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例6篇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1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示范者和主导者。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能否成功完成课堂任务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中,融合于全部的课外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个性,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教学,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要以教师为主导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可概括为三方面:(1)灵活运用教材组织课堂的能力;(2)艺术性的指导能力;(3)进行反思的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行英语教材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为我们调动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灵活运用教材,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目标要求呢?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桥梁,是师生的共同语言,我们必须把握住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确定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根据每个单元的话题和语言目标来确定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核心,任务的目的要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还要将语言和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教材时要把大纲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纲不同层次的要求细化,落实到各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双边活动的反馈。利用教材的优势活化课堂教学,拓宽教学的渠道。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

随着教改的深入进行,教师艺术性的指导能力已引起双方的关注,教师在灵活运用教材的同时还要注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教师的艺术指导能力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活动的艺术化,包括教态、语言、板书、简笔画,以及演示和表演。教师亲切自然、大方的教态,流利顺畅、生动幽默的语言,都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能合理设计板书,恰当运用简笔画、多媒体,将会使课堂效果更佳,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艺术化的表现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2

【关键词】 中学;高效课堂;教师;学生;要求

目前,在全国多数地区正在推行高效课堂式。依据各地的情况不同,各自采取的模式和版本也不尽相同,形式具有多样化。看似各有差异 ,只要科学合理,便于学生教师操作但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最近两年多以来,在全国掀起和推行高效课堂模式,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古人云:“教无定方,学无定法”。以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感悟和所见所闻,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高效课堂中应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

一、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应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

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素材以及与相关知识的生活素材。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就拿教物理教学来讲,物理专业知识体系应该必须完整,甚至,外延相关的数学、化学、地理、语文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必须具有扎实的功底。所以,在知识的储备上要达到相关的水平,也就是抛洒壶中自有水的道理。

2、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必须面对和适应目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适应新的教育形式,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就拿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停留在自己什么知识和什么一般的物理现象都会解释,都能说出道理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一个抽象的知识、思维逻辑很强的物理知识以一种轻松、活跃、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会带着向往、激动、永不满足需要的心理获取知识,追求知识。所以,教师不但能教,而且要善教、会教、巧教。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思维,自学,或向别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教学方法。

3、在组织每一节课程时要有新的创意

要在课前下一定功夫,做大量的工作,如何组织教法,组织学法,组织素材,组织流程包括开场白和结尾,练习、当堂检测等,这些工作都是教师来完成的,这些细节的东西要考虑得非常周到。教师是每一节课的导演,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到教师的直接工作。比如,物理教学,课堂上要讲到的,演示实验要做成功的实验器材到位,所以事前要检查是否保险安全,完整、完好、能用等,保证万无一失。高效课堂用到的形如:导学单、导学案、学法指导案、三单案等,前面讲了,虽然采取的形式不同,但主导思想是一样的,那么,在编排学案的过程,要求教师在设计、组织、策划、编排、操作以及在课后检测上做到精心,精细、精妙、精美。要体现可操作性,知识指引、知识导入、方法指导、学法指导、在效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然是高效课堂,要体现高效、优质、欢快、轻松,使学生感到余味未尽,并且,每一节课与上一节,下一节都相互关联的构成体系,让学生心中有数,课前引导,课上教导、指导,课下辅导都做到环环相扣。所有这些,都是经过教师的精心策划的,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为学生所设计的。

4、关注学生

高效课堂的实施,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成果上,这里讲的不是少数、不是一部分学生,而是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都要达到相当的水平。所以应做到(1)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积极参与、积极主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和表现情况,是否达到教师设计的预期计划和目的。(2)关注学生的适应性,你实行的高效课堂模式学生是否能适应,而且便于会学,省时,高效。(3)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光是好学生,中等学生、差学生都要去关注,关心。关心学习的成功,经验,自己的体会,感悟,失败,学习上存在的障碍,困难,学习方法指导。(4)关注学生的成绩提升情况,转变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二、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

1、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学习的第一参与人,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1)要具备高中学生的基本素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务实的进取精神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老师的地位和老师的劳动。服从老师的指令,(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平时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情况发生,成绩可能忽上忽下,这时要保持清晰的头脑,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谦虚的进取精神。

