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数字化范例6篇

教育的数字化

教育的数字化范文1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体育教育

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体育教育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开展不仅仅要提升课堂效率,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采用数字化教学方法开展体育教育,就是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遵循教育道德和理论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体育课程的教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等多个目的。

1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的传统体育教育方法强调对学生技能和知识掌握度的培养,许多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与练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讲述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充分的练习来掌握知识点和提升体育技能。这种教育方法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有较好的效果,但许多学生因此变得“呆板”起来,大多没有自己学习体育的动力和兴趣,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关于传统体育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限制

许多人认为体育的学习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体育学生更应该培养的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与远度、精确度等,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角色,课堂中没有把学生放到主置,既没有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一定的束缚。

1.2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

根据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了解可以得知,基本上许多体育教师的上课步骤都是按照“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样的流程来展开的,这样的步骤安排将原本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的体育课堂变得死板,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都比较有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所有学生都变成了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产物,关于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应用情况等都相差不大,这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3传统教学方法整体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传统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但如果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便无法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不断地刺激和诱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只关注课堂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多少,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没有创新,学生整体的配合度不高,教学质量也并不理想。

2数字化教学的内涵

简单来说,数字化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这是一种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运用,将教学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知识点全面、立体,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起稳定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和学科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了突破,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部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运用个人能力来增强学习效果。数字化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中,在学校的管理上采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管理、服务、办公等,在提升校园运行效率和办学质量上也有较好的效果。在体育教育中融入数字化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构建体育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个人自主创新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数字化在体育教育中的实践

3.1数字化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可以运用数字化资源来拓展体育课程。比如在学习基本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课堂活跃起来。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音乐、动画等方法更好地展现体育知识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后,对学生提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或要求,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与教材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师之前的引导,学生对知识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学习知识点时,就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掌握要点,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都随之提升。在江苏某地,一位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充分采用数字化教学方法。这位教师在教授关于篮球的基础知识课程时,深谙学生更喜欢实地操作而不看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心理,首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一场NBA球赛视频,一边播放一边为学生讲述视频中出现的关于篮球的知识点,学生观看视频时热情高涨,课堂活跃度非常高。观看视频结束后,该教师要求学生对视频中关于篮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在课堂上交流。学生首先通过视频来了解知识点,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脑海中已经构建了基本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在总结和拓展时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并且教师鼓励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中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的氛围也变得生动活泼。

3.2数字化教育在体育教育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数字化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自我,发展个性。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非常重要,体育是一项竞技类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且有自信,就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进行不同的教学,有的学生更喜欢足球,有的学生则更喜欢乒乓球,一个班级中学生人数庞大,兴趣爱好也是非常不一致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选择分类。尤其是在体育课中的实践练习阶段,一定要把学生变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重视和尊重,让学生自主选择,发挥自我特长,表现出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在江苏南京某学校,一位体育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班级体育学习讨论群,教师根据群内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为篮球组、足球组、排球组、乒乓球组、羽毛球组等,到了上课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课堂练习活动,充分给予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的空间。许多学生表示,分组之后,不用再做自己不喜欢的运动,还能够和班级中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彼此共同讨论,交流学习,接收到更多有利的信息,并且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上一层楼,整体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

3.3数字化教育在体育教育中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是一门结合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科,只注重基础知识或只进行实践练习都是不可取的。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减少教师在课堂中浪费的时间,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上,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在上海市某学校,一位体育老师在每次上课前为学生录制5~10分钟的课堂知识小视频,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观看,对课堂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该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只是讲述,更多的是“听取”,教师让学生来谈论自己通过视频学习的感受和心得,然后总结、归纳、分析,并适当引导学生,让整个课堂的效率变得更高。据该教师所言,在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讨论和引导后,还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既了解了更多的知识点,又有了足够的练习时间提升体育技能,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教育的数字化范文2

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

数字教材是未来趋势,必然会对纸质教材带来冲击。但目前阶段,纸质教材仍在课堂中占绝对主要地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还将并存。随着数字教材产品的研发越来越成熟,数字教材将逐渐占据主要位置。

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无论数字教材还是纸质教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是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教学,但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仍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传统出版行业的专长是把内容通过合理的方式推送给需要的人。数字时代,依然需要这些人将好的内容通过恰当的呈现方式推送给需要的人。但要在数字出版大潮中不落伍,出版社需要在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数字化以及产品研发经验积累方面加快步伐。

数字教材的优势

教材是承载教育目标的实体,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好的教材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引领和辅助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相对于纸质教材,数字教材具有先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充分互动。通过数字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多种媒体方式呈现,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排列和重组,实现人与内容、人与设备的互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好的数字教材,还能够通过活动的设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借助网络技术搭建人与世界互动的平台。

(2)海量资源。由于数字教材的数字化存储方式,使得资源在数量上可以得到充分的扩展。好的数字教材,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减轻教与学双方面的负担,从而使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使资源分类更为科学合理。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教材中的资源并非越多越好,若要使教学双方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将资源有序化,使得资源的呈现是合理的、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

(3)过程记录。数字教材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与学的过程记录变得简便易行,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将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提供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诊断、改进方案以及资源的定向推送,从而能够为教学过程科学化和个性化提供条件。数字教材的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利用技术的优势解决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成为人的智慧的补充,从而既发挥数据的作用,又不被数据所局限。

数字教材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对于教材理念实现所造成的干扰,使教与学回归本质,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项教学目标。除了这些教学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数字教材在生产方面所独具的节约资源、可反复利用、不受地域限制、直接面向读者、为学生在物理与心理方面双重减负等特性也让数字教材在未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教材研发

