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要点范例6篇

德育教育要点

德育教育要点范文1

关键词:体育道德;实效性;大学生;注重

在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依然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特别是在体育道德方面,有不少地方、部门和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了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例如运动员年龄与身份造假、赛场服用兴奋剂、辱骂裁判、队员群殴、球迷寻衅滋事等,上述体育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大众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此现象、此行为,不仅不利于体育道德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妨碍了我国体育强国梦战略的实施。众人皆知,体育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付诸行动,遵守公共体育道德,在体育生活中做到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传播道德正能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系统地开始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基地,大学生是社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是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为此,通过研究怎样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体育道德教育,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环境,人人有责。毕业后的大学生大部分将入住社区,成为参与各种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使他们懂得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违反体育道德的危害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在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发挥出一种模范带头作用。群体康乐、秩序井然的社区体育活动,离不开他们的示范与引领。

1.2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

大学生受过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的大环境影响下,绝大部分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这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还能在闲暇时间从事一定的健身锻炼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基本都能做到遵守公共体育道德,传承体育人文精神。当别人违反体育道德时,他们敢于维护公平正义,指责甚至制止别人的非正义行为。另一部分大学生即使不经常运动,但他们也会与体育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观看球赛、参与网络体育评论、买体育用品等;在大是大非面前,这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坚持道德操守、明辨是非、充满正气。体育精神的传承与秉续,需要高素质群体做表率、做领头羊。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

1.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阶层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物质生活方面越来越富有。众所周知,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第一是消费观念上的转变,从物质生活上的追求转向开始注重精神生活领域的追求,大部分都选择了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与养生保健;第二是高等教育的需求。绝大部分家庭设法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样一来,大学生比率越来越多,就会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众所周知,体育道德是大学生在高校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脉,知是行之始,为此,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2大学生体育道教育的五个注重

2.1大力开展体育道德教育工作

体育道德就是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引下,参加体育锻炼与各种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大众健身与养生的生活方式之选择,其中多以小群体活动和俱乐部为主。为实现社会体育的和谐有序发展,必须对在校生广泛开展体育道德教育工作,其中大学生是重点对象,因为大学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围绕在体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教育常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等体系内容,通过体育室内理论课、课外运动实践课等课堂教学主渠道,科学系统地教育大学生。从灌输主体体育行为意识开始,养成遵守体育道德良知、坚守道德底线,使他们所学的体育道德知识体系成为规范其体育行为的一面镜子,做到自我监督,规范与调整自己的各种体育行为,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有道德之人。

2.2构建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

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本身也属于教育范畴,而体育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完善的体育道德体系的构建,可对大学生进行完整的体育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秉续体育拼搏与竞争意识、弘扬体育道德风尚等体育人文精神。[2]为使体育道德规范成为大学生内在的约束力,构建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非常重要,因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效果更佳。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校方的体育科学管理、实用性强的体育道德课程、体育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更需要一定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为之补充。为此,高校在体育道德教育领域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从管理、课程建设、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发挥合力效应,进一步完善体育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此外,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2.3贴近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

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区域,他们的体育基础与思想道德教育程度迥乎各异。进入大学后,在体育道德认知、行为、维护等方面差别也较为明显。为此,要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其次,在体育道德教育中也应吸收与借鉴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学科、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常用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德育教育范式。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例如身边常见的篮球场上“球霸”、常发生的在体育比赛中过激言行、对抗中挑衅对手等行为,引导大学生分析原因及其危害,分组讨论如何规避矛盾的进一步激发,甚至退一步设想若都不遵守体育道德规范的后果以及冲突的后果会到达何种地步等,引导大学生反思与考量。总之,体育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通过日常的教化、警训与疏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道德与体育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若措施得当、针对性强,大学生就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中自觉遵守了“游戏规则”。因为他们主体意识强,能主动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已形成了良好的个人体育风格。

