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会计论文范例6篇

当代会计论文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1

一、美术价值体系对设计理论构建的基础与前提

所谓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由于长期以来在审美本质上的同宗同源性,美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彼此难以割裂和分离,美术价值体系在其包含的诸多要素方面对设计理论的构建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画家很早就开始涉足设计领域,中国古代的画家往往可以兼具文人、建筑师、园林师的多重身份,他们常将自己美术价值体系上的理想、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因素渗透进设计作品中。据传画家阎立本是大明宫的“原始”设计者,这与他精湛的绘画技巧密不可分,而这“精湛的技巧”,又与他独具慧眼、超凡脱俗的审美观息息相关。在中国,原本也没有“设计艺术”一词,以前皆称“工艺美术”。中国的设计教育也经历了从“图案”、“美术工艺”、“实用艺术”、“工业艺术”、“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国当代的许多著名设计师均毕业于美术学院或工艺美术学院,受到系统的美术观念的熏陶和技能训练。

在西方,设计(Design) 概念也起源于当时的绘画,画家们往往也从事建筑及器具设计,直至19世纪末,欧洲画家和设计师的身份都是无法明确分开的。当时欧洲一些美术院校以绘画教学为主,但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设计工作,这就带来了一个关于设计理论的归属问题:到底是在美术的大的框架下,还是自成体系、独行特立?笔者认为虽然现在设计艺术学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其发展仍然脱离不了美术价值体系的影响,需从美术领域不断吸收实践与观念上的营养。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美术领域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艺术思潮曾对现代设计的形式、风格、评价标准等产生过较多观念上的影响。“二十世纪绘画领域中,日新月异的前卫画派也对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的画派的主张覆盖着文学、艺术的诸多领域,有的前卫画家不但从事绘画、雕塑,同时也从事建筑和实用美术设计。”[2]从20世纪以来设计理论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设计理论的构建常以美术理论为蓝本,有些设计理论几乎直接脱胎于美术理论,受到美术价值体系的影响至深。20世纪早期,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赖特及格罗比乌斯、密斯•凡德罗等包豪斯的探索者们把设计理论重心放在设计的本质问题上,开始走一条纯粹以设计为对象的教学和创作之路,设计理论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中叶,世界主流国家对设计理论越来越重视,为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活动空间与研究基础,英国、日本等国纷纷设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协会、设计理论研究协会,设计理论的研究越发丰富、充实,体系也越发完善。但当人们惊呼现代社会很难再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全才大师时,不由得要去思考美术和设计观念及其关系问题。长期以来,设计理论从美术价值体系中吸取营养并将其作为创新的价值母体与后盾,设计与美术彻底分道扬镳后,设计理论自然会失去给养,失去原始动力,逐渐香消玉损。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大美术观,它涵盖了所有造型艺术审美需求的观念并形成集中反应。从广义上看,美术价值体系,它通过普遍性审美原则和方法来形成系统的结构,对美术创作及设计理论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美术价值体系,如同一棵大树,包含从传统到现代的各种审美思维,新的风格和理论的产生,都是不断生长的枝叶,丰富着大树的容貌,使之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反映,不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都包含在当代美术价值体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之中。当代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结晶,当代设计理论的建构及发展只有建立在这种大美术观的基础上,才会有足够的养分,得到充分的生长,并在这样的美术价值规范导向中不断丰富、健全和完善。

