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例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1

关键词: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探究

1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1.1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

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包括用于制造一些中小型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和加工机器以及采用特殊切削工序技术对机械原件内部进行加工的切削技术。现代工业机械制造的工艺和技术与传统的工业机械制造的工艺和技术相比,引进了更多先进的工业信息自动化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机械自动化设备等技术,设计自动化的程度和工艺智能化的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机械和工艺的设计、检测以及维修的智能一体化,并且充分解放了现代人们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的技术就已经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机械的设计和加工。现阶段,由于现代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增强,在发展工业机械制造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节能性和机械的环保性也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关注,这也是进一步实现了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战略。

1.2精密加工技术

精密机床的加工制造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技术,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现代工业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其在现代工业机械制造领域和各种高新科技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例如:在精密车床和先进的航天航空制造领域均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代机械制造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人们对工业机械产品精密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其的精密性越来越好,可以有效地增强和提升机械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满足了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精密性要求。

1.3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精密材料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的技术都被认为是我国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和体现,两者都具有很多的共性。首先,现代我国机械制造的工艺和精密加工的技术都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从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两个方面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都被认为是将多种技术与现代的先进精密加工技术和机械制造的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精密加工技术,各种精密加工技术之间都具有相互关联性。两者常用的精密加工技术主要是包括电子传感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现代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等,将这些系统性的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业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和实现机械制造的过程自动化和设备的智能化。其次,精密制造加工技术和整个现代的机械制造工艺具有密切相关性。从现代机械制造的技术和工艺方面我们进行了分析,机械制造的所有技术和工艺都在现代机械制造的生产加工全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很多的内容都是存在着密切关联性,在机械制造产品的技术开发、研发以及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技术内容和机械制造技术都是具有紧密的相互联系。如果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技术出现了关联性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现代机械制造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最后,现代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都具有市场和全球化的技术特点,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巨大背景下,市场竞争和全球化的技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给予市场和全球的技术市场和全球化技术的发展而推动起来的,其和全球化的技术市场竞争相适应。

2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

2.1机械设计技术

一般来说现代化机械设计理念和技术主要的内容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设计的方法和对于机械材料的合理选择等等。随着现代机械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现代化机械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很好的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实际需要,所以实际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现代化的机械设计与其他传统的现代机械设计不同,它除了需要依靠一些直觉和实践经验之外还非常需要注意先进设计理念的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无论是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挥主导作用,现代机械设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与其他传统的现代化机械设计方法相比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原因主要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先进的仿真技术和系统设计工程等,所以在对机械制造和工艺的现代化和发展中具有很大的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

2.2机械制造工艺

第一,现代的自动化机械制造对于工艺的技术和精度的要求很高,因为目前现代的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任何的产业都可以有广泛的涉足,尤其是航天工程科研的领域等,所以我们要求产品具有比较高的质量和精度。第二,机械加工的提高速度和整体效率切削刀具可以有效地用来保证产品的整体速度和加工期。通常来说,在产品机械制造中产品的冷加工主要综合使用的是涂层切削刀具、陶瓷切削刀具以及金刚石切削刀具,这些都可以有效地用来提高产品机械切削的效率和速度。为了有效地提高产品机械制造的速度和整体的效率,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机械集中加工的速度和方式。第三,虽然近年来现代机械加工的制造和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支持传统的柔性机械制造的工艺仍然普遍存在,并没有完全被很好的淘汰和替代掉,因为先进的机械制造科技必须以支持现代传统的制造工艺和机械制造为主要技术基础,在支持传统的现代机械制造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机械制造技术工艺的发展和进步,既有保留了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技术精华部分,又能很好的融合了现代机械工艺制造中的技术先进性,从而推动和促进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和发展。

3精密加工技术

3.1精密切削技术

此外在切削设备技术中不仅需要广泛使用的各种大型切削机械设备以及切削仪器的工作精度非常高,而且对于各种切削设备机床以及切削刀具等的运动稳定性能等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尽量减少使用热力应变性小、抗震传动能力超强的人工切削传动机床,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切削的运动稳定性和切削精度,需要尽量减少使各种技术相结合,比如说使用微进给自动控制切削技术、空气静电液压自动控制切削技术以及人工自动控制切削技术等。

3.2模具成型技术

机械行业主要分布的领域范围广泛,其中加工机械件和磨具材料加工工业本身就是作为现代我国机械行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重大行业组成分支,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的家用电器和农产品等当中的很多的各种机械磨具零部件都通过这样的机械磨具材料加工工业形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业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和磨具工艺的制作精度和工艺质量,可以从提高我们机械加工磨具材料加工的制作精度和工艺质量等几个方面进一步研究着手。

3.3超精密研磨技术

超精密弹性研磨的技术主要广泛应用在各种集成电路超精密基板硅片的加工中,一般来说,此项精密研磨工艺的应用需要充分借助于集成电路原子级的抛光研磨技术,因为目前传统的集成电路抛光、研磨等技术和工艺的应用是难以完全满足高精度的基板硅片加工要求的。随着集成电路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种新研磨方法新的技术逐渐在行业中出现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集成电路超精密弹性发射研磨等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集成电路弹性发射硅片加工等精密研磨工作的日常顺利开展与正常运行。

3.4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集中体现了多种纳米工程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其中主要包括了物理学和纳米工程技术等。现在随着我国纳米工程科学电子信息技术事业发展的进步,工业技术发展的程度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现代化和提升,纳米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在目前我国的工业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且也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就,在纳米硅片上刻画的一个纳米数量级的线条已经成功的实现,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信息的储存和技术也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现代化和进步,可以从整体上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的纳米工程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5微细加工技术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的现代化和提高,原来的体积比较大的体积型电子元件已经逐渐发展成了微体积型,无论是目前我国哪一类电子行业对微体积型电子元件的广泛使用的程度都越来越高。在当今的时代与信息科技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背景下,要求更多的电子元件通过缩小了体积,实现了功能的更加多样化,减少了能量的巨大消耗。

4结束语

机械制造和金属材料加工行业是目前我国现代工业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人们对于机械和加工产品的性能和加工造型的技术要求不断地提高,在实际的对机械和加工产品的制造加工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先进的现代工业机械制造的工艺和精密加工的技术充分应用其中,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和提升我国机械和加工制造业的综合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135-136.

[2]陈刚.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19,050(005):89,94.

[3]肖乙科,潘峰.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8).

[4]周丽玲.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77(01):93-95.

[5]梁柱.基于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68(03):194-196.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2

关键词: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环境治理

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日常管理中要意识到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严格管理生产过程。合理的利用工业原料,认真做好资源保护,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业节能管理措施,强化主体责任,积极营造绿色,节能的氛围,给人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生存环境。

1绿色化工技术内涵

绿色化工技术是一种低污染技术,在化工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生产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是对化工工程工艺的深层研发,以有效控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由于化工工业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深入研究绿色化工技术,将绿色化工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化工工业的生产中,将绿色生产作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2化工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石油化工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为了摒弃传统工业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在行业发展进程中积极融入绿色化工技术十分关键。借助绿色化工技术能从根源缓解污染严重的现状,并且能推进社会有序发展。常规化的绿色化学产品就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原料绿色化进行的控制和处理,能避免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整体化学结构和运行机制更加有效。也就是说,在石油化工项目中运行绿色化工技术体系,能为后续化工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石油化工项目中应用绿色化工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和能源的实际机制,建构完整的化工项目和运维体系,优化管控效果和管理水平,为后续项目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绿色化学和现代生物的有效结合

