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例6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文1

关键词: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意义;对策

一、当前职业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限于课堂大部分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无法适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内化,更无法实现个体外化行为,也就无法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2.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职业中专学校作为短期内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对口人才的机构和单位,大都倾向于对学生职业技能、技术的培养。由于学校自上而下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容易引发学生出现群体性心理素质差、就业率低、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主义意识模糊、法制观念淡薄、利他思维缺失等问题。一些职业中专学校使用的思想政治教材版本中的思想内容仍停留在上个世纪,不仅很多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存在偏差,而且内容陈旧艰涩、难以满足当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

1.难以凝聚专业的师资力量职业中专学校因自身性质欠佳、科研经费较少等原因,不具备吸引高端人才的实力,难以凝聚专业的师资力量。再加上大部分职业中专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很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投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无法组建综合能力强、思政业务精的教师团队。2.缺乏创新教学的职业精神由于缺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大部分思想政治代课教师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上课时都抱有应付心态,不尽教师的职责,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不予重视,课堂教学无计划,无大纲,课前不进行精心准备,上课完全照本宣科,对课堂中出现的个别问题无法调控和指导,更谈不上创新。

(三)学生主体

1.主体学习意识淡薄一方面,职业中专学制一般为三年,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招生对象基本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这部分学生大都是因初中阶段受家庭变化、个人厌学、心理叛逆、同辈群体影响等因素没有顺利考入高中,加之年龄较小、社会就业需求较高,迫不得已选择职业中专,作为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跳板。另一方面,学校的制度、教师的态度都无形当中给学生造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要的错觉,使学生在心理上、行为上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大削弱了学习的欲望。2.学习内容认知不清通过长期走访,在与职业中专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指什么,更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95%左右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道德品质教育;当提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时,大部分同学表示没有想过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之挂钩。另外,虽然99%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帮助,但是只有1%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有关联。3.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职业中专学校不设图书馆或阅览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不少学生坦言:除了专业课的内容会在自习课上作预习,通过手机搜索查询相关知识,其他选修课,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全靠老师讲授。加上公办职业中专学校建筑老旧,教育、科研经费不足,硬件设施较为落后,无法实现网络覆盖,致使学生获取知识、了解时事的渠道更为狭窄。

二、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个体意义

1.切实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能力努力加强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政治需求。只有述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务实提升思想水平,切实增强政治觉悟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养分。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好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个体综合素质的高低不能简单归结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其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真正内化。内化程度越高,说明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吸收越多,也更容易将之外化,体现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因此,加强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社会意义

1.有利于确保国家技术安全职业中专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职责。做好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为学生群体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的情感,使广大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明辨是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必要时,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做出巨大牺牲,乃至献出生命。2.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加强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夯实职业技术人员的思想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个体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所规范的个体行为标准,能够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动周边和谐,减少矛盾冲突。法制意识的提高,能够使广大职业中专学生更加理性地面对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法律、正义与公平、守法与违法等问题。

三、搞好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开发专门的思想政治教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职业中专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发专门的职业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教材。据了解,目前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材要么内容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要么内容浅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教育部门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早研发合适的思想政治教材,使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有所依、学有所依。

(二)革新教育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原则的细化、方法的协调、成效的高低,归根结底都是由教育评价机制来决定的。因而,要搞好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革新教育评价方法和标准,最大限度调动起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优化教师结构

大量访谈结果显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由于职业中专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配备教师也大都偏向于专业技术方面,相比之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比例极少或几乎没有。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年龄偏大,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欠缺,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优化职业中专学校的教师结构,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四)丰富教育资源

划拨专款,为学生宿舍订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研发读报学习、评报指导系统,开展读报学习、讨论及教育引导活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服务、健康教育、文化建设等活动。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利用社区LED电子屏幕播放时事政治新闻,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总之,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促进职业中专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是职业中专学校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加强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国家、学校、社会需要协调统一,形成强大合力,共同为做好职业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秦燕春,罗志才.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J].亚太教育,2015(5).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文2

1 师范生教育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师范生教育技能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育技能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有关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定型化或接近自动化的教言行为方式。”①的说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教育技能的培养是系统性、全面化的过程。