二、当代中国美术核心价值体系下设计理论的创新途径

这几年关于建立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美术》杂志执行主编,美术史论家尚辉先生认为这个价值体系一直都存在,而且是一个历史的形成与积累过程,只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去发现、提炼和归纳,它应该包括:对于传统美术的承传与创造的价值观,对于外来美术的借鉴与融合的价值观,对于艺术社会学与本体论的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性美术的价值观,对于大众人文关怀与个体人文关怀的大众美术价值观与当代性的美术价值观。[3]笔者非常赞同此观点。当代美术价值体系必须是一个综合的,且兼顾到历史、现代各方面平衡的价值观念的规范和标准,它以传统审美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并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不断完善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大美术的框架下,当代中国美术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固守与创新――确立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尚辉先生认为当代中国美术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强调中国现当代美术对传统美术的延续性,而不是断裂性或叛逆性;其次则是在延续与承传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与创新。所以,当代美术价值体系首先便是建立在传统审美价值基础之上的。设计是一种文化活动,理论与实践要保持传统文化和民族形式特点,必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与精神,在传承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模式和方式。随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意识中的普遍升温并形成热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现代化进程的对接关系的阐释成为一个时代话题。现代设计本土化的重要体现就是彰显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范式中,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空灵意境等。传统艺术理论是传统文化及审美思想的重要体现,在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的构建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空间,其中的一些经典论述完全可以建立起视觉文化形态的理念体系,指导我们从事视觉文化活动。[4]比如南齐宫廷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为我国造型艺术的创作和评论开创了一个缜密且符合艺术规律的理论体系,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和衡量艺术作品的经典标准和重要的美学法则,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本土文化特色和内蕴。汲取其中的思想精髓,是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认识论、方法论、创作论和鉴赏论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促进中国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和延伸。另外,古代绘画理论中的“不似之似”、“以形写神”、“借物咏志”要求;“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版面空白处理,以及篆刻中“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在现代设计中都有运用。传统的艺术语言会使沟通更显容易,也便于观众产生共鸣和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继承传统是当代美术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的应对之策,更是寻求民族化特色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大旗坚定地扛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形成我们独特的文化品牌,为中国设计理论的创新指引方向。放弃了传统,也就放弃了当代设计的创造力与文化底蕴。而追溯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之一即是具有推进现代美学的现实意义,并为现代设计注入文化的生机。当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除了固守其精神本源,还要勇于创新。设计需要一种意念,更需要一种文化意识,它是设计的主流,同时也能体现一个设计师自身的底蕴。当前国内许多设计师及设计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往往停留在对传统图形或符号的简单复制和因袭上,很少将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而所有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语言”及其理论的缺乏。我们生长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华夏沃土,通过寻求丰富的本土资源,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借鉴中国传统美术观念的探索并将之发展延续,是发展和丰富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的内涵,形成具有规范性的理论指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融合与思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外来文化是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从文化交流的自身规律性来看,外来文化往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处于一个封闭的体系当中就好像茫茫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失去了一个参照系。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设计也似乎趋于一种大同或国际化,在融入大的世界文化主流中,又体现时代的气息与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美术价值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外来文化和艺术理论的支持。尚辉先生说:“借鉴与融合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主体对待外来美术的一种态度。受西方强势社会的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演进都绕不开西方社会的巨大辐射。20世纪以来,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是贯通中西文化的先觉者,美术家也是这样。这就构成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都不是本土美术按自身逻辑演变的结果,而是本土与外来美术共同的合力作用。中国本土美术只有在借鉴与融合中才能展开现代性与当代性的转型,外来美术品种与样式也只有被本土化与民族化,才能获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新的生命活力。”[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在反叛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基调上,欧美各种新风格、新思潮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尝试形成了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在面对主流文化思想阵地不断受到冲击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保证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独立与繁衍,成为很多设计师考虑的重点。任何一种新风格的产生都不是无缘由的,必然是建立在一个思想理论的基础之上。传统的美术形式、主流的美术观念都有继承与创新、不断彰显时代精神和当代性的课题。借鉴与吸收的美术形式和观念都有消化与融合、不断融注本土文化精神和民族化的内容。“新艺术”曾标榜自己的“新”,即与历史上所有传统的割裂,但是无形之中还是受到了法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限制,最终形成了受东方风格影响,又带有本民族特有的浪漫特质的风格。当时在巴黎的捷克平面设计师穆卡(Alphonse Mucha)的作品中极尽对新艺术风格的宣扬,更是带上了巴洛克式的繁华,而这样的风格又深深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的商业绘画。解放前流行上海滩的美女月份牌和日本漫画中甜美的女性形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新事物,而是不同国家在针对外来文化采取灵活有效的手段,而产生的结果。伴随新的文明历程的到来,设计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刻影响着当代的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时代的发展又是促进美术及设计理论发展变革的动力,一味地排外固守,容易导致文化上的盲目自大,而失去自我发展完善的机会。辩证地融合、吸收是设计理论生机勃发的动力源泉,我们当以开放、宽容的态度审视外来文化,更要结合本民族文化特点去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生机勃勃,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人文关怀――艺术的终极目标

