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例6篇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1

关键词:西方思潮;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在资本主义初期,城市环境恶化等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伟大构想,揭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序幕。

在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西方社会,伴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延续,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主流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于西方社会各阶层思想的深远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世纪90年代伊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全球变暖、全球沙漠化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给寄希望用科技战胜自然的人类当头一棒。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新的城市规划思潮,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 理论来源及阶段划分

1.1 规划理论来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复杂多元的, 主要可以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1)田园城市;(2)城市美化运动;(3)公共卫生改革。

部分学者持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的观点。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 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圣西门、傅利叶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传统的思潮。

1.2 按照历史时期划分

1.2.1 以时间的自然延续划分

如D.Kruekeberg采用年代分段法, 将过去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段:(1)1880-1910,有固定规划师的非职业时期;(2)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3)1945-2000,标准化、多元化时期。三个阶段互不交叉,将某时段的规划理论或规划实践作为这一年代的特征。

1.2.2 以主流思潮为主线

以主流思潮为主线, 再划定年代的上下界线。如P.Hall采用思潮分段法, 以规划理论对待城市的观察角度作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七个阶段:(1)1890-1901,病理学地观察城市;(2)1901-1915,美学地观察城市;(3)1915-1939,从功能出发观察城市;(4)1923-1936,幻想地观察城市;(5)1937-1964,更新地观察城市;(6)1975-1989,纯理论地观察城市;(7)1980-1989,分别从企业、生态、病理学角度出发观察城市。

1.2.3时代和思潮相结合

先按照十年为一个时代单元进行划分。通过对每一个年代各类思潮的梳理,深刻认识挖掘各类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从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认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同时以人类当今社会的主流思维角度(包括经济、人文、环境)出发,主流思潮进行划分,从而构建其知识构架。

1.2.4 本文采用的划分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以时代和思潮相结合的方法,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二战前:田园城市理论,综合规划的思想,带形城市理论,工业城市理论,城市美化运动,城市形态研究,城市艺术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当代城市,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城市社会生态理论,战后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2)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批判城市规划, 公民参与, 规划与人民, 社会公正, 保护文化遗产, 环境意识, 规划的标准理论, 系统理论, 数理分析, 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3)1970年代至1980年代:理性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 开发区理论, 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

(4)1990年代后: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2 理论的演进纲要

2.1 二战前

2.1.1 人本主义思想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把城市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并在《明日:一条迈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出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城市应与乡村结合”。他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等重要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

作为另一位西方人文主义大师,盖迪斯提出了综合规划思想,他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他强调城市规划不仅要注意研究物质环境,更要重视研究城市社会学以及更为广义的城市学,因此,盖迪斯事实上是使西方城市科学由分散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2.1.2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以玛塔的“带形城市”、戈涅的“工业城市”为起点,通过高科技手段建设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后以建筑师柯布西耶为代表,通过巴黎城市改造的理想方案和其出版的《光辉城市》、《明日之城》两本理论书籍,系统的阐述其思想和理论体系。理性规划思想的巅峰之作是柯布西耶的《雅典》,其以功能理性主义为思想核心,提出了“生活、工作、交通和游憩”的城市四大功能,并以这种思想指导了世界上大量的城市实践活动。

2.1.3 其他规划思潮

美国建筑师赖特以自然主义、分散主义为思想基础,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规划思想,并在1932年出版了《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他反对大城市的集聚与专制,追求土地和资本的平民化,并通过新的技术使人们回归自然。但由于广亩城市以小汽车作为通勤工具来支撑极度蔓延城市发展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遭到“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竭力反对。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的折中方案,他在1943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详细的阐述了其核心的思想和理念。

2.2 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

2.2.1 系统论思想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门学科诞生于1948年左右,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重大发展,并对人类自然、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系统论的思想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最为显著,将城市视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不同土地使用活动通过运输或其他交流中介连接起来的系统,城市内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连接和相互依存的,而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是理性主义的巅峰,也标志着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2.2.2 卫星城实践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卫星城理论,在二战后的大城市开始发挥价值,并被广泛用于空间、功能疏散和新城建设中。并在1944年大伦敦规划等重大的战略举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1946-1955年期间的第一代卫星城,1955―1966年间建设的第二代新城,1967年后建设的第三代卫星城。

