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例6篇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文1

历史“神入”教学模式,是指在历史科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置于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和地点,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看待问题?发表见解,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当时的历史情境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运用新闻热点“神入”历史科教学,则是把现代新闻热点事件与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教学的新尝试。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历史问题很抽象、难记忆,对学好历史科缺乏信心;有的甚至认为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考,因此感到没有什么兴趣,这些思想给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学生反映的问题是很客观的,其思想也是很正常的,但实质上是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设置历史学科的目的是要使青年一代深刻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为了引导学生从误区走出来,笔者在历史教学的多种方法中不断进行探索。通过对比分析,运用新闻热点“神入”历史教学的方法对学生提高认识,学好历史的效果尤为明显。

一、运用新闻热点“神入”导言课,消除部分学生“历史无用论”的错误思想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作用。由于受到这种“历史无用论”错误观点的影响,在学生的脑海中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学习历史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思想,因此学生对历史科普遍不是很重视,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深知学习历史对改造人生观、世界观,特别是对当今青年一代的人格、品格的塑造有很大启迪作用,对建设富强国家、营造和谐社会都有重大意义。为消除学生中存在的“历史无用论”错误思想,使历史科的教学活动开展更加顺利、有效,笔者在每一届接手新班时,将第一节课列为必修导言课,并定名为《学习历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讲课中,笔者除了在理论上论述了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对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都有重大意义外,还运用“神入”法将现代新闻热点与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分析讲解。

例如运用了日军侵华期间对我国军民大肆杀害,并利用东北人民做细菌实验品等历史事实,与我国神舟飞船三次成功载人上太空,并漫步太空,令全世界震惊,令全球华人振奋的新闻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民族的尊严”。当今世界,仍然蠢蠢欲动,企图颠覆新中国的政权。作为中华民族的年轻一代,必须清醒头脑,吸取历史教训,明确历史责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巩固国家政权,建设富强的国家为己任。

二、开展新闻热点与历史事件“对比式”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当前的高中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在改革开放盛期生长。他们往往用新时代的眼光看世界,用现代的思想想问题,对新闻热点事件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却觉得历史事件“很抽象、难记忆”。为了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历史事件真相和理解历史事件的要点,笔者开展“对比式”教学方法,即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配适当的新闻热点事件来设置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把所理解的新闻热点事件反映的主要思想和观点,与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进行对比,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对高二文科班学生讲述人教版必修3第三课《宋明理学》的时候,考虑到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状况。笔者在讲解时主要介绍朱熹的主张“心性论”,其主要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人的心性修炼的最高境界的理论,也就是说要防止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这种规范塑造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道德的性格特征,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朱熹本人言行不一,曾经引诱两个尼姑为小妾,违背了自己所倡导的道德标准,违反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导致皇帝降旨要贬他的官职。同时,又列举了当前被法律制裁的一些政府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实例,他们明着唱高调,要廉政为民,但是暗地里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包养情妇,严重地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结果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通过对比,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两者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都因为没有彻底地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私欲膨胀,导致触犯了法律法规,最终受到世人的唾弃。

又如,在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笔者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推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要让90后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也要讲究引导方法。因此,在讲课时,笔者首先将我国解放以来实行的两种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讲解。解放后,我国首先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国家的经济建设,全部由国家控制规划,所有的工厂、企业的发展和营运都是由国家行政手段统一计划和调配。这样的体制在初期曾经起过作用,但是后来约束了工厂、企业的自我发展,挫伤了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到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市场为主导作用来调节经济发展,企业扩大了自,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适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这样企业的发展更为灵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了计划经济年代与市场经济年代民间结婚对物质要求的标准。

由以上事例来看,笔者通过对比的方法,将新闻热点与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教学,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运用新闻热点推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其中一方面体现在观察事物时,认识和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历史问题是抽象的,有些甚至是难以理解的。而历史课内容需要掌握的思想观点就是其本质的东西。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认识到,要学好历史,必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改变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信息的教学模式,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特别是运用新闻热点推行“互动式”教学模式后,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方面收到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1.分组讨论

老师备课时,将每个单元的讲课内容、事件综合起来分成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讲授课内容和新闻热点事件,提示学习要点和新闻要点;第二阶段:分组讨论研究,每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参与并作提示;第三阶段:各小组长在课堂上汇报讨论归纳的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2.利用新闻进行课堂提问,学生课后自主搜集材料

对于那些比较重点和难以理解的问题,笔者通常在下单元授课前利用一些课堂时间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搜集材料来回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一些模糊知识清晰化。开展“互动式”教学,学生在归纳历史事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时,充分地开动脑筋,能借助归纳新闻热点事件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归纳历史事件的本质,并通过小组讨论,取长补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活跃了学习气氛。

例如在讲述必修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笔者就引入了我国60周年的阅兵式来一起讨论,并要求讨论时着重理解清政府被侵略和新中国阅兵式雄壮威武,震撼世界的原因。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能揭开历史表面的现象,总结出内在的因素:制度决定国家两种不同的命运。清政府制度落后,国家羸弱、民不聊生、人心涣散是被侵略、被欺负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国防建设。60周年阅兵式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曾经有人笑侃:中国打了一个喷嚏,世界都怕感冒。还有何人胆敢侵犯?这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所在。这样运用新闻热点去推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文2

中国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史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史家的要求,史家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意识,即“历史意识”和“史

学意识”。

关键词:秉笔直书 据礼直书 据事直书 灵活运用 《史记》

“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本文对“秉

笔直书”优良传统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秉

笔直书”传统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分析“秉笔直书”传统的提出和形成。“秉

笔直书”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出现的。在中国史学的长期

发展过程中,由于史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史家的要求,史家心

目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意识,即“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之际,再到秦汉时期,中国史学上

已经滋长了明确的史学意识并演变为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反映这一过程的史书主要有《春秋》、《左传》、《史记》。

第二部分,论述司马迁撰写《史记》对“秉笔直书”

优良传统的全面继承。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对资料的采用、

文字的表述风格、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就充分

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

第三部分,揭示《史记》对“秉笔直书”传统的革新。

这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司马迁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

基础上,促成了中国史学传统由“据礼直书”向“据事直书”

的转变。主要是从立《项羽本纪》、立《陈涉世家》、《高

祖本纪》之后不立《孝惠帝本纪》而立《吕太后本纪》、撰《平

准书》反对“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把周边少数民族写入史册等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他在前人

的基础上,大胆地主张“据事直书”的史书撰写新标准,

打破了孔子生活时的“据礼直书”传统,为中国古代史学

的优良传统注入了新内容、新活力。“据事直书”传统的

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章 “秉笔直书”的提出

“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他的提

出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它是随着史

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中国古代史官撰写史书时追求的最

高精神境界。

“秉笔直书”的提出和形成,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

出现的。然而,史学的产生又同文字的出现有直接的联系。

人类只有在创造了文字以后,才得以记载自身的历史,进而

产生了历史撰述。据考古发现,现在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文

字是在河南商都废墟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它记载的是商朝

君王的一些巫祝卜辞等内容。因此,可以断定商朝时文字已

经产生,这为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类的需要,史学应运而生了。时至今日,中国史学的发展已

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

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史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史家的要

