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信息范例6篇

创业信息

创业信息范文1

企业前进的另一个轮子

去年,在国家“科教兴国”方略的影响下,许多企业提出了“科技兴企”的口号。国家经贸委也要求所属512家国有重点企业在最近几年内成立“技术中心”,并把技术创新当作中心的根本任务。

一般来说,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如果想得到超额利润,那就必须创新。创新是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它来自五个方面:引进一种新技术;引入一种新产品;开拓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新原料或一种原料的新供给;创造或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或生产组织方法。创新不排除发明、但不等于发明,创新是企业家的事,而发明是科学家的事。企业家把新的发明引入经济领域就是创新。例如,计算机是科学家的发明,但被引入经济领域则是创新。创新容易被模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带来新的利润。

这里要强调的是,既然创新不等于发明,那么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自己研制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支付一笔知识产权费用,买来别人研制的新技术或生产别人开发的新产品也是一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能片面追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能耗、节约人工,以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而且也要讲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工人失业,以降低社会成本。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前进的一个轮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新产品、新技术不为人们所知道、不为市场所接受,那么,技术创新就失去了意义。尤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国有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实施,市场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功能。市场成了企业兑现利润的场所,成了检验企业领导者才干和体现企业价值与前途的场所。在这种“市场说了算”的情况下,提出“营销创新”的概念、达成对“营销创新”的认识,同样有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营销不等于销售,简单地讲,它是对客户需求的管理,包括售前管理、售中管理和售后管理。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尽可能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最有效地、最省钱地谋求新的市场的开拓和新的消费者的挖掘。它包括:应用新的广告媒体、采用新的交易方式、设计新的产品防伪方法、开辟新的售后服务途径、开发新的客户需求分析工具。

营销创新的意义在于:

1.国内市场同行业、同产品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提高自己在原有市场的占有率,必须依靠营销创新挖掘新的消费者和争取其它品牌的消费者;

2.有些产品,其原有市场的容量日趋饱和,企业要想大幅度提高销售额,必须开拓新的市场,营销创新有利于企业形成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

3.中国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正逐步形成,营销创新有利于中国一些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其比较优势;

4.营销创新强化了企业的市场观念和销售职能,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制,有利于企业管理机制的调整和改革;

5.营销创新与刺激消费相配合,形成对产品的一推一拉。刺激消费是社会上设法让有需要的客户把产品拉向自己,营销创新是厂家设法把产品推向有需求的客户,所以,厂家的营销创新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的增长。

营销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另一个轮子,作为微观经济部分的企业,不能单纯强调“技术创新”,而是要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营销创新,要两手抓,两手硬。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科研、生产、营销和办公等方面广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筑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全方位改造企业,以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加产量与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里,科研是指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是指有关产品的计划、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制造;营销是指产品的广告、销售、库存管理和市场分析;办公是指企业的行政指挥、文件收发、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企业信息化从体系结构上讲分为三个层次:作业层的信息化、管理层(中间层)的信息化和决策层的信息化。这三个层次必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统一接口。要实现企业物资(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广义地讲,它的任务包括“硬件” 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1)网络的综合布线、因特网(Internet)的连通、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构建;(2)办公、科研、生产、营销等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或开发;(3)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挖掘与综合利用;(4)信息中心的组建以及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2、“软件”方面:(1)相关的标准规范问题以及安全保密问题的研究与解决;(2)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以及数据的录入与更新的制度化;(3)全体员工信息化意识的教育与信息化技能的培训;(4)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调整或变革。

企业信息化通过对企业经济和管理活动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而营销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

企业信息化是营销创新的必要

企业通过信息化“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建设,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到位和人员素质的到位,为营销创新做了必要的准备。

因特网已越来越大众化和普及化,人类生活的另一个空间――“网络空间”正逐步形成,这为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自由度,为营销创新造就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企业信息化通过企业Intranet的建造,架设了通向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空间”的桥梁,使营销创新有了技术基础;企业信息化通过许多应用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的建立,使营销创新有了数据基础;企业信息化通过全体员工对计算机知识和软硬件操作方法的掌握,使营销创新有了人才基础。

营销创新与企业信息化相辅相成。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无从谈起现代的营销创新,正如没有公共电话交换网,就无从谈起文件传真一样。反过来,营销创新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并通过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引起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可以保证企业信息化所需资金的再投入,从而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营销创新的实现