展现人文关怀,是中国美术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也同样是设计艺术的本质目的和终极追求。作为体现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的美术,首先体现的就是对人的尊重与关爱,其人文关怀的对象包括对个体与大众。“大众化”是新中国美术倡导的重要价值观,人文关怀更多表现为各种美术类型在审美内容与形式上体现着以各阶层的审美认知习惯与审美趣味为中心。古代社会,宫廷美术、士大夫美术是对少数人的人文关怀,民间美术是对社会底层大众的人文关怀。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制度、文化导向方面的转变,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美术的人文关怀对象被确定为以人民大众为主体,艺术为大众服务的目标在美术领域得到真正实现。设计艺术与古代美术的发展主线有所区别,传统的工艺美术,主要通过手工技艺来完成,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工艺匠人社会地位地下,且文化水平不高,工艺产品中虽然也有一部分民间艺品,大多则是为少数官僚士大夫阶层服务的产物,儒士的审美趣味决定着传统工艺美术的方向和发展。这就使得古代设计艺术的理论及实践发展,未能像在服务对象上有成熟的分层体系,在缺乏主流文化作为其基奠与支撑的条件下,其人文关怀也不如传统美术那样细腻而完善。

现代设计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带有明显工业时代的特征,要为大众服务。设计构建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着设计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设计在完成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必将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生存需求。当设计理念在绿色、生态、可持续等后现代观念中展开时,设计的人文关怀更多体现为对人的需求、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的关注,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设计往往包含着设计师的意志及人文态度,必然赋予“物”以人的意义,通过设计师及作品更好地为“人”服务,进而促进人文内涵的丰富和人思维方式的转变。[6]所以,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的创新,理应在人文关怀方面提出更加细腻、更加完善的要求,即坚持以大众为服务主体,涉及社会需求各层次的人文关怀方向,以各层次的审美认知习惯与审美趣味为中心, 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艺术追求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当前,设计学和美术学并列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探知上,通过传承、借鉴、吸收和融合来追寻“本土化”,是设计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思路或线索。面对飞速发展的设计世界,置身深厚文化积淀的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和借鉴当代中国美术价值体系,以新的姿态和高的文化视点,固守民族文化主体精神,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同时用辨析的眼光兼收并蓄国外发展经验,使之融合到民族文化和艺术理论中。如果对西方的文化和艺术理论只是一味地模仿或简单地挪用,我们的艺术必然丧失民族个性。批判性继承和辩证性融合,方可找到真正的契机,创作出具有当代中国性格和秉性的作品,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创新精神的设计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设计理论本土化的繁荣发展,这也是当代设计师将辉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汇的时代使命。

注释:

[1]杨萍,赵昆:《正视现实 迎接挑战 规划未来――“十二五”时期中国美术发展战略座谈会综述》,.cn/zixun.asp news_id=636,2011-3-3.

[2]朱铭,荆雷:《设计史》,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页。

[3][5] 颜慧:《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国美术发展――尚辉访谈》.cn, 2011-03-25.

[4]张宽武:《论中国古代画论的生成方式》,《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2

很多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对参考文献不那么用心,认为只要把论文写的新颖就可以了,却不知参考文献对于论文来说是多么重要,读者可以通过参考文献来观察作者在写作当中阅读了哪些相关的资料等。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的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在大家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转玲.论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现代商贸工业,2009(9)

[2]谭维庆.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现代商业,2008(4)

[3]于长春.税务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黄董良.税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5]王艳华.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415.

[6]王瑛.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218.

