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例6篇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1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政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近几年相继颁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们揣摩制订者的初衷,提出积累、感悟等概念,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保持、发扬光大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指导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2

一、新课改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那么,要实施人文教育就要抓住语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的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人文精神。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还是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有去浮躁,净化灵魂这一功用。

二、人文教学的途径

(一)在人文教育的定位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是语文教育的价值向度和终极使命。依托现行的语文教材,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建立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目标与典型课文内容的对应,形成各年段人文教育的主题教育单元指导提纲,体现人文教育提升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中主题化、系列化的人文感悟教育。

(二)在人文内涵教学的挖掘

1、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凸现人文之范

冷冰冰的说教面孔、硬生生的死板语言的教师似乎都欠缺了什么。教师的生命情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情态。教师的微笑是学生快乐的表象,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学生的积极心态的兴奋剂,教师的情绪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教师的友善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广泛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教师的坦率和宽容更容易使学生也拥有这样的品质。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要平等和谐。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教师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处在决定、控制学生的地位,而应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帮助者,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以此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一种互动的对话,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接纳和人格的对话”,创造融合的人文环境。

其次改革语文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就须改变传统教学以简单传授知识的沉闷、乏味、缺少交流的模式,教师要随机应变地从整体上合理设置和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最后科学艺术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处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也是很有影响的。教师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且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地对知识进行形象的描述,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和对教学内容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有机整合

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力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潜心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并通过语文本身语言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培育人文精神;以开放性的试题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拓展延伸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以课文为基本,向课外延伸推进,拓展教学内容,逐步构建与课文的人文主题相关的内容“拓展式”的语文课堂--即在课文教学中实现在体验感悟、交流讨论基础上的拓展延伸。主要做法是:相近或相对人文主题内容的拓展;同一作者或相近时代作品的拓展;同部作品相关内容的拓展。通过人文内容拓展,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既提高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受到人文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从而使心灵得到了净化。

三、在人文素养的指向培育上

(一)强化体验学习

体验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使知识的学习不再限于认知、理性范畴,而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身心与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而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有赖于体验式学习。为此,教师要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遵循“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实施体验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体验,然后在理解中感悟内化,在反馈表达中升华体验,从而优化自主体验语文活动,提升其人文素养。同时,教师须给学生一个自由感悟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自由地解读文本,质疑文本,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激发动机,促进学生主动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内化,在抒写表达中升华情感。

(二)重视以情施教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和人文精神,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教师应十分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以情施教,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并以之感染学生,达到“学文以悟道”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丰富人文感悟,自主阅读,吸纳人文之粹

在教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后,在教学中树立“情感唤起——投入体悟——内蓄深入——拓展延伸——多读感悟——积极创新”的目标,呈现出唤起人文、投入展开、内蕴深入、拓展延伸这一心理体验过程。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3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过程探析

审美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审美经验长期积淀的过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阅读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过程。感知是阅读过程的开始,理解、感悟是阅读认知的核心。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接触的是文字材料,在识字、释词、弄清句意的基础上,摸清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脉络,也就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有初步把握。在把握文章主题、观点的基础上对文章描写的内容有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品味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即为感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每一层把握都富于创造性,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例如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学生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根据字句展示的意义及特定的语脉联系,一步步切近文章主题,并通过文中的一些词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寂寞”、“阴森”、“笼着轻纱的梦”、“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来揣摩作者的心境及文章的深层涵义,最终把握文章旨趣,感悟朱自清先生不平静、不由自主的人生困惑并进而观照自己的生活境况。这样一步步从最初的识字、释词、句到构建阅读表象,到理解文章内容,再深入到心灵世界,达到对文章深层意蕴的直观性把握。这一层面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正是超越了对简单文字符号的直接反应和以概念、判断为主的逻辑思维阶段,而进入一种渗透着情感自由和意志在内的高级心理活动。从审美的角度讲,这是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这种感受有时甚至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清晰地描述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凡是无切身体会,人云亦云,重复他人者,不能真正有感悟。感悟是自己心灵的体验,也是阅读中的最高境界。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感悟

