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背景范例6篇

近代历史背景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1

    历史事件的各种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历史背景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概括比较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历史事件的实质问题。历史背景问题是新课程高中专题史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但是,现在高中有些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忽视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现象。

    例如,有教师讲授公开观摩课“罗斯福新政”时,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就职演说的视频(部分)为导入,接着让学生讨论罗斯福新政与奥巴马演讲的异同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听懂奥巴马总统英文演说的内容,因此,课堂上的讨论并无实际意义。实际上教师在讲授本课时,首先需要讲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问题,讲授或指导学生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特大经济政治危机。还需要进一步简明深入地分析:美国与德国和日本克服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其重要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美国,为克服经济政治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开始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和日本由于在近代化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克服经济政治危机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不断发展,最终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进行对外侵略扩张。

    又如有的历史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上课一开始就用多媒体演示与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文字材料和历史照片,接着讲述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际上应该先讲解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

    在历史背景问题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背景和相互的因果关系。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就具有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背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背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与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根源背景;一战后形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二战爆发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是形成美苏冷战争霸与世界两极格局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苏联解体与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历史背景。

    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的一个新特点,是运用相关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能力。据笔者统计,2005—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有关“历史背景”问题的各类试题有近30个。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如:

    例1: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第8题: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该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材料分析历史背景问题。选项A甲午战争的爆发并没有使中国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选项B和D是两个新政权的建立,这是中国在20世纪经历的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并不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干的历史背景。这需要学生对这一历史背景有较清晰的了解。

    例2:2010年高考宁夏卷文综历史第32题: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答案:B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本题的历史背景是十月革命后初期的苏俄内战时期。本题的难点是选项A。因为战争是国内外反对苏俄的军队发动的,不是苏维埃政府发动的,所以粮荒也不是苏维埃政府的政策造成的,而是由于战争造成的。因此,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在内战时期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战胜国内外敌军的进攻,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心是余粮收集制。所以,B项符合题干要求。由于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所以C项和D项期间已经不存在彼得格勒这个城市名称。C项属于三十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时期,D项属于二次大战时期,均与本题材料无关。

    例3: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节选):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这道题要求回答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问题。这需要我们平时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有清晰的了解: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受到西方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使以康有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只有较好地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认识戊戌变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例4:2012年高考广东卷文综第38题(节选):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这道题的历史背景是,16世纪初,西班牙支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把美洲的各类物产带到欧洲。经过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尼德兰革命,荷兰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世界各海洋和各洲进行殖民扩张,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贩把世界各地的物资运到欧洲。

    例5:2012年高考福建卷文综第38题(节选):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949年3月)

    回答:(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

    该题的背景是,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已经被消灭。在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指出今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中国由农业国建设为工业国。这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学生需要注意历史发展趋势的因果关系。因为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历史阶段,所以,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也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即将胜利。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2

梦想,是时展的产物。在汇聚时展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他的提出不是随口而出,其背后是有着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我们人民群众社会期待地真切回应。不仅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各种发展成果的升华与结晶,它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相承接,与当今中国发展的大趋势相契合,也揭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走向。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国梦,是同志提出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历史任务和中国道路,就是让社会事业全面现代化,最终体现为人的现代化;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改革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一切围绕对人民的责任、围绕人民的要求,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国家、社会和人民共同进步。

二、“中国梦”提出的背景

不断拓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出中国梦的道路背景。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提出中国梦的理论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提出中国梦的制度背景。

(一)道路背景:不断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实现中国梦走“老路”必穷,是死路;走“邪路”必乱,也是死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开拓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不断拓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出中国梦的道路背景。

(二)理论背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指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理”。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实现中国梦。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提出中国梦的理论背景。

(三)制度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制度是历史的河床,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要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实现中国梦。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提出中国梦的制度背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梦是经过长期酝酿、有坚实依据、可盼可及的蓝图之梦。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超越了中国的国家层面,在国内,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在国际上,中国梦也是世界梦。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此都明确了中国梦有利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时、应势提出了中国梦。

三、“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传递给世界的核心理念是: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国家发展基础之上的,国家发展根本上是为了人民幸福。这种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同思想,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追求大同社会的时代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充分体现;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也深刻反映了中华儿女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可见,中国梦传递给世界的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此同时,中国梦将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融为一体,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