数字教材的研发和使用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将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字教材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高质量的数字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并能够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下面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研发的“iEnglish基础教育数字教材”为例,探讨数字教材研发的要点。

外研社研制的“新标准”一条龙英语教材在执行课程标准、贯彻科学理念、教学实际可行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纸质教材本身在容量、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局限,使得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不能全部完整地体现,与教材相关的资源也不能充分合理地展示,在教材的使用方法上也难以有重要突破。因此,外研社邀请教材主编,依据原有内容和框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外研社iEnglish基础教育数字教材。

在设计方面,该数字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深厚的资源体系为支撑,以教与学的过程为轴线,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以多样的呈现方式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整体设计尊重教学规律,教学目标清晰,并在教材内部给予教师以教学指导。同时,该数字教材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版本,呈现了不同特点。

教师版首创基于教学设计的具有清晰教学流程的教学活动。纸质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一个单元只能容纳4~6个活动,真实课堂上教师一节课约需10个~12个活动。为此,教师版教材中每课的活动拓展为10个~12个,满足教师基本的教学量。教师版配有“导教”模块,教师可以无障碍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从而减少由于教师能力差距造成的课堂质量差距,既能够部分解决教学公平问题,也能够基本解决质量问题。

学生版则基于纸质教材的原版原式,以此减轻学生对数字教材的接受难度,缩短学生的适应时间,使学生更快进入数字教材的使用氛围。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学生版增加了多种数字特性。首先,富媒体呈现,数字教材变成一个可以发声、可以播放动画、可以点读的有声有色的书;其次,学生版中嵌入了先进的语音引擎,可以对孩子按照准确度、韵律、流利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音评测;再次,数字教材学生版还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工具。

教师版与学生版呈现方式不同,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后台也将打通,实现课堂管理,记录教学过程。其功能设计丰富,既可用于课堂,也可用于课下;既可由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使用,也可以一人一机的模式创设一对一互动课堂。针对目前实际应用场景,该数字教材适配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手机,并可与点读笔结合使用。

为将科学的教学理念传递到课堂,并实现教材设计之初所设定的目标,外研社还为数字教材的使用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持,包括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等。目前,该数字教材在全国各大区的试点反响良好。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检验产品生命力的标准是教学效果,数字教材开发的终极目标是满足教学需求。为使信息技术真正深入到课堂当中,各教材出版单位都应当深入教学一线了解需求,花大力气研制真正满足需求的数字教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便促进教育信息化走向技术与教学的双向融合,达到“公平、优质、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数字教材开发面临的问题

教育的数字化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学习资源:教育网站:调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6-0065-07

一、引言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可在多媒体计算机中运行、在网络中共享的多媒体材料。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其丰富程度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我国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开展多种教育资源建设工程,如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建设等,建设了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投放到因特网中,形成了海量的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国学者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优化、评价、共享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作者从中国知网(CNKI)上以“数字化学习”为题名检索到2001-2012年相关研究论文524篇,其中主题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论文96篇,主题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论文149篇。主题为数字化学习方式的论文22篇。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目前仍然是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分析一些重要期刊的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发现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开发、评价及其应用上。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分析了我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华南师范大学丁新教授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等:清华大学程建钢教授研究了分布式网络教育资源库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单从凯教授就我国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的元数据标准体系和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等。此外,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本地教育、某些学科教学中有关教育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评价、共享和应用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但对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调查、统计、分布分析等研究很少。

文献对基础教育网站的多媒体资源的学科分布情况和存在方式进行了调研。但采用人工分析方法。难以进行大规模调查分析。作者从美国EBSCO、英国rravlor&Francis、德国Springer等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e-learning为题名检索到2001-2012年相关研究论文890篇。其中主题为environment和resource的论文320篇。这些论文的研究与国内相似。主要集中在学科、课程或特定领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上,有少量对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内容与应用效果分析评价的论文。例如,Memphis大学的TreyMartindale等对40个不同层次的示范性教育网站的11类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了分析:Richmond大学Hora Mc,Martin通过调查119个高等教育机构的4678名教学人员研究了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问题:Kalamazoo学院Nowicki S对著名的在线学习和教学多媒体资源网站MERLOT进行了系统评价等。但是,关于网络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的逻辑结构、数量密度、分布状况以及对共享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很少。

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一直是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广大网络用户关心的问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每半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都对我国互联网络的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等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在网络广告领域,国内外网络咨询公司利用网络调研数据为网络用户和广告主提供网络广告市场和发展趋势方面的报告和咨询,对网络广告市场的发展、指导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等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作为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调查、统计和分布、共享、应用情况分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调查各类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对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管理、搜索、开发和共享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开展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也有积极作用。

二、教育类网站中数字化学习资源调查

数字化学习资源指可用于教育教学或自主学习的所有数据、知识和信息资源。在教育类网站中,存在大量的教育教学网站、网页、文档、程序、数据库、媒体素材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这些数字化学习资源有些以专题性网站、数据库等形式集中保存在特定的网站中,如,数字图书馆、中国教育资源网、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还有更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则以零散的网页、文档、媒体素材等形式分散在各类网站网页中。前者容易管理、统计、检索,相关的研究也较多,后者往往难以准确统计和检索,更难以管理。本文针对后者。研究比较典型的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分析其特点和分布状况。

