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意义范例6篇

文化资源的意义

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年,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如、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世纪,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如对古镇的开发,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06):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作者简介:

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统筹湖北区域发展,整合资源

 

一、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意义

1、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有利于发挥鄂西地区的比较优势

鄂西地区在湖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8个市州(区)的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鄂西地区的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生态资源优势。鄂西是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接合部的生态走廊,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其森林面积占全省的54%。二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鄂西集中了湖北四大文化体系,即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荆襄地区是楚文化发祥地,楚风楚韵源远流长;鄂西地区的襄樊古隆中、襄阳古城、当阳关陵古庙、荆州古城集中体现了三国文化;《后汉书》记载的巴人发源地在清江流域,巴土文化独具魅力;武当山是我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代表着道教文化的神韵。三是工程建设奇观资源。包括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大气磅礴,蔚为壮观。四是地域民俗资源优势。以土苗少数民族风情和武当山地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一曲“龙船调”唱响世界,成为全球25首著名民歌之一。五是区位优势。该地区毗邻我国西部,是入川陕湘渝的重要通道,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论文范文,与湘西、西安、川西等风景名胜旅游区道路相连,声气相通。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切合鄂西地区实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鄂西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该地区的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实现湖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湖北的对外开放

鄂西处于内陆腹地,具有相对封闭性。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制约与对外开放不够。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有利于扩大该地区的对外开放。一是有利于促进鄂西地区的思想解放和体制创新。旅游产业是开放型产业,对促进一个地区的开放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国际国内人员的交往交流,可以带来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二是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鄂西8个市州(区)整合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壁垒,开放市场,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促进鄂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有利于整体推进湖北的大开放和大开发。旅游经济被称作“注意力经济”,客观上能够增强外界的注意力、吸引力,它在聚集信息、资源、人气和塑造城市形象、扩大区域影响、提升发展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捷径和纽带。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有利于整体推进湖北的大开放和大开发。

3、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有利于统筹湖北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湖北如何统筹武汉城市圈以外8个市州(区)的发展、缩小湖北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湖北除武汉城市圈以外的8个市州(区)全部囊括进来,形成以“黄金水道”——长江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翼的“一江两圈”大格局,不仅可以有效调动鄂西地区的发展积极性,还有利于推动“两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统筹湖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4、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有利于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

鄂西地区被誉为“中华之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论文范文,对于湖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鄂西地区聚老、少、山、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贫困县占湖北的67%,贫困人口占湖北的70%。鄂西地区面临着环境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双重压力,经济发展不够,许多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湖北能否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不仅取决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也取决于鄂西地区的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不仅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环保产业,而且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附加值高,是国际公认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了生态和文化内涵,兼顾了物质、精神、生态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有利于鄂西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途径探讨

1、加强领导和协作

一是建立具有权威的领导机构,全面领导和协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总揽全局,把握好方向。二是建立圈内8个地市州的政府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本着资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和实现共赢的原则,就一些战略决策问题进行定期磋商和协调,减少矛盾。三是建立圈内8个地市州的企业代表与政府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及时沟通信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只有突破行政壁垒,共同协调各市州之间的不同利益,共同推介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鄂西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