2.4与当前的体育法制建设相结合

在4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与健全,从法律上为各种体育行为提供了法理依据,并且已实现了科学立法与有法可依,但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全民守法。为提高体育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可与当前的体育法制相结合,教育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明白“法不可违、违法必究。”为贴近实际,可结合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球迷滋事、球员斗殴、兴奋剂等体育新闻,运用“道德与法”的常识,引导大学生分析违德行为的后果并进行总结:若性质不严重、对社会及他人危害性小,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引发道德悲情,会使个人公众形象受损、声誉扫地;若性质严重就会上升为法律案件,参与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会波及多少个幸福的家庭遭受不幸。此外,要强化体育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形成多层次内外联系的体育法制工作网络。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有效体育执法与检查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体育法制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努力构筑良好体育道德新局面。

2.5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

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既是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有利于参与者人人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因为这种人文环境会弥散出一种气场,这种气场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无形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参与者就会自觉遵守体育章制与裁判规则,一方面能做到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竞技精神,另一方面在文明竞争中也能做到谦和礼让、包容大度,人人都能体现出一种儒雅的体育绅士风范与较高的体育道德涵养。但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不能只依托在体育教师身上,只有共同营造,方能实现大环境的和谐。首先,需要高校的大力宣传;其次,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都要齐抓共管、共同渗透体育道德思想;再次,社会应继续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为规范各种体育行为提供法律保护与约束力;最后,积极创造条件,多组织大学生参加多种社会体育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体育考察、参加公益性体育宣传等活动,使他们的体育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濡化、浸染与提高。

3结语

总之,对大学生群体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重要且非常必要。体育道德教育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把握规律、提高认识、创新工作范式。从学校教育开始、努力把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发挥辐射效应,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营造出人人以遵守体育道德为荣、违反体育道德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开创社会体育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向剑文,辛静.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114-116.

[2]金,金本启,马斯和.新时期加强体育道德建设浅见与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53-54.

[3]杨巍,高爱萍,赵勇.在体育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道德教育[J].青少年体育训练,2011(6):13.

[4]朱建刚.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

德育教育要点范文2

(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整个教育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高等教育、继续(成人)教育五个阶段。

德国整个教育阶段共有三次分流。4年制小学毕业后进行第一次分流,学生进入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学习,这一个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在德国主要有四类学校供选择:完全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学。完全中学主要招收小学阶段文理知识较强的学生,学制为9年或8年(包括高级阶段学习时间,东部地区为8年,西部地区为9年);主体中学主要招收小学阶段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学制5年;实科中学主要招收小学阶段理论和实践介于完全中学和主体中学之间的学生,学制6年;综合中学,是为了弥补完全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的局限性,集三类学校为一体的综合类学校。分流后完全中学、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在校学生比例为1∶3∶2。

完成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第二次分流,进入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学习,这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中,在德国主要有六类学校供选择,分别是:完全中学(高级阶段)、“双元制”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高中、职业(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技术)完全中学。完全中学(高级阶段)主要招收完全中学第一阶段的学生;“双元制”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主要招收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学制3年;专科高中、职业(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技术)完全中学主要招收实科中学的学生,学制2~3年。这一阶段,完全中学主要进行普通教育,其他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在德国普职比大约是3∶7。

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学习完成后,进行第三次分流,进入大学学习或面向劳动力市场就业。德国的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可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职业学院三大类。“双元制”职业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熟练技术工人、技师,如果想继续深造,可通过文化补习进入应用技术型的大学学习。综合大学主要招收完全中学的学生,部分专业也招收职业(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技术)完全中学的学生,学制为5年;专科大学主要招收专科高中的毕业生,学制4年;职业学院主要招收完全中学的学生,部分专业也招收专科(职业、技术)完全中学的学生,学制3年。

德国的继续教育分为普通与政治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科学继续教育三大类。

从以上对德国教育体系的剖析不难看出,德国的职业教育贯穿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成人)教育三个阶段。德国的教育体系有三个特点:一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三次分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二是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主体。在中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占到了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也占到了50%以上。三是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的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主体。

