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品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文学作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1

关键词: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困境;出路

自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越发依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推广与传播。“向世界说明中国,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和融合。”[1]文化软实力越强的国家,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现当代文学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解决当代中国文学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接受度,是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1中国现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

1.1文学交流相对不足,不注重译介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建立和完善了各个传播和出版途径,及时解决了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面临的困难。大量优秀的国内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使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风采。然而,我们虽然在数量上部分实现了文化“走出去”,但与外国文学的译入与传播相比,国内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程度还远远不足。我们缺乏听取海外读者反馈的渠道,无法了解作品的译介效果。国外著名学者佩雷尔曼在新修辞学中表示:“任何性质的话语都必须以受众为转移。”[2]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受众群体的重要性,只有重视海外读者的心理,才能加速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进程。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英语译介作为中国文学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筑积极开放的当代中国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3]。只有促进国内外文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让我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影响力。

1.2中西方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上有着很大区别。当前,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学的传播和对外译介,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学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缺乏竞争力,我国对外出版的作品需要先被翻译成英语,才能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接受。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地域特色。中国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文化意蕴非常明显,翻译出版后,许多海外读者表示看不懂,不知道究竟在讲些什么,更无法深入体会中国文学的思想精髓,甚至因价值观念不同而排斥中国文学作品,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走出去”[4]。由此可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要想尽快走出国门,被更多读者接纳和喜爱,就必须重视对外译介的效果,建立健全海外读者反馈机制,尽可能地将中国文学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转变为通俗易懂、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接受的文化信息。

1.3欠缺国内外出版机构与出版途径

中国文学想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良好发展,合适的推广途径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文学作品对外译介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欠缺较好的出版机构,出版途径也比较单一。在国外推广国内文学作品时,出版机构的参与程度不高,了解海外读者阅读心理的渠道也比较匮乏,很多国内出版机构不了解或者根本没有研究过海外读者的意识形态、审美习惯、宗教信仰、阅读喜好等。笔者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是只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推广到海外就能完成文化传播的任务,很多国内译者仍坚持以归化策略进行中国文学翻译,一厢情愿地认为海外读者会毫无保留地接受自己翻译的作品,忽略了海外读者的主体性及其对中国文学作品译本的接受程度,无法与海外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互动,译本的海外传播效果可想而知[5]。以上种种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在文学作品出版和对外传播方面成效不明显,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得不到海外读者的青睐,进而影响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2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出路

2.1构建国内外协作共同体,推进中国文学“走出去”

当前,我国文学的对外译介途径还有待拓宽,海外文学作品展览和国内出版等传播和推广形式成效一般,且投入多、见效慢。如今很多推广效果好的作品均是由国外出版商发行,说明海外读者更偏向于此类译本。但我们不能只依靠海外出版商,这会失去在国外市场的主动性。有专家指出:“在美国,大部分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商业市场是没有销路的。”[6]国内外出版商应联手拓宽推广渠道,建立文学传播共同体,联合发行。还可以通过国际名人、海外书展、中国驻外使馆等渠道进行推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加速中国对外译介的传播,促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2.2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重视汉语在海外的推广

中国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仅凭文学作品是不够的。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心理、重视汉语的对外推广,对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外读者包括专业学术读者和具有兴趣爱好的普通读者。专业读者能够深入鉴赏和剖析中国文学作品,而普通读者可能仅仅是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才选择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应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习惯,选择其感兴趣的文学主题和作品类型。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类型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对外推广上阻力较大。例如,“宫斗戏”在国内有一定市场,但海外读者却很难完全理解,对“宫斗文学”的关注度也较低。由此可见,我们应当主动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出版海外读者更易接受的文学作品类型。其次,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推广汉语。然而,现如今,全球从事翻译工作的汉语学家极度匮乏,翻译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图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海外文化市场的一大障碍”[7]。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市场上很难被接受的原因之一,就是西方读者在阅读国内英译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误解,也无法真切感受到源语言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涵。汉语是中国文学的载体,推广汉语可以推进国内外文学的多元交流,只有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中国文学才能在世界文学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3创造中国文化精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多元交流

我国文化产业应当尊重世界各国读者的消费习惯和阅读偏好,在此基础上生产文化精品,加速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文学交流国际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政府应加强对翻译家、文学学者的支持与培养,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让海外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学作品。

2.4尊重客观的发展过程,凝聚多方资源与力量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设法拓宽对外译介的途径,还应集结国内各个机构、团体与组织的力量,尊重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建立文化传播的反馈机制和交流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叶嘉莹先生指出:“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不是空谈,不是口号,要传播中国文化,要知道中国文化美好的品格道德所在,要能让它们在身上表现出来。一句话,就是要用言行、用实践来传播中国文化。”[8]译介传播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力量,还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沉淀。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更好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让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吸引海外读者眼球的内容“走出去”,从而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为国际文化交流增添新气象。

3结语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2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当代价值;实现路径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讲,近代之前所存在的文学都可视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从题材类型上看,诗词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词既包括四言古诗、楚辞、古乐府诗,又包括五言、七言古诗以及律诗等。戏曲、小说也是古代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皆是由古代先贤所创作出来的,尽管这些古代文学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与未来文化发展而言,具有深远意义。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从文学角度出发,本质上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属于同一类型,二者都是文学形式的具体呈现,但由于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者所接受的教育形式不同,因此在情感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当代文学以古代文学为依托,是古代文学的延续与发展,二者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对于当代文学发展来说,古代文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减少了阻力。同样,当代文学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学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学的革新与发展,也就是常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2]。

二、在当代文学中融入古代文学的积极意义

当代文学作品需要丰富的素材加以填充,如此方可提升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涵。引经据典是文学作品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说创作当代文学作品离不开古代文学的支持[3]。在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如果创作者对于文学经典知之甚少,就会影响作品的表达。实际上,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是从之前的文学中汲取养分的,比如《西游记》就是取材于《大唐西域记》、民间传说与元杂剧等等,在此基础上,构成完整的著作。对于当代文学发展来讲,如果不能从古代文学中吸收养分,就会陷入发展僵局,苍白的语言表达更会切断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4]。只有高度重视古代文学,才能保持当代文学创作的持久生命力,从而实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的当代价值分析