1.应用新的广告媒体

随着因特网网民的增多,因特网必将成为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企业可利用它来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其方式有三种:其一,在他人的网站主页上做小视角的产品图形广告;其二:租用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的硬盘空间,建立自己的虚拟WWW网站,然后,在虚拟网站上多篇幅产品的图形和文字信息;其三,租用电信部门的DDN专线,建立自己公司的企业内部网和WWW网站,然后在网站上大量产品的图形、文字和声音信息。有实力的企业应采取第三种方式。在因特网上做广告宣传有下列好处:(1)没有国界,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和文字;(2)费用少,收效大,并且费用将继续降低;(3)内容修改方便,信息更新容易;(4)对于第三种方式,可以分时段、分国家或地区、分产品种类统计出人们对产品网页的访问次数(相当于电视的收视率)。

2.采用新的交易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在增大。电子商务以网络为架构,以市场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产品数据库为依托,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在网上可以直接订购商品,并通过与网络银行相连的电子钱包、电子支票或电子货币支付款项(其实质是一种金额的过户)。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在网上使用电子签名的方式签订合同,其法律效力在国内已被新的《合同法》所承认,在西方国家也已被承认。在因特网上开展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活动相比,降低了营销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繁琐的程序,改进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并且,可以使企业接触更多的消费群体,获得更多的客户。

3.设计新的产品防伪方法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基于信息技术开发企业产品防伪系统已成为可能。企业产品防伪系统可由三部分组成:(1)产品防伪号生成子系统:由特殊算法产生足够长的数字防伪号,号码随机产生,不会重复,没有规则,不可破解。(2)防伪标签印刷子系统:把通过加密转换后的防伪号一对一印刷到标签上,防伪号上加封特殊保护膜,产品出厂时,把标签分别贴到内外包装层上。(3)客户查询子系统:无论是批发商还是最终消费者,在买到产品后,刮掉相应包装层标签上的保护膜,即可通过因特网或电话(声音可由电话语音卡转为计算机信号)查询防伪号的真实性,被输入的防伪号通过还原后如果在企业相关数据库中存在,则产品为真,如果不存在,则为假。这种产品防伪系统的好处是:其一,消费者不分国度,操作方便,花费甚微;其二,防伪效果好、可靠,有利于真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其三,企业一次性投入,长期使用,管理方便,节省开支。

4.开辟新的售后服务途径

在企业WWW网站上,开发网上售后服务系统,建立有关产品的支持信息供客户查询和下载,不失为一种新的售后服务途径。这些信息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说明,参数说明,详细的使用和操作说明,以及简单的、基本的维护和维修说明。这些信息应该用图形、文字和声音信息组成,使客户能一目了然、容易理解。这种新途径,可以方便用户,吸引回头客,节省差旅费。

5.开发新的客户需求分析工具

利用企业内部网资源和其它系统资源开发客户需求分析软件是一种好的选择。这种软件的关键在于被分析的数据要真实反映客户的意向,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它的数据来源可以有四个:(1)来源于企业的第三种网上广告,通过来访客户的IP地址统计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某个产品广告的访问次数;(2)来源于网上售后服务系统,通过对产品支持信息的访问次数做类似的统计而获得;(3)来源于产品销售开票系统,可从销售数据库中提取出产品的销往地域、销售数量、销售时间和同一客户的再购买次数;(4)来源于网上调查试卷,可以对多项内容做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对上述四种来源的数据的统计和综合分析,企业能有效地知道某个现有产品或新产品的潜在市场和潜在客户,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措施。

创业信息范文2

给自己设计一双翅膀何鹏

"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李荣如

建立一处心灵的驿站顾杜航

"青春茶吧"商业计划书倪亮

"校园干洗店"策划书单金娟

搭建实践平台锤炼创业能力——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园建设情况报道刘晓东

怀揣理想创"大业"姜礼华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我和我的"开心乐园"徐华青

校园绿色网吧创业方案王琴

"开心乐园"校园电影放映创业规划书徐华青

校园邮政报刊亭创业计划书姜礼华

千奇百怪的创业项目

最不易亏本的小项目

我的未来我做主陈之越

爱拼才会"营"王舒媛

成功源于信心曹娟

创业之路诚信相伴曹杰

让创业带动学习——诚信会计事务所创业历程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 樊千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我的校园创业经历吴虎