[7]李中锋.关于税务会计师作用分析[J].会计文苑,2012,(04):11-13.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陈金英.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J].现代商业,2012-08

[2]卢向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与协调分析[J].当代经济,2010-01

[3]朱静.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商贸,2013-06

[4]史海凤.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探究[J].时代金融,2015-10

[5]林翰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及协调路径[J].西部财会,2010-05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萌.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4:116-118.

[2]张惠群.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2:28-29.

[3]李娜.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9:160.

[4]冷琳.构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9:23-24.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3

一、广美设计现象的特征

经历了60多年的持续努力,特别是最近30年的快速发展,广州美术学院的现代设计和教育体系,渐趋完善,并已形成了相当明显的设计现象。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现象的主要特征。

(一)设计本质:以需为本

广州美术学院一贯秉承“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受广东独特的环境影响,早期的“广美设计现象”中的“以需为本”是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限定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构筑了一个物质化的设计世界。消费需求受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关注,“广美设计”影响力打造的起始,是以深度发掘企业所处的竞争性市场状况,充分把握目标受众的各方面需求为主。基于此,广美人对于设计属于经济基础已达成共识,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中,能够自觉的将“限定”与“控制”作为解决设计问题的手段之一。“以需为本”呈现出按照各种限定发展设计;按照经费预算控制设计;按照消费目标约束设计;按照商业法则规范设计。

(二)设计实践:融入市场

设计成果最终需要依靠市场来检验,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得到社会认可,设计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深入市场,重视实践,是广美设计现象的重要特证,广州美术学院也最早最成功地构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闯出了一条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融入市场”是基于市场环境、学校背景,将“产学研”进行有机整合;根据产业和企业所处的竞争性产业环境,对设计命题的内容与性质做出科学正确的设计决策;通过与社会、市场的紧密联系,及时掌握相关设计教学的实践变化。涉及到“广美设计实践”这一话题,不少人与广州美术学院结下不解之缘。高永坚、尹定邦和王受之是将学院建成全国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者;林学民、陈向京、韩子定、余希洋等后来者直面市场的竞争,相信市场,接受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并融入其中。广美的口号是“干中学”,在教学、科研的同时,加强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强调师生的社会实践意识,用设计学科为社会的实践来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使设计教育与时代同步①。

(三)设计成果:社会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广美设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集美组作为其中的核心代表,二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业绩斐然,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的设计服务机构;白马广告作为改革开放后广告先锋中的一员而享誉业界,曾为300多家国内外企业提供广告服务,成为中国第一家销售额过亿的广告公司;到目前为止,“广美设计”从事的设计实践品目繁多,涵盖了几乎所有设计创意产业。如上所述,广美设计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早期设计现象体现出了对“需求、市场”等经济价值的关注,而对“精神、艺术”等文化价值的淡漠;对“社会和行业”活动的追求,而对“校园和学术”活动的回避;对“市场意识型”教育者的认可,而对“知识学术型”教育者的不解。目前,广美设计现象在体现设计的物质属性的同时亦努力实现设计的精神属性,因而其设计本身,也就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促进了设计产业的社会、经济价值增益。

(四)设计理论:客观务实

设计的思想理论来源于设计的实践并提升对设计实践的指导,通过学习得出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再根据实践来丰富理论。以尹定邦为代表的广美设计人以兼具中国国情与经济规律的设计理念,提出了“要站到设计的投资者、生产者、营销者和消费者的立场上,观察、分析和处理设计问题”“设计首先服务于物质文明”等设计理论观点;以前瞻而务实的治学态度提出了移位论、服务论、目标论、系统论、整合论、运动论和创造论等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理论体系;以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设计观念,先后出版了《设计学概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中国当代广告史》《设计学文集》等一系列设计艺术学书籍。客观求解、务实求理与设计实践在逻辑上是统一的,是对设计实践的最好解读。广美设计在学习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代设计发展所处的独特国情,结合广州美术学院长期的设计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设计理论观点,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研究。

