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论文范例6篇

英语教师论文

英语教师论文范文1

如何提升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弄清高职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文出身,本身已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功底。唯一不足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所以,提升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重点是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人文传统,比如对人而不是对神的关注、注重亲情友情、强调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等等。提升英语教师包括全体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一是通过邀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讲座,鼓励教师外出参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通过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影响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等方面来进行。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制度文化。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制度是人性化的,是公平、公开、公正的,是以服务师生、促进师生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的,一言以蔽之,是一套富有人文精神的管理制度,那么,广大师生无形中也会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2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素材,实现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关键

特定的人文精神总是蕴含在特定的文化中,而语言是文化(这里主要指精神文化)的载体,所以学习语言其实也是学习一种文化。中文和英语实质上承载的是中西方两种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文化。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一种语言,而且要让学生去了解一种文化。如果能挖掘这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并将之传授给学生,那将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英语教学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期望使英语教学能够而且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我们所能挖掘的人文素材主要体现的是西方的人文传统,其中不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注自我,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比如英语中的人称代词I、you、he、she、they等,只有“I”是大写,这一细节从人文精神上看体现的是西方人对自我的关注。再如用英语写信,一般是先写姓名,再写小地址,最后写大地址,跟我们的写法几乎完全相反,这同样反映了在西方人心目中自我的重要性。对自我的关注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一种自尊、自主、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等一系列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些精神在英语以及西方文化中的表现俯拾皆是。比如如果你的一位外国朋友生病了,你千万不要说“youshouldgotoseeadoctor!”,如果你看到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想帮他一把扶一扶他,不仅不会赢得感谢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如果他们特别生气,甚至可能会说“Keepyourbignoseoutofourbusi-ness”(我们的事不要你管)、“Mindyourownbusiness.”(别管闲事)。西方人对于别人的赞美也不会象中国人这样谦虚一番,他们一般是大方地接受,并会说“Thankyou”。?这些中西文化上的区别其实反映的是西方人身上的一种强烈的自尊、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尽管蕴含在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语句中,但是高职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一般学得不多,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仍然可以给学生做介绍。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挖掘更多类似的素材。比如在学习《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第2册第3单元“Ican’tacceptnottrying”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补充介绍乔丹的故事,帮助同学们学习乔丹身上的精神:aggressivein-dependent,pro-fessional,,down-to-earth,self-made等。这种教育比专门的人文课程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二,追求自由、平等,讲究守信、守法。追求自由、平等看起来还是对自我的关注,但是自由、平等又和他人密切相关。西方人一方面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地尊重他人。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单位、收入等。而西方人则很讨厌别人问及这些个人私事。跟西方人见面如果你也象在中国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吃过饭了么)?”“Where?are?you?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这些小事其实反映的是西方人对自我以及对他人的尊重,也可以看做对自由的追求。平等观念在英语中有众多表现,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姑妈、舅妈、姨妈、婶婶在英语仅用一个词“aunt”来表示,同样姑夫、舅舅、姨夫、叔叔等也仅有一个“uncle”。英文中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也不分堂表和性别。自由、平等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守信、守法是实现自由、平等的重要前提,所以西方人的信用观念和法制意识非常强。在《圣经》中,“trust”和“confidence”出现了几十次之多,足见西方人对信任的重视。“Law”的本义有两条:一是“lex”,即规则;二是“jus”,即公平、正义、权利。“Noonecanbeatoncesuitorandjudge.&Onehastherightofstatementandbeinglistenedto.”(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被司法界尤其是英美国家推崇为诉讼程序的黄金法则。这些都体现了西方人对“人”的尊重,对平等、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信用和遵纪守法的事例随处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挖掘或补充这方面的案例以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3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精神

英语教师论文范文2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反映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笔者整理了中国知网上近三年来所有关于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调查文献,并从中选出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15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教师数量匮乏。

很多地区幼儿园的兼职或外聘英语教师达超过50%以上,其中天津市和常德地区的幼儿园中兼职或外聘的英语教师高达75%和96%。如此过高比例的兼职或外聘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有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但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获得的本科学历。此外有的地区幼儿园如西安市和常德地区还有20%和25%的高中或中专学历。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少数艺术、中文等专业,毕业于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师资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师不是缺少幼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就是缺乏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

(四)英语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内,而且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这说明高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滞后,未能更早、更多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提供更优秀的师资,致使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低下。

(五)英语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

当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英语教师及其匮乏,很多幼儿园男性英语教师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教及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英语教师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储备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的英语知识有词汇、语法及英语文化等,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听力、阅读及写作等。虽然统计结果显示天津、武汉及西安等地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口语相对较好,但从其他调查数据看,情况并非乐观,比如宁波市幼儿园只有18.3%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标准,常德地区40.8%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满意,61%的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不满意。由此可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仍然非常必要。