(一)认识价值。文学创作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尽管不是将实际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但也是以艺术表现的形式对现实生活加以反映,具备一定的真实性,是真实生活的缩影,所以体现出古代文学具有认识价值。古代文学作品囊括了社会背景、意识形态、人物心理及情感体验等等,品读各种各样的古代文学作品,广大读者可了解并掌握当时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以及审美价值,以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增长自身的见识[5]。文学作品并不是历史的复制粘贴,其更加重视社会文化的呈现、人生感悟的抒发与情感体验的交流,阅读文学作品可引发人们思索人生、感悟生活,以此激发情感共鸣,积极调整心态,更好更从容地面对人生。

(二)教育价值。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与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因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熏陶、洗礼的过程,不单单会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念,更会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从而使自己得到升华。与此同时,阅读各种各样的优秀古代文学,可重新塑造人们的审美价值、品位追求,并激发情感共鸣,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有效增强人们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内涵,并帮助人们塑造更加完整、完美的人格。人们通过阅读赏析古代文学作品,便能以创作者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以及审视世界,在经典文化的体验中,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思想与文化精神。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与权益的获取,其功利心更加突出,而通过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人们可学习到古代先贤的价值追求与生活态度,以此为借鉴,及时调整、平衡自己的心态。在古代文学阅读中,启迪心灵,彰显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逐步提升个人品质,并建立健全的人格,以此优化社会风气。

(三)文化价值。文学是一个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主流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同样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古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的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经历过多种磨难与坎坷后依然屹立不倒,文化得以发展传承,这就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经典古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伟大的民族精神,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艺术性与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更加无法复制,值得所有人尊重与弘扬,同样也是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据。

四、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的路径

(一)以科学方法深层次分析文学作品。在经典文学作品分析中,作品赏析与应用是关键,通过精读、诵读及深层次解读,可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内涵。首先,在古代文学作品精读中,读者对作品中的字词、语句进行细致的品味,甚至精细至标点符号,认真仔细品读经典文学作品可有效强化读者的作品赏析与作品分析能力。比如在精读李白的《将进酒》这首古诗时,“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朝”与“暮”两字入手,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整个过程表达为朝暮之间,把原本短暂的人生说得更加短暂,以此感慨人生易逝。“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必”字,将诗人的自信与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诗篇字句表达中,不难看出该诗表面上在感叹人生易老,实则是感叹怀才不遇,诗人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将满腔激愤化作豪放行乐之举,借此排遣忧愁、反抗现实。其次,在诵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以精读为基础,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节奏情感朗读相应的文学作品,以便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与情感抒发。例如,在阅读《孔雀东南飞》这一文学作品时,诗中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表达主人公刘兰芝坚定的爱情观,愿意为爱与尊严牺牲,体现了女子的忠贞与专一。在作品阅读中,同样也需要借助语音语调、节奏情感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与思想态度,在此基础上,感悟作者的创作思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相应的情感表达。最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也是作品赏析的重要过程,在文学作品解读中,既要细致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的意境,更要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读者可从多个途径、多个维度入手,例如作品创作背景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此全方位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出了李清照的孤独无依,阐明了她的心境。对比李清照早期的《如梦令》等作品来看,可知晚年的李清照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结合《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来看,此时处于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痛失爱人等一系列变故,因而其作品再也没有当年的清新可人与浅酌低唱,而是非常沉郁凄婉,主要抒发自己对于亡夫赵明诚的怀念之情与表现自己孤单凄苦的境况。在众多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要想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就必须细致地品读并分析其内涵,不断深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当代价值,以此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能力。

(二)以丰富情感感受文学作品。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以科学方法深层次分析文学作品,更需要广大读者投入丰富的情感,运用充沛的情感全方位感悟经典文学作品。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与广大读者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对于读者来说,可帮助其更好地分析相应的古代文学作品。比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将离家在外游子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中秋佳节本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但却无法相聚,只能通过观赏同一轮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将自己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且无法与家人团圆的情感融入其中,以此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作品的价值内涵。比如王安石的《十五》中,以“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这一句诗表达出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月圆之夜母亲听到杜鹃叫声,顿时思绪万千,总是担心离家在外的儿子吃不饱穿不暖,展现了天下母亲伟大的爱。母爱是所有人都感受过的,在这类经典文学作品中,广大读者可将自己的母亲对于自己的担心与呵护融入其中,以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深入解读并分析相应的文学作品。

五、结论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3

曾经创造出一大批思想精英的中国当代文学,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弱视程度越来越突出,课时的急剧压缩,因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应用性学科教育的过渡偏重,在教育内容上围绕“市场”变化来调整,如英语、计算机的学习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同时,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大学生对浓厚的、高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书籍被弃之不顾,大学生人文环境教育的学习氛围日渐淡薄,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往往更倾向于实际了。与此同时,面对严峻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环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改观,很多教师仍然将生动活泼的当代文学作为一堆已故的知识现象,而无法注入新的思路和灵魂,来激发中国当代文学对学生的生命启发和审美想象,更不去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人文体验和人格心理的构筑。中国当代文学的核心是建立在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基础之上,从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学思考中,将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进行联系起来,将教学的重点和目标转移到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和人生观的塑造和建树上,以结合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期许,并从大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认知实际出发,将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熔铸于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上,进而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站稳脚跟。

二、开展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中国当代文学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基础的专业课程,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对高等教育中的文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发生了改变,为此,必须审慎对待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际,认识到其必要性。

1、现代本科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改变

近些年来的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大学教育由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对人才的教育目标也由过去的专业人才转变为“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强调对人才的通识教育和素质能力教育,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对选修课程的增加和实践环节的推广比较多,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课时只能给予压缩减少,因此,如何更好的在现有的课时下实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有效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2、现代本科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生改变

