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例6篇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文1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重要的参考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近日一则“高校教材无用论”的帖子在各大网站引起广泛关注。确实,教科书在学生中的利用率不足,甚至有些书只有在考试前拿出来翻看,平时却被束之高阁。究竟什么样的教材才会受到学生欢迎,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目前国际经济法教材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有些内容晦涩难懂,离开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样的教材学生自然缺乏兴趣。另外,教科书中的内容陈旧落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比如在国际投资领域,一些反应当代国际投资自由化趋势的内容及其晚近各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的变化内容就没有得到体现。尤其是对于一些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语带过,教材缺乏实践性和新颖性[1]。更多的时候教材更像是一本大部头的学术专著,以这样的教材作为本科生学习用书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定程度上,它会封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国际经济法的热爱。

(二)教材的完善

在教材的结构编排上,应该紧凑,剔除不需要的章节;内容撰写上尽量使用简练的语言,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加入对于当前国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启发学生对前沿问题的思考;在每一章节后增加一些经典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本合格的本科生教材,不在于向读者展示多少内容、宣讲多少论点;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书中的知识,发现学习的乐趣,学会思考的方法。理论源于实践,生动实践创造丰硕理论成果。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实践,在总结凝练升华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课程讲义,甚至将其编写成教材,那样的教材一定是最有实践基础的,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像臧立著的《世界贸易组织法》就是总结自己在外交学院开设课程的基础上编写的。体系紧凑、内容新颖、结构科学、通俗易懂,非常合适学生阅读。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的日积月累。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做也会有一些弊端,如导致教材使用的混乱等。除了正式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拟定一些参考书目,要求学生课下阅读,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使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通过自学不断提高。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2]。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国际经济法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使他感受到学习国际经济法的急迫需求。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过去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教学客体,采用强注硬灌、呆读死记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引导启发,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出发,采取学生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来看,很多高校设置的国际经济法课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启发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仅局限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执著于概念、特点、性质的比较和分析,会导致大量的应授内容没有时间讲解,学生从一本书中所学到的内容有限。科学的方法是,梳理总结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焦点,以专题的形式逐一展示给学生,教会他们思考和辨别,为学生的未来学术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现在各高校的法学院基本都建有模拟法庭,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扮演争端当事方和国际仲裁机构,使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模拟国际争端的解决。比如在讲解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章时,可以将学习的地点安排在模拟法庭,使学生亲历审判的现场,这种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较,更具有直观性,也更能增加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案例教学的内容

(一)案例教学的益处

由于国际经济法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学生对其不会像对民法、刑法那样容易获得感性认知和理解。在学生看来,国际经济法距离自己很遥远、很陌生,因此培养学生对于国际经济法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当学生面对的不是生涩的公约,而是鲜活生动的案例,尤其是当他们通过努力为这些案例找到解决之策的时候,在享受创造带来快乐的同时,无形中形成强烈的成就感,将大大提升其对国际经济法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在国际经济法学习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种兴趣的培养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替代不了的。当然,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加入一些案例,但这是为了说明法律上的某个术语或某种观点而配合安排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对案情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反应稍慢一些的学生,还没听明白案情,这个问题就过去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条理清晰,从概念着手,大概念、小概念、特征、性质等等一路讲来,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理论很多,可是在对待一个真实案件时却往往无从下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一定程度上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案例教学是由学生在深入分析案情的基础上总结提出解决之策,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法学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尤其是国际经济法这个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教育的初衷和应有之义。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首先,案例的选择应带有典型性。案例选择应与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吻合、环环相扣,并且应是国际社会经常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案例的获得并不容易,一些案例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查找,但必须进行必要的筛查选择,以确保案例的质量和时效。国外法院尤其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及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案例无疑是首选,但在资料有限的基础上也可以选择我国法院审理的涉外案件作为教学的辅助素材,如一些法院主编的国际贸易案例集等等。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新颖性[3]。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法的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国际社会每年都会新签订大量的双边条约、多边条约并且原有的一些条约内容会被修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等这些国际惯例也被不断的修订,因此所选取的案例一定要反映出国际经济法的最新内容。选择过时的案例,用已经废止的法律去解决问题,只能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错误。最后,案例的选择难易程度要适中[3]。如果选择的太简单,学生直接就能得出答案,没有讨论思考的价值。案例如果太复杂,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仅教学任务完不成,还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陷入困境。