(一)对个人的意义

中国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触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二)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三)对世界和时代的意义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3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从侧重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举的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意识。对此,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要求高、难度大。而近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加大了能力考查,以致历史试题的难度大大加强,历史学科得分率明显下降(总分100分的试题,平均分为40来分)。高考文综试卷能力要求高、得分低的现象,反过来又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增添了畏惧感。

新课程采用专题的教学体系,必修课分三个模块——政治领域、经济与社会领域、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某一历史内容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提高对现实同类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对人类社会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是该时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政治模块内容,如不联系经济和思想文化模块的相应内容,就无法作深入的剖析。其他模块的教学也如此。新课标下,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教学需要互相融合,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专题体系、模块教学、整体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困难。

面对高考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面对专题体系、模块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是应对学习困难的良策。

二、整体史观的内涵

整体史观是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利用宽广的视野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起,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影响我国史学界。世界上代表性人物是法国的布罗纳尔,主张从地理时间、人文时间、个别时间三个层次来进行历史研究;历史从时间上可区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认为历史学家更重要的是研究长时段的发展;历史研究需分为若干系统,其中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最值得研究的。 美籍华裔的着名学者黄仁宇提出了“大历史观”,倡导宏观及放宽视界去研究历史,取得颇丰的成果。

整体史观对中学生来讲,应主要把握三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这一趋势的明显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快速延续、发展着,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其次,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决定因素。再次,历史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总之考察历史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民族交往等微观方面去研究。

三、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一个历史事件大致可分为背景、过程(或概况)、影响(或评价)三部分,对学生来说,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是较为困难的,需要运用整体史观。

1. 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

历史背景是指导致这件事发生的相关因素。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最主要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交往这四大社会因素,或其中的几个因素。现行的历史必修课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模块,导致一个重大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多散见于多个模块、章节中,较为分散。因此,要让学生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时,可运用整体史观,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联想相关模块的内容,作出客观的分析。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课Ⅲ“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可归纳为: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英、法等中央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思想上——文艺复兴的发展,宗教改革的进行,近代科学的兴起。把整体史观用到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模糊的历史事件背景会变得清晰。

2. 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历史事件的影响指一个历史事件中对其他事件产生作用的因素,可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涉及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与背景的分析一样,对学生而言属于难点。如能运用整体史观,从整体的高度去看待考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进行发散性思考,综合相关内容,就能使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成为一件轻松的事。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影响,可作如下分析:(1)积极方面。经济上:推动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人口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商品的贸易,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政治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改革的蓬勃展开,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兴起了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上: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兴办,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纷呈。民族交往上: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炮舰政策”,加紧对外扩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改变了世界格局,亚非拉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世界从分散向整体进一步发展;促进了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2)消极方面。环境上: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采,废水废气的过多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的破坏;政治上:工业革命在一定时期造成了劳动者的贫困,社会矛盾激化;民族交往上: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进步的积极的是主导方面,而消极方面是人类在进步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大,涉及范围广,教材内容散见于新课标的三个必修模块,分析的难度很大,需要用整体史观,辨明思考的方向和考察的角度,如同庖丁解牛,逐一加以解剖,以从容游刃于众多史料中。另外,与历史事件的分析需要整体史观一样,历史人物的分析同样需要运用整体史观,才能予以宏观把握、微观切入。

3. 运用整体史观,增强解题能力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4

对于高中历史老师而言,在新课程导入、明确教学目标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高中历史的魅力所在。在引入全球史观过程中,建议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此来有效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并且给他们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比如,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史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发展状况出发,全面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并从中找到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历史问题。17世纪后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非常的迅速,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体制,都逐渐完善;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市场快速发展和扩展,为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中国就成了列强们的侵略目标。然而,从当时的中国国情来看,仍处在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之下,而且政治制度逐渐走向了衰落,国力下降,但国人却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天朝大国的美梦依然继续。在该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对世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形势等内容的剖析,可使学生感认识到中西方的差异,在全面了解了近代中国反侵略历史以后,即可为后续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从全球史观视角分析历史事件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对一些历史知识的学习、思考非常的困难,甚至有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的厌倦的情绪。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因此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有其独特性。由于对相关历史事实的认识不同,观点选择上也会出现疑问,有其表现在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思考。全球史观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相关历史事实宏观看待,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学会从宏观视角来看待历史,避免思想的狭隘性和考虑问题的片面性、狭窄性或者钻牛角尖。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全球史观,来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思索,并且通过学生应用自己的方式全面思考,将材料中的相关知识有效地转化成个人能理解的语言和内容,通过个人的“消化”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洋务运动失败让很多学生感到不解、震惊,此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将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其他国家改革的历史联系起来思考,利用全球史观思考洋务运动为何失败,其必然性、对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再如,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过程中,需将中国史纳入到世界史中,在全人类历史发展背景下对中国文明发展和演进进行探索。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引导学生将中国的这一问题纳入到世界历史背景之中。近代中国发展,实际上是世界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在屡次对外战争中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真正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悖于世界发展大趋势而闭门造车,最终作茧自缚。就近代抗日战争而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其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一味地强调国内因素,则学生很难理解抗日战争八年为何一直处于相持阶段。德国战败以后,苏联、美国等对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短短几天以后,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自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结束了。只有讲清楚了世界形势,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才能了解的透彻,才更具有说服力。

