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技术培训范例6篇

农村技术培训

农村技术培训范文1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85%的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处于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80%的农村家庭没有参加过农业类培训,75%的农村家庭有成员参加过非农业类技术培训。据了解,大多数家庭有意愿在近期内参加非农业类技术培训,但费用普遍控制在500到1000元内,培训时间也控制在1到2个月。家庭参加培训人员主要是户主及其子女。绝大多数农民是通过干部上门了解到技术培训项的目的的,广播宣传是另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调查总结,我们得知农村家庭参加技术培训的态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主要劳动力对科技兴农的意识不强。现在农民对种植养殖方面的常规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应用,但对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安于现状,没有进一步提高技术与认识的意识。

二、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高新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运用能力差,影响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这是技术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农村家庭对于技术培训长远利益的认识不够明确。很多农民不舍得眼前时间和经费的投资,不能认识到技术提高对长期利益的重要性。

四、农村科技培训缺少资金支持。开展农村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举措。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具有政府行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但这项工作在市场条件下运作,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持,也只能因陋就简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也就浮于表面,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五、当前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不得力,缺少科技推广人员,科技培训工作没有专人具体管理。乡镇农业科技培训绝大多数是通过干部上门以及广播宣传,部分村干部不能把培训内容及时传达给农民,影响到科技培训的推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做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农村科技培训教育程度,具体如下:

一、深入农村加强调研,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理清思路,找准当前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的切入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民的市场意识、效益观念、竞争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发生着重大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产品质量意识等已不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要求。要搞好农村科技工作,首要的问题是要搞清农民科技文化的总体水平、开展科技培训的难点和热点,根据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直接导致农民对农业新技术认识不足,接受、运用新技术能力差,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束缚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以,从各方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科技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项科普活动、送技术、送知识等活动需要积极开展。

三、提高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力度,加强乡村干部的文化、科学素养以及责任意识。培养、发展科技推广人员,建立健全科技培训工作的具体管理体制。切实组织、宣传好科技培训,让农民认识到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参加农村培训的必要性。

四、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积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有力地推动了“以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反,反陋习”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农村技术培训范文2

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需要组织一支文化科学知识全面,劳动生产技能精湛,热心工作、乐于奉献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裘村镇成校有专职教师4人,他们具有大学学历,热爱成教事业,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劳动技能,更有一种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聘请市、镇相关农业专家、示范户、专业户、保健医生、企业老总、大学教授,共16人担任兼职教师。邀请本地能工巧匠加盟志愿者队伍。让先富人讲先富“经”,让先富“经”带后富人,正是由于建立了这样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保证了新知识、新技术源源不断传送到广大农户,落实到田边地头,并开花结果。

二、选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培训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裘村镇地处沿海,海洋资源丰富,山地土质肥沃,服装和旅游业颇具潜力,因此,培训项目的选取要针对本镇这些产业实际。

(1)海洋养殖技术网箱养殖和海塘养殖是传统项目。近年来,学校邀请专家到裘村勘测气候、海水等特点,认为横江一带是海水和淡水交汇地,水质咸淡适中,特别适合南美白对虾养殖,并且每年可以养殖两茬,经济效益看好,于是在宁波大学水产学院专家指导下,大棚养殖白对虾试验获得成功,作为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的南美白对虾落户裘村镇。该项目经济价值高、科技含量重、是农民增收的项目。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通过科技推广网络开展理实一体培训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成果。根据网箱养殖的特点和石斑鱼的生长要求,投资800多万元,在横江腹地建成了石斑鱼养殖基地,采用高科技、工厂化室内池塘养殖,通过控制水温和室温,使平常需要一年多才能上市的石斑鱼提早到5个月就能上市,经济效益看好,每千克售价在400元以上,该技术为养殖户每年带来上千万产值。目前全镇已有网箱1000多个,围塘养殖10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特色农业栽培技术裘村镇党委政府把开发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头戏来抓,成人学校主动应对,科学接轨,按照“立足市场找项目,围绕项目搞培训,搞好培训促发展”的思路,在引导特色农业品位化、生态化、健康化上做文章。一是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二是传统水果水蜜桃的品质改良技术推广。这些新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吴江村优质猕猴桃,其价格是普通猕猴桃的2~3倍。