创造性不可教,但创造性可以培养。同样,作为创造性的感悟虽不可以教,但可以通过培养激发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品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于知识的构成、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个好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细读、品读。作品中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或画面、或意境、或韵味、或哲理、或情感,学生在阅读中要细读、品读,方能感悟这些隐含在语言中的潜在的深层的东西。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细读、品读,去玩味咀嚼语言文字,进一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里蕴涵的思想情感。细读、品读,与文本诚恳“对话”,方能深刻体会作者“良苦用心”。“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思考流于肤浅,结果是一知半解,甚或不解。于漪老师曾说:“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达到提高。”因此,学生应该细读、品读,力求透过它的感性形式,感悟它蕴涵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本质。

(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重要前提

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受是能够与文章达到契合的重要因素。学生除了在校园里获得人生体验,还应走出校门,走向自然和社会人生,广泛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可以带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悟。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奔腾不息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流逝、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在幽静的山林里,满眼是飞舞的“黄蝴蝶”,触摸枯黄的落叶,会感受到秋天的清、静、悲凉、萧瑟、落寞和伤感;在金色的田野里,低头的稻穗,会感受到成熟的喜悦和满足。月光下的河塘、缥缈的白云、清晨的露珠,妒雪欺春的梅,都会带给人美的享受,带给人无限遐想,带给人许多冷峻的思考。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项王故里,学生会想到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代枭雄的项王当初不能东渡乌江的无奈和悲哀,会为青梅竹马的项王和虞姬最终却演绎成一段凄美爱情而感叹。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生存体验,利用寒暑假到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开展文化苦旅活动等,这都不失为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的最好方式。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只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悟有得。因为语文富于艺术化同时又是富于生活化和心灵化的人文学科。

(三)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是学生感悟的关键

从审美心理学来讲,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因此,要使学生感悟,知识积累是关键。心理学家雷斯尼克说:“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较宽的知识面,这是进行再创造、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当然,扩大阅读,增加积累,不单单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思想和文化的积累。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才能最终内化为认知图式,形成文化积淀,并作用于今后的阅读活动。同时还应注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知识多元信息途径广泛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阅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应最终形成辨识能力,哪些是必要和必需的,哪些是可读可不读的,形成这样的观念,以便于使阅读积累事半功倍。

(四)教师的启发点拨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必要条件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校是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一个权威的讲授者。好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得如何缜密漂亮,而在于如何激发和点拨学生,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孔子主张教学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在通过教师的点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点拨”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内心感受,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某些思维或心理的障碍,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给予及时的指点和启示。它是学生知识经验或某种内心生活的及时补充。点拨有多种方式,有时可能是某种体验和感受,有时可能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或语境探究,有时可能是某种氛围情景的呈现。适时而有效的点拨会使学生突破概念的一般理解达到审美的理解。

三、结语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 整体解读 整体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形成整体意识,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我对整体阅读教学的内涵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希望克服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探索出一条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语文施教之路。

一、整体阅读教学的内容

“整体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

整体阅读教学主要包括整体解读和整体感悟两个内容。整体解读是整体阅读的必要基础。解读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初步整体感知文章―从整体出发,评析文章字词句段的意义方法,理清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内容与形式方面对文章形成理性的、深刻的整体把握。在整体阅读时,文本的解读过程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

整体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通过“整体感悟”来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整体感悟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动眼、动心、动脑和动口、动手的过程。整体阅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产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从而激活旧知、唤醒情感、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建构新知、完善自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二、整体阅读教学的作用

整体阅读教学积极响应新课标的精神,整体阅读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范文,大多文质兼美,蕴藏着人类丰富优美的文化,深邃精辟的思想,美好动人的情感,宽宏博大的胸怀,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崇高伟大的精神品格。整体阅读教学注重对这些人文因素的挖掘,突出课文的文学性、审美性、生活性、文化性,以文本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来熏陶感染学生,充实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整体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就是要以对话促进思索,以体验激感,以感悟生成思想。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汲取生命养料,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培养语感

