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例6篇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1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10-02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的思路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高考试题注重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研究高考,掌握考情、学情,讲究策略。本人积多年的复习备考历程,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

一、求“准”——针对高考,精研学情

首先,要重视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要强化对《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的研究,大胆舍弃其中删减的内容,捕捉其中的微妙变化,把握其动向。其次,要关注高考试题的题量、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随着高考全国命题与各省市命题的设施,试题形式呈现相互借鉴与推陈出新的特点,试题的考查功能有所加强。如2010年山东卷第27题是一道有标准意义的好题,该题用“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主题词组织材料,引出问题,其形式与2009年和2010年北京卷相关试题很相似。该题体现了通过一个历史事件,立体挖掘的综合考查设计思路,古今贯通,中外结合,检验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突出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了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从而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知识综合到能力综合考查的转变。要应对这种命题的变化,一线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只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而忽视课标的落实和运用的倾向。同时,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选好选修内容,对深化理解、掌握必修内容是大有裨益的。这也符合新课程“积极扩大课程资源”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适度关注与必修内容相关的选修内容,不可掉以轻心。做到既要把握高考复习的进度,又要调整高考复习的思路。选好选修的模块,并在必修中穿插选修的内容,在选修中穿插必修的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求“实”——夯实基础,重组知识

1.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离开教材,历史教学将无所适从。对教材的把握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借助课本落实双基,借助课本构建知识体系,借助课本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组织训练。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解上狠下功夫,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强化重点,查漏补缺,大胆取舍,质疑问难,融会贯通,要大胆丢弃非重点知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千万不要因为热衷于各类模拟题、练习题而冷落了教材知识,考生要保证将足够的时间用于对教材知识的研读,加强自我整理和纠错能力。不管考题形式如何千变万化,新颖材料怎样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上来。养成复习时必须重视基础的习惯,全面准确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才是学习、提分之道。同时,以单元为单位回忆教材章节目录,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回忆教材内容,区分记牢的、遗忘的、模糊的几个层次,再通过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2.重组知识——纵横联系构专题。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宏观入手,重新整合教材,理清线索,大胆取舍,筛选专题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串线”,即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从中理出可以串联相关知识的主线,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新中国的农村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等。二是“铺面”,即打破模块间的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比较,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的阶段特征。如辛亥革命,其背景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其影响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必修三中的“新文化运动”。三是“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总之,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三、求“活”——学以致用,灵活迁移

1.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要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思考分析,促进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与融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等。

2.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近年来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国关系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即从上年6月到本年5月左右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周年问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现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做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为此,务必关注时政,解读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做到学以致用。

3.关注史学范式,高屋建瓴。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灵活,在复习时应适当重视史学理论,如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和生活史观等。要处理好传统史观和新史观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文明方面的线索和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

四、求“强”——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2

关键词: 高考历史 选修内容 复习策略

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中,历史科选修内容占20分(全卷满分120分),而且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的,考生根据所选的教材在备选的4道题中选做其中的2道。每本教材的内容多但只通过一道材料题考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怎样复习才有效,这让不少高中历史教师感到困惑。

其实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之一,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设置与必修课程相辅相成的选修课程是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设置历史选修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兴趣、视野和个性的全面发展[1]。就应试复习而言,要从课程设置的目的出发,把握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复习的实效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观念的更新包括学科素养的提高,比如《探索历史的奥秘》通过对向学生介绍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之谜和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揭开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体会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2]。这个模块专业性特别强,吸收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涉及范围不仅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对长期处于中学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吸收新知的领域。

二、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总结认识规律

学习历史目的之一是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通过对相关历史事物的比较才能实现。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比较找异同。“同”为历史事物的普遍规律或特征。比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不管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还是科学家,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必须分析人物的阶级立场,阶级立场决定了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是评价人物的基点;坚持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家的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

在2013年江苏高考中,21题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22题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都考查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教师要科学整合教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我们可以科学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选择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这是引导学生强化通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历史认知的需要。

如在选修一改革模块中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专题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欧洲宗教改革、。复习梭伦改革,可对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背景与结果了解更完整、全面,学习商鞅变法能对复习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必修二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补充认识,学习宗教改革可对必修三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体现或内涵理解更准确、透彻,复习可更准确理解维新思想的内容与意义[3]。

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把教科书中结论性的知识活化为可以讨论的、探究的主题,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比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每一单元基本上都可以用背景――措施――作用整合,并对这三部分进行适当的材料补充,通过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这三部分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割裂了任何一部分,就难以完整地分析本单元所涉及的改革。

