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例6篇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文1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手脑相长歌》(1931年)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指出:旧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这种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并号召要革书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的口号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叹的是,时隔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镜头一:十来个高中生打扫几个平米的包干区,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闹,几分钟的事,半个小时还完不成。镜头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时,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脏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袜子。镜头三:走进一间学生宿舍,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被子不叠、衣服乱放……这些现象应该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阐述的丰富、精湛而又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中生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三、教师身体力行,以“行”取胜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文2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理论 教学方法

陶行知(1891.10-1946.7),安徽歙县人,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191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同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教育学,先后获得都市学硕士和教育文监学位。1917年秋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1926年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晓庄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改造我国农村培养人才。陶行知在教学、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陶行知提出组织国难教育社,推行国难教育运动,把教育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1946年7月,因劳累过度,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去世。亲笔题写悼词,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林伯渠在悼词中也说,“行知先生是反洋化教育、反传统教育的棋手,是人民大众的教育家”,高度评价了他投身于旧教育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新路的一生。

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是一所新型的学校,它适应我国农村特点,实施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环境相结

合的教育。在晓庄师范教学、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陶行知系统地阐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等理论。陶行知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论”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长、发展并不是向着一个固定目标的向前运动,也不是一个向着预想结果进行的东西。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结果,因此学校里的一切教育活动、设施都要以儿童为中心,呈现出现实生活的生活。他极力反对把教育看作“预备历程”,提倡当前的、具体的种种目的,排斥长远的、理想的目的;他把前者称为“真正的目的”,把后者称为“由外面强行加入活动历程的目的”[1](P197)。杜威主张把各种“实践作业”交给学生,从“做”中获得知识;他还强调学生从事一些为了“谋生”所需要的、有兴趣的作业,如从事木工、缝纫、烹饪等,以适应就业需要。陶行知把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又把自己创立的“教学合一”的理论发展为“教、学、做合一”,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正如徐特立指出的“陶先生的教、学、做三字看起来似乎是头脑中想出来的,据陶先生说却是行动中历史的表现,原先本只有教、学两字,做字是后来这一个长时期实践中加上去的”。[2](P161)“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无疑义的是中国革命条件下的产物。陶先生的方法――教、学、做合一,是革命的方法,是以群众为先生即以群众为教师的方式”[2](P28)。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过程。1918年,他提出了“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属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有关于职业生活,即有关于职业之教育;有关于消闲之生活,即有关于消闲之教育;有关于社交之生活,即有关于社交之教育;有关于天然界之生活,即有关于天然界之教育”[3](P31)。

陶行知已经把生活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翌年,他又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学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3](P31)1925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已经初步形成,他提出了“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以后,陶行知在晓庄师范进行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全面试验,重点发展乡村教育。

陶行知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做了创造富翁的工具,以致贫富差距因教育愈来愈大。我们只要创造富的社会,社会既富,则在社会里的个人自然而然也就富了,在创造富的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的任务是“教后期青年运用双手与大脑去做新文明的创造者,不教他们袖起手做旧文明的安享者;教人同时打破‘贫而乐’、‘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人生观,这三种人生观都是创造富的社会的最大障碍;教人重订人生价值标准,要有动的道德、动的思想、动的法律、动的教育、动的人生观”。[3](P34)陶行知认为,教育若能这样办,便能把发明与制造化在一炉而治之。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享有。“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大众必须承认他,并且运用他来增加爱自己的智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4]生活教育的主旨就是应该根据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来发展教育,人民需要怎样的生活,就进行怎样的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前人的经验,用光明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民自觉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教育应被用来作为推进劳动生产和群众解放的工具。

“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劳动大众是“劳力”者,他们不能脱离劳力而劳心,应该在“劳力上劳心”,做到体、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他说,“我们必须把人间的劳心者、劳力者、劳心兼劳力者一齐化为在劳心上劳力的人,然后万物的真理都可以一一采获,人间之阶级都可以一一化除,我们理想之极乐世界乃有实现之可能”。[3](P41)