从上世纪的 80 年代的文学高潮的蓬勃发展,直至 90 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国人民对突入其来的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的无所适从,而引发的文学边缘化现象,同时,高校扩招的深入,高等教育教育目标的转变,对生源质量的调整等一系列现象的影响下,原本喜欢文学的大学生在种种文化现象的影响下,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面对繁重的文本阅读任务,要么放弃,要么草草的浅读或读简本,不仅难以实现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更难以从内心形成正确的当代文学的学习态度。轻人文、重应用思想的影响,也使得很多学生将时间花费在考证和考级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阅读大量的文学经典,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带来重大的冲击,也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3、现代教育理念的复杂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似乎可以活跃人们的思维,增强课堂的教学活力,而这些五花八门的理论势必要对基础性课程的知识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别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些批评方法,不仅给我国的当代文学带来了不统一的现象,也使得教师的在教学中出现难以适从的迷惑。为此,教师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新。

三、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

1、必须从提高理论素养的角度来实施当代文学教学创新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结合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淡化“史”的角度来进行选择性的讲解,比如结合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以及对文学的贡献和地位等,侧重于对文学作品和作者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阐述,来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嬗变的因由和特色。同时,对于必要的文学历史部分,也要给予必要的讲解,比如对五四新文学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等,需要进行专门的讲述。为此,既能够突出当代文学的文本性又能够彰显其历史性。同样,在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时,还要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中理解作品的深刻涵义,也就是说通过文学知识或现象,来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联系或基本规律,以促进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现象进行统一起来,能够结合作品的艺术构思和意蕴来强化文学作品的理论高度,进而概括出文学艺术规律性知识。

除此,还有结合当代文学作品的学术性价值,文学作品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或历史相联系的,为此,在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借助于各类文学评论思想和理论知识,来针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思维,应用到教学中,就是要结合最新的文艺理论和方法,来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剖析和界定,并从中使得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理论背景下来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同时,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时,要从不同的专题性研究中来客观全面的将研究的方法和标准呈现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精神。

2、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弘扬当代文学的文学性

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其文学性,来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从当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文学魅力、文学审美等方面来突出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注重从文学作品中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对人生的感悟能力,从对文学作品的品味中来反复咀嚼作品的生命力和魅力,而不能够像文学研究一样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定性分析,讲求所谓的文学操作性,不仅扼杀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趣,还阻碍了大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价值的吸收。同时,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加强对文本教学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能够跟随作者的心一起来感受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并从阅读中来加深对课堂教学的印象和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外延的理解。为此,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要给予大学生一个必读书目,让学生能够从相关的作品中来进行探究性阅读,并从中提出重点部分或要点,强化学生的阅读作品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吸收和总结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并以此作为学科课堂教学考核标准之一,以得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教学目的。#p#分页标题#e#

3、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性的教学,更多的是从文学作品中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和情感,大学不是贩卖知识的商店,文学是诉诸于心灵的东西,好的文学是人类对人生、对命运的一种思考,更是对人的价值、理想、追求、信仰,以及自我实现的一种精神颂扬。为此,中国当代文学在教学中,更应该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态度上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从经典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引导学生向善,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

四、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和策略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引导和启发

文学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积,而是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和展示,为此,在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不能简单的从知识的灌输中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更应该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进行分段的、循序渐进的启发和引导。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主动性来出发,将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向对文学兴趣的追求上,从作品所阐述的文学意义和价值上来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并从中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感受。既要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给予文学作品的剖析和解读,又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从生活的角度来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

2、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传播带来无限的生机,也促进了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发展,为此,必须建立起适应现代网络教育发展条件的多媒体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从多渠道、多方面的来增进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比如通过资料查询、分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形式,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欣赏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3、从教学评价和综合考核的角度来革新教学目标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和综合考核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来说同样重要,为此,在传统的当代文学课程评价的基础上,减少所谓的死记硬背的环节,而更应该体现出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自我人格建树的影响,并从对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阐释中,来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如何成就一个具有优秀人格、有活力和上进心的大学生。

