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例6篇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1

一、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问题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城镇化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依托公共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河北省农村人口多,非农就业压力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重。近年来,教育、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河北省形成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相结合,覆盖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原有劳动力的多层次、多形式和多途径的培训体系。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河北省实现了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全免费,高职教育的改革通过自主招生,招收有到高职就学愿望的城乡高中毕业生。自“阳光工程”实施以来,河北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做了大量工作。前期培训主要以示范性培训、创业性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农村科技培训为主,每年大约有80万人接受培训。从2012年起,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适应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就近转移培训,2012年和2013年试点50个县(市),培训劳动力达2万人。然而,相对河北省17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不断增长的新增就业人口数量,这样的规模是远远不够的。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工作效率较低

虽然政策的顶层设计好,但基层工作积极性不高,政府培训工作效率不高,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供给方面的低效率。主要表现在:(1)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培训时间短。以“阳光工程”为例,一般培训内容为简单的缝纫、电焊、美发,为期15天左右,培训形式理论多而实践少。培训层次低,形式单一,难以提高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能水平,也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培训的低效率供给和农民工对高层次技能需求之间的矛盾。(2)缺乏基础服务平台,难以实现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沟通。调查显示,农民工对培训积极性不高,大多对转移培训持消极态度,除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接受教育水平较低外,还因为基层宣传引导不到位,缺乏和农民的有效沟通。(3)缺乏统一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分离,培训和技能鉴定分离等造成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的低效率。

(二)培训投入不足

转移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公共投入较低,加上承担培训的机构有一定的利益诉求,造成了转移培训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师资力量较弱、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和设备匮乏,难以取得应有的培训效果。在培训经费方面,尽管河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资金投入,但远不能满足教育培训的支出需求。以“阳光工程”为例,平均每人一期培训费用需要千元以上,国家补贴300元,农民还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这就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转移培训效果不理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层次较低,培训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之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脱节,农民很难拿到职业证书,影响了劳动力的就业。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大部分反映,在找工作时,培训后跟培训前的难易程度差不多,区别不明显。

(四)缺乏合作办学互利机制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1]。合作互利办学机制应该是企业、第三方机构(培训公司或人力资源机构)和教育机构作为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合作办学,共同承担培训任务。目前,多数企业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方培训机构积极性高,但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加之难以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提供的培训难以适合社会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职业培训工作被边缘化,学校的积极性不高。合作互利办学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造成了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供给不足。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供给分析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起关键作用。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制定多项计划,出台了系列法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提供保障,例如,1964年的《就业机会法》提出了包括为农村青年和妇女提供训练和受教育的计划,1998年的《劳动投资法》强调对职业转型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颁布《农业培训局法》,通过相关法规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并设置专门机构,支持和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一定资助[2]。这些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公共性的特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求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框架来看,转移培训的供求矛盾主要体现在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不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对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国家对于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明显效果。然而,我国开展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个人就业对于职业技能的需要以及企业、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供给数量需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也变得更为复杂和突出。受训者并不会因为享受国家补贴而参加培训,他们关心的是能否通过培训而掌握一技之长,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培训质量直接影响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的转移培训对应性不强,适用性不高,有效性缺失,农民宁可自己出资参加一些技校的培训也不参加公共性的职业教育培训,造成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供给结构不合理

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偏低,承载终身学习思想的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就业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导致了劳动力职业生涯的不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项目,层次较低,多为简单的入门培训,就业面向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培训不能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就是“技工荒”,是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

(三)公共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平性缺失

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备受关注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和培训尚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薄弱,在资金、信息、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的管理难度较大。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低

公共职业教育培训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规划、实施、评估、监控很难落实到位,严重影响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效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培训项目中,“阳光工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也是培训农村青壮年或农村妇女,都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范畴。而这些项目的主管部门不同,涉及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妇联、工会等,这些培训的管理重叠和管理真空并存,严重影响培训供给效率的提高,各部门之间原本可以共享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缺乏强有力的整合,造成原本有限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由于激励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进而导致供给效率低下。例如,在“阳光工程”中,政府补助资金只有农民受益,没有对培训单位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和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资金扶持,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时收益较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另外,对用工单位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用人单位缺乏进行职业培训的积极性。还有,受训者个人仍需承担较大的教育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就业准入制度、资格证书制度等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不少中小企业大量录用未经培训、没有资格证书的劳动力,导致是否进行职业培训,是否拥有资格证书对于工资待遇和就业条件并无显著差异。这些无疑严重影响了受训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3]。