当前,我国师范类高校的师范生技能培养从大学后期开始,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师范生教育技能的养成。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若干方面:对师范生技能进行专业培训时,从学校和学生本身都更多关注学历提升,而忽视了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的培养;对师范生的培养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支撑,大学三年级以前,多数时间是传统学科知识的讲授,讲授的过程中多是学科教学的内容、方法、规律、主体、客体等死板内容,不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基础知识对未来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的实际价值,多数学生沉淀下来的是条条框框而缺乏可操作性思考。到大学后期,集中进行师范生技能操作训练与培养,包括教育实习基地的培养、微阁教学、师范生技能大赛等,这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师范类大学生多元化职业取向冲击教师职业的选择意愿,希望通过大学后期的努力,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好准备,或者是在教师职业之外的岗位进行准备,不能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技能操作训练,师范生技能形式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高校指导师范生技能实习的教师本身多处于高等教育环境,缺乏中学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必要经验,而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往往以影响教学进度或者以应试教育为工作核心,认为新课程改革是“花瓶”而不能将中学教育新要求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师范生实习仍然是传统教育模式,没有吸引力。基于新课程改革而带来的准教师工作角色的新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三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②这也是师范生技能培养过程中最为缺乏的重要内容。

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技能的新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识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恩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阶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③这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的培养方向。

要以技能为载体展示政治教师角色。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面临更加丰富的角色,而这种角色之间不是多个能力的简单组合,而是要以技能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和谐展示的高水平教育活动,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范生,必须强化包括政治课程知识、政治课程教育方法、教育体态、教育艺术、教育手段等方面的技能。达到这种新要求,一方面是需要基础知识的扎实;另一方面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状态,创新型人才素质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二是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创新的工作能力;三是精通某一知识领域;四是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背景。”④要努力练就新技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必须坚持新的课程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构成教育技能形成的基础。同时,在思想政治专业师范生教育技能培养中,要善于结合、回答最新的社会热点,充分学习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

3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的途径

(1)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用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指导思想政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教学。新课程更倾向从文化层面理解课程,强调课程的深层次文化价值,及其对青年学生精神生命的关照与滋养;知识观念不再拘泥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政治专业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已有教学经验模式与新课程教育模式的关系,使每一项技能的训练都能落实三维目标,极力实现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文3

关键词:法学专业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体会

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许多法学专业学生。我感受到法学专业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一些独特性格。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整体表现出具备法律人思维方式这样一个特点,在他们的思想中有强烈的权利、自由、公平等观念。在有的情况下,法学专业学生还会给我提出建议,指出在某个工作方面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或许更民主。这反映出的积极意义在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但是,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在看到学生具有法律人思维方式优点的同时,还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并从中引起了我对如何做好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思考。

一、从法律人思维方式中发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问题

其一是有些学生将权利绝对化,而忽视了他们作为集体一份子所应承担的责任,集体利益观念淡化。权利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学生动辄会和老师讲法律,讲他们所享有的权利,从而有将权利绝对化的倾向,而实际上绝对的权利是不存在的。例如,在有一次的公寓检查中,公寓办老师发现法学专业学生所在楼层有一个柜子占了楼道一大块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他们和这宿舍同学说了要搬进去,可学生就是不愿意搬进屋,然后和老师讲起了法律,主张柜子是未在宿舍的另一位同学的东西,不能随便动,否则就是侵犯了那位同学的权利。这件事反映出学生集体意识淡薄,主张权利在有的学生中成为不服从集体利益、甚至是违背校纪校规的理由。社会生活中,利益主体的偏私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可能会带来违背公共道德、贫富过度分化、破坏生态环境等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因此应对个人权利进行一定限制。在校园中,以一种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也不能只看到权利,不能认为之因为是权利就可以在行为表现中完全任由自己的意愿,还应考虑集体的利益。

其二是有些学生主张权利呈现自我化状态,只关心自身利益,而不关注身同学的感受,导致同学关系的紧张,容易使小摩擦演化为大冲突。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极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而法学的专业教育更易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坚决维护自身权利的思维方式,只从自身权利的角度看待问题,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很难妥协,这种思维方式给他们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如,在宿舍矛盾调解问题上,我经常能看到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只说他人的种种不当之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很少能以客观的、全面的立场来谈自己言行的不妥之处,不能意识到自身的行为给同宿舍其他同学带来的影响,在关系的处理上不作让步。