(二)成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由“双元制”、全日制和短期培训组成的。“双元制”模式的职业教育约占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的75%。所谓“双元制”是指受教育者(培训对象)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者相结合从而完成职业教育任务。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是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是“双元制”模式的重要特点。学生以在企业学习专业知识和接受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一般时间比为3∶2或4∶1。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德国的法律明确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比如:政府规定企业的职业教育费用可记入生产成本,可减免税收等。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中型企业均建有企业职业培训中心或教学训练车间,为学生实训提供服务。二是企业根据发展需求负责招工,把新招收的职员作为“双元制”职业学校的新生,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三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学生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根据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分工负责实施。四是企业为职业学校选派素质良好、责任感强的实训教师。考察中的奥斯莱公司,是一家奔驰SSSS公司,负责奔驰汽车的销售和维修,公司的培训中心各项制度比较完善、功能齐全。在考察中,见到了公司新招聘的几名学徒,据介绍,培训中心每年都要预测近几年公司可能空缺的岗位,并根据预测提前招收学徒进行培养,招来学徒后与职业学校合作,让学徒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完成学业后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就是“双元制”的直接体现。

(三)行动导向为主的小组式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独立地或以小组为团体完成目标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给定目标任务。在考察罗腾堡职业学校时,汽车专业教师正在分组进行教学,如图1。小组内几名学生在共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过程中,要经过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成果的评价等各个环节。在各环节,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讨论式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的任务,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学会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四)教师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

考察中的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是巴伐利亚州的教师进修学院,主要职能是承担全州骨干教师的培训,同时指导各地区和县的教师培训工作。这所学校除宗教和体育以外,其他专业的教师培训均可承担。在德国,教师培训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培训时间短,针对性强。据介绍,在巴伐利亚州,教师培训分为四级,分别是:州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进修,整周或半周时间;地区举办的教师进修,1~2天时间;县举办的教师进修,半天时间;学校内部的教师进修,随时实施。教师培训在德国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根据需要随时进行。

2.网络培训占20%的比例。网络培训主要是完成一些预备知识的学习,培训方要确定培训内容,做好培训计划,将预备知识通过网络传送给每一位即将参加培训的教师,这样,在集中培训时,各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就会在同一个层次上学习,使得培训容易实施。

3.适用性的专项培训。在德国,专题性的教师培训非常多,如:预备校长培训,如果一些学校的中层干部或者一般老师想当校长,就要提前提出申请,经过推荐程序后接受预备校长的培训。在培训班上,讲师要根据担任校长可能遇到的情况设定特定的情景,让接受培训者提前掌握担任校长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图2。此外,还有班主任培训、咨询教师培训和一些特定的培训,如新大纲颁发,要对所有教师进行新大纲学习的培训等。

4.流动的培训师。教师进修学院的讲师由从各个学校选的优秀者担任,最多担任7~8年就要进行轮换。培训师的流动制度,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推动了培训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五)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最权威性的法规。它规定了培训的目的、训练内容、方法、期限,以及培训企业与受培训者的关系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格,实施培训的监督和考试,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的研究等。《联邦职业教育法》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配套《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实施,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1972年的《企业宪法》,规定了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须协助企业搞好徒工培训,并不准把徒工当做单纯劳动力使用;1976年颁布的《青年劳动保护法》,规定了企业有义务在徒工培训期间为其提供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1972年颁布的《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了企业实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考试规则等。

1981年,联邦议会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教育者资格、企业和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受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确定设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明确了研究所的目标、任务、权利和义务等。

2005年,德国联邦议会和参院通过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是德国为应对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对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后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制定的一部新法律。

总的来说,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较为完整,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制体系,这一体系为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六)成人教育和培训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德育教育要点范文3

论文关键词: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起始于1870年前后建立的德国工科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又建立了高等专科大学。从此,德国形成了由工业大学和高等专科大学并存并各有侧重的高等工程教育体制,在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

一、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

1.培养目标的明确性

德国高等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质素的工程师。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形成了学习年限长、教学任务重、考试要求严、实践环节多、淘汰率高的特点。