五、总结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4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不只政治关系如此,经济关系亦如此。一个国家若欲闭关自守,只会有一种前途:被人类文明所抛弃。   文学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文学只有走进世界文学的大潮,才会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前进的里程碑与路标。尽管它同世界上任何奖项一样,无论多么诚信与公正,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存在与发生。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伟大的历史性功绩,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文学主流的昭示力量。在它面前,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可匐伏膜拜。看重它,争取它,不急不躁,以平和心态对待它。   平心而论,若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史来比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如鲁迅、巴金、老舍和沈从文,均具备摘取桂冠的资格。然而,由于种种说得清或说不清的原因,中国作家毕竟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了。近年,华裔外籍人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管评委会出于何种动机,我们作为大国公民,都可以用宽厚的胸怀对待与接纳,不可以有小家子气。若说意识形态原因,难道我们自己还表现得不充分吗?关心当代文学的人们难免对它的前途予以关注,就中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可不可以以及何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往往也会对此作出或此或彼的预测。   今日之中国文学,是昨日中国文学之继续。   我们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基点的评估,会有利于我们作出较为准确的描述与预测。   一特定的生存环境促成中国当代文学独自的运行轨道与风貌。它已走过60余年风雨崎岖的路程。从表相看,这是一个由孱弱而经历曲折反复不断走向繁荣兴盛的过程;从深层看,这是一个由文学的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是一个文学觉醒的过程,是一个文学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实质是,真、善、美的运行机制由非良性状态向良性的转化与调整。   这一独特的运行过程与实质规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对于发展特征的把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发展规律。为此,我们主要从动态与深层去探求当代文学发展的独特个性亦即基本特征。   多变与反复交织的轨迹,是人们首先看到也是最易觉察的特征。过去,有人把当代文学称之为社会与时代的“风雨表”、“温度计”,如果不把它作为对当代文学的要求,而看作是对当代文学历史的某种比喻性描述,倒也是相当恰切。   1956年文学创作的初步解放,1957年文学遭受的灾难,1958年文学创作的浮夸风,60年代初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批判,“”对文学的扼杀,“”后的复苏与发展,以及以《武训传》的批判为滥觞的频仍无休的文学批判运动,这一切都说明当代文学如“风雨表”、“温度计”。一般多变、易变。这种变化呈现为具有一定振幅的摆动,呈现为一种由此到彼、由彼到此的反复性。当代文学正是在这种否定、肯定的摆动中前进。   形成多变与反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对文学的主观干预与文学发展规律的背离。质言之,对文学的行政干预和其他干预往往是违反文学规律的主观行为。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的对抗,使得文学的发展表现出长久的不谐调、不平衡状态。这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另一个特征。在“”及其以前,对文学的主观干预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种种片面、狭隘的要求。文学创作严守这些要求时,即走向萎顿;而摆脱这些要求按照文学自身规律发展时,就会走向兴盛。这也是当代文学发展中多变与反复的主要内容。   文学发展规律并不是超脱尘世的存在,而是由人的实践所体现的。一些认识到或感悟到文学发展规律的人,对违背规律的主观干预表示抗争,这才形成了二者的对抗。所以,文学发展中的主观干预与客观规律的对抗,是由不同的人们的不同文学实践所构成。这些坚持文学客观规律的作家、理论家、批评家、领导者与读者,在对错误的主观干预的抗争中,表现出勇敢可贵的探索与进取精神。富于探索与进取精神,这正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又一特征。   正由于众多的有识之士的探索与进取,对违背文学规律的主观意志的抵制,特别是由于改革、开放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得以走上正轨。文学创作出现了以反映人民的改革开放、奋斗进取精神为主导而与反映其他多样化生活并存的初步繁荣态势。文学创作主导与多样化的统一,这是当代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后出现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它是我国社会现实、政治思想的必然反映,它是读者阅读要求的必然反映,也是作家个性的反映。总之,这一态势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是正常的良性状态。   二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整体性的概括研究,不可回避对它的成就与局限的评估。而我们对当代文学发展基本特征的初步认识,正是为了有利于准确地进行这种评估。   当代文学创作追求真、善、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但也存在局限。文学创作追求真,追求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的真,也追求作家的思想与情感在创作中的真,因之,它也发挥过一定的认识功能。不过,文学创作也出现过虚假的现象,发展得严重时,创作成为一种隐瞒事物真相、制造事物假相而欺蒙读者心灵的操作。创作中由真到假的蜕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达到峰巅;“”后,逐渐完成了弃假返真的过程。   当代文学创作追求善,发挥了应用的功利作用,但也出现过偏差,影响了文学功能的全面发挥。当代文学创作在“”及其以前,一贯重视人民性、党性,重视“文以载道”,重视文学为政治服务,这有其正确的一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狭隘的目光、短视的功利要求,却妨碍文学功利价值的全面实现。   当代文学创作追求审美效应,为社会贡献出若干较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与鲜明形象。在“十七年”,主要是创造了一批再现型的艺术典型;新时期,除过创造了若干再现型的鲜明艺术形象外,还尝试创造了表现型的以人物心灵为主的艺术形象。后者尽管还不够成熟,但毕竟是可贵的开拓。但是,无论从质或量的方面要求,艺术典型都未能满足时代的期待,都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在质的方面尤其如此。#p#分页标题#e#   真、善、美这三个元素构成文学作品的有机系统。这三者的矛盾运动是创作机制的关键所在,也是文学作品得失成败及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及其以前的文学创作,过分强调作品的善的价值与功能,这种倾斜导致了真与美的削弱乃至失落,因而也导致了文学作品的厄运。   新时期,这种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当代作家们认识到,美是文学创作的起点与归宿,是贯穿创作始终的因素,也是作品赖以生存的根基所在,否则,便不成其为文学创作,不成其为文学作品。   但是,这并不等于认为真与善可以忽视,乃至取消。恰恰相反,美的存在与作用以真和善为前提,倘若脱离开真与善,美亦不复存在或毫无价值可言。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真、善、美的运行机制已由恶性发展转换到良性运行。显然,这是就当代文学创作的总体与趋势而论,并非是说它们三者的不正常运行已完全绝迹。   真、善、美的运行与整合,是文学创作与作品的共性,在具体创作与作品中,它是以个性形态存在的。作品与作家的个性亦即风格。风格的独特性与成熟性标志着作家个人的文学成就;对一个时代而言,多样化的成熟的独特的作家个人风格、流派风格、群体风格与时代风格,则标志着时代的文学水准。在“”及其以前,由于极左思想对人们个性的压抑,由于文学界对风格的忽视等原因,个人风格有所发展但较为迟缓,而流派仅有萌芽并未形成,至于时代的风格则较为单一、普泛。及至新时期,有些作家重视自己风格的培养、发展与形成,也取得了若干实绩,但和社会的要求距离很大。有些作家则有意无意地忽视风格,以艺术的多变莫测为创作宗旨,这显然是误解或失误。   文学的发展进步,主要不是在于作品量的增加与积累,而在于质的变化与丰富。文学作品的质,主要在于它的艺术独创性,亦即艺术个性。   没有艺术个性,就没有文学的实质性发展。在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领域内,当代文学的收获不够丰硕。   就读者的接受而论,“”及其以前,大体上是被动的阅读活动。人们往往把文学作品看作“生活的教科书”,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在于从中认识生活,接受教育,而不是追求审美享受。这种情况在新时期有了改变。读者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作品积极品评、主动接受,也对审美与娱乐性提出要求。读者主动选择作品,形成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消费层次与范围,这一状况也对文学创作发生了积极的反馈作用。但是,就总体而言,读者的审美趣味、鉴赏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这在客观上,对文学创作的提高发生着消极作用。高层次文学作品目前所遭逢的困境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三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水准的提高也罢,向诺贝尔文学奖冲刺也罢,都在于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对真、善、美进行整合,都在于对世界文学潮流的认同与超越。   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史,获奖作品大体有两个侧面。其一,就作品内涵而言,主要是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民族化的有深度与广度的发现,即内容创新;其二,在文学形态上创作模式上也要有自己独到的创造,即艺术创新。   关于我国当代创作与人性、人道主义的关系,我已有专文论述,不再重复。这里仅就艺术创新的核心即创作模式略抒管见。   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讲,创作模式是文学作品的物质外壳,是依托,舍此,作品无以自立。作家对于创作模式的态度与认识,是清醒还是盲目,是严肃还是轻佻,这直接关系到创作实践的成败得失。   一部分初涉文坛者与一部分作家,对于创作模式缺乏理性认识,他们不大明了自己所操作的创作模式及其规范与要求,不明了其长处与局限。这种创作实践带有某种盲目性。   有的作家创作模式意识非常明显、强烈,但是他们标榜是在“玩”创作模式,而且以其在自己笔下“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自诩。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历史的群体的审美情感与作家个体的审美情感相结合的有机新生态,是审美价值的创造,创作模式则是其支架或物化形态。审美情感是一种深沉丰富的精神内涵,它自身难以直接显现,创作模式则是它的载体。无须赘言,创作模式又要以文字作为自己的物质依附。   大致而言,对文学创作来讲,创作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艺术体系。就其动态讲,是创作过程中作家所遵循的艺术创造的流向,是一种艺术流程,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流。是艺术建构中各元素的相互作用及整体性的螺旋式升迁,是创作模式从胚芽到成熟的过程。它在创作中,与艺术构思的萌芽、酝酿与完成共始终。就其静态而言,是成型的文学作品艺术体系。这一艺术体系是独特的,但同时又体现着文学作品形态的某种共性特征,即创作模式的共性特征依存于文学作品的个性创造之中。   具体点讲,这一相对稳定的艺术体系,是题材、思想、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体系、故事情节、结构、场面、细节、语言等共同组成的有机的封闭实体。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结构形态是艺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亦即创作模式的核心内容。因为,审美情感的物化的主要支架是结构,而结构类型也是创作类型的共性所在。因之,我们可以简明地说,创作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形态。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5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间的联系