收获并快乐着——记"三味书屋"创业感想耿薇

"蓝安特电脑公司"创业计划书曹杰

关于开设"商务系电子商务实验室"策划方案冯亚俊

"星园花艺坊"的记忆左萍

A视觉社团我们的第一桶金王田海,翟亚健

创业=吧台徐碧雯

DIY的喜悦与收获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女子手工坊社团

洗衣伴我成长刘洋,赵丹杰

22元钱的故事周涛,张超

"A视觉"创业计划书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A视觉社团

"星园花艺坊"创业计划左萍

"星期吧"创业计划书徐碧雯

"衣瞬新"创业计划书徐东华,刘洋

桌球俱乐部创业计划书周涛

中等职业学校动漫专业和网络专业中Flash课程教学差异探究张彩霞

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的调控张家红

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仪态美培养初探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 周秀梅

增进职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策略研究——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调整与教学内容的优化钱道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导入法初探夏建春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叶晓芳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李琼

让德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精神乐土夏英

将爱进行到底——班主任工作之我见姜标

高技能人才内涵及其培养途径的探究王化旭,刘建民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教法改革的分析傅宝根

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王光勇,冯丽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商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何宁

中职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体会马原

"四步"导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例谈程道明

"生本管理"在文秘专业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黄立新HtTp://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华静

分层教学在职校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范余峰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探究陈旭辉

应用生活时事增强高职学校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姚宏宇

职校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薛美红

开学第一课有效教学的着力点——基于有效教学的再思考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 饶赛华

根据职校学生特点有效实施作业环节的探讨张萍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宋云波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吴苏琴

确立公民教育德目践行公民教育活动樊玉敏

温暖霍冬玮

小事见荣辱陈蓉

职场人生

为人处世

职场新人的十种竞争力

江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各类地区涨幅都超过12%

中职学校新专业目录及新职业目录公布

建立与企业同等的价值观裴海舰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俞俊

20岁,我们能在创业路上走多远?陈晨

陈晨当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在日本工作的点点滴滴陈露

我在新加坡的留学故事丁宇光

从一个普通学徒到主修丹

我要开家物流公司徐增艳

中药人生传承经典路易丝陈

掌握人生规划未来——开设中药保健品连锁超市庄艳

一名职校女生的成功之路——访海门苏宁电器连锁店店长俞卫黄天宇

把握人生的底色——诚信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 朱婷婷

祖国我为您祝福毛灵芝

心存感激孙莲莲

那一年我走向大学姜艳博

朱盈月:就着技能去创业

玩出来的大学生费凯成

创业信息范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企业管理 管理创新 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企业信息化的涵义。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各个模式环节的现代技术的应用,它加速了企业信息之间的传递、加工和处理的速度与效率,令这些有效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可靠的利用。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依据,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让企业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运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创建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实现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原始的记录、输入、输出计算机系统之外,其余的流程工作如信息的计算、数据的分类、资料的存储等相关工作,都交由计算机系统本身来处理完成。

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维护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既能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精准、明确,又能快速、有效、及时的提供管理信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密切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工作连接,大大的加快了企业间业务办理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快速运转,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提高效率经营奠定有效的文化基础。

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在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中,对数据的相关来源、存在格式等都提出一些较为规范的要求,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让企业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同时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统筹经营,为企业的商务链接创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二、企业管理创新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用计算机的手段去实现企业的相关管理运行,因此信息化企业管理与非信息化的管理之间的差异就是,它们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大不相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不是模拟、仿照现有的运营模式,而是对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改进、变革,令企业生产的流程趋于透明化、规范化、公正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管理前,必须首先做好模式的改良、创新,做好管理模式、运行流程、组织结构、绩效考评等方面的改良、突破与创新。

中国的企业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先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再实现信息化管理,而是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就开始着手信息化进程,特别是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内容。因此企业就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基础,缺少数据规范标准的管理流程,甚或根本没有管理流程这个概念。这造成了很多企业单一的信息化建设、盲目的管理模式,为了信息化而去信息化管理,失去了观念思想、组织流程等全方位的考虑,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型问题,而是管理模式的问题。

