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中药的发展

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中医药 信息化 现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32-01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目前计算机作为一项高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娱乐的各个生活相关的领域,将社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都与人们联系起来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1]。但由于中医在当代仍属于相对小众的一门学科,由于传统的特点导致计算机在中医方面如临床、教学等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这使中医在社会的普及速度相对于其他学科较慢,所以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信息。

1 信息技术增加了现代中医的诊疗手段

2005年,联世公司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位知名临床专家,综合运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思维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遵循中医传统理念,历时8年开发研制的联世智能化中医诊断管理系统,对中医内、妇、儿、皮、男科等2400多种证型进行辨证,根据辨证结果出具相应可靠的临床处方,全面提高临床诊疗结果[2]。完整的中医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诊疗更加先进化、数字化、精确化、智能化。将中医四诊信息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化信号,进一步实现其量化研究并对四诊信息进行精确测量。建立可视化、多信息融合的四诊合参多模态识别的脏腑经络辨识系统,并提出干预建议,形成有中医药特色诊疗的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评估干预平台[3]。而现代优秀的中医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更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化产品精确的辅助诊断,所以信息技术增加了现代中医的诊疗手段、弘扬了国粹、提升了中医药水平,更好的造福于社会。

2 中医教学信息化形象生动的继承并传播了中医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辅助教学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软件,将文字、声视频、图片、动画交替演示,使深奥的抽象中医理论知识直观化,枯燥、呆板、乏味的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活泼,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突破了中医传统教学、自学的诸多弊端。四大经典学习软件,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温病学》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建立经典条文数据库,开发成一个轻松自学、观点交流、自我测评的平台软件,从而保证软件下载免费,提高使用率。而且,该软件面向广大人群,既包含零基础的爱好者,又吸引广大医学者,可行性极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医经典亦各成一派,百家争鸣,虽然极大的丰富了中医的内容,提升了中医的境界,但亦给学习中医增加了难度。所以的四大经典学习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条理清晰,循序渐进,使零基础者开阔视野,了解中医经典,更使医学者事半功倍,获益匪浅。这不仅是一项创新,更是将中医理论全面化深刻化的里程碑。收集整理临床上较常见的病例、病案,将其制作成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通过医院网络教学系统实时观看手术、专家会诊和急诊抢救过程等,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4]。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实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大量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感知的信息直观的展示也是让学生早临床、早实践的表现。

3 科研环境的虚拟化促进了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在日趋成熟的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科研组织可以根据创新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将跨越地域的科研人员联合起来组成临时的研发团队―虚拟科研团队[5]。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中医虚拟的科研环境,使中医药资源更好的利用和共享,突破了传统设备、信息、经费、人力的局限和和形式,克服了地域和时间的障碍,降低了科研创新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能更好的适应全球信息迅速变化环境,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4 文献古籍数字化使中医经典得到了保护和有效的利用

中医药古籍是具有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实用价值、学术价值等多重性质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中医古籍是数千年来用来传播中医知识的载体,也是现代中医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年底久远、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使大多数珍贵的古籍已成孤本或濒临绝本。古籍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等数字化技术将古籍进行扫描、文字识别与转换或录入,并使之结构化,建立古籍数据库,其目的在于保护古籍和揭示古籍文献信息,最终实现古籍的保存和利用[6]。同样作为传播和学习中医知识的途径,计算机软件相对于书本来说具有成本小、轻便易携带、容易检索、信息量大、方便交流等特点,符合当代生活的高速特点,可大大提高学生们查找文献的效率,有利于中医爱好者的学习,同时也将有利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另外,同时文献古籍数字化的检索功能中比如利用数字化数据库,输入“咳嗽”,则古籍经典中所有有关“咳嗽”的中医条文以及方剂可以很快调动出来,增加了中医学生学习和医生就诊开方的效率。临床数字化使古籍阅览电子化、网络化、方便了使用者的检索,能更好的激活中医古籍中潜在的信息能量,能更好的发现、挖掘有临床价值的知识点。

5 结语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中医不在是一门中国传统的科学,而是融入了先进信息技术的现代中医学。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中医资源更好的开发、利用、传播、交流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让传统与现代接轨,与时俱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福于世界。

参考文献

[1] 梁子豪.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发展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99.