求,史家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意识,即“历史意识”和“史

学意识”。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之际,再到秦汉时期,

中国史学上已经滋长了明确的史学意识并演变为自觉的史学

发展意识,反映这一过程的史书主要有《春秋》、《左传》、

《史记》。瞿林东先生在《中国简明史学史》一书中对“历

史意识”有详细论述。其中,就强调人类自身历史的记忆和

描述,是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求

真、求实”就是对史家撰写史书的一种基本要求。“秉笔直

书”传统的形成,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根据瞿先生

的分析,从孔子的“书法无隐”到“直笔而书”,不止是提

法的变化,也包括人们在认识上的发展。他认为“书法不隐”

是从被动的方面提出来的,“直笔而书”是从主动方面提出

来的,这反映了史家在主体意识方面的增强,是从个别到一

般的认识过程。现在看来,不管是“求真、求实”,“书法

不隐”,还是“秉笔直书”,都是史学对史家撰史的一种要

求,“书法无隐”从被动方面,针对个人提出,“直笔而书”

是从主动方面提出的,但它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书法无

隐”是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求真、

求实”的具体化;“直笔而书”又是在“书法无隐”的基础

上提出来的。“秉笔直书”的明确提出与形成,最终确立了

其作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第二章 《史记》对“秉笔直书”传统的继承

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中国封建社会出现

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时逢盛世,史学界这时产生了

一位文化巨人司马迁,他撰写了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史

记》,作为一名史官,他在撰述《史记》过程中,全面继

承了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先后有了“厥

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考信于六艺”,“折中

于夫子”的考信标准和考订方法。“述汉非”的公正、大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65•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教育教学•

客观的评价标准。

2.1 “大一统”盛世的呼唤

秦汉之际,秦国通过武力吞并了六国,定一统天下的

局面,始皇帝嬴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

步入了封建社会时代,随着西汉时高祖、文、景帝采取“无

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到了汉武帝统治时,国富民强,

中国出现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所谓时世造英雄,政治

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领域必有反映。首先,在

思想上,就是这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主张,最终被汉武帝所采纳,并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次,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就是,一方面,

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史学家们的著作要为“大一统”

盛世局面歌功颂德;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史官,他们又要恪

守职责,秉承先人“求真、求实”的优良传统,他们站在历

史的高度、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和

事件。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2.2 《史记》全面继承了史学的“秉笔直书”优良传统

《史记》主要是从资料的采用、文字的表述风格和对

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上全面地继承“秉笔直书”优良传统。

司马迁撰写《史记》在文字表述上也有很大成就,他

以当时的口气写出了人物的语言,使人物更真实,更生动。

班固非常赞赏司马迁《史记》实录的表述风格,并借助扬雄

等人的话“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

核”。充分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对“秉笔直

书”传统的继承还在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上,其

中,以“述汉非”为最有力的证明。当记载吕太后的事迹时,

司马迁把吕太后处置戚夫人及赵王的残忍手段如实地记录了

下来,彰显于世人面前,“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

王少,不能早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黎明,孝

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

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虽然当时吕太后已

经过世很久了,但是汉武帝统治时,依然属于西汉时期,还

是刘氏家族的统治。司马迁能在刘氏统治下记载刘氏祖上犯

下的恶行,也是置生死于度外,顽强坚持“秉笔直书”传统

的表现。汉朝强大时,汉武帝还在用兵、对周边国家动武,

司马迁就认为,这是汉武帝好大喜功,炫耀自己而发起的,

这些战争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好处,只能是劳民伤财,破坏农

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在这里,司马迁本着“秉笔直书”的优

良传统比较客观公正地记录了吕太后和汉武帝的事迹。“秉

笔直书”传统最终在《史记》一书中得到了全面的继承。

第三章 《史记》对史学传统的革新――“据礼直书”

向“据事直书”的转变

《史记》全面地继承了古代史学的“秉笔直书”优良

传统。但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是要求人

们在学习,吸收前人的经验成果时,要能够批判地继承,

提出新的观点,有新的认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久负

盛名,就是在于他遵循了这一特点。因为他促成了“秉笔

直书”优良传统由“据礼直书”向“据事直书”的转变。

3.1“秉笔直书”中的“据礼直书”传统

“据礼直书”时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礼”就是

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曾有言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在孔子的言论中,他一再强调“礼”的地位和作

用,把“礼”视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子曰:“事君尽礼,

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

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这里,孔子不仅谈

了“礼”在社会上的存在,还具体地明确了“礼”的准则是: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正是居于此,他在记载晋国

历史时,对于史官董狐书“赵盾弑其君”一事,就非常赞同

史官董狐对赵盾说的话。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

讨贼,非子而谁?”。在这里,董狐称赵盾“子为正卿,亡

不越竟,反不讨贼,”就是居于“忠君”观念的,董狐认为

赵盾是正卿,作为臣子,他就应该对君王尽职尽忠,没能保

护好君王的安危,没能惩办赵盾就是失职,要负主要责任。

3.2“据事直书”传统的新开创

司马迁不仅全面继承了前人的“秉笔直书”优良传统。

而且还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从“据

礼直书”向“据事直书”的转变。具体通过以下四个方面

的内容表现出来:

3.2.1 立《项羽本纪》、立《陈涉世家》

本纪、世家,都是司马迁《史记》的体例之一,他在

撰写《史记》时主要采用了五种体例结构“网罗天下放矢

旧闻”,全面系统地叙述历史,突破了不及君亲的饰讳藩篱。

“五体”即本纪、十表、八书、世家、列传。“本纪”编年,

广载军国大事,摘载诏令制诰,记载帝王事迹,以象征历

史发展的统绪。“世家”述开国承家的诸侯、功臣。“列传”

叙人臣事迹,辅弼君上。如众星之拱北辰。这种不同的题

名及载述笔法,本身就是一种等级序列。所以,纪传史是

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封建政体的等级

秩序,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思想体制。司马迁根据当时的

历史形势,为项羽立了《本纪》。司马迁的《史记》中记

载的另一个不符合传统礼仪的就是为陈涉立《世家》。据《史

记》介绍“陈涉少时,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他起来

反抗秦朝的统治就是以下犯上,礼法传统上,他是要被治

罪、杀头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是“据礼直书”时代,

所以他才称赞董狐按礼法记载史实是“书法不隐”,并且,

用“弑”字来着重强调赵盾以下犯上不合礼法的行为。然而,

《史记》中司马迁却把这样一位古人要把他归为“以下犯上”

