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例6篇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1

关键词: 系统理论 精品课程 建设

一、引言

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系统论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课程的规划、建设、、共享、应用、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以系统理论和发展意识指导整个精品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有助于我们以整体和动态的观点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全面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系统思想是一般系统论的认识基础,是对系统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认识。我们通过对系统本质的深层分析可以调整系统结构,直辖各要素关系,从而达到优化系统的目标。要搞好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首先需要以系统的思想来分析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属性。本文以系统的目标性、有序性、相关性、整体性等基本属性为出发点,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步骤,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大多数系统的活动或行为可以完成一定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目标。我们在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首先明确或把握系统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实现。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表述为:“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但这一系统建设的深层目标,并不仅仅是建设若干门一流的示范性精品课程,而是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个载体,促进教学队伍建设,助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倡导优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夯实办学条件和设施。通过不同级别的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在理念、师资、内容、制度、考核、手段和方法等多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促进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推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步骤

系统的层次和结构会依照它所实现的功能而动态演变,这种变化应按照发展规律有序进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实施的工程,根据精品课程建设各阶段的目标可以分为规划设计、资源建设、评审、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五个环节(见图1)。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遵循系统运作的思想。

1.首先,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定位,遴选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有突破及独创性的特色课程,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通过对网络课程整体结构的规划来体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成果、课程特色等,合理设计和布局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层次,为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提供方便。

2.在资源的建设上,要选取教学内容新颖,内容系统完整,信息量大且资源组织合理,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系列化优秀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以满足多模式学习的需要。在优化精品课程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咨询、服务、调研等社会实践及应用型科研成果作为教学内容的外延加以丰富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资源评审指标》中的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提出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各个要素进行分类研究和整体规划。

4.在课程建好后要注重应用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使师生都能了解并乐于使用精品课程;创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为师生使用精品课程创造条件;扩大院校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广大师生能在精品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5.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引导和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经常进行教学诊断,反馈教学行为,提出修正意见,不断改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要素及相互联系

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是课程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国家、学校、教师、技术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共同协作的结果。每一门精品课程建设和完善都是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评价和制度支持等系统要素相互协调、不断发展的系统过程。其中,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动力,政策上的支持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保障,质量评价机制是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保证。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既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导,又是推行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的主要力量。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在这支队伍中不但要有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员,而且要配备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合理的辅导教师,更少不了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专业教育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只有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协作,才能做好精品课程的规划设计、应用实施和开发维护工作。

2.科学选取教学内容

选取的教学内容应具备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程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践教学要具有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内外相结合才能达到明显的教书育人效果。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能够结合学习者特征和本专业特色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常用的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师生网上互动、在线答疑、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直观演示和相关知识扩展等更适合于开放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网络精品课程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

从教学手段上看,高校教师应该提高信息化素养,掌握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学校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直观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注意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构筑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5.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是精品课程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各高校不但要在精品课程申报时期建立科学的课程评审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而且要在课程建设后期推行一套可行的维护运营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以保证精品课程网站和平台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齐全,并保持常用常新,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6.质量评价机制客观有效

设立客观的统计方法,定期组织课内外专家、教师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测评,实时收集精品课程资源的访问情况,以统计数据和对使用者的调查结果作为评估精品课程的重要指标,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保持长期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不断改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使得精品课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精品课程建设须加强整体观念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的,要素的性质会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性能。但系统并不是各组成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整合后的系统拥有各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的目标,要改变系统要素和结构,将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充分协调和连接,才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使系统达到更加优化的性能。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它不仅规模巨大,参与面广泛,参与学校众多,覆盖学科门类齐全,而且集资源的建设、、共享、应用和创新为一体。作为系统实施的精品课程项目涉及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管理等课程要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参与高校要树立整体建设、全面实施的观念,积极主导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和过程监督,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和校级课程的评价标准、技术方案、版权保护、应用评估等实施环节。要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技术与手段、教学评价、课外实践、政策与管理等环节融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一方面,加强这些要素的建设能够促进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的建设正是各要素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所以应该将系统的各要素划分成合理的层次,作为一个整体,逐级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合理整合系统要素,优化组织结构,才能使精品课程的效能发挥到最佳,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和辐射效果,最终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六、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体现了一种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于一身的系统建设理念。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打破了信息封闭的壁垒,推动了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探索更适合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和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法,调动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运用系统的理论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使得教学体系内部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获得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实施,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以系统论为指导,大力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改变人才培养体制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姜淑杰,张艳虹.教育技术支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分析报告.实践探索,2008.1.