[2] 马骏.智能化中医诊疗系统研发成功[N].中国中医药报,2004-12.

[3] 侯淑涓,杨学智,朱庆文,等.基于人体可获取诊断信息技术的集成中医诊疗设备的实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4(4):915.

[4] 韩轶,.试论中医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与时俱进[J].新疆中医药,2013,4(31):80.

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2

一、发展中药纳米技术的意义

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诟病。中医药不仅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制药技术的情况下,发展纳米高科技有助于宏扬我国几千年中药文化,让百姓摆脱看病资金紧缺的困境。因此,将纳米技术融入中医药,将使中医药的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200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转的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正是为使我国中药继承发扬传统和特色,借鉴国际标准和规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中药现代化而制定的。在现代科技中,新崛起的纳米科技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有很多应用和成果,将其引入到中药领域。应用于中药的纳米技术由于物质进入到纳米尺度表现出的诸多新特性,因此在广泛的领域里,纳米技术受到了高度重视和应用。中药领域也不例外,中药现代化的核心是中药的“安全、有效、可控、稳定”,中药指标必须定量化,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必须标准化。因此,把纳米技术引入到中药制药领域,研究开发新的制药技术和剂型的改革等方面,必将会大大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二、纳米技术对于病患的有效表现

利用纳米粉碎技术使中药矿物药和难溶性药物等的饮片加工成中药纳米粉,这些粉体中的颗粒直径减小到纳米量级,由于纳米微粒的许多效应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使得加工后的纳米中药表现出许多极有价值的性能。

1.有效性、安全性。矿物药和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和生物利用率与药物颗粒的比表面积正相关,粒径的减少,使药物颗粒的比表面积迅速增大(增大的幅度与普通药粉微粒相比可提高成千上万倍,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倍)。药物的活性和生物利用率大幅提高即大大提高了溶解性和疗效,从而减少用药量,节约中药资源。由于服药量大幅减少,也可大大减少某些药物重金属含量对人体造成的毒副作用。

2.可控性。利用纳米粉碎技术制成纳米中药的过程中,温度可控,加热或不加热取决于被加工药物本身,且不提取,可以尽可能保留有效成分,又由于药物疗效与药物纳米粒径有关,控制被加工药物粒径的大小,可延长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时间,增加疗效。

3.经济、方便,便于剂型改革。由于药物粒径减至纳米量级,增加了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如果有针对性地做成膏药,将使中药外治法发生重大变革。还可较方便地制成胶囊,或把加工后的药物微粒加入到中药复方中,减少煎煮时间,为司药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且由于生物利用率高、减少用药量,加经济实惠。

4.有可能带来新的药效。纳米制粒技术,虽说与传统的中药加工技术无本质区别,但在现阶段对于那些难溶性药物和矿物药等来说,在改善药物的溶出度、增加疗效、剂型药量的控制等方面,仍不失为先进的制药技术。2.应用于中药的纳米胶囊技术纳米胶囊技术是指将固体颗粒、液体微滴或气体作为胶囊的芯料,在其外部形成一层连续而极薄包囊的过程。与传统的微胶囊不同,纳米胶囊的粒径在1到几百纳米之间,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它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医药领域得到重要应用。在中药领域,主要用于包覆中药的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物,其特性除了由于药粒直径在纳米范围而带来的比表面积大、活性大、生物利用率高等性能以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药效。中药中有一些药性剧烈而药效时间较短的药物,如麝香、樟脑、冰片等,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或配比能够保护药物免受环境影响,隔离活性成分,降低挥发性和毒性,可获得适宜的释药速度,起到作用和缓而持久、不良反应较少的效果。②具有良好的靶向性。采用表面化学方法对纳米药粒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提高靶向能力,控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使病灶处的药物浓度增高,提高功效和药物的有效利用率。③剂量、剂型易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由于纳米药物胶囊的粒径小,而人体中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也有4μm粗,纳米药物胶囊很容易通过而不会造成血管阻塞。对于一些矿物药等非水溶性药物也可做成稳定的水悬浊液进行注射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疗效好,易于控制。不仅如此,还可将中药纳米胶囊粉体进一步加工成喷雾剂、片剂、口服胶囊、贴剂等多种剂型,易于做到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纳米胶囊技术应用于中药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三、关于纳米中药在我国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3