其三是学生接受法学专业教育,应该具有更强的遵纪守法意识,但还有个别学生的意识不强,出现违背校纪校规的行为。从一般的思维模式来看,既然学生以法学为专业,更应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因此理应按照学校的有关纪律要求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但是,有时学生往往能够考虑到“用法”的问题,意识到自身权益的维护,而对“守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对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规范作用的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而没有严格遵守。

二、对如何做好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在认识到上述的一些问题并从而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时,我不仅面临困惑,同时也在思考问题的原因所在。总的来看,有的法学专业学生表现出的知法、守法、用法的一种不和谐状态及权利、自由主张绝对化、自我化等现象,既与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有关,也与影响所有大学生行为处事的一些因素紧密有关,那么在思考如何做好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应对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应予以考虑。

1.引导学生要在全面理解有关法学知识和法律精神的基础上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以确实做到以一个法律人的严谨思维来处理事情。如对于自由的认识问题,自由并不是与社会现实割裂开来的主观任意性,而恰恰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的社会关系。自由对于人的价值来说,是人的潜在能力的外在化,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现实化,是人类发展的助动力。因此,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但需要明确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自由”都是指法律自由,是一定社会中人们受到法律保障或得到法律认可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人的权利。所以,学生不能将西方社会中的自由照搬进来,不同国家法律规定的自由范围不同,超出法定范围来行使所谓的自由就会变成违法行为。

2.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的厚重、优良的传统美德,如整体至上、仁爱兼利、自强不息、修身自律等优秀品德,使其在争取个人权利和维护自身利益、崇尚自由时时懂得团结协作、互相谦让,与其他同学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为集体的荣誉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文4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的发展时期,多元文化的发展,高职生信息接收渠道越来越多,因此,必须重视做好高职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单纯依靠思政课程无法满足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也是当前思政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1计算机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单纯地传授计算机相关原理和知识,学生即使掌握了全部计算机知识,也不能代表其符合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当前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不良信息等也随着计算机技术入侵到计算机系统中,而学生社会经历相对较少,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相对较差,无法识别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不良信息,因此,计算机知识的传播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计算机专业课学习中,教师除了讲授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最终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讲,当前高校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单纯的思政课程因课时较少,内容较笼统缺乏针对性,最终时效性差强人意,影响到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将思政教育与计算机专业课结合,在提升学生计算机专业课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因此必须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融入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2计算机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探讨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多,给高职院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学生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必须重视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要掌握好计算机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工作的需求,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传输更多正能量,让学生多了解计算机行业的优秀楷模,了解其品质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将自身理想和学习结合,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建设的思想意识。

2.2培养高职生的爱国精神

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思政教育和计算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状况,结合时展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了解时政内容,在丰富自身知识积累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最终提升学习效果。

2.3要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高职生处于人生发展和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计算机结构等讲解中,帮助学生引导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求实的作风,要求学生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按照社会规范约束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树立良好的习惯。

2.4发挥课堂的教育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已经成为院校重点教学发展的方向,除了思政课程教学外,要积极找到计算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可以将与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新闻热点,如信息诈骗等作为案例,或者是在具体的技术教学中采用联想、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发挥课堂的作用。

2.5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专业领域类知名学者的案例,引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集合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教育活动,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当前信息媒体发展的现状,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2.6建立专门的思政建设科研小组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渗透,还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影响,要落实思政宣传教育工作,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思政教育方面的讲座,以班级或者为单位进行思政教育的学习讨论,或者是思政教育主题的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高职计算机课与思政教育结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要明确高校专业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学生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和发展;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课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学习阶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要有所变化,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的特点,更好地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适量,不能顾此失彼,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文5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特色实践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43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办学中坚持正确教育导向的核心工程,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1]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人们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进行了广泛讨论和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缺乏对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特点的研究,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长并未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有效凸显,导致高职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很多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兴趣索然,思政课渐渐成为枯燥无味、空洞说教的代名词。因此,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行为特点与个性差异,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特色适时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精准发力,统筹运用,显得尤为必要。

1 在教学内容上,紧扣课程教育主题,设置专业情境,把最新的理论成果与优秀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