“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小先生制”是他创造出的普及教育的重要方法。“小先生制”即“能者为师”,“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教了再来学,学了再教人”、“即知即传人,不做守知奴”。他提出普及教育要攻破27道难关,其中12道要靠“小先生”去攻破。他号召“全国小学生总动员做小先生”。在实施生活教育的实践中,陶行知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做法,充满了革新精神。他批评传统教育“学校与社会隔离”,“师生界限分得太严”,光动脑不动手,劳动与劳心分离,“教少数人升官发财”等弊病;提倡教育与生活结合,知识分子同工农结合,“我们跟农人学种田,农人跟我们学科学”,“与大众共甘苦,同休戚,已取得整个中华民族之出路”。[5](P14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创造的重要性,其理论本身就是陶行知善于创造的结果。他说,“我的生活教育思想,大半都是从资产阶级、大地主以及老百姓中的启发而来的,自然我的思想不是抄他们的,他们有的只启发我想到某一面,有的我把它反过来了,就变成了真理,有的是不能想出来的,是要群众动手才能看到,动手最重要”。[3](P49)陶行知强调创造的快乐,他说,“教育者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3](P42)他主张将学生从各种枷锁中解放出来,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出了对学生要实行五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渴望学到的东西,无穷的考试只会使儿童失去创造的欲望。[6]

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的创造性在他创办的学校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善于因材施教,十分注意学生儿童时期创造才能的培养。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亲自从难童中挑选了一批学生,让他们或学音乐,或学美术,或学跳舞,或学自然科学,做到了因材施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贵祥.陶行知不同于杜威[A].陶行知纪念文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贾培基.陶行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 1934年2月16日.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文3

劳动教育;概念;定位

王毓,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迄今,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就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定位达成共识。这种情形不仅影响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影响劳动教育的定位与实践。因此,明晰界定劳动教育的概念,明确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劳动的本质是改变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难怪恩格斯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然而,人们对劳动这一概念的认识却莫衷一是。

《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一词的解读有三: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专指体力劳动。”三是“进行体力劳动。”[2]可见,劳动在现代汉语中有时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个含义,有时则单指体力劳动。无独有偶。在英语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labour”的解读为:“bodily or mental work:(身或心之)劳作;劳动。”劳动也被赋予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双重含义。马克思对“劳动”的解读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3]201-202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为了能够有饭吃,就要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也用手劳动。”[4]认可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基本沿用了这一定义:“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930文新华的界定是:劳动,“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6]这一界定只将劳动对象指向了自然物,而忽略了社会物。

综上所述,劳动是指人有目的地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或社会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可见,其一,劳动不仅包括脑力劳动,而且包括体力劳动。其二,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其三,劳动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其四,劳动对象既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物。

二、劳动教育的要义是培养完整

意义上的劳动者

关于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加以界定。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这一界定把劳动教育置于德育之中,淹没了劳动教育的独立性。

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中国百科大辞典》界定:“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从这一角度理解,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上位概念,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属于其下并列的下位概念。

三是从广狭义两个角度加以界定。例如,马开剑认为劳动教育有广狭义之分:“劳动教育的广义理解是泛指一切与劳动、生产和技术有关的教育活动。……狭义理解,即劳动教育指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即劳动者)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7]

四是把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教育大辞典》定义:“劳动教育,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5]934国内著名劳动教育专家徐长发的界定则更进了一步:“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它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8]在他们看来,劳动教育是上位概念,技术教育是下位概念。劳动教育包括技术教育(选用的词汇为: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等)。

我们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时空中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根据其付出分为: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根据其过程分为:简单劳动教育与复杂劳动教育。根据其对象分为:生产性劳动教育(细分为:物质生产劳动教育与精神生产劳动教育)与服务性劳动教育。根据其报酬分为:有酬劳动教育与公益劳动教育。根据其范围分为:自我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等。

三、劳动教育的定位

(一)劳动教育应否列入教育构成

“教育构成”这一概念源于陈桂生先生提出的教育的构成。在他看来:“所谓教育的构成,是指通常所谓‘教育的组成部分’。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9]我们认为,删除教育的构成中之“的”,改为教育构成更为简约。