三、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互助推进

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的技术生产力,不管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企业结构中,现代的企业管理,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注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广度而又深度的开发与利用,进而实现对企业有效的管理控制,优化企业流程的管理,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与分流,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分散数据有效重新的整合与交互,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的最佳结合,与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再造、重组等是相辅相成、互相适宜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整体,不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就无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进程,同时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如果不用一个先进、创新的管理思想去指引,那整个系统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传统的企业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相背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才能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也就是通过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系统,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运行模式。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加工效率,进而带动创新型技术与研发型设计的完美融合。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在企业信息化的时间探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我们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一种观念、理念上的问题。许多人认为信息化的管理项目主要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忽视了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只有根据企业经营的具体战略措施,才能建设出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够提高企业决策能力的准确性,降低抉择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科学化管理。同时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结构、业务流程更加合理公正,进一步整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使企业在一定信息技术条件下达到和谐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是微妙的、相辅相成的,管理创新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又推动着管理创新更加深入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实现需要以管理创新为基础,进而推动企业信息化技能的综合应用。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它的发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集成了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带来了时代性的企业变革,更加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加速了企业的竞争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念,雷玲.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9,02

[2]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广东科技,2009,11

[3]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10,01

创业信息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商业模式;管理创新

人类进入科技时代,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牵引下,信息传输及存储方式、实体社会组织运营模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思维和沟通方式的剧变。因此,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及商业模式转型,更多是在研究大数据能促进产生哪方面的竞争优势,如何催生其他创新技术,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各种复杂资源解读成改革模式和发展方向。

1信息化的概述

1.1信息化概念

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将信息化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榇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于是,信息化从传统单一的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并扩展为技术升级和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升级过程。从原始技术手段提升为促进支持各产业快速发展的生产力。

信息化一般就产生于工业化发展过程后期,主要特征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并且在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不断渗透,信息化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化浪潮,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引向信息社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等优势,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传统产业结构和企业管理方式面临巨大调整和改造升级。

1.2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及普及,全球信息数据爆炸性增长,大数据时代宣布到来。它为企业获得广泛的洞察力,对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在信息多样化、规模化和高速化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为信息社会带来一场巨大变革。大量数据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以及数据流的广泛应用,督促企业重新思考和定位已有的经营模式;同时,企业也面临转型挑战。大数据蕴藏的巨大价值,将掀起商业模式和管理决策模式的重大变革。信息化的出现和普及应用为数据积累整合提供基础,而传统IT技术和数据库软件无法处理的海量数据则使“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

2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整合概念,包括了企业的经济本质、经营运作与战略发展等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不同的企业核心能力衬托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程度越来越大,商业模式创新以提升核心能力的作用日益增强。

一般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如何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活动来进行盈利。这时,企业不再仅仅将顾客作为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而是将顾客作为企业价值的共同创造者。“商业模式”作为企业管理中黑匣子一样的存在,提供了一种衔接工具,在企业研发和价值创造之间发挥中介及转换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分享。商业模式并非简单从供应商、企业、顾客的线性价值创造,不同于市场战略或公司战略,其综合考虑如何进行持续的总体价值创造,如何为现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总体利益最大化。

3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曾指出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为中心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这是中国企业界、管理界正在认真思考的具有趋势性重大课题。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由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出现,不但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和虚拟化、网络化的企业形态,更在迅速改变着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商业模式,由此,管理领域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增多,信息化、网络化带来了变革,更是挑战。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逐渐加剧了市场竞争,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及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想要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就要不断地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管理创新。

4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商业模式一个重要核心就是创造价值。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好的商业模式,是跳出框框局限,变废为宝、聚少成多的颠覆性变革。既能把握现在商机,更能创造未来需求趋势,使收益呈持续且多元化发展。通俗点说,就是如何把“一次性买卖”的顾客变为“终身会员”。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的乔布斯。

苹果公司发展史已经被商业案例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从商业模式角度分析,从iPhone到App Store的升级,显示苹果完成了从有形单一商品都系统产业链的控制升级,并通过强大营销手法,成功打造苹果的品牌形象。若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其模式转型创新的成功在于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经营产品更是从手机到另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去世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受到不少病垢,但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批死忠粉丝。有趣的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商业模式的成功除了天时地利外,人和也非常重要,即对于信息数据等各种复杂资源的解读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

5结论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全球范围内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引起全球商业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全球商业领袖普遍将商业模式创新视为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发生着较大变化。围绕着供给方,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方式、管理运营模式等进一步挖掘内部价值;围绕需求方,企业针对消费者消费习惯与方式的变革挖掘潜在价值。商业模式创新是商业价值创造或激发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郭界成.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12.