高职院校大学生因种种原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期望值普遍偏低。“如何让红色理论走近90后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将理论还原为生活,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行为特点、个性差异和接受习惯,突出对大学生人生成长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在深入研究教育部统编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每门课的教育主题。厘清主题后,再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需求设立专题教学,灵活运用启发探究、情境设置、角色演绎等方式对大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教育公平”、“反腐败”、“精准扶贫”等问题做专题研讨,力求教师精讲、少讲,学生深思、多学。通过在常规教学中渗透专业艺术的元素,抓住学生的视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下,丰富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应在教学内容上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理论成果与优秀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将党的十精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奋力实现中国梦等内容吸纳进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时代气息;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以身边的安徽好人、道德楷模为榜样,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磨难与挫折教育、责任与感恩教育,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文化素质过硬、人格心理健全的现代人才。

2 在教学方式上,实施团队授课和模块教学,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挥专业优势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普遍采用上大课的方式,每个班常常是由跨专业、跨班级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组成,往往是一个老师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将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传统的章节讲授、繁重的课时量使思政课教师疲于应付常规教学,师生之间亦会产生视X疲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打破原有的教学章节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按照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组建授课团队,实行模块化教学不失为提高教学实效的有益尝试。例如,将概论课程分为“中国模式与我的奋斗”、“和平崛起与我的胸怀”、“中国脊梁与我的担当”等模块,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块组织教学,争取尽快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在模块教学中,教师遵循“理论要讲清、案例要经典、方法论要落实”的原则,凸显“问题意识”,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思想疑点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就业实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团队式授课减少了每个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高了讲授质量,发挥了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青年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迅速成长的好机会。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便是最优秀的教师娴熟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针对艺术院校90后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能演会唱、表现欲强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课堂发言、自主参与课程教学。具体做法是:思政教师将每章节的教学内容提前1~2周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小组同学集体备课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讲稿和多媒体课件,经授课老师审核把关后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上讲台授课展示。这一尝试改变了以往居高临下、“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以学生上台授课为形式,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标,以课堂交流、课后总结为中心,授课教师全程指导,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专业优势、快乐学习,从而营造师生和谐交流、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这一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将理论与实践、主动与被动有机结合,对于学生锻炼其胆量和能力提供了一个舞台和机会,也符合思政教育专家提出的思政课课堂上要有笑声、有掌声的要求。通过对我院2014级课改试点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表示极大的欢迎,思政课在大学生心目中获得和艺术专业课相同的尊重和重视。

3 在教学主体上,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与引领示范,塑造专业内行角色,提升人格魅力

俄国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说教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如果教师不爱自己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结束了。[3]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古圣先贤就提倡以德为世则、以道为人师,要求以德统才,强调“君子先慎乎德”。[4]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周内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次数一般为两次,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很少有深度的交往。思政课教师应摒弃以往“上课来,下课走”的教学习惯,利用课间、课后的时间,主动走下讲台与学生沟通交流。由于艺术院校大学生专业情节浓厚,对懂专业的老师有天然的亲近感,因此,思政教师加强艺术方面知识的涉猎,尽量塑造专业“内行”角色,有利于增强沟通的兴趣点和教学的话语权。

心灵的交流能激发学生对正义真理的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年轻教师创设专业情境,现身说法,把自己坚持拼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级别的经历结合大学生治学成才的有关章节讲授给学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学习感受,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首先,教师要注重引领示范,树立师德正气。高校教师要淡泊名利,自觉抵制学术不端等不良风气,努力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用高尚人格影响学生,用渊博学识教育学生,用大爱之心呵护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6]其次,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严谨笃学、视野开阔,学有专长,在教学上获得学生的认可与共鸣。每一位教师都应像演员苦练基本功一样提升个人教学艺术,做到句句铿锵,字字有力,抑扬顿挫,以高雅的浩然之气、激情的教学语言、合理的板书设计、风趣的讲课艺术去吸引和感染学生。

4 在活动载体上,创新实践方式,彰显艺术专业特色,打造育人共建机制

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功底较差,思辨性不强,受“专业至上”思想的影响,大多不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个性张扬、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思想活跃、喜欢自我表现等性格特c。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艺术专长,实现专业特色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以优秀的艺术作品弘扬社会主旋律,唱响青春正能量。如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参与本地具有特色文化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慰问公益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实践活动;提交实践作品及相关视频、调查报告,并从专业的角度撰写演出心得,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专业特色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本专业发展现状、就业形势的了解,增长了才干、磨砺了意志,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个人获得感与社会责任感。