数字化学习资源调查的思路是:(1)选择典型的各类教育网站,提取教育网站首页链接的频道网站(子域名)首页,组成教育网站种子网页集;(2)提取每个种子网页的站内链接。根据宽度优先搜索策略逐层自动下载教育网站中链接的所有站内网页:(3)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网络中的类型和常用的文件格式;(4)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网页中的存在方式;(5)按存在方式、文件格式和文件类型统计所有站内网页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一)典型教育网站与种子网页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嵌入的信息资源一般用src属性指出,如src=“http:///uiue/vd.sif”。

(五)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分类统计

提取网页文本文件中所有用属性href和src导入的URL地址,然后再分析URL形式和文件格式,根据URL形式识别出网站和文件类型,然后按网站和文件类型格式统计。表3示出按教育网站类型统计的平均每个网页链接的学习资源数和总的平均每个网页链接的学习资源数,表4示出每个网页嵌入的学习资源数和总的平均每个网页嵌入的学习资源数。

三、教育网站中学习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

从上面对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调查统计看,网站、网页、文档、表格、幻灯、声音、视频、程序、压缩文件等学习资源主要以链接方式存在,而图像、Flash则以嵌入方式为主。链接方式为辅。从统计的数量上看,教育网站中链接的网站、网页和嵌入的图像较多,平均每个网页链接网站和网页100多个,嵌入图像近20个。链接的文档、压缩文件和嵌入的Hash较少,平均约每10个网页才包含1个,而链接的表格、视频、声音、幻灯、程序更少,平均约每1000个网页才包含1个。可见,教育网站中的表格、视频、声音、幻灯、程序等这类数字化学习资源还不够丰富。从采用的文件格式上看,每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因特网中都使用较为流行的文件格式,如网站、网页的文件格式以html为主,shtml次之;文档以doc为主,pdf次之;图像以gif为主,jpg次之;视频采用的文件格式主要是rm,wmv次之;声音采用的文件格式主要是mp3。

(一)教育网站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数量分布状况

在网页中,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以链接和嵌入方式存在。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直接浏览或下载,应用方便,而链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还需要点击超链接打开浏览或下载浏览,不如直接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直观。但从统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上看,网页链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明显多于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图2显示出各类教育网站中平均每个网页链接和嵌入的资源数。可以看出,培训类教育网站链接更多,说明这类教育网站相互链接多,商业性强;语言教育、高校与研究所网站链接少些,说明这类网站的网页中实质性学习内容多。相关链接少些。

(二)教育网站中链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分布状况

在教育网站中,网页中的链接主要是网站和网页。而普通文件相对较少。图3显示出各类教育网站中平均每个网页的链接总数和链接的网站、网页数,图4显示出教育网站中平均每个网页链接的文档、表格、图像、声音、视频、Flash、幻灯、应用程序和压缩文件数。

从中看出,教育网站中平均每个网页有链接128.29个,其中网站链接51.61个。网页链接50.45个。在各类教育网站中语言教育网站链接较少,平均链接仅24.95个。而其它类网站平均链接一般都在80个以上。文档在教育网站中链接较多,平均每个网页链接0.100143个,说明文档依然是当前最为常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网站中链接的文档较多,说明这类网站比较偏重于文本类学习资源。图像在高校与研究所、各地教育组织网站中链接较多,说明这类网站比较注重图片宣传。

任何数字化学习资源,特别是数据量大、包含多个文件的学习资源均可以以压缩文件形式在网页中建立链接,为网络用户提供下载,因此教育网站中压缩文件链接相对多些,平均每个网页链接0.027509个,说明压缩文件在教育网站中还是比较常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文件形式。总体上视频、声音、Flash、幻灯、应用程序类学习资源相对较少。例如,幻灯平均每个网页仅链接0.000826个,应用程序仅链接0.001139个。

(三)教育网站中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分布状况

在网页中嵌入的图像、Flash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浏览,也可以下载保存,是网页中最为直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教育网站中平均每个网页嵌入的图像数如图5。平均每个网页嵌入的Flash数如图6。

从中看出,图像是网页中除文字之外应用最多的媒体资源,在教育类网站中平均每个网页嵌入图像13.89个,而Flash平均每个网页仅嵌入0.0889个,远小于图像。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类网站嵌入较多的图像、Flash,说明这类网站比较注重利用图像、Flash增强网页的视觉效果。

(四)教育网站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文件格式分布状况

在因特网中,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通常使用比较适合网络传播的文件格式。图7显示出网页、文档、图像、视频、声音采用的文件格式比例。网页文件应用最多的文件格式是stml,占69%,其次是shtm、htm,分别占14%、10%,其他文件格式用的很少,如isp、xml仅占0.5%和0.09%。文档文件应用最多的文件格式是doc,占91%,其次是pdf,占8%,其他文件格式用的很少,如rtf、wps、cai仅占0.03%、0,01%和0,003%。图像文件应用最多的文件格式是gif,占71%,其次是jpg,占27%,其他文件格式用的很少。如bmp、jpeg仅占0.09%和0,002%。视频文件应用的文件格式较多,最多的是rm,占56%,依次是wmv、ram、avi、mov、mp4、asf,mpg、nv、mpeg,分别占20%、7.7%、5.6%、3.3%、3.2%、1.6%、1.5%、1.3%、0.09%。声音文件应用最多的文件格式是mp3,占96%,其它文件格式用的很少,如wma、wav、nsf仅占2.4%、2.3%和0.4%。

从教育网站中数字化学习资源采用的文件格式分布看,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基本采用了网络流行的文件格式,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和网上搜索时应尽量采用网络流行的文件格式。