(3)转型技术根据裘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以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镇”和开发“海滨休闲旅游”为契机,以建设宁波服装产业基地为平台,狠抓转型性技术培训。一是与黄贤森林公园景区联合,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休闲旅游路线,做好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章。成人学校负责师资,景区提供实习场地,开展导游、餐饮等转型性技术培训;二是与服装企业联合,开展服装技术培训。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进行跟踪培训,助推企业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成校先后与大通、银山、爱之嘉、兴华、波亚博公司等20多家服装骨干企业建立培训用工关系。2008年至今,共开设培训班10余期,每期培训80~140学时,现有2500名职工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此外,为使农民更好地吸收和运用科技知识,从2006年开始,裘村镇开展了以“双证制”为主要形式的学历教育,每年有约50位农民成人高中毕业,同时积极与市社区学院联合招收大专学生,满足了农民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发展之路

(1)新技术项目,务必要和乡镇经济发展对接服务于裘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我们成人教育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我们不能为教育而教育,为培训而培训,必须要按照镇党委、政府全力打造“品牌服装制造基地,精品农业服务基地,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滨海生态人居基地”的发展思路而创新工作,把服务裘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筛选确定与党委政府工作目标高度“契合”的培训项目,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才会形成培训推广的气候和动力。通过具体项目来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来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产方式,来推动裘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南美白对虾、石斑鱼等项目,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抓好技术推广、创建优质品牌,推动了海洋特色经济发展,不仅已经成为本镇效益农业的亮丽名片,而且也已成为成人学校服务“三农”特色品牌。

(2)新技术务必要和广大农民致富愿望相结合随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改变家庭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坚定,在生产实践中,已经体会到科学技术,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对于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认识到,要使自己尽快富起来,不仅要有文化,而且还要掌握一项或几项新技术,由此可见,新技术、新知识一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效益农业转型升级就会提速,农民增收成效越发显著。

农村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甘肃;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更快实现农村产业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渐得以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技术带来的效益。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不理想,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本文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1.1 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保证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现今,传统的以人的劳动力作为第一要素的时代已经远去,当前农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来提升生产力。因此,实用技术培训就可以充分保证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林、牧、副、渔以及建筑业和服务业多种产业结构并存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因此,要想使广大农民成功过渡到现代农村产业结构,就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从而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永不脱产的实用型科技人才,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培训内容单是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技术层面,适用性较差,难以适应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当前,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农业方面技术需求之外,对第二、三产业技术培训覆盖面较窄,因此农民难以受益于实用技术培训,并且,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使得农民缺乏开拓产业的信心,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过于理论化,农民大多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纯理论培训内容使农民难以充分掌握和接受,由此降低了培训的效用。

2.2 培训普及面有待拓宽

当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面较窄,培训仅仅针对一些有需求的农民,这就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培训难以在所有的农民中开展,就使得大部分农民由于不能真正认识到技术的重要作用而止步于农业科技化,因此,就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损失。除此之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培训,而对经营管理的培训涉及较少,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推进,经营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逐步从生产者过渡到管理者,因此农民就需要更多的掌握经营管理的实用技术,保证经营的顺利进行。

2.3 培训缺乏组织体系的建立

在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培训过于松散,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培训设施过于简陋,组织水平较低,培训缺乏系统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农民很少能够自主参与培训的过程,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理论水平严重与人文素质相脱节,造成了培训教师与农民学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因此,农民难以充分理解理论化的培训内容,使培训技术难以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再者,一些培训组织效率低下,培训的教材更新缓慢,一些当下不适用的培训技术仍然出现在培训教材当中,培训过于形式化,导致农民对培训缺乏热情,难以充分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

2.4 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在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缺乏专家型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农民掌握新技术,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帮助农民更快的掌握实用技术。

3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的建议

3.1 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度

针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就要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要在每个农村设立固定的培训基地,并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分层培训。在培训的初期,可以不断给农民渗透常规农业技术,使农民逐步了解农业技术的精髓;再根据农民具体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的推广,从而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适用度。在培训班级的设计上,要争取在每个农村建立一个培训班级,从而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加大科技的推广力度,使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

3.2 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改革培训的教材,充分保证教材的质量,要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从而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农民需求。针对培训教材,要根据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修改,要剔除已经过时的技术,引进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从而保证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为农民提供指导作用。要优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使教师在具备技术水平的情况下提高沟通能力,从而便于培训教师把理论化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效果,切实为农民创造效益,真正使农民分享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并且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使农民乐于参加到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生产现场学习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有计划的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苹果、反季节蔬菜、肉牛养殖等生产现场学习。例如:在苹果生产疏花、蔬果、套袋、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组织幼树果农到丰产果农的果园打工,既解决了果农劳力不足的困难,又使非果农掌握了苹果树生产的关键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他们远赴外地打工的路途幸苦。

4 结语

三农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真正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使农民增加收入,有效解决农民收入过低问题。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就要求加大培训改革的力度,从而真正发挥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建立城乡和谐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守聪.探索具有我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2] 杨亚琴.桃源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3] 刘广强.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4] 张也.新形势下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02).