2、优化整合鄂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

一是统筹规划,加快鄂西交通设施建设。要加快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建设论文范文,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网络较为完善的综合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尽早将襄樊宜昌等地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要开辟生态旅游客运专线,实行点到景区、景区到景区的快速直达营运,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二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要鼓励有实力的圈外大型旅游文化企业在圈域内兼并重组和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同时要扶持圈内重点旅游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地域相邻的同质旅游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三是联合打造重点景点和线路。要重点打造名山大川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把武当山、神农架和长江三峡等名山大川串联起来,使游客领略不同风采,流连忘返;重点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把武当山的仙山秀水、襄樊的三国文化、荆州的楚文化和关公文化、随州的炎帝神农故里、恩施土苗民俗风情等特色充分展现在游客面前,使特色文化与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生态特色农业和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和线路,大力开发洪湖生态农业、随州三潭、十堰十八里长峡、神农架龙门河等生态观光旅游项目,提升旅游附加值。四是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信息系统,同时建立生态环境、文化保护、旅行安全等方面的监测预警系统。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也是一个经济圈,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离不开鄂西各地市州的经济发展。优化鄂西的产业结构,是促进鄂西经济发展,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必要基础。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鄂西地区的先进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企业向产业链高端集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培育和经营自主品牌;要完善产业规划和产业配套政策,鼓励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联姻;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发展要求论文范文,建设一批特色主题工业园区,引导制造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导生产要素在产业园间有序流动,构筑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拓宽现代服务业领域,优化结构,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及商务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巩固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商贸流通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4、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还需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完善节能减排的投入和市场化机制。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要综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深化阶梯式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二是完善新建项目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要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审批(核准)程序,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要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三是注重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要建立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加强目标责任落实和检查。要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四是完善水环境治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监测、评估研究平台,实施“清水入湖”计划,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和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整治。

5、积极探索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途径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还需要积极探索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途径。一是积极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要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实现农村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推进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处理形式和村湾绿化;要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城市人才、技术、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卫生、扶贫开发、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途径。要破除行政分割、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圈内城市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要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既有合理分工、错位发展论文范文,又有产业聚集、链式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优化区域基础设施结构与布局,建立高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要大力建设区域性市场,加快区域性项目建设,整合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三是积极探索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管理的途径。要按照城市多中心、组团式拓展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广泛吸引外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电讯等公用事业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要合理调整市、区权责,强化经济社会事务的属地管理,建立健全权责明晰、责随权移、费随事转、各尽其责的管理机制;要加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城市风貌区等的保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留城市文脉,塑造城市个性;要构建高效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交通组织水平;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创建更多的品牌,在文化旅游方面增强对全国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黄权生,刘一婷.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保护探讨[M] 人民长江 2009.8.

[2]李青松.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J] 西南大学 2004.4.

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文化建设;共享工程;知识产权;精神文明;持续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二、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知识产权问题

国家中心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包括与国家版权局和有关法律界专家共同探讨海量资源的服务与使用问题;开展名人名作征集活动:与几十个作者签订了资源使用协议;专门编辑了《版权合同签署手册》供各省分中心的人员在操作时参考;同时国家中心研制了drm管理系统,通过高新技术解决上网资源的版权保护和使用平台。

三、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效应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为进一步深入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要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的指示精神以及“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战略要求,而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是以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的文化阵地建设;探索繁荣城乡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恩路、新方法;是一条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以适应时晨的与时俱进的新途径:是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利用现代传播手段的一次全新尝试;是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整体优势,增强市、县及基层文化单位的活力,盘活全国文化系统宝贵资源,有效实现全国文化系统优秀文化资源共事、对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技术含量高,它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持续、健康地发展“共享工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共享工程”“共享工程”,是一项依靠政府行为的公益事业.必须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才能使这一工程的实施与发展有可靠的保障。

2.注重政府调控与各部门合作,“共享工程”属于政府支持的公益性事业,它由政府投资,政府调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共同建设。目前“共享工程”的实施单位主要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各参与单位要通力合作,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局面,以网络为依托进行整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切忌搞形象工程、浮夸、不落实应用。

3.在进行“共享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共享工程”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4.“共享工程”是一项应用高科技来实现的,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但要抓紧研究数字图书馆领域中涉及的众多技术课题,造就良好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应用环境,而且要努力探索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积极开展服务工作。它涉及数字图书馆四大平台,信息平台、技术平台、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平台要均衡发展。

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多模态;商务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意义建构