2.组的划分。在组的划分方面,不应该只按照学号或座次这种固定的方式,应当发掘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需组队。要注意将具有不同能力和素质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既要有人查找资料,有人专于翻译,有人擅长答辩,也要有人进行全局统筹。充分调动起每一个组员的参与热情,激发每一个组员的创造活力,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使组成为全班教学充满活力的单元和微观基础,推动教学深入开展。案例教学尽管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但传统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形成系统的国际经济法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传统的讲授方法不能丢弃,应该注重传统教学与其他手段的交叉并用。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对某一教学方法的批判,而是寻求能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注重双语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不仅是国际交往和贸易的基本前提,也对国际经济法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我国国际法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的国际经济法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在近94%的涉外案件中处于被动[4]。可见,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和涉外案件的不断激增,亟须一大批精通国际经济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技能、熟悉国际经贸法律规则的专业人才。相比其他学科,国际经济法教学更应注重英语教学的运用。这既是与国际交往和经济互动对接,妥善处理涉外案件,维护我国涉外企业和国家合法利益的需要,也是通过学习研究英语表达方式,更好理解掌握国际经贸法律规则和体系,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经济法学术交流,实现我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需要。国际经济法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需要引入双语教学。国际经济法本身会牵涉到大量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公约多数文本都是用英语签署的;商业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甚至最权威的学术论著都是英文版本。因此,必须借助英文原著,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仅仅依靠学习研究翻译过来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

(二)双语教学的开展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 《现代物流学》 双语教学 思考

我国的物流教育自2002年以来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全国有37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每所院校都设有《现代物流学》或相近课程。我院是国内第一批在国家教育部批准目录外招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现代物流学》课程开课八年,伴随着现代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引入和企业实践的开展,为适应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每年都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以研究和改进,并且在2006年申报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中文和英语作为教学媒介,使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实用技巧的一种教学方式。而《现代物流学》是很多高校物流专业开展的第一门双语教学课程。在五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对该课程实践进行探讨与思考。

一、教学任务定位及教材选择

《现代物流学》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初步了解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通过介绍现代物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及对物流职业产生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进行专业英文文献查询和阅读,以及专业国际交流的能力。

教材的选择是课程建设的关键,选择既要考虑到专业知识,又要求英语的纯正性。本课程选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物流学(Contemporary Logistics)》第9版,该教材属双语教学丛书,不同于影印版教材,一方面,通过对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以解释,尤其是一些关键术语,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该教材为纯英文形式,可以让学生阅读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提高英文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此外,每一章最后都配有相关案例,使同学们更加深入掌握物流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英文阅读兴趣。

二、教学手段及内容改革

由于现代物流学理论性较强,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教学,以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实验室等为载体,通过增加案例讨论、调查研究、实验分析、科技活动等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此外,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革新。在每章的教学前首先讲解专业词汇,而对于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要进行详细的讲授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物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并注意对学生以后的相关专业课学习做一定的铺垫。本课程还特别加设一节“物流职业”的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提前了解到未来职业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课程案例讨论主要安排在物流概念、供应链理论等重点知识点教学中。案例分为小案例和大案例两类,小案例以中文案例为主,英文案例为辅;大案例以英文案例为主,中文案例为辅。对于小案例,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相关知识点将案例展示出来,并进行短暂讨论。对于大案例,教师要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提前向学生案例内容,并对案例分析过程进行充分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案例中揭示的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应及时进行总结。

三、考核方式

该门课程为我院首批考试改革试点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创新之处在于课程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相互沟通。平时成绩中除了基本的考勤和课堂提问以外,还要求学生在开课前制订自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资源完成计划。期中考试将死板的试卷考试变为灵活的、开放性的,具有创新意识、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将学生被动学习和死记硬背变为主动学习,并培养创新思维。期末考试的Presentation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研究能力、做英文报告的能力和制作PPT的能力,在学校提前锻炼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效果

五年来,每次课程完成,学生都会参与对课程的评教。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评教都达到优秀,同学们不仅对专业知识有所认识,还增强了专业英语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真正获得专业优势、语言优势和思维优势,成为竞争优势来源之一。