2.2.3 整体环境观

随着城市的扩张与蔓延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人们开始担心自然资源被粗暴地践踏,担心人类生存环境遭受灾难性的破坏。P.盖迪斯从自然生态观的角度论述了环境背景在区域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E.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思想,就是力图使城市“既符合人类工作和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环境”。1959年首先在荷兰桂花街产生了整体主义和整体设计的思想,提出了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环境,以全面地分析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

2.2.4 人际结合

Team10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为了适应人们要争取生活意义和丰富生活内容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特性来研究居住问题。Smithson夫妇提出了簇群城市这个具有 “后现代”特征的,体现了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新城市形态的概念。

2.3 1970―1980年代末

2.3.1 转型期发展

二战以后,因为经济、社会、政治转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传播媒介的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在城市规划领域,简.雅各布斯对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进行了极为尖锐的批判,其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引起了规划师对于社会公正、人性化等全方位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一部分人开始转向对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探索。

2.3.2 文脉主义理论

在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突出的是文脉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的内在、本质的联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一时期提出的“拼贴城市”受到了文脉主义思想的影响,此理论不赞同现代城市规划割断文脉、文化多元性和按照功能划分区域的方式,认为城市的生长、发展应该由具备各种功能的部分拼贴而成。

1960年K.林奇出版了《城市意象》,其提出了著名的“城市认知地图”概念,其独特的城市设计思想区别于传统城市设计的精英意识和傲慢的姿态,在于它真正关注人的心理感知,重视人的切实需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规划原则。

2.3.3 功能理性影响

针对在功能理性影响下城市更新存在的严重问题,1970年代后,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的改善,而且更注重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整合行动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为打开社会需求而开辟资源等等。通过大量的功能理性影响下城市更新的实践,新的社区理念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2.3.4 社会公正命题

在196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面临的尖锐矛盾导致 “规划的社会公正”的命题被广泛提出。在美国,“区划法”作为追求市场公正问题而出现。而社会公正命题的提出,导致了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思想的蓬勃兴起,“交往规划理论”、“倡导性规划”、“联络性规划”等理论都成为公众参与在规划领域的重要理论。

1977年,在智利制定了《马丘比丘》,其与雅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体现为几点:(1)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思想的转变;(2)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思维方式的改变;(3)从终极静态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改变;(4)从精英规划观到公众规划观的改变。

2.4 1990年代以后

进入20世纪19年代后,规划理论的探讨出现了新的面貌。约翰.弗雷德曼发表了《世界城的假想》,为世界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开创性的理论,认为各种跨国经济实体正在取代国家的作用,使得国家权利空心化,全球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部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1990年后,针对美国无限制的城市蔓延引发的巨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J.康斯特勒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思想,认为通过重新改造传统废弃的旧市中心区,恢复其居民集中区的面貌,并重建密切邻里关系。其后发展到对郊区城镇采用密集开发模式的探索。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了全面地阐述和发展。广义上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产生、生活方式,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从狭义方面,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3 结语

在百年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中,人本主义、功能理性主义、生态主义思想作为城市规划对于各类思潮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应对之策,指导了全球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活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使城市规划活动向更严谨、深入、贴近实际情况的方向迈进,新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并向着广泛分析、严格论证、柔性成果的方面发展。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有着大量的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城市建设工作。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沿着两个方向不断前进:一是要快速解决大量的小城镇的建设问题并对无序蔓延和向郊区化发展的大城市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探求一条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J].城市规划汇刊,2000,(02).

[2]于海漪.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历史与反思[J].华中建筑,1999,(03).

[3] 周卫.城市规划体系构建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 1997(05).

[4] 胡俊.重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 1994(03).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方法论;历史演变;方法论变革

1.鱼与渔的困惑

“鱼”的问题涉及到城市规划是什么,城市规划研究什么,以及城市规划包含哪些内容等规范式的理论。即确定城市规划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解释城市规划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学科发展方向,是关于城市规划本体论的认识。

“渔”的问题涉及到在城市规划整体认识的指导下,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城市问题和研究城市规划的理论。尤其是在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下,城市规划的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适应这种变化呢?