从性质与形式上来说,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并无二致,二者均具有文学形式与文学性质。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所存在的明显区别是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创作背景因素,二是创作者受教育的形式因素,由于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这两大因素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其在情感表达形式上也存在不同。当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古代文学,实现了对古代文学的传承,但是对于古代文学中的“糟粕内容”,当代文学并没有沿用,而是对其作出了创新。由此可见,当代文学既对古代文学进行了创新,也对其进行了继承发展。

二、当代文学融入古代文学的意义

当代文学作品离不开丰富的素材,需要较为丰富的素材作为参考,从而才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并具有内涵。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来说,其需要加入多项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元素是引经据典,因此可以说是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融。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融,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丰富当代文学的内容,使当代文学更具说服力,二是延续古代文学的生命,使古代文学能够持续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一)认识价值

文学创作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但不可脱离现实生活,其往往对现实生活加入艺术元素,通过艺术的形式将生活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读者透过文学作品,可以看到文学现象本质。由此可见,古代文学具有认识价值。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读者可以发现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虽然文学作品与历史有密切的联系,但这不代表文学作品完全照搬历史,其还会在其中加入多样内容,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作者以及作品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悟,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跟随作者的思路,领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人文素质价值

读者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除了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外,对人文素质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读者可以发现蕴含在其中的古人的感情,领悟人生体验。虽然社会一直在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是人生的哲理并没有改变,人生的处境始终没有脱离绝境、顺境、逆境,读者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后,会有新的感悟,内心会逐渐澄明,可以洞悉人生的意义。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人文性,这一人文性特点能够对人的人格产生影响,使人在其熏陶下,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事例,读者看到这些经典事例后,人文方面会得到升华。古代文学创作者的情操、精神逐渐渗入到读者的思想深处后,可以使读者在潜意识中改变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与审美意识,达到提高其人文素质的目的。

(三)审美价值

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审美价值方面,上文提到古代文学能够帮助读者树立审美意识,发现文学作品的美好,并能够用心地感受生活中的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过纪传体、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将美好多彩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仅可以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更在欣赏美的同时进一步洗涤心灵,让心灵得到充分的升华,以更好的思想境界赏析文学作品的美。

(四)民族精神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发展核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若缺少民族精神,则失去发展的精神旗帜。古代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的淘洗而遗留下来的文化,其有着中华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如《离骚》中的爱国之情、《苏武传》中的民族气节、《三国志》的忧国忧民、《陈情表》的百善孝为先等。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读者可以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染,坚定心中的理想、信念,形成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性格,因此民族精神价值可以说是当代人不可缺少的价值观。

四、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的路径

(一)利用科学方法深度分析文学作品

对中国古代优秀而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时,读者应注重两大环节,一是赏析环节,二是应用环节,对于文学作品不可粗略地阅读,应细致地阅读文学作品的内容,了解文学作品蕴含的深意。首先,要精细地品读古代文学作品,对作品中的重点词语、重要句子进行反复品读与斟酌,认真赏析作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诵读时,需要加入自身真实的情感,把握精准的诵读语气与语调,并采用适宜的节奏,从而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如在阅读《孔雀东南飞》时,应带有真挚的情感阅读,而当朗读到“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时,应采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诵读,从而坚定地表达出刘兰芝的爱情观念和对待爱情的忠贞,以及不惧怕为爱情而牺牲的态度。此外,诵读时还要注意语调的变化,语调应跟随主人公的情感、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要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不同的古代文学作品蕴含不同的意境,要用心去体会意境、感悟意境,还要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拓展思考,结合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参考其他同一时期的作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多个维度的拓展与想象。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出了李清照的孤独无依,阐明了她的心境,对比李清照早期的《如梦令》等作品来看,可知晚年的李清照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结合《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来看,此时处于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痛失爱人等一系列变故,因而其作品再也没有当年的清新可人与浅酌低唱,而是非常沉郁凄婉,主要抒发自己对于亡夫赵明诚的怀念之情与表现自己孤单凄苦的境况。在众多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要想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就必须细致地品读并分析其内涵,不断深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当代价值,以此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能力。

(二)以丰富情感感受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6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其中任一领域的深入研究都是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在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积累中,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奋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们得以长期发展的根基。概括来讲,传统文化以儒、释、道等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儒家文化,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可以看作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传统文化的探究中,需要有包容的心态,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了解我国多民族地区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影响,不同民族呈现出来的独特文化艺术,并树立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传统文学的发展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现当代文学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和个性发展,以散文、诗歌、绘画、话剧等为文学载体,在描绘方式、情感表达及叙述角度等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也体现了现代化特性。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文学发展的阻力,恰恰相反,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多样化的形式、灵活的创作手法等,都给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启迪和拓展思路等作用,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经久不衰反而更具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中的精华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我国传统文化在多年变迁和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发展方式,在此过程中,“仁”的思想既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骨。在其影响下,现当代文学创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并就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从这个层面来讲,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源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在现代文献发展和研究中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儒家文化倡导“人本主义”,这与现当代文学的本质“文学即人学”有共同的内涵。研究儒家文化中的人学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也为现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二、现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体现