的千古罪人列入了开国承家诸侯的世家行列,这足以看出

司马迁作为一名史官,他虽然以继《春秋》创一代大典为

己任,但他没有盲目地遵循孔子,完全按照古人的观点、

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立《项羽本纪》,立《陈涉世家》,

是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批判地继承“秉笔直书”传统,

推动了史学领域从“据礼直书”向“据事直书”的变化之一。

3.2.2 《高祖本纪》之后不立《孝惠帝本纪》而立《吕

•66•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教育教学•

太后本纪》

吕太后本是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孝惠帝的亲生母亲。

吕太后虽然贵为皇后、太后,但是,按照中国古代流传下来

的传统,皇后及后宫的女人是不得参与朝政的,皇后的职责

是管理后宫三千佳丽,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替皇帝管理好家务

事,她就是皇族的一个家长,要求其母仪天下。“女子无才

便是德”,传统观点提倡看重的是女子的为人、品行,至于

才识、学问那是男人们追求的目标。“本纪”是为帝王而立,

记载其事迹的。可司马迁却没有按照常规立《孝惠帝本纪》,

而立《吕太后本纪》,这正是司马迁“据事直书”如实记载

历史真相的表现。司马迁这样撰写历史就是要告诉后人,吕

太后虽然不是帝王身份,却形同帝王;孝惠帝是皇帝享受着

帝王封号,却没有帝王的实权。司马迁这就跳出了传统真实

地反映了西汉吕太后篡夺皇权的历史真相。

3.2.3 撰《平准书》反对“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重

视工商业的发展

在《平准书》一文中,司马迁详细地记载了西汉时期

几位皇帝对商贾的压迫政策。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

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复商贾之律。

然子孙仍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到

汉武帝统治时期,刚开始,对商贾的限制也是很严格的,“贾

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

没入田、僮”。随着卜式向府衙、县衙捐献物品、银两,使

得汉武帝一度改变了对商贾的政策,还让卜式出任官职。但

是,好景不长,随着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在中央设置大

农,掌管天下的铸铁煮盐之业,主张“贵即卖之,贱则买之”

使商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由此可

见,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始终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永远

是历代君主不变的经济政策。司马迁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逆流而行,提出重视工商业的主张,他谈到虽然工商业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弊端。司马迁对工商业的认识和

主张,有力地展示了他看问题的长远目光。并且,他能够在

“重农抑商”政策下,客观公正地评价工商业,提出注重发

展工商业的主张,这无疑又是“据事直书”的表现之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分

布状况,还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形成了中国与东夷、南蛮、

西戎、北狄的华夷五方格局,中国是这五方配置的核心,四

夷按照方位配置在中国的四个方位,“中国”这两个字,从

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处于中心的国家。这就促成了中国

古代的人们形成一种长期的观念,那就是我们国家是处于中

心地位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民族都是华夏的外延,

甚至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夷狄民族的一

部分,这样,居住在中原的汉民族就长期形成一种“天朝上国”

的观念,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华夷之辨”

的观念,也正因为居于中原的汉族经济发展快,文化程度高,

而四方夷狄因为经济落后,文化发展程度不高,所以居于中

原的汉族以衣冠礼乐文明自居,歧视夷狄为野蛮人,甚至是

“禽兽”。对待两者的态度也是决然不同的,“狄人伐邢”,

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慝,不可弃也”。

在文化领域,一般是汉族统治中原,由汉族史官撰写史书时,

涉及到少数民族历史的是少之又少的,这也是受到“华夷之

辨”的影响,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迁再一次逆

流而行,把周边少数民族载入史册,先后作了《匈奴列传》、

《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而且,在

《匈奴列传》开篇就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曰淳维”。司马迁这就承认了匈奴与汉族都是由华夏演变而

来的,两者是同根同源的,作者先后在以上诸篇列传中,详

细地介绍了周边的几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过程及与中原

汉朝的战争、和平的关系。在记载这些民族历史时,司马迁

是本着客观、公正就事论事的态度来撰写的,他把少数民族

和汉族放在一个同等的地位来进行比较、记载。这是史无前

例的,这足以看出他开创“据事直书”的胆识和创新精神。

结束语

“秉笔直书”是史官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史记》

获得“信史”美称的内在支柱,在中国古代史学领域,“秉

笔直书”一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司马迁的《史记》

是在全面地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地推动

了“秉笔直书”传统从“据礼直书”向“据事直书”的转

变,“据事直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对后世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令狐德,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3]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5.

[4]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2001.

[5]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论语,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7]张大可,田志勇.司马迁与史记学.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吕不韦,吕氏春秋.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9]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

1997.

[10]许凌云,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山东:齐鲁

书社,2004.

[11]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东:广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2]白云,论钱大昕的史学批评.红河学院学报,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文3

论文摘要:我国学界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二是关于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三是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四是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五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在上述五个问题的研究上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分歧。

1972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由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编纂、整理、注释,并写有长篇绪论,在荷兰出版,引发了国外学者的晚年马克思研究热潮,涌现不少专著、专论。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他们一方面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中的合理结论,另一方面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又独辟蹊径,对马克思的晚年思想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凝炼,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分歧。笔者拟就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加以枚举和综述,以期推动国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

与国外学者蓄意制造的所谓“晚年马克思”不同,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一生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加以区分,是以整体马克思为基点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趋于清晰,但也凸现分歧。

如有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时间作出了大致界定,指出:就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来说,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以唯物史观理论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来说,它被分为早期的制定阶段;中期的《资本论》写作的唯物史观从假设变为科学的中期阶段;《资本论》之后的研究,可以说是马克思为这一历史观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的研究阶段,即晚年笔记,表现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有关文献。[1]

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明确界定了马克思的晚年时间。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注重新的重大理论课题是以俄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时代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1870年12月底至1871年1月初,马克思以自己掌握的俄语直接研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俄国公社土地占有制的著作。可以说,这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又一新阶段——晚年时期的开始。[2]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是指1872—1883这12年。[3]还有学者认为,如将马克思的一生作若干个阶段的划分,那么从1873-1883年的最后10年,无疑是马克思生命的晚年时期。[4]

研究者们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是以他们所认为的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旨为依据的,下文将详细探究这个问题。

二、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的文本依据

随着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文本的发掘和出版,我们已知马克思在其晚年期间有重要的著作和大量的书信和笔记手稿。大体看来,有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1877年开始围绕俄国问题所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及信稿(1881)、关于俄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论著和官方发表的资料所作的笔记、札记;1882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写于1879-1882年期间、内容及其丰富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手稿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晚年主要思想的文本依据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些学者认为,研究马克思的晚年思想应考察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以及围绕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信稿和札记。[5][6]有的学者则指出,只有研究上述文本和《〈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才能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研究作出合理判断;关于俄国社会问题的书信、序文、札记才是确切表明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的点睛之作,其基点应是马克思于1881年2月底至3月初用三周时间草就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一组信稿。[2]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四大笔记,即古代与东方社会笔记、研究西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哥达纲领批判》笔记、追溯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起源的世界历史笔记、关于俄国发展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笔记,展现了晚年马克思的理论空间。[3]

然而,一些学者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存在简单化、片面撷取的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检视国内马克思晚年思想方面的研究论著,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论者都以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一些书信(比如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祖国纪事》编辑的信)为研究对象,而把一部篇幅巨大、反映马克思晚年思想重要动向的《历史学笔记》排挤出研究视野。……由于没能充分揭示马克思思想由中年向晚年过渡的复杂的动机与过程,特别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有内在规律的整体的事实,这些论点很难说是科学的、令人信服的。之所以导致这种状况,就是没有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晚年丰富的思想资料。[7]这种倾向至今仍然存在。