农村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发掘已有知识和建构新知识并不断增长专业能力和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众所周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我有幸参加这次的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让我更加体会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农村教师当前存在的问题

这次参加的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其中要完成的作业,如,主题单元规划、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等,很多教师都是云里雾里的,让我看到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上的薄弱。

农村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肩上和心上都压着沉重的负担。一般一个星期都至少有12节课,由于缺编经常要跨学科、跨年段。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经常还得去家访。工作量大,地位低,工资低。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的收入还不如农民。由于地处农村,各种信息闭塞,农村教师学习机会较少,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就是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了。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欠缺、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二、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看法

我结合自己这几年在农村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

1.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待遇。现在物价的上涨趋势可谓是如“雨后的春笋”,而工资就如“正常人的体温”一样,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行财政的力度。虽然教师法颁布已有17年,教师的地位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的职业期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教师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其他职业,因此,应该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2.教师自身要树立专业意识。这次的教育技术培训很多教师都在抱怨,他们觉得农村教师没有必要学习这些。这正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跟不上的一种表现,以前总是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在现在教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要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式。现在的教学已经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以上讲台的。

农村技术培训范文5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66―03

我国从2004年底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项目要求对全国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新一轮部级、强制性的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全员培训。2005年7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首批实施地区工作会议,全国九个试点省、市、自治区陆续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相应的研究工作。2006年以来很多省市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全员培训,培训的组织方式有多种,有的采取远程网络培训方式,有的采取校本培训为主分段进行培训的方式,更多的是与国家、省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基本一致,即每个培训者负责一个或少数几个模块,采取不分学科的混班教学。2006年1月我县被确定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试点县。为配合我县的实验工作并切实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经中国教育技术学会批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的子课题,开始立项研究。该研究主要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从各种培训方式中选择更适合我县实际的更有效的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

一 问题的提出

“九五”和“十五”期间,我县完成了对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初、中、高级培训,但除了在评定市、县优秀课或大型观摩课上教师们用一用多媒体课件外,走进中小学课堂看到的基本上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教学模式,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设备和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资金的浪费和培训的无效已成普遍现象和不争的事实。

二 问题的症结

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设备和资源长期闲置原因何在?是学校领导理念陈旧的问题还是教师怕累不愿用的问题?都不是,是培训的问题。“九五”和“十五”期间的计算机初、中、高级培训是纯技术层面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也只是把有没有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评定职称的硬性要求,而没把是否能在课堂上应用这些信息技术作为评定职称的硬性要求,所以培训部门培训的目标就是让教师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因而只教学员纯技术以应付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用于评定职称,而不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三 问题的解决

1 理清几个问题

(1)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区别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2]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完全不同: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即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指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信息的能力。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师、教导主任甚至校长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混同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这是极其危险的,如果不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进行明确的区分,就会使这一轮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流于形式,使这轮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成为变相的信息技术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服务于基础课程改革和促进农远工程更好发挥作用的目的流产。因此,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和培训人员必须明确两者的区别,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的要求组织好这轮培训

(2)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和具体目标

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 [3]指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理论的核心,是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依据。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中,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形成培训的主线。这一点构成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特点,也是与以往信息技术培训有所不同的分界线。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教学设计’这条主线,才能顺利达成培训目标;也只有以‘教学设计’为核心,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具体目标是完成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的制作。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熟悉混合式学习思想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学会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的学习方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活动参与、理论联系实践、案例观摩和体验、过程性评价和反馈等新的教育理念,以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它们。

(3)培训方式的初步选择

按照上级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可采取远程网络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以校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方式,也可以采取以县为单位的集中连续培训或集中分段培训方式。我县是农业县,经济基础较薄弱,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各中小学的网络条件差距较大,采取远程网络方式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困难较大;根据我县的各中小学校骨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水平胜任不了培训要求的实际情况,以校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方式也不适用;我县农村教师离县城较远分多次接受培训负担过重,所以我县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宜采取由县中小学教研室和电教馆共同负责,采取集中连续的培训方式。

2 培训方式的行动研究

研究思路

我县是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试点县,按省里的部署,试点县区在2008年上学期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全员培训任务。首先,我们选派中小学教研室的教研员和电教馆的技术人员参加省里的培训者培训,回来后,对即将承担培训任务的教研员和技术人员又分别进行了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等强化培训。我们计划在集中连续培训的基础上,用多种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对各种培训方式进行对比改进,从中找出更加有效的培训方式。