四、教师要进行规范化训练,增强教学实效性

选修部分是通过材料题形式考查,历史科的高考《考试说明》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明确列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4]。

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做题方法:一读,是解题的前提;二找,是解题的关键;三思,是解题的核心;四答,是解题的落脚点。按照这样的步骤,在平时的训练中强调规范性,自然就增强了复习的实效性。如2014江苏高考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能注意到从权利分配的角度,拥护者和反对者两个方面,加上分值2分,再加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答案就很容易产生,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在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把握科学方法与正确策略,这些问题最终就可以得到解决。我们相信选修课程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一定会满足高考的要求,提高课程价值和学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元忠.高考试题的命题置疑和答题技巧[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2]段仁勇.江苏高考能力题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3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没能明白三本必修、四本选修总共七本历史教材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内在联系,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跨越、对比、联系和提升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是把它看成了历史知识的一次又一次的简单重复,以及多个相关模块专题之间的拼凑组合。

可当自己步入高三,一整轮教学下来,我终于从整体上理解了历史模块的编排思路和教学特点,简单来说,三本必修就像是三条“古今中外”历史演进发展的线索,所不同的是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介绍“其然”“其所以然”及其“然之后”;而四本选修则更像是“古今中外”历史演进发展线索上的一个个亮点,所不同的是,其中有的是以事件为主线,有的是以人物为主线分门别类的举例介绍。而这个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一次次的深化和反思,一点点的突出和拔高,在学生真正地理解和领悟了之后,教学最终应该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说起来,历史课本的编排应该算得上是科学合理的了,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原来不曾有过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课本是由一个个的独立模块组成的,在对每个具体模块讲解时,历史背景的介绍往往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当然课本上也会简单提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但多数情况下仍需要进行一定的补充。对此,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以评选“历史小博士”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相互印证进行评比;有时也放映相关视频资料,组织观影活动,并让学生分组整理信息写观后感。

其次,由于历史模块从古至今,由中而外,时间跨度非常大,刚开新课的时候往往很难将其与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起来,事件会被孤立成一个个的点,不容易从大的背景下进行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并尽一切可能寻找期间的内在联系。如:必修一的“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之间,我们可以从大陆与海洋、诸侯国与城邦、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封建与奴隶制、古代与近代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说任何一段历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总能从中找到若干条线索将其与其他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

再次,大的模块(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往往有些相关的重要内容(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业革命、邓小平理论等)在必修一、二、三甚至选修课本上一再出现,经常不断地涉及,常会给我们繁琐重复的感觉,不但不能使学生温故知新,反而容易使学生掉以轻心,产生轻视厌学心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一般是强调突出重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引申,并进行相应的比较。有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前后联系,从而强化学生的认识理解,并把每一点努力成果都深刻地印记在每一个思考者的思维深处,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4

关键词: 复习策略 着力点 高三历史教学

第一轮复习中,大部分学校是根据教材专题序列复习的。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基础知识紊乱。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时间混乱,常常出现“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的现象。原因有:一是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未能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不会运用知识。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遇到新情景、新问题时,学生往往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原因有:一是缺乏获取、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复习中不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

第三,不适应文科综合的考试。平时单科成绩不错,一遇大型、文科综合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原因有:一是缺少对主干知识的深加工;二是未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及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新课程、新高考下,如何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们。下面我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二轮复习应注意的着力点,让历史真正“动”起来,使学生的历史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主干知识的连点串线

命题者强调,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综观近几年的文综高考,科技、思想、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屡屡成为命题重点,这些知识在教材中零散分布,但前后纵贯,是有知识体系的,而且现实感很强。

因此,在一轮复习后,学生对知识有初步印象但还比较紊乱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找准某一主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连点串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讲到“俄国(前苏联)历史”时,可以把必修和选修中有关该国的知识链接起来。必修Ⅰ的“俄国十月革命、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解体”,必修Ⅱ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必修Ⅲ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选修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Ⅳ的“列宁”,这些主干知识都是俄国(前苏联)的历史。然后按几个时期把握俄国的历史,可按:十月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后至二战前、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至1991年12月。这样通过对主干知识的重新整合,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的掌握,形成网络体系,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带动学科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二、横向知识框架的构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

新教材必修部分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按照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现代的顺序编写,有利于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历史知识。缺点是历史知识条块分割,横向联系不够,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模糊,时间容易错乱。