三、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促进对策

(一)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现代转移培训体系

1.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把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体系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相关内容多是通过政策性文件体现的,这就使相关工作无法可依。因此,在修改基础性法律时(例如农业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应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相关条款,各地区根据这些法律条款,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相关的法规或条例,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存在的“多头管理”现象,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合作,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来协调各部门工作。2.建立农村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下移,打造并完善基础服务平台把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的重心由市县下移至乡镇一级,以乡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为载体建立基础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主要工作包括就业信息和劳动力信息的收集、转移培训的安排与协调、劳动力社会保障、农民工依法维权和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内容。基层服务平台的构建由政府组织,通过市场引导和劳动者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技能、有组织、有保障地进行转移。

(二)建立一个培训供给参与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涵盖多个群体、不同行业和不同层次,教育结果

认证的多样化可互换的全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4]公共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一种“准市场”机制。培训的相关参与者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应的职能部门以及用人企业、培训机构、非营利性机构等。政府部门应该在宏观指导、经费支持、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作用,行业协会和非营利机构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课程开发、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鼓励各类非营利机构通过各种途径筹募公益资金,资助或者提供各类公共性就业转移培训,在企业、培训机构、受训者之间架构起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应该是覆盖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三维结构,培训内容要适度先行,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训内容要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兼顾各类群体,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帮助他们从不利地位中走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应着眼于“终身学习”的思想。要逐步建立社会化与开放化的学习网络和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教育体系、培训体系和劳动培训认证体系结合起来,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实行模块化课程和学分制,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教育培训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并依据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等多样化的认证方式确立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

(三)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激励、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立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奖惩分明,对于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坚决予以严惩。政府采用招标、发放培训券、向市场购买培训成果、依据效果补贴培训等方式,对培训机构和用人企业的行为给予奖励。通过订单培训、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培训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联系,调动个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监管,对用人单位、培训机构、职业中介等进行劳动准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监察。

(四)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基础平台(乡镇村一级)的工作,收集劳动力资源信息,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收集就业需求信息,将信息库与就业信息平台共享,形成一个全省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包括培训人数、劳动力受教育情况、企业需求情况等资料,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培训层次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结语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2

关键词:技工荒;就业难;职业教育;创新

收稿日期:2006―09―28

作者简介:李磊(1978―),女,汉族,安徽巢湖人,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助教,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劳动力大国,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成为各级政府劳动就业政策长期面临的挑战与危机。解决就业难题,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公共政策的重大目标。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些年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等地相继出现了缺工现象,甚至扩散到内地一些城镇。其中技工短缺或“技工荒”现象尤为令人关注。不但是因为这次“技工荒”比以往来得更为迅猛,影响范围也更为广泛。而且与一般的“用工短缺”、“民工短缺”或“民工荒”不同,“技工荒”对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具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调节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逐渐增强,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现象的发生,值得深思。上述现象意味着什么?我国劳动力市场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劳动就业法规及政策应该做怎样的调整与安排?

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导致“技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因素包括很多,如待遇偏低、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缺失或错位是其中的重要致因之一。由于没有接受一定或合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造成许多劳动者因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而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对企业而言,则意味着技工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因而,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适度发展,理应成为各级政府劳动就业法规及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以及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商业竞争与经济增长对技工的需求日趋膨胀,“技工荒”的发生似乎预示着职业教育与培训必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前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其教育地位甚至不断下降,职业教育与培训本身也没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与创新。因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缓慢发展不但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技工需求,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技工供求之间的矛盾。出现上述反常现象的根源是什么?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技工荒”、就业难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等等。

二、“技工荒”、就业难并存与职业教育的影响分析

“技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实质是供求错位。问题的出现不外乎两种基本情况:一是现有职业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或结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劳动力价格偏低,市场的有效供给难以形成。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两者兼而有之。

(一)职业教育对“技工荒”的影响

职业教育对“技工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工数量或规模。技工数量多少或规模大小取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如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比较小,将使得能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劳动者的数量或规模受到限制,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形成技工短缺,即数量或规模荒。二是技工质量。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质量对技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质量差,将导致技工质量低下而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即质量荒。三是技工结构,主要包括等级与类别结构。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不同的等级与类别,以培养各级各类职业技能人才,如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结构及相应的职业技能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职业结构不一致,也将导致供求错位或无效供给的产生,即结构荒。可见,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影响所造成的“技工荒”,不仅包括数量问题,而且包括质量与结构问题,即包括三种类型的“技工荒”,必须区别对待。从我国的情况考察,上述三方面的问题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

