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定义范例6篇

现代物流的定义

现代物流的定义范文1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物品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到达购买者手中,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物流过程。

在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中,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

1.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时至今日也没有最终的标准定论。在这里,我们总结各种电子商务的定义,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的定义如下:①IBM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②康柏在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是这样定义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业务操作的流程联接”。③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在网络上实现物资与人员流程的协调,以实现商业交换活动的过程。④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它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

有些专家在定义电子商务时,就注意将国外的定义与中国的现状相结合,扩大了美国原始电子商务定义的范围,提出了包括物流电子化过程的第二类电子商务概念:①电子商务是实施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②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③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购物市场。④电子商务是从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

1.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1.3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3.1物流保障生产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1.3.2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1.3.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2.1电子商务流关系的演变与发展①“以物易物”阶段;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③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④电子商务阶段。

2.2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2.2.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2.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

2.2.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

2.2.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

2.2.5柔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2.2.6集成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运作模式向社会化、共同化的方向发展,在数据与功能、技术与设备、人员和组织等各个层次上都在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行业需要成为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3.1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3.2现代物流企业的追求目标:一流的服务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3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信息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3.4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全球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物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

4结束语

现代物流的定义范文2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也显得越发重要起来。经济格局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同时我国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由于发展尚不成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加快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就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阐述了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现代商贸 物流配送体系 市场环境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其中物流业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商贸物流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是商贸物流体系中颇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商贸流通的组织形式以商贸物流配送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发展方向。传统的商品流通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已经渐渐不满足于现代的市场需求,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渐渐凸显了出了其重要性,它不同于传统的商品流通体系,它弥补了传统商品流通体系的缺点,又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物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对于物流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降低企业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在商务领域中,物流配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因为其独特的优势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商贸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物流能力,如何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附加价值服务是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现代物流配送在物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在发达国家中,商贸物流配送虽然是新型的产业,但在物流市场份额的占领上却有着令人侧目的成绩。例如在德国,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企业所占的物流市场份额约为五分之一。同时美国的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则占据更多,约为整个物流市场份额的一半。在日本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所占据的物流市场份额更是高达八成以上,这些无疑都凸显了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潜力。

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作为一个新兴的物流产业,由于形成较晚并没有形成完备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我国的现代物流配送还处于起步阶段,它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物流产业,但是对于物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也逐渐体现了其重要性。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对于商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已经成为了许多物流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我国的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利的因素阻碍,对于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形成了掣肘。首先,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配送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物流配送严重脱节,信息化水平不足,销售方式的落后,造成了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配送严重脱节,从而影响了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其次,认知和观念的落后造成现代商贸物流配送认识不足,忽视了其重要性。最后,企业物流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容易造成商贸物流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再加上现有的商贸物流企业经济不善,管理不严造成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落后。与此同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行政管理上的疏忽均可对现代商贸物流配送造成不利的影响。

2、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特点和优越性

2.1 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

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商务领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有着一定的弊端,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来支持运作,同时运作时间也较长。而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不同于传统物流配送,它依靠电子商务系统对货物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进一步加大了,缩短了配送周期。在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下,物流配送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

2.2 简化了配送过程,配送更加方便、快捷

在传统的物流配送中,整个的物流配送环节比较繁琐,运作起来效率也较为低下。而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在网络化环境下,以电子商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大大简化了配送过程,物流企业在运作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配送效率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配送周期,同时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计算机和网络的存在使得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更加方便、快捷,加快了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

2.3 物流配送方式个性化,提高了整体效益

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配送货物的方式,其物流配送方式的个性化凸显了整体效益。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方式是“中转”性配送货物,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配送货物,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及时送货的理想模式以及保证了整体利益的最优。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活动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统筹规划,及时协调了物流配送活动与商流活动以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配送活动之间的关系,保证了物流配送整体的效益。

3、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物流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多个方面,是社会经济中多种行业的整合形成的,对于我国的商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同时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和带动商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商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此之外,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配送还可以优化物流产业结构,提升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拉动各个行业的发展。商贸物流配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家之间的经济壁垒也随之逐渐变小,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势在必行。物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的重要性,大力建设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弥补传统物流配送的不足。在商业领域,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配送,努力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物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娟.BtoC 电子商务模式中物流配送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8):44-45.

[2] 殷广杨.基于合理布局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发展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10(7):58-59.

现代物流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物流概念;广义物流;物流演变史;物流价值取向;狭义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物流,自其历史地诞生以来,就客观地以迅猛的态势向前发展着。然而,作为一门科学,人们首先最为关心的问题则是其基本概念的诠释,亦即,什么是物流?有人说,货通九州就是物流。可是,货为什么要通九州?是什么驱动力促使货通九州?怎样通九州?如何确保其通九州?通九州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终究要回归到对物流基本概念的认知上来,且无疑有待我们予以科学回答。

当今物流理论纷争,择其要者存如下几派学术观点:其一认为,物流是由物品的运输、储存及其附属业务等组成的活动模式,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则在于现代物流是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活动模式。其二认为,传统物流一般是指物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现代物流是侧重于物流管理。其三认为,应从物流固有属性与非固有属性为鉴别标准的角度来区分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前三种观点的认知前提均为:物流之“流”涵义是物体的定向位移。进而认为,物流应划分为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其四认为,物流乃新生学科领域,不存在传统一说。此种观点虽道出了物流概念的历史范畴属性,但却未能予以科学诠释。