二、加快高校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幼儿英语师资

(一)科学制定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及英语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胜任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工作的新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合理设置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前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儿教育理论、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匀不同程度欠缺说明以往简单地将幼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课程混搭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师资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1.思想道德、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情感和人文素养等;2.学前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夯实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3.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修辞、英美文化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精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学、幼儿英语歌曲与表演、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4.摄影、书法、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先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技能;5.专业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三)改革创新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除了与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关,还与其受教育是所用的传统、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序、学科内容为载体、学校教室为空间”这一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英语师资,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应该革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交际法、情境教学法、社团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及多媒体、网络等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高校教育和幼儿园实践为纽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合理提升培养层次、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生源性别结构

鉴于目前幼儿园英语师资学历不高、数量不够、性别失衡的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前英语本科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根据社会对幼儿园英语师资实际需求和办学能力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男性幼儿英语教师比例,从而为促进幼儿园英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英语师资。

(五)积极开展职后培训,提升在职幼儿园职业素养

英语教师论文范文3

从20世纪90年代始,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任务教学法;王初明以Swain的ComprehensibleOutput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写促学的写长法。但是,人们发现它也未尽理想。在这过程中,外语教学开始“后方法”转向,表现为对单一方法有效性的怀疑,对方法多元性、开放性、相对性和特定性的强调。期间,Stern、Pennycook、Freeman、Kumaravadivelu等先后对“方法”的概念提出各种质疑。Kumaravadivelu不断地调整和丰富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理论,提出后方法教学的具体性、实践性、可行性三个参数,以及后方法学习者、教师、教师教育者三个教学要素,并重点论述了由十个宏观策略构成的教学指导框架,使“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日趋完善和系统化,具体是:

(一)三个基本参量。该理论认为,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量是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特定性指教师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受授对象来使用教学技巧,教师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来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调整。实践性指教师要努力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理论来理解和确认现存的问题,从而选取最好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这些认识是基于实践的,是实用的和动态发展的。可行性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合社会、文化和政治,教学应该利用带入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满足参与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重要求。

(二)三种身份的新解。一是教师,教师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自主型的,善于学习和检验各种理论,在总结经验教训和修正自己信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一套切合教学实际的概念和原则,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同时,明晰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学习者,理想的学习者是自主的,能在教师指导下自我调控,具有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善于协商解决问题和抓住机会。三是教师教育者,他们要指导未来的教师确立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并指导其进行教学思考及反思,重视信仰、价值观、经验和知识作用,为其提供展示教育理念的机会。

(三)十个宏观策略。一是学习机会最大化;二是意图曲解最小化;三是促进协商式的互动交流;四是培养学习自主性;五是增强外语语感;六是启发式语法教学;七是外语输入的语境化;八是语言技能综合化;九是语言教学的社会依赖性;十是提高文化意识。

英语写作教师的发展

“后方法”教学理论是一种开放的、创造性的动态理论,它破除了教学法的“神话”,瓦解了教学法在教师心中的统治地位,因此,教师理念的作用就越发凸现出来。本文认为,在“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师的理念在写作教学方法的认识、英语语言的认识、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教师与教师教育者的关系的认识等方面的重构来寻求发展策略。

(一)对写作教学方法的认识重构

根据“后方法”教学理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念可归结为:不是“教学方法”左右教师,而是教师调控“教学方法”。英语写作教学长期在方法上进行探讨,试图以一种普适性的“饼干模子”写作方法来满足和适应写作教学的不同需求。而且,传统的写作教学遵循的是一种“由上至下”的课堂运行模式,即由居于“核心”地位的教学法专家对写作方法进行理论系统化,让处于研究“”的一线教师负责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理解、运用这些抽象理论。这样,写作教学理论是在理想化了的教学实践中被理想化地运用,对诸如教与学的认知、社会需求、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写作教学现象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由此可见,教师应辩证地认识“教学法”,没有一种现成的最佳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用于写作教学,应该以“后方法”教学理论为指导来探求超越方法观的教学新理念和新途径。写作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对写作教学的理解、教学理念、风格和经验来构建一个“由下至上”的、适应具体教学场景、立足课堂教学的、属于教学实践者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这时,它具有了“后方法”教学理论所倡导的具体性、实践性和可能性。

(二)对英语语言认识的重构

“后方法”教学理论指出教师理念应强调语言的意识形态性。该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里,话语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理解不能靠浅层的交际行为或会话方式来获得,只能靠课堂内纷纭复杂、竞争有加的真实世界存在的话语来实现的。教师在课堂内进行话语分析等活动时,就要超越课堂来考察更广泛的、承载课堂输入和互动的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他们应成为教学的主人,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迷信崇拜西方教学模式。可见,写作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和写作教学研究、在借鉴国外写作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认清国内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的性质和发展道路,强调英语写作研究的实践性、本土性和科学性。