2、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这是永恒的话题,必须按照教师要求来做。在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可能提出一定的要求,学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做好课前的预习,甚至会花费很大的精力,花费很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钻空子,偷懒,应付教师,只图完成任务。若第一步出问题,那么后面的学习会大打折扣,影响下一步的进程。在课堂上,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检验预习的成果,同时也是解决问题核心,在这个环节上,主要过程是交流、互动、合作、探究、提升。所以,学生必须高度集中,踊跃参与,把握时机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解决心理因素,不要怕出错,表现出胆大,勇敢,充满自信,紧跟教师的流程,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细心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和错都要谦虚的面对。课堂上,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在自己难懂的地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格外小心,听取他人的解释和教师的解释总结。这样学习才能出成果,学习才有效率,学习才有活力和激情。

3、当堂检测和课后检测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3

一、引言

立体课堂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 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材案例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书网互动教辅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作为主要目标,通过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传授方法技巧、提供优质资源来补充和完善教师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为家长提供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在线平台。

二、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小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和教学资源缺乏等原因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首先,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凭借以往经验教学,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未做到及时更新,教学过程单一,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没有经过仔细的理解和加工,因而课程讲解过程十分单调,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其次,部分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往往容易拘泥于教材本身,认为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仅仅将教材所描述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思路设计模糊,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压制。目前,小学教材有很多版本,如“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等,不同的教材各自有其优缺点,如果只是单一研究一个版本的教材,教学思路可能就会比较狭窄。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来开掘自身的教学思路;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不能因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产生懈怠情绪。

最后,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之后,并不意味着本次教学活动已结束。教师需要在课后对自身的教学效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分析。教师在进行主观和客观分析时还存在以下问题:主观方面,部分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缺乏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没有对本次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总结。客观方面,没有针对学生进行相关调研。如不了解学生对本次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将导致教师教学工作机械,学生学习被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和学生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培养。

三、小学立体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1.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

立体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领悟,并能灵活地把这些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板书、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等。规范的板书使得课堂的讲解更加具有条理性,使得教师更易把握课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题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数学、物理等课程中,直观精确的图形、完整的动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节省了绘图时间的同时,更能够多角度展示现象的发生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储备丰富学科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基本技能和技术。

2.对教师教学前期准备的要求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应该调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在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所教年级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所在班级的年级排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向该年级组长或以前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成绩、家庭情况等,了解班级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分布。通过调查,观察学生的行为,再结合他们以往的成绩,给出一个综合评定。在了解和掌握整体情况后,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选用合适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如果所教班级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能采取消极态度来上课,而要以积极进取、乐观的心态来面对。

3.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教师在协调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同时,还需控制好教学节奏,不但要在规定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而且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使得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讲授知识的平台,而且能为后续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四、构建小学立体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明确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创建立体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激发学生兴趣之后,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开动脑筋,主动投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活动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采取下列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饱满的教学激情,对学生学习掌握新知识充满信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满怀信心走进课堂,传递亲切、鼓励等积极信号后,势必会感染学生,整个教学课堂才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气氛。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逐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就会很差,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2.教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情感交流

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立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彼此之间是协作学习的关系。教师应本着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原则,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耐心和严谨的态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同时,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尤其关注学困生,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信任中通过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遇到的挫折与烦恼,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立体课堂的创建是教育的一个重大变革,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要力量,必须贯穿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创建小学立体课堂;同时支持学生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共同学习与学生的发展相联系,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罗刚淮.构建立体的课堂[J].中小学管理,2011(1).

[2]许 燕.进一步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立体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8).

[3]温善策,聂开宇,钟玉华.小学数学立体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化;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

教师专业化要求主要有三点:(1)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2)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3)在劳动形态上要求从“教书匠”到“创造者”。

一、我校教师队伍情况

近三年来,我校分配十多名新教师,如何促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学校教学要求,高质量地做好教学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我校立足校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青年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引入课堂观察法,以专业的听评课方法来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

二、利用课堂观察法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做法

1.开展课堂观察的意义和必要性

常规听评课活动效果不佳,处于低效,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的原因:(1)听课目的不明;(2)课前准备不足;(3)课堂观察不清;(4)课后反思不深。而带着课堂观察有目的地听课评课则能很理想地解决这些问题。它能逐渐培养教师养成自觉观察的意识,围绕课前确定的课题或研究重点,有意识地聚焦观察视角,从而深入地、持续性地观察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并留意这些行为对应的教学效果。所以,进行课堂观察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改变教师的听评课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将有意识地观察自觉地贯穿于所有的教研活动之中。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及课后观察结果的分析,关键不在于甄别这节课上得好不好,而是强调通过观察与分析,摸清课如何上得好,为何会出现不好的环节,如何基于上得好不好在后续教学中应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制订和填好课堂教学观察表对我们提高听评课能力还是十分必要的。