创业信息范文5

    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企业信息化伴随着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挖掘潜力的的可能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为企业组织整体的改造及升级提供新型的技术平台,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等局面,作为企业信息化主体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成功率比较低,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显着,BPR(业务流程再造)、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应用也存在高失败率的现象。由此可见国内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究其原因是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体系不规范、作业流程不标准等初始数据缺失或和零散分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二、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及其核心思想。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的内涵在于有判断地综合利用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实践中获得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进行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提出一个能经济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以期实现预期的“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目标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技术对制定作业标准、规范管理流程等过程的工程再造是经典IE的方法,而这些技术正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基础。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发挥工业工程作为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的作用,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基于管理流程设计并服务于管理的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引进现代管理原理和系统化的开发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存储检索,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决策的系统,而标准管理流程的设计正是应用工业工程的结果。通过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企业信息的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改善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灵魂。在全球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工业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丰田公司创立的精益生产模式(LP)和准时生产制(JIT)模式,夯实了丰田公司的基础管理,为公司实施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合作制造趋势日益明显,横向一体化正在加强,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的运作与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是先进制造技术(ATM)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大进步。再到后来的敏捷制造(AM)、企业流程再造(BPR)、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智能制造(IM)、并行工程(CE)等均是工业工程在新的全球技术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现代工业工程的突破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有经典与现代之分,经典工业工程研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也就是企业内的基础管理及其标准,例如作业方法、场地布置、生产线设计、能力平衡、标准工时、人机关系、物流系统规划等,所以早期工业工程被誉为“效率工程”。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与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大力宣传的BPR、MRPII、ERP、CIMS、SCM、JIT等概念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范畴。IE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许多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作缺乏或不到位,如对基础IE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在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等方面,难以给现代IE实施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地支持。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造成了ERP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绝不可以忽视。

    1.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各种物料的期量标准、物料表(BOM)的编码规则、代用件的代用规则等等都需要IE的支撑;像标准工时这种数据,如果没有经过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很多实施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估计值,进而影响到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企业信息化还包括CAD/CAE/CAPP/CAM/PDM等软件的应用,这些软件的有效使用都是以基础数据的准确为前提。

    2.对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即在理解、理清企业发展远景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确定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如果缺乏信息化总体规划,很容易导致系统繁多、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高等问题。

    3.MRPII/ERP是制造企业以对其资源的计划与控制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的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某一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根据MPS确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所以,生产计划是企业各种资源调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统与实际生产经营保持一致的关键。各种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如销售预测(计划)、生产及物料需求计划与控制、库存策略与控制等又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内容之一。

    4.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础。BPR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它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戏剧性”的改善。工业工程的分析评价技术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5W1H”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是其进行流程优化的主要工具。

创业信息范文6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化解资源环境约束、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支持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和关键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过“*”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但是,产业大而不强,集中体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方面。为切实抓住当前世界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把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和支撑作用,指导“*”期间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把增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持续做大、加快做强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针对发展瓶颈、面向重大应用,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阻碍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协同配合和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2.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作用,制定和实施推动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营造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着力增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针对应用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技术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

3.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着眼长远的前沿技术、关系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根本利益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制约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技术、丰富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应用技术。以点带面,通过重点突破,提升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4.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原始创新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领域前沿技术,集中力量,超前部署,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进一步加强集成创新,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促进技术和业务的有机融合,形成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依托重大工程或专项,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结合起来,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高重要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5.坚持自主创新与走国际化道路相结合。立足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间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深化合作层次。主动融入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的大环境,有效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和市场资源,加快产业国际化发展步伐。

6.坚持科研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制定标准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在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显著增加知识产权积累,积极制定与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核心技术的突破、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要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

7.坚持技术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相结合。通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更好地支撑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支撑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挖掘和创造技术、产品和业务的新需求和新市场,形成信息技术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良性互动的局面。

8.坚持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相结合。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促进军民技术相互转移,互动发展;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军民两用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

二、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三)发展目标

“*”末,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集成电路、软件和电子元器件等核心基础领域的技术创新,提升突破发展瓶颈的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以及汇聚创新成果的若干产业集群;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四)发展重点