工科专业本科的培养年限一般为五年,但实际上只有很少学生能按时完成,多数学生要5~7年,甚至8~9年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本科生教育由基础学习阶段和主科学习阶段构成,其中基础学习阶段一般为2年,主要学习内容为各系的共同基础性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工作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在完成基础学习阶段后就进入主科学习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要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完成该专业相关的学习任务(主要包含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课程);完成本专业的实验、课程设计、专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主科学习阶段的时间不固定,因人而异,一般为3~4年。因此,学生往往要经过5~7年的艰苦学习才能够拿到德国工程师文凭。

在德国,大学的每学年是由夏、冬两个学期组成,其中夏季学期包含3个月,而冬季学期为4个月。德国的大学实行从上午7点到晚上9点的全日程课程,没有固定的午、晚饭时间,其中每堂课为一个半小时,课间安排15分钟的休息时间。就是在假期,学生也并不能完全休息,需要完成很多诸如实习、考试、作业等任务。

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德国各大学和专业都要对学生进行选择和淘汰,一般淘汰率为30%~50%;有的学校和专业的淘汰率令人难以想象。

2.培养过程的实践性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决定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别重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教育。因此,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形成了崇尚理论研究、强调技术科学、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保证了德国工程师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1)大学在学术上有求真务实的传统。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学校衡量教授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论文的多少而是实验。实验是科技发展的源泉,能用以证明教授研究成果的主要是实际开发的实验装置、模型或样机、新研制的产品等。因而,德国高等工科院校特别重视试验研究的结果,对工程领域博士学位答辩的要求是一定要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确实解决了问题,而对并没有硬性要求。

(2)面向实际设计课程。在校学习期间,德国高等工科院校会逐步安排学生接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把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会及时把实际生产实践中最新的工艺、技术和知识补充到日常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材。

(3)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德国高等工程教育重视教师的实践背景。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都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中,教师成为输送学生到企业实践训练和就业的联系人。德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师与工业界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实验室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本人往往都在企业兼职甚至开办企业。

(4)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教育机制。除了在学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部分的实习外,德国工科大学的学生一般还有3~6个月时间用于在校外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常常可以利用假期参与工厂企业的科研开发与研究项目,并且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也都源于企业的实践问题。此外,德国企业界普遍把培养后备力量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与义务,非常愿意接纳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

3.工程教育的法制化

作为法制国家,在德国,人们会自觉和习惯地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个人和组织的行为。高等学校是整个国家法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当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条件相对成熟时,德国政府就会以法律形式为改革清除障碍,减少改革中遇到的阻力,保证改革能顺利进行。比如,1998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德国大学基本法的修正案,该法案保证了引进学士、硕士学位制,改革课程内容及结构,对高校放权、改革教授聘任制等一系列的方案实施,为德国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证。

二、当前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原因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凭借其优良的传统和特色与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一起成为世界上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两大模式。但20世纪60年代后,特别是当前国际政治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交往和文化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也出现了种种的不适应。比如,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就业时间相对较晚,学位种类偏少、国际流通度较差等情况。导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世界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已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的双重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对企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迫使企业根据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在管理上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开发出适合消费者要求的新产品。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就包含在产品研发、过程研发与设计制造、营销等整个产业链之中,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对工程师素质、能力的重新定位和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工科院校也必然会被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工程教育在教学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必须做相应的改革。

2.欧盟一体化影响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在追求政治上用一个声音说话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推进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一体化。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内也受到来自欧盟内部要求其变革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1999年33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长在意大利通过的“博洛尼亚宣言”。

“博洛尼亚宣言”意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欧洲各国的学位制度的统一,建立共同的欧洲教育区。这就对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原有的体系带来重要影响。为了推进博洛尼亚进程,实现欧洲各国的学位制度的统一,就必须对现有的学位和学制进行改革。

三、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竞争压力的加剧,为了进一步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德国政府在20世纪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了一些措施。