三、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

马克思晚年文本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是人们展开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中,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鉴于马克巴晚年的多种笔记中多涉及到俄国、印度等东方国家和古代村社制度,于是就误以为马克思晚年在理论上出现了“困惑”,马克思对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表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理论“行不通”了。有代表性的“困惑说”认为,马克思由对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解剖转向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对他以往发现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了“困惑”。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晚年书信和手稿的写作缘由经历了由“困惑说”、“复归论”、“转向论”到冷静和全面的分析,从由单一文本的研究导出结论到通过对综合文本的考察导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对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的认识走向全面和深入。

对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缘由,研究者们有单一原因或多重原因两类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缘由是出于完善唯物史观理论的需要。如晚年马克思人类学研究的动因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8][9]马克思进行人类学的研究,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总结、整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完整地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统一的总体进程。[5]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动因是马克思出于对俄国前途和命运等现实革命斗争问题的深切关怀,出于革命实践的需要。[10]而有些学者则持反对意见,认为马克思晚年从事的理论活动与所谓“革命实践需要”,并无直接联系,而是从属于马克思自己“弄清问题”、“探索新理论”的理论需要的。人类学笔记的写作意图应是探索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原始文化问题,并非直接来自于所谓“革命实践的需要”。[11]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直接与《资本论》有关。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在其总体目的上从属于《资本论》创作。“人类学笔记”包含着马克思试图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的狭义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和逻辑上紧密相联的完整的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从而完成广义经济学体系的建构)的愿望。[12]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正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和解决创作《资本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走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马克思走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是为了把自己的唯物史观建构成具有坚实的现实和历史基础的完整学说,成为涵盖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13]有些学者指出,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是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对现实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对俄国前途问题的思考与探索;[4][14]若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说,则是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统一东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各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对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以破解历史之谜。[4]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需要。其次,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也是为了健全和发展自己的唯物历史观的需要。再有一点就是,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也有健康方面的原因。[15][16]

对历史学笔记的写作缘由,学者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历史学笔记》的写作是为了完善唯物史观。如有学者认为,研究者通常倾向于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和研读笔记主要与《资本论》第二卷的写作有关的推想,不能解释他晚年研读和写作笔记的范围为何那样广泛。马克思写作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时,确实怀有一致的动机和思绪。马克思当时实际上是要从世界通史的广阔视野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统一性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一次总体性的再探索,而这种探索的目的,仍如他此前在革命低潮时期从事的类似探索一样,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和阐发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17]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以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社会形态的分析来得出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结论的。马克思更关心的是他的理论的诊释范围,更想把他一生所得引向长远与广阔,马克思晚年的学术活动并不是《资本论》研究与写作的中断,恰恰相反,是一种继续;但探索的动机就在于想把中年期通过对资本主义分析而得出的社会发展规律放到全部社会历史领域当中,去检验其普遍适应性。[7]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国内学术界流行的马克思晚年放弃或暂时搁置了《资本论》的写作而致力于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法,缺乏文本依据,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臆猜。马克思晚年的土地所有制研究是他经济学写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生前无法出版《资本论》第2、3卷的情况下,马克思系统研究了土地所有制问题。为了熟悉欧洲土地所有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而做的《历史学笔记》,只是马克思就特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所做的基础性工作,这比笼统地说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着重从不同的历史和国际条件的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更符合马克思晚年研究的实际情况。[18]

此外,有些学者则把《人类学笔记》、围绕俄国问题所写的信稿及札记、《历史学笔记》的写作和《资本论》相联系从总体上考察,认为马克思晚年文本的写作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形成唯物史观的“艺术整体”。[5]

四、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

研究者们根据已有材料作出了大致的概括。总体看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历史学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唯物史观。第二,马克思关于俄国问题的信件和札记中,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或理论。另外,还存在着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即有学者把马克思晚年思想概括为“东方社会发展理论”,[19]以区别于中年期所谓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笔者认为,这实质上把整体马克思思想一分为二,与西方某些学者蓄意制造的中、晚年马克思对立论殊途同归。

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对马克思晚年理论主旨或最重大理论贡献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唯物史观的完善和发展。如有学者指出,应根据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的重心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花费的主要精力来确定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主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如同《资本论》一样,都是对人类历史典型形态的实证研究,它们都服从一个重要的历史学的科学任务:实证地探讨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属于唯物史观的跨越理论的合理发展。历史跨越理论不是马克思晚年的新设想,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就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对每个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都一一通过实例进行了研究。《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涉及这一研究范围、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东方发展道路”的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文献的主旨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都属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理论的完善体系。[1][6][20]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的探索,研究了东方社会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了研究领域和视角的转换,由抽象转向具体,从特殊转向普遍,从西方而东方而全人类,真正清楚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13]也有些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笔记摘录的对象虽是人类学著作,但其理论目的却是为了完善革命的唯物史观,从国家和文明起源的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的存在的暂时性和灭亡的必然性。马克思晚年思想是一个视野开阔、涉猎极为广泛的思想整体,“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仅仅是马克思晚年理论视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将马克思晚年理论主旨、主要理论贡献归结为“探索俄国等东方国家发展道路”问题,是没有根据的。[11][21]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唯物史观一直是马克思思考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准则。马克思有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但是把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说成是“跨越论”并进而夸大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16]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花大力气研究人类学材料和东方社会,主旨就是谋求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新的出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也主要是就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22]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必定源于革命实践而绝非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需要。马克思晚年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结合俄国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揭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设想。[23]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是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马克思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建立“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这一东方社会在资本主义时代未来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发现,也不仅仅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深化,而是可以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相并列的第三个伟大发现。[2]

五、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学者们普遍关注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多层面的意义,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发。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改变了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东方各国期待西方资本主义的输入而实现社会革命的看法,达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与各个民族发展的特殊性高度统一的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不仅为俄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其他民族也有参照的意义。[4][13]马克思认为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就必须寻求适合自己个性的发展道路。即使在东方,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也应根据各国具体情况而走不同的道路。历史之谜随着晚年马克思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而得到了破解,从而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普遍规律与各个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高度评价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探索和理论贡献。[4]有的学者指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的人民指明了避免遭受资本主义的苦难而走向共产主义的新路,即通过革命建立“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而后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新路。[2]也有学者认为,晚年马克思在探索俄国与东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道路时,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开了一道口子,逻辑上蕴涵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与利用商品市场相结合的可能性,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体系作为中介环节、以取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必要性,社会主义与商品市场在东方落后国家的相容性。晚年马克思的这一新思想、新观念,为列宁后期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东方落后国家要走向社会主义,就必须利用世界市场作为必要中介,这是“晚年马克思”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迪。[3]

有的学者提出,如果只孤立地看待他的“人类学笔记”,或许它只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如果将它放到他的整个理论的有机体系中去考察,进而联系我们当今的社会实际;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得到更多的理论启示。认真研读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人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14]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思想极其丰富,所撰写的“人类学笔记”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许多空白。尤其是史前理论,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找到了私有制和阶级社会解体的逻辑,对亚细亚所有制形式最后的回答,为东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丰富了唯物史观,蕴涵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渐进性与突变性的辩证关系,为东方社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4]

参考文献:

[1]冯景源.“‘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J].东南学术,2006,(6).

[2]张凌云.也谈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贡献——兼与冯景源先生商榷[J].人文杂志,1996,(2).

[3]王东.“晚年马克思”新解[J].教学与研究,1996,(5).

[4]叶志坚.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晚年马克思思想论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9).