(1)按照省里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

开始培训时由于培训者对培训教材比较生疏,培训按省里培训的方式进行,即学员不分学科混合组班,培训者每人承担一个模块的内容,一个教学班由多个培训者共同完成,50学时。

培训后培训教师反映:学员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不好,对网络不熟悉,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理解,课堂上师生配合的不好。而学员们反映:由于培训班的学员是由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师组成的,培训教师举的例子多数学员听不懂,而且各个模块培训教师所讲的内容衔接得不好,多数学员对课程不能真正理解。达不到培训要求。

原因分析:这一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在默认被培训者具备相应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应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先进教育观念基础上的培训,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大多数教师不具备这样的前提和基础,加之时间又过于紧张,更主要的原因是每个培训教师对由不同学科的学员组成的教学班显得非常不适应,因为教学中所举例子或案例只有与培训教师相同学科的被培训者才能听明白,多数人对不是自己所教学科的案例反应迟钝,跟不上思路。

改进措施:按学科分班,用相同学科的教研员和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一个班的培训任务,在培训前由教研员和技术人员对被培训者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复习,并将培训时间由5天改为六天。

(2)学员按学科分班,首先由技术人员对被培训者进行培训过程中所需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复习,再由教研员对被培训者进行培训过程中所需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方面的辅导,然后再进行培训,技术人员承担三、四、五、六模块内容的培训,教研员承担其余模块内容的培训,六天完成。

通过实际培训发现:虽然培训者学科教研员和信息技术教师由于承担多个模块感到有些吃力,但多数被培训者能听明白,培训效果却好于不按学科组班的培训效果。

原因分析:由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在默认被培训者具有新课改理念、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理论并具备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由于培训过程以模块和活动为基本框架,而活动主要通过小组来进行,相同学科的教师更便于讨论和交流,对自己学科的案例观摩更容易,分析更透彻,对不完善案例的改进更易达成共识,所以教学的组织形式采取按学科分班更合理。培训活动中更强调师生对话,而同一学科的教研员与教师更容易进行有效的对话,教研员用同一学科的素材,资源,课程标准,能力培养标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对同一学科的教师进行培训应该是非常便利和有效的,所以以教研员为培训教师对同一学科组班的教师进行培训应该是种好的培训方式。

反思:这种培训方式虽然比前一种培训方式更有效,但通过几个班的培训发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由于三、四、五、六模块由技术人员讲解,教研员在讲七、八模块时不能很好地与前一至六模块进行很好的衔接,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对培训内容总有不是一个整体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尤其对教研员来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课件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以后完整的指导一线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留下障碍。另外技术人员由于学科所限,提供的案例没有教研员提供的案例更适合学科学员的口味,因此一个学科教学班的十个模块的任务最好由一个与被培训者相同学科的教研员来完成。

改进措施:学员仍按学科分班,对学科教研员进行充分的所需信息技术知识的强化培训,使其胜任一个班所有模块的培训工作。

(3)学员按学科分班,由技术人员对学科教研员进行充分的所需信息技术知识的强化培训,在培训前仍由技术人员和教研员对被培训者分别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复习和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辅导,一个教研员承担全部十个模块的内容,七天完成。

经过教研员们的刻苦钻研,现在每个按学科分班的教学班培训任务都由一个教研员来完成,技术人员只解决一些个别的技术难题和做一些机房维护工作。

按这种方式进行培训的难度很大,作为培训者的教研员从一个模块的培训任务到完整的十个模块的培训任务,不但从量上有个大的变化而且从质上有了飞跃,这个飞跃使教研员本身学会了怎样“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课件资源开发”,也只有这样的培训者才能培训出能独立“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课件资源开发”的学员。在此过程中除了教研员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技术人员的热心指导,他们同样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3 基于培训成绩的分析

我县(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上的除外)的教师经过全员培训后,参加国家统一认证考试的成绩前两个班及格率为80%,在生源年龄越来越大,基础越来越差情况下,及格率多数保持在90%以上,后几个班的及格率也在80%以上。从这个成绩变化可以看出,开始的两个班由于是混合学科组班成绩不如后来按学科分班的成绩好,最后的几个班由于各个学科所剩应培训人数都不够单独组班的人数,采取相近学科组班的方式进行培训,考试成绩不如按同一学科组班培训的成绩好,由此可见,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按相同学科组班的方式为宜。

通过以上多种培训方式及培训成绩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我县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宜采取“培训人员以教研员为主技术人员为辅,按学科组班,集中连续培训”的培训方式。

四 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贯彻落实《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措施,教育部提供了多种培训方式,但各地情况不同,培训方式也该有所不同,我们根据我县的具体情况,探索研究出了适合我县的“培训人员以教研员为主技术人员为辅,按学科组班,集中连续培训”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教研员对同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途径,也为研训结合的教师培训方式提供了一个实证,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一个有效的能力培训方式,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农远工程的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5-9.