(五)设计教育:创新意识

设计教育应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要,能够切实地改善人们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在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现实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弊端严重。因而造就一种实用性、适用性的设计教育仍然是必要的追求。这样的设计教育必然是因地制宜的、灵活的和多样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学校拥有更多的自。“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无疑成为了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人的动力源泉,广美设计现象的形成也有赖于广美设计教育体制创新与改革的推波助澜。注重实践,客观务实的教育理念的推行需要革新旧观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实行,发挥作用,为此广美设计人不断地尝试新的设计教育模式,探索富有个性的教育方法,努力形成富有效能的教育实践格局。以设计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逐渐统一为陈旧的设计教育理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实践内容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为传统的设计教育体制增加了新的活力,使得广美的设计教育系统形成了“产与学”“盈利与育人”的良性循环的设计教育体制。

二、未来发展之路的探寻

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更注重现实性和前瞻性。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研究历史和过去,更要探索未来。21世纪,一场围绕着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全球展开,设计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群的核心,对当今与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所展现的设计形态和文化内涵,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并推动者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和知识创新等工作,中国设计产业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力量。国家的重视,大众的需求,技术的完善,这些有利因素正促进着我国设计教育的全面发展。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的课程理论研究有必要在根植于传统理论研究的同时在国际文化视野中展开与西方国家的对话,探索新的路径并以此引领设计创新教育。

(一)探索艺术、科学和商业高度结合的教育模式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以及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浪潮,科技与艺术设计创新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不断扩大的效益与影响力正日益被世界各国所关注。与此同时,也对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表明了新趋向,提出了新要求。当今时代设计学学科应与人文学科、社会学学科、科学学科以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合作,应逐步走向与创意经济、科技创新结合之路。随着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设计教育通过资源的重组与优化,打通学科之间长久以来的屏障,通过多学科交叉的运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的教育模式。从大的规模和大的教育框架当中,把艺术、设计类的大学跟经济类、管理类和理工类大学进行合并,比如,我国的清华大学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合并;伦敦的5所拥有百年历史、国际知名的艺术学院合并为伦敦艺术大学;芬兰的阿尔托大学由赫尔辛基的3所大学合并为成。如今,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实践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技与商业环境,应当确立能够跨越科技、经济与艺术设计这三大领域的资源整合、机构调配的教育模式,逐步增设跨学科整合的新专业与研究中心。

(二)建立提升教育质量和鼓励教育特色为指向的教育体制

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提升教育质量和鼓励教育特色为指向的教育体制。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往往会对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继1999年扩招之后,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在规模急速膨胀中缺失了教育价值,致使办学条件不足等诸多问题,教育质量下降。改革开放以后设计教育转向为经济服务——广美设计教育一直处于社会发展的从属地位,这是广美设计教育在部分时间里秉承社会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技能本位的培养目标观的根源所在。为此,学校的设计课程要与时俱进,变化而有所更新,在面向市场的同时,亦要保持敏锐地探索意识;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亦要照顾到人类内心情感世界的展现。全球化时代促使现代设计应以多样性的文化进行国际化的创造性表达,既具本土化元素,又具世界性理念的艺术设计策略。广美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本土现实多,关注世界性现实问题和精神经验比较少,设计创作理念缺少国际性视野。广美设计教育研究应当确立自己的生长点,应当立足于广美设计教育的现实问题,既扬弃传统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话语体系,又与世界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其他话语体系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而探索既体现当今时代精神又适合于中国当今设计教育现实的研究路径。

三、结语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4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性主要是指艺术设计灵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将来源于生活并超脱于生活的艺术美感同生活中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形体进行再次结合,包括人文、政治、建筑、城市环境、网络平台等方面,是人类艺术与人类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实用角度来看,现代艺术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人类文明价值的外在审美观,同时能够通过赋予物体一种特性从而提升人类的内在生存内涵。就效果来看,无论在建筑领域还是在环境领域,现代艺术设计理论都能将完整的人文内涵赋予人类想要赋予的时空。因此在审视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时,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观念:第一,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一定是从艺术本身出发,通过改变艺术形态,与人类社会文明相结合,从而产生带有艺术“随附”价值的新产品;第二,“现代”内涵中包含已经产生的文明与已经存在的艺术相结合的特定性,一切已经形成的艺术设计理论必定有能查询的根源;第三,“现代”内涵与即将形成的艺术形式并不冲突,但是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一切以真实生活中的大众审美标准为衡量特性,随人们生活意志而转化,并不随艺术产生方式而变化,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的“现代”内涵基础是围绕生活展开的。

