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提升探究

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提升探究

摘要: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与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维度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进而分析了影响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实践问题,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分配制度及消除制度障碍三方面归纳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扶贫效应;提升对策

旅游扶贫是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和缩小农村、城乡、工农差别的重要渠道,[1-4]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5-7]基于乡村旅游扶贫的内涵特点,深入阐释乡村旅游扶贫得以有效推广的资源、市场、人才因素,对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凝聚力量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建设、实现共享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8-9]旅游扶贫利用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消除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状况,改善农村群众的生存状态,从而实现乡村脱贫致富。旅游扶贫在贫困乡村地区开展扶贫的浓缩特色是:以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支持。在实践中,乡村旅游扶贫因其扶贫方式的现代化、创新性、可持续性,已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途径。早在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已经把旅游扶贫作为十大精确扶贫项目之一,国务院也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未来5年计划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力度,到2020年,乡村旅游计划每年实现200万人脱贫致富。

一、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内涵阐释

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是由于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所引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各种影响的总和。[8]旅游扶贫效应具有动态性,[10]对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内涵和具体表现的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及其实现程度。

(一)乡村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第一,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丰富产业要素,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第二,促进当地物资、食品、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第三,为当地居民、政府、企业带来经济收入,提高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税收,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消除贫困的潜力。在乡村旅游经济效应中,投资起着较强的作用。投资效应是系列连锁反应的集合,由最初的一项投资引发后续的一系列投资,其中第三产业和服务的发展增长较快,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对贫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旅游扶贫经济效益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乡村旅游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乡村创业和从业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多、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二)乡村旅游扶贫的社会效应。贫困地区的旅游社会环境在旅游活动参与后会进行大幅度优化,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第一,贫困型旅游地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体现为与旅游有关的社会因素和设备设施得到改善。第二,贫困地区的社会环境改变,主要为贫困地区旅游地群众在旅游项目活动进行中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高,从中得到各种商品经济和现代生活理念的意识。第三,贫困地区旅游地社会制度和心理素质的改善,体现为政府为了激励和保护旅游活动在贫困地区有效开展,不断制定系统相关制度并加以大宣传,让它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向好。[11]

(三)乡村旅游扶贫的生态效应。第一,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对交通、教育、医疗设施的改善有积极影响。第二,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减轻生态、经济脆弱地区为改善贫困过程中的经济与环境压力,不断克服因地区性生态恶化而产生的贫困问题,如政府可以用旅游扶贫资金为农户建沼气池、修卫生间、造节能灶,改善村民原来使用燃料的方法,减轻对森林资源的浪费,不断减少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第三,农民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摆脱了从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耕作思想,减少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依赖。

(四)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效应。乡村旅游能促进贫困村民观念更新,共享现代文明发展优秀成果。第一,乡村旅游扶贫发展逐步打破了贫困地区信息封闭落后的困境,拓宽了贫困居民的眼界,促进了贫困乡村与城镇间信息、人才、商品、贸易、资源、资金等的流动,通过旅游扶贫发展了当地村民的商品经济意识。第二,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步培养了当地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观念的提升与转变,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护环境已经成为许多村民的共识与自觉行动,并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对旅游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第三,旅游业对服务人员的要求较高,随着外界游客的涌入,当地村民对知识、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购买相关专业书籍、学习普通话和英语、学习专业技能等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服务等相关素质。第四,旅游扶贫将外界的新思维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通过旅游的渠道引入贫困乡村,逐步改善了乡村落后、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12]

二、影响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实践问题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切不断增长的内外动力使乡村旅游扶贫大有可为。但是,就乡村旅游扶贫目前所处发展阶段而言,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充分提升的方面:

(一)精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旅游扶贫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精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第一,贫困人口识别不够精准;由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属性,旅游经营的主体一般是开发商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民,深度贫困人口往往被排斥在旅游活动之外,不仅不能直接受益,还得承担由于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代价。第二,政策实施不够精准:一些贫困地区对本地区具体发展难题和贫困户的具体贫困原因把握不够精准,导致扶贫政策实施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简单给钱、给物脱贫现象。第三,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不够精准:一些地区对扶贫资料的动态管理不够,对扶贫对象信息资料更新不及时,浪费扶贫资源;管理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办法不够科学,项目资金运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乡村旅游扶贫考核评估不够精准。有些地方对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目标的具体化不够,缺乏相关配套落实考核制度体系,奖惩措施落实不够,扶贫工作积极性不高,经验教训缺乏全面总结,改进措施与对策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二)旅游资源开发较为粗放。基于经济基础普遍落后且想摆脱贫困的想法,有些地方的旅游扶贫却呈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盲目、过度、粗放地利用旅游资源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一,旅游扶贫中不注意保持其乡土风貌,对当地文化内涵缺乏深层次挖掘,采取简单仿效其他景区,片面追求高大上项目,新建各种旅游娱乐设施,破坏了乡村原有的古朴、安静、自然的风貌。第二,缺少统筹规划。一些地方盲目开发旅游产业,缺少前期的考察、严密认证和市场研究,导致旅游产品或旅游环境缺乏特色,简单效仿其他旅游景区,游客少,重游率低,缺少市场吸引力,旅游经济效益较低。第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的公共设施接待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旅行社的发展建设以及住宿、饮食供求关系不平衡;旅游项目的娱乐性、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环保投入比例、卫生保洁水平、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水冲式厕所等指标水平较低;旅游购物的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激发等。

(三)社区受益有待进一步加深。第一,贫困地区的社区村民一方面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加之受生活方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经营头脑及经营能力,难以将所拥有的潜在资源转换成产业资本;另一方面社区居民服务技能不过关,在餐饮提供、客房服务、菜品制作、导游讲解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服务水平较低,难以获得与投入相衬的回报。贫困人口本身收入低,难以有资产积累,很难从事旅游经营和旅游相关的资产收入,即使参与到旅游中去,很多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产业的方式主要是非正规就业,这些就业往往收入水平低,难以使他们从中得到应有的利益。第二,相关权益还未得到全面保障,贫困人口往往在政府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中参与度很低,导致这部分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其健康、教育和生活利益得不到全面有效保护。

(四)政府角色定位有待进一步调整。在当前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主要以政府“输血”为主,政府全程参与、全部包揽相关事务,会助长贫困地区和贫困村民的“等、靠、要”想法。具体而言,在许多地方乡村旅游扶贫单一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援,因此从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论证、旅游扶贫战略的提出、旅游开发机构的设置、旅游产品的提供、资金等措、景区形象的宣传到旅游人才的培养,无一不由依靠政府来运作,致使承担超额财政成本。而在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旅游扶贫工作定位不准、重视程度不够,不解决市场缺陷及贫困人口能力不足的情况,扶贫工作收效有限。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贫困群众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得不到充分激发,“造血”能力和水平提升有限,当地优势发挥受阻。

三、促进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提升的主要对策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关系众多利益主体,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制定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对策。

(一)找准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旅游扶贫项目,准确定位,盘活沉睡资产,打造旅游品牌,[13]品牌化营销将会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4]为此,各地区须依托具有自身特色、稀缺的人文与生态资源,充分整合各功能区并分配资源,发挥旅游发展的最大优势。地方政府立足功能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定位的运作模式。1.构建“旅游+特色农业+贫困户”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严防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同质化。避免简单停留于采摘、食宿等传统低端旅游产品上,发挥比较优势,借题发挥,充分展现本地区农业地域民俗等特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带入旅游产品服务中。以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带动新型业态,开发新的农业项目,拉动旅游业持续升温,促进贫困人口就业。2.构建“旅游+红色资源+贫困户”运作模式,充分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红色旅游。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优质丰富、完整性强、开发条件好,能够打造省市乃至部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要着力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和推介,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同时,合理优化并配置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政治学习、素质拓展等目标,在增强生动性、鲜活性的同时,富有深刻性,实现吸引游客的功能,从而为当地创收增收。3.构建“旅游+优美生态+贫困户”运作模式,以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以生态山水风景区为龙头,整合附近区域自然资源,建设田园风光观赏型、农事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景区,打造自然生态旅游扶贫示范点。贯彻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农村露营地、农村绿道、马术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等新型旅游项目,带动农村旅游业态升级,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提升。4.构建“旅游+新农村建设+贫困户”运作模式,通过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升旅游扶贫效应。结合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的实时策略发展乡村旅游,在集中建房、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多项惠民政策的有力推动下,设置老区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引导新农村建设与“三位一体”扶贫格局相融合,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就业促进等专项扶贫项目,实现“点扶贫”到“线扶贫”再到“面扶贫”的顺利推行。同时,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旅游产业带动农业发展,进一步实现以旅游产业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转化升级。5.构建“旅游+互联网+贫困户”模式,立足优势,善于创新,驱动乡村旅游提质提速发展。互联网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的新手段,也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势。结合现代科技平台、开发智能旅游产品、设计乡村旅游相关APP,克服偏远乡村基础设施设备薄弱、信息闭塞的阻碍因素。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集约型智能化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商品、客源市场和流通渠道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继承作用,将旅游业务范围向更广阔、更纵深方向扩展,提高旅游业生产力与创造力,提升扶贫效应。