在催化剂应用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现代生物技术和绿色化学技术,将这两种技术进行融合应用,充分体现出了高科技和前沿技术的有效融合,绿色化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具有互为促进的关系。深刻的意识到化学工程中的生物技术还包括了胚胎工程,基因工程以及细胞工程,将生物化学及时应用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有关操作人员必须要积极选用有机的动植物材料,同时也可以使用动植物材料的时代产物:地下煤炭等,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最大限度避免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对化工产业未来发展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3.2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在当前冶金工艺、海水淡化技术以及废物处理中,都对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清洁生产工艺的研发及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这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处理污染物的成本,通过清洁生产工艺来进行淡化海水的处理,不仅有效的将海水进行分馏,取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还可以提取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的成分。区别于其他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对环境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害,由此可见,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工艺中应用的关键所在。

3.3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

计算机技术尤其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在绿色催化剂的作用下,对精细化工有机物的合成能有效的形化学反应,促进精细化工生产的完成。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对提高精细化工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起到重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化工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绿色化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进行化工生产。要想确保化工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提倡清洁技术,对化学工程的操作工艺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绿色、节能生产,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积极构建一个环境节约型、友好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徐小平.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181.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3

 

一、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实力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已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维持生存、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创新,企业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作为上海石化的一个科研开发单位,化工研究所在公司实现产业优化、技术升级及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发展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   上海石化化工所的发展目标是:以公司精细化工发展目标为依据,建立公司仿真研究和成套技术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已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精细化工成套技术,使其产业技术和创新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技术的集成融合,有选择地发展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精细化工产品,使之逐渐成为公司发展中具有巨大能力的新型产业群。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工作,对实现化工研究所发展目标、提高化工研究所科研开发效率至关重要。   校、科研院所的各种形式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重大技术交流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最新科技发展动向,才能做到高屋建瓶,进而在高起点上进行选题立项,并通过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资源组合,实现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科研开发是一个投人很大的领域,高水平的人才与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实现有效创新的物质保障。据有关资料介绍,发达国家的企业科研开发费,平均为其销售收人的4%以上,少数发达国家的企业研发费用占其销售收人的8%以上。因此,要建立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必须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为指导,在提高科研开发效率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投人。这不仅仅是科研开发工作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发展和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在人才市场化、劳动力价值市场化程度很高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积极探寮,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   设t,设立了课题组长、关键岗位和实验岗位3个层次的肉位;为了进一步推动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经研究制定了不同岗位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办法。随粉岗位划定和各项考核制度的出台,化工所正式启动了科研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的重新分配和科研科室功能的t新划分,二是科研人员岗位划定,三是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考核办法的规范化。   依据“业绩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科研管理科在加强科研项目结题质t(技术总结报告及归档材料)审核同时,加强了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工作。采用对口管理人员平时的巡查与月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项目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中及时协调项目的进展及存在的各种问压,对重点科研项目采用技术例会的形式,由所领导或主管翎导主持,定期组织相关学科的科研技术人员与课瓜组一起进行讨论,对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使科研项目能按节点及要求进行。“业绩考核办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行,形成了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和科研项目推进效果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在激励科研人员能动性、规范科研项目运作、加快科研进度、提高课题结题报告质量及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三、盆视人才,造良好的文化氛圈   化工所要实现所定的发展目标,要求科研开发水平能不断提高。而要使科研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宜要途径就是人才的使用。重视人才合理的使用,而且是团队互补型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用,必须同时遵循,用好现有人才比引进人才更重要”这一指导思想,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激励机制,使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做法一: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科研环境。从组织体系上力求建成一个研究方向明确的开放型组织结构,设立了4个研究室,然后对岗位进行划定,设立课翅组长、关键岗位、实验岗位3种岗位,突出课题组长的核心地位。岗位的划定打破了以往单纯以职称学历定岗位的界限,而采用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职称学历为辅的依据来确定员工的岗位,克服了科研人员中论资排辈、经验为主的弊端,使有能力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同时充分发挥年轻员工理论知识新,接受先进事物和观念新的优势,给科研注人了活力和生命力。   做法二:科研项目实行招标制,建立一个公平竟争的平台。一是要有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招标办法;二是一切要严格按招标办法执行,确保招标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做法三:尝试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以精细化工技术和产品孵化基地、博士后流动工作室和联合开发实验室为载体,引人2名博士后来我所参与科研开发,同时将参与开发的课题与公司发展要求紧密结合,配备一些新进所的本科生和硕士生配合一起工作。   做法四:以研究生沙龙为纽带,提高团队互动学习的质量。研究生沙龙每季度活动一次.每次由研究生自己主持,每次确定一个主题,针对课题研究或生产上所遇到的问题,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等各种信息,以论文和科技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交流,畅所欲言。   做法五:通过论文和文献综述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通过交流.我所学术气氛增浓,广大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了提高,扩展了研究思路。   2003年,对化工研究所来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化工所科研开发效率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取得重大成绩。这得益于我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益于我们坚持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得益于我们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适时调整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新产品的研制速度,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15%以上。这还得益于我们长期坚持科研创新,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4

1.1化工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扩建的总体规划及要求

根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经过陕西国防工业职教集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决定其改扩建基本方向如下:①结合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生产技术(煤化工方向)等优势专业的自身特点,专指委分析认为,能源化工属于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学生在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生产实习时常遇到无法进行亲手具体操作、得不到开停车和事故处理的机会。实训基地将建设典型化工实训装置及小型化工工艺类工业生产装置,供教学实践和小规模化工生产使用,操作过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②化工仿真教学是运用实物、半实物或全数字化动态模型,深层次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新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高级阶段。化工生产现场操作与化工仿真技术的结合很大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解决长期以来学生生产实践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化工仿真将理论知识、工艺过程、操作控制能力和计算机的运用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扩建项目中建设培训过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操作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的化工仿真实训中心。

1.2化工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特点

1)实训过程中要具有专业基本技术技能应用的真实性。操作训练按照企业对学生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设置。

2)技术要求方面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前瞻性、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路线。

3)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综合性。通过实训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

4)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兼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承担本院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社会培训任务。

5)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应用研究,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在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1)承担学院的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社会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任务。社会培训的主要对象的定位在将来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即二类人员(化工工艺技术人员、化工总控工操作人员),四类岗位(生产操作岗位、DCS操作岗位、生产工艺岗位、环境监测工位)。培训内容将根据陕西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技术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按化工行业基本知识技能、化工各个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仿真控制操作等方面的开展实训。基本能够满足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学品、轻工、日化的岗位培训要求。

2)开展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并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逐步发展为陕西乃至周边地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包括:①化工工艺流程类的技能实训。②化工计算机仿真操作实训。③化工单元操作实训。④化工单元拆装实训。

2建设安排及实施

此次改扩建重点项目为化工仿真实训室和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两个项目。化工仿真实训室目前拥有仿真用计算机100台套,软件有早期的单一设备仿真操作以及成套的工艺操作。本次扩建拟再购置尿素工艺、煤气化工艺、均苯四甲酸二酐合成工艺、丙烯酸甲酯工艺等最新版仿真软件,进一步丰富实训内容;同时,考虑到火炸药生产现场安全的特殊要求,计划与兵器第805厂、兵器第845厂及东方仿真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两套火炸药生产工艺综合仿真软件,解决学生火炸药生产技术等课程仿真实训需要,军工企业员工相关岗位岗前培训的需要。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主要是在原有实验设备基础上添置大型可DCS远程操控的精馏、吸收、传热、干燥及萃取等实训设备,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生产工艺仿真模型。扩建后的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包含仿真实训室、单元操作实训室、管路拆装室、化工设备(泵及换热器)拆装室。可满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的项目化教学及实训,满足化工总控工、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工至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以及对周边企业员工进行工艺操作等岗位的培训工作。