(一)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如礼仪、仁义、孝道、忠廉等文化,在当前社会人们仍然有较强的认同感。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也受到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渗透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文学创作者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所创作的作品追求独立的人格,注重对人的价值的研究和挖掘。新文化运动看似是对传统文化的“叛逆”,实则是以另一种途径和方式认同传统文化。如老舍《离婚》中塑造的张大哥这一人物,其恪守儒家中庸之道,事情经过他的心灵滤化,则会显得折中公允、不偏不倚,“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他就像一个“天平”,调和着各种矛盾,维持着和谐,且一直追求平静的家庭生活,在婚姻问题上显示出儒家的中庸处世规范,甚至“张大哥稳稳的溜着马路边儿”等描述及他的服装等都体现出中庸思想,符合儒家的思想观念。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文化崇尚的是清高淡雅的态度,因此不必追求外化和社会性的东西,强调自身自由,也就是追求内心的自由,达到清高淡远的境界。道家思想强调将人从复杂的现实中拯救出来,使人的追求上升到了灵魂层面,从而获得满足。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体现,如《雅舍》一文,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不愿被世俗烦事所累的情趣,其中可以找到道家文化传承的痕迹。《雅舍》中有这样的描述:“‘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这一段体现出作者清新脱俗,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情趣。不仅淡化了文学的社会功利色彩,而且强调文学的自由和个性化发展。

(三)民间文化

能让传统文化历经多朝代变化而改变,证明具有民族精神内核的内容存在并在民间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有自身的特点:其一是发散性,存在的地区并不集中,零散存在,控制难度大;其二是自由性,随着民族地区人们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民间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民间文化发展蓬勃。对同一传统文化,相同地区的人们也会存在不同的看法,现代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靠近人们,在轻松的文化氛围中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也带着民间艺术文化气息,很多现实小说和武侠小说等借用大量民间文化信息,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如金庸的小说中塑造了形象丰富的人物,金庸对“侠”的认识,有儒家、道家和民间侠客的形象等。《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是儒侠的代表,心怀国家,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是儒家文化影响下典型的人物形象,也体现出金庸对儒家文化追求治国平天下等精神的肯定。而受民间文化影响,金庸笔下也出现了行走江湖、率性而为、主持正义的大侠形象,他们敢于冲破宗法理念,不受外界束缚,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并不看重个人的现实价值,如《神雕侠侣》中杨过的人物形象,他有独立的个性,追求正义,孤傲叛逆等。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传承与探索

儒家、道家文化等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以来,许多外来文学思想涌入,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传统文化元素仍然在现当代文学中有重要影响。诸多现当代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很多现当代文学创作者借助传统文化,在丰富自身文学作品内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除了教育和文化价值,也具有审美特性,内隐持久是文学艺术创作所追寻和倡导的理念,这种观念和思想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了继承。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发挥了积极作用,很多创作者重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中将笛声的美妙描写成新鲜美妙的梦,“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用美妙的梦来衬托笛声的优美;《废都》中贾平凹由埙声联想到庄之蝶,让人联想到“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典故,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入,使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有了不一样的境界,或高远幽深,或精致细微。古诗词和绘画创作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境界,这对小说意境的构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爷爷、孙子、海》描绘了不断变化、色彩不一的海湾美景,这里孕育着人们诚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勾勒诗情画意的画面,塑造具象化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通过艺术表现手段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棋艺、戏曲、武术研究等传统文化元素中都在现当代文学中有良好的传承作用。比如,《天香》描写了传统的刺绣工艺,将天香园绣和民间结合,细致描写了一个事物兴起到发展的过程,合乎历史的发展规律;《棋王》《黑白》围绕传统文化中的棋艺文化展开,描述传统文化及与之对应的文化人格。还有许多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描绘了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戏曲、篆刻艺术等,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采用文学创作手段,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当代网络文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现代文学作品创作和发展过程中,网络文学作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文学受众增多,为丰富网络文学作品的内容,激发受众的兴趣,获取创作灵感,很多网络文学创作者也会充分借助传统文化元素,或者选取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故事。如《明朝那些事儿》以明朝历史为背景,采用小说的笔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示了明朝帝王及王宫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在官场政治、战争等方面着墨较多,体现出我国历史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伦道德。又如小说《琅琊榜》在创作中倾向于运用后现代传统文化,在创作中另辟蹊径,充分融入古典美学的特点,展示作品的古典魅力。《琅琊榜》整部作品表达出家国大义,讲述的是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书中塑造了梅长苏、言豫津这些人物形象,他们精通琴棋书画,通晓人文常识,有着古代文人的气节。书中梅长苏送别萧景睿的场景中,当萧景睿明白梅长苏为了惩治谢玉而利用自己的身份时,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只是没有选择我而已”便放下仇恨,体现了萧景睿的阔达胸襟和处事淡然的心态,萧景睿的一番话也体现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仁者风骨。再如《将夜》(猫腻原著)中塑造了保家卫国、坚守民族大义,为了天下苍生而不畏艰险、敢于敢当的主角形象,表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意识和担当意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网络文学作品则是直接以古诗词为名,以诗词来表现小说人物的命运,增加了小说的文气,也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传播了古典诗词。

四、结语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文学;发展;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以习近平的党中央十分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备强大的活力。我国的文化、教育、传媒以及民间的社会团体及专家学者,都开始借助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学的研究,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经五千多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其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整理与延续得出的,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对文化内容进行了高度总结与概括,是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文化[1]。华夏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总称,随着国家的不断统一以及领土扩大,中华民族本身的凝聚力也得到相应增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传统”而言,一般从历史与社会两方面进行探究,通常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多年实践而保存的风俗文化,如中华民族传统当中的和谐共处、婚礼丧礼的习俗等相关风俗文化。文化主要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良以及完善。部分风俗习惯在历史长河中是较为短暂的存在,只有与社会进步以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风俗才能得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及整个社会都具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古代的伦理道德、政治文化、风俗教育等,都对当代社会及文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强调将安国、安家作为人生发展的终极目标,更关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将国家与民族安危都置于首位,明确有国才有家的道理。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世界上存在的最为古老的一种文化,又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唯一没有间断的文化体系。对于其他的文明古国而言,其文化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淹没或中断,唯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文明发展进程当中,中华民族中的孔、孟思想对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帮助,可有效解决社会性难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价值