科学理论存在纷争,纯属正常,然而,就其基本概念认知模糊引发纷争,折射出此理论健康、科学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回归、剖析历史的视角,探寻物流理论起源、发展的本来面目,提出了物流概念的新观察,即,从物流之价值取向的角度,认为物流应划分为狭义物流和广义物流,且对狭义物流与广义物流做出了明确界定。为此撰文如下,抛砖引玉,与同行学者探讨、商榷。

1 物流理论演变史宏观剖析

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社会分工所支持,而社会分工的广度依存于市场的扩大,市场的扩大又依存于以运输为纽带的物的流动。亦即,物的流动效率与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客观推动着市场扩大,为社会分工创造条件,进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反之,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则为物流活动的发展带来机遇、提出挑战、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推动物流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更细更专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品种更大更多,市场更为广阔,商品流动的时间、空间更加延伸,涉及领域或障碍或利益分配等也更多更复杂,如此,商品能否有效甚至高效流动便呈现出它的时代经济意义或价值,而其在整个社会经济“躯体”中如同人身“血液”般的功能或机能被渐渐挖掘出来。物流学科的诞生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于是,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成为了物资源领域的“第一利润源”。当生产力相对发达、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于是,存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第二利润源”应运而生。继此,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作为经济流通领域中与商流机能相辅相成且未曾开发的物流机能便骄傲地浮出水面,孕育、演变、发展呈现巨大科学价值,成为社会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黑大陆”、“冰山”、“第三利润源”,物流理论应运而生。简言之,科学的“流”能生利润或创造价值,物流是内涵流价值追求的物的位移。

物流理论概念特征演化发展历程,简要综述如图1[17]。

由图1直观可见,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中期,市场营销孕育的PD和军事后勤孕育的Logistics分属于两个不同领域并存着,本文将其解读为物流理论胚胎期。后来随着“黑大陆说”、“冰山说”、“第三利润源说”的问世,反映出人们的认识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意识到这是一个未来的新兴学科领域,研究由一国遍及世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PD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Logistics在军事实践中也在不断成熟,尤其是二战以后商业领域对Logistics的成功应用,到80年代中期,完成了PD与Logistics的嫁接,此时,被丰富了流价值追求内涵具有资源配置功能的Logistics取代了PD,本文将其形象解读为“物流婴儿”降生了。物流婴儿的降生客观上迅速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的飞速发展反过来推动着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战略思维意义的SCM开始出现,到90年代中期以后具有系统战略意义的SCM与具有系统战术意义的Logistics有机结合,进入了SCM理论时代。与此同时,MF理论自80年代中期已开始研究了,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课题提出,MF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将容纳Logistics和SCM成为真正意义的物流学科,“物流婴儿”长大成人。MF理论的诞生客观与“黑大陆说”、“冰山说”、“第三利润源说”等形成了前呼后应的必然学说发展。物流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起源到探索到认知的世界性演化发展历程。

2 物流理论演变史微观剖析

纵观物流演变发展史,我们拟切取四个片段期加以剖析,以窥物流理论概念特征演变之一斑。

2.1 物流理论胚胎期,狭义物流概念由此开始诠释,揭示物流是一历史范畴

市场营销孕育了PD,军事后勤孕育了Logistics,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视角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经济飞跃发展,1865~1914年50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从不足40亿美元增加到242亿美元,到1894年,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企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自由经营走向垄断经营,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资本被投入扩大再生产,大规模生产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商品,使市场供应超过市场需求,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17],在此背景下,一些美国学者开始关注、研究市场营销。1901年约翰.F.格鲁威尔(John F. Crowell)的《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1915年阿奇·W·萧(Arch.W. Shaw)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16年L. D. H. Weld的《农场产品市场营销》以及1929年Fred E.Clark的《市场营销的原则》等著作相继问世。阿奇·W·萧(Arch.W. Shaw)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中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概念,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物流概念[18],笔者将此称为物流理论的胚胎。而Fred E.Clark在《市场营销的原则》中从理论上正式提出了PD概念,将货物分销纳入市场营销的研究范畴。讨论了PD的各种活动,把PD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了研究分析[19]。

解读PD可知,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中文翻译是“物质分拨”或译为“实物分销”,而Distribution可翻译为“分配;分布;被分配或分布的状态”,从逻辑上说,分配是商业交易的衍生物,显然,PD原本属于流通领域中与商业交易相伴随的固有机能。而美国学者们研究提出PD理论,是因为高速增长的美国经济带来的产品积压以及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与产品积压的矛盾冲突给企业带来的高额仓储成本,让学者们把目光投向PD,研究PD,发现了PD的耀眼光芒,于是PD理论脱颖而出。如此,产品生产过剩的市场经济与商品流通领域中固有的物流机能“”,物流“孩儿”被怀孕了。原始的物之运输活动,开始向着追求利润价值发育了。

其实,这个“胎儿基因”还同时包含于早期的军事后勤实践及其相关Logistics理论之中。但市场营销孕育的PD和军事后勤孕育的Logistics都只能说是物流理论的胚胎,因为,PD产生的本意是改善“实物配送”管理,通过功能整合,降低销售领域成本,提高客服水平;而Logistics产生的本意则是提高军事后勤补给效率。起源的PD和Logistics分属于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学,其并未形成科学的、独立的物之流的理论学科,当今物流作为社会经济“躯体”之“血液”而综合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两者均不具备。然另一方面,PD和Logistics的研究对象确已包涵了有机关联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四大基本实体环节,即,其中存在了产生物流理论的“基因”,客观上物流理论的胚胎已经形成。