3基地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化工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不仅满足学生的培养,其功能定位还应包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训基地建立了有效的保障制度:①建立导师负责制的培养制度。青年教师成长有专门的“导师”负责。安排青年教师助课、答疑、讲解习题、评卷试卷、指导实验等基本教学环节,熟悉教学内容。②制定长期的培养培养计划。积极提供机会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并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内的学术活动交流。加强知识的交流,防止知识的僵化。③为青年教师提供下工厂、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实践锻炼提高的的机会。培养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并学到一定的教学经验,较好地承担高职教学工作,使其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带动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实践环节,坚持教学科研并重。④建立青年教师考核制度。导师不定期地听青年教师讲课。坚持定期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讨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树立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由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指导。

4结语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5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化工;安全生产

0引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到化工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提高化工安全生产质量以及效率的关键,可以扩大现代化工领域,增加综合效益,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出一定的推动力。化工生产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安全隐患较多,安全事故易发。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在化工生产中积极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1]。

1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应用的意义

1.1优化工作环境

传统的化工生产作业当中,通常是工作在一线的生产与操作人员将会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下,受到外部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操作方面的失误,造成安全事故问题产生。作业人员长时间处在高温、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随着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虽然企业在作业人员个体防护和安全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投入有所增加,但是依然存在危险性。而将自动化控制运用到化工产品的生产与控制中,将危险性较大的工艺、设备通过自动化控制代替人员操作,并把生产经营情况连接到自动化系统上,能够实现对整体化工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将其变得可视化和系统化[2]。

1.2降低生产成本

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发展当中,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所追求的一大目标。受到经济形势和市场压力的作用,人力资源以及相关成本规模逐步扩大。在化工安全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此外,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还能设置好对应的数值和参数,利用技术来精准对系统进行控制,根据系统把所录入的数据信息当作参考,并且正确自动生产化工产品。利用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让总体生产过程被精准控制,提高功能参数的完善程度,降低成本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

1.3避免事故

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后,能够保障化工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还能让设备在更为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更好地运行。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工操作参与度大幅度下降,也降低了人员死亡率。此外,在整个化工生产中实现自动化的监控,对所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及时有效展开处理,避免事故范围,降低整体损失,让企业长期稳步发展下去[4]。

2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1应用架构和核心技术

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始广泛运用到农业、工业、军事等多个方面,其具备非常强的自动化、持续性特点。因此可以良好地运用到化工安全生产领域中。功能方面以执行单元为主,包含传感器、终端处理器等,传感器主要负责收集化工生产中的各项工作信息,及时传送给计算机处理系统,将计算机作为主要控制点,执行默认程序,读取信息,综合不同信息展开有效的指令控制,负责良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加强自动化作业的效果[5]。

2.2安全仪表系统

化工企业在对化工产品进行生产时,经常运用到具备腐蚀性、毒性且易燃易爆的物质。在实际的化工生产当中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和压力等因素。一线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范围控制好相关环境要素,一旦控制当中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不能挽回的安全问题。现如今,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在实际的化工产品生产中引入安全仪表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对生产设备运转情况展开监督控制,确保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这一系统具体由以下几个基础功能组成:首先,对有关生产设备的运转参数展开监测,确保不同设备稳定良好运转。其次,分析整个化工生产中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明确故障具体位置,做出预警。接着,出现故障后,化工生产设施会主动更换模式,将其从自动变为手动,为后面的故障检查和维修带来便利。然后,确保手动检查与维修的安全性,预防调节系统受到自动指令的影响;最后,在预定程序中,对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实施分析,一旦发现出现问题要立即进行逻辑运算,提供解决方案[6]。

2.3生产实时监控

化工企业产品生产中,针对整体的生产流程展开自动化实时监控,成为了提高生产安全性的有力手段。通过调查研究表示,化工生产产品当中进行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可以发挥出下面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科学合理建立实时监控系统,有效对整体的化工生产流程进行控制,了解化工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在生产设备出现问题时,人员也能够利用监控系统尽快检查出设备故障实际情况与具体位置,方便高效地将设备故障排除,顺利恢复生产。有关人员要重视记录生产设备运行情况和排除设备故障的方法,便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时加以参考和借鉴。此外在采用实时监控系统时,应预先判断和预防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从而确保实时监控化工产品生产全流程。另外,化工产品生产时对温湿度与压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加大实时监控设备仪表的重要作用。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合理对化工生产设备进行设置,全方位展开管控,展开实时监控,相关人员在真实掌握实际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设备故障形成原因,运用有效的手段,做到万无一失,保证化工企业安全顺利生产,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7]。

2.4故障诊断系统

化工企业生产产品时有着较为复杂的环节,现场管控无法单纯依靠模型进行操控。在总体的生产任务运转过程当中,需要严格对每一个细节实施控制。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线工作人员要对文化知识进行丰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持续对生产过程实施控制,对现有的检测工艺实施优化。这些操作无法利用人工控制来实现,通过引入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满足化工企业的实际需求,简单化复杂的工艺,快速实现控制目标,高效进行数据处理,精准对问题展开分析,有效的存储问题实施处理,确保最终的数据结果的可靠安全程度。在自动化控制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为现场操作人员带来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及时对所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好预防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良好实现自动化控制目标,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处理各种出现的故障[8]。

2.5紧急停车系统

化工安全生产中紧急停车系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中主要包括三种停车方法:第一,正常停车。针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检修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停车。第二,局部实现紧急停车。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出现停车需求,如设备产生损坏、电源电气设备出现问题要立即停车。第三,全面紧急停车。在化工企业生产当中,突然出现停水停电等意外,就要实施全面紧急停车的情况。设置好紧急停车的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化工企业可以安全正常生产,从而提高不同类型动作的可靠性。综合硬件系统,将此系统划分为下面几方面:第一方面,检测单元;第二方面,逻辑单元;第三方面,执行单元。需要按照多重原则:第一,独立设置,有效预防系统和设备带来的系统错误操作问题;第二,故障安全性的原则,科学合理对检测以及执行单位实施设计;第三,冗余原则,让系统的不同单元设置好备用单元。第四,中间环节最少原则,降低中间仪器故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论哪一种类型的仪表都可能出现故障,系统存在非常多的中间环节就越容易产生非常多的故障,不能确保其可靠程度。紧急停车系统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展开故障停车,避免错误停车给生产带来影响,保证现场仪表可以稳定可靠运转。

2.6自动灭火系统

此系统具体由多个部分组成,包含报警阀、传感器、水喷头。系统会包括单片机,出现火灾后,传感器在第一时间里检测到火灾,并把火灾信号传送到控制的电路中,等单片机处理火情信号后,系统自动开启喷水阀门,水从喷头中喷出来,实现灭火。而且,这一系统还能对喷头的喷水效果展开控制,强化喷水的灭火效果。面对新型的自动灭火系统,把火情信息传送到相关的管理部门,与有关人员实施合作进行灭火,及时完成灭火操作。

2.7精细化工技术管理

自动化系统在自动化控制设计理念中描述的比较详细,利用有关手段更新审查化工工艺设计,能够分析精细化化工设计中的步骤,发现存在的不足。比如分析设计中的工艺设计环节,发现问题;在设计中实验所运用到的每一种原料以及配料,利用自动化控制设计理念实现优化化工工艺的目的,重新实施分析。自动化控制设计理念当中能够针对化工工艺的精准、科学化提供现代化的算法,给生产流程提供适合现代化特征的生产形式。工作人员要从分意识到精细化工工艺设计具有巨大的空间,要从设计理念、灵感等方面分析,对化工设计问题进行分析,详细对问题展开探究,发挥出自动化控制设计理念的优点[9]。