[2]刘跃华,陈广玲,唐爱国.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

[3]包呼和.系统科学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学前教育研究,200.6.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2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219-02

一、课程群的概念及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的意义

1.课程群的概念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对教学中那些存在内在联系、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和构建,而形成的多门课程的有机集成。我国高校课程以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建设,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总体来讲进展比较缓慢。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单一性学科结构向综合性的多学科结构转变,各高校越来越重视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2.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意义

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是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特色专业、提供优秀课程资源的基础。它可以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由于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系而造成的课程间内容重复、课程内容陈旧及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等弊端,从整体上对学生要掌握的经济学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的经济学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合理,内容结合更加紧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教师采用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团队及相关硬件设施建设。

二、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课程群建设缺乏理性认识,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大

课程群建设的目地是对学科体系内的课程进行重组,剔除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让学生学习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经济学知识,这必然要求在课程设置时强调各经济学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强调“共同学习、共同运用”。目前,有些高校对课程群建设的目的还存在模糊认识,加上西方经济学引入我国高校时间比较短,高校间对经济学课程群体系的组成和建设途径看法不统一,致使一些高校没有明确的改革方案,虽然有些高校进行了试验,但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满足课程群建设的需要,课程群建设流于形式。

2.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影响了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课程群建设工作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授课教师的课前准备任务增加了,教师不但要对本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认真的准备,还要与学科内其他课程授课老师进行沟通、协商,对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必要的时候还要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教师从事课程群教学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进行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更加繁重,课程群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经济学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和运用,要求运用各种经济学的方法、思想去解决问题,学生对各门经济学课程的知识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学习的工作量加大,使得学生对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的兴趣减弱。

3.课程群构建体系、课程教学进度安排欠妥,影响了建设与改革效果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把握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内容密切相关、思想紧密结合的课程建成课程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不少高校在这方面忽视了其课程组建的要求,在课程群组建过程中介入了主观因素,出现课程选择的任意性,影响了课程群的整体质量。由于课程群建设要求有一门主导课程,其他课程作为从属课程学习。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不同,高校在课时安排上会有侧重,重要的课程会安排更多的课时给学生学习,课时多的课程与课时少的课程教学进度会出现不一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融合时,一门课程用到的相关知识可能另一门课程还没有来得及讲授,影响了课程群建设和改革效果。

4.教材选用不当,阻碍了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

社会发展要求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的授课内容和思想,要求使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教材。一些高校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教材的选取,多注重倾向性忽视同步性。在一些重要的课程上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比较前沿,版本比较新,而一些相对不重要的课程使用的教材显得略微陈旧,教材中包涵的知识及分析方法也已经过时。加之经济学流派纷纭,各种经济思想的侧重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异,致使课程群建设和教学中知识衔接时出现不紧凑、不统一的现象。

5.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改革,缺乏对课程群建设效果的检验

高校的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多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没有纳入到考核体系中。课程群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如何在最后的考核体系中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成果,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的考核方式,有的高校在每门经济学课程考试卷中出现几道综合分析题,要求学生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分析,但由于涉及到的课程知识多,给阅卷老师带来不便,加之学生分析得鱼龙混杂、没有条理,更难评定分数。有些高校干脆还是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各考各的,虽然在授课时内容互补,但考试互不相干。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在毕业生做毕业论文时忽视了对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和教学效果的考核,毕业论文内容量大、篇幅多,学生完全可以从多角度对研究的问题展开论述,很多高校经济学类的毕业论文还是要求学生沿一条主线往深层次研究,学生思维得不到发散,视野没有开阔,从课程群授课中学习训练到的东西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三、促进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认识水平

首先,要明确进行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管理有总体的把握,促进其对市场经济的主动融入和适应,能够从综合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认识到课程群的建设重在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与权衡,要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搞好逻辑顺序关系,将学生学习的课程衔接为一个整体,各课程教学要加强交流,把本课程看作是整个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树立教学团队意识。最后,要考虑课程群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做好课程群建设的支撑工作。