亦即,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狭义物流概念开始酝酿,什么是狭义物流?概言之,就是与传统商业交易伴生的货物运输内涵有别的附着了流价值追求的物体的链状移动。它开始追求流之时空价值,或者说,在此之前历史上的货物运输的意义仅在于货物所有权或相关权益转移所必须的位置移动,而起源的物流概念内涵则产生了质的变迁。换言之,运输是简单的位移现象,而物流开始逐渐呈现出科学的经济现象,类同于历史上钱庄银行的出现,物流是一历史范畴。

2.2 物流理论孕育期,广义物流演化孕育雏形,物流概念系统科学性开始呈现

物流的多领域全球化演绎,内涵扩充丰富,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这一时期物流更加发展,研究更加深入,著述潮涌,物流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沿着由量变到质变的方向渐进地演化发展。应用学者们的典型研究成果,将其演绎框架趋势轨迹制于表1中。

表1呈现,物流理论从十月怀胎到降生贯穿着强烈的时代经济线、呈现全球化演绎格局,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模糊到清晰、由发现到挖掘、由一国到世界的认识发展过程。由于各国经济背景、研究角度、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不同,物流理论经历了由涓涓细流向大河汇入的方向发展历程。亦即,其演变趋势是由狭义物流向着广义物流、形成独立学科的方向发展。其具体表现是,起源于美国的PD和Logistics进入世界经济领域平行发展,最终完成PD与Logistics的嫁接,Logistics因其流价值内涵更为丰富而取代了PD,广义物流概念雏形便由此形成或降生。说它仍然是雏形,是因为当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先生提出的大物流理论MF之“流”理念或思想仍然没有最终形成或成熟,从其命名Logistics也能侧面反映出来。

PD与Logistics相比较,二者的基本功能环节都由保管、运输、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等构成。但是,Logistics与PD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在物流理念上,Logistics的理念是价值理念和整合理念,而PD的理念为效率理念或成本理念;在物流功能上,Logistics重点在于创造需求功能与整合物流基本功能,而PD重点在于满足需求功能;在物流目标上,Logistics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包括解决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注重整体活动的最优化组合,而PD着重强调降低成本,注重局部活动的最优化;在物流涉及的领域上,Logistics覆盖产品的采购、生产、流通、销售、消费和回收的整个管理过程,涉及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而 PD只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的管理过程,仅涉及销售物流、生产物流[18]。比较可知,Logistics初步具备了当今物流之客服导向性、系统战略性、信息及金融服务的依托性、流价值追求性、流程全方位性、资源配置性等一些特征属性,且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渐渐为一些国家所认识,并出现了相应的法制保障环境。

历史真情倾述:物流之“流”涵义向着“流态”在演绎,具有了理论指导、价值理念、宏观功能目标追求等理论意义的广义之“流态”。

2.3 物流理论生长期,广义物流予以解读,物流概念系统科学性趋于成熟

物流所追求的流价值进一步广义拓展,信息、金融、人力资源等更为广度的资源链整合,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雏形的物流理论Logistics成长的环境或背景:一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二是经济竞争全球化格局带来的以美国率先由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传统型经济向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科技型、创新型知识经济的转型。

在此背景下,深入的研究开始注重狭义物流、信息流、包涵了资金流的金融服务流(以下简称为金融服务流)的系统整合以及更大范围地包含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的用户等的网络链状人力资源整合,如图2[21]和图3[22]。于是,供应链管理(SCM)的思想和现代技术被应用于狭义物流之中。反过来说,狭义物流、信息流、金融服务流在供应链管理中获得了更高效的整合,流得更快、更好、范围更广、效益更高。形象解读:这一整合了狭义物流、信息流、金融服务流的网络链就是经济躯体的血管,狭义物流依托着信息流、金融服务流在这一血管中便能高速高效地畅通流动。

物流理论Logistics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广义物流概念,于此得到了解读、趋于成型。即,物流除了追求时空价值外,开始更为广阔地追求资源整合价值,包括合理整合物资源、人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法律资源等,以达到综合最佳效益。简言之,其吸纳了“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并扩充形成了“第三利润源”——向时空、系统、整合、合理要效益。

关于供应链管理(SCM)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我们将其摘要一二于表2中。

2.4 物流理论成年期,物流概念系统科学性予以完善

以促进循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大物流”登上了历史舞台,流价值内涵再度拓展成熟,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率先推行的新经济模式,一方面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全球经济竞争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而另一方面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新生问题也在悄然产生,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一系列经济课题严峻地摆在了人类面前,如何解决这一世界性经济课题?恐怕非新兴的物流理论科学与实践的发展莫属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17],1985年中国学者徐寿波院士在《中国物流》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关于物流技术经济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MF物流(The Material Flow, MF)新概念。