(二)职业教育对就业难的影响

教育因素是影响劳动供给的重要变量。职业教育对就业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缺失或错位,使得一部分劳动者无一技之长或市场需要的技能而导致失业或待业。尤其是随着技工需求的不断膨胀,职业教育与培训同就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增进,不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导致更多的就业难题。二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可以使部分适龄劳动人口或劳动就业人口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而减少劳动供给,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反之,则增加劳动供给,加剧就业压力。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滞后,使得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尤其是广大农民工无法顺利就业,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因缺乏基本劳动技能而面临就业难题。同时,由于缺乏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使得许多劳动者或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加入到劳动就业竞争的行列,或客观上造成劳动供给有增无减,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加剧。

当然,分析与评价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影响还应当考虑其他要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如果各级各类技工可通过市场自由流动与配置,那么只要职业教育与培训规模,从而技工数量或规模在总量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就可能会减少、甚至不存在因市场分割所造成的技工供求错位的结构性问题。反之,则必须考虑职业教育与培训结构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市场的技工需求。因此,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影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影响与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

我国素有重学轻术的文化教育传统,诸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古语,透露着对技工这种“淫工技巧”惯有的偏见与歧视。多数家庭与个体秉承“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念,不愿意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而倾向于选择普通高等教育。因此自高校扩招以后,受传统人才观念的引导,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调查显示,在大城市,70%的家长希望孩子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只有4%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去职高、技校学习。与此相呼应,许多企业扭曲了用人标准,人才招聘广告均凸显学历要求,因而降低了人们对于技工前景的预期值,直接影响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各级政府职业教育决策者人才观念的滞后,导致了教育资源倾向于普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分配格局。

(二)传统分配体制的制约

我国分配体制不尽合理所导致的技工劳动力价格偏低,是造成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长期低迷的根本原因。我国从80年代中期大举重用有学历文凭者并提高其待遇,而技工待遇却未得到相应提高。尽管按照国家规定,技术工人应当享受同级工程技术人员待遇,但是,许多企业干部和工人的收入还是泾渭分明,差别很大。目前大学生与中专或技校生进企业后工资待遇差距明显,这种以学历定薪金的最大弊端就是“刺激”人们盲目追求高学历,而不是激励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因而这种分配制度很难在企业内部打造出高水平的技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层日益加剧,职业分层也日趋明显,处于职业高层者往往凭借所掌握的特权,总是把自己不愿意从事的工作让职业低层者去承担,并决定其报酬。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但没有缩小技工与其他高职业阶层之间的差距,反而打上了深深的职业烙印。

(三)传统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学校教育中心主义,人们往往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受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使得处于职业生涯阶段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受到消极影响,其结果是教育的发展偏重普通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与培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制约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比如高校都是由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而技校目前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企业拨款或学校自筹资金,资金缺口较大。在招生方面,也是普通教育录取高分学生之后,才由职业教育录取低分学生。由于高中扩招与高校扩招,不少职业学校因缺乏生源而被迫停办和倒闭。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方的重点中专升格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在数量上日益减少。我国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和分散办学、重复设置的弊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仍然没有形成,教育模式多与普通教育相雷同,缺乏灵活性、实践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

由于缺乏经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带来了重大冲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逐步深化,企业主副分离,不断剥离其社会职能,多数企业不再保留指导和举办企业职业教育的职能,相继停办职业学校或大幅度减少招生规模。企业将所办职业学校分离或改作培训中心,使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严重。同时,由于资金缺乏和市场人才流动,使企业缺乏抓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行业办学由于受到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影响,随着一些行政机构的撤并,经费的中断,导致下属技校出现管理“真空”。政府办学原来是每个地市一所技校,隶属地市劳动部门。因劳动部门已变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再拥有直接管理企业劳动用工的权力,因而所管辖技校已变得多余。普遍的做法是由当地政府牵头,技校资源被整合到当地普通中学。甚至许多省份明确规定:企业、行业不再办技校,省属技校一律下放地市。由于经费紧缺,许多地市的技校最终倒闭。

此外,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严重饱和的现实条件下,许多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也不愿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资,等等。总之,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处于政府不重视、企业推卸责任、劳动者家庭或个体排斥的状况,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仍没有形成。