2.注重师资建设和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群教学效果

学校在引进师资力量的时候可考虑课程群建设的需要,进行倾向性的招聘,招一些对经济学多门课程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或者对相关授课教师集中培训,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实施课程群教学的要求。通过成立教学小组,实行课程群负责人制,进行集体备课,就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和解决,来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构建课程群组成体系,正确处理课时安排和进度

课程群体系的建设要以服从教学目的为基本原则,课程群建设应当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打破按学科组织课程的方式,从区域背景、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已有知识基础等因素出发,依照“大课程”的布局进行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相互重叠变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课程群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分清楚主次,课时安排上也要有侧重点,内容多、重要程度高的课时应当多一些,而且整个课程群要相当于一门课,把不同的课程看作是不同的章节,在整体的教学进度上才能整体把握,相关知识点的衔接才会紧凑。

4.科学合理选择教材,推动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经济学科类的教材要符合当代的经济发展需求,这是经济类教材选择的最根本原则。教材内容要具有同步性,如此课程之间才可以互相借鉴。不同课程教材选取时最好能够做到经济思想统一,在统一的经济思想下,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会更深一步了解这一思想流派的经济学思想,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教材不宜太难,应当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课程群的构建要求学生同时运用几门经济学课程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思考,教材过难理解会制约学生的思考。

5.重视课程群建设和教学效果的考核

明确的考核体系和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对课程群建设和教学改革效果的考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对平时授课过程中学生课上发言、课下作业、案例讨论课的报告等进行成绩评定,计入期末综合成绩。期末试卷中最好以实例分析题为主要考试题目,要求学生写清楚所运用的知识、思想观点而方便教师批阅。学生的毕业论文应该与课程群的教学接轨,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入手,综合深入地针对所选择的题目进行分析,但要突出本学科的内容,搞好主次逻辑关系。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山(1980-),女,湖南长沙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0916RJZA052)、兰州交通大学网络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54-02

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过程来完成,“建筑工程概算”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解和掌握工程概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软件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造价编制、理解大工程项目管理本质是该课程对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定位。[1]

通过多年的努力,兰州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发展和优化对学生就业及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我们和广联达、鲁班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次在我校举办“甘肃省高校广联达杯算量大赛”和“西部高校工程管理论坛”,提高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反过来也促进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和人才培养。

在调研各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管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课程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梳理,提出“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依据“重实践、求创新”的原则,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总结,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形成系统化课程教学资源,突出课程工程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合理的工程实践培养体系,把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

一、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本专业开设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广,区域性、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是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咨询单位等。因此,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审查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掌握计算机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是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师资方面,形成了老、中、青的合理梯队,主讲教师都在职攻读了博、硕士学位,且都参加了广联达等专业软件的培训,并在设计院等单位参与众多的实际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材方面,编写了多部高质量教材。课件和教辅建设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方面,每年都邀请广联达、鲁班等企业讲师进校讲授实训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实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2]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网络平台展示这些教学成果。其次是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系统化整合教学资源。最后是学生实践能力还需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3]

二、课程建设思路

结合“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实际现状,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及内涵,借鉴国内部级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从顶层进行设计和规划,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我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特色。在组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将授课、讨论、实践、考核、教材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将基础课程教材、专业课程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积极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成果,补充不完善的教学资源和薄弱环节,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形成系统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实践

1.系统设计、整体优化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

(1)“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已形成众多的教学资源和成果,形成了“重实践、求创新”的课程特色。但这些教学成果比较零散,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优化。所以我们拟对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成果进行分类,按照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的思想,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资源框架,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和丰富。

(2)课堂采用教学—建模—教学的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用软件建模形成工程实体。一方面,学生在建模过程中能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理解工程构造原理,通过直观效果图、算量步骤等帮助学生理解计量规则等。另一方面,用专业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软件操作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3)根据课程特性,确立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台用专业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工程,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构建开放、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对整个资源进行优化,建设“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及时将取得的教学成果展示给学生,构建起开放的、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同时,提供课程建议和教学资源补充平台,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该课程已进入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第一批名单。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依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建设、实践教学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整合已有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料,形成分层次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网络教育课程。

目前,我校已经搭建好了全校网络课程教学综合平台(如图1所示),首批资助40门课程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建筑工程概预算”网络课程已获批复,进行了专门的师资培训和实践,这为构建开放、系统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网络教学资源课程解决了技术和资金上的问题,能充分保证网络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随时、随地、随愿”的个性化学习。