2.课堂观察的基本思路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为:(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3.实施课堂观察的具体过程

步骤一:确定参与人员

由于本阶段课题研究的中心任务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中运用课堂观察法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要求课题参与者至少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对网络技术比较熟悉;(2)青年教师。为此,我们选择三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作为我们本阶段课题研究的中心成员,其他教师作为辅助教师参与活动。

步骤二:确立研究内容并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基于青年教师专业化三个层面的发展需要,我们把“课堂教学常规”设定为我们的研究内容,并在“课堂教学常规”的基础上设置了三个子内容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与课堂观察点对照表

并针对这三项子内容设置了三个课堂观察量表(略)。

步骤三:召开课前会议

在确定代课老师开设观察课以后,参加课堂观察的老师,召开了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是课堂观察活动的第一步。在课前会议上,作为开课教师要说课,根据开课教师的说课和参加观察的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明确观察点。

步骤四:开展课堂观察

进入课堂观察时,每一位观察的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要求有定性的描述性记录,也要有定量的记录,比如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出现的频率。同时,要有观察者的现场感受与理解。如有条件,观察的教师还要制作音像资料。

步骤五:召开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后,及时召开课后会议。在课后会议上,开课的教师要先就这节课的实施情况进行充分说明与反思,参与观察的教师就这节课展开对话。

步骤六:在网络环境下深入研讨

为了使得课堂观察的成果发挥到最大的效果,在课后会议结束之后,要求参与授课的老师及时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到“天和部落”上,然后就具体细节问题在网上进行深入的研讨,必要时可以邀请兄弟学校的老师一起来研讨,并最终形成具有研究价值的案例。

4.实施课堂观察的效果

通过课堂观察,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通过数据显示,学生的课前准备状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2)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期初有66%的老师一堂课所关注到的学生不超过三分之一,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89%的老师在一堂课中可以关注到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并且对学困生能进行重点关注。

(3)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方面趋向合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89%的老师能将讲授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所增加,对学生的发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而言之,课堂观察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进行教与学的研究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自己和同事的课堂观察,可以增进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提高自己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观察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课堂观察还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文叶,崔允漷.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观察[J].中小学管理,2008(04).

[2]郭威.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与价值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9(06).

[3]刘文东.课堂观察中的反思[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05).

[4]郑东辉,俞小平,郑超.如何开展“课堂观察”[J].今日教育,2008(Z1).

[5]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李瑾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师;专业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3-02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缘起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发展至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种以掌握学习为理论基础,将传统教学模式颠倒,变为课前学习新知,课上做作业、解决问题,内化新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老师站在讲台前授课,学生在不断地记笔记,学生接受的信息是一样的,一样的进度。但是当老师呈现的一样的知识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这种方式完全忽视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的不同。所以美国林地高中的亚伦萨姆斯认为翻转课堂最基本的理念是把传统课堂上的直接讲授移到课外,充分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技术的介入,翻转课堂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教学视频,每天学生在家通过个性化的平台学习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自主调节进度。在网络平台上师生的交流也变得简单了,上课教师不仅仅站在教室里讲授,更是走进学生中间。翻转课堂使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地了解成为了可能。上课前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单独备课,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这就是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所在。

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前学习、课上活动课后评价与总结三个过程。

1.课前学习设计。课前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分析教学目标,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特征、学习需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判断教学是否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简化、组合以适应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接下来是教学视频的制作,教师要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将所表达的教学内容进行视频录制,要求教学内容简练、幽默、视频效果丰富等使学生能够爱听、听懂,视频长短大约10分钟左右,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取视频资料。最后就是设计学习任务单,这个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形式中学生的课后作业,针对课前视频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自定进度学习,自定步骤学习取得学习实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前练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

2.课上活动。课上活动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环节是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内化的过程,对于课前学习知识问题的收集,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组织进行小组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等,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老师的指导、解决问题之后进行成果交流展示。最后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学生的疑点、难点、学生在课堂表现以及在一对一辅导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评价。

3.课后总结评价。翻转课堂的课后评价比较特殊,“在这种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占主要部分,评价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还要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等并行。同时也需要对整个翻转课堂进行反思整理,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前设计、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活动安排、成果展示、交流等。同时为下一次的翻转课堂提供经验收集、优化、完善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实施。

三、翻转课堂中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关键要素一直颇受人们的关注。有人说“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一些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所提出的专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各不相同。本文则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应划分为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科研能力四个方面。翻转课堂的出现将对以上四种教师专业能力提出要求。

