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中职德育教育研究

校企融合中职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在分析了校企融合对中职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校企融合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相关策略,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评价应注重多元性评价。

关键词:

校企融合;德育;多元性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融合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校企融合对中职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

通过校企融合开展德育工作,丰富了德育工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企业的用人标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渗透到了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丰富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使德育课不再单调和枯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经常组织德育课教师、德育工作人员、校党委和学生社团深入各实训企业,将企业中的德育资源和优秀文化有效运用到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顺利地从“学校人”转变为“职业人”。

(二)使德育工作的目标更贴近实际,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校企融合有利于共同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提升德育教学层次。通过企业实训,学生可以体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锻炼职业技能,提升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提升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争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实现校企双赢

对学校而言,通过校企融合,德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模式、德育方法、如何与学生沟通,以及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用人标准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企业而言,校企融合强化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缩短了企业与学生间的磨合期,降低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实现了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顺利对接,使学生满足了企业对高质量劳动者的需求,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有利于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及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

二、通过校企融合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是新时期校企融合下德育工作的方向。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情况,确立不同的德育目标。而校企融合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和”为本,这个“和”正符合中职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求。所以,中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对每个实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具体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并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学生形成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懂得团结、友爱。引导学生到企业实训后,与同事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组成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团队,遇到问题虚心向同事请教,与同事共同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氛围,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企业人。

(二)德育评价应注重多元性评价

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其在企业实训中的表现等作为评价的指标,将德育评价变得多元、全面和真实。学校和企业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评价工作中,实现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进行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目的。在德育评价中,结果虽要重视,但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评价中,需注重评价的个性,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此外,需注重在德育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欣赏,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激励、团结友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所以,中职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职业道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职业道德作为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指标之一。校企双方要共同完善和优化德育评价机制,评价应注重实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在实训中严格遵守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结语

校企融合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多元化的德育评价,这样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更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学生在企业化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

作者:高玉凤 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罗伟林.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51-152.

[3]陈伟伟.中等职业学校多层面德育评价方法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