3.重能力、求创新,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变以往理论课时过多、实践课时偏少、实践体系单一的情况。以核心课程群建设为中心,构建课堂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实验、项目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竞赛等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培养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赠送与购买的方式,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安装业内知名的正版专业软件,如广联达造价软件、鲁班算量软件、PKPM造价软件、神机妙算软件等。让学生参加广联达等公司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进行的各种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参与广联达软件全国算量大赛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4.深化教学,构建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动态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需要建立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1)评价形式多样化。采用“开卷、闭卷相结合,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每次考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和开卷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

(2)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对出勤、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状态、小组中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只有教师进行成绩评定的方法,形成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的多元化主体评价方法。

根据研究和实践,建立了课程合理、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信息熵和粗糙集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通过课程建设的不断实践和发展,促进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具有鲜明铁路交通、大工程应用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培养了一批批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踏实实干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充分得到铁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大型企业的认可和青睐。反过来,人才培养的认可提高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知名度,促进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了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鲍学英,等.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4

关键词:市场导向;创业教育;质量监控;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212-02

2006年教育部颁布文件要求高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以来,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风生水起。我们在数所高校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详细了解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校生就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本文就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依据国家政策和形式变化,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意见。

一、高校就业指导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

2014年初,我们围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开始对北京的几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高校毕业生最真实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指导需求,尤其关注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开展及实效。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理念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就业导向与学术育人导向冲突,没有必要开设。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有部分领导或老师认为,高校旨在培养学术和技能人才,而不能把人才培养降为迎合市场需求,专业课程建设决不能以就业为第一导向,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开设就业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实际上,这种观念具有片面性,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普遍目标,就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素质提高并没有根本分歧。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而提高就业能力是为发挥专业素养的应用价值找寻平台。

误区2: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理论体系,无法独立成为专门课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普遍有老师认为,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独立的学术内核和规范体系,教材内容也大都只是政策解读和信息传达,完全无法撑起专门课程所需要的理论体系。这个误区是看到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现存的主要缺陷,但没有看到就业课程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方向。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个艰难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今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是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工夫,深入挖掘可之借鉴的理论成果,尽快形成就业指导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建设。

误区3:高校授课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无法完成创业教育任务。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高校教课任务的老师很少能够有足够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经验,由他们来给学生开展创业指导无疑是难以奏效。但正如并不是只有成功的商人才能担任经济学教师,也并不是只有成功的政治家才能担任政治学教师。创业活动的内在规律和价值能够被客观认识、科学研究。因此,只要开展对创业的专门研究,形成科学的理论成果,高校教师是能够很好地完成创业指导教育任务的。

误区4:高校就业工作重在行政,没必要专门建设师资队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归属高校内专设的行政部门,授课一并由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完成,这是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的现状。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选择多元化和个性化,只是由行政方面的老师讲解就业流程、户口档案等等这些固定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因此,根据学生专业、就业形式等不同状况,建立一支熟悉学科专业、了解就业市场、懂政策会管理的师资队伍非常必要。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原则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设置上具有公共课的特点,与“两课”教育和形势教育课程有相似性,但也有独特性。在课程建设中除坚持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普遍性原则之外,还要坚持课程的特殊性原则,即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导向、专业导向、能力导向三项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前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求职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都将长期存在。如何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让毕业生的求职取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就业市场的形势变化规律和趋势,针对性地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专业导向原则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以及招生专业规模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生就业的选择大多是与所学专业相关,这既是高等教育专业和学科设置的目的。因此,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要能够紧密结合专业导向,指导学生加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在指导学生求职就业时,分门别类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既能够让学生在择业时有的放矢,也能更好地在专业领域尽快适应,找到方向。

(三)能力导向原则

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因此在就业指导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始终牢记提升学生能力的总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正式的课堂讲授外,还必须与开展个别指导、典型剖析(示范)、心理咨询等活动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理论研讨

在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探讨中有两个偏向:一是职业发展理论代替就业理论;二是政策叙述代替就业理论。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就业指导课充斥着枯燥和应付的教学内容设计,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课堂效果受损,反而导致学生对就业的退缩、排斥,造成适得其反的开课效果。高等院校并非一般的技术岗位培训,担负着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和前瞻引导职责。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具有顶层设计式的理论化成果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就业指导的价值,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涵,实现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追求。