1.教学能力。首先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视频、设计课前任务单等。教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特征,衡量教学内容是否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如果适合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有一定的深度,才能对教材根据学习多维目标加以提炼,精简成便于学生学习的10多分钟的微视频。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质量是重点,当然对于视频录制技术的掌握要有基本要求。所有视频都是老师为自己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不至于直接将知识转述给他们。因为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制作教学视频,所以录制视频的形式要多样,录制内容要有重点、简练,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幽默,等等,使学生对其感到有兴趣有吸引力。这些都对教师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翻转课堂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上活动,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安排课上教学活动,生生协作、小组交流合作等活动形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和学生间讨论的活动中了解学生课前学习、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还要组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成果交流展示等。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堂活跃程度很高,要求老师要很好地掌控课堂秩序、组织课堂活动,因此老师需要在充裕的课堂时间里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翻转课堂的走向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视野开阔性,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课堂管理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

2.交往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主宰着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师生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交流方式阻碍着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翻转课堂的形式则建立了一种和谐平等的保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比以前更重要了,教师绝不是在袖手旁观,他们总是很忙碌,在不停地和每个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互动,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及网络平台上反映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或师生共同探讨。在课堂上教师不再照本宣科,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的不断互动,鼓舞和督促他们,并且参与他们的学习。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个性化教学方式,开展一对一或小组学习需要教师组织活动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个体交流并进行辅导。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等交往的时间增多并且以这种交往形式为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要提升,尤其是交往对象是学生本身,教师的语言、动作、交流方式都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阶段进行,要求达到彼此间能够和谐、融洽。

3.课程评价能力。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对课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课程评价反馈信息,可以调控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安排,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保证学生知识的掌握。翻转课堂经过课前接触新知、课上活动内化知识的两个过程后,课后的总结、反馈、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常常依靠一次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效果并不科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然而根据翻转课堂比较主要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档案评价等,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接受能力等,可以及时给学生一些补救措施,例如重新观看教学视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同时可以调整下一次的翻转课堂的实施,汲取经验完善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能够熟悉、熟练运用不同的课程评价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践、探索适用于翻转课堂的课程评价模式,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4.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敏锐的科研意识不仅是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求,也是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是在我国翻转课堂是作为一种舶来品出现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课堂组织形式,与传统课堂区别较大。兴起于美国,2011年被引入、吸收,我们需要对其去粗取精,舶来品大多不会完全适应我国本土情况所以要对其加以改造,学者们从开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到不断深化明晰其内在理论,最重要的目标是在实践中找到适合我国教育教学情况的翻转课堂。这就要大部分依靠一线的翻转课堂实施者――教师的科研能力。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丰富的理论根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能够更好地给予理论以补充和完善。所以翻转课堂的时间给教师们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实践的同时要具备科研的能力,才能将翻转课堂更好地扎根中国,发挥其有利的教学优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四、结语

翻转课堂的实施基地在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是主体,如何拥有适用于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科研能力等是新时代新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邓银城.简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改变[J].孝感学院学报,2008,(3).

[3]张连绪,冯克江,王贵军.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

[4]李梦丽,张月琪.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6).

[5]钱国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3,(81).

[6]刘杰.浅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J].课堂教学,2014,(1).

[7]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一个主渠道,也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关键。要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们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学校里,教师通常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达到学校要求的必备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多种教学技能,不断地努力学习,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的文化修养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具备坚实的知识文化体系;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③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注意利用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氛围

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们已经更换了传统的主角角色,学生逐渐变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教师们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更要包容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能独揽课堂,应让学生可以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和观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最后,学生们也应该积极地配合教师们的教学活动,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建立课堂中协调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也就更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是“满堂灌”的方法,教师在讲台上不断地讲,学生只能在下面认真地听,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尽量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讲授。例如,笔者在讲课过程中提到过“花甲”和“古稀”两个与年龄有关的古词,为了让学生牢记此知识点,笔者首先给学生解释意思,然后出了一副对联,对联中暗含了这两个词,让学生猜一位老人的年龄。学生们踊跃发言,笔者通过提示、交流,最终有同学猜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课堂,使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深刻,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问,忌直接灌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要使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就要善于设计吸引学生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中深化,这样更能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按照层次要求,分别设计出相应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更需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勤动脑思考问题;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根据课文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新的问题去思考,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课堂内容就行,而不能把课堂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因此,教师善于设问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