一、“中西医并重”的前提是承认中西医药学各为一种医药学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医药学理论体系,中医药学不仅和西医药学一样,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中西医并重,就要在政策、法规和具体工作等多方面加以体现,决不能以一种医药学为标准医药学的认定为基础。然而在现实中,以西医药学为标准的医药学的认识在一些方面却有程度不同的反映。仅就中药现代化及由此引发的新药研制来看,现行的新药评审内容却仅有将现有中药研究成西药的要求,而无将现有西药研究成新中药的评审内容,更不要说具体要求了。在以西医药学为标准药学认定的情况下,是难能有“中西医并重”的。如果承认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均为一种医药学理论体系,那么,就也应当有将西药研究成新中药的评审内容和要求。客观地讲,中医药学若能吸收现有西药为中药,则中医药学将会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

二、“共同发展”的体现在于坚持中西医药学各自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丰富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应当是中医药学人员;西药药学丰富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应当是西医药学人员。当今,中医药学丰富和发展的突出所在,是实现现代科学化。由于中医药学在我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一些西医药学人员愿为中医药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大好事。但是,现实不能不承认,有些西医药学人员出于为丰富和发展西医药学而吸收中医药学的一些有益内容,例如吸收中药或从中药获得新西药,但若将此说成是中医药学的丰富和发展,实质却成了以西医药学的丰富和发展来代替中医药学的丰富和发展。显然,这就不是“共同发展”的问题了,此情况在强调中药现代化的今天,还是容易见到的。例如,西医药学人员从中药麻黄中得到西药麻黄素、从中药黄连中得到西药黄连素、从中药青篙中得到西药青篙素等,就被有人称作中医药学的丰富和发展的认识。客观上讲,麻黄素、黄连素、青篙素等,至今尚不具备中药内涵,还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若相应的中药麻黄、黄连、青篙等都如此发展,中医临床将无药可用。可见,离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谈中医药学的丰富和发展,只能是中医药学的消亡,根本谈不到中西医药学的“共同发展”。

为了确保中西医药学的“共同发展”,对中西医药学人员作个大体界定,是有益的。所谓中医药学人员,决不能以中医药院校毕业、在中医药机构工作年限为界定标准,而应当是这样一类医药学工作者:承认并坚持中医药学理论,即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自己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对西医药学人员界定也是以西医药学理论为标志。离开中医药学理论的人员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中医药学很难达到与西医药学的“共同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很难实现的。例如中药现代化,实质和根本在于得到具现代化科学内容的中药,即仍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否则,无从谈起中药现代化,充其量是中药西药化。

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学科; 技术平台

进入 2 1 世纪,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和独特优势的中医药,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向预防与保健相结合,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谱也由传变迅速的恶性传染性疾病转向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人口的老龄化使一些老年性疾患的防治更为突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回归大自然”的思潮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体系也就有更高和更多样化的要求[1]。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是总体上看,我国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比较落后;中药生产工艺及制剂技术水平较低;中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不完善,创新能力较弱;中药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

为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中药现代化,国家科技部、省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及相关研究开发部门均制定了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省的医药制造业产值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省委、省政府在2002-09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制药产业的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颁发了“关于推进我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阐明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对发展目标、工业重点、政策措施等进行了部署,针对制约全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创新药物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开发研究问题,明确提出在其后的4年中, 由省财政每年安排1 000万元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中药产业重大项目的研究,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的研究等。贵阳医学院党委、院行政紧紧抓住这一大好发展机遇,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和部署, 一方面积极争取省里的资助,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了贵阳医学院药物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挂靠学院科研处为管理主体单位,由3个研究所,共计10个研究室组成。以贵阳医学院药物研究开发中心为平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药品研究机构登记备案(登记备案号:5220010323-a-0003)。

平台建设是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的研究基础,目前我院已经拥有贵州省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中心、贵州省实验动物工程中心、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贵州省毒性检测实验中心,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获得了多项资质,对贵阳医学院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支撑条件,使我院成为贵州省中药创新研究的重要支柱力量。但是要适应中药民族药与现代医药学科快速发展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整与整合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加快相关研究室的建设。