(一)有助于当代文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天下大同、自强不息等思想内涵。而这些思想内涵恰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契合,是国家、社会、个人三层的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历史源泉[3]。因此,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有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树立,从而使当代文学在发展中蕴含新时代的优良社风、政风与民风。鉴于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学的创作中,可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有助于当代文学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从先秦典籍中就可窥见一斑,《周易》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观点。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较于历史各个时期更加触手可及,这就需积极动员中华民族的全部力量,以实现无数国人以及革命先辈所求取的复兴伟业。因此,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需注重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掘与传承,在文学创作中融入民族血脉所传承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促使华夏子孙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奋斗。

(三)有助于当代文学成为世界与人类的宝贵财富

从人类几千年来文明的发展历史来说,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没有出现间断的现象,且一直延续至今。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和而不同,交而遂通”这一重要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极具独立性与统一和谐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同时,也注重了其他文化并存的价值,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吸纳其中的优秀成分丰富自我[4]。因此,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需融入包容、和谐、多元、共存等文化思想,这对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地区等问题的解决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的思想财富。

(四)有助于提供给当代文学更多的素材

传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礼仪,给当代文学家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为文学家的创作以及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大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都源自于现实生活,是对不同时代下的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民情的总结和提升,既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为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中,则充分吸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当代文学,并促使中国文学实现繁荣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代文学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的文学,根本是指人民的文学。当代文学的发展,需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根本方向,且文学发展需关注人民性的价值取向,这是文学工作得以有效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以及出发点。因此,当代文学的发展中需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人民群众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并从中搜集出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状态的写作素材,将人民当作文学表现主体,依据时代的发展、人民的需求,从人民的实践过程中,吸取文学养分,以促使当代文学能为人民抒情、抒怀与抒写,从而确保当代文学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确保文学作品能够显底气、接地气,从而使人民的精神文化迈上新台阶[5]。

(二)民俗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体现

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制约,逐渐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通常,民俗是以物质、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在当代文学创作、发展中存在极强的良好表现[6]。例如,莫言创作的文学作品《红高粱》中明显突显出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其中形象、具体地描述了新娘在出嫁时坐花轿的场景,充分体现出传统婚礼的这一民俗文化,作者将中国传统婚礼这一民俗传递出来。在这一文学作品中,作者对花轿、男主人公大碗喝酒的民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感悟其中蕴含的婚礼民俗文化。再如,高晓声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有效地反映了常州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其作品中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性,以及该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在常州当地有“收田财”的民俗,高晓声就以此作为创作的基础,创作了首部小说《收田财》;常州地区受到特有地理位置的影响,随之产生了独特的、传统的渔业生产民俗,更多通过钓、捉的方式来捕鱼。针对这一民俗文化,高晓声在《草塘闹鱼》中就通过文字将罩鱼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同时,在《鱼钓》这一文学作品中,针对捉鱼高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另外,在《泥脚》这一文学作品中,也描写了阿婆做裁缝、阿公卖葱等传统化手工生产的民俗,充分呈现出常州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由此可知,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及文化特色。

(三)生活习俗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体现

生活习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效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礼仪习俗和两性观习俗。通常,生活习俗都是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仅仅是风俗习惯的延续,还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中,礼仪民俗得到了良好的展示。在诸多的礼仪民俗中,诞生礼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习俗,成为当代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体现[7]。例如,陈忠实创作的《白鹿原》当中,描写了礼仪民俗的传统文化,其中,白家的长子、长女在出生的时候,白嘉轩为其准备酒宴,宴请所有亲戚朋友,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礼貌与礼节特征。而葬礼习俗也属于人生的一种重要仪式,“厚葬”的民俗一直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迟子建的《岸上的美奴》中,就集中反映了“厚葬”这一生活习俗。在该文学著作中,着重描写了主人公母亲去世之后,全村人帮忙打棺材、烧纸钱等,这不仅体现出传统文化中互帮互助的重要礼仪,而且还呈现出“厚葬”的生活习俗;在邱文英的《麦穗》中,也对“灵棚”的细节进行了描写,是对我国葬礼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在迟子建的《酒鬼的鱼鹰》中,通过“棺材、披麻戴孝、吹丧曲”等细节描写,展示了“厚葬”的生活习俗。除此之外,在传统文化的生活习俗中,还包括了男尊女卑这一内容。但在当代文学著作中,已然出现了良性和谐的生活习俗。例如,迟子建的《花瓣饭》《亲亲土豆》当中,则对夫妻两性关系进行了描写。其中,《亲亲土豆》中,就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描写,充分体现出夫妻二人和谐共处的温情。