四、关于教育网站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

从广义上讲。因特网中可用于数字化学习的所有网站、网页、文档、程序、数据库、媒体素材等都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从上面调查看出,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均每个网页链接128个,嵌入20个,而一个网站的链接和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更多。但是,网站中各个网页链接或嵌入数量如此巨大的文件不是独立的。存在大量的重复。例如,中国教育资源网(http:///)经过12层遍历式搜索,搜索到站内独立的网页195726个。而链接数为29754367个,其中链接站内网页17515536个,站内链接不重复的网页仅为1.12%: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最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该是网络课程、课件、媒体素材、文献资料、教学案例等,而不是广泛链接或嵌入的信息资源。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在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如此浩瀚的信息资源中有多少是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哪里?以怎样的文件形式存在?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需要与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者和教育网站建设两方面考虑。

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需要的角度考虑,数字化学习资源有哪些类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31)将教育资源建设分为四个层次: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的评价、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其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素材类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文献资料、试题、试卷、案例、课件与网络课件、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八类。根据《规范》,本文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为网络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媒体素材、文献资料、试题、试卷、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十类,其中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文献资料包括教案、报表、电子图书、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论文集、报告、会议录、期刊、标准、文件、法规等。

从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者和教育网站建设的角度考虑。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网站中应该以怎样的文件类型存在?本文将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信息资源文件类型分为网站、网页、文档、图像、视频、声音、动画、幻灯、程序、压缩文件、数据库、虚拟现实等。网站是用于展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相关网页和文件的集合。网页是按Html、Xml等标准编写的用于展示图文声像信息的文本文件。

综合起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类型与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信息资源的文件类型、文件格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图8显示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类型与文件类型、文件格式、教育网站类型的联系。从应用的角度看,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可能想知道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各类教育网站中有多少?主要以怎样的文件类型存在?若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各类教育网站中的数量和分布,需要根据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可能使用的文件类型以及对应的文件格式在各类教育网站中搜索。然后进行识别和分类统计,这样做难度很大。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对于某类教育网站中链接或嵌入的信息资源文件,根据表2列出的文件格式可以将其划归为相应的文件类型。然后根据其主要的内容信息确定属于哪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再进行分类统计。找出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网站中的分布规律和特点。表5列出了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可能使用的文件类型,但不一定全面和准确。该表说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类型与文件类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对应关系,同一类学习资源可能使用多种文件类型。同一文件类型又被多种学习资源使用。例如,文献资料可能采用网站、网页、文档、表格、压缩文件、数据库等多种文件类型,而文档又被试题、试卷、案例、问题解答、目录索引等类型的学习资源使用。

对于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信息资源文件,根据其文件格式可以确定其文件类型,但要判断其是否属于学习资源,属于什么类型的学习资源,需要根据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确定。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很困难,本文采用人工分析的方法对十四类教育网站中链接和嵌入的信息资源提取28000多个(其中嵌入的信息资源6500个)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根据其中的主要信息内容判断其是否属于数字化学习资源,属于哪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类型,然后进行分类统计。表6列出抽样分析的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网站中使用的文件类型的数量。表7列出抽样分析的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各类教育网站中的数量。

在本文调查的14类471个教育网站的5684862个网页中链接信息资源624196259个。嵌入96235793个。如果人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资源全部进行内容分析、识别和分类统计是不可能的,本文仅选取了少量的样本进行内容分析、识别和分类统计。初步研究表明,在教育网站链接和嵌入的信息资源中仅有23.3%是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可能感兴趣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中目录索引、文献资料占较大的比例,这是因为网站中有很多目录式网页,而文献资料包含的学习资源范围较广。故相对较多。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可能最感兴趣的网络课程、课件、视频、教学案例较少,在教育网站建设时还应该加强这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从文件类型上看,文档、表格、视频、声音、PPT、压缩文件中包含较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而程序、图像、网站、网页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比率很低,这是因为这些文件类型含有大量的非学习资源,如广告等。从教育网站类型上看,教学资源、课件论文、远程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考试类教育网站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相对多些。而其它类的教育网站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相对少些,但这只是少量样本分析的结果,若选取更多的样本,分析结果的客观性会更高。

发现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网站中的分布状况、使用文件类型的规律,对教育网站建设、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搜索和管理有很多帮助。例如,在网络中搜索某类学习资源,可以利用一些搜索引擎的文件类型选项或参数,有限定性地搜索某种文件类型的信息资源,这样找到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避免了搜索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教育网站建设时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应尽量使用网络流行的文件类型和文件格式,以便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在网络中更容易找到。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网络自动搜索、分类统计的方法,对中国网站排名网给出的国内访问量最多的471个教育网站及其2715个频道的5684862个网页中链接和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按文件类型和格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获得14类教育网站中各种文件类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人工分析的方法,对14类教育网站中链接或嵌入的28000多个学习资源样本进行了内容分析、识别和分类统计。初步获得教育网站中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采用的文件类型和分布状况。这些网站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流行的各类教育网站,统计、分析其中链接和嵌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反映了当前教育网站中蕴含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状况。