1987年徐院士又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物流著作《物流学及其应用》[26],提出“物流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21世纪初,依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徐院士提出了“MF物流科学技术理论”和“大物流论”(The Material Flow, MF),同时深入研究了MF系统基本要素与结构,揭示了经济界、社会界和自然界综合物流(Comprehensive Material Flow, CMF)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依据物的实体、价值和信息的整体属性及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商品物流(Commodity Material Flow)理论[17]。“大物流论”是由“物的流动论”、“综合物流论”、“物流要素论”、“物流性质论”、“物流科技论”、“物流工程论”、“物流产业论”等七大部分所组成的完整科学体系[25]。国际系统科学学会两位前主席Professor Kjell Samuelson和Professor G. A. Swanson认为MF新理论是关于人类相互作用和集成的物质流动的一个更全面的看法,为传统抽象的系统科学向物质实体系统科学转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途径[17]。

“大物流论”的提出开辟了物流演变史的新天地,使物流理论研究视角更广,流系统更科学,流网络更宽,流态更绚丽。流,除了追求时空价值、资源整合价值外,开始了科学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之价值。至此,物之“流”的理论认识上又一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与贡献。即,在认识上我们完全可以说物流是包含了Logistics、SCM的MF。大物流理论MF揭示或开始探索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交换联系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和外延,“流”无论从外在命名还是内在理论体系都演变成了科学意义的“流”学科和“流”行业,广义物流之“流态”得到了更全面的认知。

3 结束语

现在再对物流概念的纷争说几句话吧。

徐寿波先生的大物流理论,提出了自然物流、社会物流以及经济物流之分,其实质,本文以为是站在更为抽象的高度,对物流之“物”做出了广义的诠释,揭示了物之流的科学在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为重要的科学意义。其实,借此思维,顺理推演,物流之“流”也应做如下广义诠释。

物流理论演化发展史已向我们客观展示了物流概念及特征,由上文剖析启示,正确把握物流概念之关键在于对“流”涵义的认识,学者们提出的“分销物流”、“后勤物流”包括上文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定义、纷争等,容易让人进入一个认识误区,即:流就是物的位置定向移动。自然推论:流就是运输。再推论:物流自古就有。再逻辑思维便进入了什么是传统物流什么是现代物流的学术争论怪圈。再逻辑思维:什么是物流?物流的意义?便糊涂了!

本文以为,“流”涵义虽然原始本意是:物体的定向位移。但由上文剖析清晰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概念的提出使其已演变成了一个新生的、独立的“流”学科和“流”行业。其研究对象狭义地说,是附着了流价值追求内涵的商品或物体链状或网络状移动;广义地说,是以商品运输为中心并整合了信息流和金融服务流以高效追求其时间价值、空间价值以及资源有效配置价值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物流概念虽起源于流通运输,但却产生了质的变迁发展,类比于人起源于猿,但人却不是猿。“流”应广义解释为“流动状态”,即“流态”,用物流科学理论为指导当代物流科技水平为支持组织形成的“流态”,整合了信息、金融、法律、工程等诸多因素的“流态”,这一“流态”便是社会经济躯体的“血液”,科学滋养运筹“血液”可以强社会之身、健经济之体和人类之谐。

进一步概括,本文提出“物流血液说”假设命题,供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其形象化简要表述是:物流是社会经济躯体之血液。物流是一个时代概念;一个属于由系统工程学领域与实体技术经济学领域交织形成新型领域的概念;一个揭示了自然、社会、经济中物体的流动、交换规律的科学概念[26]。本文建议对经济物流概念表述为:物流是指以客户服务为导向,以信息流和金融服务流为依托,以法治环境为保障,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科学依据、以当代科技水平为技术支持去完成综合最优化的流网络布局,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实体流动环节进行系统整合,以实现社会资源综合有效配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活动。

物流概念是一历史范畴、系统范畴和科学范畴,其从起源、演变、发展,历史地从狭义物流走向了广义物流,广义之物流,物是广义,流也是广义。物流,应区分为狭义物流与广义物流。

参考文献:

[1] 真虹. 现代物流的核心是信息技术[J]. 航海科技动态,2001(1):1-11.

[2] 张启徽. 金融物流——现代物流的服务创新[J]. 交通企业管理,2008(12):54-55.

[3] 李燕,刘志学. 物流系统柔性的决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6):35-38.

[4] 吕鲁凯. 漫谈现代物流的个性化服务[J]. 集装箱化,2001(7):7-8.

[5] 王晖. 浅谈现代物流的个性化服务[J]. 物流科技,2003(2):29-31.

[6] 陈建中. 大物流与循环经济[J]. 中国流通经济,2007(11):13-16.

[7] 宋伯慧,徐寿波. 物流定义探讨[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6-29.

[8] 王成恩. 供应链中物流及信息流管理[J]. 中国管理科学,2000,8(4):16-23.

[9] 安进,李必强. 供应链的演化与理论分析[J]. 物流技术,2005(5):46-48.

[10] 刘丽文. 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 管理科学学报,2003,6(2):81-88.

[11] 李春儒. SCM泛论(上)[J]. 信息与电脑,2004(6):25-28.

[12] 乔吉俊. 从价值链到供应链——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衍变[J]. 机械管理开发,2003(2):93-95.

[13] 钱廷仙. 循环经济下的绿色物流建设[J]. 企业经济,2007(10):33-35.

[14] 徐寿波. 关于物流科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4.

[15] Johan Langbroek. 国际物流的现状及未来趋势[J]. 物流科技,2000,23(4):25-28.

[16] 宋耀华,侯汉平. 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0-13.

[17] 索海尔·乔德利,侯汉平,李令遐. 物流理论演化的历史考证与最新发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4-30.