整体阅读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整体阅读教学讲究整体把握,强调结合整体分析局部,注重结合各级语境来分析语句段的意义,这是一种高屋建瓴地准确领会语言意义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感受的准确性、深刻性。

整体阅读教学注重交流感悟,强调对语言文字的切实感悟,主张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味语言,形成心灵的重构,从而丰富情感,增加思想深度,逐渐拥有一个充实富有感受力的心灵,这正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力的根本所在。

整体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意识,初读时注重整体感知,分析理解后再综合,注重在更高一层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从整体内容反观语言形式,这有助于学生对初读阶段的整体感知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领会语言形式的精妙,从而增强语感文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整体阅读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以显性的对话来显现学生与作者文本间的隐性对话。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正是在这一语言活动的过程中得以训练,并因而得以巩固和提高。

(三)培养思维能力

整体阅读教学经过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思维经历由综合到分析再综合的交替,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有利于训练思维。整体阅读教学注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重视对文章思路的剖析,重视对作者思想情感变化发展的感受,这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整体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整理文章思路、感受情意时,学生也经历着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与归纳等思维训练。而学生在再现文本表象、感受文本情意时,调用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必然要锻炼联想力与想象力。学生正是在思考感悟的过程中增加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高思维品质。

整体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重视个性化阅读,鼓励形成创造性的阅读感悟与发现。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大胆置疑,养成多角度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整体解读的方法

(一)把握整体的方法

把握整体的方法很多,相对于不同文体的作品,有相应不同的把握丰方法,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

1.一线串珠法

“线”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往往遵循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情感变化的进程,围绕同一主旨将文章内容按前后顺序连贯成一个整体。抓住了思路,就可以串连起各部分内容,抓住文章整体。根据思路,我们也易发现局部在整体中的位置与关系,从而立足整体准确理解局部。

梳理思路的方法很多,标志性语言、时间变换、空间转移、事情发展、事理变化、情绪跌宕、写作角度变动、写作技巧改变等都可作为辨别思路进程的依据。

如《珍珠鸟》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依据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可理清文本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明确主旨,就水到渠成了。

2.一点辐射法

“点”就是课文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对突破口的突破,以点带面,牵发动身,逐层辐射至课文的各个环节,从而把握其整体。突破口可以是全文的中心句或总起段、总结段、过渡段,可以是统率全篇的题目,也可以是能以小见大的非中心词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标题就是教学的突破口,从标题可知,文章包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另外,文中还有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散点整合法

这种方法重在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搭建文章的逻辑框架来明确中心、把握整体,从而整合全篇、深化解读。这一方法比较适合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来介绍某一事物,解释某一道理,描绘某一景物或表现某一个人物的文章。比如《邓稼先》,文章分六部分,各冠以醒目小标题,既塑造了邓稼先的崇高形象,又表达了作者的深挚情感。我们可先抓住“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我不能走”三部分来整体把握邓稼先的人物形象,再分析全文各部分间的联系来领会作者情感。

除了这三种方法以外,还有内容梗概法、复述文章、列小标题、画结构图等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配合综合使用,可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解析局部的方法

解析局部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结合语境分析应遵循由近及远的分析原则,即首先关注的应是与词句段直接相连的那层语境,然后根据需要,再联系更高一层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显然不是原义“漂亮”的意思。因为文段一开头便是这样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一词突出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非常失望的。很明显,文段中的“标致”是褒词贬用,实为作者着意讽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而思想守旧的丑态,是反语。这就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四、整体感悟的内容与方法

(一)整体感悟的内容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整体感悟与整体解读是相容相生、彼此促进的两方面。在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理解文本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和感悟文本中的情趣和意趣、自然美和生活美,进而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气质、才华、节操和修养等,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感悟中受到熏陶与提升。