教育的数字化范文4

1、教育环境的变革

信息时代是一个快捷的时代,效率之高、信息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的变革是信息有效共享与集成,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来控制和操纵整个专业系统的教学和管理事务,对教育教学过程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艺术设计高校教育的信息交流、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计算机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用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检索。专业考试与成绩管理系统中可以做到课程设置,试题编辑,自动出卷,试题库整理,成绩录入与查询等多项功能。数字化工作室可以使学生自主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给学生以更多的信息知识,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可实现院、校之间的网上教学,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可以足不出校而面向全国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存在的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2、教学方式的变革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已经广泛采用现代数字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并由此引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共识。这样一来,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有形的教室中,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无形的扩展,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途径,使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课堂教学可以达到更加多元化及协作化的学习模式,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的个性得以觉醒,创新精神得以彰显。所有这一切,都将最终导致教育理念的转变甚至教育理论的创新。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上,可以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试验、科研有效结合起来。如网络教学平台中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乃至个别化学习,在线学习、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各个部分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交互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的教学形式。更有价值的是,因为每个教学内容的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调用,教学信息更容易分享,教学环节更容易整合。

3、教学管理的丰富

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还原本真课堂,通过数字监控进行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观摩,给予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尽可能少的影响。我们可以实现教师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很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的个人发展,不仅是听专家报告、参加教研活动,更在于自身的针对性的实践和思考。数字化设备可以为每一位愿意提高自己的教师自动记录着真实的课堂,无需外人帮助,需要的只是上课后在网络上静心点击和自我对课堂的感悟。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欣喜地积累着优秀的教学资源。很多好的教学课案如果不及时地记录下来,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丢失。借助数字化设备,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设计过程等将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不仅使宝贵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后便于知识管理,为学校积累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教学资源,也为每一位成长中的教师保留着一份宝贵的财富,一段成长的足迹。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教学实况直接变为网络上可以实时播放的视频流和音频流。这种技术手段的改进,为远程专家实时点评、课后专家远程诊断、教师互评、学生学习、自我反思、网络教研、行政考核等提供了真实感性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人性化教学管理,提供更贴心的教学服务,建立起更好的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深化改革,持续创新,使学校向一流高校的美好前景稳步迈进。

4、设计专业的新增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在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的不断交叉中,衍生出许多新专业,如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目前,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数字化专业亦成为了热门。不过,就其归属而言,数字化艺术设计还是艺术学的分支。它虽然以计算机为依托,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技术问题,但始终以艺术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在题材、技巧、观念等方面深受传统艺术的影响。当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作品数量还不是很多,影响还不是很大时,数字化设计只是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之一,随着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日益普及,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数字影像、体验时代,成为当下使用最为频繁的关键词。DV、Flash、电子杂志、动画、网络游戏日益成为新生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设计艺术作为新的艺术门类,正在以新产业主体的形象迅速涌入我们的视野,数字化艺术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之一。

教育的数字化范文5

 

关 键 词 :数字化 艺术教育 创新教育

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冲击到设计艺术领域。随着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在艺术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驾驭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数字化技术使人类对世界的把握已经突破语言的抽象概括而更为直观、更为图像化了。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用严密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美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数字化艺术教育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

一、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与现状

现代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产品使我们的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图像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首先是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书籍印刷,作为几百年来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将逐渐被比特运算的方式所取代,即实现知识的数字化。这种变革使知识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传播,以更大的容量存取,以更低廉的成本让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的数字化,还可将人类世界的一切物质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示。其次,通信方式的数字化使信息能够突破国界、文化及时空的限制而任意传播,互联网的开通使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而这势必导致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必须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各种新的数字媒体,以数字方式传输。甚至可以这样说,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具备将知识转化为电脑语言的能力,并为人类几千年来沿袭的教育加入新的概念及内涵。

二、数字化带来的影响

从设计工具的变革到新的设计形态的产生,数字媒体的作用已日趋显著,它使设计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媒介的应用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高效的数字化技术工具

设计教育从美术教育中衍生而来,在传统教学中,从概念构思到图形设计或实体建模分成多个层次和阶段,学生的设计水平相应逐步提高。设计学习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绘画技能及在掌握了有关工具和材料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数字化时代,电脑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行为,大量的手工绘画、制图及模型工具转变为计算机图形设计、制图及建模系统。电脑还替代了学生有关重复计算和公式化、格式化、优化选择等大部分的理性工作,从而使设计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学生集中精力更多地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方面。当一个构思成熟后就可交由计算机去修饰、扩展、强化或试验。专业化的电脑软件具有准确方便的参数化、变量化的功能,在设计中只要随时存储变化的结果,就能随时回到设计创造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对以前的步骤进行修改并反复调试。

2.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出现

计算机对设计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计算机构造物体的方式及图像处理上的特点,使计算机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了新的风格,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传统的手绘技法与电脑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们有本质的区别。运用虚拟的概念而非物质实体进行设计表现,是设计表现领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变革。在平面设计中,由于扫描仪及数码相机的出现,使设计者能直接地输入真实图像,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的辅助,就能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在立体设计中,计算机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设计师在观察物体时,它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也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艺术设计语言与网页设计语言结合,融入了互动语言和数字符号。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创造出新的美学形态和设计形态。

3.多学科的交融与新学科的兴起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的分界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性发展、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有些专业出现综合、合并,甚至消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种交叉、综合学科大量出现。

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言的表达。这就促使当今的艺术教育必然要融入新的理念,构筑新的教学体系——数码艺术教学。数码图形基础、internet资源及传播应用、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技术、数码影像处理等都被纳入艺术设计教学中。目前,艺术教育先进的国家已经将艺术设计的教育重心转向多媒体设计,设立了新的专业——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数码电影特技专业、数码游戏设计专业等。

4.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电脑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以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方便地检索。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网络的出现和远程传输技术的发展,使交流的发生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互联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的存在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5.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受限于繁杂重复的技能示范过程,而限制了设计过程中的偶然性、多变性。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后,直观丰富的表现方法以及全方位、跨时空的思维方式,让设计的翅膀摆脱了美术基础的制约,简单的操作过程可产生多样性的结果,这才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