1.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决定了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信息与教育资源一定程度的国际共享,学位的互认与共容。特别是在1999年通过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政府和教育界加快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

(1)不断扩大外国留学生的招生人数。招收外国留学生一方面可以扩大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生源不足的现象。因此,德国政府、高校、社会团体等采取种种措施扩大外国留学生的招生人数。为推进博洛尼亚进程,促进学生和教师在欧洲范围内的流动,德国政府采取了必要措施,使得国家贷款和奖学金可以转移,同时放宽对留学生比例的限制。另一方面,德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还与多国政府签订了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的协议,并有很多诸如洪堡基金会、教会等民间机构会无偿或有偿地资助外国研究人员或留学生。

(2)学位体制与国际接轨。与英、美等国通用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制不同,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授予的是文凭工程师学位。根据高校类型的不同,文凭工程师学位可分为大学文凭工程师和专业学院文凭工程师两类。从1999~2000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若干工科大学都在原有的文凭工程师和工学博士的基础上增加了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其招生范围是外国和德国本国学生。其课程设计采用模块的方式,采用英语来讲授其中很多课程。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毕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道路,其中对实践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就业,而有兴趣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则可以继续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获得更高的学位。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攻读双学士学位。至于国外留学生,德国大学对已获得教育、电子电气、机械、环保等专业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开设硕士学位课程,实行国际硕士培养计划。同时,对于已经得本国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德国大学会对其进一步开设博士课程。

2.高等工程教育的综合化

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决定了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必须是综合化的。当代社会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多种角度寻求最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求工程专业人士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其他跨学科知识。因此,在德国高等工程大学,传统的工程技术专业和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专业都特别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系与系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尤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德育教育要点范文4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要点范文5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脱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道德领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新旧交替,多元共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社会道德观念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道德需要的多元化与社会道德观念的多元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但是,从对海南某大学的道德需要调查结果来看,只有不足60%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有近40%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做一个“有钱的人”、“有名的人”、“有权的人”。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活脱节

大学生道德修养是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道德实践过程,而大学生道德修养追求则是大学生通过道德修养期望达到的目标。在回答“在道德修养方面,自己着重追求什么?”这一问题时,有77%的大学生认为“与人彼此真诚相处,互相帮助促进”,有12%的受访学生回答“与集体和谐一致”,只有11%的受访学生回答“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历来强调集体主义原则,教育大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加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而不太重视与集体以及与社会的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脱离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生活。大学生们最想从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获得“做人处世的好方法”,我们却在这方面对学生给之甚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是就业,但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却缺乏系统和实效。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活相脱节,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大学生道德现实不一致,导致大学生对大学道德教育产生厌倦感,大学生渴望解决道德困惑,而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却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

(三)大学生道德行为与大学生道德认知脱节

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是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外在表现,它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尽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随机性,道德行为缺乏自觉性,基础文明行为欠缺,大学生知行不一,知而不行是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突出表现。以上三个方面中,大学生道德需要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脱节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主要特征。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活脱节,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大学生道德行为脱节,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脱节有关联。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

(一)长期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

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却长期脱离大学生道德需要。我们重视大学生道德知识的系统学习,却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客观存在;我们重视大学生道德知识的外化,而不重视激发大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我们强调社会道德需要,而忽视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1]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表明,大学生道德教育脱离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没有与大学生道德需要相结合,这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通过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并进一步将这种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基础,是内在动力,知、情、意、行是中介,道德评价是外部推力,而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最终目的。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我们只有真正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脱离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必然失去针对性,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与大学生道德需要紧密结合,大学生道德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缺失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存在着三个明显不足:一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缺失,缺少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道德评价等要素;二是道德教育的结构缺失,只研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缺乏对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等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对道德评价的研究;三是道德教育的起点错误,传统道德教育的起点是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正是由于传统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缺失,导致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中长期忽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注重大学生的道德评价。道德教育理论的缺失还导致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的缺陷: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把道德作为知识灌输,忽视了道德体验、道德实践的作用;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以教师为本位,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大学生的道德学习缺乏主动性。