3结语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6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全过程造价;造价控制

1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线路迁改项目大部分由国家财政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和细致的控制措施确保整个建设过程在公开、透明、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并经过法定的公开招标程序选择承包商。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基建管理部门相比专门的造价管理公司,专业度不够,缺乏新进科学的管理模式理念,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1.1投资决策阶段估算准确性不够。由于线路迁改项目工程项目时间上比较紧,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投资决策工作做得不细致,没有注重项目规划方案的优化、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由于基础数据不全、不实,对建设项目分析深度不够,可行性研究报告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意义上对经济和技术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导致投资额存在不确定性,对后期的投资控制产生不好的影响效果。

1.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视不够。对项目设计阶段不够重视,不仅给设计单位设计周期时间短,也没有推行限额设计,技术与经济结合性不强;而设计单位很多时候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只是关注技术的可行性、重设计效果轻造价和功能、通过提高设计标准增加造价。

1.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欠缺。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重点,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由于项目工程人员专业水平参齐不齐,他们更倾向注重质量与进度管理,对造价控制相对较弱,对现场签证变更、材料更改、随意签证等管理不严格,导致建设过程造价的大幅?加。

1.4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欠缺。目前大部分市政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多层次多角度的竣工结算把关,在施工阶段往往不重视及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反索赔证据的搜集,多以“纠错防弊”作为基本目标进行审计,导致审计管理决策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同时,这种情况下往往出现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因对工程量认定不一,导致决算工作受阻,无法顺利进行。下面结合某一项目对如何提升项目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2工程概况与造价特点

清远市燕湖大道110kV线路迁改项目点多面广,战线较长,涉及到的线路、设备等级也参差不齐。项目包括清龙线#7-#13段工程、清牵线#7-#18段工程、清源线#26-#32段工程,结合线路迁改项目建设的特殊性,一经规划确定,后期变更难度非常大,因此,需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在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注重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以“精准细严”为前提,将造价管理细化至项目的各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用明确的量化标准去要求,全方位落实精、准、细、严的基本原则,并强化阶段性的成本造价管理。对清远市燕湖大道110kV线路迁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全面分析涉及到工程的各个影响因素,在项目程序和技术规范要求下,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将各个阶段的“人力与组织”、“经济与技术”、“合同与定额”等相结合,最终实现建设方投资效益以及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最大化。本项目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核减金额为5,406,424.22元,具体如下表:

3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提升

清远市燕湖大道110kV线路迁改项目是为了满足道路功能所需的建设项目,在该项目在开始之时,建设非常重视造价的控制,不仅成立了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还吸取了类似项目造价管理经验,提出精细化成本管理思路,对项目建设目标进行分解细化、量化,并在每个环节中真正落实,体现在基本建设的全过程。

3.1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决策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具体体现在,采用投资估算对项目总投资进行合理测算,在进行估算前,先全面分析项目的规划目标、规模以及功能设置,并以广东省近年来类似工程作为参考,按照建筑常规造型、一般标准的原则进行估算。同时以项目所在市和国家最新有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标准为指导进行计算,及时了解建筑市场情况和建筑材料价格动态,综合合理进行测算。

3.2设计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设单位通过编制完善合理的项目招标文件,设计招标公告,邀请到类似工程项目设计经验丰富的优秀设计团队参与设计竞标。同时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设计单位。对设计单位要求限额设计,并进行施工图的预算编制,项目的建设要求预算不超过14,931,900.33元。同时,要求设计人员了解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要求,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等进行合理排布,推行限额设计,量化比较结构设计方案及相关指标,参照预算方案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因设计引起的施工变更,保障不出现因设计导致的造价风险。

3.3招标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本工程在施工招标前,所有的有关审批手续,相关技术资料、材料及价格信息都准备好,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形式。编制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时,会涉及到各个项目阶段的具体造价,因而对招投标阶段加以控制,意味着为造价控制提供重要参考。工程人员要重视对招投标文件编写与分析的控制,严格控制招投标公告、答疑、文件书写的规范性,同时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书写规范。在招投标过程中,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制,需要交由专业的人员完成,可以委托给具有资质的编制机构,确保工程量清单的法律效应。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以招投标文件的要求为依据,文件内容必须符合真实情况,且确保不出现编写失误。

3.4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施工阶段需要加强对造价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汇报分析,强化造价监控,重点分析实际成本发生额与目标成本的差异产生原因,形成各阶段成本动态报告。本工程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下,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达到其他措施所不能轻易达到的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同时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从而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严把建筑材料、设备关,做好变更工程量控制,对施工现场的签证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做好对签证对应工程的数量比对,对于与实际工程量不符的签证,及时清除。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内容完整、清楚,用词严谨、准确,条款细致、严密,做到面面俱到,保证合同履行、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加强对工程的索赔管理进行规范,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需要索赔的情况,如遇到索赔的情况必须严格执行合同中所规定的补偿内容。

3.5竣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在竣工验收阶段,虽然项目的建设接近尾声,但对于造价控制来说,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投资控制高度重视。本项目中建设单位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核,对工程进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环节,比如设计变更、合同签订、隐蔽工程验收等环节进审核,提出意见。

4结语

文主要通过对广清大道至清佛公路110kV线路迁改项目精细化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在实际落实该管控模式的过程中,管控人员注重找出工程成本管控重点,既保证做到全面管理,又实现逐个击破,实现对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针对性造价管控,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资金协调能力与造价管控水平,为日后项目取得成功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鹏杰.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技巧与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87-88.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高水平专业群

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等政策文件的出台[1-2],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实施,新时代新一轮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被舞起。其中,高水平专业群的布局是“双高”建设中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专业群建设正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范畴,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改革与发展的抓手和热点[3-4]。同时《方案》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2019年4月,教育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5],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1+X”证书制度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之前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二者的级别和定位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给出的等级证明,是行业、企业颁发的所从事岗位应该具备的技术能力证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由人社部门定职业标准,教育部门定教学标准,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负责职业技能的教学与培训,培训评价组织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开发建设,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考核评价、颁证等相关工作[6]。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劳动者的从业资格进行认定的国家证书,是对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的认定。2019年4月、2019年9月、2020年1月和2020年12月教育部相继了四批试点目录,其中第四批试点目录[7]中才公布了适用于化工领域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针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的试点证书工作也在2021年才刚刚起步实施。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进行高水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并从2021年开始启动化工领域相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因此,如何在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开发与实施“1+X”证书制度,并与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8-9]。

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的组群逻辑

专业群可以围绕学科基础、产业链构或职业岗位群来构建专业群。专业群应该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背景、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是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引领带动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发展,形成基于能源化工产业原料加工(石油炼制)—材料生产—材料深加工—产品应用与服务产业链,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专业集群。开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就能够把这些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集群,从而达到既加强核心专业的建设,又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相关专业的提升,提高办学效益。

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1+X”证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1顶层设计,重构与“1+X”证书体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育训结合,德技并修”,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对接能源化工产业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技术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将专业与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与“X”技能等级证书的职业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将化工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并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使之与其相适应,并将学生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考证相融合[10]。将“双证书”培养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对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重构“双证书”人才培养方案。