(二)优化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旅游产业扶贫的规律表明,在利益驱使下,旅游项目投资方作为强势一方会有意无意侵害村民利益,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必然要优化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1.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连接机制。充分了解各利益相关方诉求,把握根本利益,保护共同利益,兼顾弱势群体特殊利益,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分配协调工作。合理分配地租、劳务、入股分红、品牌溢价各方面收益,协调村集体、合作社、企业、村民和贫困户等主体利益,鼓励村“两委”、致富带头人、热心人士等群体参与旅游项目,发挥党员在产业政策引导、经营示范、技术指导等方面的联动优势,增加村民收入、提升扶贫效益。2.以民生为向导,确立公平有效的分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机制决定了政府在利益分配和资源分配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利益分配的第一要务。[15]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通过勤劳致富。保护村民合法劳动收入,通过合理措施增加贫困户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大型旅游企业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例如,降低户籍门槛限制,减少贫困人口向城镇转移阻碍,切实保证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扶贫的准确性。3.缩小收入差距,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公正。发挥政府行为的导向性,在利益分配过程中适当向群众倾斜,优先满足居民的基本诉求,或将旅游产业部分收益作为当地居民的收益补充,提高社区居民获益覆盖面。鼓励和联系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旅游规划研究机构与当地贫困社区建立持久联系、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充分利用各参与主体的优势实现扶贫成效最优化,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流进贫困地区。4.引导先富带动后富,促成各利益主体相互合作,以点带面,实现共同富裕。先富村民分享成功经验,向贫困户提供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发展的经验、方法、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此外,利用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培育奉献精神,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旅游扶贫大格局,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打造乡村旅游协同扶贫攻坚的大联盟,从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三)消除制度障碍,完善保障体系。乡村旅游业涉及面宽广、内容复杂,或导致乡村整体发展水平难以提升,旅游企业及村内政治、经济精英成为最大受益者。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必然要消除制度障碍,完善保障体系,促进村民能够充分参与乡村旅游扶贫。1.以旅游换保障,将旅游业带来的经济转变成社会效益。使资金的增长转换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在就业保障方面,吸纳企业投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为贫困人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针对不同工种,成立专业培训班或教学点,培养村民子女专业技能,提升思想文化素养,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消除贫困人口参与障碍,解决贫困人口工作问题。在养老保障方面,出台政策引导社会组织及景区公司为本村员工缴纳养老保险,鼓励全村适龄村民缴纳养老保险,为乡村贫困老龄人口提供养老保障。在弱势群体保障方面,镇、县、乡等各级政府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对于常年在家就业的残疾人士提供必要的优惠与低保服务保障。2.坚持政府主导地位,为乡村旅游扶贫事业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国家或地方政府利用其部门职能、财政实力和强大的管辖能力在旅游发展的规划、投资、建设及管理等各个过程中,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道路绿化、治理污水的人力物力投入,保障通信网络安全,并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为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消费市场。同时,进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景区超市、餐厅、银行、邮局、服装店、手工艺品营销点的建设,为游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居民健康生活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为旅游扶贫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保障。第三,突破制度阻碍,完善保障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出台配套措施,分解乡村扶贫脱贫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总之,众多发展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虽然是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难题的良方,但无法靠农户自己就可以实施,也难以直接依赖市场来调节实现。必须站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角度,整合多方资源,包括互联网科技、知识和人才、资金分配、政府制度,取得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观念、政策和做法上的突破,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旅游大发展,切实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益。

作者:庞卫花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