1.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实然努力

劳动教育与劳动是相伴而生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劳动教育,甚至没有教育。然而,试图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最早的当属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他要求每位青年都要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此后,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为了培养个性解放的自由人,必须注重手工劳动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使人人长于劳作,并能胜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乐,生活都有保障。”[10]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首次将工业劳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马克思继承与发展了欧文等人的思想,结合大工业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530此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等更成了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主力军。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自己执掌的帕夫雷什中学中倡导并实践了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构成,并深有感触地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11]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起重视劳动教育,力倡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也大有人在。颇有代表性的有:黄济先生指出:“劳动教育应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2]徐长发认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需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答《人民教育》记者问“您曾多次提到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的提法吗?”时,回答:“在教育方针中,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句子。因而,将五育并提,实际上是教育方针的简明表达。”[13]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这段话:“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最接近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表述之一。

2.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应然思考

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界定为:“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5]1254从这个定义分析,凡是能够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成分均可列入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纪律、劳动习惯等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自然可以列为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换言之,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存在并列关系。当下,有的学者把劳动教育纳入德育之中,并将其作为德育内容之一。还有的学者则把劳动教育纳入智育之中。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纳入的前提是二者必须属于包容关系。所谓包容关系就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其实,劳动教育的外延极其宽泛,绝非德育或智育的外延所能包容的。也就是说,德育或智育无法全部包容劳动教育的内容,无法完成劳动教育的所有任务等。仔细审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逻辑关系应为并列关系,所谓并列关系,就是属于同一上位概念:教育构成的各个同层次的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构成这一概念下存在着并列的几个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这一是因为劳动教育有自己独立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其他四育无法包纳的。二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独立的作用与任务。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而这一作用与任务的完成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与创造能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三是因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是把一个自然的人逐渐转化为自然与社会统合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也就是说,依据其潜能,挖掘其潜力,张扬其个性,促成其发展,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使命。四是因为劳动教育有其独有的规律和内容。只有依据劳动教育的规律,遵循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采取劳动教育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性。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独立性。这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区别于其它诸育的显著特征。其一,知行合一性。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以致用,是其常态。其二,体脑并用性。事实上,世上绝对的体力劳动或绝对的脑力劳动是不存在的。任何一项劳动都兼具体脑并用的特征,只不过有的体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有的脑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罢了。其三,人类本质性。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教育就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发展的。其四,劳动技术性。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加以支撑。“在现实社会中,离开技术的劳动教育和离开劳动的技术,都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前途的。”[8]其五,劳动育人性。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解放人就是教育人、发展人。此外,劳动教育还具有创造性、体验性等特征。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还具有联系性。即与其它四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学者曾对劳动教育与诸育的关系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15]的确,实施劳动教育,在德育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感情、劳动体验、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在智育上,有利于学生“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16]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活学活用,生成智慧;在体育上,有利于学生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体脑结合、协调发展;在美育上,有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美产生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总之,劳动教育和其它四育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始终占有一定的位置。众所周知,教育分为:自然形态教育与学校形态教育。早期的原始的教育即属于自然形态教育。在自然形态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与劳动相伴而生的。也就是说,自从有教育以来,劳动教育就是教育构成的重要教育成分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17]伴随着这种真实的劳动分工的出现,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尽管纯粹的理论已经出现,但是学校形态教育并没有完全脱离劳动教育,淡出人们的视野。例如,在西周时期学校中学习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至少射、御、数仍与劳动教育相关。而《管子・弟子职》中的记载:“凡拼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就是对学校中洒扫之道的详细要求。

此后,劳动教育始终在自然形态教育和学校形态教育的教育构成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学习也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的定位

应特别指出的是,把教育构成划分为若干教育成分,或三育、或四育、或五育等,只是“研究者为了研究的方便与实施的便利而进行的人为的划分,事实上,它们共同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系统。”[18]

