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例6篇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1]目前大部分高校取消了班主任,主要由辅导员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辅导员应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策略,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班风,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目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用于班级管理的精力有限。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辅导员坐班制,要求上班时间辅导员必须在办公室,办公室事务繁多,不但要处理学生的各项事务,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协助处理办公室其他事务、开会、培训等诸多事宜。一名辅导员通常管理5、6个班,大约200-250名学生,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各类问题均需辅导员亲力亲为,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还需承担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党务工作等等,事务繁杂,任务繁重。

(2)缺乏固定的场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凝聚力不强。大部分高校班级没有固定的教室,不同的课在不同的教室进行,课余时间可自行选择教室上自习。辅导员召开班会只能根据教室空余情况临时选择,开展班级活动没有统一的地点,不利于开展教室文化建设。很多高校实行选课制度,学生可自行选择上课时间、地点,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强。

(3)任课教师普遍缺乏班级管理的意识,认为班级管理与自己无关。很多高校认为班级管理是辅导员的职责,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普通教师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通常采取汇报给所带班级辅导员的方式,由辅导员处理班级的一切事务。很多高校辅导员未承担教学任务,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均在课外,时间有限,相关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的策略

(1)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干部扮演了受教育者、自我管理与服务者的多种角色,[2]在班级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选拔出能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加强学生干部工作技巧的培训,注重工作能力的提升。

(2)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班级管理。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喜欢的交流方式。高校辅导员应建立班级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一方面及时将学校的各类通知迅速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平台。辅导员可针对近期的热点问题以及班级状况与同学们讨论,经常性与同学们互动聊天。通过查看学生的微博、QQ空间、朋友圈信息了解学生的行踪、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3)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应把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集体荣誉感等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多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到众多老师的关爱,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4)关注贫困生,关注问题学生。贫困生及问题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贫困生在学习期间承受家庭经济压力,大多心理脆弱,较为自卑。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期间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中途退学。在评选奖助贷补时应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资助。另外,班级管理尤其要重视存在厌学情绪、抑郁症、网瘾等问题学生的管理,严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关注问题学生的思想动向,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开导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向阳光。

(5)健全班级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班级制度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的依据,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3]班级制度应该涵盖日常管理、奖助贷补、惩处措施等各个方面,应做到细化,可行性强,并严格执行。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班级管理力求制度化,组织学生定期学习制度,让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制度,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http:///link?url=B_txjgkYKhJF7auIQgPgL2kqAfp0kHnLmdIPDf5FWDAwFvvZl4WKOGZlK7B7IZBt56F54Y9mrp74fXKnK3up8x4RhkEHtHH3VYoz4NdZhlu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自主 管理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59-02

目前,“学生难管,班主任难当。”这句话成了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心态。的确,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视为“王子”、“公主”。因此,现阶段的班级管理艰难是有原因的。班级作为一个小组织,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运用教育决策,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班级管理中采用制度化转变为自主化的管理,正是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好方法。那么,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开展制度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促进班级管理良性发展呢?

一 更新观念,引导配合

2010年秋,魏书生先生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中小学教师讲座时曾经介绍说,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你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说:“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了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去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大量的不同事实材料,多渠道引导和提高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尤其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从客观效果上看,鼓励和调动学生一切有利因素,减少学生对“人管人”的抵触和对抗情绪,引导学生积极配合班级管理,争取在管理过程中利用一切积极和谐的因素,促进班级管理的实效性,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效果。

二 人性管理,增强合心力

1.人性制度,促进发展

“制度是方向,制度是规则”,有了明确的制度,才知道事情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一个胜利的团队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个好的班级也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管理一个班集体必须先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但必须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在制定班规制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NBA”篮球赛,引导他们理解:该赛场会持续、顺利地延续下去,靠的是什么?交通有序运行靠的是什么?这样学生从中便悟出一个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时,向学生郑重地讲解班级管理中为什么要有班规制度,然后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校纪班规。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办法》、《学校纪律扣分细则》、《学校寝室常规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和存在的一些不良的现象与问题,由学生自主讨论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由学生监督完成,做到民主管理。如《量化管理细则》、《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日常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卫生奖惩细则》、《仪容仪表奖惩细则》、《校卡佩戴奖惩细则》、《两操奖惩细则》(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两会奖惩细则》(校会和级会)等由学生制定。制度具体明了,学生“有制可依”,自己就会自觉管理自己,从而促进班级管理的正常发展。