对师生关系认识的重构

在“后方法”教学理论的教师理念里,师生之间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具体来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自主型学习者与自主型教师之间的关系,它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构建了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从本质上讲,语言教学(包括写作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交往”,是交往主体(师生)间的互动与融合,它既反映了双方的主体性,又反映了他们间的交互性,表现为平等主体的权利意识和一种主体间的责任意识与行为。因此,写作教师应该树立信任与宽容意识,要学会倾听学生和重视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关注自己日常的写作教学实践和社会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学生有做出决策的权利,他们是自己学习的“责任主体”,要主动确定与执行学习策略、主动合作互动学习、主动寻求机会与教师或语言胜任者交流等。

英语教师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 跨文化意识 文化素养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但有些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把它当成了工具学科,自己担任翻译或传声的角色,觉得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行,忽略人文教育。英语教师只有自身树立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

一、文化与语言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始终映射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传统。英语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文化,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多方面知识。我们通过语言来教文化,却没有把语言当作文化来教.因此.我们必须对英语文化有所涉猎,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现在人们日益重视在英语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需要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

二、文化与教师

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的语适宜性=目的语文化知识。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具有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目前,英语教师文化素养不高与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和考量标准有关。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如《英语听力》、《交际英语》和《教师口语》等,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法和口语能力,对英语国家的社会价值观、社交规约和文化意蕴等各方面内容涉及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即会说英语,懂语法就能教英语了,所以。很多英语教师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意识。

三、文化与教学

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手段都是英语,有两层含义: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如果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没有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没有建立自己的文化观和和价值观,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就是失败的。英语与文化在教学上应该相辅相成。

1.课堂教学内容需要跨文化意识。

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紧跟时代.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涉及旅游、音乐、宗教、经济等方面.旨在通过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来了解英语文化。学生若能将对文化的理解融人到语言的运用中,会使英语更具活力和感情。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是无法很好地驾驭教材的,在讲解单词、理解课文时就会遇到文化障碍。史耕山、周燕提出优秀英语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将知识技能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融会贯通。

依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输入水平的略高标准也应包含文化内容,从而为习得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而现实中教师备课时如果涉及文化,往往是看看教参随便一讲,没有深入理解其文化精髓。如教授“Necklace”,教师如果能简介小说背景并引导学生讨论人物性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刻。这就对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如:Whatdoyouthinkaboutthe relationshipbetween necklaceand theme?Canyou tellUSwhatallherdid isworthy?Ifyouwereher,whatwouldyoudoafterthelossofnecklace?

2.整合教材、活跃课堂气氛需要跨文化意识。

学生使用的是统一教材.教师面对的学生个性不同。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将会沉闷呆板。Harme认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自己补充或调整教材.但须是真实的材料。内容应该是西方国家交际活动的现实反映,如报刊杂志、景点介绍、产品说明书等。这些材料源于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可以使语言材料生动、有趣、实用。使用这些材料可以轻松实现学生的英语习得.学生在讨论材料时可以在交际过程中理解话语的意思,无意识地学会使用语言。而材料的积累和选择需要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中学生喜欢充满变化的课堂,如果一节课教师只是讲授教材,学生易生倦怠情绪,要充分考虑到情感过滤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些精练、活泼的美国俚语很感兴趣,如学生表达时说不出或是不流利,笔者会鼓励:“0k,I’11giveyouagreenlight.”上午最后一节课快下课时,学生会走神.笔者会笑着说:“Comeon.I’mstarvingtodeath.”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幽默、笑话。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跨文化底蕴,才能游刃有余。

教师恰当的课堂追问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智慧火花。

比如在教学运动话题时师生可以这样对话:

T:W hatiSyourfavoritesport?Badminton?Footballor…?

S:Basketbal1.

T:W hoiSyourfavoriteathlete?

S:Yaoming.

T:Oh,heisveryfamous.W hvdoyoulikehim best?

S:Heplaysfootballwel1.Heisveyr kind.Heisourpround.

T:YOU didit.A smartboy you are!And do youknow how manyscoreshehasgotteninNBA?

S:Idon’tknow.Many?

T:Letmetellyouabout6000.

S:Cool!