(二)及时吸纳相近学科研究成果

就业指导课程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职业发展心理学、人生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中,对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吸纳不足,导致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方面显得肤浅、单薄,缺乏深度和吸引力。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吸纳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增加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附加值,形成就业指导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吸引力。

(三)规范就业实践教学设置论证

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有着特殊需求。首先,目前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不管是创业案例的选择还是在求职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只注重典型案例、成功案例,反而对普遍性的案例关注不多,这往往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其次,实操教学的设置内容单一,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这些常规的实操教学,既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合理性设置的研究和论证,形成实践教学的成熟意见,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设置。

(四)加强创业教育指导研究

创业作为就业的最好形式,在指导学生就业选择时,就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离不开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校不仅要实际参与到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具体指导,更要利用有利的形势,开展对创业行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以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地帮助学生创业。

四、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优质化

1999年以来,我国逐渐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比例还很低,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老师从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相关要求。由于目前就业课程的教师主体多为学生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已经非常忙碌和琐碎,对就业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更难能谈得上开展专门的科学研究,钻研教学理论问题。因此打造一支优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对每个高校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完善质量监控全程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进度和要求。为此,在就业课程的管理方面一是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定期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二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三)教学效果反馈体系化

如何评价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不能用学生是否成功求职就业为标杆,更不能用就业率来衡量。在很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普遍反映无法准确衡量教学效果,缺乏学生反馈,更无法直接通过用人单位的评价来测算就业指导课程的真实价值。因此,如何在合理的前提下,做好教学效果评价与监督,是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学效果评价要始终贯彻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形成严格有序的前期导入和后期反馈的完整体系。

五、余论

就业指导课程应时而生,既是新生事物,也将会长久的存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不论从大学生现有的就业观还是影响就业的外在诸种因素看;不论从大学生自身的需求还是从国家的定位看,都足以证明其必须朝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必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能力导向、专业导向,在内容建设方面始终要注重开展就业理论的研讨、及时吸纳相近学科的成果,以及加强创业教育的研究。构建完备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还要在师资建设、质量控制、效果反馈等方面下功夫,为推动高校育人、学生就业方面形成合力,最终为毕业生的个人发展以及整体的社会进步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

[2] 史广政.探索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21).

[3] 谭璐.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5

关键词:市场导向;创业教育;质量监控;高校

2006年教育部颁布文件要求高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以来,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风生水起。我们在数所高校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详细了解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校生就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本文就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依据国家政策和形式变化,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意见。

一、高校就业指导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

2014年初,我们围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开始对北京的几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高校毕业生最真实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指导需求,尤其关注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开展及实效。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理念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就业导向与学术育人导向冲突,没有必要开设。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有部分领导或老师认为,高校旨在培养学术和技能人才,而不能把人才培养降为迎合市场需求,专业课程建设决不能以就业为第一导向,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开设就业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实际上,这种观念具有片面性,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普遍目标,就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素质提高并没有根本分歧。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而提高就业能力是为发挥专业素养的应用价值找寻平台。

误区2: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理论体系,无法独立成为专门课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普遍有老师认为,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独立的学术内核和规范体系,教材内容也大都只是政策解读和信息传达,完全无法撑起专门课程所需要的理论体系。这个误区是看到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现存的主要缺陷,但没有看到就业课程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方向。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个艰难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今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是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工夫,深入挖掘可之借鉴的理论成果,尽快形成就业指导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建设。

误区3:高校授课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无法完成创业教育任务。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高校教课任务的老师很少能够有足够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经验,由他们来给学生开展创业指导无疑是难以奏效。但正如并不是只有成功的商人才能担任经济学教师,也并不是只有成功的政治家才能担任政治学教师。创业活动的内在规律和价值能够被客观认识、科学研究。因此,只要开展对创业的专门研究,形成科学的理论成果,高校教师是能够很好地完成创业指导教育任务的。