[18] 刘鹏飞,谢如鹤. 美国的物流概念演变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5(6):90-91.

[19] 王庆云,张国强. 物流发展与评价[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8-155.

[20] 李怀政. 现代物流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73-75.

[21] 樊宇新. SCM与信息流和资金流及物流的统一整合[J]. 太原科技,2005(5):56.

[22] 张志檩. 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J]. 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2):39.

[23] 王常伟. 与供应链理论密切相关的几种理论概析[J]. 冶金管理,2006(9):31-33.

[24] 李怀政. 现代物流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73-75.

现代物流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策略

物流管理是社会生产中以物料实体流动规律为基础的、融入现代化管理理念,进而对物流活动进行中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方式能够实现各项活动之间的有效配合,在企业产品成品压缩空间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在最大限度上获得企业发展效益。但是现阶段企业物流管理在观念、管理技术手段、配送效率、信息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企业物流管理效果。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企业物流管理的策略,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物流发展,提升企业发展效益。

一、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一)内涵

企业物流管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企业物流管理是指产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全过程进行的物资采购、物资传递、物资存储等一系列活动。广义上的企业物流管理是指在狭义范围内的物流管理之外的产品的回收以及产品的销毁等流程。企业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企业发展成本费用的节省,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并减少企业发展的中间成本费用。

(二)构成要素

企业物流管理的六种构成要素分别是物流运输、物流存货、物流包装、物流搬运、物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二、现阶段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基础条件较差

企业物流管理想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需要具备良好的物流管理条件。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缺乏以下几种基础条件的支持:第一,物流场地规划不科学。在对物流发展场地进行规划的时候忽视了物流工程的作用,一味地追求硬件条件导致企业产品运输和物流设施条件之间的不适应,由此带来企业物流成本的浪费。同时,企业交叉作业、迂回运输管理现象严重。一些自营物流企业还应用人力完成物流操作,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第二,企业物流管理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导致很多企业发展不具备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另外,企业现有的物流管理人才对企业物流管理知识掌握不够,个人工作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第三,物流管理缺乏实践性人才。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是理论型人才,在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上欠缺。

(二)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一些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但是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对物流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认识不够,在企业物流发展中只是简单地进行产品的采购、仓储、运输等工作,缺乏对整个物流系统的统一管理,导致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三)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企业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提升,在企业管理中减少了信息反馈的时间,为企业上层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此,企业物理管理也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信息管理在企业物流发展中的作用,采用的仍是单一的物流信息系统,由此制约了企业物流发展。

(四)企业物流配送效率低

企业物流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体制也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物流管理分工不明确,导致企业物流管理配送环节出现了各种问题,物流的总体流通效率低下。另外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资金投入上存在问题,导致企业物流配送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

(五)企业物流管理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制度不完善,且缺乏符合自身发展的现代物流绩效考核制度、物流人才准入制度、物流使用制度等。同时,企业物流发展法律法规也和国际上的物流管理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引导

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企业物流管理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企业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充分监督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保证企业物流的高效发展。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管理基础性条件差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条例来支持、鼓励和带动企业物流发展。比如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

(二)打造企业物流管理高素质人才队伍

企业要加强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在国际自由贸易的不断发展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物流发展已经将信息管理、贸易经济、电子信息技术、运输配送等进行了充分的结合,由此对企业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企业需要加大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首先,企业物流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高层领导者、决策者需要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有关知识、技能,明确物流管理各个操作流程。其次,企业要想方设法为物流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物流管理经验。最后,通过多种途经加大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开发力度,比如可以通过院企合作的方式将高素质的人才纳入到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中。

(三)树立科学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

树立科学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是一种思想解放的过程,是对传统物流管理理念的一种冲击,具体表现为:企业物流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高效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不断学习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另外,企业物流管理人员还需要通过共同努力建立一种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从物流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到顾客等多方面利益分配的均匀,从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物流管理的需求。

(四)构建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网络

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因而物流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管理高效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为此需要加强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构建物流管理信息化网络,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的更新速度,将时间和空间有效结合,通过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实现对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企业物流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化,将企业有限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到企业物流网络信息化发展中最需要的地方。其次,企业要加快实现物流管理中信息处理的数据库化、代码化、信息传递标准和数据存储数字化,从而为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要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的高低。为此,企业需要借助自身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加快打造和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网络信息平台分步到全国范围内,甚至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将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对接,创建现代网络信息化的企业物流发展新模式。

(五)实现科学采购,降低企业物流发展成本

企业物流的科学采购是指对物流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库管理等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降低企业物流发展的成本费用。首先,要对物流管理中材料采购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把控,确定货物的交货时间、地点、付款期限。其次,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选择最优化的企业物流配送方案。再次,根据企业物流发展情况对一定时间内所采购材料的价格变化进行核算,并根据企业发展经营状况制定出合理的物料计划。最后,在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中将供应商借贷货数量平均值和变化进行考虑,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货物储备量。另外,企业还需要制定完善化的采购制度,通过对采购的动态化调控实现对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的降低。

(六)以国际化的标准制定企业物流管理法律法规

在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也还是跨国竞争。因此,为了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需要根据国际化的物流标准制定自身发展的物流制度、物流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在充分认识自己物流发展的基础上,从物流产品的包装、物流产品的运输、物流产品的装卸等环节制定和国际物流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和要求,实现物流发展的国际性接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在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潜力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开始注重物流领域的发展效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实现对提升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帮助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有关人员根据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物流管理问题为如何实现自身物流管理发展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在最大限度上获得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韶.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125-126,128