在叙述描写类文章中,作者总是试图将自己脑中丰富细致的图像展现给读者,并渴望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传情达意。如《社戏》中“月下行船”中的景物,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的画面。这些物和景是作者对自然社会细致观察生动表述的结果,往往蕴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形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敏锐细致的观察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更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情意的前提。

叙事类作品往往通过事情的叙述来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矛盾,传递爱憎情感,表达认识评价。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前半部分着力描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后半部分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志斗勇,但并不是明刀明枪,自始至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被表面上的“兵士买酒”和“杨志阻止喝酒”的争斗所掩盖。阅读这类文章,学生必须在了解事情的前提下,去感受思考事情的原委曲直,去揣摩体验人物的复杂心态,形成自己的推导,猜测与评定。

文章情铸成,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有情感信息。整体阅读就是要以课文中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

优秀的作品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洞悉社会生活的底蕴。因此感悟文意也是整体阅读教学的关键,我们要让文章的思想内容焕发出活力,起到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总之,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文本的人、事、物、情、思想内容皆可为感悟的对象。但这些感悟必须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切实感悟之上,所有架空的形象理解和空虚的情感交流都不会引起真心触及心灵的感悟活动,这样才能训练学生比较、分类、综合、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等多种思维方法。

(二)整体感悟的方法

课堂上的整体感悟教学不仅仅是促进个体感悟的形成,还要在课堂教学对话中,促进个体感悟的交流、验证与补缺、纠错,以使个体感悟趋于成熟。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诵读法

自古以来,诵读感悟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一种基本阅读方法。在反复吟诵中,可读出文气,抓住情感起伏的脉络,领悟作品意蕴,并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整体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类诵读调动起学生的多元感受(口、耳、眼、脑并用),达到与作者的心灵谐奏、情感共鸣,它的起点是学生的“读”,归宿是学生的“悟”。让学生朗读,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丰富起来,动情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朵,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就会流入心田,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知到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的美,并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读的过程中,读者传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并对听众产生作用,在课堂上营造适宜文本阅读的情感氛围。

在语文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灵活使用诵读法,让学生沉潜在作品中,动情地读,思索地读,读出滋味,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文章整体的灵魂和意蕴,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2.情境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的需要出发,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情感体验。

设置情境的手段很多,语言描绘、常规教学的实物、图片展示、电化教学的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影视等手段都可以用来设置情境,但无论使用何种手段,都要从实际出发,抓住文章的主体形象,这样才能引发对课文整体意蕴的领会。教材中有丰富的形象因素,文学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众多的人物艺术形象,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人物介绍,或生动的视听手段来设置情境。

除了这些直观情境,我们还可以抓住文本的空白点,设置推理想像的情境,这些情境有助于调动思维,展开联想与想像深化感悟。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体验一领悟”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38-01

一、小学语文学科蕴涵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

小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不但是小学教育阶段最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同时还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领域,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是情感教育相当合适的载体。

(一)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的。这类情感教育因素的课文有很多,譬如《柳树醒了》、《秋天的图画》、《日月潭》等,这些文章或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领略大自然的伟大与崇高;或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从而培养人与自然之间美好的情感;或表现了尊重生命,保护自然资源,关心爱护自然,反对破坏自然的感情。

(二)表现人与社会之间情感的。如《我多想去看看》、《北京》、《一面五星红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字里行间都透着热爱祖国的情感;《我们成功了》充满了集体荣誉感;《难忘的泼水节》、《藏戏》等表达了增进与不同文化的理解、沟通之情;《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表现了关心和平,反对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正义之心和忧思之情。

以上这些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感教育,使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内容被学生吸收、内化,并转化为意志行动,这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教育是互动的、双向的,情感教育尤其如此。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情感态度,教师自己的情感态度、教育行为方式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因为这是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做到:第一,保持乐观的态度。一个教师对学生抱乐观态度,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发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作出较高的期望,并为此积极努力。第二,有尊重学生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就是意味着对学生的价值、发展潜能和能力的肯定。若想促进学生有效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以尊重为前提。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健康的情绪,一旦意识到自己情绪不良,便要努力调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第二,要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具体说,就是要养成关心学生、热爱工作、积极对待生活的心态,要有进取和创新精神,要尊重科学和真理,具有开朗的性格和较高的审美情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榜样。只有语文教师自己的情感素养提高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