2.爱心奉献,促进和谐

加强班级核心力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班级管理上最关键的是要得到学生的认可与配合,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抓住时机与学生“以心交心”地交流,这样工作才会顺利开展。交流可以是从学习、生活以及习惯等方面;还可以是情绪、自信、成长以及需求等方面,尽可能多了解,尽最大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如在制订班规或者是对某事情作出决策时,可以利用班会与学生坦诚交流;班主任当学生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主动交流;当学生有暂时不愿公开的烦恼时,可以用留言的方式交流;当学生遇事难以处理时,可以用关爱和鼓励的心态去交流和帮助。当然,与学生交流不仅仅是在有事情或者是事情发生了才去交流,班主任对事情要有预知性,走在事情发生的前面,做好部署计划。这样,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和切实际的帮助,学生才会体会到关注与理解,感受到老师所给的爱,心灵不断向老师敞开,成为班主任的知己。其实,班中的许多信息和事情大多数是学生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坚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管理才会更民主、更有效,工作完成也会更出色。

三 班务事情、齐齐参与

班级管理的良性发展,必须依靠师生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但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活泼生动的个体——人,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班里的学生多,事情更多,每一件事情班主任都亲力亲为是不可能的,然而不管不问更是不可能。因此,班内事务可以培养学生去做,对学生而言是锻炼,对班主任而言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要把“导”的工作做足,学生才能“演”的生动。因此,让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这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因素。

班中事务多而杂。但归纳起来大体为两种:一是外务;二是内务。外务包括:班与班、班与学校活动的联系和组织;内务包括:班级学习、考勤、卫生、仪容仪表、纪律等。教师应把这些班务分工给学生,按座位号每天安排一名值日班长,值日班长写好当天的《班务日志》。主要内容为:出勤和督导其他各部的值日情况。内、外事务各设立一名总管,其他各部设立部长,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如劳动、卫生方面为环境部;仪容仪表方面为风纪部;课堂情况方面为纪律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为班建部;名言警句(每日金句)方面为金口部;检查与考评方面为督察部等。最后,当天的工作由各部进行小结,并集中以短会形式向班务总管和班主任汇报,或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发表独到的见解进行改进和落实。

四 整体规划,宏观调控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文3

关键词: 高校班级干部队伍 队伍建设 合格接班人

1.加强高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班级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形式组织载体。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为了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学习和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我国高校建立了班级干部管理制度。高校班级干部制度不仅是一种学生管理制度,而且是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培养班级学生干部处理好各种学生事务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很好地教育他们如何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等的人际关系。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班级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顺利开展的主要保障,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班级学生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坚定支持者和建设者。加强高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责任感强的班级干部队伍,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这支队伍会成为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接班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的顺利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重要贡献,加强高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加强高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由于我国大学校现代化教育起步晚,导致目前我国高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协作与服务意识薄弱,工作动机不健康,功利意识强。为加强高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主要提出以下对策:

2.1规范班级干部的选拔制度

班级干部的选拔是高校班级干部队伍最基本的环节,如何选拔优秀的学生担当班级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为更好地选拔班级干部,师生在参选过程中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选举原则,二是“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原则。“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选举原则保证了每一个同学在班级干部竞选过程中都有机会参与,有利于保证选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原则要求参选的学生本着为同学、班集体和学校服务的工作态度,这对于班级学生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坚持这两个选拔原则,能规范班级干部的选拔制度,有效选出那些真正为同学服务的班级干部。