“渔”的困惑是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形形的理论也层出不穷,不同领域的专家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虽然这些理论表面上丰富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可是,一方面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规划师却越来越感觉到规划研究方法的欠缺,传统的研究方法在今天已经捉襟见肘,很多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水土不服”。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方法论研究的缓慢是原因之一,规划师应该加强方法论的研究,综合审视城市规划的研究方法,解决该采用什么样的范式去研究城市问题,规划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规划实践,规划理论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等问题。

2.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存在的问题

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在根本上对于方法的哲学反思 ,是对方法的特点、性质、操作程序、作用范围的研究。孙施文博士认为:城市规划方法论是对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城市规划所作的哲学考察,以认识和改造城市为起始和重点,对城市规划的对象、内容、作用和具体方法进行综合认识,并对城市规划实践引导和指导城市的发展[1]。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多元化,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施方法以及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论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 定性为主,定量匮乏

城市规划的研究存在着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弊端。这也就降低了城市规划的准确性、科学性,局限于城市表面式的描述。缺少定量研究的工具,限制了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造成城市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困惑以及对城市规划权威性的质疑,使理论研究的逻辑性准确性下降,容易城市规划预测和政策制定的失误。

2.2 方法来源广泛,核心方法论缺乏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复杂的巨系统,其包含着建筑、社会、生态、经济、文化、景观等研究方面。大量相关学科理论的引入,表面上是丰富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然而,实际上却是城市规划核心理论研究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性的表现。城市规划所运用的方法论的大多是“泊来品”,囫囵吞枣式的吸收,缺乏创新性的吸收与转化。在实践中,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无法完全的贯彻实施。

2.3 理论为主,实施管理方法论研究缺少

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明确的提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因此,而城市规划应该更加的注重城市规划实施方法论的研究。“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有些学者将规划理论分为城市规划认知理论,城市规划预测理论,城市规划编制理论,城市规划实施理论。目前,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前三项技术理论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方法论却很少涉及,例如公众参与的理论虽然被广泛的接受,但关于公众参与规划的方法途径的研究却十分缓慢。

2.4 缺少理论与具体实施方法的沟通

虽然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规划理论,但是理论与直接可实施性之间缺少桥梁。由于缺少很多的基础数据作支撑,使一些理论变成“空中楼阁”。例如生态城市的概念被广泛的接受,但是,很多情况下生态城市的理念被认为大面积的绿地。对于降低温室效应、保持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绿带走廊宽度的实质性研究十分的匮乏。缺少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数据的研究使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3.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变革方向

规划师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规划师对于规划方法论的选择及应用。城市规划的方法论的客体――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这就要求规划师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综合的、统筹的、全面的,所运用的方法论应该是多元的;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因此,规划师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动态的。运用的方法论应该有创造性、创新性、延续性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的传统的方法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方法论进行适当的变革,以适应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

3.1 还原论走向整体论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3

关键词:田园城市;技术主义;公众参与;人本主义;系统综合;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问题越来越多的浮现出来。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困局,从大城市交通拥堵、雨水淹城、空气质量恶化到用地的合理性,公众逐渐对城市规划的作用产生质疑,而作为城市规划从业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拍脑袋做决定的情形也使自己的职业自信严重动摇。城市规划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分析研究方法,以及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趋势,通过阅读城市规划方法论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演变的相关论文,试图探寻问题的根源,进而预测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方法的演变

1、工业革命至二战时期

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城市规划以大规模的建设厂房和住宅为主,对物质空间环境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的方面。

同时源于环境污染和卫生状况的恶化,规划开始由工业发展布局和土地利用为首的物质形态规划逐步转向解决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出现了田园城市理论、广亩城市等城市理论。随着进化论的提出,有机疏散的思想开始得到了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高密度和交通拥挤成为突出的城市问题,规划界有人开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探讨高度集聚城市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柯布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学者获得了实用主义者的大力推崇,并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缺乏对城市现象多样性和复杂性全面和深入认知,认为物质环境能够决定社会生活质量的物质决定论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城市规划是以建筑师为主导的精英式规划,是对未来终极蓝图的描绘。当时的城市规划思想以理性实用主义为主导,将城市规划视为技术活动而本身不带有任何特定政治价值观或评判的观点。

2、1960s时期

受到格迪斯的“ 调查―分析―规划”理论思想的影响,系统理论与科学得到了长足进展,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城市,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尝试着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为建立复杂的数理模型提供了支撑,具有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意识到城市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不再认可规划师描绘终极蓝图的想法,系统理论冲击了此前以物质和设计为核心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由于1960年代的西方社会爆发了一系列广泛的社会冲突和文化反思,经过社会变革之后,分化的社会群出现不同的利益诉求,Davidoff对“技术主义”进行了自我批判, 认为城市规划者应当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承担委托人的倡议责任, 并应特别关注城市规划中所忽视的那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在城市规划界产生了倡导性理论。随着西方民主进程的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逐渐普及开来,进一步推动了对城市规划活动的政治本质认知。