1 新药筛选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平台

中药、民族药单位药物即为1个复方,如何根据传统的功能主治,进一步凝炼并表达其现代医药科学的研究模式,寻找活性成分/组分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基础。建立活性化合物和活性样品(天然产物样品,生物工程样品)的确证筛选方法和系统评价体系,通过初步的药效、药代和毒理学研究,确定具有开发研究前景的先导化合物;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最终确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药物,进入全面、系统的新药临床前研究。因此,筛选模型是中药、民族药成为创新药物的活性基础平台。利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发现的新靶点,研究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微量、快速、准确的新型药物筛选模型和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水平和效率,发现具有新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研究高通量药物代谢和药物毒性的筛选模型,提高药物开发前景的早期预测准确性,降低药物研发成本,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研究开发一批能够准确反映特定药效的现代药物筛选新模型(包括整体动物病理模型,组织器官水平的筛选模型以及其他类型的药物筛选模型),寻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新药[2]。有必要充分利用我院现有分子生物学与干细胞等学科优势为依托,构建相关的研究技术平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 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和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平台研究[3]

贵阳医学院自2001年筹建临床前药理研究所,我院药理活性评价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又密切结合国内现状的特点,为我省创新药物的药理毒理评价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横向经费已经成为我院科研经费的一部分。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又能结合国际国内创新要求的新模型和新方法。我院在地方病的研究尤其是氟中毒、砷中毒等地方病研究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特色,建立了相关的动物模型,适应我省发展的要求。其次,对于国家疾病治疗的重点病种,如心脑血管病药、抗肿瘤药等研究要建立既符合传统医药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尽量按照国际规范制订标准操作规范。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是我院特色优势学科之一。但是,由于我院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分析仪器及研究方法滞后于国内的研究。根据学科的发展,结合我院的优势学科,我们可以建立研究生物大分子及复方药物药代动力学新方法,系统地开展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组成的体外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技术平台,在药物研究与开发早期对候选化合物的代谢和毒性进行预测和评价,可以提高候选化合物的新药命中率。

3 临床前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

自反应停事件的发生,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中药、民族药难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此密切相关。自20世纪70年代始,西方国家开始对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进行规范。目前,贵州省科技厅批准立项,贵州省暨贵阳医学院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在我院进行筹建,我们有必要抓住这一促进我院相关药学、药理学、毒理学发展的良机,筹建一个现代化的安全性评价中心。除进行相关的动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外,要充分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学和毒理学的新进展,研究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实验、反复给药动物一般毒性实验、生殖毒性实验的新方法和新模型,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器官、组织病理评价系统;研究适合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药物如基因治疗、转基因药物的临床前安全评价模型和方法;研究毒代动力学关键技术,跟踪国际毒代动力学前沿新技术,完善我国一类新药的临床前安全评价。

4 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

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而任何研制药物成为药品被临床广泛应用的过程,必须经过现代随机、对照、重复、盲法、均衡的临床多中心对照,才能最终被国家最高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单位认可,批准生产后真正成为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2008年我院附属医院申报临床试验基地,获得了卫生部批准,为我院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利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入研究临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种族特性的新药临床研究评价体系尤其是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的特殊人群种族特性的评价体系,对保证贵州人民的进口药的使用安全,同时为我国创新药物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针对国际和国内出现的新药物类型,研究能够准确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的临床试验方法,建立相应的临床试验评价技术平台,保证新药及时、安全用于人民的防病治病[4]。

5 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研究平台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全省有野生植物资源三千八百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有三千七百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土纵、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茱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龙胆草、天冬、银花、桔梗、 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但是,植物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技术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防止品种退化,解决品种源头混乱的问题;建立中药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库,收集中药品种、产地、药效等相关的数据,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培育,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建立这些共性技术的试验平台,对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证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组建贵州省种植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实验室,促进我院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学科发展。

中药民族药现代化是个持续进取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在传统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目前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才能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我院应该根据自身的科研特点和科研技术势力,充分利用目前的政策优势,组建相应的技术平台和实验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为我省乃至我国中药现代化贡献力量,同时促进我院的科研技术平台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对创建西南一流且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医科大学提供一定的学科建设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祥春,彭 佼. 对中药现代化认识与实践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 1664.