2.2注重班级干部的培养

班级干部确定后,接下来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他们。由于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主要任务是学习,极少时间参加学生工作,进入大学,虽然他们的工作热情很高,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学生工作。对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是培养他们对学生工作事务的处理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校或者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对学生干部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引导,及时纠正思想偏差,增强他们对学生工作的服务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同学中起到很好的思想模范作用,在思想层面上成为国家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学生工作处理能力,可以实行责任工作制和分工合作的工作形式。如班长负责统筹班级日常事务性工作,团支书负责班级的政治性工作,学习委员负责学生学习方面的工作,其他班级委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从而很好地协调各班级干部的工作。通过对班级干部思想政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先锋模仿作用,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环境。

2.3完善班级干部的管理制度

班级干部作为一支为同学服务、与学校老师密切联系的工作队伍,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工作作用极为重要。为避免班级干部在以后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和工作热情不足,规范学生工作,高校还应制订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和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分为学生监督和老师考察两个层面。在平常的班级事务中,学生可以监督班级干部的工作,当发现有班级干部工作不认真时,可以及时提醒他们,或者向老师反映;老师要定期考察班级干部,检查他们的学生工作绩效。通过建立学生监督和老师考察两个层面的监管体制,很好地监督和管理班级干部的学生工作。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的奖惩机制,确保学生干部人尽其才。如可以评选出优秀的班级干部,让学生干部在思想上争优,行动上创优,也可以奖励个别优秀班级干部,肯定他们的学生工作成绩,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至于一些工作不认真的学生干部,可以对他们及时进行教育或者调整罢免,确保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合理性和持续性。

3.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班级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高校应坚持加强对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学生为本,完善合理的培养机制,努力把班级干部培养为国家和中华民族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巍.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J1].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1).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和办学投入逐年加大,传统的校长管全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革新教学管理理念,改变教学管理方式,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和参考国外优秀职业学校的管理策略,对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一、建立分级教学管理体系

传统的职业学校管理风格是校长一个人管理全校大小事务,受限于校长个人精力有限,在管理精力上分布不均匀,教学管理效率低下。结合国外优秀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让各级教学工作者全体发力,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1.明确分级校园职能管理、责任划分制度

在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中,应当摒弃传统“校长管全校”管理理念。对领导责任划分,对管理工作层,建立完善的校园责任管理体系。根据学校情况建立专业的管理部门,让每个部门有针对性地具体管理某类校园事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详细的管理计划。同时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监管以及监督,让每个部门具体详细地管理各自部门的内部事务,让每个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去执行管理工作。同时落实责任制,对于各部门的管理责任进行划分,对于管理欠妥的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其次,对于校园领导则进行领导层责任划分,具体负责某些部门的管理,明确其监督管理责任。同时校长作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确定校园的管理核心思想。对于校园事物不具体参与到直接管理中,让每层管理者能够自主管理。对于各部门的校园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汇报检查,让各部门能够明确管理责任,做好管理事务。

2.扩大班级管理自限、明确班级管理责任

班级是学生切身学习的环境,同时班级管理是校园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班级管理,要本着“生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要给予班级管理者足够的管理权限,同时明确其责任,让每个班级管理者能够有能力、有义务去管理班级。让每个班级管理者能够根据班级现状作出最适合班级的管理体制,学校在管理时应当尊重班级管理者决策,不干预班级的具体管理事务。同时对于具体班级的管理办法及方案,学校应当给予配合。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同,班主任是最了解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有了很大的自主管理权限,就能根据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针对性的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学校应建立班级之间的竞争体制,让每个班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进行良性竞争,让班级之间不断进步,促进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管理氛围