1.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在核心电子器件、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等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跃升。

2.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及专用设备等核心基础产业;在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下一代网络、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家庭网络、智能终端、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和传感器网络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培育产业群。

3.围绕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掌握网络和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和数字内容技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

5.围绕推进“三网融合”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开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构建无处不在、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三、发挥政策引导,营造创新环境

(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

争取国家财政对信息产业科研开发投入的稳定增长,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竞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先进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六)推动制定和落实国家有关税收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税收环境

推动制定并贯彻落实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经认定的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所得税减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税收鼓励,以及社会资金公益性捐赠支持自主创新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扣除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推动制定和落实经认定符合条件的信息产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口符合规定的科研开发用品,以及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大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信息产业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实施细则和税目审核工作,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七)推动制定和落实国家金融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环境

做好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衔接与协调工作,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对信息产业重大科技项目、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创新成果转化项目、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以及支撑农业信息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的贷款支持;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改善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围绕国家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研究有利于加快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有关政策,引导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信息产业创业企业;推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股份转让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协调有关部门,促进为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相关保险服务以及货物和服务贸易用汇服务,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收并购国外研究开发机构或高新技术企业。

(八)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

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推动实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和管理,积极推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充分发挥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的激励作用,促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应用;发挥国防采购对扶持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优势,围绕国防或国家安全的需求,推动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

(九)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信息产业法制环境

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立法工作。重点推动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立法,推动出台《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

(十)制定并落实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把握全球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并落实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技术政策,引导自主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制定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实施信息产业重大专项

根据专项特点及参与部门的职能,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等可行性论证,研究制定专项的组织实施方案和细则。坚持科研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推进重大专项的实施。

(十二)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

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和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编制《我国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为国家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建设投资、政府采购政策等提供依据与支撑,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与合作等给予指导和支持。

(十三)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定技术标准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究开发体系和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2.支持企业积极申请国际国内的专利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内的专利,参与国际国内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

3.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或其它科技和产业化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十四)鼓励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开展联合创新

鼓励和引导企业围绕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联盟;引导企业拓展和深化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之间的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实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

完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法规和政策体系,鼓励创造自主知识产权,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提升全行业创造、管理、应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推广应用平台和预警机制,增强企业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事务与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相结合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

(十六)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自主标准体系建设

加大对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的力度,围绕信息产业发展重点,着力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力争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研究、自主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和产业化推进的新的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快建设面向市场和企业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十七)加强电信运营业的技术和业务创新

立足于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加强基础电信和增值电信领域的技术和业务创新,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业务品牌的开发应用,建立和完善技术和业务创新的应用示范和服务推广机制,推动向信息服务业转型,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

(十八)加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系统集成、内容服务、通信网络服务、广播电视服务等信息服务业的合作,促进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要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支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要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牵引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造互动发展的产业链。

(十九)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推动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组织的各项技术活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坚持自主品牌的前提下开展跨国合作、并购重组和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

(二十)进一步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信息产业发展需求,认真实施好“*”信息产业人才规划。充分发挥社会各类机构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信息产业发展急需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组建以技术创新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优化创新型人才资源配置,完善培养、吸引、留住人才的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二十一)完善信息产业科技统计制度

依法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科技统计体系,规范科技统计方法、统计对象和统计指标,提高科技统计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水平,为政府科技规划和科技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十二)建立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

开展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和关键技术评价,为细化技术创新目标和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管理制度,制定对信息产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十三)加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在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鼓励和扶持一批从事信息产业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交叉性研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显著提升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信息产业技术基础类和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达到与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争取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支持,鼓励信息产业领域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面向行业的竞争前技术、前沿技术和军工配套、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提高信息产业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

(二十四)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鼓励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全行业的综合网络。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完善技术转移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交易、转移和扩散。

(二*)加强信息产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预警服务平台、标准测试服务平台、集成化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平台,全面加强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撑。

(二十六)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军工电子科研生产体系

鼓励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发挥技术、资金和生产优势,参与军工电子装备的研制生产。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军工电子行业监督、评价、竞争和激励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军民结合并且竞争有序的军工电子科研生产体系,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四、加强组织落实,推进自主创新

(二十七)加强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

各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通信管理局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研究制定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切实抓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工作。

(二十八)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在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