一、多模态及多元识读研究

多模态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主要以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社会符号学和传统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发展而来。它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除语言之外的其他非语言符号资源(如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其他意义表达的模态符号与传统语言符号一起形成广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话语意义的构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模态分析理论已经被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中,多模态话语主要将多种符号模态并用,这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输入法手段,并强化了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除了研究语言系统以外,还涵盖了对广泛的符号资源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具备多元识读的能力批判性地选择和分析信息。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ies)是由新伦敦小组(NewLondonGroup,1996)最先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用于探索现代教育目标和识读发展方向。它认为,多模态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使识读能力应该从传统以读写为主的能力向多模态符号系统组成的多元识读方向转变。Gamble和Easingwood(2000)认为,识读能力不能仅限于传统语言功能的读写为主,更要通过网络媒介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交流。国内学者诸如胡壮麟(2007)也指出,多模态识读要具有阅读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和模态信息,并能够在多媒介环境中建构信息资源意义的能力。因此,多元识读能力不仅要超越传统的语言识读能力,还应具有运用媒体设施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新媒体手段获取和分析超文本语言的能力,并着重通过其他模态符号资源来习得语言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多元识读不但涵盖了传统的读写认知能力,还包括诸如视觉、听觉、味觉、空间、文化和信息媒介的信息识读、文化识读及技术识读等多模态识读能力的融合。

二、多模态商务英语环境下多元识读能力培养解读

新伦敦小组强调指出:“在通讯和多媒体的多重性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知识的吸收和异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文字解读,而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多模态信息渠道如语言文字、视觉影像、音频实效和动画制作等多种手段识读媒体信息”。多元识读能力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产物,其关注的中心点就是对信息资源的索求和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多元识读能力不但需要克服传统的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模式,而是要加强通过各种各样符号资源和系统来习得语言文化知识。因此,多元识读能力始终以对多媒体信息识读和对多模态符号资源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的关注点。以此为基础,本文作者试图从多元识读意义能力解读和多元识读意义建构能力解读两方面探讨多模态语境下培养多元识读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多元识读意义解读能力培养

(1)转变多元识读意义解读理念传统的交际模态只局限于语言与语言相关联的非语言形式模态。然而,多模态信息资源诸如视觉结构不只限于形式,也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表形达意。因而,仅依靠传统的语言信息类资源完成模态交流是远远不够的。现今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传统的语言模态信息受到了现代化多模态符号资源系统的严重冲击,为信息的传递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通过一切交流方式如图像、音乐、投影和网络等资源的共同融合作用,使多模态信息符号融合一切图像、声音、图画等的“符号话语”共同参与在特定语境下和意义文本中实现多模态话语的交流任务。因而,对于多元识读意义的解读能力不能仅依赖于文本以内的语言文字解读,还应该以各种模态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产生整体意义的理解基础上,因为任何单一的符号资源都无法被学习者领会和理解。(2)提高多元识读意义解读水平多模态信息除了文本以内的信息之外,还普遍存在于具有符号编码意义的符号话语资源中,多模态意义的解读能力也主要以区别各种模态信息的相互依赖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意义基础上而形成。因此,促进多元识读意义的形成和提高多元识读意义的水平主要从直观表象、情景演练、明确指导和批判性构架四个原则角度出发。在多元识读意义解读过程中,首先利用各种多模态信息符号资源的意义表达,理解模态信息如文字、影像、音频、视频等各种符号资源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依赖性,进而通过符号资源的相互作用实现意义解读建构和解读水平的提高,并带来直观性多感官模态信息意义的冲击。其次通过创建各种预设情景来激发学习者多向发散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引导者的正面明确干预指导对包括模态信息符号在内的多种元语言进行内涵意义解读。最后,在批判性构架框定中,利用在各类语境类型、语篇形式、语言特征背景下对模态意义构建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多元识读意义建构能力培养