[2]谢洪新.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8):66

[3]权小勤.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4):35-36

[4]沈易娟.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6):54-55

[5]杨志军.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7):18-19

[6]崔异.受资金约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和服务定价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10

[7]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于长胜.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74-75

现代物流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物流;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01-02

1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而又伟大的战略性工程,其必然要求有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与之相适应。而目前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在从生产领域逐步延伸到流通领域,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内外人士逐步认识到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意义,继而开始予以关注,理论研究方面陆续出现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著作和文献,比较突出的有李柏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1995),风雷的《农产品市场组织模式研究》(1996),杨孚平的《农产品流通与国民经济成长》(1996),纪良钢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研究》(1999)等。另外,张声书和日本的佐伯弘治编写的《中国现代物流研究》(1998)部分章节涉及了中国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王之泰教授的《现代物流学》(1995)也提及了农业环境与农产品物流。

但总体来说,目前进行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很多,研究现代农产品物流问题的文献也不胜枚举,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发展农村物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2 新农村建设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内在联系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党重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次的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论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论的具体实践,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理论才能导致正确的实践。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解读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目标的真正实现。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问题,也就是建设怎样的新农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回答了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建设目标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义和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而众所周知,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途径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问题,也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统筹。其中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觉地促进城乡交流,而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逐步改变,成为新农村建设一个助推器。

(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以民为本的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说明了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并出现了区域性、结构性过剩,而农产品流通不畅日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无法从流通中获得应得的比较利益,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意。

3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大量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这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有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点产生必然的供求矛盾。而农产品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物流系统,包括供应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简略来讲,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具有三大特点:即物流数量大、品种多;物流难度大;物流要求高。

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目前尚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生产阶段,所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局限于供应商和销售者之间的多环节重复物流,效率低下,现有农产品物流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产品物流渠道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多渠道的营销体系。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在我国,社会上对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和意义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至今较低。尽管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总体看来,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自营物流还占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第二,物流成本高,价值增值少。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单户经营,农民对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的购买多以分散为主,而且农产品的销售都是各家分户进行的,物流成本过高。

第三,物流技术水平低,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及管理水平低下。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从而导致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第四,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低下。我国农户获得农产品生产信息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其他诸如来自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的都很少。当前,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在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

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第五,农产品自身的缺陷造成流通的障碍。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二是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进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缺少检验手段和食用安全保证。

4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考虑物流量的大小、区位等因素,在粮食、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村村通公路,提高通达率和道路等级,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加快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速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快网络基础建设,改变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塞车的状况,发展和普及宽带业务,不断推动网络延伸。

(2)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统筹城乡的纽带,建立起单个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连接机制,促进农业资源横向集中和经营纵向一体化,以形成强大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现代物流的定义范文6

其实我们面临的并不是新问题。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上半叶就曾发生过。这便是以来,中国出现的以社会主义为主导力量的思想文化变革。作过如下阐述:“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时常存在的。在帝国主义时代,特别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1](P278)并且将此概括为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P277)可见,如果当代中国的文化嬗变吻合了国际性的文化走势,那也只能视为是一种不谋而合的结果,至于原因,则应首先考察本土民族文化意志的内因性作用以及本土与国际之间特殊的内在契合关系。

假如给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确定一个肇始性的年轮,1976年至1978年期间想必会得到公认。一旦如此,变化的本土基因也就愈加鲜明。熟悉历史的人们很难想象,与十年紧密续接的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启动何以能够汲取非本土的精神诗情。这是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等颇不相同的文化之变———至少在启动阶段,思想资源的封闭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尽管此时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所有西方先锋思潮及其代表人物均已在场,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只是一种未被感知的存在。极端而严厉的文化政策不仅封闭了人们对外了望的视野,并且禁止了任何游离于意识形态标准之外的想象。可见,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文化裂变,脱离本土的激情与动力是很难设想的。邓小平多次表达这样的观点:“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2](P224)这也深刻地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是针对本土现实而发生的事变,它是中国本土文化历史发展的自身推进需要和结果。

强调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本土性,并不等于说它是一个永远封闭的过程。事实上,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进程一经启动,很快就出现了思想引进大潮,至今滔滔不息。在转型的进程中,中国文化也确乎发生了种种西化或国际化的表现。但问题在于,这不仅不应导致对本土文化因素的忽略反而更应该激发起我们的本土关注。于是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国家意志一直是主导性的文化力量。

1978年以来,决定民族命运的三次思想解放无一不具有官方色彩并且昭示着国家意志的思想启蒙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变革,随之才发生了全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才演变出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的并存;才形成了许多学者称之为后现代的种种文化景观。面对异邦文化思潮的涌入,国家意志一直在开放与坚守之间保持着原则与张力……诸此种种,都在彰显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本土魅力。不过,人们似乎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将本土文化现实抽象化、共性化为一种国际文化景象的学术运作,或者,我们还看到,人们依据某种后现代话语的教条,正热烈地讨论着意识形态的退隐,大众文化的崛起和精英文化的衰落……

总之,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在中国,主流文化即意识形态,不仅是我们最基本的文化生态语境,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这也就意味,探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主流文化是我们必须首先关注的最主要的本土文化基因。