至于在教育构成中各种教育成分的定位,我们认同蔡元培与桑新民的立体观,但不赞成两人对五育及关系的见解。蔡元培曾经形象地指出:“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桑新民也提出:“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抽象层次。”[19]224

从立体的视角审视,教育构成的五个教育成分分别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五者分属立体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为体育,中间层次为德育、智育与美育,最高层次为劳动教育。

图1 教育构成层次图

由图1可见,首先,体育属于基础层次的教育。这是因为体育包含身心健康,而健康的身心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又是学生服务社会的基本保障。其次,中间层次的德育、智育与美育属于精神教育层次。这三育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德育与智育分别代表人的左右腿,只有左右腿粗细相近、长短相同,才能组成健全的人。人字上的美育,是沟通德育与智育的津梁。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不可或缺的。最后,劳动教育属于最高层次的教育。桑新民认为:“劳技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19]260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体脑结合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劳动者。同时,这些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限的逐步消失,“目的在于达到个人的身体、情感、心理及道德观念和美学价值的平衡发展,以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20]的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所处的最高位置日益彰显、日益巩固。

当然,我们强调劳动教育的最高地位并不排斥其它四育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五育在教育构成中虽然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所属层次也有差异,但是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各育有机地联系和统一起来,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2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5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就若干问题给临时总委员会代表的指示[C]//瞿葆奎.教育学的探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订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9-15.

[7]马开剑.国际视野中的高中技术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4.

[8]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5-06(7).

[9]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43.

[10]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73.

[1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2.

[1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5):17-22.

[13]余慧娟,李帆.2015关键词:改革 法治 落实[J].人民教育,2015(5):22-2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

[15]李建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1-10-17(2).

[1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5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36.

[18]王毓.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J].天津教育,2000(7/8):33-34.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文4

关键词:

一、小学劳技课的现状

    在义务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整合了德、智、体、美诸方面,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和文革期间,劳动技术教育重视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学生上课提倡所谓的“又红又专”“红”强调劳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社会发展的重点转向积极现代化建设以后,“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的表现正在减少。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基础教育者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大部分学生未干过轻微的农活,劳动技术教育出现了“真空”,基于此,国家开始大力强化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多元化和适用化正在不断加强,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在中小学日益受到重视。

 二、关于对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思考

    思考一:转变教育理念,走出思想误区

   转变升学唯一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育”、“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才轻德的思想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思考二:加强劳动技术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劳动技术课教师

根据学校实际,把拥有一定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改教劳动技术课,如中学的地理、物理、生物、美术等教师,可改教手工制作、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木雕、缝纫等,这是解决师资的主要渠道。同时,让有专长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兼任劳动技术课教师,并在时间和精力上给予保证。也可以向社会招聘有专长的能人任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思考三:大力改革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

 

  学校从劳动技术课的特点出发,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实践性、实用性、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宗旨,从教材中选取必讲内容,并使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走访农户个体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三、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几点尝试

(一)关于劳技课课堂教学

1、3—6年级采用“模仿操作型”课堂基本结构。此结构重在“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示范,展示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操作的视觉表象,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采取实物范例、图形示范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实物示范就是将要制作的作品向学生展示,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图形示范就是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学挂图,通过观察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求和动作过程;动作示范是教师直接操作来展示动作姿态、线路、方向、幅度和频率。

 

2、7—9年级采用“设计制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设计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要求,预先制定图样、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教师按照“创设情景提出要求启发诱导构思方案绘制(分析)图样加工制作”的流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运用探索尝试法,鼓励学生独立尝试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完善,在操作中探索,教师适时给予理论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技术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讲解、示范。根据具体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劳技课可采取小组讨论式、调查研究式、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拟式、讲座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还应走出封闭的课堂,在校园和基地现场教学。

(二)、关于社会实践

1、开展家政活动。人主要存在于工作和生活中,学家政就是掌握怎么生活。为此,学校与与家长合作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育,重视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务劳动意识,懂得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的义务,养成“眼中有活,见活就干”的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性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53-01