(1)改变传统多元识读意义构建模式传统的识读模式主要针对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个体化认知能力,忽略了对文本语言以外的其它模态符号资源的构建意义表达。然而,在超文本媒介时代背景下的识读模式已经随着多媒体设施和网络平台的利用使各种模态信息和交流表现出多元化状态。对于多元识读意义构建能力的框架按照设计纵向顺序分为可用设计、设计过程和重新设计三个阶段。首先,在可用设计阶段中,根据具体语篇模式环境下的内涵意义表达自由选择用于构建识读能力意义的多模态符号系统。其次,在进一步的设计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拓展信息资源和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重新选择模态符号构建多元识读意义。最后,利用重新设计的方式整合原有模态信息资源生成构建识读意义的新型多模态系统资源。因此,多元识读意义的构建不但要利用现代化资源的表达方式改变传统的直线型语言学习识读模式,也要在交际活动中通过调动各种各样的模态资源的协调性和利用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适合语篇类型的识读意义,进而实现多模态化语言和文化的双向交流。(2)开展多模态商务实践活动,创设多元识读环境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者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语篇信息和模态符号等方面的解读判断能力,主要通过多模态PPT课件展示、语篇内容表演、语篇演讲等形式开展多模态实践活动,为学习者创建一个多元立体化的、个性化的多元识读环境。PPT课件演示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信息资源相互作用而实现整体意义的多模态复合话语,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把声音、影像、文字和动画效果等模态信息整合为一体实现模态符号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此达到最佳的演示效果。表演被认为是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其主要是把语言信息、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等多种模态资源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复合话语的意义,以此实现在多模态环境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性和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语篇演讲通过各种网络资源、媒体信息等方式获取相关演讲需要的图像、视频、音频等模态信息组成一个整体,加强模态信息资源的协同和共享。

三、多元识读能力构建实践意义

在多元化信息时代背景下,多模态信息资源整合和多元媒介识读方式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多元识读能力构建可以使学习者意识到多模态符号资源的重要作用,在立体化和现代化的多元环境下多元识读能力的构建解析也将有利于高效而顺利地完成各项实践活动。其次,它加强了学习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基础上的对多模态符号资源的辨识能力。最后,通过多元识读能力的构建,它增强了学习者使用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来建立话语意义以及实现和他人相互互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1-10.

[2]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3):54-58.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12..

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确定;广义地表水可利用量;广义地下水可开采量;广义水资源可利用量;胶南市;乳山市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15905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的核心就是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用水总量红线、用水效率红线和排污总量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位于“三条红线”之首,其目标是以流域生态保护为前提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因此,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合理确定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拟对确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山东省胶南市、乳山市进行了实例计算。

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方法研究

1.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技术路线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应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水资源(包含可用的客水资源,以下同)的特性,反映当地自然因素,即客观条件;二是当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反映当地人为因素,即主观条件。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应是主观与客观相协调的结果,其技术路线见图1。

图1的基本含义简要说明如下:

第一层: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由当地广义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当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需水量综合确定。

第二层:可利用量和需水量。可利用量包括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广义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需水量包括生活、生产、生态[3]和外调水量4个方面。

第三层分为可利用量和需水量两大分支。以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例,它由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指通常意义下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为了与本文中其他可利用量相区别)和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综合确定。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河川年径流量[5]、年降水量[6]和年蒸发量[7]。

1.2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确定

1.2.1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方法

对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多的地区,由于河流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较小,可适当提高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以大于40%;对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少的地区,由于河流周边生态环境较差,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较大,可适当降低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小于40%。

对于多年平均蒸散发能力较大的地区,由于河流本身及周边生态环境较差,河道内、外生态需水量均较大,应适当减少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小于40%;对于多年平均蒸散发能力较小的地区,由于河流本身及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河道内、外生态需水量均较小,可适当提高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可大于40%。

1.2.3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目前国内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规划的现状年一般选为2010年,2020年是规划的中期年,2030年是远期年。在本文研究中,以2010年作为起始年,该年λ1和λ2的权重均取05;2030年作为终止年,该年λ1的权重取0,λ2的权重取值10;在2010年-2030年之间,两者的权重按直线变化,见图4。图4中,起始年(2010年)的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由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等权重(各占50%)确定;到终止年(2030年),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完全由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即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就等于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起始年(2010年)与终止年(2030年)之间,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由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综合确定,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权重由大变小(由05变为0),而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权重由小变大(由05变为10)。

3结语

本文提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方法,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由于只讨论了多年平均来水情况,而对于不同频率年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孙雪涛.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中国水利,2011,(6):3334.