1.营造良好的教职工工作环境

传统教学管理中,过于注重校园管理工作形势,各部门员工是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教职工之间人际关系被忽视。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群体,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心瞩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职工之间应该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各级教职工应当积极交流,相互理解。在教学管理工作之余,学校领导层应当放下架子,与教职工愉快交流,成为职工们的朋友,为教职工树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教职工开心愉悦地参加工作,工作效率自然高。比如,学校可以在节假日开设教职工节日晚会,开展教职工体育竞赛,让教师之间有平台相互了解,愉悦相处。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教职工集体出游,让教职工有更多的机会相处,对于以后教学管理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打下坚实基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是被忽视的群体,教师是学生面前的绝对权威,然而,随着教学观念的革新,传统师生关系已经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应当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和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敢于、乐于和老师相处,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三、完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

1.完善评价制度

教学管理工作中,上至校长下至教师,每个管理者的工作应当被尊重。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管理者的工作结果进行公正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公示于众。让每个管理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个人管理成果,认识到管理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管理者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2.完善奖惩制度

奖励是对工作者工作的肯定,教学管理过程中,完成管理任务要公平、公正。公开地给予适当奖励,让其工作得到肯定,有持续工作的动力。同时,对于管理过程中责任未履行和懈怠的工作者,学校应当给予明确的处罚,给予其明确警示,让各级工作者以此为鉴,在后续的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再犯。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各级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严格要求,锐意创新,为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作出不懈努力,培养出更多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班级 “活性”管理 管理模式

一、班级“活性”管理的提出

“精细化管理”①,被认为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1],正成为时下越来越多学校争相实施和完善的管理模式。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以四项竞赛和各类评优活动为依托,对班级的两操、卫生、纪律、寝室内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督察管理,对学生个体的言行举止进行全天候监督引导。特别是采用年级部管理制,将管理重心下放,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然而,精细化管理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同时,大大压缩了学生的“生存空间”,使他们倍感压力。

学校管理的大势难以逆转,而教育又不能沦为对学生的“压榨”,因此,笔者提出在班级推行以精细化管理为底色的“活性”管理。

二、班级“活性”管理的特征

所谓“活性”管理,就是紧紧围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指导思想,牢牢依托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背景,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班级发展目标,建立适切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集体生活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有三大特征。

(一)以人为本,凸显学生发展。

“活性”管理,其本质就是要还班于生,让班级时时处处洋溢学生成长的动人气息。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班级营构自主向上的班级文化。

(二)深化管理,追求的是每个人的发展。

“活性”管理的底色是精细化管理,秉承“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任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2]的原则。它不只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而将目光投向全体学生;不只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发展,而将目光投向学生整体发展;不只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将目光投向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制度保障,注重的是发展过程的稳定与规范。

制度保障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性。班级“活性”管理不是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逆反,也不排斥制度。恰恰相反,“活性”管理更强调制度保障。它让学生成长促进工程变得不再随意;让学生成长促进工程有据可循;让学生成长促进工程有序推进;让学生成长所得不断巩固。

三、班级“活性”管理的做法

“活性”管理通过学生的角色开发、班主任角色定位、班级的制度建设三方面推动。

(一)高度重视学生的角色开发。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你把学生看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效。

1.学生是管理和建设班集体的主人翁

“活性”管理倡导还班于生,通过管理主体的选择,实现对精细化管理可能造成的过度压力的消解。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我们通过“全民公决”拟定班级规范,为班级的管理和发展确立方向,制订计划;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团队,为班级日常事务的开展做足准备;采用“班委会议制”、“班主任顾问制”,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决断;采用“全民公决”,对班级重大事件进行裁决;采用“观察员议事制”,对班级管理团队进行日常监督。

还班于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尝试的是现代社会的运作模式,向学生传达的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必然促进学生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

2.学生是有所施展热爱岗位的劳动者

“活性”管理追求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空间,我们创设了三大劳动岗位:

(1)责任岗位。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每位同学自己的学习任务(为便于测评实施目标责任制),二是分配到的卫生工作。每位同学完成相应任务即给予“劳动工分”。

(2)竞标岗位。包括黑板报、各类比赛、班团课组织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竞标。完成相应任务即给予“表现加分”,参加比赛获奖的再另外给予相应“竞赛加分”。