为整合实践教育资源,由学院牵头,思政部(基础部)积极与院学生处、团委、招就办等部门紧密配合,建立实践教学共建机制,把各部门开展的党史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法制安全讲座等分散的社会实践活动统一起来,整体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畴,由思政部策划实践活动的主题,根据具体情况合力开展活动。如我院组织大一新生赴所在地法院观摩法律案件审判流程;清明节前夕,组织大学生赴独秀园祭扫的总旗手陈独秀先生,并现场讲解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政课实践教学合力共建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理论教学第一课堂与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党、团、学组织齐抓共管,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共同筑牢了校外实践活动的安全防火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3]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人才开发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 曹仲洲.中华道德五千年[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4:35.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与发展

体育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性格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而且心境变化较为剧烈,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有针对性的创新与发展途径,以此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比较薄弱。

在一些体育院系的工作中,往往把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忽视了学生思想的引导,甚至有的领导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人员的事情,与任课教师无关的想法,从而导致部分任课教师只是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而不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相脱离,学院层面上无法达到全员育人,只是单纯依靠团学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非常薄弱。

2.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体育专业特点决定了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其他专业学生有着不同的地方。当前情况下,有些思政工作人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没有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用管理普通专业学生的方法来做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合体育专业的实际,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落后。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遵循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将老实听话、循规蹈矩作为根本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做事虽然中规中矩,但学习的欲望并不强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体育专业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中较为开放和活泼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变化复杂,服从型的灌输方式不仅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学习欲望降低,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1.行为特点

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体育专业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同样是作为计划录取的学生,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文化成绩方面的限制较低,有的成绩甚至低于普通的高职专科的录取线,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对于文化理论知识的接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体育专业学生也往往会存在着一些偏见,这种偏见的存在促使了很多体育专业学生极力的维护自己的形象而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意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容易学生在处理问题时产生不冷静、走极端等过激行为。第二,经常会看到很多体育专业学生在操场或者是教师中发出一些较为怪异的声音,或者是做出较为奇怪的行为,这不是他们想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而是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渴望宣泄和从众,体育活动的竞技意识使得很多体育专业学生经常性的处于竞技激化状态,因此需要一种感情宣泄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压抑。

2.人格特点

第一,体育专业学生大多对于社会和现实生活都有着较为理性的认识,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但是对于社会的认识仍然处于较为肤浅的状态。体育专业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较强,而且他们大多较为外向,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容易在活动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冲动。第二,体育专业学生往往只注重专业特长的训练,而忽略理论素质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劲头不足,也不注重自身的个人修养,心理上较为散漫。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在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从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才能够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1.加强体育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政治理论教师和政工干部的工作,事实上,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依靠每一位教职员工,积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育人作用,尤其是作为体育专业教师,更加要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体育课专业教师与体育专业学生有着更多的接触范围与时间,他们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多是一对一的,因此更加容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专业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每一次示范都可以成为一次情感交流的机会,通过教师优美的示范动作和简洁的语言,使学生享受学习、乐于学习的同时,也会给教师带来积极的情感回报,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就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模式的创新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其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隐性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培养,以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体育专业学生思想工作进行目标管理时,可以通过导师制度的实行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双向选择,将传统的“管”转变为“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引导和鼓励,而导师的职责则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督促学生完成目标,会使学生产生充实感和成就感,从而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信心,并且逐步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

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关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体育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他们往往有着更为充沛的精力,而且这部分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因此要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的开展要以体现集体利益为主要的标准,使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集体的胜利,而其中任何一个成员的失误,都可能会对全局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引导培养学生服从全局,遵守纪律,帮助他人的团队合作精神。

4.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信息传递和交往形式的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增强沟通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网络中一些不良的信息也乘虚而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作为思政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当前网络世界带给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层面上,要加强红色网站建设,丰富网站内容,使学生通过网站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党员先进人物事迹等,提升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就业服务网站建设,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引导,为学生就业服务;利用qq\、飞信、微博等新媒体,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为学生提供服务。(作者单位:临沂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应露晨,黎霞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3)

[2]雷涛,黄懿.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内江科技,2008(06)

[3]赵玲.全员育人――加强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校园:理论版,2012(03)

[4]陆森召,李龙.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及切入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