四、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育投入缺乏与不足

教育经费缺乏是束缚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有数据显示,1985年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5%,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5%,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有2.3%,而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才是4%。我国现在的教育投入都低于20年前的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总量为6208.2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3.29%,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08个和0.04个百分点,其中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长期受到歧视与偏见,无论政府、企业,还是家庭和个人都比较忽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这使得用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跟普通教育相比,更显得捉襟见肘,对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以及结构都带来消极影响。尤其职业教育是一种昂贵的教育,它的投入往往要比研究型的大学和院校的投入还要大。假如500万元足以建起一所中等规模的中学或小学的话,而在职教中500万元只够买一套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产品更新周期加快,决定了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追加教育经费。此外,资金不足使多数职业学校没有能力提供适应市场的学生实习基地,也无法引进和培训高水平的技能型教师。因而,职业教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突出职业性、技能性与针对性,难以造就大批高科技含量的技工,造成了一边是大量的职校学生分配不出去,一边是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技工的怪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经费,许多低端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技工结构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错位是技工荒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这导致我国的职业技能人才开发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技工结构与职业结构不一致。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不但造成原本紧缺的教育经费的闲置或浪费,而且使培养的各级各类技工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对技工个体而言,则意味着就业困难。从国际劳工组查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在西方发达国家,技工结构是一个鼓型的结构,初级工只占15%左右,中级工占50%,高级占35%,有些国家高级工可以达到40%以上,而我国技工中具有高级技师资格的只有5%的比例。可见,高级技工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此外,技工结构或职业教育结构还存在年龄、行业、区域、性别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各方面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结构的优化。职业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除教育经费不足以及投入机制不合理外,教育歧视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歧视或对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歧视。

(三)与普通教育缺乏有机衔接与沟通

从人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必须相互衔接与相互沟通,此举也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不但要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相互衔接与相互沟通,而且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与沟通。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基本上属于平行发展的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衔接与沟通。一方面,普通教育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与技能的灌输,或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点缀而已。另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往往意味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不具备继续接受普通学校教育的资格与能力。同时,由于缺乏衔接与沟通,职业教育与培训不能很好的利用普通教育的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普通教育则因此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比如当前相当部分大学生因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而无法替代技工,导致知识失业现象。因此,不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良性发展。

(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制有待创新与完善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仍处于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或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缺乏有机的分工与合作。对于政府而言,主要缺乏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有效管理与监督;对行业而言,主要缺乏统筹功能,同时未能实现行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对企业而言,主要缺乏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与积极参与;对学校或培训机构而言,由于主要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因此,为了追求教育规模不断扩招,很少关心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未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对于其他社会力量而言,则缺乏应有的关心与支持,没有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上述状况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既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持,又缺乏联合培养或社会化办学的规模效益与质量保障,同时缺少社会力量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

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及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与教育理念

传统的人才观与教育观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与阻碍作用。就理论指导而言,首先必须从思想意识上正确领会人才观念与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确实从时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进行理念更新,树立技工是人才,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教育,也是人才开发重要途径的新观念。正确观念的树立,有助于改变以往不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决策与活动。由于人才观念与教育理念涉及到人的发展的价值判断与抉择问题,所以,如何在实践中确实贯彻正确的人才观念与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就其效度而言,如果无法在实践中感受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意义与价值,则停留在抽象的思维层面的认识与理解是有限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技工与职业教育受歧视、受偏见的不利地位,正确的人才观念与教育理念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二)加强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增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

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不足,是造成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缓慢最主要的因素。不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受到严重制约,而且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与结构也受到严重影响。从职业教育与培训现有的发展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来看,增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绝不能依靠相关投资主体主观意志的积极变化,而必须依靠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制度的有力规制,并加强制度执行的有效监督。我国当前存在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同样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经费来源,必须积极进行制度设计、安排与创新,同时要求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家庭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积极参与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

(三)积极引进市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条件下,促进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的更新,把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到市场需要的领域。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具有职业教育与培训功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企业职工加以教育与培训,因而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微观配置是比较合理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许多企业已经不再具备职业教育功能,许多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成为相对独立的主体。由于仍受计划手段的影响,职业教育与培训无法及时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导致供需失衡。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就必须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培养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赋予它们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资源配置的权利与责任。

(四)推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政府忽视、职业学校比较盲目、企业轻培训重引进,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一直缺乏长效机制。不但影响我国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而且影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结构。发达国家一向十分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从而实现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就是其中的典型。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已清醒地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定单式培养或人才合作培养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基本形式。但也应承认,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校企合作只能处于“叶公好龙”或浅层次合作阶段,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这导致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仍处于封闭式车间生产的状况,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企业则由于未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灌输或体现自己的意志,而无法从劳动力市场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为此,各方面应着力推动这一进程,加强分工与合作,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尤其政府政策法规的介入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汉辉.和谐社会与“民工荒”现象的解读.社会保障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14-19.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3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教育培训 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9.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就业结构由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共同组成。据统计,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就业规模超过2亿,占就业比已超过60%,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接近50%。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主要产生于正规部门不规范的用工行为和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就业,如临时工、非全时工和派遣工等。农民工、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和个体从业人员构成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主体。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生活和就业呈现出高流动性特征,既充满活力,又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同正规就业劳动者相比,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大多数只能依靠体力从事低技能岗位;往往拥有多重劳动关系,就业方式多样,通常没有劳动合同,随时有终止的可能;就业目的主要为了生存,劳动报酬较低,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身陷“低技能―低收入”的困境,逐步成为社会和城市“边缘人”。更加严重的是,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阻碍了其个人境况的改善,制约了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放大了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升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教育培训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