[2]冯耀龙,练继建,韩文秀,等.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1,32(12):911.

[3]姜翠玲,范晓秋.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1417.

[4]张洪刚,张翔,吕孙云,等.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概析[J].人民长江,2008,39(17):1820.

[5]王艳君,姜彤,施雅风.长江上游流域19612000年气候及径流变化趋势[J].冰川冻土,2005,27(5):709714.

[6]CHEN HuoPo,SUN JianQi,CHEN XiaoLi.Future Changes of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in China under a Global Warming Scenario[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13,6(1):813.

[7]罗健,荣艳淑.利用英国CRU资料重建华北地区百年蒸发量及变化分析[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753758.

[8]王建生,钟华平,耿雷华,等.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J].水科学进展,2006,17(4):549553.

[9]殷丹,许春东,束龙仓,等.淮北市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及临界水位的确定[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7):2528.

[10]鲁荣安,宁维亮.山丘区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J].地下水,2002,24(1):15.

[11]张人权.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6):15.

[12]何萍,束龙仓,邓铭江,等.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0):2325,60.

[13]姜德娟,王会肖,李丽娟,等.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类及计算方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4):369378.

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井冈山;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红色资源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红色资源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一、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的概述

学术界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通常由实际形态及时间维度的角度进行描述。①实际形态:红色资源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的统一体,物质载体通常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遗迹等,精神内涵通常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以及奉献精神。②时间维度:红色资源指通过长久的历史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易被大众接受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历史事件、人物及遗迹,红色资源可分成有形的与无形的。不论是在时间维度还是在实际形态方面均紧密相连。

原中央苏区也称作“中央革命根据地”,指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是以瑞金为中心,包括了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5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在这个地域划分定义的中央苏区以及红色资源的概念基础上,可以认为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是指该区域内的所有红色资源。而在这个范围内存在大量的红色资源,例如龙岩、永定、武夷山、井冈山等。这一区域的红色资源不仅具有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特点,而且品质高,可以体现红色资源的代表性。本文将以井冈山为例进行分析。

二、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井冈山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教材,可以为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引领作用。井冈山红色资源能够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能够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论,可确保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紧跟党的政治步伐。井冈山红色资源内容的类型包括人物、故事及遗物等,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际效用[1]。

(二)筑牢大学生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应得到每个国家的治理及维护。我国目前正面对美国“和平演变”的威胁,因此应巩固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及价值观念。针对西方国家“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思想价值,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三、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井冈山为例

(一)创建完善的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能够合理建设,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及经费保障等。建立井冈山红色资源开发的组织领导机构,利于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发展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精通,还能够保持较高稳定性的工作队伍。同时还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保障经济上的持续性。

(二)创建稳定的思政教育基地

建立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对于充分发挥井冈山红色资源的作用意义重大,应在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共同努力下稳定发展。政府需要在经费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基地软硬件建设保持稳定发展。积极宣传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促使全社会予以关心支持。积极扩展井冈山红色资源教育的内容,通过引入新型教育方式,如体验、参与和交互等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自动接受。

(三)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井冈山红色资源

红色校园文化可以实现良好的育人目的,特别是通过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可使得大学生避免被不良思想误导。将井冈山红色资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可有效体现红色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强其渗透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2]。

(四)加强体验教学

社会实践对于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余时间及寒暑假,组织大学生拜访老红军、老党员,或参观革命博物馆、革命圣地等,利于大学生体会红色文化的意义,逐渐引导大学生成为红色思想的传播者及践行者。

四、结束语

通过红色资源的建设,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对于实现中国梦有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