3结语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5

上海市高中历史新教材,打破了数十年来中国和世界历史分开的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创造性地采用中外历 史合为一体的结构体系。编者以15世纪来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为基本线索,把中国历史融进世界历史中,将中 国作为世界的主要国家之一加以重点叙述,对中外历史进行联系和比较,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 状的由来。如何才能有效地贯彻新教材“从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的意图,关键之一在于怎样进行历史比较。 笔者所在的华东师大二附中,自1991年进行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试点,至今已有七个年头。高一任课教师就历 史比较进行了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尝试,初步摸索出一种适应新教材的新教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 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的历史比较教学法,现抛砖 引玉,求教于方家,以期共同推进新教材的普及工作。

一、筹谋建议

1.教师编制历史比较题是学生筹谋建议的参考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以新课预习的方式筹谋教学建议是新教法的第一步。在这 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略。为使新课预习能顺利进行,课前教师需花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历史比较题,作为 学生预习新课筹谋教学建议的参考。为此,笔者所在的高一年级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有计划地学 习各种专业书籍,如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马克y áo@①主编的《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等等。有目的地搜集各类历史考卷中的比较题,如上海地区的会考 、高考试卷,全国各地的考试试卷以及各类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中的历史比较试题。通过学习和搜集达成共识: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可以用来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选择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彼此之间有关联 ,二是同一属性或同类关系。基于此,我们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及高中会考纲要,就高一年级教材上下两册 ,编制了几十道历史比较题。这些比较题,有同一时期的中外比较,也有不同时期但属同类事件与现象的中外 比较;有外国不同时期同类事件与现象的比较,也有中国不同时期同类事件与现象的比较。通过各类比较,找 出其各同特征和各自特点,以便把握历史事件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学生补充历史比较题是完善教师建议的方式

历史比较能否成功,所谋建议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备课,还涉及到学生的认真预习。从某种 意义讲,课前准备应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完整的有机的结合。因此,笔者将编制的习题打印成册,分发给高 一年级的每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根据所发习题册,结合教材进行新课预习。预习时,就教材提出重点、难点 ,再补充可以进行比较的内容,自行设计历史比较题,以完善教师的建议。

由此可见,在新教法的第一步教学程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指导学生筹谋历史比较建议, 学生完善教师的历史比较建议的指导过程,师生共同筹谋历史比较建议,准备历史比较方案,“导”与“体” 密切结合,才是实施新教法的必要前提。

二、研讨问题

1.教师拨正历史比较思维是学生研讨问题的关键

有了必要的前提,还得有重要的手段。如果说前提是条件,那么手段便是实现前提的基本措施。而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在课中运用历史比较法大胆地研讨教学问题,就是一种重要手段,是新教法的第二步。此步可 分成两个环节,一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课堂研讨形式亮出各自思考的历史比较观点。必须指出,学生所 提观点或问题可能深度不够,也可能会是偏题、怪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设计与理解,将学生的 比较思维引向正确的历史思维轨迹,并时刻告诫学生,切勿刻意追求比较,需要比较的是大局。第二个环节是 研讨历史比较题。学生研讨时,教师力求参与,这样可随时切准学生的历史思维脉搏。如课堂研讨陷入僵局, 教师必须正确诱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与实质,抓住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历史事件与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比较。