众多研究认为,教育培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增进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改变学员的态度和观念的活动,使学员发挥自身潜力从而提升工作绩效。然而,在当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背景下,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教育与培训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受教育权益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是不合常理的。非正规就业劳动力过低的素质使非正规就业者很难在就业中有优势。大多数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在城市很难拥有稳定就业,经济地位低下;缺少与城市居民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导致城市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很难对他们产生影响;其也难以成为城市文明体系的贡献者。

相对于劳动力规模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重要。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涵盖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整体概念。当前,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一同形成了我国完整的就业结构,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群体理应是人才群体重要的构成部分。教育培训是“授之以渔”,因而对于人力资本的提升更重要。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是维护和保障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培训有利于促进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我国非正规就业者教育培训的现实需求与社会各方的重视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首先,针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投入制度的缺失,导致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人群教育培训需求总量与投入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其次,政府针对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培训,整体覆盖面较窄。当前,对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一是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相关的公益性教育培训项目少,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有脱节。教育培训内容与就业需要不匹配。二是教育培训形式不科学。培训内容更多流于基础性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训。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三是培训迁移效果较差。在教育培训后不足50%的学习内容可以运用在工作上,可以维持半年的不足30%,仅有10%左右内容在一年之后能运用。

政府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中的角色与行为

公共产品指能为大多数人共同享用或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私人产品指企业或个人借助市场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具有效用上的可分割性,消费上的竞争性和受益上的排他性。而准公共产品则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如果教育偏于私人产品特征,产品的提供将依赖于市场,教育费用主要由个人和家庭承担;如果教育偏于公共产品特征,产品的提供将依赖于政府,教育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

学者燕晓飞认为,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更具有“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一,对弱势群体教育培训具有重大的外部效益。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现阶段,教育需要承担“社会调适”和“社会更新”双重职能。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群体数量巨大、分布的区域和行业广泛。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教育培训上都应担当重要角色。其二,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公共属性不断提升。因为,教育产品的属性并非一成不变,动态来看,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教育需求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概念,具有双重内涵。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时,国家整体的教育机会需求与个人的教育培训需求便会有效重合。此时,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得到国家的保障,例如,为社会弱势群体举办的特定的职业技能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群体的教育培训的“准公共性”决定了其供给方式的“准公益”性质。因此,政府应该担当相应的责任,通过运用宏观政策调控市场供给以及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产品,均衡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现实需要。

政府可以作为主办方,委托社会机构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群体进行培训,也可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机构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可以采取财政出资补贴与劳动者适当承担相结合的办法,保证社会培机构合理获益。同时也可利用奖励等激励手段,调动相关培训受委托方的积极性。在瑞典、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接受到专业化和优质的培训,同时获得了某种资格认证,从而增加了其在市场求职时的筹码。因此,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将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活动相结合是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当协同各方着力于培训模式的创新,提升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培训的积极性。随着社会快速的变迁和信息科技的发展,各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使非正规就业劳动者都有动力和机会接受培训。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同时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加强监管。培训内容一方面要注重基本的文化素养,了解国家劳动政策法规,从而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着重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缩减就业和工作转换的时间,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通用技能,提高其工作期间的稳定性。培训使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不仅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而且在寻求自我发展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

政府还应当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政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充分利用《劳动合同法》,提高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就业稳定性;二是合理稳步提高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三是逐步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并逐步有计划地提高保障水平。

企业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中的角色与行为

当前,企业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缺少动力。由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稳定性差、对企业的忠诚度低,同时与正规就业劳动者比,工作环境、薪金水平、劳动关系约束等差异过大,降低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工作满意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流动性高等状况,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这种状况进而反过来影响企业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培训投入的动力。