五、对《现代物流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1.师资队伍的建设。双语教学是指除了母语以外的语言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因此对授课老师的要求特别高,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该门课程授课老师必须是专业课教师,且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能够流利地用英文表达出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用英文解析专业词汇。因此,要避免老师一口中式英语、混乱的语法,而误人子弟。授课老师还应该增进与其他院校和国外院校的联系,进行观摩与交流,提高专业水平和英语能力。

2.与专业英语的区别。不同于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专业英语为属于专门用途的英语,是随着新科学的不断涌现和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在科技英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六、结语

总的来说,双语教学不是为了应付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而设置的,而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学生。《现代物流学》双语实践中的经验,也成为其他即将开设双语专业课程的基础。当然,双语教学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也需要多层面的重视,才能更好地将这种教学模式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肖扬清.关于课程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7,(3).

[2]车雪.世界双语教学模式分析与启示[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9).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88-01

近年来,商业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且发展迅猛的产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正是针对这一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专业学科。作为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商务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分支。因此, 商务英语除具有普通语言特征之外,又具有其独特性。独特性之一就在于:英语语言能力与商务实践技能相结合。其专业培养目标就定位注重培养能在商贸领域完成以英语为基础的涉外文秘、礼仪接待、商务谈判、翻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本文重点讨论的案例教学,正是培养英语商务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将学生引入实践情境,通过互动式积极探讨活动,引导其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商务环境中的各类问题。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必然是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必然是合作式、互动式。以任务为途径、共同置身于商务情境中,实现理论与商务活动的有机结合。

1.因科施教、案例明晰

明确学科特性是案例教学的依据。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科目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既涉及英语语言技能,又包括商务理论。但并非所有科目、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如英语语法课程更注重语言基础,案例教学显然牵强。只有应用性极强,强调商务交际、对客服务、与实践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才适合案例教学。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决定是否应用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同时,恰当选择案例,注意有的放矢。案例的难度要适中。选择案例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如课程内容和背景、案例来源、学生接受能力等。应尽量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中选取真实、特点鲜明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前分组非常必要。根据教学经验,3-5个学生为一组较为恰当,并任命组长,更利于小组讨论总结的顺利开展。

2.加大互动、注重实效

在将案例呈现给学生之前,教师须将案例精髓吃透。设计多样的案例互动模式,案例要有深度、有代表性。同时,案例设计要有趣味性和教育导向,深刻剖析案例的关键点,利于课堂教学时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路。比如,笔者曾借用2012年6月某期哈尔滨新晚报的报道,就中英标识语的解读作为补充素材,提升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和丰富性。

另外,旅游英语翻译课程中,笔者也曾借用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索菲亚教堂”。将景区的英语简介作为反面案例,设计“限时挑错”“小组改译赛”等环节,探讨、剖析错译内容、原因等;并举一反三,增补哈尔滨公共标识语等多个贴近真实生活的同类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案例教学的互动效果突出,相对比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知识单一输出模式”优势明显。

二、案例呈现

1.案例呈现与讨论

教师在呈现案例时应针对案例进行引导,提醒案例相关知识点,以便案例分析有方向可循。呈现的案例都应该附加设计相关问题,最好是开放式的提问。问题的解决办法灵活,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励探究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在案例呈现方式上要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现将案例呈现的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种:

(1)讲述型――简单案例可作为理论讲解的辅助材料,直接在课上展示。将案例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阅读、讨论,之后教师总结要点、难点。

(2)演绎型――故事情节比较强的案例,可考虑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作为“总导演”,教师做好角色分配。根据对学生个性、学习风格的了解,指定几位学生、或以分组表演的形式,完成案例的生动演绎。

(3)借力型――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呈现,影视短片等多视听辅助资源都可利用。如关于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的职场布置、商务接待礼仪等就可利用“商务职场”系列影片作为情境教学参考。

同时,案例讨论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案例讨论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编导”。案例讨论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其中涉及的的疑难问题,提供多角度解决方案,并筛选最佳。其中,案例讨论的时间占整个案例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因而,准备案例时应对学生的反应有所预设。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引导其熟悉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同样不容忽视。