一轮复习一般是按教材的模块顺序进行。因此,二轮复习要打破教材原有体系,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按时间顺序重新整合教材,把历史知识立体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李贽”题就考到“李贽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没能开拓出一条新路的原因”。这就要求从明朝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回答。因此,二轮复习中要注重横向知识框架的构建,使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这是符合高考命题方向的。下面以岳麓版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

首先,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六大时期,并点出阶段特征,这构成知识体系的第一个层面: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秦汉(封建大一统建立)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隋唐(封建国家强盛)宋元(封建国家继续发展)明清(封建国家由盛而衰)。其次,在第一个层面基础上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知识归结到每个朝代里复习。如,明朝:(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废丞相、八股取士)。(2)经济:A.农业:自然经济占主导。B.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C.商业繁荣(大商帮、工商业市镇)、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海禁”政策。(3)文化:A.思想:正统思想占主导(王守仁的理学),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出现。B.文学:小说、戏剧。C.科技:《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D.艺术:绘画。

三、重难点知识分析阐释角度的转换

二轮复习时,对一些出现频率较高和较有命题价值的考点即重点、难点知识,应该再度强调。如何强调?部分教师热衷于炒冷饭,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教学效果差。正确而有效的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对重难点知识分析阐释的角度要适时转换,避免跟一轮复习雷同。这样就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

例如,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时,一轮复习一般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失败原因等方面,并跟义和团运动比较,得出异同点。在二轮复习中,要转换思维的角度,可以从现代化史观来重新认识它,把它与“辛亥革命”联系起来。太平天国运动打击封建势力、侵略势力,一定程度地有利于现代化;但它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反现代化的,是古代小农经济的回归,所以对现代化的作用是有限的。辛亥革命封建帝制,建立民国,打击帝国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现代化的进步;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因此,二轮复习时,对重难点知识可从不同角度分析阐释,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理念分析问题,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

四、热点知识的运用与突破。

新高考试题表现为关注现实、时代感强、屡考热点等特点。热点问题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38题,以“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前苏联、英国、新中国实施工业化的原因、方式、道路。因此,在二轮复习中,用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切入点,这样才会相得益彰。

比如,讲到“三农”问题时,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把古今中外有关国计民生的史实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相关知识有:1.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孔子的“德政爱民”;孟子的“民贵君轻”;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等。2.西方的民本思想—苏格拉底;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等。3.近代以来中国民生问题的实践—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共不同时期的等。4.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5.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民生政策—新经济政策等。

一轮复习侧重于专题内的知识整合,二轮复习必须打破专题体系,将教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思辨能力。总之,高考模式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复习方法、策略的探讨,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游刃有余,实现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5

关键词:历史学科;选考制度;集束式复习

浙江省从2014级高一开始实行新的历史选考制度,并于2015年9月了选考测试卷,在2015年10月、2016年4月组织了两次选考,从而形成了三份极有标本价值的试卷(以下简称“三份试卷”)。这三份试卷体现出的历史选考新特征,对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集束式复习”是笔者基于“三份试卷”、针对新选考专门设计的一种重点复习策略,经过实践,已体现出一定的效果。现将有关思考与实践在此呈现,求教于广大同行,意在逐步地完善这种策略,使复习备考更为有效。

一、“集束式复习”概念解析

“集束式复习”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寻找各课中可关联其他模块知识点的内容,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组合后,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复习小专题,在课堂上通过知识梳理调用、问题分析探究等方式,实现更有效的复习。在这种复习策略下,每节复习课既不是通史复习,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题复习,而是从某一复习课的具体内容出发,发散关联到散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这样形成的小专题会起到整合、集成的复习效果。

具体操作上,一般是先按照模块内容进行常规复习,意在巩固基础知识,特别是一些比较细致具体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设计或者由学生讨论,寻找本课可与其他模块内容关联集束的知识点,形成集束式复习小专题。

二、选考背景下进行历史“集束式复习”的必要性

首先,选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这给教师的复习教学进度安排提出了灵活性方面的要求。

在原高考制度下,学校的教学都是统一进度:高一面向全体,着眼于学考,完成基本要求;高二、高三两年完成必修模块发展要求和选修模块新课教学,组织两到三轮复习,最后统一参加高考。