误区4:高校就业工作重在行政,没必要专门建设师资队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归属高校内专设的行政部门,授课一并由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完成,这是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的现状。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选择多元化和个性化,只是由行政方面的老师讲解就业流程、户口档案等等这些固定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因此,根据学生专业、就业形式等不同状况,建立一支熟悉学科专业、了解就业市场、懂政策会管理的师资队伍非常必要。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原则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设置上具有公共课的特点,与“两课”教育和形势教育课程有相似性,但也有独特性。在课程建设中除坚持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普遍性原则之外,还要坚持课程的特殊性原则,即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导向、专业导向、能力导向三项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前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求职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都将长期存在。如何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让毕业生的求职取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就业市场的形势变化规律和趋势,针对性地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专业导向原则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以及招生专业规模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生就业的选择大多是与所学专业相关,这既是高等教育专业和学科设置的目的。因此,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要能够紧密结合专业导向,指导学生加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在指导学生求职就业时,分门别类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既能够让学生在择业时有的放矢,也能更好地在专业领域尽快适应,找到方向。

(三)能力导向原则

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因此在就业指导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始终牢记提升学生能力的总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正式的课堂讲授外,还必须与开展个别指导、典型剖析(示范)、心理咨询等活动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理论研讨

在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探讨中有两个偏向:一是职业发展理论代替就业理论;二是政策叙述代替就业理论。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就业指导课充斥着枯燥和应付的教学内容设计,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课堂效果受损,反而导致学生对就业的退缩、排斥,造成适得其反的开课效果。高等院校并非一般的技术岗位培训,担负着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和前瞻引导职责。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具有顶层设计式的理论化成果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就业指导的价值,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涵,实现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追求。

(二)及时吸纳相近学科研究成果

就业指导课程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职业发展心理学、人生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中,对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吸纳不足,导致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方面显得肤浅、单薄,缺乏深度和吸引力。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吸纳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增加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附加值,形成就业指导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吸引力。 (三)规范就业实践教学设置论证

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有着特殊需求。首先,目前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不管是创业案例的选择还是在求职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只注重典型案例、成功案例,反而对普遍性的案例关注不多,这往往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其次,实操教学的设置内容单一,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这些常规的实操教学,既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合理性设置的研究和论证,形成实践教学的成熟意见,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设置。

(四)加强创业教育指导研究

创业作为就业的最好形式,在指导学生就业选择时,就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离不开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校不仅要实际参与到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具体指导,更要利用有利的形势,开展对创业行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以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地帮助学生创业。

四、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优质化

1999年以来,我国逐渐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比例还很低,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老师从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相关要求。由于目前就业课程的教师主体多为学生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已经非常忙碌和琐碎,对就业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更难能谈得上开展专门的科学研究,钻研教学理论问题。因此打造一支优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对每个高校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完善质量监控全程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进度和要求。为此,在就业课程的管理方面一是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定期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二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三)教学效果反馈体系化

如何评价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不能用学生是否成功求职就业为标杆,更不能用就业率来衡量。在很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普遍反映无法准确衡量教学效果,缺乏学生反馈,更无法直接通过用人单位的评价来测算就业指导课程的真实价值。因此,如何在合理的前提下,做好教学效果评价与监督,是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学效果评价要始终贯彻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形成严格有序的前期导入和后期反馈的完整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6

关键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97-03

一、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反映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它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是“源”,专业是“流”。为军队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军事科学研究是军队院校的两项基本职能,而这两项基本职能是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的。

尽管目前都在强调以科研促教学,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普遍现象是“两张皮”。除了政策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由于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教育训练理论工作者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开研究,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方面,理性思考不够,因此,导致在军事教育训练改革实践中未将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的范畴,没有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仅仅是在课程改革的浅层次上徘徊,而没有进入将学科资源真正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深度结合状态。因此,探索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模式、制度、政策、机制等,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共同推进办学水平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科、专业、课程构成与建设内容

(一)学科构成与学科建设

一门学科的形成需要如下几个要素:一是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即这门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规律;二是理论体系,即形成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梯队建设,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争取研究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管理制度等。

(二)专业构成与专业建设

军队院校的各个专业是以培养适应军队建设需求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符合军队需要的专业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专业方向和培养规格。因此,专业培养目标体系规定:在一定的修业年限内,通过院校组织的各种教学与训练活动,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与质量应当达到的标准,不能脱离军队发展的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二是适用的专业办学条件,包括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建设、仪器设备建设、试验实践基地建设等。