二、后现代性对于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现代”内涵的影响

后现论是由神学主义学说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理论方向为“反对所有约定成俗的形式,重新界定文字、符号、图形的意义”。后现代主义理论被引入西方现代艺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没有形成具体的派别,一直延续美术中“后印象主义”的名称,但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现代艺术评论家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将后现代主义艺术归纳为五个点:矛盾、随意、不连续、无节制、流程短。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中一切既定的形式,反对艺术的普及化,认为艺术的灵魂在于个人的塑造,而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点;反对艺术中的团体形式和联盟形式,认为将个体发展到极致是最能阐释艺术特征的手法。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后现代艺术评论家塔里蒙克•埃格尔在其《彷徨中的现代艺术》中说道:“现代艺术的特点来源于艺术家们对生活的塑造,塑造的过程无非是借助于生活表现艺术的张力,一切都形成约定俗成的形式,派别林立,艺术特性清晰,但这确是扼杀艺术的真正温床,艺术的表现没有传统、没有敬畏、没有约定,真正的艺术应当是灵魂的释放。”在20世纪,后现代艺术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重点,无数年轻的艺术设计者纷纷认同没有约束即为最好的艺术这一理论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设计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至今影响西方艺术设计形式。

三、次现代艺术起源说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现代”内涵的影响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5

进入21世纪,国内设计批评的文论逐渐增多。除去商业化的“广告”式批评外,从呼吁“批评”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到每逢设计盛事的点评热议,报纸、期刊、网络、会展和各种论坛上的相关评论汇总起来,亦可谓众声喧哗,但分散于各处,却又少见振聋发聩的“强音”,难彰鞭策、促进之实效。应景、浅说和描述,还有隔空打牛式的文化理论玄谈消解了设计批评的价值和力度。

脱离设计本体漫谈文化及社会意义的批判,和仅就景观表象阐发感想与建议一样,喧哗中难得批评的内在本意;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批评文论的直接转借,和把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笼统套用,也都使得现有的一些设计批评流于浅表化。目前多数批评文论未能在设计现象、理论、历史和批评间找到适合的平衡点切入;也未能在商业批评、文化批评、价值判断和社会批评间理清需要的路径。泛意的诉说,偏颇的强调常满足于自说自话,加之由于缺乏基于共识的交流和回应,并未形成针对特定批评范畴的理论积累。故至今国内的设计批评多是平面展开,在规模上扩大,在涉及面上扩展,但却表现为无序状态,没有在纵深方面有更好的递进。

媒体批评和所谓学院批评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一种互补和关联。应该看到“媒体批评”的即兴容易受到各种利益和情绪控制,局限于形式、成本、趣味和道德等方面,此时的设计成为谈资,批评则常被简化为一种激昂的理想或反对。“学院批评”这一称谓来自文学批评,常作为与大众媒体批评相对应的概念,强调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其评述范式的“学理”性。如果说“媒体批评”的普及效应如今已经作出了铺垫,那么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对“学院批评”的召唤就显得愈发迫切。“学院批评”的理性在于有规范、有标准、有逻辑和言之有据。设计批评不能仅满足于随笔和感性,任何情况下,“深度解说”的批评是支撑各种批评价值的核心。我们需要怀着理性的诚意去深入具体,设法在与由设计师、设计行为、设计现象和设计环境所组成的本体关系探讨中去深化思考,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面临进一步的深化和醒思。

适合中国的设计批评体系应该如何建立,本土文化背景下的批评话语是怎样的,批评如何影响实践现状,批评主体的主动性应如何发挥等问题都需要学理性思辨。学理性的批评需要自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引出对设计批评的标准、方式、途径、意义和未来等方面系列追问,也必然会带来对设计批评自身的批评——设计批评学的构建设想。