选考制度下,学生在高二、高三两个学年中可以从四次考试时间中任选两次参加,取较好的一次成绩作为高校录取依据。除了高二第一学期那次外,后三次都会有较多数量的学生选择,这样就会形成三种不同的组合:高二第二学期(4月)+高三第一学期(10月)、高二第二学期(4月)+高三第二学期(4月)、高三第一学期(10月)+高三第二学期(4月)。学生参加考试的时间变得灵活,不可避免地要求教师安排的复习课进度也要有更大的灵活性。

其次,选考的考查难度给教师活化课堂提出了新要求。

总体上看,“三份试卷”侧重于考查基本的教材知识,难度相较于高考有明显降低。降低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教师的束缚,但也可能导致“背多分”教学策略的回潮,造成历史课堂的僵化。

目前阶段的选考侧重于考查教材知识,不等于选考会一直这样考下去,况且素养立意的“国考”已呼之欲出。另一方面,高中历史课程的使命也决定着我们的课堂不能变成机械僵化的“读经堂”。历史教师有责任寻找更丰富的形式来活化课堂,让学生在更多样化的形式中调动、理解所学知识,运用知识来培养更高层次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教材知识的牢固掌握,并带动相关能力的提升。

第三,选考加试题命制结构给复习内容选择提出了新要求。

加试在整个选考中是拉开分数的主要“阵地”,但毕竟只占30%的比例,“以不变应万变”的全面复习虽然稳健,摊子却铺得太大,效益不高。

根据考试标准的要求,选考加试部分中选修内容应占10~20分。加试要求选修4、选修6、选修3都要兼顾到,要体现价值导向,要体现一定的能力立意,但又不能太难。受这些因素制约,命题者往往会重视那些关联选修必修模块的知识点。

从“三份试卷”来看,非选择题确实都是将选修模块的内容与必修模块的内容关联命制,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加试试题的这一特征适当缩小复习的重点面。

综上,“集束式复习”与依托教材顺序的专题式复习以及全面的通史复习相比,小巧灵活,不追求体系的完整,至少有三个可以选择的实行时间,适应了学生在考试时间上的多元选择;教学形式有所变化,课堂的探究成分加强,自由度、开放性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由某一课具体内容为基础,寻找关联多模块的知识点,也有利于针对加试部分的特点,突出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益。

三、“集束式复习”策略的实践

笔者以人教版《历史》(选修6)(以下简称“选修6”)为轴,进行了“集束式复习”策略的实践。以选修6为轴的“集束式复习”一般安排在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时进行,这样既是将选修6作为一轮复习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作为新一轮复习的开端。当然也可以在二轮复习完成后,作为三轮复习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甚至可以直接与选修6的新授课同时进行(比较适用于高二4月就参加选考的学生)。

笔者在以选修6为轴的“集束式复习”过程中,探索了以下四种较成熟的策略。

(一)基于历史事件的“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中的相关知识点有机整合,形成整体,有利于学生完整理解重大历史事件。

如复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这一单元时,笔者首先将其与必修3(必修教材为人民版,下同)第六专题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文艺复兴”小专题。学生结合两部分内容梳理文艺复兴的基本知识后,笔者进一步联系同一专题中的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和选修6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有哪些?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文学、美术、建筑等领域中分别如何体现?

(3)举例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及文学艺术作品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继承。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比较充分地联系了必修和选修的相关知识,也联系了选修6内部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包括了事实陈述、概念举例、理解分析等多个层次。

选修6的《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一课与必修2中的早期殖民扩张也可以用类似方法集束复习。

(二)基于历史人物的“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重要历史人物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合,使学生更立体地理解历史人物、迁移运用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所学方法技能。

如在复习《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一课时,教材对汉武帝的叙述只是一笔带过,但笔者注意到这是各个模块中最后出现的有关汉武帝的知识点。所以笔者以“汉武帝的施政”为主题,引导学生梳理散布于各个模块中的有关知识点,形成了以下提纲。

政治上: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州刺史加强监察;实行察举制选官。

经济上:开通丝绸之路;实行铁业官营;加强重农抑商,打击富商大贾。

思想文化上:独尊儒术,建立太学,建立制度化官方化的儒学教育体系。

民族关系上:反击匈奴,扩建长城。

对外关系上: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其他文明建立联系。

基于上述知识提纲,笔者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讨论题。

(1)汉武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措施背后有什么共同的逻辑?

(2)汉武帝时期在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外关系扩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政治上的集权有什么关系?

(3)从汉朝以后中国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汉武帝的政策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和弊端?