2.2课证融通,统整与“1+X”证书体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在分析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已经纳入教学体系和将来能够纳入并能有效完成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将其转化为若干门专业课程,或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专业课程,并将其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群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及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等部分组成,实现底层的专业平台课程共享,中层的专业模块课程分立,高层的拓展课程互选,确保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1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共建9门共享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识图与制图、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安全技术、环保与职业卫生。在此基础上,以“X”职业技能证书为单位统整与“1+X”证书体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融入化工精馏安全控制(主要对接课程: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危险及可操作性(HAZOP)分析(主要对接课程: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设备检维修作业(主要对接课程:化工设备与机械)等“1+X”证书内容。内容基本重合或覆盖“课证融合”课程,使课程内容与证书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形成每个专业群一组“课证融合”课程的架构,为“1+X”证书制度试点奠定基础。

2.3引培互助,打造与“1+X”证书体系相适应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是实施“1+X”证书试点的基础和保障,通过“行、校、企”协同建设,通过“自育”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推进“1+X”证书体系的教师团队建设,打造一支熟练掌握并能有机融合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双标准师资团队,不断学习新技术与新技能,同时满足培训与教学的需求。一是实施“一教师一方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坚持校内外培养相结合,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校内实践锻炼,参与项目研发,赴国内外研修访学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1+X”证书试点制度,研读化工类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及专业教学标准,并加强与第三方培训评价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考务相关流程与工作;三是建立“校企互聘互兼”机制,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教学与培训,合理提升团队的培训能力[12];四是形成高效的培训分工协作机制。培训团队教师要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全局意识和整体认知,又针对团队中每个教师的擅长领域进行分类培养,形成错位发展、各有所长、能力互补、结构优化的教学培训团队,并积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组织交流互动,共同打造多元组合的混编高水平双师团队。

2.4资源增容,开发与“1+X”证书体系相支撑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条件,统一规划、共建共享与“1+X”证书体系相支撑的教学资源,对专业群的培训教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13]。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效衔接,专业教学内容与“X”证书培训内容协同组合,及时引入或编写相适应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专业群内共享课程平台和在线开放课程,共同开发、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针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系统。对接理论和实践、融合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设计配套各类实训,如专业基础实训、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和跨专业综合实训等,扩建充实实训基础设施,保障教学与培训需求。制定融合证书要求的专业课程标准,并加强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时的过关率。

2.5有效监督,创新与“1+X”证书体系相呼应的评价机制

一是在“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中,总结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能力训练方案,并根据动态反馈调整机制及时进行评价调整;二是学院按照程序申请设立为考核站点,配合培训评价组织实施证书考核。建立健全证书培养、组织管理保障机制,杜绝乱培训、滥发证。考核时以“能力为本、教考分离”为原则,按照职业技能标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客观公正评价典型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14];三是建立技能证书学分认定体系。严格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认定要求,做好获证学生的学分替换工作;四是建立纵向对比与持续追踪、横向对照与全面评估的机制。纵向对比与持续追踪就是建立试点学生的长期档案,追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判断“1+X”证书制度试点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影响。而横向对照与全面评估,是将试点班级学生与常规班级学生进行横向对比,全面评估其差异及变化。

3结束语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8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高新技术产品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如何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竞争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由于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征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了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管理。因此,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出发,结合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对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特点;措施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促使当前社会进入了信息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中的产业主导,近年来在产业提升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的一个重要契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然而,从企业自身上来看,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兴起晚、投资高、风险大的特征,企业内部管理成为了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层面,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同传统企业有着诸多的不同,正确认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是实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提升的第一步。

一、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

(一)企业成本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发生转变

在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环节中,财务指标处于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然而,同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高风险的发展特征,企业的成本管理核心应放在企业的收益与经济效益方面。单纯的依靠财务指标进行成本管理容易导致企业员工认同度、企业产品客户满意度和产品市场适应程度的下降,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活动中,企业的成本控制标准和管理指标更加偏向于全面和综合,非财务指标对成本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成本管理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风险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的特征来自于科技研发与转化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和产品投放市场后资金回收之间的差异。因此,同一般企业相比,高新海南海岛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技术企业的风险成本及风险成本控制压力更大,企业需要对风险成本有更强的分析、预测、评价和决策能力,来对企业的风险成本及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控制。

(三)人力资源及智力成本成为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战略重点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源成本和智力成本逐渐取代了传统企业的生产加工成本成为了企业中的关键性成本。然而,企业在智力和研发项目中的技术投资往往属于隐性成本,在统计、管理以及收益核算方面同其他有形资产成本相比有着极大不同。为了能够将企业人力、技术和知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人力、智力等无形资产成本的战略管理是关键。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该秉持的整体、长期和动态的管理理念,对企业成本无形资产成本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成本管理思想仍是主流,成本管理收益情况差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且企业管理重点多集中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思想观念仍是以传统成本管理思路为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企业还是主要从节约的角度出发,降低企业成本,但这一方法取得的成果却不甚明显。同时,过度的节约会影响到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导致企业产品失去在市场中本来的优势,反而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成本管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外部价值链管理漏洞多

传统的成本管理思路主要依赖于对企业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因此,在企业进行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企业研发、创新和技术投入等方面的核算、分摊与管理力度较弱,导致了企业产品的成本更多的是集中在企业制造成本管理方面,忽视了对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市场经济原则、外部价值链等成本影响因素的考虑,使得企业成本管理不但将重点放在了事后管理与控制上,还模糊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成本与一般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成本控制无法起到应有效果。

(三)成本信息质量达不到管理要求,影响成本管理精确度

虽然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产、信息化水平、科学技术同一般企业相比有着绝对的优势,然而在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企业成本管理上,在信息化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成本核算与控制上,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ERP管理系统还不完善,成本管理中的一些信息还要依靠人工收集,导致了企业成本信息无法完整的反映出企业成本的主要结构,影响了企业成本信息质量和成本管理的精确程度。

(四)成本监督与落实情况有待提升

成本的监督与落实管理是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层面。然而在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成本控制目标还没实现具体的分解,岗位成本控制责任也还未实现细化,导致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应有的监督落实体系,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影响和成本控制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高效发展。

三、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措施

(一)转变成本管理思想,提高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为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提高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上,就要正确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正确制定成本管理规划,避免成本管理的误区,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层面,防止成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实现和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之间存在的冲突。同时,根据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市场现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成本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指标,逐步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量化,实现对企业成本的科学管理,从战略角度层面提升企业的经营收益。

(二)提升成本预算能力,实现企业成本战略化管理

在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上,企业应提高成本预算作用的发挥,将成本管理从事后管理提升到事前管理。在做好成本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引入战略成本管理办法,实现对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的有效控制,将成本管理工作拓展到整个价值链方面,积极防范成本风险的发生。同时,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时,企业应做好对企业内技术成本、智力成本、人工成本的核算和科学分摊,将成本管理同产品价格和企业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根据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曲线管理,将企业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从而保障企业的市场盈利收益,实现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

(三)加强成本信息化管理,实现成本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

借助高新技术企业的信息化和技术优势,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企业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实现成本分析、决策、预算、核算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成本库的建设,从而为企业成本的分摊提供更加科学的标准。同时,通过对系统中成本信息的监控,要实现对企业成本消耗情况同成本预算、行业内平均成本消耗情况和企业历史成本消耗情况的横纵对比,提高企业的成本检测和分析能力,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引入成本绩效考核监管制度,促进成本管理执行落实

在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要结合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完善企业的成本制度,并在制度中落实成本监督和考核办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应对成本目标进行拆分和细化,确定每一个岗位在成本控制与管理中的责任,并由企业管理者带头组织成本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对于有突出表现的要予以嘉奖,对于重大成本风险责任要予以落实和惩处,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的落实情况,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黑丽艳.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探析[J].会计师,2013(13):24-25.

[2]姜巧云.战略成本管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22):101-102.