学者刘军丽研究发现企业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阻碍因素分别来自外部和内部。内部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培训资源的供给、企业的培训预期制约、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影响等等。当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时,举办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培训,其培训成本势必会增加。培训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也可能导致其流动加快,反而致使企业培训的人才流失。同时,企业内部正规劳动力也可能视非正规劳动力为潜在的岗位竞争者,从而反对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进行培训。当前,企业外部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在师资、环境、硬件、培训位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方面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因此,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自己完成相关培训,而没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则选择放弃,很少选择外部培训课程。同时,由于缺少来自政府的支持,影响了企业内外部培训主体的互补与合作。当企业外部培训供给不足,企业内部出现培训需求时,企业必须要追加培训投资,完善培训资源。但是,企业基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和成本收益等的考量,企业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动力不足。

企业可以根据规模、性质以及经济实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培训提供方式。一方面,国家事业单位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等,企业可以承担起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培训。因为这类用人单位通常设有职业培训中心,具有完善的培训设施和场所,比较雄厚的培训资金、较为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较强的培训师资等优势。对于这类用人单位和部门,关键是如何将正规就业人员和非正规就业人员同等对待,公平分享培训机会和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强制实行;也可以根据培训实效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提高它们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培训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以及微型企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是由各行业协会提供。可采用行业协会统筹与企业集资相结合举办非正规就业者的培训,及筹集资金来源。也可以由政府部门根据培训效果给予的补贴;二是政府提供。在没有行业协会的情况下,政府必须担当培训的实施者,政府可以向非正规就业人员发放补贴,由其自由选择社会培训机构;三是企业提供。鼓励企业以内部“师傅带徒弟”等传统方式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政府可以根据培训实效对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奖励。

企业作为非正规就业者的用工方,充分地了解培训的实际需求,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同时作为非正规就业者素质与工作能力提升后的主要受益方,应当成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专用技能培训的主要责任方。首先,企业应当增加培训时间的机动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差别较大,有不同时段的工作方式。企业可以灵活设定培训时间,确保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获得培训机会。其次,企业应当增加培训周期的灵活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工作经验、知识结构、教育年限和技能层次等存在着较大差异,企业在培训周期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培训内容本身和以上因素。研究发现,7~15天的培训通常效果最佳。但企业还需考虑以下方式的结合:定点授课和自学辅导授课相结合,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结合,短期班和长期班结合等。再有,企业应当增加培训产品的多样性。相同的培训内容,对于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接受的难度和效果是有差异的,企业可以采用跟踪式个性化就业培训。

个人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中的角色与行为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人力资本提升的自我投资能力弱。在政府与企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将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引入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现实是,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应对日常基本需求后,非正规就业者基本无力支付培训所需,培训的潜在需求无法转换成有效需求。其收入水平相对于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价格不匹配,从而大多数非正规就业者没有能力越过职业培训的“经济门槛”。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预期收益低于培训投入,职业培训的“预期收益”不明朗也构成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约束。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在市场上主要担当出卖“苦力”的角色,工资的决定因素主要依赖于劳动数量和劳动强度,培训后劳动技能的提升并不能带来明显的增收。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教育培训的附带成本过高影响了人力资本自我提升的积极性。相关调查显示,劳动力培训后的办证和鉴定费用有的高达数百元之多,由此影响了劳动者对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人们宁愿继续寻找低薪工作也不愿意进行就业培训,这与政府免费或低费培训的政策取向显然是完全冲突的。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工作绩效差异显著。研究发现,正规就业劳动者工作岗位稳定,拥有正式的劳动合同,知识技能不易被替代,职业培训经历丰富,工作信心相对较高,从而在工作中有较好的业绩表现。而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在企业不被重视,薪金报酬、福利保障等待遇都与正规就业劳动者存在较大差异,降低了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导致较低的工作绩效。

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应当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解决温饱和生存是低层次的工作需求,而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则是更高层次的工作需求。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应该以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价值观,获取企业认可。然后,通过职业培训强化工作技能,加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应不断提升工作信心。企业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信心的重要策略则是职业培训。密集的高质量的职业培训课程可以加强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对工作环境的调整适应,快速提升其工作技能,从而使非正规就业劳动者通过增强工作信心大大提升工作绩效。非正规就业劳动者还需要不断强化对环境的调整适应能力。由于工作环境变化较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稳定性较弱。企业可以通过轮岗制度,增强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和未来就业竞争力。

人力资本存量偏低,是非正规就业群体生活水平和工作绩效整体不高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存量就成为改变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困境的重要路径。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的实际国情,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相关管理、经济以及教育培训等理论指导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计针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教育培训模式。其关键点在于综合考虑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体三方的支付能力和收益情况,通过权责划分实现各自精准定位,优势互补,努力做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4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劳动者职业教育终身化;继续教育体系