这一以“汉武帝的施政”为主题的集束式复习,既将散落在各个模块中的知识点系统整合,引导学生整理和调动有关知识,同时也迁移运用了选修4所学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选修6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两课,分别与选修4中的秦始皇以及唐太宗、康熙有一定关联,也可用类似方法进行集束式复习。

(三)基于阶段特征整合的“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历史阶段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合,使学生更全面理解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高中历史课程中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不足。

如在复习《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一课时,笔者注意到在必修1、必修3、选修4当中,都涉及古代希腊文明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古代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笔者设计了“整体回顾古希腊文明”的集束小专题。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形成以下知识提纲。

政治: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及历程;马其顿王国攻占雅典。

经济:商业发达;海上贸易与殖民活动。

思想文化:自由平等互利的观念;人文精神产生;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文化遗产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

在这个提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希腊文明各个方面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有内在关联的,笔者根据浙江省选考的命题方式命制了以下课堂习题。

材料:希腊联军曾立誓言“被波斯人毁灭的圣殿不再重建”,但公元前450年这一誓言被解除,伯里克利坚持要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更加庞大、更加壮丽辉煌的神庙,以此展示希腊人的智慧和伟大……探究帕特农的建筑理念,我们不得不引入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建筑尺度到结构细节,帕特农建筑家都是以人为尺度,从人的视角和感触出发,不仅灌注生机予冰冷的大理石,而且使它们禀赋人的灵性和理想。

――肖鹰《美之典范:帕特农神庙》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帕特农神庙的建筑特色,并分析帕特农神庙重建的历史背景。

本题以应考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古希腊文明有关特征联系起来分析。笔者精心摘选的材料,强调了伯里克利时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帕特农神庙建筑艺术之间的关联,通过扩展阅读,挖掘了教材隐含的知识,对启发学生养成通识思维习惯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再比如选修6第五、六单元中涉及明清时期的内容较多,可以围绕“明清时期的中国文明”形成专题。

(四)基于同一历史发展主题的 “集束式复习”策略

这种策略以某一历史发展主题为选题,将选修6与其他模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合,使学生能更完整地理解历史发展过程、提升历史时序素养。

如在复习《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一课时,笔者将此课与必修1第一专题的条目“元朝行省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第三专题的条目“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四专题的条目“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关联,组成“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这一集束复习专题,梳理出“唐朝政府与吐蕃的关系―元代设置宣政院辖区―清代册封达赖与班禅、理藩院管理―中华民国提出‘五族共和’―新中国建立自治区”这一线索,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是中央政权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这一基本结论。

又如复习《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一课时,笔者受2015年10月选考第33题的启发,从保和殿切入,引导学生将考试标准中有关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了从“中国古代贵族教育”到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的发展线索。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范文6

    《高中历史课标》构建的历史课程体系,较现行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着的变化。

    一、在课程目标上,《高中历史课标》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在横断面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模块目标和具体学习专题目标。如《高中历史课标》的第二部分即规定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高中历史课标》的第三部分即规定了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了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

    二、在课程结构上,《高中历史课标》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变革。其变革,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学习模块

    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内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等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

    《高中历史课标》依据上述原则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等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苦革”6个选修模块。

    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

    《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结构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

    专题到的教学体系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我认为它有以下两个显着的特点:

    1.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一直是历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课程改革情况来看,中学历史内容的组合序列经历了从循环到直线,再到部分循环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历史课程遵循全循环制,即初中学习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再学中国史和世界史。为改变循环式的教学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变为初中学中国史,高中学世界史,历史学习内容呈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无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因为我国现阶段施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如果把中国史、世界史分设在初中和高中,其后果是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接受完整的历史教育。为改变这一缺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改为初中学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为必修中国近现代史,选修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学习内容呈部分循环的排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合序列,应该说仍未避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重复。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标》取专题型结构,则完全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的重复。

    2. 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专题的确定,渗透了两个基本理念:

    第一,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应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

    如,必修课程的“历史(Ⅰ)”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同时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必修课程“历史(Ⅱ)”中的8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必修课程“历史(Ⅲ)”的8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探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选修课程各模块中的专题,也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

    第二,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应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从《高中历史课标》来看,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

    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10个以下。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也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

    三是历史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或文化思想领域,其活动都是多姿多彩的。如何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确定专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体现历史多样性这一特点。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学生通过这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专题学习,无疑会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高中课程中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创。在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结构中,即有必修和选课之分。如,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中,规定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