(3)惩戒岗位。包括抬水、调休日卫生工作、考场布置、才艺表演等内容。才艺表演获师生认可的,由师生评议酌情给予“才艺加分”。

给学生创设劳动岗位,让学生热爱劳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且培养他们的行动意识和表现意识。

3.学生是敢于挑战享受比赛的竞争者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学生所承受的管理压力也变得更大。如果只将学生当做竞争的被动参与者,那么当压力过大时,他们的积极性必然受挫,管理的效果自然削弱。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将各类竞争分类管理。

(1)班级竞争。全员参与,以为班争光为荣,主要参与人员实施即时表彰制,享有双倍“竞赛加分”。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成绩竞赛、四项竞赛、各类校级及以上竞赛等。这些竞赛,学校层面往往都已实现量化考评,每个班级都有考评分数。

(2)团体竞争。结合学校管理要求,以班内各类组织团体参与为主,成员实施岗位责任制、主管负责制。主要有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内务竞赛;以座位组为单位的学科作业竞赛;以学习互助小组为单位的学科成绩竞赛,等等。

(3)个体竞争。班级实施量化考评制,每一位学生即是一个竞争主体,内容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将班级竞争、团体竞争中的考评结果,按比例折算,纳入个体考评。

“活性”管理将学校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各类竞争作分类管理,一方面,减轻严密管理对青春期学生的冲击和束缚,有力地调动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生活的演练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得到很好培养。

(二)认真落实班主任角色定位。

以精细化管理为底色的“活性”管理,既不是要班主任做时时处处监督学生的超级值周教师,又不是要班主任做事无巨细每事必管的超级保姆,更不是要班主任做甩手掌柜,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班主任认真落实好三种角色。

1.严师――在重大问题上给学生把关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严师,在班级中有足够的威严。这种威严不是来自于他的严厉,而是来自于他的思想和人格。他放射思想的光芒,在精神上引领学生;他彰显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吸引学生;他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具体来说,他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达“民主、平等”的社会理念――这既是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基本准则,又是他们今后步入社会生活的价值追求;向学生表明“公正、公平”的做事原则――这是班级管理者处理班级事务应有的准则,也是班级成员在考评班级管理团队时应遵循的原则;向学生展现“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只有做事一丝不苟才能把班级环境创造到最佳,只有做事一丝不苟才能把学习绩效提升到最高,只有做事一丝不苟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总之,班主任要做“北辰”,能让学生“众星拱之”,能从思想的高度把握学生发展。

2.顾问――在具体事务上给学生建议

班主任应该是一名顾问。对于班级事务,班主任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更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要管,但要管得有策略,原则性问题严抓不动摇,具体问题则更多地应以顾问身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自主处理。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好顾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求必应”,只要学生需要帮助,班主任就应义不容辞地提供,但只提供办事策略不提供具体方案,只提供办事程序不提供具体步骤,只提供注意事项不提供解决办法;二是“学生为主”,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切不可越俎代庖,一不小心就从幕后跳到前台亲力亲为,甚至对学生处理班级事务横加干涉,要相信学生是能把事情办好的,是能把事情越办越好的;三是“及时点评”,不管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事情还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的事情都要及时点评,帮助学生看清事情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须改进,以期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朋友――在情感心理上给学生呵护

班主任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精细化管理一定意义上压缩了学生的“生存空间”,原本那些能带给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以小小乐趣的管理的灰色地带,现在荡然无存了,学生开始担心自己将“无法呼吸”。管理过程的透明和结果的可测,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担忧。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一旦踩了管理的红线,自己的过失便会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不但给自己抹黑,更拖累了班级,学生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班主任要能够像朋友一样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想想他们的难处,想想他们的困惑,想想他们的不满,只有懂得学生的心,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看待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才能使管理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而生为学生的发展而动。

具体来说,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呵护要做到“三心”,即细心――对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都要深加体察,悉心引导、排遣与呵护;真心――对每一位学生的爱与呵护应当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尤其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存歧视、爱护有加;耐心――对学生尤其是对待犯错学生的爱坚持不动摇,对他们的成长始终保持足够的信心和热情。