在这一时期,理性过程理论逐渐得到发展,理论支持者认为可以通过对过程和程序的控制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他们认为城市规划判断在本质上更接近于政治, 而不是技术或者科学, 因此将城市规划视为以实现特定价值观念为导引的政治活动,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政治问题。

3、1970s至今

到70年代初期, 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规划兼有政治内涵的系统和理性过程。随着黑人运动、人权运动、妇女运动的社会思潮兴起,强调自由平等、多元和差异的后现代主义思想萌芽,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对理性过程模式产生批判,意识到好的程序不一定导致好的结果。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交往规划理论等。城市规划者的角色发生转变,认为城市规划者在价值判断方面并不具备更为高超的技术,不再承担技术专家的角色, 而是更多地充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者的角色。

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城市规划开始重新回归人本主义。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出现,城市规划学者开始从生态角度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可持续的规划理论开始兴起,并开始逐渐占据规划理论的中心位置,可持续发展理念至今仍在发展完善阶段。

4、城市规划方法论与方法的演变

城市规划方法论是认识世界的思路,具有哲学视角,核心理念是过程性;方法是具体的程序手段等操作层面的问题。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哲学传统先后经历了唯理主义、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阶段,技术方法经历了美学工程技术、系统分析、模型数理分析、逻辑推导以及系统综合的变化。

二、我国当前城市规划方法的现状

1、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规划

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是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人员提供技术服务。由于缺乏对城市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以规划师个体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判断来代替社会各类人群的需求,造成了由个人对发展趋势把握不清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由全社会买单的结果,公众参与的发展还需要民主进程的进一步深入。

2、规划师角色的困惑

社会各利益阶层的诉求差异日益增大,在此现实面前规划师到底扮演何种角色,是各方利益的调和者,是保护弱势群体,还是代表强势的政府立场?这种困惑是目前规划师迫切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由于政府也成为了实际利益争夺的一员,保证社会公平随之被自诩为规划师的责任。但在实际的社会体制下,政府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削弱了规划师的发言权,规划师往往成为了地方政府实现某种政绩的政治工具手段。

3、规划的动态性仍停留在认知表面

虽然城市规划在空间实体上展开,但由于政府的强势地位以及追求形象的需求,很多规划仍处于美学设计阶段,对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认知不足,缺乏人文关怀。

4、技术方法缺乏理性认知不足

城市规划无论是问题分析,还是方案建构,或者是理论研究,都偏于宏大叙事和个体的随想规划,缺乏理性的态度。方法都偏于“软”方法和不可检验性的方法,缺少“硬”方法和数理方法的运用。随着3S、VR等技术的发展,数理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表达变得越来越被公众所理解,应加强理性分析来提高规划者对城市这个复杂综合体发展趋势的判断。

三、我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1、从工程技术手段到人文关怀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被普及,具有了广泛的公众基础,城市规划不再是以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的工程技术手段,更侧重于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的问题,人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将在城市规划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2、从单一目标到系统研究

城市规划目标的单一性与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理性分析的独立性与决策研究的综合性的统一将引导城市规划技术方法从单一走向系统。在规划决策过程中更注重对多要素系统的综合研究以保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及其价值理性的实现。

3、回归理性

人本主义的思想方法将进一步与现性相结合,传统依靠形象观察、直觉经验与完全主观的规划方法将逐步融入理性的逻辑框架之中。随着3S技术,虚拟分析等技术的发展,模型分析的作用将得到彰显。

4、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与

城市复杂性认识的日益深入,规划者对城市发展的精准判断越来越难,精英规划不再有效。随着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分化,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规划将逐步走向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尹稚,马文军,孙施文,王世福. 城市规划方法论.城市规划,2005(11):28-34

[2]邬弋军.城市规划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追问――从20 世纪西方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历程看中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馆;城市行销;规划理念;探究

一、城市规划馆行销城市

1.城市行销规划理念

早期 Kevin Lynch 所主张?用城市实体空间元素以形塑城市意象的理论,受到一些人的批判,认为他忽??城市的非实质元素(?如社会、文化与历史等元素)在构成城市完整性与差异化形象上的重要性。近?来随着城市竞争与城市商品化的发展,城市景观开始在功能上转变。城市?再是大?生产中心,而是被重新塑造成后现代消费中心。文化产业带动所谓的城市美学概念,城市的实质与非实质属性被重新包装成美学商品,