所谓主流文化,就是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它是调控一个国家所有文化形态的主导力量。所以,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实质上就是主流文化即意识形态文化的转型。无可讳言,这就涉及与邓小平之间的思想差异。对此,邓小平归结为如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2](P116)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在形成这样的共识:“认为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公有制,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一贯的。”[3](P217)的确,这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而且我们必须看到,强调生产关系、坚持公有制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公有制可以保证人际关系的公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尊严———这正是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的价值目标之一;其二,有了公平,有了当家作主的精神欢乐就能“精神变物质”,焕发无穷无尽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所在。

显然,的社会主义观是从社会主义的经典概念出发的,他也就必然认为,无论是从社会主义的建设目的还是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看,都必须具有一种正义的精神,都必须以这种正义精神为前提,采用量化的财富指标无法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异,社会主义是一种特定的精神价值及其建构。所以更关注人的精神解放与完美,更关注怎样塑造符合公有制社会要求的“大公无私”的人格品行与民族精神,至于物质财富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是这种社会主义新人诞生之后的必然硕果。于是,一种精神优先的意识形态理念与实践也就在社会生活中屡屡登场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的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政治利益重于强调经济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阶级利益重于强调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在人民群众个人价值的实现方面,强调精神鼓励重于强调物质鼓励。”[3](P532)

但是的这种乌托邦色彩的文化理想既脱离现实的生产力实际,也脱离现实国民的思想觉悟实际,于是推崇主观能动性的就自然地寄希望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了。尤其是利用意识形态对于人思想改造的权威性,借助战争年动群众斗争的成功经验,掀起了一浪高一浪的“斗私批修”运动,旨在培养符合公有制要求的“社会主义新人”。精神优先的文化特色也就越来越凸显。说:“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4](P186)人们也敏锐地发现:“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夸大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归根到底都是夸大人的作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3](P355)由于这种夸大脱离实际,塑造“新人”的灵魂改造运动必然遭到思想冷遇和行动阻力———这便是所谓“落后人群”的出现。信奉斗争哲学的便通过政治权力来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想斗争与思想改造,并且坚定地认为,这是关系到“”的大事。因此,充其量只能算作先进与落后的思想分歧,也就与关系到社会主义存亡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合流了。面对落后人群远远多于先进人群的必然社会现实,也就必然出现了阶级斗争必须“天天讲”的论断。再演绎开去,一系列激进的文化命题和激进的社会行动也就逻辑地发生了……也许,问题的产生远比上述情况复杂,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价值准则忽略了一般民众的物质诉求,也超越了对一般民众的可塑造限度,加上采取激进的强制手段来加强意识形态理念的推行,结果必然导致物极必反———的社会大动乱就是证明。

那么,邓小平自己的答案又怎样呢?我们发现,他与有一个最关键的思维差异———他考虑问题不是从“应该怎样”的精神理念出发,而是从“只能怎样”的现实实际出发。这也就导致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充满着现实的中国特色:

首先,在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认知方面。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52)这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可能是全面的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将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因此而存在不公平,也必须接受。

其次,在对人民群众普遍精神境界的认知方面,邓小平认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5](P146)

根据以上两点基本认知,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373)这也就是说,为广大群众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应该逻辑地把“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富起来”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调动所有切实可行的手段和动力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富裕。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中,更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的重要性,而邓小平更强调的是一种物质的重要性。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方面,强调的是公平化的生产条件,邓小平强调的是富裕化的生产结果。诚然,与邓小平的思想体系有着更基本的共同性,包括二者都主张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但是在怎样实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方面,两人确实存在重大差异。换言之,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是精神优先还是物质优先———前者属于,后者属于邓小平。二者的差异,构成了两个不同的文化时代,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前后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当代中国的种种文化变迁,也因此而发生。

把握物质优先这一新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特色,也就能顺理成章地理解当代中国发生的种种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一系列新举措中蕴涵的文化新观念,例如“个体”、“私营”、“致富”、“市场”、“竞争”、“交换”、“效益”、“民主”、“法制”、“发展”,等等,究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体现物质优先的价值诉求。诚然,社会主义的需求不止体现在物质方面,还有精神方面,那么,邓小平又是怎样处理二者关系的呢?众所周知,他的著名公式便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物质优先的趋向。

其一,邓小平认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5](P250)

其二,邓小平提出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思路,亦即对少部分先进分子可以提出较高的精神道德要求,对于广大群众则采取可以普遍施行的精神道德要求,“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6](104)

其三,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2](P110)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其四,邓小平还相信:“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2](P89)

由此可见对物质优先的强调。当然,这并不是说,新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已经放弃了正义的精神追求,而只是表明,第一,它认为正义的精神必须用始终不渝地发展经济来保障;第二,它根据现实矫正了某些精神目标,使之变得更加可以企及;第三,在必要的情况下,它愿意牺牲某些局部的精神价值以保证最基本的精神诉求(如用暂时的贫富差距去达到最终的共同富裕)。

进一步推敲,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物质优先原则的确立,新的主流文化还演绎出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姿态:

首先,新的主流文化在利益构成方面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代表性。这是由于物质优先的价值诉求代表了普遍的世俗群体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因此,新的主流文化的阶级界限比较模糊,全民色彩比较浓郁,它较少矛盾性更多统一性。