伴随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河北省面临着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和经济发展的新任务,这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凋整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如何构建与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在终身教育理念下,以现代职业教育为抓手,推进劳动者教育发展,实现劳动者职业能力教育终身化,是河北省继续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新理念,找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结合点,进一步完善教育环境,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劳动者职业教育终身化机制,建立与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系,对推动河北省继续教育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以改革职业教育的思路办好继续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继续教育是对劳动者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渐发展的今天,继续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已经凸显。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

(二)经济发达国家在谋求新的发展策略时,终身教育被认为是谋求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976年美国颁布《终身学习法》。2000年英国颁布

(三)2013年1月,教育部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战略部署

2014年,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阿次强调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倡导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励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

二、河北省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我省的经济发展对劳动者职业教育终身化诉求

首先,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面临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和经济发展的任务,对劳动者本身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河北省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劳动力素质却存在着较大差距。人力资源“质”的提升,必然要求劳动力逐步从过去发展单一技能走向整合多技能、培养高素质上来,从而对劳动者本身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从业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技能要求的提高,而现实中劳动者的技能又满足不了要求,以致不得不加强劳动者入职后的培训,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目前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畅。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各类职业学校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统一管理体制,更未建立起相互沟通的机制。脱离了行业和劳动力市场建立起来的学校职业教育必然为学习者的职后发展带来风险和技术浪费。脱离了行业和学校教育的劳动力职后培训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协调机制,其培训质量所能带来的真实经济效益令人堪忧。特别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证出多门”,往往学习者重复学习拿到证书,却得不到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可。

2.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不适合。教学内容缺乏教育与工作间的衔接性和相关性。教学方法不注重对学习者指导的延续性,忽略了对学生迁移性学习和终身性学习的培养,缺乏对学习者自我延续学习的指导。

3.缺乏激励机制。我国目前职后培训运行系统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培训使用与个人薪酬、岗位提升缺乏制度性的安排,使得个人对培训丧失兴趣,企业也缺乏培训员工的积极性。不但企业不关心员工培训,甚至也无法为员工的自身提升提供便利条件,阻碍了职业学习者的职后学习。

三、以现代职业教育为抓手,推进河北省劳动者职业教育终身化,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

成功的职业教育推动了世界上很多发达围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德国是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功的典范。德国政府和工业界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为目的,为职业教育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为教学提供实习场所等,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借助德国的成功经验,河北省应结合自身特点,走出自己的新路。

(一)加强职业教育,强化河北省劳动者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

1.提高认识,创立环境。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多数人对此认识不足,还远远没有真正形成终身职业培训的理念。社会、企业、家庭,包括劳动者本人,对于培训的终身性需要都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形成终身培训的理念,仝社会形成这样的氛围,那么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2.建立劳动者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机制。职业教育从关注经济的发展转向关注个人生涯发展是职业教育终身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劳动者参加培训后应该进行考核或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要有合适的岗位发挥劳动者的才能,工作完成得好坏应该与劳动者的收入挂钩。形成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才能调动企业、劳动者主动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这种机制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终身化关注个人生涯发展,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都围绕精确的培训目标、工作的要求以及雇主的需求进行设计。

3.发展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多样性、灵活性的职业教育方式和内容实现终身化教育。不同个体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能得到认可和继续,以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需求。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块化课程的应用和以远程教育为媒介的新型大学教育模式的出现等等,都为学习者以一个合适的起点进入职业教育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构建符合河北经济特色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顺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河北省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已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与职业教育院校共同承担起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重任,为发展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1.在继续教育领域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是良好的历史机遇。通过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实体和实验室集群建设等基础建设改造,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鼓励中外合作。建寺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

2.在继续教育领域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强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突出产学研结合,即学校与企业结合,共同培养各行各业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工程实洲教育适应应用型大学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3.在继续教育领域,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学校在指导思想、管理力度、激励措施和办学经费等方面开展多方面的监督和支持。

4.在继续教育领域把握市场需求,培养实用的人才。市场是动态的,而职业教育恰恰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主要曰标。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密切关注各类技术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实施超前教育,注重师资的培训及其学习内容的灵活性,并加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达到共同促进,互惠互利。

改变中国的人才知识结构,加速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但职业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职业教育关系到职业发腱的未来,不容忽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劳动者职业能力终身化教育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坚信,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职业继续教育工作必将迎来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培俊.我国职成教育信息化取得显著成就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5

关键词:成人教育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分割

如果把成人教育机构比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发展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市场,即生源市场;另一个是产品市场,即劳动力市场。当某类职业的价值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认同时,这个信息会使潜在的受教育者产生到成人教育机构学习的愿望,从而形成了成人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而成人教育机构通过自己的培养手段,使其毕业生得到劳动力市场的认可,从而形成了成人教育机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