2.案例评价与总结

作为完整的案例教学流程,评价与总结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应在下课前15分钟左右结束案例讨论,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案例中的重难点,强化前期讨论的内容,并提示后续案例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同时,根据各小组学生在小组及全班讨论中的表现给予评价、打分,记入学生成绩。其目的是让学生弄清自己的欠缺之处,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找到教学中有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案例教学积累经验。

三、教学活动的课外延展

商务英语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更需要英语与商务交际结合的培养模式。作为实践性专业学科,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衔接及实现资源整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以外开形式多样的商务模拟教学活动,也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清新尝试。

例如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紧密相连的“商务情景模拟配音”;商务写作课程加入 “中英双语商务简历创意设计”;组织高年级专业的“商务礼仪情境赛”,就商务礼仪课程中涉及的电话预约、接待、议价、签约、会客、谈判等商务活动模块, 完成商务礼仪风采展示;与市场营销课程借力于 “商务新品模拟推介会”。此类课堂教学外的案例模拟活动建立真实应用场景,事半功倍。

结束语:

案例教学在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明显。为学生提供学科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既展示其商务才能并提升良好的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活动本身也是专业课程的延展,其中由学生自身完成的案例展示与实践素材的积累,可作为教学环节的有力补充,进一步扩充案例教学模式的深度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文4

一、高中英语运用启发式教学遵循的原则

首先,坚持双向互动的原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师生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双向互动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的精神与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使教师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双方产生共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纯粹的理论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将一些生活化现象带入课堂,吸引学生学习,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再次,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高中英语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联系,启发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好高骛远,进行跨越式教学,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多方面合理设计,循序渐进,保证启发式教学顺利进行。

二、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1.提问设疑启发法。

高中英语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时,可以采用提问设疑启发法,在讲课过程中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总结英语知识点和判断结果的对与错。提问设疑法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启发模式,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问题,并且巧妙的提出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如果难度太小导致学生对问题不关注,在思考过程中不以为然;如果难度过大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挫伤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无法达到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because、since和but为开头的题目,然后让学生续写,这一题目的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出来,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的答案欠佳,由于问题引入恰当,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倒装句的知识内容。

2.情境模拟启发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发展,包括读、写、听、说和译,但是,现阶段,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比较缺乏一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而结合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营造一些特定的情境,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模拟,或者是使课文中的对话情境或故事情境再现,从而启发他们学习英语知识。例如,在进行高中英语分册版必修一第二单元中的《Readingandspeaking》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AMY、LADY和FRIENDS),然后表演课文内容,还原课文中的对话情境,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知识学习中,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这也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

3.随机应变启发法。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的神情与反应,然后适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方式与教学内容,而不要刻意或者是频繁的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这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倦感。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时,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随机应变启发法,只有运用最适合学生的启发方式或内容,才能够真正启发学生。例如,教师在讲解容易混淆的英语单词other和another时,首先可以使用简笔画的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对其用法产生一定的了解,如果学生对简笔画不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回归到单词的本义上,对其后接名词复数和单数进行分别讲解。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如果对某一知识点讲解的时间过长,学生会出现烦躁情绪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题目提问学生,以此舒缓学生的听课疲劳。

三、总结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文5

中文摘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为交际教学法的流派之一,产生十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历史。2001年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理念,在国内开始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就20多年来国外、国内关十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简要评析;研究和分析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设计原则和实施模式;运用了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

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同时还简要论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本论文通过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研究,试图实现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

全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引言:概述了论题提出的背景、论文研究的主旨和意义。

第一章:侧重论述了国内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第二章:简要论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第二章:研究和分析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和模式。

第四章:进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实例分析,并针对单项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具任务活动设计案例,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简要论述了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阐明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提出对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2

一、国内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概述............................. 3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教学方式.......................... 6

三、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8

第二章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功能...........................10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10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征.................................................12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功能................................14

第三章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模式.........................16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16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18

第四章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探索........................... 23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材料输入和活动设计.................. 23

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案例分析............................ 30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讨论.................... 45

第五章启示与问题反思........................................ 47

英语启发式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 整合 探究性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整合的有效模式之一。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盛行的今天,部分一线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和教案时没有系统的学习观,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拓展思维的重要性。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转换成了电子版,这样的英语课堂变成了新的满堂灌,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只体现在使教师从粉笔黑板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并没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