此时教师对篮球文化的了解在师生沟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进一步互动的契机。显然比较追问语法和单词,对文化内容的追问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直接反馈,从而主动继续对话,实现知识强化。如果仅是追问语法和单词,学生可能不会作出太多和积极的话语回应。智慧是文化的火花,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在此时必为课堂添彩。

3.课外活动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中国的学习环境下,仅凭课堂有限的时间教学和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如进行报刊阅读、欣赏英文电影和歌曲、英语演讲和表演等,既通过监察巩固课堂知识,又可以拓展知识面。但开展什么活动,怎样进行和监控,都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Harme认为.“运用”是语言在“真实世界的排演”。通过角色扮演、运用语言、渗透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运用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英语教师论文范文5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四种教学模式为:A.主题模式:主题模式的教学材料选自目标语原创的各类主题、话题。B.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教学材料选自目标语的各类专业课程,难度要符合学语言水平及专业的接受能力。C.辅助模式:辅助模式是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一个比较中和的方式。此模式指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的一种模式。语言课为专业课服务,要学生借助语言知识掌握专业内容。语言与专业在同一门课中相辅成。由专业课和语言课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D.专题模式:专题模式的授课内容与某一行业或专业有密切关系。教学材料来自实际工作岗位或有关学科领域。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有可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而对于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师而言,除了应具备过硬的听、说、读、写、译英语语言专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多元的跨学科知识结构。由于授课对象是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所以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师的课堂角色既不能像英语专业老师精讲,也不能像大学英语老师泛讲,而是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将二者较好的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住多学科的知识,如政治、经济、科技、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只有考虑到了授课对象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授课才有效果,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1.“专业+英语”及跨学科综合知识结构。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讨与学生所在院系ESP教师互动与对接的方式,以便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双学位教学管理,为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2.敏锐的信息素养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大学生作为新闻媒体传播的受众之一,无疑会接触到来自网络等各种传播源的信息。虽然年青人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对新闻信息的感知和处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教书育人的一线任课教师,就要学会培养自己敏锐的信息观察力,以适当方式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信息。要教好书,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教学理论和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师除了要学会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便了解广大学生的需要与学习心理特征外,改变教学方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需要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定期学习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英语课程论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实践与教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并因地制宜地将这些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3.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是时展的要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双学位的任课教师,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到如何有效地把新技术和英语教学整合。任课教师要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重点抓好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实现从传统方式向“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方式的转变;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课堂信息量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搭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新平台,建立课程公共电子信箱、课程BBS论坛、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教学资源库等互动教学平台,加强第二课堂教学,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

4.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为保证双学位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运行同步,任课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研究可从理论研究入手,探索语言和教学规律;也可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讨论教材、教法、评估与测试;还可从外语学习入手,研究学习者、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形成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机制。

5.专业道德高尚、具有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人格魅力。由于英语专业双学位授课对象来自于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周一至周五共同的时间几乎没有,所以英语专业双学位的授课时间是在周末。任课老师需要牺牲周末宝贵的休息时间,为学生授课。所以任课教师要具备乐于奉献的师德师风。同时,任课教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也会感染到听课的每一位学生。相反,因为周末授课,相对来说教学管理督导部门监管不严,任课教师备课不认真,敷衍应付的工作态度,是不可取的。

英语教师论文范文6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权威的角色意识和观念,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普通的一员,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的情境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听学生学习要求,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分享学生的学习,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成员。相互产生信任感,愿意彼此间无拘无束的交流和讨论,相互争论、各抒己见,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同时也感受到激励、鞭策、感化与召唤。

二、英语教师由单干者转为学生学习平等的合作者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单兵作战。在课堂上,英语教师独占课堂,一讲到底,教师扮演着“独角戏”的角色。本应畅通无阻的双车道却人为地堵塞了,造成了“偏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仅仅扮演着装卸工的角色。而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和理念、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英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摆正位置,俯下身子,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在与学生的共同合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英语教师由主宰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合格的组织者

在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师包办一切,规定教学计划,包揽了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的制定及评价。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评定都在其主导下计划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难于发挥。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由传统教学的主宰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提供学习的信息,指导学习方法,评价学习过程,这都需要教师有序地组织。课程的实施应该把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要能敏锐地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机动灵活地安排、调整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照本宣科,被教案牵着鼻子走。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组织协调工作;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沟通学生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形成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学生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这一切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这样学生在掌握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课文,才能水到渠成。

四、英语教师要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现代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智能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转变自己的职能,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法,导之以行。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首先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未成年的人,需要教师指引。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充分发挥爱心,了解与辅导学生,引导其积极、全面地发展;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角色不该是“讲师”而是“导师”,是启发激励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导师,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导师。

五、英语教师由教育资源拥有者转化为开发者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种观念也得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和开发英语教学资源,设计和展开多种英语教学活动,加强英语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只熟悉英语大纲和英语教材,这些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现成的,根本不需要英语教师去开辟新的教学资源。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报刊杂志、广播影视节目、影像资料等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为英语教学服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仅仅“用教材教”,其自身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英语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学习英语,实践英语。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注重积累,合理取舍,为我所用,英语教学资源一定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总之,在英语互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合作、组织、引导、开发于一身的“导演”。因此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教学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消除学生对互动课堂模式的怀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相互沟通和激励,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体验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把语言学习和全人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具备英语能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建桂,李丽娟.网络自主学习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2]张祺,李静.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的探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