互动式教学更是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最大限度地支持个性的发展。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开设一直感到有必要却没有能力和条件开设的课程。网上通讯可以排除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使教师和学生能在全球范围内检索信息,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教师的教学也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辅导者。学生的地位也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只有完成这几种转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对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艺术教育创新与数字化教学

在数字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美术人才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凭借网络可更快地更新艺术观念,更快地创作艺术品,更快地把艺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在美术人才的培养上,将从传统的、单一的某一画种或艺术风格的临摹、复制式的教育,发展成为传统手法与电脑数字技术综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将对现存的传统艺术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数字化时代,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强调培养方式的创新。

虽然数字化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但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围绕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会不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降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一问题不能看作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负面结果。一方面,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合理与传统价值取向等各种深层次矛盾反映在大众教育观念中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的动手能力并非都是有价值的能力。就像现代绣花工人只需了解绣花的原理、针法,而无需学会手工绣花一样,科技进步总会使一些旧的技能失去意义,进而产生新的技能,使知识与技能达到新的平衡。

此外,数字化技术不仅为艺术类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也给理工科学生插上了艺术创新的翅膀,使设计艺术学科更加显示其艺术学和工学的边缘学科优点。笔者所在院校近几年,已经有部分专业将理工科学生与艺术生同时招收、对照培养,工科生与艺术生的界限变得模糊,美术基础已经不是阻止工科学生从事设计工作的障碍。

结语

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数字化时代,它对我们的冲击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文化形象,而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效的数字技术工具,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开辟了新兴的交叉学科,给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带来了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强调创新教育,才能造就一批掌握视觉设计、互联网及多媒体设计,具有创意潜能,能牢牢把握艺术创新和设计未来的专门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

[1]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王波.数字化时代的美育思考.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第1期.

[3]陈实.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14卷第3期.

[4]薛生健.数字化时代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期.

[5]周发强.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综合性美术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7卷第3期.

[6]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教育的数字化范文6

【关键词】 职工素质教育; 工会干部教育;数字化教育; 广州市总工会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23—06一、职工素质教育的需求现状

首先,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广大职工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持续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职工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职工群众需要主动提高适应能力,提高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的热情。要重视职工个人发展,注重知识更新、富于创新、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人才正在成为职工队伍的主流。

其次,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经济转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期,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原有的管理方式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工会必须发挥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组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既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会组织动员职工投身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把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贯彻落实为工会工作的主题,是工会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

第四,这也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是推动职工教育由传统形式向数字化教育转变,满足大规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承担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的主要是企业、院校和各工会组织,培训方式主要是传统面授,不能够满足广大职工学习的需要。同时各种教育资源分散在各行业、部门、单位,使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严重浪费,职工素质教育中工学矛盾突出;传统教育手段有严重的时空局限,培训规模受到严重限制;培训内容不能满足职工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职工培训模式落后、缺乏灵活性。

在推动职工素质教育中,工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大规模的职工素质教育, 使职工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既是建设服务型工会的要求,也是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本文将总结广州市总工会在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和提升自身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

(一)工会推进职工素质教育的关键及措施

第一,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工会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多种社会资源、关系众多利益群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全局性、动态性、复杂性决定了单靠某一个机构独立开展社会有组织的职工素质教育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工会必须建立起一个满足大规模职工素质教育的服务体系,建立这一体系持续运营的机制和保障,建立起共建共享的模式。而数字化教育又是一种新型的职工教育模式,工会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在这一综合的社会系统和新型的教育模式中不具备开展大规模素质教育的手段和支撑,因此工会工作要进一步社会化,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及创新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和载体,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发挥各方资源的最大功效,使服务型工会在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与优势。

第二,引入专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工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高质量开展大规模素质教育的关键。

广州市总工会经充分探讨研究,引入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的业务组织模式——“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以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了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的新载体,从而实现了大规模、高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了工会建设服务型工会和服务职工的能力。具体的模式和机制如下:

1. 模式:“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的模式。

2. 机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职工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工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组织优势,发挥宣传、动员和协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的作用,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职工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专业的运营机构为职工的学习提供稳定高效的学习环境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为职工学习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广州市总工会开展数字化教育提升职工和工会干部素质的实践与经验

广州市总工会在引进较为完善的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的业务组织模式即“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开展职工与工会干部素质教育两年来,取到了骄人的成绩,以下将从模式、机制、方法、成果四个层面分别阐述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与工会干部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第一,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为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贯彻落实《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穗字〔2010〕13号),广州市总工会整合资源,引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了职工素质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广州职工教育网,以下将从模式、机制、方法与成果四个方面阐述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1. 模式:整合资源,形成 “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的模式。

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数字化教育又是一种新型的职工教育模式,因此必须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最大优势,才能不断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广州市总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 “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的模式。

2. 机制:

(1)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得到广泛支持。

2010年,广州市委下发了《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穗字〔2010〕13号),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强化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大力推进职工教育网、工友和谐家园及流动影院建设,要充分发挥职工教育网作用,引导职工学技术、学文化,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这为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办好广州职工教育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负责业务的指导、监督和协调。

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主办和领导单位,负责制定目标任务及发展规划,指导及监督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建立健全数字化培训、目标管理及考核机制,保障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权利的落实。

(3)专业机构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建设和运营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业务的输出。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广州市职工教育网专有的建设与运营单位,负责“广州市职工教育网”远程培训体系网络环境及培训管理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维;为远程培训提供培训课程和协同有关机构组织课程资源,并提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组织全市职工参加“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学习,负责“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