[5]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6.

[6]冯景源.唯物史观理论基础再研究[J].新视野,2002,(6).

[7]聂锦芳.《历史学笔记》一部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马克思晚年的重要著述[J].哲学动态,1995,(6).

[8]鲁越等.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9]陈玲玲.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0]杨适,田盛颐.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我们今天[J].史学理论,1988,(2).

[11]王东,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初答叶志坚先生[J].东南学术,2005,(3).

[12]叶险明.〈资本论〉创作·经济学研究·“人类学笔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3).

[13]陈纪莺,郑鹏程,黄汉江.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马克思晚年思想探源[J].实事求是,1995,(2).

[14]廖杨.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0,(1).

[15]陈维杰.再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2).

[16]姜涌.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几点意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17]庞卓恒.从多样性探寻规律—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启示[J].历史研究,1994,(2).

[18]鲁克俭.马克思晚年为什么要写作《历史学笔记》[J].理论前沿,2006,(6).

[19]江丹林.马克思晚年的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20]冯景源.关于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4,(6).

[21]王东,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J].哲学研究,2004,(2).

[22]启良.关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几个问题[J].求素,1995,(5).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文4

好的成绩源于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养成习惯。在高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预习、记笔记、思考和温习的习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的学习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的学习习惯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

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

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一、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注意比较学习法的运用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结局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小字,插图和阅读课的内容

作为文科班的学生,从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小字和插图是正文的补充,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对教材规定的阅读课也要全面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节和重要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关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章的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这些内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历史“死记硬背”也有技巧

注意中外史结合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或“亚洲革命风暴”,就可以联系“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产生的影响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历程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中外历史的联系,比较,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加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

高二历史的学习方法真正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特征,掌握历史学科学习规律

宏观上而言,历史学科知识是把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纂而成,从而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微观上讲,就是要了解一个个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和大致过程。具有时空概念,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较好的思想准备。

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历史教材采用模块教学,内容结构是中外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混编而成。再加上囿于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识环节是跳跃性的,缺少必然的关联,尤其是高二第二学期的两本选修教材的学习。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疑问和思考走进老师的课堂,将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个学习任务可以是一课的,也可以是单元的。单元导读建议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述,并搭建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而且阐述了本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比如必修Ⅲ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导言首先概述了本单元的内容,展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演进历程,其次,导言概述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要点:希腊先哲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和弘扬;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第三,导言还指出了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掌握好基本史实,建立起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起史实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通常首先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因此,确保45分钟课堂质量是学好历史学科的中心环节和关键环节。保证课堂质量要做到:一听,认真听讲,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思维互动;二记,记录每课的知识框架,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三内化,老师当堂讲述的知识最好能够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消化和吸收,不要给自己留下债务。否则,积累的问题越多,时间越长,学生就会成为“负翁”。四忆;是指对重要史实进行强化记忆。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识记重要史实是必要的,否则,一切都是“无米之炊”。其次,课后的复习和整理,建立起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整本书。比如必修Ⅲ第一单元的知识,核心知识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形成)汉代(出现新儒学,确立主流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末清初(儒学的批判发展)。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历史学科的学习切忌把历史知识孤立开来,形成碎片化的记忆。

历史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够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文5

回返的艺术史

从1980年代末的《神之棋》至今,许江的创作形态经历了一场反向的发展过程:从空间回到架上,由观念重返绘画――他向我们展现了一部个人的回溯艺术史。这次“回返的出逃”,为当代绘画揭示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然而,这种媒介与形态上的发展轨迹或许并非其主旨所在。许江无意于对既有的艺术史文本进行颠覆,也与媒体进步论或任何样式的保守主义无关。在他二十年的创作生涯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于历史及其视觉显现的持续思索与追问。在1989年的《神之棋》中,他感兴趣的不是行为或装置的艺术史标签,而是棋局在时间中不断被引发和开启的机缘,那是在表现主义泛滥的时代里的一种不断丢弃自我意志的可能性。在 1990年代初的《与伏尔泰弈棋》、《翻手覆手弈》、《关于皮鞋与布鞋的演习》中,弈棋被转义为一场历史冲突与征伐的现场。弈棋是一种引发变化的策略和机制,是个体命运与公共历史的相似物。作为反复开始又结束的游戏,弈棋是对无可挽回的命运以及永劫回归的历史的一种颠覆性象征。弈棋的对手是谁?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现成的”历史,还是彻底偶然又极端必然的命运?

在随后的创作中,艺术家的兴致不再是与历史博弈(那是在青春激情驱使下的唐吉珂德式的行为)。弈棋双方捉对厮杀的现场消失了,作者从弈棋的参与者转而成为观者――叙述者,作为历史对应物的棋盘退隐了,取而代之的是宏大历史的剧场,作品形态也由装置返回到架上。棋盘退隐了,棋局却依然存在,艺术家保留了一个象征物――弈棋之手。那是历史与命运之手,创世之手,人类的文明与记忆只是这双弈棋之手点化、经营出的玲珑一局。

199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媒体的转换,装置与影像的春天即将来临。在这个时刻,许江却逐渐放弃现成品与装置形态,重返久违的架上时光。他试图重新发掘出绘画的力量。然而,在这个时刻,绘画之于他似乎仍然只是一种表述手段。数年后,当绘画成为他的日课,成为他日益繁忙纷扰的生活中的一种呼吸般自然而又必须的行动,他才逐渐捕捉住绘画在生存论层面上的深刻意涵。

从废墟到盛墟

坑道、沉舟、迷雾中的机车以及断壁残垣,这些历史的证据在反复的涂抹、覆盖与堆积中隐没又突显;恢宏的场景、浑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迅疾的笔触、被笔触拆解的城市,这一切在画面上汇聚成一组组史诗般壮阔的景象。 1995年开始的四年时光里,许江创作了《大轰炸》、《围城》、《石碑》等一系列巨幅油画。这些作品向我们呈现的是废墟与毁灭,是历史的暴力与悲情,这是画家穿透历史的远望所发掘出的一场“世纪之弈”。在这个旷日持久的历史战场中,文明的果实正不断被它的创建者反复摧毁,化为废墟,弈者之手高悬在战场之上,提示着历史兴废背后对抗着的隐秘力量。许江这段时期的创作代表了表现主义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最新成就,作品气势恢宏的格局、纷乱而沉重的气氛、大跨度的时空建构造就了强烈而凝重的历史知觉,锻造出一种宿命般的视觉意志。

许江或许是中国第一位“废墟画家”。然而,废墟对他而言,却绝非浪漫主义的感伤风景,也不是“如画”诗意的物质载体,而是现代性的证据,文明冲突的遗迹。对他来说,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制造废墟的过程。在 20世纪,废墟的生产达至顶峰,大规模的生产和毁灭空前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废墟超出哀婉的诗意,而显现为意志冲突、暴力肆虐的历史剧场。废墟是现代历史的祭坛,它代表的不只是毁灭,也蕴涵了历史与集体记忆的隐约线索。 1930年代的柏林、世纪末的科索沃和纽约双塔,这些都是已经逝去的风景,是人类集体记忆中的悲情画卷。《世纪之弈》是现代主义的风景,也是以“现代”为主题的风景。画家把现代性的伤口展露在我们眼前,在一片废墟中重新勾沉起那日渐消磨的历史与记忆。

