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例6篇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抽象理论;类比教学;生活化策略

曾有一句话这样说到:“文科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理科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而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碰到很多的化学理论和化学概念,这些抽象的知识让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困难。比如“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原子结构”等知识点是学生高中阶段普遍感觉是难学的部分,尤其在刚开始接触时是一头雾水,难于理解和掌握。教师采用“告诉式”教学,显得单一、枯燥,空洞。面对这一现状,怎样解决这个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与同仁交流,恳请批评指正。

一、教与学的双困原因

1.教师的困扰:对于理论教学,教师绝大部分就理论讲理论,没有其他的教学资源。不像物质性质部分的教学丰富,可以采用实验证实、实物或模型展示、图表对比、动画模拟等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只能依靠大量的练习题去加深、巩固所学知识,采用题海战术,费时又费力。在新课程背景下,这样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了新课改理念,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

2.学生的困扰:对于理论和概念的学习,首先比较抽象,高中生已经具备科学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没有成熟,形象思维和迁移思维能力欠缺,导致理论部分学习找不到落脚点,感觉是飘在半空中,理论理解和掌握有相当大的难度。其次,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在西南部地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偏弱。对化学的理解更多的是从课堂,书本中来。学科素养相对中东部沿海教育发达省市,学科素养偏低。最后,在纯理论讲解与纯理论学习的环境下,显得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

二、抽象理论教学对策—生活化策略

要想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就要让这些抽象的理论以某种方式呈现,使之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白。在理论呈现采取直观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策略。以类比的方式将生活中经验或实例与抽象理论对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化的感性形象,形象比喻,将抽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化难为简。举例如下:

1.物质的量

学习内容:物质的量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n;单位:mol。用于表示微观粒子数目,将12克12C所含有的C数目规定为1 mol,约为6.02×1023。于是把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数目规定为1 mol。

学情分析:此部分内容为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很多概念陌生。怎样区分微观与宏观?基本物理量与常规物理量?1mol与6.02×1023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只有把这些疑问解决,才能让学生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类比对策:分别称取1克与500克小米让学生数其米粒数目。介绍一滴水约0.05ml,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50亿人一秒数100个,一直数100年还数不完。感受微观与宏观区别。生活中1打12个,一刀纸500张。1打与12、1刀与500、1nol与6.02×1023是相似的道理。在最初计算时学生往往找不着头绪,容易计算错误。如:

2.原子结构

学习内容: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Z+N。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比例很小,核外电子在原子周围运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③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学情分析:怎样区分微观粒子体积大小关系?电子排布规律的先后次序?

类比对策:将原子核比作乒乓球,原子就相当于地球。周杰伦在鸟巢体育馆举办一场演唱会,中心舞台比喻原子核,核外电子比喻观众,电子层比作每一排观众席,为了更好的视听效果观众均会由里向外依次坐满。这样比喻每层电子数以及排布次序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3.化学平衡

学习内容:平衡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特征:逆、等、懂、定、变。判断平衡标志:①从本质判断,V正=V逆。②从表面特征判断,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从而衍生至各物质m、n、v、w%、n%、v%等保持不变。③其他,压强、温度、体系颜色、体系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学情分析:初步介绍可逆反应后就开始进入化学平衡内容,对可逆反应还不是彻底理解,对它存在化学平衡现象就比较迷茫。当V正=V逆时,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清晰。以致后面平衡状态判断标志就模糊了,各物质m、n、v、w%、n%、v%等保持不变,为什么能达到平衡状态?压强、体系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还要根据计量数大小关系分情况考虑,就更难掌握了。只能靠背,大量练习巩固。

将收入比作正反应速率,支出比作逆反应速率,当收入与支出相等,那么公司刚好保本,维持平衡状态。这时员工数量,工资福利待遇,产品年产量等均会保持不变。当外界条件如金融危机,或厂房火灾等外界因素导致支出大于收入时,公司亏本,于是裁员,工资福利待遇下降,产品年产量减少。当市场环境转好,或国家政策扶持,于是收入大于支出,公司盈利,规模扩大,员工增多,工资福利待遇提高,产品年产量增加。因此,员工数量,工资福利待遇,产品年产量就能作为这家公司发展的评价指标。类似于可逆反应中各物质m、n、v、w%、n%、v%等。而公司文化,男女比例等则与公司发展无关,不能作为评价指标。