1.脑体兼有的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奉献性劳动

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马克思将劳动区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发挥脑力劳动。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决定的: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他们所面对的思想问题也会越来越繁多,越来越复杂。许多外来的以及新产生的思想会对教育客体已有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先从理论入手,通过理论引导教育客体,使其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思想问题;第二,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教育客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快,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教育客体面对大量的信息时会难以鉴别,可能会接受错误信息,这就需要教育主体依靠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引导教育客体进行选择和判断;第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以适应教育客体对其的要求。

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奉献性劳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性质需要奉献精神。"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是为国家和统治阶级服务的,奉献是其职责所在;第二,教育主题的榜样示范作用必不可少。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除了运用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活动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教育对象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这样才会使教育内容更加具有信服性,才会使得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特点需要其具有奉献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环境不断的变化,教育对象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对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育主体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平。

2.复杂的生产性劳动

2.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复杂性劳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这些素质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培训学习才能形成,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只有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素质才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具体来讲: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等的不同,其思想也是多而复杂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与教育客体思想相匹配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复杂性;二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须要不断的变更符合社会发展变革的教育内容,采取符合时代特性的教育手段,才能使教育活动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特性并取得应有的成效,而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三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主客体互动的过程,教育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教育主体必须向教育客体传授自身所有的观念、知识等,使教育客体接受并吸收这些正确的思想,而后在外化为自身的行为,这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反复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复杂性。因此,总的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了较高的各方面素质后才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教育主体还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客体不断提高的要求。

2.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生产劳动的定义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创造超过劳动者本身的消费的价值和剩余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当前有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不具有生产性的,是没有任何效用的,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具有生产性的,教育主体的劳动既生产精神产品,又生产物质产品。

具体来讲: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会生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等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就是教育主体劳动所产生的精神产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自身的劳动,将自身所具有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以及科学知识等传授给教育客体,并引导使之转化为教育客体自身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以及科学专业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促使其外化为教育客体的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进行的这一劳动可以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产生的间接的物质产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罗洪铁,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9

劳动教育理论心得范文6

一、“三爱”教育来自历史的积淀

向少年儿童提出“三爱”要求,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党和国家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表面看来“三爱”要求十分简单,但它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

首先,“三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三爱”这种特定的提法,但崇尚学习、热爱劳动、报效国家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论语》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经典,它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本人也是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格言塑造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爱学习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人看来,“学习改变命运”是天经地义的,这实在比“知识就是力量”还要深刻有力。中国学生普遍勤奋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得到当今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分不开的。爱劳动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勤劳也是世界闻名。在中国人看来,劳动创造财富,勤劳可以发家,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包含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很重要的内容,这无疑也是来自我们传统文化的馈赠。至于爱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正是这种爱国主义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落户何方,都在内心深处有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其次,“三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所倡导和奉行的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传统;尊重劳动、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学说,它强调人在世界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正是“爱学习”“爱劳动”最深刻的理论依据。“爱学习”体现的是认识世界,“爱劳动”体现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我们党的领袖人物,都不仅是政治家和革命家,而且是好学深思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马克思自称“吃书的机器”,恩格斯被誉为“活的《百科全书》”,列宁在艰苦环境中苦读,终生手不释卷,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作为刚健有为的学说,不仅强调认识世界,更强调改造世界,因而它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强调劳动实践的意义。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从猿类进化脱胎而来,关键的因素是人类的劳动。而正是人类的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强调劳动的重要,注重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在爱国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国际主义,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但并不反对爱国本身,而是主张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并突出强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再次,“三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倡导和形成的社会风尚。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临时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全体中国国民的公德。后来这“五爱”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五爱”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提出了全体国民的公德,更在于它标志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转换的开始,即从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的“恨”的话语,转向和平建设年代的“爱”的话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在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大搏斗中,“阶级仇”“民族恨”曾是斗争的强大动力。尽管这种“仇”和“恨”作为一种现实压迫的情绪反应不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它背后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但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党毕竟不能一口气连说五个“爱”,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生活在和平建设和充满友爱的社会环境中,于是,“五爱”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体现的正是“爱的伦理”。“五爱”教育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是非常重要的,它贯彻在全国各行业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德育中得到全面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接续上“五爱”的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提出的“三爱”,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必然要求。“三爱”与“五爱”是相通的,后者包含了前者,而前者是后者的浓缩。