二、圈子与共识

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关系应该是矛盾统一的关系,交流、配合,在互动中讨论和实践“设计”利益和价值的社会诉求,但理想和现实间总是存在距离。在某种“传统”的语境中,“设计批评的难处,不在作品,也不在视野,首先在人。”这是《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对时下批评的感慨,他认为:“目前的设计批评有两个误区 :‘一、批评会得罪人 ;二、认为批评者的水平要比被批评者高。’从业者心态不好,两三句话不中听,可能就再无来往。”{1} 这种现象或许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性的弱点”,拒绝批评有时也并非完全出于忠言逆耳,缺乏共识、欠缺真诚更是症结所在。不在一个层面上讨论、不坐在“一条凳子”上讨论、不围绕一个范畴讨论,或者不在一个自律的场域中讨论……这是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常见尴尬。批评者和设计师可以相互轻视,理论研究者可以不相往来,评奖活动中的专家可以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地可以分南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可以在区位行业和协会系统支持的“圈子”内自给自足……此种状貌亦如祝帅《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批评》一文中所描述:“名目繁多的‘设计论坛’都打着‘全国’甚至‘国际’的旗号,但每次论坛的参加者似乎都不是同一拨人。”{2}只有局部“圈子”,只顾集团利益,没有具备高品质专业公信力的统一学术组织,没有真诚、公允、开放的合作机制,在这样的境况下,低层次的“成果”不断重复,规范无从谈起,交流的氛围被懈怠,共识难着边际,自以为是的批评则难以服众。

达成普遍共识是交流的基础,也是经验积累和批评深化的基本路径。设计批评寻求共识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规律和规范的把握,更是辨析方向、明确立场,探究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平衡利益与上位价值诉求关系的基准。担当的勇气、包容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和开放的交流机制是设计及其批评健康发展的保证。

三、西方理论与中国“水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文化、哲学理论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语境深刻地影响了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文学批评、艺术批评、设计批评中广泛借用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和新批评等西方批评范式虽然广受诟病,但却不能拒斥其显见的现实意义。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催生的现代设计依托其文化体系,历经近200年建构了其批评的历史脉络和话语系统,所带来的经验和便利自然会成为中国设计及批评的重要借鉴和参照。但是阶段性的实践过后,人们不难发现,由于文化的质性差异和发展阶段的错位,那种套用西方文论名词、格式、形态的熟练操作,没能掩盖这种批评理论与中国本土问题间的隔阂。中国当下正处于现代化进程当中,且这一进程尚未完善,城乡差异、区位差异、消费差异显著;后现代文化在中国也不存在真实的社会基础,东西方文化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没有因为加入“WTO”而消解;国内发达地区和小众体验更像是现代设计文化的“特区”,其表层器物的现代化不足以代表国内设计问题的大多数。笼统的当代文化批判,不顾设计本体的泛义解说,以及生硬的后现代概念组合,并不能在当今中国社会背景中找到恰切的文脉对应,也难以全面和深入地阐释中国设计的各种具体现象。当中国设计日益走向世界和深入百姓生活时,与之匹配的设计批评须获得富有建设性的实在意义,建构符合中国文化和本土实际的批评话语体系更显迫切。

面对西方批评理论的强势和话语霸权,国内设计理论界已有反思。在接纳西方文化理论的过程中,须要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强调包容性和批判性共存,公允的选择、务实的判断是基本的态度。对西方器物、制度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参照,需要对应中国的设计传统和社会现实。探寻时过境迁的传统并非要证明自足的资本和所谓“民族化”优势,而是要从中寻找融入现代的文脉依据和其中的智慧与精神。李砚祖在其《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一文中认为:“全球化的态势中,发展本土化的设计,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传统精神,用全球化视野创建有民族特色,先进的设计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也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时代任务和职责。”张夫也、李丛芹则在其《从功能、形式到品行: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一文中,依据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理念归纳、提炼出针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建构原则,包括“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等指标方向。