农村技术培训范文6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电子白板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16-02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农村中小学,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远程培训已经走进了日常生活,并在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10年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远程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到2013年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新课标起始年远程培训”,再到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笔者参加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远程培训。与传统培训形式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既有突出的优势,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 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各种培训形式中,远程培训适应性更强

可以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远程培训,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杂,且工作量大,很难有较长时间集中参加固定时间、地点的培训。而远程教育形式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以笔者正在参加的远程培训为例,本次培训共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段要求。教师们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与地点。如果当天的授课任务比较紧凑,可以考虑在午休时间学习;如果整体都比较忙,可以考虑在第二天学习;如果在校期间没有空余时间,可以考虑下班后学习。既规划统一又能适当兼顾,满足了不同教师对学习时间的不同需求,很受参训教师欢迎。

开设课程齐全,覆盖面广 除了教育学、心理学等一些各科通用的内容外,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期望得到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培训,涉及到不同阶段、不同学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培训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选取各科名师授课,汇集名家智慧,精心制作成培训课件,集中保存为网络资源,参训者只要登录相应的网站,就可以随心选取本学科内容或研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不受空间、场地限制。而且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可以被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参训的教师们所共享,覆盖面远远大于传统培训形式。

按需进修,反复揣摩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教育理论和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学习,对于一堂优质课的理解和内化也需要反复观摩、品味,囫囵吞枣是不能得其精髓的。如“电子白板的高级应用”“Flas的具体操作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案例等,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听一两遍课程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需要听三至四遍,甚至更多。即使听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还需要重新去听课,以便找到解决方法,与教师日常授课工作同步的远程培训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参训教师可以在听课后及时实践,在应用中掌握操作技能,遇到问题后也可以重新回归培训课堂寻求答案,或与网上的其他学员探讨,使问题得到最快、最完美地解决。

2 远程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的不足之处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远程培训的模式不够适应 网络培训与传统培训有很大不同,缺少传统的学习环境,培训者与参训学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分离。再加上农村中小学参训者对于网络使用技能掌握不足,会使参训教师对于远程培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证远程培训良好发展的保障。可是当前进行的远程培训在成绩评定方面还不够完善。现行的学员成绩主要由培训时间和其他研修活动(学习日志、上传资源、作业、关注他人、发表评论)两部分组成。关于培训时间积累的监控主要由每15~20分钟的问题对话框来完成,还不能切实保证学员进行有质量地学习。“挂网不学习”“代培――一人看几台机器”的现象很普遍。在活动开始后和结束前突击学习的也大有人在,其余时间则不闻不问。对于其他研修活动的学分积累也难以考察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成果。很多人都是在网络上“搜索、复制、粘贴”了事,距离使教师专业素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标还有相当差距。

农村中小学设备落后也影响着教师远程培训的效果 笔者所在地区农村中学、农村小学中心校建有微机室,教师可以在工作之余在校学习。农村小学的各“村小”则没有建设微机室。村小教师只能选择在家培训,家中没有电脑的则无法参加培训。这样便使请人代培成为这些教师的普遍做法。有的学校即使有微机室,却不是每一台电脑都配有耳麦,培训时只见其人,不闻其声,也不是每一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若要在课堂上使用,则需集体搬到“多媒体教室”中去,兴师动众。如此则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和应用热情。

3如何扬长避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质量

转变培训理念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那么好教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新知的渠道越来越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还要自强不息、终身学习,更新自我,充实自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你所面对的学生。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可与每一个人所任教的学科相契合,是提升自身素质的绝佳平台。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克服培训的功利性,严格自律,严格按照学员学习计划的要求参加培训。

完善考评机制 完善的考评机制也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督促教师学习,以评促学,激励实践。如果考核的门槛过低,致使学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下仍能通过,就会弱化参训学员努力参与的动机,达不到培训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老师的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技能。虽然具体实施还需要优化和提高,但是,其自身的强大优势必将使此种培训形式长期存在并日臻完善。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切实转变观念,扎实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费振新.教师全员培训若干问题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

[2]刘淑文.透视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J].中小学电教,

2012(10).

[3]孔维宏.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远程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