(4)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直属单位是职工数字化教育的应用组织单位。

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直属单位是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应用组织单位,负责组织职工参加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选课、学习、交流和考核等各种培训活动,并制定所属单位职工远程培训的年度计划,保证职工培训经费的投入。

通过“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形成了“官、产、学、研、用”合力推进的统筹组织机制,为广州职工教育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3. 方法:广州市总工会开展职工教育网的具体做法

(1)成立组织机制,保证职工素质教育的层层推进。

为了建设好广州职工教育网,广州市总工会成立了广州职工教育网领导小组,市总工会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同时各单位也对应设立了广州职工教育网推广应用工作的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了本单位、本系统的管理员队伍。

(2)创新宣传和引导推进机制,以“政策引导、各级推动、公益引领、多方交流”等形式推动职工网的普遍应用。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更新职工教育理念,顺应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要求,转变职工传统的培训思维,培养职工采用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建设广州职工教育网的目的是为广大职工搭建优惠便捷的学习平台,为了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作用,让职工知道,让职工使用,充分调动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广州市总工会通过政策引导、大会推动、公益活动、入企业交流等方式,推动广州职工网的普遍应用。

政策引导方面,2010年12月,广州市总工会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广州职工教育网作用,大力推进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广大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培训学习,使广州职工教育网成为我市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宣传广州职工教育网,使广大职工逐步接受这个具有广州特色、优惠便捷的远程教育平台。

各级推动方面,2010年8月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举办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开通仪式,2011年4年举办了广州职工教育网开学典礼,2012年6月8日举办了广州职工教育网新项目仪式。通过三次大会推动,得到了广州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教育机构的积极响应。

公益引领方面,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向6,000名广州市一线职工子女赠送价值200万元的免费“网校学籍”,通过公益活动,不仅把数字化教育送到职工身边,同时也送到职工子女身边。

各方交流方面,广州职工网开通两年来,举办了310次深入企业的调研,进入企业开展培训需求的调研,多方开展宣传推广会,开展职工报读咨询,开展职工应用培训。

(3)共建: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中心”,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分层次、多形式的数字化业务体系。

有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业务是关系“广州职工教育网”顺利开展职工教育的关键,广州职工教育网的生命力源自企业,植根企业、服务企业和职工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根本任务,为此广州职工教育网的教育业务紧紧围绕广州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企业走访调研,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层面职工的需求,确定教育业务,通过充分整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优质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参与设计和论证,保证了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建立了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工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会干部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等在内的,宽领域、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数字化教育业务体系,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1]

(4)共享:创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数字化培训模式,形成以数字化教育为基础,以数字化企业大学、企业学习中心为支撑,以送教入企为辅助的,一体两翼的,天网、地网、人网三网融合的共享模式。

广州职工教育网高起点、高效率建设了网络硬件、系统设备的基础支撑环境,满足百万级用户随时、随地、随需培训的需求。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按照系统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广州职工教育网打造了广州市总工会—院校—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学习中心—职工个人横向梯度的四级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数字化企业大学进企业: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向企业提供咨询、培训、考试等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减轻工学矛盾,降低学习成本。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企业大学逾100家。

数字化学习中心进企业: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中小企业、社区开办了学习中心,配置了完善、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为职工的数字化学习打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学习中心主要负责职工的入学咨询、报名、选课、缴费、课程学习、考试、学分认证等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使职工在学习全程中都能感受到便捷。目前,工会已在全市建设90家学习中心,遍布12个区及大型企业[2],工会对学习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制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了学习中心对职工数字化教育的支撑和辅助的作用。

送教入企,面对面辅导,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部分内部没有培训机构但参加学习的职工又比较多的企业,或者是一些因企业的布局比较分散,组织集中学习相对比较困难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了方便职工学习,培训机构及社会力量根据实际培训情况和职工的需要,在工会的指导下,依托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定期组织教师或教务人员到企业和职工身边开展面对面的辅导,开展“送教上门”,面对面解决疑问,进行培训项目需求调研和意见收集,及时掌握企业和职工的真实需要,倾听职工心声,切实做到将数字化教育送到职工的身边。

特别为报读远程学历教育的职工,配备班主任,提供班级Q群、网上客服、969300服务热线、短信平台等服务,及时、有效化解职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将工会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的一片苦心,沁入职工心扉。

(5)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模式,形成“工会投入、社会资金支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

广州市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配套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职工数字化教育业务的规划、培训管理和职工学习的支持服务,同时还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会经费,用于职工参加公共必修课学习的补贴及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各级工会也会从工会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学习。

工会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作为各级工会组织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列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要条款,通过法定的监督机制,督促企业行政按国务院文件的规定,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按60%以上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企业一线职工培训的规定,支付职工参加素质教育的培训费用,职工个人承担部分的培训费用。[3]

同时还确定了职工数字化教育各项业务的收费标准。学历教育的学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的职工,可凭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由所在单位报销学费的75%。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学费以低于市场价格10%的标准收取。其中,继续教育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支出,由职工所在单位统一支付;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以职工个人支付为主,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会干部的继续教育费用由广州市总工会和各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担。

由此,形成了“工会投入、社会资金支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建立职工教育的长效投入机制,确保职工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6)创新职工学习激励机制,形成“学时保障、学费补贴、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的激励机制,促进职工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