(三)大力加强班级制度建设。

如图所示,笔者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立法”、“审察”、“执行”三个环节,并且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写入班级管理条例。各个环节的运行以制度为保障,使得学生和老师的班级管理行为变得可控,从而不断走向规范与完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个环节的运作。

(1)以全民公决的形式制定或修改班级管理条例,以条例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依据。(2)班级事务的处理须先经过审察,即主要由班干部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依据班级管理条例赋予的职权,以常委会议或全体会议的形式对具体事件进行核查、定性定则,给出处理方案;由班级观察员以会议的方式对班干部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并可对明显疏漏直接提出整改意见;面对重大问题或班级管理条例未予明确规定的事件,可以启动全民公决来商讨对策,也可以及时向班主任咨询,应该指出的是,全民公决是班级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即便是全民公决的结果,班主任也应从原则立场的高度予以必要的指导。(3)主要由班级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工作。执行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是班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的;②是班委会议讨论决定的;③是全民公决讨论决定的。由班级观察员具体负责监督各项决议的执行情况,执行完毕后,应总结事件从发生到处理过程的经验教训,如有必要,应及时完善班级管理条例。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科学管理不是最大限度地压榨人,而是要从根本上激发人的工作效能和创造力。学校引入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重心,严密管理体系和举措,首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办学质量,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育人。因此,精细化管理不等于扼杀学生的自主性,恰恰相反,是要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作为班级管理者,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老师要敢于“还班于生”,真正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班级环境,“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注释:

①它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学校班级事务管理范文6

Abstract: Business unit system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unit system and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and class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novatively introduces the business unit system into college class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l through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ass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关键词: 事业部制;班级管理;加速职业化

Key words: business unit system;class management;accelerated profession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186-02

0 研究背景

事业部制是现代企业常见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与其它的组织结构相比,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生产积极性、灵活性。而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辅导员的工作,对于在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认为如果能把企业中的“事业部制”引入到高校的班级管理中,将大大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让班上的同学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去,特别是针对商科类院校的一些基本特征,有的放矢地去设计整个管理思路和班级的组织结构,能够让学生尽早地转换从普通大学生到职业人这样一个过程。

1 事业部制的发展与特点

事业部制,是按照企业的营业内容根据产品或地区、顾客、市场等来划分与设立的二级经营单位,是受总公司控制的拥有一定的经营自,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既有利润生产和管理的职能,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拥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事业部制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对比传统的组织结构,其分权程度高,每个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和独立核算,有利于绩效管理,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和形成经济规模;有利于组织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但同时,它也存在结构重叠现象,独立核算体制下事业部之间存在竞争性,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各事业部之间会形成内部市场,不利于战略性的技术开发。并且分权模式下,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常常难以得到妥善处理,不利于提升整个组织的凝聚力。

2 高校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高校班级管理形制中,普遍推崇“辅导员牵头、班委会协管”的班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为辅导员解放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通过在协助辅导员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提升班委会同学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①班级中其他非班委会成员同学往往处于被动管理状态,这样就形成了普通同学较少参与班级中的事务管理与决策,容易出现没有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同时还必须认识到,班委会成员与普通同学相比,更加容易获得各种机会从而形成实际优势,引起班委会与普通同学之间产生隔阂甚至纠纷。

②班委会成员的能力水平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通过十余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如果能够组成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班委会,那么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就会相对轻松,从而有更多精力去思考班级的文化建设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反观,如果班委会成员自己的能力都不能够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那么不仅不能为辅导员肩负,反而会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

③班委会不同成员间工作强度存在差异。班委会在进行协助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成员工作强度不均衡的现象,比如班长、纪律委员、团支书、学习委员往往事务性工作繁重,承担起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而诸如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等,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相对较轻松。这样的情况也容易引起班委会成员之间发生冲突,影响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水平。