然而,历史绝不仅仅是被揭过去的一页,不是永逝毋返的时间,也不是经由记忆寻回的时间,它正在我们眼前展现容颜,在现在的每一时刻堆积沉淀。

1999年,一个全新的主题出现了,在随后的数年之中,它取代“弈棋”成为许江创作的主导性命题。对于这一主题,许江发展出了两种命名――“历史的风景”和“逝去与即将逝去的风景”。

如果说《世纪之弈》所描绘的是存在于历史中的城市的废墟,那么,《历史的风景》所呈现的就是存在于当下的废墟般的城市。这组作品以一座座城市为母题,却无法被归为寻常意义上的城市风景画。它所呈现的是一个画家对于历史的回望,是超出“对景即物”意义上的观看和感知。在画家的眺望与鸟瞰中浮现出的,是一种在时间的溶剂中渐次消蚀、疏离继而远去的景象。画笔执著地守望并且诉说着的,是始终发生着的、未完成的和已消逝的事物,是“逝去与即将逝去的风景”。对画家而言,城市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佐证,是人类文明的华丽表皮,也是民族记忆中的传奇和一帘幽梦。每一座城市自有其历史,这历史同样交织在人的记忆之中,与每个个人的历史相契相合。在远望中,我们经验并且辨识着城市的记忆与过往种种。对于我们这“向死而生”者,它是记忆存储与播放的载体。此刻,在向着过去与未来的无限遥远处的凝望中,它是作为古迹的现代(Modernity as Antiquity),是时间的废墟和纪念碑。

在此,历史与废墟,这两个对许江至关重要的主题被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是时间的考古学 [1],废墟则可被视为一种记忆的地形学 (Topology)。在此,当代只是无数个延伸向未来和过去的过渡时刻,而我们却是时间这条河流上的永远的摆渡者。于是,我们所经验到的历史,不再是既有的文本与记忆,而是存在的发生与命运 [2]。

风景在消逝,而且必将消逝。这就是一切造物的历史,如命运般不可挽回。作为发生与命运的历史二重性 [3]隐匿凝结在事物之中,展现为一种风景,与画家的存在之思纠缠应和。《历史的风景》无法被纳入历史画或者风景画的艺术史序列之中。它不再以历史为主题,不再描绘“历史上的”已经消逝的事物,而是要呈现出某种“历史性的”即将逝去的风景。

于是,历史从“对象―图像”转向“发生―显现”,“历史的风景”成为“风景的历史”。这是一种本质性的深化:历史不再是遥远的记忆,它就在此时此刻、在日常当下发生并且运行――绘画历程与存在的历史性同构,存在与世界同构。《历史的风景》不再是以历史为主题、以绘画为媒介的作品,绘画本身就是历史的显现机制;画面不再是作品,也不再是艺术意志与目的的达成;它是绘画―感知行为在时间中的遗迹,是存在的历史和心迹。此时的许江不再需要废墟作为历史的证据,他从眼前的城市中读出风景的历史――那是一座座不断生长、衰异并且毁灭着的“盛墟”。

浪漫主义的历史悲情被彻底抛却了,许江不再描绘记忆,绘画就是记忆,不再需要历史图像,绘画就是历史发生运作的“显象”(Schein,Scheinen)。在此,至关重要的是:绘画不再是针对历史性世界的描绘,不再是对现成世界的再现或表现,绘画从本质上成为存在学意义上的世界 /历史发生、运作的一种平行物 [4]。

远望者的山水

对于历史的追索最终落实在画面生成的当下境遇之中,归于一种独特的观看。这种观看并非对某一历史对象的感知,也不是将历史把握为图像,它是一种本质性的经验 (如本雅明说的 Erfahrung,“活过去” )

[5],一种感受着的实行,一种因境域而成就的巡视,一种“向之而生”的观照。由于这种观看,过去与未来交迭应和,存在与时间彼此纠结;由于这种观看,当下视域被往昔映照而有所显现,眼前景象因时间而变得遥远。惟其遥远,许江名之为“远望”。

2002年,许江开始从宏大激越的历史画卷中抽身,回返到一种更加日常、安宁的画境之中。这一时期,吸引许江的大多是那些无名的风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树林、高原上无垠的葵园、荒寒僻远的芦荡 ,无需寻觅,它们在匆忙的行旅中被人们无数次错过,画家却久久地凝望。那是一种悉心的省察与呵护,仿佛一段走失的生活重新又有了消息,又似乎它恒在于此,原本如常,静静等待着蓦然回溯的目光。于是,在远望中也就有了记忆与遗忘的握手、历史在自然中的显像。

那么多无名的角落,静静地在画笔与水墨的纠结中浮现出来。那是一种显影,从不可知的过去涌现,从莫测的未来回返。那是画家生命中最柔弱也最坚强、最抒情也最幽暗的部分,是他寂寞敏感的触须。他藉此超越自身,于是那便是一种恍惚掠过的意念,一次开始即结束的生活,一个永不重复却反复伤亡的梦。

“行走的无边是流浪,眼睛的无边是远望”。画家的使命和功业仿佛一次偶然的呼吸。偶然间,凭藉毕生的经验与机缘,这呼吸应和着自然的节奏。他因之窥见事物沉默的历史,领略冥视中的风景,捕捉到风景中那本质的疏远。这体验是一种神秘,然而他往往不满足于领受这种神秘。他如此焦灼而渴望,忍不住一次又一次追溯这神秘的源头,叩响那幽深裂隙绽开又闭合的山体,抚摸群山由之涌出并深深皈依着的大地。

大地沉默着。在大地的沉默中,他欲投身于更广大的寂静,重新感受那寂静中的雷鸣,霜月下的雪影,白日梦的恍惚迷离,寒夜钟声的清澈空明。由此,他内心渐渐被注入最神圣的敬畏。此敬畏使眼前的风景愈发幽暗,使他的内心愈加清明。爱与死,烦忙与沉沦便凛然超升于人事,成为人浮于世的舟楫、遥远山谷中的芳草和通往群山的路途中的一块青石。

《远望》系列超出了风景画的范畴。《历史的风景》呈现出此在(Dasein)与世界在历史性中的共构,人与世界在观看―描绘中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而在《远望》中,那些无名的角落是与人疏远的世界,人之外的世界,它无限接近于里尔克所道说的“山水”。

大地丰收后的荒凉

望总是蕴涵着对视野的超越,由此,它指示着一种内在的遥远。视野的边界是地平线,在许江的画面上,一种鸟瞰式的观看策略使地平线成为主导画面视觉秩序的最重要的元素。地平线不仅牵引着观者的目光,使画家的远望得以重演,同样也是画面构成的基本策略。

许江所欲捕捉的是风景的消逝,或者即将消逝,然而其自左向右倾斜的迅疾笔触却铸就了一种涌现。作为远望的边界,地平线并不只是事物消逝的方向,而且也是世界奔涌袭来的方向。消逝与涌现,向左右两侧的拉伸与前后地平线所牵引出的这两种向度,与我们的观看彼此规定,构成了画面中巨大的张力。这奔涌而出的并非单纯的风景,这群山、原野、枯木寒林,自远方袭来,又向着远方退去,如同一场祭祀之后的遗迹,只留下大地丰收后的荒凉 [6]。