[3]易湘玲.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相关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168-169+181.

[4]苑慈.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7(01):39-40+74.

作者:陈鹤 单位:海南海岛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

第二篇: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思考

[摘要]践行成本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要求,是现阶段企业不可忽视且亟待探索完善的管理内容。化工企业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综合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提升化工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现状,发掘成本控制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构建完善的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重视企业各生产环节间的价值成本管理,打造全面的信息化体系,助力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进而促进化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现状;对策思考

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化工行业迎来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优惠和机遇,令化工企业扭转以往长期不盈利或者负盈利的经营局面,例如2017年环氧树脂于年初定价12000元/吨,截止3月份已增长至328000元/吨,市场局面一片大好,国内化工市场预计2020年达到13.8万亿元的规模,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现阶段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仍然比较粗放,成本管理精细化效率普遍较低,严重降低了化工企业的企业效益;成为当今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发展形势下的明显“短板”,不利于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就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掘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弊端或不足,梳理企业生产因素各环节存在的成本控制漏洞,合理利用成本管理的弹性空间,思考如何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效率,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研究课题。

一、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现状分析

(一)成本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尚未建成体系化管理模式

与领先的精细化管理相反,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比较粗放,更加注重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要素,并加以管理控制,成本管理模式简单,内容均属于采购、加工、技术、人工等显性成本;而对于固定资产、产品维护费等隐性成本多疏于控制,故而成本控制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很多企业现阶段依然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并未形成体系化的成本控制模式,致使成本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出现成本控制漏洞。同时一些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例如化工企业基数密度相对较高,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随之较为严格,技术管理适应周期较长,则员工更替周期随之延长,一旦技术人员变动或人员配置不到位,将造成较高的装置运行成本。而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精细化了解不充分,容易造成成本精细化控制出现阳奉阴违的松散局面和上纲上线的过度精细化局面的两种极端结果。此外人才是构建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动力,人才素质较低很大层度上将妨碍成本管理精细化的实际效果。

(二)企业生产各环节成本管理缺乏衔接,价值成本控制不足

化工企业技术密集程度较高,存在重生产轻管理且管理流程较复杂的管理弊端,故而成本精细化管理执行力度较弱,且化工企业产业链较长,成本控制节点多,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够对生产链上的各个生产因素中存在的成本消耗点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将成本管理由事前成本预测发展为事中实时监督并延伸至事后评价反馈;由此可见,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并充分引入和利用了价值成本和产业链成本控制理念,降成本管理弹性空间进行合理缩小,从而增大企业效益的增长空间。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属于版块化管理,版块与版块之间缺乏关联性,成本控制主观性大于客观性,多数情况下忽视了由于技术落后、原料配送及时性、特殊材料储存和消耗等细节性环节产生的特殊成本,或者其他比较明显的价值成本。然而粗放式成本管理模式长期存在于化工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加上国内化工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起步较晚,缺乏实践经验,想要切实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无疑任重而道远。

(三)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支撑

新形势下,信息化与精细化相辅相成,互为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良好的信息化平台能够保证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先科技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例如通过网络采购能够快速实现不同商家的材料在价格、质量、物流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从而筛选出性价比更高的合作商。这种“阳光采购”方式有效避免不良商家,又节约了时间、人力成本,为企业生产和成本控制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化工企业虽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但是企业更注重技术生产,在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因此现阶段精细化能够享受的信息化“福利”依然有限,例如由于信息化建设不足,财务共享平台难以建成,一些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或系统无法引入应用,成本控制长期依赖于人工监管和计算,准确度难以保证,人力成本较高,与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相悖。

二、加强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构建完善的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要推陈出新,转变传统的粗放式成本管理理念,高度认可和推广成本精细化管理方式,重建或者完善成本管理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为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支持,从而提升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度。成本管理精细化是现代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实现效益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化工企业要及时发现现阶段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企业高层领导人和主要负责人要通过借鉴国际国内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经验、学习和探索实践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与专业人员交流等方式充分掌握成本精细化管理精髓,并由上而下逐级宣传和实践,从而实现全面成本精细化管理。构建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要以企业受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消灭资源浪费”为重点,以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为支撑,将优化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研发和引入、原材料消耗控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内容纳入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设计当中,并就每个项目制定详细具体的成本控制规范;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搭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二)重视企业各生产环节间的价值成本管理

成本精细化管理要重视企业各生产环节间的价值成本管理。要弥补传统粗放式成本管理模式侧重于板块化管理的弊端,即搭建企业生产链上下游、具体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填充版块间的缝隙,形成联系紧密的成本控制链。同时企业应该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价值成本管理。例如某化工企业在石油冶炼方面具备独一无二的领先技术,则企业应该坚持“术业有专攻”的原则,持续钻研冶炼技术,申请技术专利,发展企业特色,将技术优势推广到海外,拓展国际市场,延长产业链;同时联合国际国内专业机构建立石油冶炼技术研发实验室,进行招才引智,发展新产业。然而该企业在化工产品加工版块盈利较少,加工成本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企业应该及时转让或关闭加工业务,集中精力发展效益较高的项目。由此该企业通过精简业务、强化特色、研发创新,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实际效益。

(三)打造全面的信息化体系,助力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

化工企业要快速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应用引领企业在采购、生产、运营、销售等方面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创新;在信息化的助力下积极引入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媒体、移动互联、智能机器、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服务于化工企业生产链各个环节的成本监督和控制。以CRM、SRM、SCM、物流管理等系统为基础支撑,构建以ERP为核心的供应链互联协同平台,充分收集市场信息,形成集资金、物流、需求、供应、生产为一体的成本管理系统。并运用DCS、MES系统巩固化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改善,从而有效扩大企业获利空间。同时完善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激发企业技术研发潜能,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创新,例如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加强财务报表合并系统建设、财务机器人的创新应用、闸门式系统的深入研发和应用、实验室e-lab系统推广以及科技情报系统平台完善等,总而言之,通过成熟的信息化为化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助力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

三、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企业高度认可且广泛应用的先进管理理念,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是化工企业突破市场成本普遍飙升、净盈利增长缓慢桎梏的利刃。化工企业要及时转换成本管理理念,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培训和教育,构建完善的体系化成本管理模式;并提升信息化建设力度,搭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

[参考文献]

[1]谷野.精细化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17(3):54.

[2]刘杰微.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构建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10):170.

[3]刘立国.化工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J].化工管理,2018(07):29.

作者:赵世星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第三篇: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

摘要:成本是万源之本,建筑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重复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所以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论述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建筑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大幅增长,建筑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会。但我国的建筑企业大多都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不集中,管理理念缺乏等问题,建筑质量问题时常发生。另一方面,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成本不断变大,这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出现,要求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经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狭小的利润空间里更好地发展下去。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相关概念