[2]石建功,王素娟, 莫顺燕,等. 高通量技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应用, 2003,5 (4): 48.

[3]陈伟光.中医药动物模型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关系的思考[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6): 2347.

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疗技术,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当前社会,中医技术沿用至今,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中医具有治本的功效,在医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有时会结合中医药物,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中药的药性理论,加强药性研究,应结合现代化的药性理论,这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结合现代化的研究技术以及设备,能更清楚的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了解药物的药性,从而保证我国中药产品能尽快进入国际市场。

1、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及意义

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对中药的药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中药的功能以及有效成分,在对中药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对其药性进行分析,这可以了解到药物发挥出的疗效,与作用。中药药性理论是指药性形成的机制以及运行的规律。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物的性质、应用的规律,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也是指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本文主要是对中药药性的四气与五味进行研究,药性理论是中医通过长期的实践得出的,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了药物本身具有的性质以及达到的治疗效果。中药的药性是中医治疗的主要依据,在对中药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时,需要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的治疗经验,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这可以保证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2、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都是我国中医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中医也总结出了较多的经验,对中药的药性以及用药效果进行了总结,中医治疗需要有坚实的理论为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不同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有着差异性,在用药时,中医需要观察疗效,这有利于了解到中药的性质,可以总结出中医的药性理论,这对今后的治疗与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等,在临床应用中,能了解到药物是否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实现对症下药。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的形成,也均来自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此,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是以其临床实践为基础的。

中药药性理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因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才使之逐步臻于完善。如“四气”理论,在《本经》中只有寒、热、温、凉四气,后又加上平性而称为五气,而后又在五气的基础上添加了“微”与“大”,使之进一步有了微温、大热、微寒、大寒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也是如此,《本经》只有五味,后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总结出了淡味、涩味等。可见,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而逐步认识与深入发展的。

3、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实质及应用性

3.1临床研究的应用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指导性,在临床实践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药性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说明药性理论研究,也要以指导临床用药为目的。如药性寒凉的药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性温热的药可温里散寒,助阳回阳。辛味药能发散;甘味药能补益;咸味药能软坚等。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因此,我们可借鉴中药化学的研究,来认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为其精确定性提供依据。

3.2炮制学研究的指导性

为了提供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也需在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下,按要求进行炮制,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如同为治疗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之补中益气汤,有的医生开方使用后有效,有的则疗效欠佳,有的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与未按药性理论要求对方中某些药物进行规范化炮制有直接关系。按照方中药物组成的药性,黄芪当用蜜炙,白术当用麸炒。因为生黄芪功在走表,透达肌肤,走而不守,具有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之功,为外科疮疡溃后托疮排脓生机之要药。而炙黄芪则重在走里,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血之功,为常用的补虚益气之品。白术生用,功效重在燥湿利水,益气健脾,内含较多的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燥性较大,若经麸炒后,由于麸多孔,质松而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其燥性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多用炒白术。

3.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向性

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当首先以药性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与方向。如“四气”的实质就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药性理论研究方向,因为四气的研究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学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药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四气”的实质。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温热类药物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代谢系统的活动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能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或供给能量,从而显示出这类温热药物所具有的温热作用。如据药理研究证实,温热类药物的附子所含乌头原碱具有强心镇痛作用,中医所说的“亡阳虚脱证”,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呼吸、循环衰竭,热量供应不足,故用具有强心镇痛作用的附子来回阳救逆。又如干姜含挥发油及姜辣素等成分,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升高血压,促进消化液分泌,旺盛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干姜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鉴于上述药性理论的指导,证实了附子、干姜这类温热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医技术越来越高,对中药的应用越来越灵活,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发展,并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重要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还要结合以往的临床应用经验。在了解药物的药性后,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可以为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保证治疗的效果。做好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中医治疗水平,帮助患者更快的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却翎,王Z,祁燕,宋娜丽,唐志国,包・照日格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6)

[2]王振国.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3)