“大地”原本具有“承纳”的含义,但这承纳者竟是如此荒凉。“丰收后荒凉的大地”,因丰收而显得愈加荒凉。在大地之上,春华秋实的戏剧反复上演,秋风里的收割,如同一场冗长的葬礼;收割大地的荒芜,那是春天的遗迹。荷尔德林的大地是“神性的大地”,诗人在神性的大地上漫游和歌唱。《远望》中的大地却是疏远而幽暗的,寂寞而神秘。在许江的画面中,“大地”因视线的上升而现身,又向着遥远的天际回返。在此,地平线也是天与地的交接处,上升与下降,这两种趋势在视野的边界处反复较量。在此,大地是深渊,天空也是深渊,远望者的视线向着深渊处无尽蔓延。

“行走的无边是流浪,眼睛的无边是远望”。地平线在延伸,远望向着远方不断超越,这构成了天与地之间的视觉的深渊。然而,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大地的深处只是荒凉。荒寒的大地疏远而寂寞,远望之远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远。于是,画家选择了切割。“被切割的远望”包含着一对矛盾,那是在望与切割之间的悖论,是远望之远的自我颠覆。 “人的视角是有限的,视觉是片断的。因此,远望是片断的延续。远望之远并非无限。相反,这恰是一种切分,一种有限的切分。这种有限的切分本身带出一份焦虑,将人的视野切分而确定在一份独特而有限的 ‘远’中” [7]。

于是,《被切割的远望》所呈现的就不止是一种复眼般的视觉策略,也不只是漫游者目光的演历――在视觉的聚与散之间,蕴涵着远望之根本。在此,被切割的远望,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拯救。远望从无限延伸的地平线返回,化作漫游者的反复回望,画家藉此从远望的深渊中得以返乡。

隐现

从《世纪之弈》到《历史的风景》,及至最新的《葵园》,许江从一位弈者、行者转而成为思者、望者,这些不同的身份滋养着许江作为画家和写作者的自我。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流转不居的忽而凝铸,喧嚣烦扰者渐次沉淀。而这一切变化,皆归因于他对于绘画之所是的所思所行。

画者首先是一位观者,而在我们惯常观看世界时却始终面临着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一方面,我们似乎只有把世界摆在面前,也就是说,把自我排除在世界之外,才能够看到世界;另一方面,自我又无可怀疑地处在世界之中。事实上,这正是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头痛不已的主客二元论的问题,在存在哲学的视野中,这一问题转化为更加幽深的表象行为( Vorstellen/ Represention),“将世界把握为图像”与 “人生在世”之处境间的生存论矛盾。许江对存在哲学的痴迷来自一个画家的本能。在绘画的经验中,画者、观者从来难以区分。因有所见而画,因画而有所见,画者―观者在眼与手的相互应和中,共同使那隐匿在时间之流中的事物得以显现。此处画家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主体,他面向的也并非已完成的既有之物( The given)。画者在不断变化的物象中捕捉瞬间生成的幻象,在笔与笔的应和中,在观者―画者与事物的当下因缘中,演奏出一个与变动不居的世界相平行的“视―象”的世界。于是,绘画与世界的关系就既非对象化的模仿( Imitation),也不是主体的自我表现,而是一种发现与显现――在世界中有所发现,在画面的构成中有所显现。然而,绘画却并非在他所面向的世界之外另行开辟出一个与之平行的世界,如现代主义者们所宣称的“绘画真实的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它就在自我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生成。世界是我们与事物之间相互指引着的因缘整体,画者在观看中发现的,在作画中加以照看 [8]。

我们从来无法把世界摆置到自己面前,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一个现已完成的自我。自我和世界始终共同演历着,这是一种 Geschehen(发生 ),一种根源性的历史 (Geschichte)。从“废墟”到“已经逝去的”城市风景,都仍然属于历史事物,而在《远望》系列之中,从平凡、日常的风景中隐现出的,却是生存论的 (Existenziell)与人自身共生的历史。同样,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演历,自我始终在时间的绵延中不断延宕。而绘画也始终在自我与事物共同的恒转如流中有所挽留。在过去 (逝去的 )和未来 (即将逝去 )的历史/发生中,画者―观者挽留住一种风景。于是,历史的风景成为风景的历史,成为许江在抹去重来的运作中,在形与色、水与墨的聚散中所反复印证着的“留”与“流”的故事。

这“留”与“流”的故事,同样是“显”与“隐”的故事。在此,“隐”与“显”绝非画面形式上的“虚”与“实”,也不是纯粹视觉上的可见与不可见。“显 ”与“隐”的故事将我们引向世界/存在的涌现与闭合,在涌现与闭合的运作、演历中,世界得以成形显象。 [9]

“一切流过我们使我们完成” [10]。我们在流变中有所挽留,那流逝着的却并非过去的既有的,它只是隐藏在时间那秘而不宣的幽暗中,不可企及;而尚未流逝的也不是现成之物,它即将逝去,并且必将逝去。在无尽绵延中现身于我们面前的,只是一次次幻象,而真正的画者所欲捕捉的,不是从风驰电掣中的事件之流中截取的片刻,而是一种拢聚着过去、当下与将来的穿透时间的“望”,一种凝视着的回忆,一种从遥远处返视的回望。于是,画者之望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有所期待的追忆。因为,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被禁锢在某些事物之中,我们通过这些事物寻回并重现那些逝去的时光 [11],这些事物是在画者手与眼的碰撞中挽留住的风景。而此刻,我们又在望的历史性中,在对画家之望的回忆与追索中,重新演历那已经流过却又失而复得的时间。 [12]

在我们黑暗的孤独里有一线微光/这一线微光使我们留恋黑暗/这一线微光给我们幻象的骚扰/在黎明确定我们的虚无以前/如果我们能够看见它/如果我们能够看见。 [13]

注释:

[1]对时间的考古其实是对此因缘整体、也即对被我们称之为历史的那个矢量幽禁着的意义世界的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当下视域被往昔映照而有所显现。所谓历史科学其前提是将往昔和历史对象化。历史是发生,我们说“过往为因,当下是果”,仅仅是在反向地解释那恒变者、发生者。我们总是身处果报之中追溯因由,历史理解的箭头是双向的。然而,存在学意义上的历史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发生史。历史之发生是世界之发生的一个纬度,我们也可以说,世界的发生必定是“历史性的”。

[2]这是一种后知识论的、非对象化的、并非现成的历史,也就是作为发生与命运的历史。作为发生,历史性就发生于此刻的观照,与心手相应;作为命运,历史性就是我们无可选择地被抛入其中的那个相互指引着的因缘整体(Bewandnis)。

[3]历史、发生与命运在德语中的牵连见下文。

[4]在古希腊人的经验中,如亚里士多德曾理解的那样,艺术的mimesis,是模仿自然的modus operandi(运作方式),这一命题仅仅被认可为一种平行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5]按照现代汉语辞典的简明定义,经验一方面指由实践带来知识或技能,另一方面是指经历、体验。在我们平常的用法里,经验有时和体验的意思相近,有时和经历的意思相近,德文Erlebnis有时译作经验,有时译作体验,Erfahrung有时译作经验,有时译作经历。但经验和体验、经历也有不同,体验更多是从内心着眼,经历更多是从外部遭际着眼。相比之下,经验并不特别强调内部和外部,可视作两者的统一,或两者不大分化的原始情况。经验既包含经过、经历,也包括体会、体验。我们今天的经验这个词,相应于英文的experience。英语辞典中,experience的第一层意思是对所发生之事的直接观察或亲身参与,特别是着眼于通过这种观察或参与获得知识。第二层意思是实践知识或技能。第三层意思是组成个人生活或集体生活的意识事件。第四,亲身经历。在各种各样的定义里,亲身参与、直接观察都是主要的因素。的确,经验经常可以解作亲身参与、直接观察。不过,参与和观察还是有相当区别的,正如参与事件的当事人不同于观察事件的旁观者。参与似乎更贴近经验,经验也是经历,是卷入生活里。

[6]取自海子《黑夜的献诗》中:“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

[7]许江.一米的守望[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42.