那么,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实行的事业部制,是否能够在现代高校班级管理中提供更好的管理思路,以及更优化的管理模式。

3 事业部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而在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传统模式下,大部分普通同学是没有参与到对班级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的,这样在班级体中就可能出现三种群体:①对班级事务抱有极大热情的班委会;②只热爱学习,对班级事务不多参与的“学霸”;③既不热爱学习,也对班级事务毫无兴趣的所谓的“差生”。这样三类人群,其管理属性是不一样的,辅导员要想达成管理目标,就需要在认同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对不同群体进行整合,然后因材施教。

事业部制也被称为“分公司制”,通过组建一个新的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独立进行运营。而我们要将在企业中实行的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班级管理中来,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3.1 班级架构的重建

“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就是独立和分权,而对于高校的班级管理而言,如何以“事业部制”为蓝本来重新构建班级组织结构,是需要与学生管理的基本要务结合起来的。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分组和组织架构的设计问题。

在学生报到入学后,笔者将所带班级的59名同学分为七个组,由小组投票进行班务决策。分组过程中,笔者尽量保证同一寝室的同学分在不同的组,此外,男女生比例一定要平均分配。根据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分组这项工作一定要在学生刚刚进校时就要完成,不然学生之间会自动根据寝室、性别、生源地等组成自己的小团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固化,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就会比较困难。

分组后当场组队,引入团队游戏来消除新生对新环境、新同学的陌生感、不安全感。然后将班费按人数分发给各组,由各组自行管理,每月进行总结汇报。图1为班级事业部制的基本结构。

3.2 班级的管理与考核

分组后,笔者为每个组设计了八个角色,分别为:组长、纪检、出纳、会计、策划、宣传、学习、执行,每组的组员自行选择角色。之后,七个组的组长组成“班级管理委员会”,以传统的班干角色来履职,但同时,工作方法与传统的班干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班干工作模式为一对多,常常是一个班干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需要面对全班所有的同学,比如收作业、收团费等等。而在“事业部制”这种基础上,班级管理委员会的同学,在履行职能时,直接面对班上七个组里面分别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学,这样,每一个层次,其所要负责的同学数量大大减少,从而由点对面转变为点对点。

此外,笔者设计了三级例会制度(见图2),第一个层面,班级管理委员会每周例会;第二个层面,班级管理委员会中的班干与各组对应衔接工作同学的例会;第三个层面,各寝室长例会。通过三级例会制度,实现了对班级中每一个同学的交叉管理,牢牢掌控班级的发展动态。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中,往往只针对同学这一单独个体进行考核,在施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后,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依据,将单一同学的考核与团队之间的考核相挂钩,单一同学的表现情况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考核情况。

3.3 存在的问题

“事业部制”施行至今,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能力参差不齐,往往间接引起团队内部的产生矛盾和冲突。而且各组组员对自己组长的认同度较高,而对于“班委会”的认同反而降低,因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往往班委会也是直接把任务分到自己手上,然后回到自己组内去分解和执行,直接反映出“事业部制”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3.4 应对措施

因为本实验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学生进入学校的时间不长,角色的转变还需要适应的过程,因此辅导员还需要在这个节点上投入较大的精力来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转变,计划在未来的过程中主要以以下方法来不断改善以上问题:

①加强对班级同学的思想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②定期进行职责、职务轮换,使同学能够获得多种职业方向能力的锻炼;

③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通过对职业能力和职业心态的塑造来改变对职业规划模糊的情况;

④将企业请进班级,以实战化的项目来拉动班级内各组、各成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4 总结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引入“事业部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商科类应用型大学中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都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尽早地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现代企业的营运管理模式,对于大学生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一角色的转变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初步的实验和探索,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组织框架,笔者将通过各种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去适应和习惯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也是未来他们将要遇见的工作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作为辅导员也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作为支撑,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来作为辅助。抓思想根源,抓学习习惯,抓生活态度,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做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迦,王仁德,叶向东.实行事业部制的实践和效果[J].经济问题探索,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