现代中药的发展范文6

中国中药研究领域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为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药产业改革发展带来了持续20年的发展红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制约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舆论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中国虽然拥有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国际医学科学和健康研究领域仍然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中医药研究和发展如果只是停留在对传统中医药的现代诠释而不能有所发展创新,或者只是在固有的西方医学框架内跟踪模仿的研究,我们将不仅鲜有超越的机会,而且可能不进则退,面临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双重夹击而再次使得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停滞不前。经过多方面专家讨论,2007年由科技部等16个部门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促进东西方医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我们于2011年发表《新医药学与转化医学》[1],针对国际国内转化医学的发展,提出中医药发展应以新医药学为战略目标,并给出了发展模式和途径。今年时值中医药现代化发展20周年,我们更应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凝聚战略目标,借着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东风,实现中医药发展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创建新医药学。

1中医药发展第二次思想解放—创建新医药学提出的背景

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西方世界的主导者曾经预言随着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融合而全体西方化,达到“历史的终结”。而亨廷顿则预言会导致“文明的冲突”,不可调和,世界有可能灭亡。美国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E.Nisbett)在《思维的版图》(TheGeographyofThought)一书中提出:希望通过对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解和融合后实现世界的大融合。我们认为人类有足够的智慧防止世界的毁灭[2]。世界又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全球西化而达到“历史的终结”。世界如此,东、西方医学之间同理,如何通过对西方医学和中医药之间思维差异的理解和融合后实现东、西方医学的大融合。而东、西方医学的大融合,必定会产生源于西方医学,又高于现在的西方医学,源于东方医学,又高于现在的中医药学这样一种新医药学。

正如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讲到: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了,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主动权。我们应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如果我们没有一招鲜、几招鲜,没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总是留给有思路、有志向、有韧劲的人们。中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因此,我们认为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第二次解放思想,即实现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整合、融合并上升为新医药学,这是中国中医药界、西医药界和中国科技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目前,中国正处在向创新型社会转型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科学家对新时期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研究论证,打破拘囿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思想藩篱,推动中医药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以引领未来、引领世界的使命和担当,推动中国新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

2中医药发展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2.1中医药现代化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只有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温故知新,引领未来。但是,中国仍然严重存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勇气不足、创新动力不够的问题。有些人只强调中医药的传统继承,否定创新发展,甚至“言必称古人”,机械的拘囿于形式而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对创新思想和成果难以接纳吸收,例如组分中药的开发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理论和整体作用的特色,已被国内及国际广泛认可作为中药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3],但是由于其药物表现形式“前无古人”,至今没有被纳入中国中药新药类别。

2.2中医和中药现代化的协调整合发展

90年代开始的中医药第一次思想解放主要是以中药产业科研的现代化为突破口,而中医的现代化进展较为缓慢,长此下去恐将产生医药分离的趋势,成为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医药不分家”是中医药的重要特色,也应该是中国要建立的新医药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推动传统中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并与现代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

2.3外部的倒逼压力

中国在现代医学方面跟国际上还有明显的差距,在中医药方面我们还是有明显优势,但是应该看到虽然我们兼容了东西方医学的共同发展,但是融合创新不够,所以我们在传统医学上的局部优势还没有有效转化为在整体医学上的全局优势;另一方面,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国际医学模式和医学健康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系统生物学和系统医学、整合医学、4P医学(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体化医学、参与医学)等正在成为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而这些变化恰恰体现了西方医学和分子生物学与整体观、系统论的结合,甚至西方主流医学正在掀起一股西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热潮。而过去这些核心思想和诊疗方式都被认为是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优势。现在看来西方医学已经准备以他们的方式消化吸收并且加以创新发展,而我们还在犹豫彷徨的话,恐怕未来在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方面也要面临被国际社会赶超的窘境。

3中医药发展第二次思想解放,推动培育新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性

3.1新医药学的发展是未来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带来诊疗技术标准、新药注册和管理标准的革新

中国在现有的主流医学体系规范的制订、国际新药注册和管理标准的制订方面贡献较少,所以极少有发言权,过去以跟随和引用为主。即使中国的中医药传统医学方面有优势,但是国际化困难重重,这里面既有科学研究水平的客观因素,也不乏以主流医学界自居的西方医学界的傲慢与偏见,事实上还有既得利益者的自我保护因素。因此,中国只有在21世纪世界医学中抓住机遇尽早推动和培育新医药学,才可能抓住未来世界医学的主导权,在未来医药标准体系的重新洗牌中取得更重要的话语权。