其次,新的主流文化在自身意志实现的方式上更多民主性。这是因为新的主流文化具有较广泛的利益代表性,也就容易被认同,所以并不特别需要采取激烈的强制手段来推行自己的文化意志。

其三,新的主流文化在文化趣味上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别是对于大众文化和异邦文化趣味,新的主流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与开放风度。这同样是因为新的主流文化具有广泛的利益代表性和兼容性造成的。

其四,新的主流文化有着更强烈的功利性。这不仅是指它对经济基础的维护性,也指它对于各种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与举措都能持利用态度。比如对于文化商品化、产业化的认同便是物质优先文化态度的必然反映。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可以强烈感受到新旧主流文化之间的对峙或差异,而且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到,当代中国的种种社会变迁———阶级斗争的消解、经济主题的凸显、民主化的进程、私有意识的浮现、竞争化人生的确认、西方思潮的引进、通俗文化趣味的流行、文化产业的崛起等,都是新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积极变革的结果。而这种种文化嬗变又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指向———世俗化。总之,与时代相比,新的意识形态理念大大强化了广大民众的世俗期盼,也多少淡化了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憧憬。这不禁令人想起马克思所说:“什么东西你们认为是公道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在一定的生产制度下什么东西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7](P146)也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及其后继者在“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的意义上重构了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有学者比较说,主要是发挥了人崇高的一面,邓小平则充分利用了人平凡的一面。[3](P390)民谣亦云,要把穷人变圣人,邓小平要把穷人变富人。这都是特别生动而意味深长的文化概括。20余年来,我们就在这样一种充满诱惑也充满困惑的主流文化现实中生存着。20余年来,当代中国发生的种种文化嬗变,也只能从这样的本土文化现实中寻求基本依据。

尽管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发生了由精神优先到物质优先的嬗变,但这并不表明传统意识形态命题的全面失效。其实,绝大部分时代的意识形态理念,例如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任务等都在转型后的意识形态话语中继续弘扬。这说明,之后的国家意志更愿意在传统和变革的张力中确立自身的定位,更愿意将主流文化发生的变革理解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部诸命题之间的关系调整与补充。确切地说,就是希望在物质优先的原则下逐渐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使社会主义的文化理想、正义精神与“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历史现实相协调。

史实表明,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的建设历史进程中,被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重要标志的精神文明一直是又一个同步推进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便是人们熟知的“两手抓”。极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邓小平也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2](P154)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又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及至今日“三个代表”思想中的有关先进文化的阐述,诸此种种,都恰恰表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边界性和本土文化个性。事实上,国家意志不仅明确宣告: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社会主义性、民族性是不可动摇的。[8](P1643)也在实践中通过各种反对“自由化”和“西化”的举措证明了这种文化态度。亨廷顿承认,当代中国的变革特点“一方面是实行资本主义和融入世界经济,另一方面是实行政治权威主义和重新推崇传统中国文化,把两者结合起来。”[9](P106)这也就意味着,在明眼人看来,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绝不是对于某种国际文化大潮的简单呼应或盲目归顺,更不是在国际文化大潮冲击下本土文化诉求的土崩瓦解。

然而,按照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想象,当代中国的种种社会变迁,是主流文化的中心权威遭到消解后的失控。许多人相信,传统的意识形态独霸天下的局面已变为“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的割据态势。

这种三分天下的说法暗示着:主流文化已经在另类的文化力量夹击下萎缩。这种认识与有人简单地认为主流文化便是体现英雄主义理想的主旋律文化相关,根据这种认识,很容易产生主流文化已经退缩的错觉。其实,主流文化应该包括国家认同的所有价值形态。今日主流文化虽然继续弘扬主旋律,倡导崇高的人格精神,但它也对平凡的、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认同。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所以,解读当下主流文化,不仅要关注它倡导的“主旋律”形态,也要考虑它容许的多样化形态,才能全面地把握其价值观体系。

此外,主流文化与其他两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也远不如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紧张。如果我们考虑到在1976年以前,这种多元文化和平共处的景象还是一种梦想,就不难发现,正是主流文化给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签发了“准生证”。甚至还可以认为,这种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更象一种有意设计的文化分工。当然,在这种分工中配合默契的是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至于知识分子文化,则往往表现出卓然不群、执著于超越和批判的矫情态势———我们感受到的文化冲突大部分也是因此而来。不过,意味深长的是:这种超越和批判仍然是在主流文化的调控预期之中,并且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自诩独立的知识分子文化带来的显著贡献,哪怕是批判意义上的贡献。近年来知识分子的边缘化现象就是证明。这似乎也在暗示,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分子文化并非真正参与了历史。那么,谁在控制局面呢?自在不言之中。

也许,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一种情况,就是邓小平说的“不争论”。的确,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中,基本上没有出现类似时代的激进思想交锋或思想讨伐。这可谓是新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又一时代姿态。其效果不仅保证了对经济建设的全神贯注和社会的稳定,还使多样化的文化表意形态获得了相当大的话语空间。或者,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一种情况,就是近年来越来越明确的执政党思维对国家意志深刻的影响。官方文件已经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0](P99)这都将导致主流文化的温和意识形态立场和价值观的包容性。于是,在众语喧哗的文化格局中,也就很容易产生意识形态淡化的错觉,从而滋长出一种文化战国已经降临的幻象,这种幻象恰好又与文化无政府主义的后现代文化特征相重迭,使一些人对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作出了后现代主义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