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案例,谈谈整合意义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课文: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显示一组图片(四张)有上帝,亚当,夏娃及苹果(在这寓意禁果),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上帝如何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并得出结论一“女人由男人的肋骨做成”。借此,教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出本文的第二个话题“旧社会,女人的地位如何?”教师以一组“三寸金莲”的图片(六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二“女人在旧社会的地位卑微”。

2.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学生在有网络支撑的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分别准备旧社会里和新时代下三从四德的不同定义,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由于不同论据准备的过程都没离开教师的主导,因此组内成员,组与组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使用英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英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而且也正式步入了本课的主题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3.协作交流,形成观点:女人,半边天。

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投影显示一组阿拉伯女人成长的图片。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的妇女中,现代阿拉伯妇女是最善于理财的,她们对基金投资最自信,并且她们在地产和退休规划方面的知识也最丰富。许多阿拉伯妇女拥有大量流动资金,因此在阿拉伯有专门为女性服务的银行。

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了一段生动的听力资料展现现代女人的风貌。听力播放的速度,有关听力内容的提问都由教师主导,在这一环节学生既锻炼了听力,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新社会女性定位的激烈讨论。

摘要:评判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整合的真伪关键在于两点:一,学生是不是处于主体地位,是不是教学的中心;二,教师是不是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有没有进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案例,谈谈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整合意义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 整合 探究性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整合的有效模式之一。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盛行的今天,部分一线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和教案时没有系统的学习观,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拓展思维的重要性。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转换成了电子版,这样的英语课堂变成了新的满堂灌,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只体现在使教师从粉笔黑板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并没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

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案例,谈谈整合意义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课文: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显示一组图片(四张)有上帝,亚当,夏娃及苹果(在这寓意禁果),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上帝如何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并得出结论一“女人由男人的肋骨做成”。借此,教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出本文的第二个话题“旧社会,女人的地位如何?”教师以一组“三寸金莲”的图片(六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二“女人在旧社会的地位卑微”。

2.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学生在有网络支撑的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分别准备旧社会里和新时代下三从四德的不同定义,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由于不同论据准备的过程都没离开教师的主导,因此组内成员,组与组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使用英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英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而且也正式步入了本课的主题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3.协作交流,形成观点:女人,半边天。

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投影显示一组阿拉伯女人成长的图片。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的妇女中,现代阿拉伯妇女是最善于理财的,她们对基金投资最自信,并且她们在地产和退休规划方面的知识也最丰富。许多阿拉伯妇女拥有大量流动资金,因此在阿拉伯有专门为女性服务的银行。

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了一段生动的听力资料展现现代女人的风貌。听力播放的速度,有关听力内容的提问都由教师主导,在这一环节学生既锻炼了听力,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新社会女性定位的激烈讨论。

4.总结,即师生小结:教师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总结,并邀请学生作陈述。

旧社会:在那个年代,女人——一个不被受重视的团体,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首先是精神上的——三从四德等等;其次是肉体上的——三寸小金莲。

新时期:新世纪,女性将会更加独立地主活。这种独立,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独立,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独立,精神的独立体现了新一代女性的前瞻性和社会承受能力。新世纪的女性拼搏于干事业的沙场,在男人们争斗的丛林中,开拓自己的一块空间,争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新世纪的女性更富女人味,因为她们懂得生活的品味和内涵,懂得展示女人的魅力,会关注流行时装与服饰,忙里偷闲寻找一份惬意或刺激。

5.提高:为了引导学生如何出色完成课业,教师提供生活中的一些用品作为道具,邀请一组学生以在课前预备时间准备好的表演,向同学诠释自信的心态,努力的姿态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案例分析

本案例较好地体现了“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理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组织研究方案的实施和总结提高等环节中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则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协作探究实施方案和节目表演等环节中得到了较突出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去探究和发现旧社会和新世界女性地位的不同与变化,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此同时,还注重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与思想品德的培养,从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听说读各方面锻炼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们迁移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结论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包括五种步骤: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在大学英语教学流程中,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而整合无论以何种模式出现,都必须实现两个关键点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了这两点,无论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多高,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多娴熟,整合都只是空谈,学生也无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现代教育技术,第18卷.

2.全国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学术研讨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