3.2促进中国医学的原始创新,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最好机遇

我们要培育发展的“新医药学”是要整合和融合中、西医学的优点,创建最适合维护人的整体健康和病证诊治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逐渐形成具有中国医药学特色的新医学模式和新医学体系。它不是简单的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或加合,而是源于中、西医学并融为一体的新医药学学科。这一新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继承、消化、吸收现有中西医学有用的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需要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打破现有学科壁垒和固有成见,以医疗临床实践为检验标准,东西合治,推陈出新。基于中国在中医药传统医学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长期以来在东西方文明互鉴、融合发展的历史经验,在新医药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可能捷足先登,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使中国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尽早取得领先优势。例如,我们在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取得了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出版了本领域第一部国际专著(英文)[4],走到了国际研究的前沿,WILEY出版社评价为“该书不仅为中医药而且为系统生物学的继续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途径,通过将系统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也为东西方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

3.3新医药学的发展将促成国际医疗行业和制药行业的重新洗牌

在现有医学药学体系中,中国的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新医药学的发展必然带动与之相应的新型医院和医疗保健机构的建立,促进新的药物标准制订和注册管理办法的改革,中国要在未来的国际医疗行业和制药行业占据有利地位,有必要从现在起加强对新医药学的培育和支持,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及管理经验方面不断积累,取得创新性突破。

4新医药学的目标和任务

新医药学是在医学整体观指导下,以维护人体系统的整体健康(新健康观)为根本目标,融合中、西医学及现代生命科学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创立更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包括形成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新认识(理论创新),建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系统评估和诊断的新体系(新医学),建立能够适应新健康观的创新药物研发策略、评价标准和管理规范(新药学),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最佳的整体方案,实现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环境-心理-社会-工程技术”综合的模式转变。主席指出:“改革需要有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特别指明“改革需要发展方式的不断创新,改革需要平衡的政策组合,改革需要量体裁衣的政策导向”。为培育“新医药学”,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论证和相关工作的支持。

4.1确立“新医药学”的发展方向

打破中西医学的藩篱,在临床安全有效得到确保的前提条件下,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发展。把医疗临床实践作为检验医药的最高标准,从最有利于维护人体系统的整体健康出发,对现有的东、西方病证诊断指标体系、技术方法进行审视和系统的研究,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诊疗标准并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包括药物)。我们应当顺应中西医双方自身发展规律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中西医双方在多学科参与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4.2处理好“新医药学”与现有中、西医学发展的关系

中、西医学的发展大致存在三个阶段和模式:结合、整合、融合。最终阶段的“融合”即实现中西医统一的“新医药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整合、融合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阶段具备了开始培育“新医药学”的条件,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创新研究,以加速促进学科的发展成熟,使中国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中抢占先机。同时在现阶段也鼓励中、西医学按照各自的轨迹继续并行发展,有意识地从结合走向整合和融合。

4.3研究制定与“新医药学”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法律体系

不能完全沿用过去中医或西医的管理模式。我们应当在临床安全有效得到确保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一定的试点,在临床、教学以及科研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探索,制定一套有利于新医药学发展、最有利于维护人体系统的整体健康和安全的方针政策,逐渐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医药卫生实际情况的医药卫生管理模式,包括新医药学模式下的创新药物研发、评估标准、注册管理规范和市场监管等等,并逐步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

4.4研究创立“新医药学”的诊疗模式

“新医药学”必须在整合中西医学对生命科学和生命复杂体系的共通性认识基础上,提出病证诊断、干预的创新思路、手段和评价体系。以影响社会的重大疑难疾病为切入点,对中、西医两大系统诊疗疾病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探讨建立统一的发病机制、新的诊疗指标体系、综合干预方案的评估标准等,建立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新模式。

4.5探讨建立与“新医药学”相适应的临床干预方案和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在系统总结既往中西医结合的防治办法和临床治疗规律基础上,从医院的管理体制、医务人员、患者,以及疾病的预防、健康管理等各方面围绕患者服务,创造一个整体的最佳治疗环境和临床综合干预方案。