目前来看,这些倡议仍停留于学界讨论层面,要成为实践层面的主流意识,还需要更多考虑批评所在的社会现实。孤立的讨论设计传统及片面于所谓设计文化传承容易走偏,中国设计的现实环境不仅有来自一脉传统的影响,更表现为当下多元文化矛盾冲突中无限丰富、动态鲜活的日常生活。对中国设计的本土服务对象及现实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是构建中国设计批评话语系统的前提。

注释:

{1}李云:《意识·态度·方法:设计批评何以成为可能?》,《装饰》2011年第8期。

当代会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式会计;西式会计;单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西方会计经历了从13世纪到19世纪近700年的发展。论文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产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下。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了以成本会计为立足点,面向公司经营管理的一套较完整的核算体系。会计的实务处理与理论方面已开始朝着现代会计的方向发展转变。

而在我国,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封建体制的制约,记账技术刚刚完成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转变。当时发展得较完善的复式记账法是:“龙门账”、“四脚账”。然而,与借贷记账法相比,他们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账簿组织不够严密,会计核算项目设置不够科学,账户体系不够健全,等等。由于当时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其腐败落后的封建官僚体制,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这时的“中式会计”远远落后于“西方会计”是必然的。

一. 20世纪初对西式簿记的浅尝引进

1.学术方面。在20世纪之前的中国,由于受“重农抑商”思想的束缚,加之文人墨客对会计人员形象的不正当宣传,致使人们视会计为“雕虫小技”,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在这种非正常观念的支配下,尽管历代记数方面的学者在有关著作中先后不同程度地涉及与会计科学有关的内容,但其仍缺乏创意。20世纪初,由于清朝廷的腐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古代会计未得到发展。到了清代末年,会计方法明显的落后于西式的借贷记账法;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四脚账”复式簿记法在新的社会经济需求下,逐渐暴鼯出了其弊端:(1)中式会计方法有不少弊端,相比之下,从西方传来的借贷记账法则更为科学。在西方较为先进的会计方法的影响下,中式会计进入了改革的进程。(2)一批从日本学成归国的青年学者将西式会计引人我国,并发展和传播开来。这一时期有关著作和论述包括:1905年由长期驻外使者蔡锡勇的遗著《连环账谱》,这是中国第一部介绍和研究西式簿记(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首开了专门出版中国会计学术著作的先河,从而成为20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一个划时代事件,1907年谢霖与盂森合编的《银行簿记学》,它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对20世纪30年代“中式簿记”改良运动起到了摇旗呐喊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自唐宋时期所创立“四柱结算法”后已经沉寂了近千年的中国会计科学发展带来了一股和煦的春风,成为中西会计文化在20世纪进行全方位交流的起点,拉开了中国会计科学在20世纪得以快速发展的序幕,从而使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初就翻开了新的一页,奠定了必要的舆论基础。

2.实务方面。清代末年,尽管在少数企业引进西式簿

记的推动下,爱国学者开始利用“西式会计”对“中式会计”进行改良,毕业论文然而,当时的改息却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至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通过30年代的会计改良与改革之争及其改良与改革方案推行,至40年代,无论政府会计,还是公司会计在革新方面都取得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的政治、组织制度日趋腐败,并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所进行的会计革新也免不了最终流于形式。

二.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会计的引入和研究

1.学术界对西方会计的态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也进人到一个崭新的时期。但对于西方会计理论的态度和评价,在我国会计界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由于受会计阶级性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基本上对西方会计持批判和排斥态度,如将借贷复式记账法视为资本家欺骗工人的手段。从70年代末起,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全盘否定转为批判、借鉴和利用。到了80年代后期,是比较集中地介绍西方国家会计政策与惯例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阶段。

2.西方会计引入和研究的特征。西式会计的初步引入,在其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上有2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所涉及的范围受到了限制,主要限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有关部门及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问题;二是它也并没有太深地触及到中式簿记在中国民族工商业管理中的地位,因而对会计科学发展的影响也就只能局限于另外一种科学方法的引进运用及比较问题。

3.对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我国会计理论界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对于西方国家的会计政策体系及其运行环境和运行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工作,职称论文 发表了一大批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形成了颇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为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全面改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