一、成人教育要为劳动力市场服务

成人教育要围绕着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种类和数量的需求量来展开,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的确定人才供给和人才培训。就人才市场而言,任何一类人才短缺,都只能是暂时的。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及时的经常性的搞一些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并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各专业工种的供求关系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培训计划和科目设置,市场环境下的成人教育机构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殊性,它既是服务机构,又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它既要取得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社会效益,也要谋求保障自身生存发展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必须要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有计划,有理性的开展。离开了劳动力市场,成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闭门造车,必然会走向失败。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众多的培训机构不约而同的搞“扎堆式”的教学,即社会什么类型的人才最抢手就从事该类人才的培训,早开始的自然会收到一定的效益,跟风而上的只能是赔本赚吆喝。本世纪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人才一路走红,譬如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焊工等高级技术更是抢手,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已有人开出年薪15万的天价。正因为社会有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于是各类培训学校,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着实火了一阵子。然而,好久不长,随着各类培训学校的不断涌现,优胜劣汰的法则逐渐显示出它是无处不在的,火爆的培训行业亦是如此。一些规模小,培训项目单一的学校由于找不到学员而纷纷倒闭。

二、劳动力市场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统包统配制向劳动力市场转变的过程。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目前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局面,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自身的局限,再加上一些计划经济的痼疾还没有得到完全根除,因此,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许多分割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分割。由于城乡居民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居于低端的状态。二是行业分割。一些高待遇的行业或企业人为设置障碍阻止非本系统的人员自由进入。三是体制分割。一般在企业内部存在着两种用工制度:一种是工作相对稳定的“正式员工”,另一种是“临时工”。这两种员工在工资、福利、医疗、退休等方面都享受着不同的待遇。四是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被分割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由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人才市场,另一部分主要是由工人构成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于设置了高文凭的进入门槛,事实上已经堵住了其他人员的进阶之路,从而构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可逾越性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成人教育吸引力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城乡分割、行业分割、体制分割等现象应该说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都带来了影响。但相比而言,对成人教育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由这些分割所造成的低端工作领域的劳动者大都是农民工和城镇弱势群体,而这些群体及其子女正是成人教育的教育或培训对象。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则直接在教育领域内部造成了分化,形成了对成人教育的歧视,使成人教育相对普通教育成为二流教育。

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成人教育吸引力所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进入机制来说,目前由于人才市场设置了极高的进入门槛,事实上已阻断了成人教育毕业生进入的可能。但是,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却可以以“高职低就”的方式通畅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且借助于社会的“学历偏好”,还可以取得好的工作或者高的薪酬。这样就形成了普通教育对成人教育的“挤兑”效应。

由于市场分割所造成的上述种种现象,不仅使农村和城镇弱势群体通过接受成人教育来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希望破灭,反而给成人教育带来了有可能成为“阶级再制”工具的危险。人们对成人教育丧失信心后,反过来又会把希望寄托在普通教育身上,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已趋病态的“文凭热”,造成教育过度与浪费,给受教育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机会成本。因此,市场分割不但对成人教育本身造成了歧视,而且还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效率,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成人教育的吸引力。

正确对成人进行评估,正确看待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对地位,正确取舍公平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急需的“职业教育理性”。只有具备了这个理性,才能知道劳动力市场和成人教育自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何者眼前可为,何者长远可为。从而也才能从根本上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找出现实的路径。

三、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几条建议

1、适当控制发展规模,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6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gional industry;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37-02

0 引言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效益宏观上决定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发展速度、教育质量,微观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因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将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

1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1.1 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发展 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所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高度受制于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宗旨、发展规划等。高职教育应理性分析和科学预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培养区域?a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2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劳动力结构 不同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分布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向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淮安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现实状况,积极构建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实现对高职开设专业的动态调整。

1.3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技术结构 生产的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了区域产业技术结构。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带来区域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动。而技术结构变动的的趋势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层次。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其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已开始延伸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今后,随着苏北地区产业发展,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苏北地区的高职教育的主体层次相应高延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2.1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技术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支柱,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最重要阵地。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呈现出本土化、特色化,因此,对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追求的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学历教育,而是提供适应各类产业结构提升优化而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摇篮,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了产业、科研及教育一体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中的新科技、新项目可以有效的转换为市场的经济实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产业的高效性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企业的需求,积极配合企业进行专业项目的研究及资源的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高职院校其本身的优势就是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与院校的紧密结合,在最终程度上实现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并为区域产业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