工程项目的成本,主要是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源转移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货币形式来体现的全部生产费用的综合。它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企业可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监督与控制来判断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及时作出决策,保证企业经济利益得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将成本管理观念引至建筑施工项目中,按制定的管理标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材料和其他必要的开支,实施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程序多的过程,企业应尽可能地通过对施工过程的预测、计划、管理、分析、协调等活动降低项目成本,最终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目标。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1.全面管理原则。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全面管理项目成本就是积极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想要遵守这原则一方面,应树立全员、全方位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且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发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做到每人、每事、每时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性工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控制,企业只有构建一个全面的管理体系,使有可能影响成本管理的所有因素都处于严格的管理下,才能达到成本管理的最好效果。2.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成本管理能否实现目标并取得理想的成效,目标管理十分重要。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目标,并严格按照管理目标对施工过程监督和控制。其次,企业应将管理目标具体化,使目标尽可能地能够落实到部门或个人。这样企业就能形成一个全面的管理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如果哪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企业也能及时进行协商、处理,使企业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3.开源节流原则。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就是在同等工程项目的施工基础上,正确把握经济原则,适度降低工程成本,杜绝不必要的浪费,使企业利润增加,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1.对成本管理的重视不足。建筑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观点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效益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国许多的建筑企业对成本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本管理工作被做成了经验管理的产物,因此导致在大多数情况下整个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只有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参与,这无形当中就给企业的成本管理整体过程带来许多阻碍,可能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虽然企业的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但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应深入到全体员工中。另外,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往往只看到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对成本管理实质的把握,没有重视企业的未来规划和展望,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滞后。2.缺乏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建筑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对于企业来说,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这给企业成本管理的每个工作环节都埋下了隐患,非专业的管理水平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还易引发各种问题。这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使得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项目成本管理措施不到位

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必须协调配合,管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某个环节没有认真执行或前后的管理工作不能协调都会使管理工作功亏一篑,所以,企业想顺利的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必须要保证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按照标准严格的执行下去。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需动态的监控每个工作流程。许多的建筑企业只把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设阶段并且管理工作主要是事前管理,忽略了全程管理,使得人工、材料、设备不能合理配置,导致企业做出的许多预测不具有科学性,对企业的工程进度造成了严重影响,无形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难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项目成本考核奖惩体系不科学

成本考核对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企业的成本考核主要依据正确核算的成本,许多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选择的不够合理,这就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直接影响了成本考核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是评价项目完成效果的重要标准,企业还应在考虑工程成本的时候兼顾工程质量,不能在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仅考虑把成本降到最低,不利于企业建立社会声誉。其次,许多建筑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奖惩考核体系,项目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使得项目成本管理的奖惩考核变成形式。

三、完善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聘用和培养专业人才,普及成本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要转变观念,将员工看为企业的资源,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另外企业应提升员工福利、加大劳动安全保障投入,避免人才较大的流失,从侧面上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增加必要的职业培训、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最终为企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完善成本的过程管理

1.事前管理。企业在项目施工前,首先要以预期收益较好、风险较小、有保障资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标准进行筛选,确保没有亏损、资金困难的项目,尽可能的规避项目风险,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图、地质资料、实施方案等相关资料仔细研究。在保证施工安全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的主要位置和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企业还需到施工地现场勘查,补全项目地质资料的漏缺,依据施工地的具体地质情况,做出变化方案。认真查看招标文书,确定有无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2)仔细考察施工项目的规模与风险,根据自身实力理性选择合作企业。企业在遇到一些规模和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时,可选择其他的企业作为合伙企业,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特长来完成项目,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工项目建设的整体成本也能为自己增强竞争力。(3)以量价到位为原则,对施工项目作出预算方案,为确定招标的报价提供依据,为企业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2.事中管理。在材料管理方面。施工阶段消耗的材料是总消耗量的主要部分,企业必须通过多渠道了解和对比材料的可靠性,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其次,企业应严格按定额标准来确定实际消耗量,积极改进项目施工技术,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降低材料成本。最后,建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积极了解市场价格变化,尽可能规避由于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无形损失。在设备管理方面。企业应合理使用设备,以施工进度和设备性能为依据,恰当分配设备,对于企业租入的施工设备,应合理分配使用时间,把设备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并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注重设备的维修、管理、保养,使设备效用最大化。在人员管理方面。通过严格制定绩效工资等管理制度,及时发现人员分配问题,根据企业工程项目的完成进度、项目特点等因素合理分配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支出。3.事后管理。企业在竣工结算阶段,应对照项目计划分析实际施工成本,查找问题,保证竣工结算工作的可靠性,另外,企业还应对项目施工成本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保管,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为以后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参考。项目竣工后,企业要仔细查看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对于项目应收款项要及时与对方结算。以实际的工程成本为核算的原则,提高核算效率,分析成本的主要构成和影响因素,制定和寻找以后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标以及降低成本的途径。

(三)优化考核奖惩制度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考核标准过于陈旧。首先,企业要完善成本考核体系,将材料、人工、设备成本等进行归集,把中心放在成本责任对象上。其次,将工程实际消耗的成本与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比较分析,查看成本管理工作各环节的执行情况,企业在注重管理数量的同时还应注重对项目的质量以及实现的效益。通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与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激励,对未到达目标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

四、结语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都存在管理观念落后,对施工过程缺乏管理,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庄尚标:《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人民出版社,2012年

[2]赵书义王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

[3]何成旗马卫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4]黄雄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5]阮锦江:《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中国外资,2012年19期

作者:赵舒燕 单位:云南商务职业学院

第四篇: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尤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下,计算机技术成为了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成本管理的核算范围不断扩大,核算深度加深,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粮食加工企业需要分析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的发展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从本质上分析,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下,粮食加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了粮食市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甚至对国家粮食的宏观调控具有指导意义,在新时期粮食加工企业如何做好财务内部控制,控制成本风险意义重大,且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粮食加工企业需要重视成本管理,加以探索与研究。

一、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粮食加工企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载体,在新时期积极构建完善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做好成本管理可提升粮食加工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从特点上分析,粮食加工企业具有政策计划性,在此背景下做好成本管理可以进一步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且还可以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其中粮食加工企业的政策计划性是值得关注的,主要表现在完成指标的计划性以及操作规范性两个方面,积极做好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工作人员的合理分工,保证每一位人员都可以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工作,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换而言之,积极做好成本管理也是粮食加工企业自身的需求,在近几年的可持续发展下,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虽然具备政策计划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依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所以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粮食加工企业积极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符合国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当前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

就目前而言,在当前有非常多的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均有所落后,尤其是在成本管理范围、目的以及手段方面存在偏差,甚至还有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将成本管理的范畴局限在企业内部中,并没有对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加以关注。在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粮食产品成本结构中的生产性费用所占据的比例逐渐减少,流通性费用占据比例则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无法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且粮食加工企业如果仅仅对成本费用的报账数加以控制,未对发生的成本费用关注,则无法做好成本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革。

(二)缺乏高素养员工

员工素养的好坏从本质上决定了粮食加工企业的整体发展,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当前有非常多的粮食加工企业管理者学历较低,且从事管理年限短,缺乏经验与教训,尤其在财务会计专业方面更是欠缺,无法从本质上对成本管理加以分析,也无法满足成本控制的要求。还有诸多企业为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缺乏对员工素养的培训与教育,导致员工素养普遍过低,正因为如此,因为员工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利用先进的生产工业,也无法及时贯彻管理方法,长此久往则会导致粮食加工企业管理呈现出滞后性,严重现象还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整体上分析,粮食加工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企业之一,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是根据了解得知,有诸多粮食加工企业将员工定义为工具与成本,想法设法创造利润、节约人工成本,从而无法对员工的劳动保障造成影响。因为诸多粮食加工企业目前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所以仍然局限于固定工资,甚至没有将国家的五险一金加以贯彻,未构建奖惩制度,久而久之,员工则会产生疲惫心理,缺乏创新意识。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因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流动性比较大,甚至还会带走老客户,在无形中增加其用人成本。