透过行销而吸引最终消费者以产生文化资本累积,而?是促进生产活动。

2.城市行销的定义

关于城市行销的定义,长期以来许多行销专家们企图去阐明它,而区域或?市经济学、经济地理或空间规划背景的学者也有助于这个名词的讨论,但城市行销观念?断被争论、改良、修正与转变,仍旧具有多重解释。但唯一较具有共同性的是,对城市行销概念的解释大部分系源于行销学的行销观念。认为城市行销是地方像产品一样卖给许多?同的消费者,?准确的说,是相同的实质空间以及空间中相同的设施或属性,在同时因?同目标卖给?同的消费者。Berg.Klaassen描述城市行销是?市功能的供给能针对来自于居民、企业、观光客与其他访客的需要达到协调一致的一套活动。则由城市意象的观点提出看法,他认为地区行销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出一个地方的新意象,以取代现在或将来的居民、投资者、?客先前所持有的模糊或负面意象。故地区行销者应该要改变地方,使之符合市场的需求。

3.?市意象重塑

城市为?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消费中心,开始藉由?市意象重塑,以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竞争?与吸引?。对城市行销而言,?市意象影响?观光、移民、投资、改变或建立业务,城市治理者致?于各种管道与方法以强化城市正面意象。然而,?市意象重塑的工作也提供?一种反思,即城市针对消费需求重新塑造?市的空间设计―有意识地传达一种选择性的形象,却也受到部分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一些城市改造规划有害于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

二、城市远景与规划

社会空间化理论经常被引述作为研究空间文化概念与空间实践的形成过程的基本架构。他的理论具有三个重要元素:空间的实践、空间再现与再现的空间。空间本身被理解为一种文化生产,它可以?断地被生产与再制。Lefebvre-Shield 的社会空间化理论启发??市文化建设的现象。因此,城市为了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消费中心,开始进行?市意象重塑,以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竞争?与吸引?。

远景是一种共识,规划理念则是一种信念或理论。一旦远景界定的生命与活动,而这些生命与活动是在某些新增物的成长中发生的,这个远景必须在实质设计上具体化出来。这种城市的实质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的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系指规划内容在规划形成过程以及其执行的合理性。城市并非是一个片段的社会空间化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套连续的城市规划理念所累积的变迁过程,故城市规划强调的是过程。?同的?市型态、结构与机能,以及?同的规划种类、项目与层级,或是?同的?市发展阶段,可能采用?同的规划理念,而?同的规划理念将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内容、方法与态?。城市规划理念包含许多种类,较常见规划理念的包括蓝图规划、理性规划、渐进调整规划、辩护式规划、策?式规划、执行导向规划、互动式规划以及协议式规划等。?同的规划理念基本上源自于对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或其??,在影响或形塑人们行为上具有?同的观察与理论。对城市行销的目标族群而言,城市的规划理念象征着城市承诺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生活、工作、投资与休间娱乐环境。这种承诺有赖于详细的空间规划、实施方案、预算制?与目标管理。换言之,一座规划设计完善的城市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外来投资、振兴城市经济与带动城市发展、吸引全球精英与移入移民、增加游客到访与创造工作机会等。事实上,一个好的规划理念,?源自于人性的用心观察与理解。

三、应用城市规划馆行销中国城市远景与规划探讨

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特质、发展潜?与竞争优势;造就中国近?来城市改造的新动?,亦是带动中国城市跃上国际舞台的新?机。从城市行销理念的观点来观察国内外城市规划馆的兴起现象与应用发展情形,确实有助于诠释这个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大?浮现的新兴展示馆领域。

观诸古今中外多少被视为伟大艺术作品的城市,如古罗马城、雅典城、威尼斯、?京城、巴?、阿姆斯特?等,这些城市的城市规划所展现的傲人城市生命?与深刻的人性规划尺?,仍影响今日城市规划理念至深。有赖于此,现代城市规划者如何主动行销城市规划理念,引导市民、企业、投资者与游客走近并深入解城市规划理念,无疑将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行销工作。同时,城市规划工作愈来愈强调民众参与,故城市规划者为争取一般市民对规划的支持与认同,日益重视?市整体规划理念的阐明、规划形成程序的公开透明化、以及加强市民对?市规划知识性的理解与扩大参与的管道和范畴。