2.学生进行历史比较思维是充实教师计划的手段

笔者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会突如其来地提出意想不到的有创意且颇有见地的高 质量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是相当棘手的。如何才能对付学生的“下马威”,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研 究。不仅要理解教材每一章、每一节的序言部分,而且要掌握教材的难点与重点,甚至要吃透编者每一段话、 每一句话的意图。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应付自如。

在新教法的第二步程序中,教师仍是主导,学生还是主体。教师拨正学生历史比较的研讨思维,学生充实 教师历史比较的研讨计划,师生共同研讨历史比较问题,“导”与“体”互为补充,才是实施新教法的重要手 段。

三、评价效果

以必要的前提为基础,运用重要的手段,最终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出概要的评价,将条件、措施与效果统一 成一个整体,这是新教法的第三步。为此,笔者常在课后围绕历史比较专题与学生共同分析与总结。在这步程 序中,教师再次成为主导,学生仍然是主体,“导”与“体”相辅相成,才是实施新教法的最佳效果。师生一 起分析成功与失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评价新教法的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

1.新教法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就中学历史教学发散性思维能力而言,其要求包括: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尤其是疑难问题;善于比较分 析问题,阐述独到见解;善于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校高一学生在课前以教师编制的 各类历史比较题为参考,对即将学习的新课进行预习,预习过程实际就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新课 预习中,学生经认真钻研教材,定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在以后的课堂研讨中提出这类问题。

2.新教法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指导练习五个环节构成。这种固定化 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又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 式,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改革,变教师的满堂灌讲授为师生共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迫在眉 睫。

变“教”为“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由学生展开自学活动。自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而 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形式。在课 前筹谋、课中研讨与课后评价中,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争辩,各种信息“聚焦”,各种思维方式“大碰撞”,才 能的充分施展,使学生不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况且,在课堂研讨与课后评价中,由 教师单纯传授变为学生互动,教学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变成多向,教学方式的

灵活性和多样性得以展现,学生的 主体作用便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3.新教法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991年上海实行课程教材改革以来,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加强基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19 96年,新教材的全面推广更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课程教材改革仅为其中一部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不可落窠臼,但有一 定必须是相同的,即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由学生运用 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较好 手段。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将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后语

综上所述,运用历史比较法在课前筹谋教学建议,课中研讨教学问题,课后评价教学效果是新教法的三部 曲。而核心于三个步骤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基础,如图所示:

附图{图}

上图显示的是两个菱形,外方的大菱形是新教法的教学程序,内方的小菱形是实施此程序的核心基础。用 菱形表示是想借以说明,教学呈多边形,教学模式和学生思维皆为全方位。既然如此,教师应走出传统教学模 式的圈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材通过新的教学手段融入新的教学模式中,这就 是我们探究适应新教材之新教法的粗浅体会。

〔附:历史比较题 1-36题为教材上册比较题,37-73为教材下册比较题,这些习题是师生设计之综合。〕

1.比较新航路开辟对中国、日本影响的异同。

2.从原因、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锁国的异同。

3.比较17世纪40年代中国、英国政治特点。

4.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产阶级分别通过哪些重要立法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

5.比较17、18世纪中、俄发展的不同趋势。

6.比较晚明和清初崇实学风的特点。

7.比较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国、俄国、法国三位君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措施,并对他 们作一评价。

8.比较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与清朝历史的异同。

9.比较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莫卧儿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10.比较17、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11.从原因、性质等方面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12.从原因、性质、斗争方式、革命成果等方面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异同。

13.比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各派政治力量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说明革命的彻底性。

14.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政治状况,说明英国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

  15.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清朝的衰弱说明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16.比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主要矛盾及人民斗争的不同形式。

17.从原因、性质、主力、结果等方面比较欧洲近代史上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8.从背景、性质、结果等方面比较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的异同。

19.从原因、性质、斗争方式等方面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20.从背景、性质、特点、结果意义等方面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21.从背景、条约、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22.从背景、性质、内容、作用等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23.比较19世纪60年代美、俄、日三国政治的异同。

24.从性质、发明、特点、后果等方面比较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和19世纪70年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 异同。

25.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原因的共同点。

26.比较中国近代清政府所受的三次震动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27.比较甲午战争前中、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说明甲午战争的必然性。