三、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发现,事物之间均有联系,而且原理异曲同工。如:事物发展只要存在相反过程就会产生平衡,如经济学里的收支平衡,国家进出口贸易平衡,物理学的受力平衡:动力和阻力、重力和支持力,化学有化学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道家哲学思想的阴阳平衡,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因此,在教学中用一个比较通俗易懂道理去类比解释另一个相似但抽象难懂的原理有何不可?这些比喻生动、形象,有助于概念和理论的建立,也有助于概念和理论的掌握。使抽象理论由无形变有形、由枯燥变生动、由复杂变简单。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与教育、科学、人文统一,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教育意义。(作者单位: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吴超,邓善银.让化学概念教学与新课程同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15-16.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2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而,加强形象直观的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重要实施方法。学生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更好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带学生到水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水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我让一个学生将小石子投入水塘中,激起一阵微波,水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水面变得凹凸不平,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直观的学生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二、加强对比性实验的训练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常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比性实验可促进学生导出物理规律。对于学生易于形成片面认识的物理规律,设计针对性强的对比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初中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觉得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又往往形成片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实例引发,进而做“二力平衡条件”的演示实验(课本安排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读出小车保持静止时两边吊盘里砝码的重力,并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二力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学生往往得出片面的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如下两个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用两个小车拼合在一起代替原来的小车实验);②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车)上,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另外,运用对比性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还可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等。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3

许多高一学生都反映高中化学比初中难学,虽然上课能听懂,但作业却做得很慢或者不会做,同初中的化学完全不同. 笔者认为首先要给他们能学好高中化学的信心,但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教给他们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使之能较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一、教学生用已知的理性知识类比新学知识——类比教学引导法

类比推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之一,它能帮助从已知事物的有关理论建立假说去说明新事物;用某些已知的属性来说明未知的属性,以增强说服力,使人们容易理解,类比是化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把初中已有的物理量质量、长度与物质的量进行类比,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又把1 mol与1打进行类比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再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中阶段要求多角度认识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其主要要求有:一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二是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初三的“得氧失氧”观点过渡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再上升到“电子转移”观点,这种思维的变换,使概念不清的学生感到更加困惑以至无所适从.因此笔者在处理教学内容时,结合H2还原CuO的实例,对于氧化与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概念与初三所学进行类比.再引导学生上升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元素化合价升降与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转移关系,并上升到从电子转移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高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经熟悉的类比法,借鉴初中教学的做法,来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高中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等很难理解,但类比了初中的“溶解平衡”与以及物理中的“速度”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高二的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常只讲一种代表物而后推广一类,这其中运用的就是类比法.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字]肢体语言 形象 学习兴趣 喜闻乐见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应学生爱动爱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难理解记忆的问题,不是板起面孔讲物理而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笔者2005年在我县五中有幸聆听本校的优秀教师王老师的课。他在讲授物理“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举起两臂代表两个力;两臂的夹角代表两个力的夹角;挥动手臂表示夹角改变。学生看后,都兴致勃勃的反映,学会了平行四边形法则。由此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初中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高中生更差,在初中阶段如果能够采用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方式化解教学的难点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物理中二力平衡问题

初中的力学问题较高中简单。过去教材中有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问题,可视为二力夹角为180°或0°的情况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现在教材中已无这一内容,仅有二力平衡的问题,水平伸出双臂代表两个平衡的力(如排队列时的侧平举动作),平衡力的大小方向特点学生一目了然。尤其是辨别两个三要素相同的力是否平衡的问题,双臂前伸(如排队列时的前平举动作)与平衡力的区别学生都能很容易的分辨。这样抽象的问题用生动形象表现出来,学生学得愉悦,记得深刻。

一个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不但课堂设计科学严谨,语言准确精炼,而且非常注重师生感情、课堂气氛、教态、等的身体语言的沟通。因为他们认识到知识的传授是以师生心理间的积极沟通为基础的,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从课堂教学上讲,学生要集中精力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还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就是说,学生不仅是从教师的语言中理解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语气、音调、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非理性的情感信号中来感受知识。