(三)课程构成与课程建设

构成课程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师资力量,他们是开展课程教育的前提;二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课程教材;三是有开展课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课程实验室(或训练基地)、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建设的成果是创新的教学大纲、适用的课程教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课程试验环境。

(四)学科、专业、课程的基本关系

1.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划分学科、设置专业、编制课程的依据不同;二是遵循的规律不同;三是它们构成的要素不同(见下表)。

2.学科、专业、课程的联系。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融于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其学科和专业的内在联系。第一,学科知识的分化与综合组成了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同时固化了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科的发展。第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形式,专业改革需要更新相关课程的内容,提高专业人才对军队发展的适应性。第三,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又促进了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

三、“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

1.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规划方面,要做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规划工作。院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中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资金投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纳入学科建设规划,能够加强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

2.要形成鼓励教员把科研与教学融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只有把科学研究的“源”与教学的“流”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员的教学、学术水平,教学内容才能不断地更新。另一方面,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来看,教员的教学、备课等活动可以激发灵感和开阔思路,同时,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又可以固化教员的科研成果和促进他们发现新课题。

(二)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组织体系

1.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以学科群为基础,以学院为平台,整合相近学科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把相近学科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场地器材整合到相应的学科群组织,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

2.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和现代战争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专业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资料显示,来自于相近的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的教员给学员上课,能够更好的引导学员选择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3.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支撑角度来看,一是研究所、教研室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员组成,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有利于集中优质资源开发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二是研究机构各学科的人员和知识信息的渗透、流动,有利于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科专业集约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三是改组原有专业教研室、三级学科组织的实体形式,促进学科和专业优质资源的转化,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具体情况,让科研编制与教学编制实现相互转化。

(三)形成开放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人才管理模式

合理的人才流动不仅可以使一个人重新确立新的起点,而且能够营造出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学术群体环境,有利于学术群体之间的思维和观念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和改造。传统的教员队伍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历优化、年龄优化、职称优化。这三点也是军队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的主要观测点。然而,军队院校“师徒同堂”的问题比较突出,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近亲繁殖”,另一方面是“学缘优化”。如何处理好我们的“近亲繁殖”和“学缘优化”是我们人才管理中的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优化我的“学缘”,一是建立以年轻教员和跨学科、专业教员为主体的教学、科研“蓝军”团队,专门对传统教学和我院传统优势科目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此盘活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二是实施内部流动开放的人才管理体制,将不同的专业人员实行短期岗位交流;三是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军队院校、作战部队、地方院校,不定期选送部分研究生导师实行外出交流。

(四)创建富有激励性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制度环境

学科专业制度是引导学科专业建设的导向标。制度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作用有两种:正激励和负激励。得到客观、公正评价和奖励的教学、科研成果,就能够促进教员更加坚信教学、科研的同一性,进一步激发教员的教研潜能和创造性,进而引导周围更多的效仿、学习。如果采用的是功利主义价值观,会导致教员只重视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行为倾向。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的制度建设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尤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价值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用人制度、奖惩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要体现公平、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二是要公正、严格地执行制度。将合理的制度公正地贯彻到底,必然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合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学术风气,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有序发展。

(五)完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1.在教员评价方面,应向科研与教学成果并重转变,认真研究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的替代比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教学与科研是学科发展的两个“发动机”,要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

2.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协作。因此,既要评估学术队伍的教学情况,也要评估学科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开况,还要评估学科、专业、课程的相关资料的共享情况。这样才能促进优质的科研成果、技术转化为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

3.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使自我评估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自我评估是军队院校自我调整、自我建设的催化剂。如果不与时俱进,随着知识的创新、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自身人才的流失、学科专业基础设施老化,一个优势的学科专业、一门优秀的课程也有可能蜕变成弱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科、专业存在一条天然的知识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优势互补、协同共生的关系,这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前提。

2.学科、专业建设中的理念创新、组织制度变革、物质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其内部要素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变化的制约因素。

3.形成富有激励性的组织制度是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二)建议

1.突出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以学员必需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突出特色,强调为部队和院校培养合格的一线指挥人才、技术人才。

2.突出课程设置的双重性。要以适应军队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3.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程建设中,要及时反映军事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员的科学思维方法。

4.突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样性。长期以来,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习惯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员传授知识为主。为了体现军队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应当提倡模块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糜玉林,朱爱红.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