28.比较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不同影响。

29.比较甲午战争前后维新思想的不同点。

30.从背景、性质、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百日维新的异同。

31.从背景、性质、形式、导火线、结果、意义等方面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

32.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共同点。

33.比较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的政治、经济,说明中国出现瓜分危机的必然性。

34.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5.从背景、内容、实质、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清朝历史上两次变法的异同。

36.比较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的不同点。

37.比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苏维埃俄国有关土地问题的文献或政策的共同点。

38.比较巴黎公社和苏俄政权政治、经济措施的共同点。

39.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0.比较15世纪初、19世纪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个阶段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异同 。

41.比较中国近代主张学习西方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不同点。

42.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43.从背景、实质、后果等方面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44.从背景、原因、经过、领导力量、结果、作用等方面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异同。

45.比较美国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不同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46.从背景、性质、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印度历史上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异同。

47.比较历史上三次改组的特点。

48.比较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三次罢工的共同点。

49.从领导人、依靠对象、目的、结果、失败原因等方面比较两次护法运动的共同点。

50.比较20世纪20、30、40年代中国三次统一战线的不同点。

51.从目的、对象、主力、结果等方面比较国共合作前后三次北伐的异同。

52.从背景、实质、目的、内容等方面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53.从背景、内容、实质、影响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

54.比较近代美国、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点,分析其在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中选择的不同道路。

55.比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过程的异同。

56.比较中、俄两国国情,分析两国革命所走的不同道路。

57.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裂过程的不同点。

58.从形式、任务等方面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59.比较“一·二八”事变和“九一八”事变的共同点。

60.比较抗战初期两种不同的国际反响。

61.比较国共两党在20年代至40年代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历史 产生的不同影响。

62.比较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出现的四种性质不同的政权。

63.比较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对国共两党采取的不同政策及其结果。

64.从原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65.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66.比较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67.比较抗战相持阶段和抗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68.比较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出现背景的异同。

69.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异同。

70.从背景、性质、内容、作用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1945年改革的异同。

71.比较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作出的几次重大的政策调整。

72.从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73.比较英国于不同历史时期在华势力消长的原因。

近代历史背景范文6

一、阅读封面,形成整体结构

每每拿到一本新的历史教材时,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封面,“说说你们从封面中看到了什么?”“一件器物?一个人物?一座建筑?”还是更多?“那么从这些事物中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们往往会争先发言。最后我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这一本教材中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

历史课文是以专题体系编排,每一专题构成一个单元,由中国史的不同阶段到世界史的不同阶段体现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本册历史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

三、阅读专题导言,把握背景线索

高中专题导言主要是介绍国内国际背景和主要线索。导言是高度概括浓缩的语言,读导言也是便于从宏观上了解这一章或内容,明确该章大事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必修二第二专题《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语揭示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它的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学生把握这一线索后,就可以根据此线索来学习本专题内容,做到线索清晰,学习目标明确。而且常读导言还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提高解答非选择题的能力。

四、阅读课前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高一历史学案的编写要求学习目标明确,而且上课时要再次强调学习目标,解读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堂堂有目标,围绕目标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前提示往往是本课重点内容的结晶,阅读课前提示能使学生目标明确,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五、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基础知识

每节正文一千多字,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每节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每节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高中学习,尤其要分析历史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读正文,要注意领会理论性的表述和历史结论性的评语。正文的阅读应带着问题去研读。如“百家争鸣”这一节,要思考: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谁?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墨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课文正文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六、阅读资料卡片,拓展历史思维

每节课都有注释和说明,学生学习最易忽视。这些注释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注释往往不作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却可以丰富历史知识,开拓视野。如《必修二》专题五第104页有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专题六第134页有关“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解,更容易使学生掌握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不同政策。除了对这些知识的链接和学习思考,还用学习思考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加深理解。所以不妨阅读一下,以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更何况,这些资料,文字生动,引人入胜,可以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七、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

古人治史,尚且“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要结合地图。课文本身有地图,另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边读史书,边对照地图。如有些地图是战争形势图,体现战争动态过程,结合地图用彩笔勾勒,了解战争的经过、结果,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近些年高考历史试题加大考查历史地图的比重。学生学习历史最忽视读图,所以要格外重视。

八、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高中历史每节里的图画比较多,此外还有些表格。这些图画有历史人物画、遗址图以及历史场景等。多读图画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使新学的历史知识更直观、更立体和更丰厚。这些图画不少还是艺术精品,可以给我们以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