二、物理中光的反射问题

光的传播规律是初中光学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光学问题中光的表示与力的表示有相似之处都是用直线或线段表示,肢体手臂真好用的上。归纳光的反射定律时身体竖立说明身体代表法线,手臂上伸代表入射和反射光线。反射的共面、对称规律一目了然。而对于容易弄错的入射角或反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做个简单的动作手臂向头顶弯曲学生哈哈一笑马上就明白了。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眼睛是身体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尽量使用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向学生发射信息。例如讲话的同时用眼神、表情等与之相配合,眼要始终对着学生,并适时地变换角度,使大多数学生能直接从教师的表情与眼神中获得言语中不能携带的信息。

三、物理中透镜成像规律问题

光学成像问题是初中物理讨论的另一重点。这其中最复杂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物距改变后像的变化情况更是难点中的难点。破解的方法一般可以有这样一些办法:实验演示,用多媒体动画动态模拟,归纳口诀等。其实简单的肢体动作就能把问题说清楚。教学时我对学生说脑袋代表凸透镜,两臂在身体两侧小臂竖立大臂平举分别表示物与像,然后左右同向移动表示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此时及时强调成像特点。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真知。

人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可以说话,并且这种肢体语言的特点是常常在不知觉中反映出人们最真实的感受和最内在的需要与渴求。科学实验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身体语言的传递量及其作用是很大的,不可忽视的。 它传输的是非理性的情感信息 而这类信息是言语载体不易携带的。

四、物理中滑轮组的“绕法”问题

“组”字是滑轮组问题关键所在,怎样组合后才能改变力或距离。要组首先要弄清楚滑轮组的绕法。它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当然滑轮组绕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即: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根数就是奇数根;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绳子的根数就是偶数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难得出规律,对于这一规律,一些老师归纳了口诀诸如奇动偶定。个人认为这一口诀一出,滑轮组的绕法就又变抽象,口诀本身不好记,如果学生连动滑轮定滑轮都分不清,口诀的意义不大。教学中我对学生说我的脑袋代表动滑轮竖直向上举起双臂代表两根绳,表示两根绳的绕法,然后用手拽头顶的头发,告诉学生表示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奇数偶数根绳的区别源自一边一根绳是偶数,中间再加一根则是奇数。学生看后都哄堂大笑并且在笑声中形象的记忆了规律更理解了问题的本质。

一次外出听市二中张老师的公开课,讲授开关的串、并联即电路的“与”、“或”逻辑关系。张老师找了两名学生示范,手臂的抬起放下表示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抽象的电路连接关系也变得形象生动了。我深感我的教学探索并不是孤独的前行。

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生服务,不断的革新、变革。教学是个艺术创造的活动过程,教师如果认识了肢体语言的作用后,对自己教学中的身体语言加以充分利用,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跃入一种新的高层次高效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朱道荣. 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 湖北中小学实验室, 2000,(05) .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它强调“以生为本”重在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创造终身学习的基础环境.这更加突出演示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根据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改进提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一、兴趣为主,突出学科魅力

传统物理课堂演示型实践教学无效化的原因,多数在于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并不明白物理现象在变化中的丰富多彩和魅力,加之传统教学模式重在师教,通常是学生看着教师做实验,教师演示完成,学生自己动手,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演示过程失去吸引力.

要加强物理演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在“演示”这一点上做出改进,只有教师将演示这一环节表现得更加丰富生动,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更容易激发起信心.

物理实验的表现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

例如,在学习“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利用教学楼周围的环境,比如泳池、喷泉等,来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首先,教师对学生做出口头引导“见过彩虹吗,喜欢彩虹吗?”学生表示都见过彩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彩虹,学生多数会踊跃回答,在阳光下的喷泉里,雨后晴朗的天气里,瀑布边,等等.此时,教师通过设问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现在我们面前也有喷泉,可为什么没有彩虹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课程是什么?学生回答课程主题,教师开始演示实验流程,利用三菱镜、光栅等配合阳光下喷起的水柱,来让学生亲眼看到人造彩虹的诞生,同时向学生讲解光的色散原理、折射率、彩虹的形成原因等.学生亲眼看到自己所造出的彩虹,他们的内心会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而欢喜,这种欢喜的情绪激发他们想要继续探究的欲望,演示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加强.