各级工会推动企业行政建立鼓励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激励机制,对参加各种学习的职工给予时间保障和提供学习便利;对参加学习并获得证书的职工给予学费补贴;对学习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学有所成的职工给予重点培养和使用。设立广州职工教育网学习助学金和奖学金,对积极参加学习的困难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困难职工减免学费,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职工发给奖学金;通过营造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来鼓励学习、激励创新、促进职工实现全面发展,促进职工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

(7)创新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考核、表彰、管理、反馈”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考核机制,将组织职工参加广州职工教育网学习的工作列入市总工会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二是建立表彰机制,对开展工作有成绩的先进组织单位、先进学习中心、优秀组织者和管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三是建立学习中心管理机制,把全市学习中心纳入统一管理,制定制度,规范建设,发挥学习中心的作用;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各级工会组织与广州职工教育网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密切的联系,对教学实施和推广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市总工会对广州职工教育网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建设。

4. 面向职工、服务企业,职工素质教育的双赢成果:

目前,广州市工会已利用数字化手段组织全市共1,677家企业运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职工培训数据的管理,全市86,088名职工建立了学习档案, 23,320名职工参加了各项业务的学习。其中16,224名职工参加了学历教育提升,5,102名职工参加了继续教育课程学习,345名工会干部报读工资集体协商项目学习,8,643名职工参加了通用能力课程学习,78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数字化教育手段的推广,使职工逐渐接受并养成了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广州市总工会推动工会干部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为了提升新时期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落实《全国总工会干部五年规划》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工会干部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的作用,广州市总工会引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了工会干部素质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以下将从模式、机制、方法与成果四个方面阐述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实践与经验:

1. 模式:形成“工会主导、院校参与、专业化运营”的模式,发挥各方组织领导优势,保证工会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

2. 机制:

(1)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负责业务的指导、监督协调和组织。

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主办和领导单位,负责制定目标任务及发展规划,指导及监督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健全数字化培训、目标管理及考核机制,负责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学习。

(2)专业机构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建设和运营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业务的输出。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广州工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专有的建设与运营单位,负责数字化培训体系网络环境及培训管理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维;为远程培训提供培训课程和协同有关机构组织课程资源,并提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负责广州市工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

(3)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基层工会是数字化教育的应用组织单位。

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基层工会是广州市工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的应用组织单位,负责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培训学院选课、学习、交流和考核等各种培训活动,并制定所属单位职工远程培训的年度计划,保证工会干部培训经费的投入。

通过“工会主导、院校参与,专业化运营”,合力推进统筹组织机制,保证工会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

3. 方法:

(1)成立领导组织机制,发挥各方组织领导优势,保证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

广州市总工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广州市工会干部培训学网络院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共建: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中心”,发挥工会组织主导,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满足基层工会组织素质提升的业务。

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紧扣工会干部培训需求,通过整合优质专家资源,以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和岗位能力为主,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打造了20个教育项目,满足了工会干部不同的培训需求。

(3)引进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高品质网络教育,为工会干部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学。

在培训目标上,按照工会专业化、工会干部专家化的要求,坚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既注重掌握专业知识,又注重工会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权威专家引领教与学: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学院整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广东省总工会等权威的专家,结合工会干部工作实际明确培养目的,制定教学大纲并亲自进行授课。

丰富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由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情景导入、专家讲解、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为主,真正发挥和调动起学员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

严谨的过程性考核:为了保证学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采用严谨的过程性考核,学员必须完成每一个必修的学习活动,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专家定期集中辅导:聘请权威的工会干部培训专家针对学员共性问题,定期集中在线辅导。

(4)建立了以工会投入为主的教育成本机制。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国家培训教育收费依据,培训项目合理收费。市总工会拨出专项经费,各级工会相应拨出经费,形成可持续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5)建立了合理的运行机制。

市属工会组织和产业工会组织由广州市总工会制订学习计划并统一组织所属工会干部报名学习,区属工会组织由各区工会制订学习计划,统一组织所属工会干部报名学习。

4. 成果:

为了大幅度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提高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的能力,广州市总工会依托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紧扣工会工作全局,以 “上岗培训”和“岗位能力提升”为教育重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整合优质专家资源,打造了20个教育项目,为了推动“两个普遍”工作的开展,首期开展了“工会工资集体协商专题培训”,已接受三百多位来自各企业的工会干部报读和学习,提高了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务能力。

四、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

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首先,完善职工素质教育的推进模式,进一步推动资源的有效整合。市委、市政府、市人保局、市教育局应制定具体政策,为职工学习提供政策支持;市总工会利用工会组织优势,发挥指导协调、宣传组织的重要作用;广州市电大系统、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为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提供课程资源和支撑平台;各行业、企业应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和主线,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职工教育培训规划,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二,根据不同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继续深入走访和调研,加快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项目的开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既要有面向所有职工的通用知识,又要有针对不同行业的岗位专业课程,同时还要有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课程内容。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认真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一线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与现状,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层面职工的需求。充分运用多种教育培训手段,优化职工素质教育方式,对职工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继续教育。

第三,健全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由政府设立职工教育专项基金,并向职工免费发放终身学习券,鼓励职工参加培训,给每一个职工都提供学习的机会。职工根据终身学习券上的用户名及密码,在“职工教育网”建立自己的学习平台,进入网络社区在线学习,学习完成后凭学习成果获得职工教育基金奖励,构建以广州市总工会一区、县级工会(产业工会、直属工会)一职工个人为纵向梯度的三级职工终身学习学分档案的综合管理系统,将培训成果与职工个人考核挂钩,作为职工今后提升转岗的重要依据,激励职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小钟. 发挥工会作用,广州职工教育网让“提素”更便捷[N]. 工人日报,2011-1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