4.6建立“新医药学”的人才培养及教育培训体系

在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应将“新医药学”明确纳入其中,设立相应的专业或学科方向,特别需要打破现有的学科壁垒,实现医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在介绍中西医学理论、方法和内容的同时,纳入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学科新知识,融入中医整体观、辨证思维、系统性思维、复杂性思维以及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康复的策略,探索创立一个新型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中、西医学知识兼备、融会贯通的新医药学人才队伍。

4.7加强不同学科人才交流和融合

创建新医药学需要各学科参与,除了中医药领域,还应有西医、药学乃至包括生命科学及其他科学界的学者。以往经验表明“西学中”取得了良好结果,不少西医成了学贯中西的中医大家。如今更需要的是西学中、中学西、中西共学生命科学等。新医药学的主体不仅是中医药学的专家,也包括西医、药学及生命科学等其他领域专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医、药学等领域专家成为发展新医药学主体的程度越高,则新医药学权威性越高。

4.8加强和促进“新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习、吸收、运用国际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中、西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以及创新发展能力;要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中、西医学整合的标准规范等成果,影响和引领世界医药发展方向;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及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新医药学”的国际影响。

5创建新医药学的一些困惑和思考

1新医药学需要创建一套整体和局部研究相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新模式。

2临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转化医学的提出就是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在医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投入几千亿美元,发表成千上万篇论文,但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治愈率却未见显著提高,因而提出B2B2B双向转化,提高临床效果。同理,作为几千年经验科学的总结得出中医药理论,面对社会、环境改变引起的疾病谱的变化,同样需要有现代临床实践的验证。

3科学总是要发展的,现代人总比古代人聪明,“言必称古人”,认为我们的研究只能诠释中医药理论,无疑是说黄帝是外星人。科学是要用数据(Data)表达,中医药不应停留在经验科学层面上(用词Word)来表述。

4继承和创新应以创新为重,继承为创新所用。正如主席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中医药现代化(新医药学)创新有两个源泉: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现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应用。创新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内容从继承中来,但不应受其束缚,而是知识挖掘(DataMining);二是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体系、技术的结合、整合、融合,上升为创新的高度。

6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局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体现,这是必要的,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局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既无法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的伟大,也无法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仅仅做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不够的,要融合、创新、提升。如果我们不做,西方医学迟早也会做。

7复方药物是新医药学的用药特色。国际上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西药复方药物(PollyPill),其优点是体现了复方药物针对靶点的组合,机理是1+1>2。缺点在于没有整体观指导,如能引入辨证论治、君臣佐使配伍理念,可能效果更好。新医药学可以发展整体观指导下的化学药复方药物,也可发展兼顾治标治本的中西药复方药物。

8西方医学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更多的考虑是靶点的集合,完全可以在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论指导下,和实体器官、脏腑理论结合发挥更大作用。

9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融合,在哪个层次上能达到统一的表现?西医、中医在看待人方面都是整体,即整体统一于人(包括生病和亚健康状态的人)。但在具体研究中,中、西医如何融合?西医治疗人的病,针对的是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点,心、脑、肝、脾、肾、肺等实体组织器官。而中医治疗人的病(证),用的是脏腑、经络理论等,此“心”非彼“心”。现在中医理论的心、肝、脾、肺、肾英文名词都用实体组织名词。如心用Heart,更妥善的翻译应用HeartSystem,“心系统”能更好表达中医理论的内涵。西方医学、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凸显了脑的作用,中医药现代研究能否扩充脏腑理论,提出脑系统呢?

10如能将西方的4P医学和中医药的“治未病”、“天人合一”、个性化治疗等双方体系、技术和方法融合,必将取得更好效果。

6结语

钱学森先生于1988年在《中医通讯》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钱先生的话,不只是对中医界而言,也是对西医及其他学科科学家的期望,因为他指的是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是科学革命,而不仅仅是中医的革命,为“新医药学”指明了目标。无独有偶,Zerhouni于2003年提出了转化医学的研究有可能使医学实践发生彻底革命,并给出了研究途径[5]。而“新医药学”创建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带有东方哲学理念的中医药学的整体观、系统论、动态观和辨证论来指导、促进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碰撞、整合,最终融合提升为“新医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