二、以生为本,突出学科实用性

有些学生在上物理演示实践课时不爱动手实验,他们认为实验课程需要用到的东西太幼稚,根本没兴趣动手.他们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兴趣也不高,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明白这些现象背后产生的意义是什么.要改变这些学生的心态,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就需要教师将演示实践的流程更加生活化,趣味化.

例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通过“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起地球”等趣味性科普语言,来启发学生投入学习.由于杠杆原理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原理,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东西是利用杠杆原理运行,并出示剪刀、扳手等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会发现,生活中有跷跷板、吊车、滑轮等都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运作的,这一原理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时教师通过最常见轻便的古代计量单位“称”来向学生演示杠杆原理的产生原因,并在学生自己动手时通过巡堂和语言引导来继续启发学生,千万年前的埃及没有吊车,它的金字塔用什么建立的?就是人力加杠杆原理,学生在听到这些有趣的知识之后,动手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讨论交流,突出流程精彩性

很多物理现象的诞生,其实都不是单一固定的一种方法.比如运动与力的诞生,就连学生拿书本看书,也会受到书的重力,那么同一个实验结果,也能运用多种方式展现.

例如,在讲“二力平衡”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问,如何将两个力保持在同一直线、相等或相反?教师首先通过砝码的加减达到重量的平衡演示,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物品是二力平衡放置.学生经过联想,很可能会想到滑轮,那么,滑轮两边要如何保持平衡呢,学生通过实验道具组合出滑轮,通过砝码的加减达到两个力的平衡,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发现更多二力平衡的方法.同时在学生的手动研究中引入二力平衡的判定概念,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相反、在同一个物体上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被称为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6

1.化学理论性知识对学生学习重要作用

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过程。在运用化学基本概念的原理解释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深入事物的本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精髓,它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在化学教材中起到统领和制约全局的作用。

首先,化学理论性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事实、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其次,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论是大量的丰富具体的事实性材料和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对理论的学习不能靠简单的记忆,更多的需要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后认真地思考和理解其实质,该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着丰富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新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教材。

3.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1)概念形成策略

概念形成策略是学生从大量具体例证中,通过比较、辨别、抽象等形式自己概括得出事物关键特征的一种学习策略。这种策略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收集足够多的与要形成的化学概念有关的具体例证,这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例证的获得可以是多种方式,可以直接从教科书或者教师处获得,也可以通过动手实验或查阅资料获得。其次,对获得的具体例证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去伪存真,这一阶段最关键。最后,将获得的结论与教师和同学等开展交流,进而形成正确结论,并将该正确结论通过练习,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中出现的物质的量,对于这一新的物理量,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在设置这节课的时候就必须巧妙地引导学生形成知识。先让一个学生回答本班有多少学生,紧接着回答一杯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对于前一个问题很简单,而后面的问题就难以回答,那怎么解决?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再提醒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一捆电线如何测量其长度?学生很快说出称量1米电线的质量,再称一捆电线质量。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立即联想到上个问题,知道一个水分子质量,再知道一杯水的质量,就可算出。然后慢慢展开内容,其实,物质的量是一个集合体概念,就像一刀纸等于100张一样,1mol等于NA,约等于6.02×1023个。

(2)概念同化策略

新概念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产生有意义的同化,结果是新概念被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并将原有认知结构丰富并扩大,这就是有意义的概念同化。一般要经历三个环节。

首先,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念学习与原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含义。

其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含对新旧概念的各个方面之间的比较,既要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其差异,毕竟它们不完全相同,这是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

例如: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因此,对电离平衡的学习就可以采用概念同化策略。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巧妙引入电离平衡,并使二者建立联系,初步理解电离平衡的含义。

其次,将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精确类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点。相同点在于二者都具有平衡的一般特征,平衡移动原理对二者都适用,区别在于二者建立平衡的本质不同,电离平衡其实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形式。通过这样的比较能够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关键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准确应用新概念。

最后,在明确二者异同点之后,通过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再分析,将相关概念从不同侧面联系起来,形成概念的整体结构。

(3)概念图策略

概念图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他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已有知识的组成是有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将新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并且根据知识层次将新知识放在知识结构中相应的位置上。概念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外化,一方面加深新旧知识的相互构建,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学会自我导向学习,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