(四)节日习俗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体现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8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失真问题   中国在20世纪以来发生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这些主要体现在:   (1)物质的丰富发展使得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愿望成为可能,于是人们慢慢开始学会了主宰世界,人类的自大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2)现实往往是不可预期的,总会超出人们的想象,物质的丰富发展,动摇了人们的思想,浮躁了人们的心灵,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人们最终陷入在理性世界中。   中国当代文学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慢慢意识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失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它的产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种失真体现在整体水平的失真,而当代文学的体是保持不变的,没有失真。   在当代中国文学的60年发展历史当中,很难产生能与中外经典名著相提并论的文学作品,归根到底还是文学的失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己的力量与本真。   作家的失真首当其冲,它指的是以文学作品为生的创作家。虽然说把文学作品当做物质产品并不十分确切,而听从市场规律的摆布。然而,任何一个东西都会有自己的市场,作为文学同样会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规则。一般的文学作品可以按照市场的选择,然而重要的文学作品就显得比较特殊,国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干预和调控。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文学在市场上才会拥有自己的秩序。新中国成立以后,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使得当代文学的制度体制和秩序完全建立起来。   可以这样说,文学体制保障了作家稳定的收入,为作家的自由创作提供了有力保证。然而,事情往往不是按所想的那样发展,没有按照合理的逻辑在发展,这种稳定的收入反而滋生了作家的惰性,使作家无法重新找回自我,失去创作的灵感。   再者,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失真。自由生产者是作家的原本,然而在当今这种社会条件下,作家也要谋求生存与发展,这样作家会感觉到一种压力与动力。然而作家作为公职人员以后,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立场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有那么大的压力与动力,创造文学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很多。   当作家缺少作为普通劳动者谋生的真实感受,必然导致他们不会站在普通劳动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作家为了稳定的收入,把赚钱作为他们首要目的的时候,他们所从事的文学就失真了,文学作品的内容随之也失真了。   在这种大的环境之中,作家已经基本丧失了进入社会丰富的最基本动力,即使进去了也不会努力去改变些什么。   因此,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当代社会的文学作品,缺乏表达农民心声的作品,更不用说是无产阶级的深层表达了。   当代社会的文化作品,包括电影,对官场生活的描述、小资的描述胜于对基层生活的描述。   这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不能反映出现实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民来说,生活没有那么富裕,不会像电影里面一样生活一会儿就进入了小康,进入小康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付出努力。   因此,当代文学很少能反映当代社会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失去了文学的本真。   而且这些文学也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文学的本真。最后,文学失真体现在文学语言的失真。民间与大众是文学的发源地,中国的小说就是说话与讲故事的脚本,也就是一种说话的表达方式。文学作品归根结底就是语言的艺术,缺乏这种艺术的美,好的文学作品就很难被创作出来。   从各种角度来讲,最具生动性、新鲜性的语言都来自于民间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源于民间,民间有鲜活的语言,回到基层,了解基层社会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理解他们是如何表达喜怒哀乐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然而现实情况是,当代部分作家沉浸于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十分富足,因此他们感受不到基层社会的苦楚,不能体会到基层社会的文化气息,这就决定了文学表达上缺乏某种真实性。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富足作家的生活环境就决定了其文学语言的表述是富人语言、圈子语言。   因此这就是当代作家为什么不能创作出像四大名著一样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当代文学作品存在严重的失真问题。不客气地说,当代大多数的文化作品都用词不当,错用、乱用的现象特别严重。当代作品没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出非驴非马的状况。   最终,作家的作品缺乏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且作品中的人物也都一个腔调,没有个性特色。而且,现代作家特别注重文学作品的全球化与时尚化,但这些因素都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和思想情感,并不是老百姓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语言是进入文学作品的路标和审美的基本元素符号,文学语言的贫乏和空洞是文学作品丧失审美价值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二、当代文学回归本真   (一)营造文学发展的宽松体制环境   对于文学的态度需要有一个转变。文学它不仅仅专享于贵族阶级,并且供奉文学带来的也只是文学的裹足不前,甚至是倒退。一个真正的文学不是那种被制度、保护措施所包裹的产品,而是一个产业,并且还需要有自由的写作环境来给作家进行自由创作,这样才能发挥其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特殊作用。建立完善的文学发展内外机制,全方位的文学作品流通市场,由市场对作家生产的产品优胜劣汰,让广大的有发言权和评判权的基层民众参与进去,取代以前以官方和上流社会进行评判和选择的模式。#p#分页标题#e#   这里并非要国家完全放任文学生产来建立全新的文学市场流通机制,只是希望通过政策法律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投入、奖励等手段改变国家对文学的调控方式,从而起到引导消费、引导市场的作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在这样的文学市场体系中,作家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着的,但是不是依然享有国家俸禄,依旧是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果作家被视为国家公职人员,那么其文学创作的知识产权就不全归创作者所拥有,这样其作品就很难在市场中流通。   (二)还原文学的本真,清除世俗的功利   太多的非文学方面的东西包含在文学这一行当中。文学自身的清理是指对文学当中的非文学的因素进行清理。文学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创作的神圣性,因为文学内容不是捏造出来的,而是通过精心的构思创作出来的。文学专利不归属任何作家,它是任何作家都可以发挥创作的,但不论何人,都要重视文学的特性,遵循其创作规律,尊重其所应该肩负的责任。   如果说文学创作也具有功利性,那么这也是为了给人们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同时也为创作者自己赢得生活必需品。因此,文学中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承认的,但是这并不能消除某些作家利用文学创作来追逐功利,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按照文学的规律进行创作,提高文学的地位,认真履行一个作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完成这些要素以后,才去考虑功利等因素。然而在当代社会中,这种最基本的要求都难以实现,作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盲目去追求功利,最终导致整个社会都在发出文学没落了、文学衰败了的呼声。但是资深的作家们已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从行动上去根本改变这些状况,助长了这种不良的文学风气。文学的畸形现象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现有的文学体制、畸形的文学市场、不健全的文学评价机制等。   作家稳定的收入是文学体制的保障,是作家自我能量与创造力的保证,是文学产生的根本。然而,事情往往不是按想的那样发展,没有按照合理的逻辑在发展,这种稳定的收入反而滋生了作家的惰性,使作家无法重新找回自我,失去创作的灵感,现代文学创作进入糟糕的状态,缺乏作为准入文学的体制。因此想文学回归到本真,必须做到:   (1)清除世俗的功利性;   (2)让作家回到人民中来,回到社会底层来。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让文学回到自己的本真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文学回归本真,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文学的原本形态。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作动机应真诚。创作动机在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文学作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真诚的创作态度使作品自然产生浩然正气;反之,功利化的态度很难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2)文学的感受应真切。思想、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是重要的构成要素。真切的思想、情感会使作品具有恒久的感染力,反之虚假的思想、情感必然会丧失文学的价值。   (3)文学的内容应本真。本真的内容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符合人类的本质规律,优秀的作品能够让人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自我,找寻人类的本真。   (4)文学的语言应本真。本真的语言是修饰较少、原汁原味、真实表达感情的语言。   (5)文学的形式应本真。形式由内容决定,本真的内容内在要求本真的形式。合理的形式对文学作品的表达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面的标准为准绳,要想彻底解决当代文学的失真问题,使文学回归本真必须贯彻以下几点:重建文学体制和肃清自身文学弊端。   矫正作家对文学的态度,使文学创作重新变成神圣的事情,尊重文学本身的特性,尊重文学承担的责任,遵循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随着国家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和作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能全面回归本真,实现中国当代文学意义和价值上的真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