三、走出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确立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人行为的动因是什么?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提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哲学和社会学层面提示了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前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个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是行为积极性的源泉,现代心理学从心理层面揭示了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点。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动力,是大学生道德活动持续进行的推动力,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我们只有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入手,才能对大学生道德需要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脱节,以及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现象做出科学理性的解释。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起点。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为起点,但却忽视了道德认识的动因是什么,即人为什么要道德认识?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道德认识这一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弄清的前提性问题。道德需要是道德主体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是从道德需要入手,以道德需要为起点,根据道德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道德教育活动,道德认识只是道德教育的中点,但绝对不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知识,而是要满足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能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应当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其次,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通过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层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更高要求。大学生道德需要是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激励和引导,而满足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则是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就要看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否满足和提升了大学生道德的需要。

(二)重构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重构后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评价。其基本结构是以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为核心内层,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为中间层,以道德评价为外层的相互联系的多层次体系结构。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道德需要。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要求把研究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深入了解和切实关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在不断满足和逐步提升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启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机制,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动力基础,不断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基点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

德育教育要点范文6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合理规划是先导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规划,德育教育工作缺乏规划性, 难免出现一些漏洞和不足,难免会影响学生群体的德育水平的有效发展。眼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初中学校要善于把握相关的文件精神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规划,把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资质、水平,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观念概况、预期达到的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的课时安排和重点培养的德育思想观念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确保学校整体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遵循,有所依据,从整体上把握德育教育的脉搏和节奏,避免德育教育落差太大。

二、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需要强化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德育教育素养和水平对德育教育结果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最关键的是要德育教育队伍自身的素养有所提高。老师们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水平,积极以最先进的德育教育方式、德育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

1.强化理论修养,培训和学习很重要

学校要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需要注意对教师们进行理论培训。要将教育部门或相关部门提供的德育教育文件、指导等内容及时传递给教师群体,注意及时更新教师们的道德素养,用强大的思想道德素质武装每一位教师。此外可以考虑让德育教师队伍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培训,吸收新的经验和成果,丰富教师们的德育思想素质。此外考虑到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贯穿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也可以将其他课程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德育教育培训,让语文、数学等任课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出一定的德育教育成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强化道德实践能力,践行道德风尚

教师们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只停在嘴上,还要落实到手脚言行上。老师们要从自身做起,注意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道德观念,体现出师德师风,以身作则的为学生们做出示范,让学生们从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之中的表现获得熏陶感染,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从细节之处做好道德实践,以优秀的道德素养发挥带头作用,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群体的熏陶和感染效果,还有利于加深道德教育的说服力,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跟随老师做好德育工作。

三、教师队伍要注意分析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做好教学方式改良

1.分析学生的道德心理特点,了解其特点

针对学生群体的道德观念和心理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我国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为公德心缺失、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心理优点主要表现为乐观、向上、进取心强。除了要了解学生们的道德心理特点,教师们还要深入了解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中有哪些违背道德教育的现象或举动,将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在教学活动中以这些行为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和探讨,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举止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需要改进的部分,从而提升道德教育的实践指导性和实效性。

2.树立典型作为榜样,以点带面提升德育水平

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如果能够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教师们可以考虑在班级中选择一个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德育教育典型,进行公开表扬,要求学生们向他学习,邀请模范榜样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道德观点和经验、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掀起一股道德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向特定的榜样学习。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看到其他同学因为道德表现良好而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之情。教师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塑造道德模范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深受广大老师认可和支持的,这对于启发学生群体整体的道德水准提高有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建立道德教育观察与评价机制

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要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审核机制建设。特别是关注道德教育实效性而做出的探索和改革措施,其实际效果和学生的课堂反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难以确定。初中道德教育负责部门和人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观察与评价机制,对德育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汇总,为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良改进提供客观可靠的指导。健全完善的德育教育效果观察与评价机制对于保障实效性教育尝试和探索的效果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引起教师队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