村旅游精准帮扶必须要梳理和深入调查贫困地区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扶贫规划和措施,并在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他们帮扶和指导,切不可为了短期扶贫效果,盲目过度开发,要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追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长效收益。

3.旅游精准扶贫动态管理。一是贫困人口信息的动态监管。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政策落实、帮扶措施成效、人口数量也会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只有建立精准、灵活的动态监管机制,随时调整数据信息,才能实现贫困户的精准化服务,让精准扶贫政策惠及每一个贫困户。对于已经脱贫的人群,应及时调整出库撤档;对于新增贫困户,则应第一时间入库存档,并根据致贫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确保精准扶贫全员脱贫。二是扶贫专项资金的动态监管。要确保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就要提高使用效益,让更多贫困人口受惠。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将扶贫资金全部纳入动态监控系统,对扶贫资金预算安排、逐级下达、支出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让每一分分钱都发挥出最大效益,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4.社会参与及评价体系。社会力量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应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到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在资金、贷款贴息、土地流转、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不断完善旅游扶贫项目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体系,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新格局,让政府帮扶与社会援助无缝衔接,使得贫困人口需求得到及时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效果。另外,为保证扶贫信息对称、公开透明,应构建更加客观的社会评价机制,在社会监督之下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使扶贫执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4]。

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推进策略

1.科学规划布局。不同地区精准扶贫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基础条件差、地缘位置偏、生产力水平低的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首先就要解决资源丰富与转化困难的矛盾,发力点应该放在资源梳理和规划设计上,坚持省级科学规划,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开发建设一批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区、度假区、重点村寨,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打造上下联动、精准到位的旅游扶贫格局;对于因病、因灾及自身劳动能力缺陷等因素造成的深度贫困人口,就需要当地旅游部门从自身工作特点出发,结合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贫规划编制、评审、报备等工作,精确到村提出扶贫线路图、时间表以及责任清单,形成专项扶贫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实现旅游规划全覆盖。对于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的贫困地区,可以考虑采取整体搬迁的帮扶措施。但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民族文化的传承,尽量采取整村搬迁方式,以保留村落原有的文化组织架构和乡愁,这样才能在后期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进而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更多参与经营的渠道和就业机会。

2.创新旅游扶贫模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特点,创新扶贫模式。一是依托核心景区带动农民就业。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带”上,要将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注重“旅游+”业态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逐步形成新的业态或产业链,并以此带动周边其他旅游产业的兴起,刺激旅游消费,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渠道,增加务工和其他生产性收入[5]。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与企业沟通协商,将产业扶贫资金通过资本收益的形式投入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企业每年按照投资比例给贫困户发放收益,以此带领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三是通过开发旅游产品助推精准扶贫。依托乡村旅游特色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特色手工艺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旅游商品,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3.加强扶持力度。一方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设置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同时,要整合乡村旅游环境整治、新村建设、道路畅通等相关行业部门资金,并在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和监管机制下分配,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拓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融资渠道。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旅游扶贫模式,以更优惠的政策、更低的准入门槛,引导更多企业、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最后,应加大金融机构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金融只有聚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才能保证有限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推动“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向“定向滴灌”的精准脱贫模式转变。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手续简化等方式,降低旅游企业贷款准入门槛,扩大旅游融资规模,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服务产品,以此助推旅游精准脱贫。

4.强化智力支撑。扶贫的根本是扶智,精准扶贫不仅要在政策法规上给予赋权式的扶贫支持,还应全面实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旅游项目经营中,这不仅能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更能提升自身能力,帮助他们在物质脱贫的同时,使其精神脱贫,从而实现真正的扶贫。一方面,应加快建立覆盖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和贫困户的教育结对帮扶机制,健全贫困地区全领域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地区人口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帮扶,增加他们的致富本领,增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本土人才的培养。把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主体及旅游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作为落实旅游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人才激励、管理、保障机制,提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其充分发挥智力支撑作用,增强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杨建,韩宗伟,张翊红.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6(6):52-56.

[2]张春美,黄红娣,曾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6):625-631.

[3]周义龙.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作体系和推进策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8(9):17-19.

[4]王文艳,余茂辉.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途径探索[J].当代农村财经,2016(11):36-38.

作者:刘春莲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