二、“三爱”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三爱”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历史的简单翻版,而是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需要所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首先,“三爱”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当今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和信息化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学习、劳动、祖国的意义和含义产生了新的变化,学习方式、劳动方式以及爱国方式也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些都会在“三爱”及其教育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就学习而言,现在人类的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已经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工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不仅是吸取知识和积累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思考和想象,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宫的主题队日活动中,对孩子们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强调了劳动的重要。在植物农作区,他观看了孩子们的劳作,并对孩子们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这段话可看作是对“爱劳动”的正面阐释。当然,他在这里不可能讲得太深,也不可能展开讲解劳动在当代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其实,当今时代人类劳动的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界限也不像以往那样分明。以前,我们讲劳动时主要指体力劳动,而且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即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现在我们的视野大多了,看到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看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看到生产劳动之外的家务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形式。当然,也要看到体力劳动在现今时代所具有的新意义,而不因为脑力劳动的发达而鄙薄体力劳动,看不起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尤其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锻炼和体验,于身心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爱祖国,环境变化就更大。现在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趋势对民族国家产生很大的冲击,有一些国家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分享了一些国家的传统权力,民族的成员也可以工作和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含现在的一些孩子,将来也可能去国外学习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国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相应的变化,变得更加开放,也变得更加理性。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而是开放的;爱国不是狂热的行为,而是理性的行为,今天的爱国主义要讲这样的道理。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们,以全球化为借口而完全否定爱国的意义,也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三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强调“讲学习”,强调“尊重劳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是全国人民不断学习、工作和创新的产物。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各种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而党的建设也提出了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同时,我们党也一再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提出“三爱”之前的一个月,即2013年“五一”节前夕,在全国总工会同全国劳动模范座谈时,对劳动的意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段话体现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劳动观念,是对“爱劳动”的深刻诠释。这些都凝结在“三爱”教育之中了。

再次,“三爱”教育与当前在全社会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三爱”教育提出的半年后,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就必须把它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事实上,“三爱”教育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外的某种教育活动,而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生动体现,是向青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从内容上看,“三爱”的要求已明确包含在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之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爱学习”主要包含在“文明”的理念中,“爱劳动”包含在“敬业”的理念中,而“爱祖国”同“爱国”是一回事。可见,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开展“三爱”教育具有新的意义和新的要求,它是教育领域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三、“三爱”教育体现学校育人特色

从“三爱”的内容来看,它无疑适应于所有的人,也适应于各行各业。但是,“三爱”教育却并不是某种泛化的面向全国所有人的教育活动,而只是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三爱”教育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青少年儿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必须结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开展“三爱”教育活动。

首先,“三爱”是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从“三爱”提出的语境来说,是总书记在儿童节前夕向少年儿童提出的。他不仅向孩子们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而且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对爱学习和爱劳动作了解释。从“三爱”的内容上看,也具有面向少年儿童的特色。“三爱”的内容是基础性的,是高度简明的,这正是切合了少年儿童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三爱”并不只是三个词而已,而是完整的一句话:“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句话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他们“立志向”“有梦想”,这是基础和前提;二是要求他们“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主要内容;三是希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指他们的近期目标;四是希望他们“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是他们的远期目标。在开展“三爱”教育时,要注意全面理解的讲话精神和“三爱”的要求。

其次,“三爱”教育是中共教育部党组为各级各类学校作出的工作部署。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中,对开展“三爱”教育活动作了全面的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开展“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明确的工作思路,如将“三爱”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广泛组织“三爱”主题宣讲活动,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把“三爱”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三爱”教育与入学教育结合起来,在不断优化教育评价标准中体现“三爱”教育的要求,以及深入开展“三爱”教育专题研究,切实加强“三爱”教育组织领导,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