三、“体验——领悟”: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教育内容,这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备条件。

(一)生活体验,领悟情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记录身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对语文教学中唤起生活体验实施情感教育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譬如亲情教育,如今的孩子们大多生活在长辈的爱的包围之中,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尊敬他人、关爱他人之心,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或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感受表演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或通过对关键词句、重点段落的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内涵。譬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了进一步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核心句子,教师可以抓住一些关键性的句段,比较揣摩,着重朗读。当然,朗读体验要与理解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三)情境体验,领悟情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的精美篇章,这些篇章都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情感教育。根据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投影、图片、录像、录音以及形象化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或通过教学媒体直观展示,或以实物演示情境,或以音乐渲染情境,或以表演体会情境,或以语言描绘情境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领悟其中之情。

参考文献 :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6

[关键词] 道德感悟 社会实践 自我管理

郭思乐说:“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人的感悟。我们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在读书中去感悟人间的美丽,成为他们的德行的基础和内核。”“这样产生的感悟,会滋养他们的心田,成为他们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帮助他们实现道德内化。

一、在社会实践中感悟

学生生活现实是最好的教材。其中最新鲜的事例有丰富多彩的德育元素。因此,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熟悉,进而感到亲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寻找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容。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对学生产生触动。由于课堂上评说的、讨论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有利于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导行”的最好方法。但这个观点并不排斥对古今中外人物事例的吸收和补充,这是道德教育资源之一。适时适度地加以介绍,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德育方法,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我校充分利用江阴优越的人文地理、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德育基地。学校本着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道德意志,激发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比如到社区去做义务劳动,让他们体会为人民服务的,进而对他们的劳动进行夸奖,使他们产生自觉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在自我管理中感悟

任何教育和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以自我管理为基本形式的自治性方法,学校也倡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因为教育只有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产生巨大的作用,脱离自我教育的教育必定是无生命力的形式主义教育。在班级集体中,采用轮换、轮值的方法,让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参与班集体不同层次的管理,形成“人人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学生就可以常常参照群体与他人的意见,跟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不断校正自我教育的态度、标准和方法,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过程第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体验较多的是成功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概念、自我约束就比较强,自信力也比较强,并由此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他们的各种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健全的素质,促进主体道德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学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组织活动,学生就能在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在活动中创设成功的自省氛围,从而静心自悟,产生道德认识内化。另外通过以四个学生委员会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办的宣传阵地,通过读书反思、抄录名言、自我反省等方式,实现情感积累,产生自我感悟,丰富和发展学生内心世界的道德感悟力,从而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实现道德发展的自我规划与监督。在大型活动中,学生自办的文娱节目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文学社团组织都由学生组办,促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获得道德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自古及今,中国人历来重视榜样教育。榜样就是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表率和模范,它把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榜样教育主要在于父母。孩子年幼,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善于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教师,应当为他们树立楷模,做好榜样。“为人父母,不可过于优柔,亦不可过于酷燥。有贤父,然后有肖子;有慈父然后有孝子汝即惜子,当即父母。汝若孝亲,子亦孝汝;汝不孝亲,子亦违忤。”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作风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表现,都对子女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用榜样的感染力来鼓励学生见贤思齐,努力进取。从尚德、守纪、勤学、爱卫等方面在学生中挖掘先进个人和集体作为典型,开展系列化的先进评比和表扬活动。例如,平时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予以张榜通告表扬;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竞赛;进行“学习积极分子”、“文明学生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评比,并在宣传窗中介绍他们的事迹,以其形象的可见性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评选优秀,树立榜样,既可以让进步的学生体验成功,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典范。通过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赋予了学生强大的、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达到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