三、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成本管理

现阶段有非常多的粮食加工企业仅仅重视以货币计量为主的成本控制,并没有对其它因素加以分析与研究,比如在收购环节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包括收购时机、发运方法、运输费用、粮食保管等等,且还需要相关人员加以监督,但是当前因为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所以导致这一系列因素未得到重视,甚至在粮食入库之后还会导致成本增加,无法对市场行情相互衔接,这样则说明不仅要创新成本管理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粮食加工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流通性费用成本的关注,做好成本控制,重视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对管理成本加以计算,更新成本管理方法,如此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提升员工素养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下,粮食加工企业需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调动主观能动性。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素养,其中在人才招聘方面,需要提高招聘门槛,将素养与知识作为硬性条件,还要做好培训与教育,使其掌握专业的知识水平。另外还要不断提升生产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构建完善的培训制度,为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对销售人员的素养加以重视,做好交流与互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员工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粮食加工企业还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升人力资本。

(三)完善激励机制

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实现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那么需针对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其中要从业务处理、业绩评价、奖惩措施、职能划分等多个角度加以研究,做好约束与激励。粮食加工企业还需要实现成本约束机制的完善,制定奖惩制度,对员工给予表扬或者惩罚,这样才能不断凝聚竞争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留住优秀人才。

(四)改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

严格意义上而言,粮食加工企业在发展中,如果将同一种粮食加工后添加不同配料分为容积重量标准不一的包装,那么则会导致区别的存在,且从传统角度分析,其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将产品生产成本的信息加以反映,甚至还会导致会计失真现象的发生。还有便是同产出的副产品容易被忽略,只有选择科学的成本分配方式才能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在整个发展中,因为缺乏专业人才以及会计技术处理技巧,所以无法做好准确分配,这种模式下的核算方法是无法提高分摊科学性的,甚至还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所以需要积极改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将新理念融入其中,真实反映出生产成本水平,对粮食生产企业的副产品加以重视,这样方可提高经济效益。

(五)拓宽成本管理的范围

需要采取全面管理的方式,要将传统模式下成本管理范围的局限性加以改善,积极融入技术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成本等,并且成本管理的范围也需要涉及到产品的无形成本。与此同时,还要采取全员成本管理,让粮食加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成本的管理者,做好全方面控制,增强市场竞争力。粮食加工企业还需要对非物质产品的成本加以重视,尤其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非物质产品朝着商品化方向发展,对此粮食加工企业需要对物质成本管理加以分析,并且做好成本管理,如此才能促使粮食加工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昀.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会计师,2013,No.164(5):60-61.

[2]李迪,吴敏良.粮食加工企业成本控制途径与对策探讨[J].会计师,2011,No.124(1):104-105.

[3]袁蓓.对我国粮油加工企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6(13):142-143.

[4]袁中.对粮食加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X).

[5]杨彦丽.谈粮食加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中国经贸,2013(14):195-195.

[6]郑桂华.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35).

作者:陈燕冬 单位:东莞沈恒粮油有限公司

第五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改革

摘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企业的发展,而加强成本管理的创新模式改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促进企业精益化生产目标的实现,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完善策略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实现制造企业精细化管理

生产产品是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本。在成本管理中,要逐步细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比如料工费和期间各项费用等。制造企业必须要对成本费用进行逐层细化,实现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各项成本要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有利于制造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在制造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围绕战略为导向,企业要加强战略管理建设,践行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1]。众所周知,成本领先是制造企业行业竞争中的目标选择,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的竞争份额,进而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此外,在现在的进口原材料汇率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对原材料价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材料的成本价转换为国际通用货币时,产生的国际货币也比较少,在国外原材料优惠的影响下,进购国内材料的企业将会提高生产成本。同时,国外的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要与国内产品的成本低很多,对于同类型企业来说,将会打价格差,以便于获得竞争优势。基于此,制造企业要将汇率风险纳入到成本控制中,汇率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在整个生产过程成本的计算中,要将其纳入到预算范围之中。政府要给予进出口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基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政府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企业还要注重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升,加强自主研发与创造,降低原材料价格,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促进制造企业迅速转型与升级。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材料价格比较高

目前,制造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对原材料的需求普遍高涨,国内原料很难满足制造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所以需要从国外进口。基于此,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不利于制造企业获利空间的提升。

(二)成本管理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现阶段,诸多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制造费用等,缺少对产品生产之前研发费用、产品销售后的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高度重视,也没有对企业质量管理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进行深入分析,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精准性难以保证,无法真实反映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信息。

(三)间接费用分配较不准确,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落后

一些制造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在控制原材料成本方面带有较强的盲目性,过于注重产品质量,尚未合理选择会计核算程序和快捷核算方法,极容易造成会计账面成本的缺失,导致成本核算信息失真现象,影响企业管理者正常的经营决策。市场环境变化莫测,流水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成本普遍涨高,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引发产品成本失真现象[2]。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过程中,企业实现顺利过渡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增加了与人工工时不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费用。以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缺少对增长较快的费用的高度关注,难免会滋生不真实的成本信息。

(四)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力度严重不足

对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来说,属于周期性全流程的一项管理工作,企业必须要加强制度执行的过程控制,确保成本管理的落实。一些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制度体系进行管理,比如在材料领用管理方面,尚未构建逐级审批领用,仅仅依靠库管人员来进行材料的领用。此外,部分制造企业没有深入分析成本管理过程,不同车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做好相应的标记,加重了后期管理力度,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模式变革的完善策略

(一)严格管理材料采购环节

原材料采购是导致企业资金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材料采购在整个生产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必须要加大原材料消耗的控制力度,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产品利润的稳步提升。其中,要分析性价比,基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采购人员要利用网络来了解产品价格、质量等相关信息,对不同产品的性价比进行深入分析,坚持货比三家原则,选择质优价廉的原材料。

(二)构建成本信息系统

制造企业要加强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合理运用在成本信息的统计之中,比如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等,实现制造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管理,以防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将信息化网络渗透到采购、库存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其中,在库存管理方面[3],要将库存管理数据与企业局域网进行连接,使成本核算部分能够充分了解库存情况。同时,要积极构建公开的网络平台,利用网上咨询和网上下订单等方式,可以为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要想保证制造企业成本信息的完整性,必须要对员工开展有关信息系统的知识培训与学习,引导企业员工树立高度的成本控制观念。

(三)加强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

对于以往传统的成本管理来说,过于注重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中,过于注重产品制造过程所发生的产品成本,很难真实反映出企业资源消耗情况。因此,制造企业要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填补传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在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改革中,要将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结合在一起,可以结合产品消耗的资源,将成本合理分配给产品,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将战略顺利落实到所需的作业与资源中,发挥出了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战略思维的优势。

(四)加大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力度

制造企业要构建成本制度体系,发挥出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价值。构建相应的培训机制,广泛宣传与引导成本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员工掌握成本管理流程,确保执行效率的稳步提升。并且要严格检查考核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横向对比不同生产部门的同一成本管理环节,进而提高制造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结合成本管理的实效进行评价与考核[4],与企业员工的薪资相挂钩。成立质量监督部门,严格监督与控制生产过程,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在成本管理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设

对于全面预算来说,属于内部控制和决策的管理工具之一,可以实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与市场环境、内部资源配置的无缝对接。通过事前规划,应对变化莫测的外部市场环境。制造企业要制定出与预算相契合的各项管控目标,在确定预算指标时,要结合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战略需求。例如:在设计阶段中,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目标成本法来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工作,以市场为导向,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和设计阶段倒算出产品成本。要想将库存降至最低,制造企业要加强库存的管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六)基于战略角度,拓宽成本管理范围

在成本管理的扩大中,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价值链。通过价值链分析,主要是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直到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首先,要深入分析行业价值链,明确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其次,要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消除非增值作业,改善增值作业。基于战略角度,企业要分析上下游价值活动,以此来降低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成本管理创新模式变革势在必行,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创新和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基于战略角度,要加强战略成本管理,进而实现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夏风.关于生产型企业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