[8]文艺复兴以来,透视学中的视线锥体设定的一种自然主义的心理―视觉机制,在日常经验中抹杀了世界和世界的图像之间的距离。这一事实所导致的问题是,在日常视觉中,人们对事物本身缺乏体验。这是一种“视觉的沉沦”。此沉沦不但存在于日常视觉之中,更藏身于随着透视学构造起的一种世界观的深处,长期以来,也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目中,曾几何时,把世界变成图像的能力被赞颂为艺术家的非凡魔力。优秀艺术家被认为胸怀世界的蓝本――这几可媲美神灵的能力其实根源于丢勒所描画的那个颇有些机械的视觉机制。画者之望是对这种习惯性的视觉机制的抵抗。在远望者的日课中,视觉、观看本身具有了一种问题的形式,一种“途中”的状态――《远望》所关涉的正是在“物”与“象”、“看”与“见”之间的视觉道路。

[9]印象主义仅仅发现了问题的谜面,而绘画的深度却在于谜面与谜底之间的距离。与“留”与“流”共生的“隐”与“显”的问题至深至远:隐者造化之所藏,显者造化之所用。道隐于无名、无声、无色、无相,举凡声、名、色、相,俱为隐者之所存现也。象之为物,在隐在显,似有若无。以有无之心求之,则隐为无,显为有,以真幻之相视之,则所隐者为真,所显(现)者为幻。真幻有无,在实在虚,相契相依,不弃不离。

[10]节选自穆旦长诗《隐现》。

[11]如果普鲁斯特关于回忆的思考是对的。见其《驳圣伯夫》。

[12]此处颇合山水画之道。自宗少文《画山水序》伊始,中国早期山水画论大都讲求山水、画图之合一。就《画山水序》而论,文首所言之意为玄对山水,文末则言悦于画卷。而玄览、畅神之间自有其本质渊源。山水画是一种回忆,画家并非直接对景记实,而是凭借回忆而作画,记回忆之踪迹,使记忆成形显像。而观者观画之时也同样是一次回忆,在书斋中卧游八方,藉图画追想游历山水之中的经验,于书斋之中领略山川之回响。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情境化。

高中历史世界史笔记范文6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创新 学习历史 方法

创新是时代的“灵魂”。“授之以渔”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师对教学规律的遵从,也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会历史智慧的“捷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让“记笔记”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

古人在治学方面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那就是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做笔记。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笔记训练。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笔记训练:

1.抄写。这是一种较普遍的笔记训练。这种笔记可抄写有关参考书上的重要历史资料,如原文、名言、典故、数据等;也可抄写教师拟定的或有关学习参考资料上的习题、习题答案要点等;还可以抄写历史专有名词中容易写错的字或字数较多难记忆的名词,如“司母戊大方鼎”、秦王嬴政的“嬴”字,容易混淆的“戌、戍、戊”可记下口诀:“横戌点戍空心戊”,还有难记的外国地名、人名等。通过这样的抄写练习,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2.眉批。即充分利用教科书,在听课时、预习时或复习时进行随手的笔记。眉批笔记要求在教科书的重要句、段下边标上圆点、直线、波浪线、双线、加框等符号,或者把学习时产生的心得体会、评论、疑问等记在书页的空白处。这种笔记简单易行,边读边记,下一次在阅读教科书时,眉批笔记就能起引导作用,各种符号也能使学生很快找到要点、重点。

3.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即学生随教师的讲授而做的笔记。它要求学生抓住课堂教学的主线,记下教师讲课的板书提纲、讲授重点或难点,记下教师补充的内容,也可记下在听课时所产生的联想、新的认识或疑问。课堂笔记中,学生可在笔记旁边留出一些空白,便于补充、修改,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各种符号、字母、缩写来代替不同的意思,如记下相应页码,以便查找。同时,对于听课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在笔记中注明,便于课后及

时请教教师。

二、学会“加工”知识,形成层次分明、内容相联的知识体系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加工”过程,是对历史知识的整理、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教会学生整理历史知识体系,是学生在知识层次的重要学习方法。

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时,首先,必须先对教材仔细阅读,才能找出知识点。一旦把知识点正确地整理出来,知识点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这样就能把握教材的脉络。如:在讲授《世界历史》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时,我提示学生:这一课包括“人类的出现”和“氏族公社”两个子目,在第一个子目“人类的出现”中包括人类的形成、人类的进化、人种的差异,在第二个子目“氏族公社”中包括氏族公社的出现原因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时,还必须学会运用思维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使教材内容条理化、要点化,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整理方法后,还要进一步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进行疏理、概括、归纳,找出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并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如: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我指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从时间、导火线、根本原因、过程、结果意义、性质等各方面归纳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得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过漫长的、曲折的、复杂的过程”这一历史规律。

三、学会融会贯通,在学科“交叉”中学习

历史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历史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和丰富。所以,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使学生“交叉”学习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如,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要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再如:金字塔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作为出入口?要运用数学上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来进行回答。还有地理上地图的知识、哲学上矛盾运动原理等。教师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各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以史为鉴”,学会“历史”地看待现实问题

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更要从历史中获得教益,学会历史的智慧。对前人的失败和成功,我们不仅要客观、全面地看待,更要让其在今天现实生活中发挥参谋和借鉴作用,让历史和现实统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天,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主张中就能得以体现,事实证明孟子的思想正确无误;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历史的教训在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中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有大量的史实可以证明,中国的是不容侵犯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摆脱所谓的“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感受历史的智慧。

五、学会科学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要记忆。要记住大量的历史知识,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记忆方法。这里试举几种:

1.压缩记忆法。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如: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可压缩成陈、李、胡、鲁。

2.联想记忆法。是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改造或联想,赋予新的含义。如: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用“悲”“埃”二字的谐音,组成“悲哀”一词来记。

3.等距离记忆法。是根据几个历史年代间的相等差距的记忆方法,好处是只要记住了其中一个年代就可推算出其余的几个年代。如:相距两年: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依此类推还有相距五年、相距十年等。

4.谐音记忆法。是用谐音的方法,赋予人为的意义,以增添兴趣的记忆方法。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可记成北捉(涿)南鱼(余)落(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