结 论

全球化所导致的城市激?竞争,城市行销成为提升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馆?被视为城市行销的新兴平台。通过对于国内外城市规划馆的现象观察,可发现中国与中国在近?来城市规划馆的成长数?上,确实如雨后春笋般掘起。但城市必须谨记,大?的兴起现象往往隐含许多盲目复制,经由观察上海与?京城市规划馆,以及国内的中国与风城愿景馆案?中,可发现在城市政府有限的财政与人?资源下,城市规划馆朝向自负盈亏或委拖民间经营的方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城市行销始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城市规划馆必须由目标顾客的行销观点设计具体的展示内涵,方能达到城市行销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淼,王宝辉.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低碳城市交通规划[A]. 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 2010

[2] 邹涛,栗德祥.探索面向未来的协同规划模型――以獐子岛生态规划项目为例[A].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9

[3] 陈卫国.面向生态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另一种手段――从深圳市福田区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说起[A].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9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城市规划专业

1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的实践

3.1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4]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6

1.1从学科上的构成来看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城市规划、地景”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学科涉及地理、土木、环境、生态保护、民俗、历史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诸多方面。

1.2从概念来看

道萨迪斯说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间的聚居”。根据这种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可称为人类聚居。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要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建设原则,最终建立起人性化、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美好城市。

1.3从主次看

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层次观念,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的居民量和具体内容有很大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变化发展部分和复杂水平存在着巨大不同。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运动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工业化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现代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总体,尤其是随着全球逐步深入的今天,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人居环境单元已不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整体中。

1.4从方法论角度来看

人居环境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合作,同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边缘学科,更不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逐渐提升,只有当较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才能体会到幸福感。它是融会贯通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虽然其方法论体系仍在探索阶段,但主要方法论概念已经确立,即“融汇、集合、综合”,人居环境科学领导者称其为“综合研究方式”。

2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过度细化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受简化方法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分解方法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如果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分支就会越多。人居环境科学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研究学科越分越细往往使各专业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侧面来研究问题,而且着重探索详细规律和研究各种技术细节。造成研究结果往往也是难以相互协调,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2.2过度强调思维方式

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大致遵循的仍然是格迪斯在20世纪初提出的“诊断先于治疗,调查先于规划”的工作模式,这种分析、规划、监察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运用。城市建设应该是以国家发展为基础,以区域发展为平台,走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对事物的分解解析是人为地将真实事物割裂开来,使我们不能够全面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缺乏建立事物内在联系的整体思考能力。美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城市,而是整个区域、整个国家。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而又复杂综合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了解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基本问题,从而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

2.3规划方式技术倾向较重

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知识性世界、生活的世界与意义世界三者的统一。思维方式过度解析以及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使得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体现知识世界的发展成果,逐渐成为了一门技术,也就越来越忽视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美好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纯粹技术的统治只会使城市更为物质化、感官化、形象化,人类科学精神是虽然得到体现,我们却舍弃了人类人文精神这个根基,舍弃了人类精神这个本源,不能够真正体现人类聚居生活的要求。

3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应用

3.1关于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建

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已经独立发展了许久,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整体观”的角度和国情出发,重审已有成绩。

3.1.1将综合性城市规划做为目标,构建新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有两条并行的发展轨迹:以空间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设计和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规划为主的综合性规划。

3.1.2构筑“地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的模式,构建理论核心。现代建筑学、地景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背景和目标。通过分析城市美化运动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不论东西方,也不分经济的发达程度,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矛盾是相似的。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地景、建筑、城市规划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缺少固有的内在联系,但还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地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就是综合其主干得课程,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的核心,作为各学科、各专业拓展的根基。

3.2主要策略和步骤

3.2.1创新城市规划教育。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主要可总结为四类:建筑类、理学类、工程类、林学类,它们都是主要针对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规划教育,缺乏整体、系统、科学的要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进步,正日益成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者,应从整体思维要求的角度出发,加强其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哲学精神的培养,并改造其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其战略观、大局观、系统观、和独创精神,提高其运用整体或者处理系统问题的能力。

3.3两大实现途径: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评价体制,加强公众和社会参与展现居民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公众和社会参与。如今我国城市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划中公众、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参与越来越广泛,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即为社会的缩影,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美好城市就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今后的公众和社会参与可以考虑这样的模式:首先是广泛深入的公众调查和社会调查,顾到城市规划需求;另外是分析研究的需求,形成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框架,并与公众和社会进行充分交流;然后是多专业、多学科协作,充实中心理论体系,并在各相关学科之间形成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实践中,建立实时的动态交流架构,使公众和社会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